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介紹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為臨床常見病,患者男性多於女性約為3∶2,多數為30歲以上成年人,10歲以下的兒童少見,左右眼之間差異,雙眼發病率約為患者總數的15%。好發於近視眼。特別是高度近視。


原因

  原發性脫離是視網膜變性與玻璃體變性兩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易言之,原發性脫離必須具有這兩個前提條件,二者缺一不可。

  1、視網膜變性與裂孔形成 由於視網膜構造復雜,血供獨特,易於因種種原因引起變性。周邊部與黃斑部為變性好好部位。視網膜變性是視網膜裂孔形成的基礎。在裂孔發生之前,常見下列改變

  ⑴格子樣變性:格子樣變性與視網膜脫離關系最為密切。由此產生裂孔者占裂孔性脫離眼的40%。在正常眼球中亦可見到,約為7%。格子樣變性發病無種族及性別差異,侵犯雙眼,其形成和位置常有對稱性。多見於顳側或顳上象限的赤道部與鋸齒緣間,呈梭形和條狀、邊緣清晰的島嶼樣病灶,長軸與鋸齒緣平行,病灶面積差異很大,長右從1DD到1/2圓周以上,寬從0.5DD到2DD不等。病灶視網膜變薄。有許多白色線條,交錯排列成網格門面。這種線條與病灶外的視網膜血管相連,實際上就是閉塞或帶有管狀白鞘的末梢血管。病灶內有時還可見到白色素團塊分佈,稱為色素性格子樣變性,色素來源於視網膜色素上皮層。

  ⑵囊樣變性:好發於黃斑部及顳下側鋸齒緣附近,邊緣清楚,圓形或類圓形,暗紅色。小腔隙可融合成大囊腔,故大小差異很大。發生於眼底周邊部的網狀囊樣變性,成為簇狀而略顯高起的小紅點,附近玻璃體有纖維狀或顆粒狀混濁。黃斑部囊樣變性初起時呈蜂窩狀小囊腔,無赤光檢查時特別明顯。周邊部或黃斑部的小囊腔逐漸相互融合成大囊腔。前壁常因玻璃體牽引而破裂,但隻有在前後壁的有破裂時才成為真性裂孔而引起視網膜脫離。

  囊樣變性是由多種原因(如老年性改變、炎癥、外傷、高度近視等)影響瞭視網膜營養代謝,引起其神經成分分解,從而在其內叢狀層或內、外核層中形成腔隙的一種改變。腔隙內充滿含有粘多糖成分的液體。

  ⑶霜樣變性:大多發生於赤道部和鋸齒緣附近,視網膜表面可見到一些由細小白色或略帶黃色發亮顆粒覆蓋的區域。厚薄不勻,如同視網膜上覆蓋瞭一片霜。此種變性可單獨出現。也可和格子樣變性、囊樣變性同時存在。霜樣變性靠近赤道部並融合成帶狀者,亦稱蝸牛跡樣變性。

  ⑷鋪路石樣變性:一般見於40歲以上的近視眼患者。雙眼多見。好發於下方周邊部眼底,表現為具有色素性邊緣的淡黃色圓形或類圓形、境界清楚的多發性萎縮病灶,大大小小的病灶列成一片。呈鋪路石樣。病灶中央部脈絡膜毛細血管網萎縮,露出脈絡膜大血管甚或蒼白色鞏膜。變性區如受到玻璃體牽引起則導致視網膜裂孔形成。

  ⑸視網膜加壓發白和不加壓發白:將鞏膜壓陷後眼底的隆起部,變為不透明的灰白色,稱為加壓發白。病變進一步加重時,即使不加壓也呈灰白色,稱為不加壓發白,其後緣有時形成一清晰的嵴。多見於上方眼底周邊部,被認為是玻璃體牽引的一個指征。如玻璃體後脫離擴展,此後緣可被撕開而形成裂孔。

  ⑹幹性視網膜縱向皺襞:皺襞自鋸齒狀緣的齒緣間向赤道部方向伸展。是過度生長視網膜組織的折疊。一般無需治療,但亦有在皺襞後端客觀上玻璃體牽拉而發生裂孔之可能。

  2、玻璃體變性  為引起視網膜脫離的又一關鍵因素。正常情況下,玻璃體為一透明膠狀結構,充填於眼球內後部4/5的空腔內,對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貼著於色素上皮層有支撐作用。除在睫狀體扁平部到鋸齒緣以及在視盤周圍和視網膜有粘連外,其他部位僅和視網膜內界膜緊緊相附,但並無粘連。

