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陰道腺病介紹

  陰道腺病(adenosis vaginae)是指陰道壁或宮頸陰道部表面或表皮黏膜下結締組織內出現腺體組織或增生的腺組織結構。正常的陰道壁和宮頸鱗狀上皮覆蓋部一般無腺體組織存在,陰道壁出現腺組織被認為是胚胎時期副中腎管殘餘。病灶腺上皮可轉化為正常鱗狀上皮,也可發生惡變。


原因

  (一)發病原因

  陰道腺病確切病因不明,陰道壁出現腺組織為胚胎時期副中腎管殘留,未轉化成鱗狀上皮的柱形上皮,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發展成不同類型的陰道腺病。導致這種變化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1.藥物影響 多數認為陰道腺病發生與其母親妊娠期服用非甾體類合成雌激素己烯雌酚(diethylstibestrol,DES)或類似的合成雌激素有密切關系。DES的遺傳毒性可能與其一種醌類代謝產物有關,此代謝產物可以通過胎盤而導致胎兒一系列發育異常,服用DES的孕婦可造成胎兒發育中副中腎管內中胚層組織生長到正常的宮頸外口以下,使鱗形上皮和柱形上皮交界下移。另外也可能幹擾胎兒發育過程中泌尿生殖竇上皮和副中腎管上皮的正常轉化過程,使部分腺體殘留未能及時轉化為鱗狀上皮。以後在女性嬰兒或青春期,受某些因素如炎癥、激素、損傷等影響,導致殘留腺體增生而形成陰道腺病甚至腫瘤。陰道腺病的發生與胚胎早期接觸DES的時間、劑量正相關,接觸時間越早、越長、劑量越大,則陰道腺病的發生率越高。在妊娠18周前服用DES治療的母親其子代約1/3發生陰道腺病,如果在妊娠8周前服用DES則其女性後代陰道腺病的發生率達70%,18周以後服藥,卻無一例發病。此類病例多在青春期被發現。然而Kaufman隨訪研究發現對第3代女性子代與其母親在胚胎時期被暴露於DES並無影響。

  化療藥物可能對陰道腺病發生起一定促進作用,Goodman(1991)報道1例應用5-Fu治療陰道濕疣後8個月出現陰道腺病,而在40個月後發展成陰道透明細胞癌,Bornsteinl993年報道1例應用5-Fu治療陰道濕疣後1年,在陰道穹隆部出現陰道腺病病灶。

  2.陰道環境影響 在1938年DES同世以前,Von Pruesohe 34例女性屍體解剖中發現4例陰道壁有腺體組織存在。國內學者報道37例陰道腺病中均無DES接觸史。因此認為,無DES接觸史患者也可能發生陰道腺病,DES接觸並非惟一原因。無DES接觸史患者多在青春期後獲得。故也稱獲得性陰道腺病(acquired Vaginal Adenosis)。陰道正常上皮被某些理化因素如藥物、激光、產傷等破壞後,或陰道正常酸性環境被改變,陰道內pH升高,使陰道上皮如同柱狀上皮化生一樣,陰道表明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替代,並進一步形成腺體結構,最後發展成陰道腺病。

  (二)發病機制

  陰道腺病大部分位於陰道上1/3,陰道前壁多見,部分病例可蔓延至陰道中1/3,少數可蔓延到陰道下1/3,甚至處女膜。陰道腺病大體檢查可分成4種類型。

  1.隱匿型(occult) 陰道黏膜外表面無異常表現,但陰道黏膜表皮下存在腺體組織,常在組織活檢或屍檢中發現。

  2.囊腫型(cycstic) 陰道內膜內含有1個或多個大小不一的囊腫性結構,囊內含黏液,囊壁內襯類似宮頸腺上皮,有時可形成低矮而簡單的乳頭。

  3.腺囊型(adenomatous) 腺組織增生過多,向外生長突出於陰道內形成陰道腫塊,有時呈息肉狀。

  4.斑點型(effluent) 陰道內腺組織增生。腺腔與陰道相通,使陰道變化鱗狀上皮由柱狀上皮替代,窺診時病變處呈現紅色斑點、顆粒狀、花斑狀或糜爛狀,對碘不著色。

  顯微鏡下腺上皮可表現3種形態:

