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圖片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紹

  動脈硬化閉塞癥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大、中動脈的基本病理過程,主要是細胞、纖維基質、脂質和組織碎片的異常沉積,在動脈內膜或中層發生增生過程中復雜的病理變化。在周圍血管疾患中,動脈的狹窄、閉塞性或動脈瘤性病變,幾乎大部分都是由動脈硬化所引起。動脈硬化性病變一般是全身性疾患,好發於某些大、中型動脈,如腹主動脈下段、髂動脈、股動脈和膕動脈等處,上肢動脈很少累及。病變動脈增厚、變硬、伴有粥樣斑塊和鈣化,並可繼發血栓形成,致使動脈管腔狹窄或閉塞,肢體出現缺血癥狀。患肢有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和趾或足發生潰瘍或壞死等臨床表現。有時狹窄或閉塞性病變呈節段性和多平面性,好發於動脈的分叉起始部和管腔後壁部,動脈主幹彎曲部也較常累及,病變遠側往往有通暢的流出道存在。


原因

  (一)發病原因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動脈硬化的3大高危因素是:高血壓、高膽固醇和吸煙,與動脈硬化閉塞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定關系。

  動脈硬化的發病原因是多源性的,據美國心臟學會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動脈硬化的主要和次要危險因素。

  動脈硬化閉塞癥是動脈硬化逐漸發展的結果,真正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在各種病因學說之間都存在一些相關因素。在動脈硬化發病的高危因素中,身體不同部位的動脈硬化病變可能與某些高危因素的關系更密切些。例如血漿中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與冠心病明顯相關,而與腦血管、周圍血管動脈硬化僅中度相關。腦血管疾病主要與高血壓相關,周圍血管閉塞性病變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吸煙。

  (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動脈硬化閉塞癥的主要發病機制可有下列幾種學說。

  (1)損傷及平滑肌細胞增殖學說 Rokitansky於1852年最早提出動脈硬化發病過程中的損傷反應學說,各種原因造成的動脈內膜損傷是發生動脈硬化的始動因素,這些損傷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壓、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栓形成、激素及化學物質刺激、免疫復合物、細菌病毒、糖尿病及低氧血癥等。動脈內膜損傷後,刺激平滑肌細胞向內膜移行,隨後發生增殖。動脈中膜的平滑肌細胞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它能合成膠原、彈力素和氨基葡聚糖(GAGs)等物質。在較大的動脈平滑肌細胞與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構成瞭中膜的平滑肌細胞層,管腔表面由單層內皮細胞層覆蓋。在高血壓、高脂血癥或損傷等因素作用下,內皮細胞層完整或受到破壞時都可以促使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

  在平滑肌細胞增殖過程中,首先損傷過程本身以及由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破壞釋放出的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刺激平滑肌細胞發生第1次增殖。而來源於血小板的促血小板生長因子(PDGF)則刺激平滑肌細胞遊移至內膜。遊移至內膜處的平滑肌細胞增殖主要受到血管緊張素Ⅱ及PDGF的調節,促進平滑肌細胞增殖。這些增殖的細胞形成瞭大量細胞外基質以及脂質聚積,最終形成動脈硬化斑塊。在硬化斑塊處的動脈壁使管腔周圍正常的彌散作用中止或通過血管滋養管氧傳送降低,可導致局部動脈壁的低氧血癥,在動脈硬化斑塊中細胞代謝的低氧狀態可致病變部位發生壞死及炎癥。

  (2)脂質浸潤學說 血脂是通過血管內膜間隙滲入到內皮下,再經中層和外膜進入淋巴循環被清除,脂質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於血漿中,脂質蛋白是脂質和蛋白質結合的復合體。脂蛋白中脂肪含量愈多,其密度愈低,根據其密度不同可分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M)4種。在動脈硬化過程中,低密度脂蛋白主要積聚在動脈內膜。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在動脈內膜積聚的主要原因為:①動脈內膜通透性改變,使LDL滲入增多;②內膜的組織間隙增加;③血管細胞代謝LDL的能力降低;④從內膜運送LDL到中膜的過程受阻;⑤血漿中的LDL濃度增高;⑥在動脈內膜LDL與結締組織復合物的特異性結合。老年人動脈壁中黏多糖減少,有助於LDL滲入動脈壁內。動脈壁內的酶活性減退,也有利於膽固醇的沉積,各種脂蛋白容易在內膜下滯留,聚積。最終就會形成動脈硬化斑塊。

