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毛細血管瘤介紹

  毛細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又名嬰兒型血管瘤。由擴張和增生的毛細血管網構成,包括草莓狀血管瘤及葡萄酒色斑。多見於嬰兒,大多數是女性。許多患兒的毛細血管瘤在1歲內可停止生長或消退。


原因

  1、遺傳因素

  2、婦女在懷孕期間,受到環境污染,藥物刺激,不良因素導致胚胎三個月內血管網異常增長擴張。

  3、環境污染引起的食物因素

  4、外傷因素  

  病理:顯微鏡下觀察具有發育良好的單層內皮細胞及很少量結締組織為基質。管腔內隻有很少量的血細胞。為局限的分葉狀腫塊,邊界清楚,稍突出於皮膚表面,顏色鮮紅,大小不一。由於管腔狹窄,壓迫時很少變白。


症狀

毛細血管瘤早期癥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新生兒斑痣

  新生兒斑痣是毛細血管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又稱橙色斑,常見於前額、上眼瞼、眉間、鼻周或頸頜部。橙紅或淡紅色,不突出皮面,輕壓即可退色,隨患兒生長而略增大,但顏色並不加深,大多數在數月後自行消退,毋需治療。

  葡萄酒色斑

  多見於面部,少部分位於軀幹或四肢,呈淡紅至暗紅色,或呈暗紫色,不高出皮面,病變范圍隨患兒生長而擴大,不會自行消退。有些病人並發全身性異常如青光眼等。

  蜘蛛形痣

  細小如針眼,多見於面、臂、手、軀幹部。

  草莓狀毛細血管瘤

  少部分患兒出生時即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由散在紅斑點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塊,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僅為極小的小紅點,擴大並互相融合成塊,常高出皮膚3-4毫米,鮮紅色,表面呈許多顆料狀,類似草莓而得名。能自行消退,常在1-4歲間消退。

  傢庭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病變

  多見於鼻腔粘膜,其次為面、舌、唇、手指等,擴張的毛細血管主要位於真皮及粘膜下,管壁菲薄,僅有一層內皮與表皮相鄰,病灶直徑一般為1—3mm,不規則,平坦或隆起,紅色或紫紅色,加壓時顏色變白。本癥有顯著的出血傾向,隨侵犯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的出血癥狀,如鼻衄、咯血、泌尿系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等。

  肉芽性血管瘤

  位丁皮膚的肉芽狀血管瘤,中央為毛細血管,周圍為炎性肉芽腫,因此又名化膿性肉芽腫。多見於手指,可能由於刺傷或毛細血管瘤繼發感染所致。


飲食保健

毛細血管瘤吃什麼好?

護理

毛細血管瘤應該如何護理?

  1.術後要註意洗臉或洗澡時不可浸濕創面。

  2.特別註意不可讓寶寶抓破創面以防感染。萬一創面破爛要及時塗抹消炎藥物。

  3.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采用激光治療血管瘤的患者還要註意防曬。

  5.創面結甲皮要讓其自行脫落。


治療

毛細血管瘤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孕婦要註意避免可能的環境或是藥物刺激。

保健品查詢毛細血管瘤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毛細血管瘤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對於毛細血管瘤的治療方法,尚存在爭議。

  1.觀察 發展較慢或靜止,不影響視力或外觀,可不予任何幹擾,靜待其自行消退。

  2.皮質類固醇療法 腫瘤發展較快,可口服或腫瘤內註射皮質類固醇。采用長效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40~80mg和速效的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6~12mg混合液,註射於腫瘤內,1~2次腫瘤可完全消退。用地塞米松代替倍他米松有同等療效。口服皮質類固醇也可達到治療腫瘤目的,但長期應用可引起全身並發癥。

  3.硬化劑瘤內註射 用於腫瘤較小的皮下病變,常采用5%魚肝油酸鈉或50 %尿素瘤內註射。也可采用瘤內註射無水酒精0.5~0.7ml於病灶中央,施行1~2次據稱腫瘤可全部消退。另外,熱凝也可應用,但應避免形成皮膚瘢痕。

