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乳腺導管擴張癥介紹

  乳腺導管擴張癥(dilation of mammary duct)是一種並不少見的病程冗長、病變復雜而多樣化的慢性乳腺病,常見於中、老年女性,高峰年齡為 50-60歲。

  曾被命名為“靜脈擴張腫”、“漿細胞性乳腺炎”、“粉刺性乳腺炎”等,被命名為“乳腺導管擴張癥”是因為Haagensen和Stout根據其病理特點認為,漿細胞浸潤僅是本病後期的一種炎癥反應,其始發病變及其病理特征是以乳腺導管擴張為其基本病變。

  近來有學者認為漿細胞性乳腺炎不是乳腺導管擴張癥的必然過程,漿細胞性乳腺炎有其特征性的形態和臨床表現,而將其作為乳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


原因

  一、發病原因

  其病因目前尚無一致認識,可能和導管排泄障礙、異常激素刺激、感染等因素有關。

  二、發病機制

  乳腺導管擴張癥的發病機制在學界尚有爭議,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看法:

  1、導管排泄障礙:

  (1)如先天性乳頭畸形、凹陷、不潔或外來毛發、纖維等引起乳孔堵塞,導管發育異常,乳腺結構不良,導致上皮增生、炎癥、損傷等引起導管狹窄、中斷或閉塞。導管排泄不暢,常是溢乳期發展到腫塊期的主因。

  (2)導管內分泌物積聚,引起導管擴張。

  (3)部分中、老年婦女,由於卵巢功能減退,乳腺導管呈退行性變,管壁松弛,肌上皮細胞收縮力減退,導致導管內分泌物積聚而管腔擴張引起本病。

  2、異常激素刺激:

  異常的性激素刺激能促使導管上皮產生異常分泌,導管明顯擴張。

  一般來說,單有阻塞存在而無異常激素刺激促使上皮分泌,不致發生導管擴張。

  3、感染:

  可能與厭氧菌感染或乳暈部感染有關。

  Adai(1933)在較詳細的研究後發現,本病發展到後階段,乳腺導管分泌物不僅刺激導管擴張,而且可以溢出管外,經分解後產生化學物質,引起周圍組織的化學性刺激和抗原反應,引起管周以漿細胞浸潤為主的炎癥反應,並定名為“漿細胞性乳腺炎”。


症狀

乳腺導管擴張癥早期癥狀有哪些?

  一、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於40歲以上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常有哺乳障礙史。病變常限於一側,但亦有兩側乳腺同時受累者。乳頭溢液有時為本病的首發癥狀,且為惟一體征。多個部位壓迫乳腺,均能使分泌物自乳頭溢出,病變常累及數目較多的乳管,也可占據乳暈的一大半。乳頭溢液常為間歇性,時有時無。

  以上臨床表現不是所有病人都按其發展規律而出現,即其首發癥狀不一定是先出現乳頭溢液或急性炎癥表現,可能是先出現乳暈下腫塊,也可能出現經久不愈的乳暈旁瘺管。

  另外,根據本病的病理改變和病程經過,臨床表現可分為3期。

  1、急性期:

  (1)早期:

  癥狀不明顯,可有自發性或間隙性乳頭溢液,隻是在擠壓時有分泌物溢出,溢液呈棕黃色或血性、膿性分泌物,此癥狀可持續多年。

  (2)發展:

  乳暈范圍內皮膚紅、腫、發熱、觸痛。腋下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並有壓痛。全身可有寒戰、高熱等表現。

  此急性炎癥樣癥狀不久即可消退。

  2、亞急性期:

  在乳暈區內形成具有輕微疼痛及壓痛的腫塊。腫塊邊緣不清,似乳腺膿腫,腫塊大小不一。穿刺腫物常可抽出膿汁。有時腫物自然潰破而形成膿瘺。膿腫潰破或切開後,經久不愈,或愈合後又重新有新的小膿腫形成,使炎癥持續發展。

  3、慢性期:

  本期病程長短不一,從數月到數年或更長。當病情反復發作後,可出現1個或多個邊界不清的硬結,多位於乳暈范圍內,捫之質地堅實,與周圍組織粘連固著,以致導管短縮、牽拉乳頭回縮。有時由於局部皮膚水腫,而呈“橘皮樣”改變,重者可有乳腺變形。

  可見單孔或多孔溢液,其性質可為漿液性或血性。腋窩淋巴結可捫及。

  二、相關檢查:

  可行X線乳腺導管造影、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以及腫物切除後行病理學檢查等來明確診斷。

  三、診斷:

  對本病的診斷主要依靠詳細詢問病史,瞭解其臨床過程,考慮其發病年齡,再結合下列幾點,常可作出正確診斷。


飲食保健

乳腺導管擴張癥吃什麼好?