  另外,Brown等人首先報道瞭細胞表面存在著LDL受體,LDL與受體結合後被運送到細胞內進行蛋白水解,然後釋放氨基酸到中膜。正常情況下LDL受體在內脂網內合成,通過高爾基器嵌插在質膜、遺傳上的異常可導致受體不能識別蛋白或異常的受體不能和LDL相結合。在Ⅱa型高膽固醇血癥患者伴有LDL受體缺乏,導致LDL攝入量減少,使體內血中LDL增高。因此,傢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是患動脈硬化的高危人群。

  在動脈硬化病變過程中,HDL對動脈壁具有保護作用,LDL在溶酶體內水解蛋白質成分被水解成氨基酸,膽固醇被水解成遊離膽固醇,一部分被利用,一部分貯存。HDL主要功能是消除膽固醇,將其送到肝臟進行代謝。LDL與HDL的平衡決定動脈壁中膽固醇的代謝。在發生動脈粥樣硬化時,LDL量增多,膽固醇酯化酶的活性明顯增高。因此,動脈壁內脂質代謝紊亂均參與瞭動脈硬化病變過程。

  (3)血流動力學說 在動脈硬化的發病過程中,血流動力學改變及特殊的血管解剖部位是2種互相關聯的致病因素。硬化斑塊往往好發於血管床的特定部位。

  ①血流動力學因素:導致硬化斑塊形成的血流動力學有關因素包括:切力(Shear Stress),血流分離、淤滯、切力向量的擺動、湍流及高血壓。

  A.切力:管壁切力是由血流沿血管內皮細胞表面運動所產生的正切拉力,其變化梯度與血流及血液黏度成正比,與血管半徑的立方(r3)成反比。因此血管半徑稍有變化就可對管壁切力造成很大影響。目前的研究證實,動脈硬化斑塊主要是位於血管壁的低切力區而不是在高切力區。盡管有實驗結果表明急性的管壁切力增高可引起血管內皮細胞破壞、脫屑及平滑肌細胞增殖,但在慢性管壁切力增高的過程中並未見到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動脈硬化斑塊好發於血管低切力區域的機理是低切力使從血管壁運輸動脈硬化物質的過程遲緩,導致脂質沉積增加。另外,低切力狀態幹擾瞭維持動脈壁及內皮細胞代謝功能有關物質的正常轉換。血流分層及淤滯。在動脈分叉部,例如在頸動脈分叉處,血流速度變慢並發生血流分層現象,這樣就使血管壁接觸血流中動脈硬化物質的時間變長,有助於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另外,血流分層使血小板易於沉積有關放射學及超聲檢查的研究已經證實瞭頸支脈分叉處的外側壁存在血流分層及血流淤滯現象。

  B.湍流:這一種隨機的紊亂的血流現象在正常血管系統內很少見到。目前認為湍流與動脈硬化斑塊形成沒有直接關系,湍流發生於病變的遠端,它對動脈硬化斑塊的破裂或血栓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②血管解剖因素:在下肢動脈硬化病變過程中,動脈硬化的好發部位是分叉處,腎下腹主動脈及髂股動脈。這與其解剖學特點有一定的關系。

  腎下腹主動脈特別易於發生動脈硬化性病變,可導致形成閉塞性的硬化斑塊或動脈瘤樣改變。腹主動脈與胸主動脈的不同之處是血流狀態管壁結構及滋養血管。腎動脈以下腹主動脈的血流量主要取決於下肢運動的程度,案牘生活及體力活動減少可導致腹主動脈段血流速度降低,和胸主動脈相比腹主動脈壁內的滋養血管很少。因此,腹主動脈血流速度減慢以及動脈內膜和中膜營養差異,這2種因素使動脈硬化物質在腹主動脈內膜積聚。