  (1)類似宮頸內膜腺上皮,腺上皮為高柱形。細胞內含黏液,此類最多見。

  (2)類似子宮內膜上皮,但無子宮內膜間質。

  (3)類似輸卵管上皮細胞,此類較少見。

  陰道腺病腺細胞常分泌黏液,對黏液卡紅或PAS呈陽性反應。在陰道pH值低時,腺上皮細胞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鱗狀上皮化生,可出現釘狀鱗狀上皮,後者有時可見黏液小滴,以此可作陰道腺病依據。病變累及的表層鱗狀上皮主要由缺乏糖原的基底細胞和棘細胞組成。


症狀

陰道腺病早期癥狀有哪些?

  1.癥狀 患者多數無明顯自覺癥狀。病變范圍較廣或累及黏膜表面,常有白帶增多癥狀,白帶稀薄黏液狀或血性白帶,還可以表現為性交後出血、性交痛及陰道灼熱感。

  2.婦科檢查 陰道腺病病灶多位於陰道穹隆部,陰道上、中段後側壁。窺器檢查可見陰道黏膜呈糜爛狀,紅色顆粒樣、紅色斑點狀、淺表潰瘍狀,觸之可出血。有的可呈息肉樣突起,有的呈單個或多個囊腫樣突起於陰道壁,有的可表現為陰道黏膜折疊成環形繞宮頸外口。陰道觸診有時可觸及陰道黏膜下硬節狀或砂粒樣病灶,直徑一般在0.5~5cm。若病變在宮頸者,可發現宮頸橫嵴或皺襞或宮頸發育不良,宮頸雞冠樣突起或宮頸外翻等表現。

  病理診斷標準是陰道黏膜下有類似宮頸黏膜、子宮內膜或輸卵管黏膜的腺體,或陰道正常復層鱗狀上皮被腺上皮取代,即可以診斷為陰道腺病。可詳細詢問患者母親妊娠期尤其是妊娠8周前有無服用DES史,對有此類病史者應高度警惕,即使無癥狀也應隨訪。


飲食保健

陰道腺病吃什麼好?

  陰道腺癌食療

  (一)化療食療驗方

  1、 枸杞甲魚瘦肉湯:枸杞子30克,甲魚1隻(約500克),豬瘦肉150克。先放甲魚在熱水中遊動,使其排尿後,殺死切開,去內臟,洗凈切塊,加清水適量,與枸杞子、豬瘦肉共燉爛熟,分2~3次服完。

  2、枸杞海參瘦肉煎:枸杞子15克,海參250克,豬瘦肉100克。先將海參浸透,剖洗幹凈,然後與豬瘦肉均切成片狀,加水適量共煮至爛熟,調味食用,分次服完。 北京腫瘤醫院腫瘤放療科徐剛

  3、 香菇蟲草燉雞:香菇20克,冬蟲夏草15克,未下蛋母雞1隻(約10m克)。香菇去蒂,並去雞毛及頭腳和內臟,納香菇、冬蟲夏草人雞腹,竹簽縫口,加水適量慢火燉2小時,調味服食,可分2~3次服完。

  4、 牛奶蛋清蓮子糊:鮮牛奶250毫升,鮮雞蛋2個,石蓮子50克。將石蓮子磨粉,加水適量煮蓮子粉成糊狀,放人冰糖或白砂糖調味,再放人牛奶和雞蛋清拌勻,煮沸即可服食。每日或隔日1次。

  5、內金谷薑兔肉湯:雞內金12克,谷芽30克,生薑3片,兔肉100克。加水適量共煲湯, 少量鹽調味,喝湯吃肉。每日或隔日1次。

  6、 砂仁淮山燉豬肚:砂仁15克,淮山藥50克,豬肚1隻。砂仁打破,豬肚洗凈並去除脂肪。將砂仁、淮山藥納人豬肚內,加水適量,慢火燉至豬肚爛熟,少量鹽調味,喝湯或佐膳。