  乳腺導管擴張癥食療方(僅供參考)

  1、蒲公英粥

  【原料】蒲公英60克 金銀花30克 粳米50~100克

  【制作】先煎蒲公英、金銀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作粥。

  【用法】任意服食。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乳腺炎、扁桃體炎、膽囊炎、眼結膜炎等癥。

  2、金針豬蹄湯

  【原料】鮮金針菜根15克(或用幹金針菜24克) 豬蹄1隻

  【制作】將鮮金針菜根與豬蹄加水同煮。

  【用法】吃肉,喝湯。每日1次,連吃3~4次。

  【功效】清熱消腫,通經下乳。適用於乳腺炎、乳汁不下。

  【用法】宜秋冬季早晚空腹食用

  乳腺導管擴張癥吃什麼好?

  1.膳食調理可給以益氣養血、理氣散結之品,鞏固治療效果,促使徹底治愈。如山藥粉、糯米、苡仁、菠菜、絲瓜、海帶、泥鰍、鯽魚、大棗、橘子、山楂等。

  2.易並發消化道反應和骨髓遏制跡象,可食和胃降逆、益氣養血之品,如鮮薑汁、甘蔗汁、鮮果汁、佛手、陳皮、芡實、西紅柿、苡仁、粳米、白扁豆、靈芝、黑木耳、葵花子等。

  3.膳食宜進食甘涼滋潤之品,如杏仁霜、枇杷、梨、烏梅、香蕉、蓮藕、荸薺、紅蘿卜、海蜇等。

  4.乳腺炎宜食海帶、海藻、紫菜、牡蠣、蘆筍、鮮獼猴桃等有著化痰軟堅散結功效的食品。

  5.適度減小脂肪的食入量,如少吃肥肉、乳酪、奶油等,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蔥、洋蔥、芥末、韭菜,及老南瓜、醇酒厚味等,免得助火生痰。

  6.食用富有營養的食品,如鯽魚、蠶蛹、合什蟆油,及新鮮蔬菜和新鮮水果。

  乳腺導管擴張癥不宜吃什麼?

  不要吃發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葷腥油膩之品

  忌喝酒


護理

乳腺導管擴張癥應該如何護理?

  預後:

  乳腺導管擴張癥是良性疾病,病程緩慢,易反復發作,與乳腺癌無明顯關系。


治療

乳腺導管擴張癥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一、預防:

  1、婦女應每年定期做乳腺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2、註意個人衛生,特別是經期和產褥期陰部的衛生。應註意保持乳頭乳暈區的清潔,適當幫助清除分泌物,避免穿過緊的上衣和乳罩。

  3、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註意勞逸結合,多參加體育鍛煉,多進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

  二、術前準備:

  應該對該病癥狀和相關的禁忌進行詳細的瞭解等。

  術前正確診斷乳管內微小病變,使以乳頭溢液為表現而無腫塊的乳腺疾病患者的手術指征明確化,對鑒別正常導管或導管擴張癥和乳腺癌提供瞭有利條件。

保健品查詢乳腺導管擴張癥中醫治療方法

  一、中藥治療

  可根據不同的病情發展階段,有針對性地采用中藥治療。

  1、初期:

  (1)表現:

  乳頭凹陷,有粉刺樣分泌物,氣味臭穢,或伴有乳暈部疼痛不明顯的腫塊。

  (2)治療原則:

  治以疏肝理氣,調攝沖任。

  (3)藥方:

  柴胡、鬱金、延胡索、生山楂、芡實、蓯蓉、仙靈脾、路路通(各)9g,牡蠣、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生谷麥芽(各)30g。