  在下肢股淺動脈是動脈硬化狹窄性病變的最常見的發生部位,而在股深動脈卻很少發生。股淺動脈斑塊並不好於分支部位,而斑塊引起的狹窄性病變最早出現的部位是收肌腱裂口處。靠近股淺動脈的大收肌腱的機械刺激使該處容易形成動脈硬化斑塊導致股淺動脈下段發生閉塞。但是也有學者持不同看法。Blair認為內收肌管內的股淺動脈並不十分易於形成硬化斑塊,而是對內膜斑塊增加的血管擴張反應能力受限。因此,與其他部位相同程度的內膜斑塊在內收肌管內的股淺動脈就可產生較嚴重的狹窄。

  (4)遺傳學說 遺傳學調查顯示本病有傢族史者比一般人群高2~6倍,可能是由於遺傳缺陷致細胞合成膽固醇的反饋控制失常,以致膽固醇過多積聚。

  2.好發部位 動脈硬化閉塞癥絕大多數發生在下肢,因下肢動脈粗長,承受血液的壓力大,動脈內膜受內外損傷的機會比較多。下肢動脈3個易發病部位是:小腿脛腓動脈、股膕動脈及主髂動脈,股膕動脈發生率最高,這與大腿內收肌管周圍肌肉反復收縮機械性損傷有很大關系。Servell報道5100例手術病例,閉塞部位分佈為:主髂動脈段14%;股動脈49%;膕動脈16%;脛前脛後動脈21%。本病的特點是,狹窄或閉塞性病變常呈節段性,局限於動脈分叉處,累及一側或雙側下肢動脈,上肢很少累及。病變長度一般4~10cm,病變遠端的動脈多通暢,可作為血管旁路移植手術的流出通道,使多數病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

  3.病理生理 動脈硬化閉塞後可引起多方面的病理生理變化。

  (1)肢體缺血:肢體缺血可分為功能性和臨界性缺血。

  ①功能性缺血(Functional Ischemia):在休息狀態下能保證肢體血流供應,但隨著肢體運動,血流不能增加。臨床上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其主要表現特點有三:A.在做功的肌肉群表現疼痛;B.一定的運動量可以使疼痛重復出現;C.運動停止後可使疼痛迅速解除。

  ②慢性臨界性肢體缺血(Chronic Critical Limb Ischemia):慢性臨界性肢體缺血的診斷標準需具備以下幾點:A.反復發作的靜息痛超過2周,需定期服用止痛劑,伴踝部動脈收縮壓≤6.67kPa(50mmHg),趾端收縮壓≤4.0kPa(30mmHg)。B.足或足趾潰瘍及壞疽,伴踝部動脈壓≤6.67kPa(50mmHg),或趾端收縮壓≤4.0kPa(30mmHg)。與跛行疼痛的方式不同,缺血性靜息痛不表現在肌肉群而是在足部特別是足趾和蹠骨頭。

  ③臨界肢體缺血的病理生理機制:當動脈幹發生狹窄或閉塞時,遠端可造成局部低血壓,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導致小動脈擴張,通過微血管擴張代償維持營養血流。病變進一步發展由於跨壁壓力低造成毛細血管小動脈萎陷,小動脈痙攣,微血栓形成,組織間水腫可引起毛細血管萎陷,內皮細胞腫脹,血小板積聚,白細胞黏附及局部免疫系統激活,這些因素最終導致瞭肢體末梢微循環灌註障礙。

  (2)動脈血流變化:動脈硬化斑塊好發於下肢動脈的後壁,及主動脈的起始處或分叉的部位。股淺動脈常常廣泛受累。隨著斑塊積聚,血栓可沉積於病變部位以及鄰近的動脈壁,最終可導致血流受阻。動脈完全阻塞。肢體血流量與動脈壓呈正比與外周阻力呈反比。主要動脈發生閉塞後,導致梗阻遠端灌註壓降低,總的外周阻力增加,肢體血流量減少。  

