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異位性皮炎介紹

  異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又稱異位性濕疹或遺傳過敏性皮炎。屬於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皮膚病。異位性的含義:(1)有易患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的傢族性傾向;(2)對異種蛋白過敏;(3)血清中IGE值高;(4)血液嗜酸粒細胞增多。典型的異位性皮炎除有特定的濕疹臨床表現外,還具有上述四個特點。本病的認識尚不一致。病因比較復雜,一般認為與多種因子如遺傳、環境等有關。


原因

  1、遺傳因素 70%患者傢族中有遺傳過敏性皮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遺傳過敏史。

  2、變態反應原(1)屋塵蟎(2)食物(3)感染性變應原(4)花粉(5)接觸刺激物及變應原。


症狀

異位性皮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本病在人群中的發生情況,國外有人統計為0.1%-0.05%。在嬰兒中則更高,大約3%。女與男之比為2:1或1.6:1。曾有嬰兒異位性皮炎的小兒多為男性的報道。本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嬰兒期,1個月左右至2周歲;兒童期,3~10歲;青年期及成人期,約12~23歲。每個病例並不一定按這三個階段順序發展,或缺其一、兩個階段,或二、三個階段連續發生而無緩解的無癥狀期。多數病例於嬰兒期自愈,平均約有10%的病人移行至成人期。2歲以後發病者病程長,難治且常移行至成人期。年長患者較少見,有人統計約2%~25%超過45歲。亦有報告本病於30歲左右痊愈,但亦有延續頑固而無緩解期,至50~60歲方痊愈者。

  (一)嬰兒期 亦稱嬰兒濕疹,通常在生後第2或第3個月開始發生,亦有報告生後第2或第3周發生者,然而此時診斷較難。皮損主要發生在兩頰、額、頭皮,個別病例可發展至軀幹、四肢。其皮疹特點主要可分兩型, 滲出型及幹燥型。

  滲出型的濕疹多發生於肥胖有滲出性體質的嬰兒。初起於兩頰,發生紅斑,境界不清,紅斑上密集針尖大丘疹、丘皰疹、水皰和滲液。滲液幹燥則形成黃色厚薄不一的痂皮,常因劇癢、搔抓、摩擦而致部分痂剝脫,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及頭皮。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並發局部淋巴結腫大,甚至發熱等全身癥狀。少數患兒由於處理不當擴展至全身變為紅皮病,並常伴有腹瀉、營養不良、全身淋巴結腫大等。

  幹燥型的皮疹常見於瘦弱的嬰兒,為淡紅色的暗紅色斑片、密集小丘疹而無水皰,皮膚幹燥無明顯滲出,表面附有灰白色糠狀鱗屑。常累及面部、軀幹和四肢。慢性時亦可輕度浸潤肥厚、皸裂、抓痕或結血痂。

  除上述兩型外,有人還分出脂溢型,其特點為皮損發生在頭皮、耳後等皮脂腺發達區,可產生黃色厚痂,但其基本特點和滲出型相似。

  無論哪一型均有陣發劇烈瘙癢,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病程慢性,在經過中時好時壞,一遇不良刺激或服用敏感的飲食,氣候突變,穿著緊身的毛、絲綢衣服,感染或用肥皂清洗過勤等而使病情惡化。但總的趨勢是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輕。

  (二)兒童期 5歲前占80%。皮損分濕疹型和癢疹型

  濕疹型的皮損表現與成人的亞急性和慢性濕疹相似 多為針尖大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融合成片,較幹燥,背覆灰白色鱗屑。皮膚有輕度浸潤,部分呈苔蘚化。多發生於肘窩和兩小腿的屈側,亦可累及頸外側及四肢其它部位。

  癢疹型的皮損表現全身散發癢性丘疹,多發生四肢伸側及背部。丘疹較大,皮色或棕褐色,初起者較紅。丘疹幹燥,表面粗糙覆以薄痂。陳舊者小而硬。大多數皮疹頂端被抓破,可見抓痕、血痂。可伴局部淋巴結腫大。

  (三)青年及成人期 主要表現為慢性苔蘚化皮損, 多位於頭面部、頸部及肘膝關節屈側,對稱分佈, 明顯色素沉著, 有明顯的抓痕。白色皮劃痕陽性。


飲食保健

異位性皮炎吃什麼好?  

護理

異位性皮炎應該如何護理?

  避免過度清洗,特別是用肥皂或消毒藥水燙洗,不要用橡皮或塑料佈包紮局部。


治療

異位性皮炎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一般防止原則 尋找致病原因,較困難。防治著重於嬰兒期。盡量避免一切外來刺激如穿著衣物輕、軟、寬松。不要用力搔抓和摩擦。盡量減少環境中的變應原。註意飲食。經常註意消化功能情況。

保健品查詢異位性皮炎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中藥治療 口服自制濕疹沖劑或癢疹沖劑,外用中藥4號、青黛油、黃柏散等。

中藥材查詢異位性皮炎西醫治療方法

  全身療法 主要為脫敏及止癢 1.抗組胺制劑 2.色甘酸鈉100mg,每日3-4次 3.有感染可短期使用抗生素 4.uva或puva治療

  外用療法 治療原則及藥物與濕疹相同,較早應用糠餾油、煤焦油等抗炎和角化促成劑,各種皮質類固醇類軟膏或霜,並註意局部抗菌治療。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異位性皮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異位性皮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本病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計數增多;病人血液清中lgE升高,用被動轉移試驗可測知;用特異抗原做皮試可呈陽性即發反應。


鑑別

異位性皮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同嬰兒濕疹鑒別,關鍵為於前者有“異位性”,而後者無此表現。

  異位性皮炎還應與嬰兒脂溢性皮炎相鑒別,後者多為生後第3~4周開始發病。皮疹為紅斑和油性鱗屑,缺乏多形性特點。好發於頭部,亦可累及眉部、鼻唇溝、耳後、頸部等處。自覺輕癢或不癢。預後良好,往往於數月之內可痊愈。


並發症

異位性皮炎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長期異位性皮炎的患者20~30歲可以發生白內障。白內障可能是一種特異性的表現,也可以是廣泛系統或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的結果。單純皰疹有時會給異位性皮炎患者帶來嚴重的發熱性疾病(皰疹性濕疹)。

  傢裡的床墊,軟墊和地毯中的塵蟎明顯可以使異位性皮炎的病情加重。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異位性皮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