  2、急性期:

  (1)表現:

  乳暈部腫塊增大,脹痛顯著,形成膿腫,有波動感,全身出現怕冷、發熱、頭痛等癥狀。

  (2)治療原則:

  清熱解毒,祛瘀消腫。

  (3)藥方:

  銀花、連翹、黃苓、皂角刺(各)12g,蒲公英30g,全瓜萎、赤芍、生地、半枝蓮、丹參、生黃芪(各)15g,炙僵蠶9g,白花蛇舌草50g。

  3、亞急性期:

  (1)表現:

  此時全身及局部炎癥反映減輕,局限性腫塊已潰破,膿性溢液不止,形成竇道或瘺管。

  (2)治療原則:

  清熱消腫,活血祛瘀。

  (3)藥方:

  蒲公英、全瓜蔞、丹參、虎杖(各)15g,銀花、連翹、莪術、生山楂、夏枯草、留行子、桃仁、赤芍(各)9g,當歸12g,白花蛇舌草30g。

  4、慢性期:

  (1)表現:

  殘留竇道、瘺管、潰口常有膿性分泌物溢出,乳房皮膚“橘皮樣”或變形。

  (2)治療原則:

  結合西醫治療。

  (3)具體操作:

  手術後用提膿祛腐的八二丹棉球嵌塞創面,每天換藥1次,5~7天後膿腐減少,改用九一丹嵌塞,7~10天膿腐排盡後,創面嫩紅有肉芽形成時,改用生肌散斂創收口。

  (4)優點:

  此類手術的優點是病人痛苦小,組織損傷少,復發率低,基本保持乳房外形。

中藥材查詢乳腺導管擴張癥西醫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本病有效的治療方法。可根據不同的病情發展階段,采取不同的手術方法。

  一、乳管切除術:

  1、適用人群:

  病程早期,乳暈下導管普遍性擴張及乳暈下腫塊伴乳頭溢液者。

  2、具體操作:

  沿乳暈邊緣作弧形切口,保留乳頭,從乳頭以下切除所有擴張導管,並楔形切除乳暈下的乳腺腫塊組織。

  二、乳腺區段切除術:

  1、適用人群:

  乳暈下腫塊且伴有乳腺導管周圍炎者。

  2、具體操作:

  術中應將此區域所屬大導管及腫塊周圍組織,從乳頭起一並切除,以防止術後形成乳暈下囊腫、乳腺瘺管及乳頭溢液。

  三、單純乳腺切除術:

  1、適用人群:

  病變廣泛,腫塊過大,特別是位於乳暈下與皮膚粘連形成竇道者。

  2、具體操作:

  可行經皮下乳腺全切或乳腺單純性切除術。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乳腺導管擴張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乳腺導管擴張癥應該做哪些檢查?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一、腫物針吸細胞學檢查:

  常能抽出膿樣物或找到中性白細胞、壞死物及大量漿細胞、淋巴細胞及細胞殘核,對本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非常有幫助。

  二、組織病理學:

  腫物切除後行病理學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依據。

  1、大體:

  標本可見在乳頭及乳暈下區有扭曲擴張的輸乳管和大導管,有的形成囊狀。受累乳管常為3~4條,多者可達十幾條同時受累。擴張的導管直徑可達3~4mm或更大。

  切面見擴張的導管及囊內充滿黃褐色、奶油樣或豆腐渣樣黏稠物。

  管周有纖維組織增生並透明變性,形成白色半透明的纖維性厚壁。相鄰的纖維性厚壁互相粘連成黃白相間的硬結,或堅實邊界不清的腫塊。

  2、鏡下:

  早期改變見乳暈下輸乳管及導管有不同程度的擴張,擴張的導管上皮細胞受壓萎縮、變薄呈單層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部分導管上皮壞死脫落,脫落的上皮細胞與類脂物質充滿和堵塞管腔。

  若擴張導管內容物外溢或部分管壁破壞。則後期可見管周組織內有大量漿細胞、組織細胞、中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或出現異物巨細胞反應、結核樣小結節或假膿腫形成。

  三、X線造影:

  導管腔呈中度至高度不規則的擴張,走行迂曲,管壁光滑、完整、延續,少數呈囊狀或梭狀擴張。擴大的管腔內無占位征象,造影劑均勻地充盈管腔,可與乳癌區別。

  可清楚地顯示擴張的導管和囊腫,瞭解其病變范圍。


鑑別

乳腺導管擴張癥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易與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病、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癌相混淆。應註意鑒別診斷。

  一、乳腺癌

  文獻報道本病術前臨床誤診率高達67.4%,其中誤診為乳腺癌的占16.5%。由此可見本病的鑒別診斷的重點應放在乳腺癌上。

  1、臨床表現:

  乳腺癌起病緩慢,腫塊發現之前不伴炎癥表現,常在無意中發現乳內腫塊,腫塊多位於乳腺外上、內上象限,常是由小變大不斷發展增大的過程。腫塊在晚期時與皮膚粘連,出現“橘皮樣”改變和乳頭凹陷。乳腺癌的腋下淋巴結,常隨癌癥的病程進展而腫大且質硬,彼此粘連融合成團。

  2、相關檢查:

  乳腺X線導管造影,在乳腺癌時見導管有增生及破壞,管壁有中斷,失去連續性。行腫塊針吸細胞學檢查,常可找到癌細胞。

  3、鑒別要點:

  乳腺導管擴張癥在腫塊出現之前,常有局部炎癥表現,並由急性轉為慢性的過程。腫塊多位於乳暈下,可由腫大變為縮小和反復發作的過程,早期即與皮膚粘連並出現乳頭凹陷、腋窩淋巴結腫大,且質軟,有壓痛。隨著局部炎癥的消散,淋巴結可由大變小甚至消失。

  在乳腺X線導管造影下可見導管擴張增粗,管壁光滑、完整、延續,無中斷及破壞。在腫塊針吸細胞學檢查中,乳腺導管擴張癥時腫物針吸及乳頭溢液塗片,常可找到壞死物、膿細胞、漿細胞、淋巴細胞、泡沫細胞等。

  二、導管內乳頭狀瘤:

  1、臨床表現:

  常表現為乳頭溢液。前者常為血性、漿液血性或漿液性,一般僅累及一支導管,按壓乳暈區某一“壓液點”時乳頭才有溢液。

  2、相關檢查:

  行乳腺X線導管造影可見導管內乳頭狀瘤的大導管內有圓形或卵圓形充盈缺損,多為單發也可多發,可引起導管不完全阻塞或中斷。近側導管擴張。

  3、鑒別要點:

  乳腺導管擴張癥的乳頭溢液則多為漿液性,少見血性、漿液血性,常累及多個導管呈多管溢液,按壓乳腺幾個不同部位均能使乳頭溢液。

  乳腺導管擴張癥在乳腺X線導管造影檢查中,常表現為多個大、中導管擴張,少數可呈囊狀擴張,擴張的導管常迂曲走行,呈蚯蚓狀。

  三、乳腺結核:

  1、臨床表現:

  乳腺結核在乳腺內可表現為結節性腫塊、質硬、邊界不清,活動較差,病程較長。常形成經久不愈的瘺管,從瘺管中流出幹酪樣壞死物。

  2、相關檢查:

  瘺管分泌物塗片,若發現抗酸桿菌可確診。

  2、鑒別要點:

  乳腺導管擴張癥在膿腫形成後亦可潰破形成瘺管,從瘺管中流出膿性物。塗片檢查有膿細胞壞死物、漿細胞、淋巴細胞。若診斷有困難時,可將腫物切除行病理活檢確診。


並發症

乳腺導管擴張癥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可並發乳房疼痛。

  1、臨床表現:

  整個乳房脹滿、發硬、壓痛,原有的顆粒狀或結節感更為明顯。

  2、相關檢查:

  乳房內可摸到邊界不清、大小不等、質地硬韌、活動度好的腫塊,有的腫塊表面呈顆粒狀。

  3、註意事項:

  當乳房疼痛嚴重時,應請醫生體檢,排除癌腫,定期隨訪。對輕度疼痛不用處理,疼痛劇烈者可根據醫囑,適當選用碘劑、甲基睪丸素、維生素B1、維生素P6、維生素E、非那根以及中藥等。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乳腺導管擴張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