  當肢體主要血管閉塞時,血流總的阻力是側支血管並聯阻力之合。如果同一動脈發生2處閉塞其總的阻力按串聯阻力相加,因此多處動脈閉塞血管阻力較1處動脈閉塞的阻力大。動脈本身的代償能力下降,甚至不能滿足最低需要量,導致組織壞死。

  (3)側支循環:側支循環是存在於主幹血管旁血管,平時並不開放,當主幹血管狹窄或閉塞時由於血管兩端的壓力差使側支血管逐漸擴張。當運動時組織低氧、酸中毒,使周圍阻力進一步降低,壓力差增大。

  側支循環通常對慢性單一血管段閉塞可提供適當的血流,能夠滿足肢體靜止時的需要以及額外的血流維持中等量的運動。但是突然發生的動脈閉塞如栓塞等,側支循環沒有充足的時間代償可導致肢體組織壞死。另一方面如果側支循環的發展和動脈閉塞性病變的進展保持一致,患者的臨床癥狀可能沒有變化,或者有短暫肢體嚴重缺血,隨著側支循環的發展而逐漸緩解。

  ①腹主動脈末端閉塞時:可以從肋間動脈、腰動脈與髂腰、臀、旋髂深及腹壁動脈之間吻合。另一條側支是腸系膜上動脈的左結腸分支及腸系膜周圍小動脈,最後經直腸血管進入腹壁下動脈。

  ②髂外動脈股總動脈閉塞時:腹壁下動脈的臀支與股深動脈的旋股動脈分支之間的吻合,該側支循環旁路被稱之為“十字吻合”。

  ③股淺動脈閉塞時:股深動脈的穿通支和膕動脈的膝關節支之間的側支循環開放代償。


症狀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早期癥狀有哪些?

  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取決於肢體缺血的發展速度和程度。閉塞性病變的范圍無論怎樣廣泛,隻要動脈阻塞的病變發展速度緩慢,即可使側支循環有效地建立,分支血流相應地增加,血液供應得以補償,從而使組織遭受缺血和缺氧的程度可以緩和,臨床上甚至沒有明顯的缺血癥狀。如果病變發展較快,側支循環建立不完全,代償有限,患者可出現明顯的間歇性跛行和肢體疼痛等癥狀。根據患者癥狀的嚴重程度,按Fontaine分期,一般將臨床表現分為4期。

  第1期,輕微主訴期。患者僅感覺患肢皮溫降低、怕冷,或輕度麻木,活動後易疲勞,肢端易發生足癬感染而不易控制。

  第2期,間歇性跛行期。當患者在行走時,由於缺血和缺氧,較常見的部位是小腿的肌肉產生痙攣、疼痛及疲乏無力,必須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後,癥狀有所緩解,才能繼續活動。如再行走一段距離後,癥狀又重復出現。小腿間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性病變最常見的癥狀。

  第3期,靜息痛期。當病變進一步發展,而側支循環建立嚴重不足,使患肢處於相當嚴重的缺血狀態,即使在休息時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覺異常。疼痛一般以肢端為主。

  第4期,組織壞死期。主要指病變繼續發展至閉塞期,側支循環十分有限,出現營養障礙癥狀。在發生潰瘍或壞疽以前,皮膚溫度降低,色澤為暗紫色。早期壞疽和潰瘍往往發生在足趾部,隨著病變的進展,感染、壞疽可逐漸向上發展至足部、踝部、或者小腿,嚴重者可出現全身中毒癥狀。

  大多數動脈硬化閉塞性患者,根據病史和體格檢查可做出診斷。


飲食保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吃什麼好?  