  (二) 放療食療驗方

  1、 燕窩燉洋參:燕窩6克,西洋參9克。燕窩用溫水泡後去燕毛,西洋參切片,加清水適量,隔水燉12小時後服用。

  2、梨汁蔗漿荸薺露:雪梨汁1份,甘蔗汁2份,荸薺1份。三者和勻冷服,或加熱後溫服。 3、黃芪枸杞煲水魚:黃芪30克,枸杞子20克,水魚1隻(約500克)。用紗佈包黃芪,去魚鱗及內臟,洗凈切塊。加水適量燉熟爛,去黃芪渣,油、鹽少許調味分次服用。

  4、烏龜豬蹄人參湯:烏龜1隻(約150克~250克),豬蹄250克,人參10克。先用沸水燙烏龜使其排盡尿液,截去頭爪,去除內臟,洗凈後與豬蹄均切塊。加水適量,慢火燉熟爛,分次服用。

  陰道腺癌患者吃什麼好?

  (1)宜多吃具有抗骨髓病、骨肉瘤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淡菜、海蛤、裙帶菜、杏仁、桃仁、李。

  (2)疼痛宜吃龜板、鱉肉、穿山甲、牡蠣、蟹、蝦、核桃。

  (3)脾臟腫大宜吃甲魚、泥鰍、海鰻、毛蚶、海帶、裙帶菜。

  (4)貧血宜吃豬肝、香菇、芝麻、蜂乳、黃魚、花生、海參、鯇魚、鮑魚。

  (5)宜多吃增強免疫作用的食物:甲魚、烏龜、海龜、沙蟲、青魚、鯊魚、水蛇、蝦、白花蛇、鯽魚、桑椹、無花果、荔枝、胡桃、瓜蔞、馬齒莧、豆豉、橄欖、杏仁、絲瓜。

  (6)感染、潰瘍宜吃薺菜、螺螄、針魚、泥鰍、鰣魚、金針菜、油菜、芋艿、綠豆、赤豆、馬蘭頭。

  (7)淋巴結腫大宜吃芋艿、沙果、百合、荸薺、桑椹子、田螺、黃顙魚、貓肉。

  陰道腺癌患者吃什麼對身體不好?

  (1)忌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2)忌黴變、醃制、油煎、肥膩食物。

  (3)忌羊肉、鵝肉、豬頭肉等發物。


護理

陰道腺病應該如何護理?

   預後:

  1.持續存在或鱗化 部分陰道腺病可表現無癥狀而持續存在,1989年Fu等隨訪觀察953例陰道腺病,結果隨訪6年中有5%持續存在。有的活組織檢查隨訪發現陰道表面覆蓋柱狀上皮可轉化為鱗狀上皮。

  2.陰道微腺型增生過長 多為陰道腺病患者服用黃體酮類藥物所致,陰道腺病內許多微小腺體增生,陰道壁表面出現較平的顆粒或散在的息肉樣塊物或菜花樣小結節,通常在停藥後可自行消退。

  3.不典型腺病 為癌前病變,顯微鏡下見腺體不規則,排列且整齊,上皮多為子宮內膜型,單層或假復層柱狀細胞,細胞核大,形態不一,核深染,可見核仁,核分裂少見,DNA多倍體或整倍體。約75%陰道透明細胞癌可伴有不典型腺病。

  4.惡變 陰道腺病可發展成不典型增生和癌變,多為腺癌,鱗癌或透明細胞癌少見,發生透明細胞癌約0.1%。


治療

陰道腺病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預防:

  1,妊娠期,尤其孕8周以前,避免濫用合成雌激素,以減少和防止陰道腺病的發生。

  2,對宮內有過DES影響的婦女,應按上述步驟進行檢查,並加強隨訪。

  3,對無癥狀,活檢證實為良性的陰道腺病者,不需治療,但應半年復查一次。

  4,增加陰道酸度。采用局部沖洗、坐浴或塗撒緩沖粉劑,維持陰道酸性環境。

  5,陰道腺病已發展為透明細胞癌或鱗狀上皮癌者,應按陰道惡性腫瘤原則處理。  註意事項:

  妊娠期避免濫用雌激素,以減少和防止陰道腺病的發生。對宮內有過DES影響的婦女,應定期實行婦科檢查,加強隨訪。對有陰道局部治療史的患者,尤其是應用氟尿嘧啶及激光治療,應定期追蹤隨訪。