  4.抗癌藥瘤內註射 應用平陽星4~8mg與地塞米松混合,瘤內註射,可使腫瘤消失。

  5.冷凍和激光照射 應用於表層病變。

  6.放射治療 小劑量放射治療對防止腫瘤增長,促使病變萎縮有肯定的效果。淺層病變應用軟X線、深層病變應用60Co或加速器照射。

  7.手術切除 毛細血管瘤無囊膜,與正常結構界限不清,且手術出血較多,廣泛切除易損傷功能結構,除非以上方法不能實行或無效才考慮手術切除。手術要註意保留重要正常結構,如腫瘤邊界未能完全切除,在手術床上冷凍可避免復發。如存在美容問題,留待以後解決,有些病例在生長過程中可自行改善外觀。

  (二)預後

  取決於患兒的病變程度。新生兒斑痣、草莓狀毛細血管瘤隨著嬰兒年齡的增長顏色會越來越淡 。鮮紅斑痣、葡萄酒色斑顏色隨著患者的年齡增長由淡紅到深紅甚至暗紫色,未經治療終身不退,特別是在面部,因為影響美觀,使病人產生心裡煩惱和思想負擔,對嬰幼兒的成長心裡發育造成很大影響,對成年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不便,有的甚至造成性格孤癖、內向、極端等。傢庭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化膿性肉芽腫病變表面容易發生潰瘍引起出血,創面難愈合,愈後留疤痕等危害。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毛細血管瘤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毛細血管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穿吸或穿切活檢。毛細血管瘤由毛細血管和腔壁的內皮細胞增殖而成,肉眼觀察缺乏囊膜,實質呈灰白色顆粒狀,易碎。鏡下所見因發展時期不同而有區別。不成熟的腫瘤可見血管內皮細胞集聚成巢、成片,少許間質。雖然病變與體循環相接通,但血管間隙血液甚少,此種腫瘤稱良性血管內皮瘤。在分化較好的病變中,成堆的內皮細胞減少,而毛細血管增多。長期存在的腫瘤毛細血管擴張,有的區域呈海綿狀,常稱之謂混合性血管瘤。在電鏡下,可見實體細胞帶、混合帶和開放的血管腔帶。每一血管單位包括內皮細胞、網狀纖維鞘和外皮細胞。間質內有吞噬細胞和變性細胞區,與臨床的腫瘤自發消退相對應。

  1.X線檢查 病變區呈高密度影。

  2.超聲探查 B型超聲顯示病變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楚;間隔和管壁可作為回聲界面,一般表現為多少不等、強弱不一的內回聲,並具有可壓縮性。超聲還顯示腫瘤侵犯范圍和深度,多普勒超聲顯示彌漫的彩色血流及快速流動的動脈頻譜圖。

  3.CT掃描 。

  4.MRI T1WI病變顯示為中信號,T2WI為高信號,中高信號區內偶有無信號條紋,有時表現為信號混雜或斑駁狀。


鑑別

毛細血管瘤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前部腦膜膨出 眶前部腦膜膨出是由於顱前凹底部的篩板閉合不全引起的,腦膜及其包繞的腦脊液,經篩板和篩骨紙板骨孔膨出至眶緣的內上方,臨床表現該處向前隆起,色略顯紫紅,可捫及軟性腫物。患兒哭時脹大,頗似毛細血管瘤。但發展較慢,無消退傾向,常有搏動。X線檢查和CT掃描均可見骨缺失;超聲波顯示為囊性腫物,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內部缺乏血流。

  2、橫紋肌肉瘤 較毛細血管瘤發展快,且持續增長。早期呈現水腫、眼球突出、視力減退及眼球運動障礙。眶緣捫及硬性腫物,且不可壓縮,哭鬧時腫物不增大。超聲探查雖然也顯示低反射性,但很少可壓縮。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內部雖有較豐富血流,但不呈彌漫狀。CT掃描可發現為實體性腫物,可有骨破壞。

  3、眶區綠色瘤 綠色瘤為白細胞浸潤引起的腫塊,末梢血內發現幼稚細胞,骨髓穿刺檢查可以確定診斷。對於鑒別診斷中發生困難,特別是位於眶內者,細針穿刺活檢往往是必要的。腦膜膨出回吸腦脊液,毛細血管瘤為分化良好的內皮細胞,而橫紋肌肉瘤可見異型性細胞。

  4、轉移性神經母細胞瘤 也是兒童時期發生的腫瘤,影像顯示為實體性腫瘤。大范圍骨破壞,腎上腺髓質內可見腫物。


並發症

毛細血管瘤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血管瘤的並發癥有潰瘍、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損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損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如血管瘤侵及頸椎,可發生神經根壓迫癥狀,如疼痛、上肢感覺及運動障礙等。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毛細血管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