護理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應該如何護理?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保健品查詢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中醫治療方法

  中草藥制劑:中草藥制劑如復方丹參、活血通脈膠囊、脈絡寧等有活血化瘀作用,對本病有一定療效,主要通過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對改善微循環,促進側支循環有一定作用。

中藥材查詢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1.非手術治療 盡管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病因尚未完全瞭解,但控制與該病有關的因素可以使病情穩定。另外,對大多數間歇性跛行的患者首先給非手術療法,可以得到很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1)戒煙:吸煙與下肢缺血性疾病的關系已經很明確,吸煙者發生間歇性跛行是非吸煙者的9倍。間歇性跛行患者中幾乎90%以上是吸煙者。吸煙可以從多方面對動脈硬化產生影響。 因此戒煙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重要治療措施。對戒煙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Quick報道間歇性跛行的患者停止吸煙後癥狀改善踝動脈壓增高。血管移植術後在戒煙者5年通暢率77%,而繼續吸煙者僅42%。

  (2)運動鍛煉:適當的有規律的進行步行鍛煉,可以使80%以上患者的癥狀得到緩解。通過運動使癥狀得到緩解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以前認為運動可以使側支血管增多,口徑變大,血流量增加,但是現有的資料及檢查手段並不支持這一學說。目前認為運動使肌肉內的酶發生瞭適應性的變化,使之更有效的從血流中吸取氧。從膕靜脈采血化驗發現經過運動鍛煉的患者氧的攝取量明顯增加。運動鍛煉的方法是,患者堅持步行直到癥狀出現後停止,待癥狀消失後再步行鍛煉,如此反復運動每天堅持1h。

  (3)降血脂藥物:血脂過高的病人經飲食控制後血脂仍不降者,可用降血脂藥物治療,目前常用的藥物有煙酸肌醇、苯紮貝特(必降脂)、氯貝丁酯(安妥明)、辛伐他汀(舒降脂)、考來烯胺(消膽胺)、多烯脂肪酸、維生素C、脈通等。

  (4)降血壓藥物: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病人有40%~50%伴有高血壓,常給手術帶來一定的危險性,故應同時治療高血壓。常用的降血壓藥物有復方降壓片、美托洛爾(倍他樂克)、卡托普利(開搏通)、珍菊降壓片等,需根據降壓情況,調節劑量。

  (5)血管擴張藥物:應用血管擴張藥物後可解除血管痙攣和促進側支循環,從而改善患肢血液供應。常用藥物有地巴唑、硝苯地平(硝苯吡啶)、煙酸、西洛他唑(培達)、前列腺素E1(凱時註射液)、罌粟堿、己酮可可堿等。

  (6)降低血黏度藥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病人帶有血黏度增高傾向,常用的降血壓藥物有腸溶阿司匹林、去纖酶、紅花註射液等。

  2.手術療法

  (1)經皮穿刺動脈腔內成形術:局部或多處短段狹窄者,可經皮穿刺法向狹窄的動脈段,插入球囊擴張導管,也可用腔內激光術或斑塊旋切導管,施以擴張。管腔獲再通後,酌情放置各型血管腔內支架,如Palmaz、Strecker或自展型或記憶金屬型支架,以提高療效。

  (2)動脈血栓內膜剝脫術:適用於短段病變者。但術後早期易並發血栓形成,後期可再度發生狹窄。近年來已少用於肢體動脈。但頸動脈分叉部病變血栓內膜切除術的療效尚較滿意。

  (3)血管旁路移植術:采用自體大隱靜脈或各類人工血管,於阻塞段的近、遠側之間作搭橋轉流。主-髂動脈病變者,可采用腹主-股或髂動脈旁路手術。對年齡大、全身情況不良者,可選用較為安全的解剖外旁路手術,包括腋-股動脈旁路手術和股-股動脈旁路術。腹主-股總動脈旁路術後5年通暢率約為80%,解剖外旁路手術約為50%。股-膕動脈病變者,可采用自體大隱靜脈做旁路轉流術。手術方法有2種:①將大隱靜脈段倒置後在阻塞段近、遠側搭橋轉流;②讓大隱靜脈處於原位,用特制的器械置入大隱靜脈腔內,逐一破壞其瓣膜,並將所有屬支加以結紮,最後將其近、遠側端分別與阻塞段的近、遠側動脈作吻合,稱為大隱靜脈原位移植術。

