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陰瘡介紹

  婦人陰戶生瘡,局部紅腫、熱痛,積結成塊,或化膿腐爛,膿水淋漓,甚則潰瘍如蟲蝕者,或者凝結成塊,冷腫稀水,不能斂口,或者腫塊位於陰道邊側,如有蠶繭,共稱為“陰瘡”、“陰蝕”、“陰繭”。


原因

  [病因病機]

  多因濕熱下註,蘊結成毒,或因正氣虛弱,寒濕凝結而成。

  一、濕熱

  下焦感受濕熱之邪,或鬱怒傷肝,肝鬱化熱,肝氣犯脾,脾虛濕盛,濕熱下註,蘊結成毒,腐肉為膿,而成陰瘡。

  二、寒濕

  久居陰濕之地,或經期、產後冒雨涉水,寒濕凝滯,瘀血內停,氣機不利,或痰濁內停,痰瘀交阻,肌膚失養,日久潰腐,而成陰瘡。


症狀

陰瘡早期癥狀有哪些?

  [診斷依據]

  1.外陰部生瘡,紅腫、疼痛,邊緣不清,甚至局部化膿潰爛,流黃臭水或血水淋漓不斷。

  2.或陰戶側出現腫塊如蠶繭狀,纏綿不消,甚至潰爛維愈,形體漸瘦,多伴午後低熱,夜間盜汗。


飲食保健

陰瘡吃什麼好?

 


護理

陰瘡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陰瘡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註意衛生,勤換內褲,有外陰瘙癢,疼痛,潰爛者要及時就醫,不可拖延導致病情惡化。

保健品查詢陰瘡中醫治療方法

  [辨證論治]

  首先辨別陰陽。紅腫熱痛,發熱急驟,膿稠臭穢,或伴全身發熱者,為濕熱證屬陽;腫塊堅硬,皮色不變,日久不消,或潰後膿稀淋漓,形體虛羸者,為寒濕屬陰。其次要辨善惡。潰瘍癥輕,毒淺,體健者,多屬善候;瘡瘍潰腐,久不收斂,膿水淋漓,惡臭難聞者,多屬熱毒蘊瘀而氣血衰敗之惡候。治療原則,應按熱者清之、寒者溫之、濕者化之、堅者削之、虛者補之、下陷者托之的原則處理,常采用內外合治的方法。

  一、濕熱型

  主要證候:陰部生瘡,紅腫熱痛,甚則潰爛流膿,粘稠臭穢,頭暈目眩,口苦咽幹,身熱心煩,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證候分析:下焦濕熱,氣血凝滯,蘊結成毒,腐肉成膿,故陰部生瘡,紅腫熱痛,潰腐流膿,粘稠臭穢;濕熱熏蒸,故頭暈目眩,口苦咽幹;熱毒內蘊,則心煩身熱,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脈滑數,為濕熱邪毒之征。

  治療法則:瀉肝清熱,解毒除濕。

  方藥舉例:龍膽瀉肝湯加土茯苓、蒲公英。

  若熱毒壅盛者,癥見發熱不退,渴喜冷飲,潰膿臭穢,治宜清熱解毒,化瘀除濕,方用仙方活命飲(《校註婦人良方》)。

  白芷、貝母、防風、赤芍、當歸尾、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甘草節

  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白芷、防風散風祛濕;赤芍、歸尾、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穿山甲、皂角刺活血軟堅散結;陳皮、貝母理氣化痰;天花粉養陰清熱;甘草解毒和中。若瘡久不愈,正氣不足,邪毒內陷者,宜扶正托毒,方用補中益氣湯。

  著日久傷陰者,治宜養陰清熱解毒,方用百合地黃湯(《金匱要略》方:百合、生地黃)。

  二、寒濕型

  主要證候:陰瘡堅硬,皮色不變,或有疼痛,潰後膿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膩,脈細弱。

  證候分析:寒濕凝滯,痰瘀交阻,肌膚失養,故陰瘡堅硬,皮色不變,或有疼痛,潰後膿水淋漓;寒濕凝滯,脾陽不振,故神疲倦怠,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膩,脈細弱,為寒濕凝滯之征。

  治療法則:溫經化濕,活血散結。

  方藥舉例:陽和湯(《外科全生集》)加蒼術、茯苓、莪術、皂角刺。

  熟地、鹿角膠、薑炭、肉桂、麻黃、甘草、白芥子

  方中熟地、鹿角膠補精血而助陽;薑炭、肉桂溫經通脈;麻黃、白芥子通陽散滯消瘡;莪術、皂角刺行氣活血散結;蒼術、茯苓燥濕利水以化濁;甘草解毒而調和諸藥。

  若正虛邪盛者,癥見瘡久不斂,心悸氣短,治宜托裡消毒,方用托裡消毒散《女科正宗》),

  人參、白術、黃芪、甘草、茯苓、當歸、白芍、川芎、銀花、白芷、皂角刺、桔梗

  方中參、術、芪、草補氣助陽;當歸、白芍、川芎養血和血;銀花、白芷、皂角刺解毒消腫以排膿;黃芪、桔梗外提托毒。

中藥材查詢陰瘡西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陰瘡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陰瘡應該做哪些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鑑別

陰瘡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鑒別診斷]

  1.女陰濕疹:以大小陰唇皮膚潮紅、瘙癢難忍,一般無蠶繭狀腫塊為特征;且多見於過敏體質或有糖尿病史者。

  2.胯腹癰、懸癰等:生於胯腹部或會陰穴等處,病勢急,紅腫痛熱明顯,易膿、易潰、易斂。

  3.狐惑:除外陰蝕爛外,並有口咽、眼部潰爛,目赤如鳩眼等癥。

  4.外陰癌:常有陰燥病損,病灶區出丘疹、潰瘍,或如菜花樣,易出血,邊緣不規則,病理檢查可明確診斷。


並發症

陰瘡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陰戶潰爛流黃水,瘙癢,或流膿血水,局部灼熱腫痛,心煩口苦,小便短赤,形體消瘦,神疲體倦,氣痘懶言。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陰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