  隨訪:對病變小,無癥狀,經活組織檢查為良性者,可隨訪觀察,定期隨訪檢查,每半年到1年1次,檢查應包括常規白帶檢查、原病灶區刮片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發現可疑或原病灶范圍擴大、性狀改變等應再次活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除外惡變。

保健品查詢陰道腺病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陰道腺病西醫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陰道環境高度酸化(pH 1.8~2.4)可促進腺上皮鱗化,采用局部坐浴、沖洗陰道,如0.5%醋酸沖洗陰道、硼酸粉8~10g坐浴等。

  2.化學治療(放療): 對病變表淺且較小者,可采用激光、冷凍、電灼等治療,深度一般3~5mm,使病灶壞死、汽化脫落。也可局部塗以10%~20%硝酸銀或重鉻酸鉀溶液,每周2次,連續3月,使病灶壞死脫落。

  3.手術治療:對黏膜下單個局限病灶,可采用手術完整切除病灶。對發現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已惡變者,處理原則同陰道癌,行腫瘤切除或整個陰道切除,術後行陰道成形術。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陰道腺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陰道腺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1.活組織檢查 在直視或陰道鏡下對病灶多點活檢,為陰道腺病確診方法。

  2.陰道鏡檢查及活檢 通常陰道鏡下可見病灶內有類似子宮頸移行區柱狀上皮變化,塗醋酸後可見典型葡萄狀組織,轉化區內可見鱗狀上皮化生,柱狀上皮島,腺體開口和小的腺囊腫,有時可見白色上皮、白斑、點狀血管、鑲嵌等陰道鏡圖像。在受DES影響而發生陰道腺病中90%陰道鏡檢查可見上述不同圖像。血管征象通常需綠色濾鏡下仔細觀察,但通常形態沒有明顯改變。病灶區醋酸和碘常不著色。利用陰道鏡檢查診斷陰道腺病有較高的可靠性。

  細胞學檢查:直接在可疑病灶表面刮片,或從陰道穹隆部和上、中段陰道黏膜刮片後行細胞學檢查,如發現黏液上皮細胞或鱗化細胞,提示陰道腺病可能。但因多數病灶位於黏膜下,故刮片細胞學檢查結果以陰性為多,且易受陰道炎癥影響,對診斷陰道腺病意義有限。但對於隨訪,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發現惡變不失為簡便經濟的一種手段。


鑑別

陰道腺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子宮內膜異位癥 陰道壁子宮內膜異位癥病變突出於陰道壁表面,可呈暗紅色、糜爛狀,也可局部形成結節或息肉樣黏膜突起,類似斑點或腺瘤型陰道腺病。但前者常有痛經和性交痛,月經前後病灶可有暗紅出血點,鏡下見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成分。腺腔內常有陳舊性出血。而後者僅有診斷內膜腺體,無內膜間質細胞。

  2.中腎管囊腫

  (1)陰道中腎管囊腫:可與囊腫型陰道腺病類似,但前者多位於陰道前側壁,囊腫壁上皮細胞缺乏糖原和黏液,黏液組化染色為陰性。

  (2)包涵囊腫:多因分娩、手術或外傷造成陰道壁損傷,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小部分黏膜卷入陰道黏膜下而形成囊腫,多為單個,位於陰道壁下段,與陰道腺病囊腫型類似,但多無癥狀,病檢囊腫內襯復層鱗狀上皮,無腺體組織。

  3.陰道葡萄狀肉瘤 本病也多發生在女嬰及幼女,早期表現為陰道分泌物多或陰道出血,但腫瘤多成半透明,形似胚胎狀,病理檢查肉瘤組織中可找到橫紋肌母細胞。

  4.陰道透明細胞癌 早期可表現為血性白帶、性交出血或陰道不規則出血,病灶局部可形成結節、糜爛、潰瘍等,有出血。陰道透明細胞癌可與陰道腺病同時存在,也可有陰道腺病惡變而來。主要依據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5.陰道鱗癌 患者多為絕經後婦女,陰道病灶呈結節、糜爛、潰瘍或息肉樣,質硬,觸之易出血。經病灶活組織檢查可以鑒別。


並發症

陰道腺病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有時伴有宮頸腺病,出現宮頸發育不良,宮頸出現橫嵴、皺襞或雞冠樣突起等畸形表現。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陰道腺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