  (4)腰交感神經切除術、遠側動靜脈轉流術(靜脈動脈化)和帶蒂或遊離大網膜移植術:適用於動脈主幹廣泛性閉塞,無法施行旁路轉流手術者。近側動靜脈轉流無法將動脈血流逆向肢端,不應予以提倡。隻要肢端有流出道或通暢動脈便應爭取做動脈與動脈架橋術。確無流出道者才考慮大網膜移植、交感神經切除術和遠側靜脈動脈化術。

  (二)預後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中草藥制劑:中草藥制劑如復方丹參、活血通脈膠囊、脈絡寧等有活血化瘀作用,對本病有一定療效,主要通過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對改善微循環,促進側支循環有一定作用。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應該做哪些檢查?

   詳細的詢問病史;仔細的體格檢查,例如肢體的脈搏觸診及腹部和股-膕動脈的聽診都是診斷所必需的。根據脈搏的強弱或消失和雜音的出現,還可根據靜息痛、感覺異常或麻木等癥狀,以及肢體組織營養障礙、潰瘍或壞疽等,可初步做出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診斷。X線來片顯示動脈有斑狀鈣化,無損傷血管檢查踝/肱指數可<1,嚴重者可達0.5以下。動脈造影可顯示動脈呈多處伸長扭曲狀,管腔彌漫性不規則狹窄或節段性閉塞等可明確診斷。病人可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腦卒中等,對診斷有幫助。但X線攝片無動脈鈣化、血脂亦正常者,不能除外動脈硬化性閉塞的存在。


鑑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尚需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本病多見於男性青壯年,90%以上病人有吸煙史,它是一種慢性、周期性加劇的全身中、小型動、靜脈的閉塞性疾病。主要累及下肢的動脈如足背動脈、脛後動脈、膕動脈或股動脈等。約有40%病人在發病的早期或發病過程中,小腿及足部反復發生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脈管炎者一般均無高血壓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等。動脈造影可見動脈呈節段性狹窄或閉塞狀態,病變近、遠端動脈光滑、平整,無扭曲及擴張段。根據發病年齡、部位及造影所見可與AS0相鑒別。

  2.多發性大動脈炎 多見於年輕女性,主要侵犯主動脈及其分支的起始部,如頸動脈、鎖骨下動脈、腎動脈等。病變引起動脈狹窄或阻塞,出現腦部、上肢或下肢缺血癥狀。臨床表現有記憶力減退、頭痛、眩暈、昏厥、患肢發涼、麻木、酸脹、乏力、間歇性跛行,但無下肢靜息痛及壞疽,動脈搏動可減弱或消失,血壓降低或測不出。腎動脈狹窄即出現腎性高血壓,如合並雙側鎖骨下動脈狹窄,可有上肢低血壓,下肢高血壓;胸腹主動脈狹窄,產生上肢高血壓,下肢低血壓。在動脈狹窄附近有收縮期雜音。病變活動期有發熱和血沉增快等現象。根據病人的發病年齡及癥狀、體征、動脈造影等較易與AS0相鑒別。

  3.結節性動脈周圍炎 可有行走時下肢疼痛的癥狀。皮膚常有散在的紫斑、缺血或壞死,常有發熱、乏力、體重減輕、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並常伴有內臟器官病變,很少引起較大的動脈閉塞或動脈搏動消失,要確診本病需作活組織檢查。

  4.特發性動脈血栓形成 本病少見。往往並發於其他疾病如膠原性疾病(全身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動脈周圍炎、類風濕關節炎等)和紅細胞增多癥,也可發生於手術或動脈損傷後。發病較急,並可引起肢體壞疽。

  5.急性下肢動脈栓塞 起病急驟,患肢突然出現疼痛、蒼白、厥冷、麻木、運動障礙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多見於心臟病者,栓子多數在心臟內形成,脫落至下肢動脈內。根據以前無間歇性跛行和靜息痛,發病急驟,較易與ASO相鑒別。


並發症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還有幻肢痛、關節攣縮、肺動脈栓塞等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