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小兒黃水瘡介紹

  小兒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淺表性化膿性皮膚病,因其膿皰破後有黃水滲出而名,古醫籍又稱為滴膿瘡。本病有接觸傳染性。西醫稱之為膿皰瘡。


原因

  黃水瘡多因夏秋季節暑濕邪毒侵襲人體,客於肺經,氣機不暢,疏泄障礙,熏蒸皮膚所致。


症狀

小兒黃水瘡早期癥狀有哪些?

  黃水瘡好發於夏秋季節,多發生於暴露部位如顏面、口周、鼻孔周圍及四肢等,多繼發於痱子、濕疹等。皮損開始為散在性紅斑或丘疹,很快變為水皰,米粒至黃豆大小迅速化膿混濁,周圍繞以炎性紅暈。膿皰開始時豐滿緊張,數小時或1-2日後膿液混濁下沉,呈半月狀,此時,皰壁薄而松弛,易於破裂,露出糜爛面。幹燥後形成黃色痂皮。


飲食保健

小兒黃水瘡吃什麼好?

護理

小兒黃水瘡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小兒黃水瘡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保健品查詢小兒黃水瘡中醫治療方法

  治以清熱解毒,健脾化濕。

  (一)

  處方:頭發灰9克,枯礬6克,冰片1.5克。

  用法:三藥分研極細末,混合裝瓶備用。將瘡面用溫鹽水或溫水洗凈,再用適量香油將藥調成糊狀,塗於瘡面上,不用包紮,每日2~3次。

  (二)

  處方:黃柏、白芷各3克,文蛤煅、雄黃、枯礬各6克,冰片、輕粉各3克。

  用法:上藥除冰片外,先研為極細粉末,後入冰片,稍研即可。每日1次,用麻油調敷患處,至愈為度。

  (三)

  處方:石青散,由陳石灰(火緞)60克,青黛6克組成。

  用法:將二藥放入乳缽中研細。先將患兒頭發剃去,用5%鹽水洗凈,然後拭幹頭皮,再用菜子油調石青散搽患處,每日2~3次,以愈為止,7日為1療程。

  (四)

  處方:筍殼(新竹籜)。

  用法:燒存性,研細末,以麻油調塗患部,調塗前要先將患部洗凈。

  (五)

  處方:蠶豆種皮(豆子的殼)。

  用法:炒焦,研粉,用麻油調塗,每日2次。

  (六)

  處方:小薊葉。

  用法:搗爛,塗在瘡上,幹瞭就換,一直到好瞭為止。

  (七)

  處方:鹽炒吳茱萸5克,海螵蛸4克,川黃連3克,硼酸粉3克,枯礬2克,硫黃1.5克,冰片0.5克。

  用法:上藥研成極細末,用芝麻油或蓖麻油調成稠糊狀。先剃光局部毛發,以松節油或煤油洗去局部污垢,再以75%酒精局部消毒,將此藥膏直接敷於病變處約2厘米厚,外蓋敷料並以膠佈固定。每日換藥1次,輕癥2~3日換藥1次。

  本方適用於小兒黃水瘡、毛囊炎。

  (八)

  處方:細辛100克,五倍子200克,冰片2.5克。

  用法:前二藥共研極細末,加入冰片研勻,貯瓶備用。先用苦參熬汁洗凈患處,將藥末敷滿瘡面(不用敷蓋),每日換藥1次,待黃水已凈、瘙癢消失即停止換藥,痂皮自落。

中藥材查詢小兒黃水瘡西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小兒黃水瘡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小兒黃水瘡應該做哪些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鑑別

小兒黃水瘡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有時要與水痘相鑒別。水痘亦好於兒童,但水痘多發於冬春季節,一般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皮疹以綠豆大至黃豆大的發亮水皰為主,常能同時見到丘疹、水皰、結痂等各個時期的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佈(首先在軀幹發生,漸向頭面部和四肢)。


並發症

小兒黃水瘡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可有發熱、畏寒及全身不適等癥狀。可並發淋巴結炎、腎炎及敗血癥等。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小兒黃水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