  視網膜脫離發生前,常見的玻璃體變性改變有:互有聯系的玻璃體脫離、液化、混濁、膜形成、濃縮等。

  ⑴玻璃體脫離(detachment of vitreous body):玻璃體脫離是指玻璃體臨界面與其緊密接觸的的組織之間出現空隙。多見於高度近視眼及老年患者,玻璃體各個部位的外界面均可發生脫離,以玻璃體後脫離、上脫離為常見,與視網膜脫離的關系亦比較密切。

  玻璃體脫離的原因主要是玻璃體中透明質酸解聚脫水,在玻璃體內形成一個或多個小液化腔,並相互融合形成較大的腔隙。如腔隙中的液體突破玻璃體外界面進入視網膜前使玻璃體和視網膜內界膜間發生分離。如果脫離處與視網膜有某種病理性粘連,可因牽引而發生視網膜裂孔。

  ⑵玻璃體液化(fluidity of vitreous body):玻璃體液體是玻璃體由凝膠狀態變為溶解狀態,是玻璃體新代謝障礙所引起的膠體平衡破壞。亦以高度近視及老年患者為常見。液化一般從玻璃體中央開始,出現一光學空間,逐漸擴大,也可以多個較小液化腔融合成一較大的液化腔。液化腔內有半透明灰白色絲束樣或絮狀物飄浮晃動。

  ⑶玻璃體混濁和濃縮(vitreous opacities and concentration):玻璃體混濁原因很多,但與原發性視網膜脫離有關者,均由玻璃體支架結構破壞所致,因此常與玻璃體脫離、液化同時存在。混濁的纖維條束,有導致視網膜裂孔的可能。

  所謂玻璃體濃縮,也是一種玻璃體混濁,是在玻璃體高度液體時,支架結構脫水變性而形成的不透明體,故可稱為萎縮性濃縮(atrophic concentration)。與前列玻璃體脫離時外界面的膜樣混濁、玻璃體液化腔內的絲束樣或絮樣混濁等相比,性質上並無多大差異,僅是和度上更加嚴重,對引起視網膜脫離的危險性亦更加強烈而已。

  ⑷玻璃體膜形成:也稱視網膜周圍廣泛性增殖膜(massive perietinal proliferative membrane)共形成機理十分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有神經膠質細胞、遊離色素上皮細胞及其轉化成的巨噬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參與。增殖膜沿視網膜前、後界面或玻璃體外界面生長,收縮後可以牽拉視網膜發生皺縮,形成一些固定的粘連性皺襞或星形皺襞。甚至使整個後部視網膜皺縮在一起形成一個閉合的漏鬥狀。

  此種增殖膜見於視網膜脫離前,脫離中及陳舊性脫離的患者。發生於脫離前者,也是引起視網膜脫離的一個重要原因。

  膜形成因程度輕重不同分成三級,詳見後文。

  綜上所述,所謂原發性脫離僅是一個習慣用語,實際上都是繼發於視網膜與玻璃體的變性。視網膜裂孔與玻璃體液化、脫離和對視網膜的病理性粘連,是引起原發性視網膜脫離的兩個必備條件,缺一不可。例如臨床上發現有些病例已有明確的視網膜裂孔,隻要玻璃體健康,就不會發生視網膜脫離。同樣,僅有玻璃體變性改變而視網膜無裂孔時,也不會發生視網膜脫離,例如有人觀察45~60歲人65%有玻璃體後脫離,其中僅有少數發生瞭視網膜脫離。這也說明,視網膜脫離是視網膜變性和玻璃體變性互相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視網膜裂孔往往是各種各樣表現的變性基礎上受到玻璃體病理性粘連牽引而形成。玻璃體液化、脫離一方面減弱瞭對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貼附於色素上皮層的支撐力,另一方面液化瞭的玻璃體自裂孔灌註於神經上皮層下。

  此外,有人見到視網膜裂孔多發生於眼底上下斜肌附著點的相應處,因此推測裂孔與此等肌肉運動的牽引有關。也有人發現多數患者回憶有眼底部輕微外傷史而認為脫離與外傷有關。事實上,除嚴重眼球鈍傷等少數特殊情況外,斜肌牽引和外傷僅可認為視網膜脫離的誘因。


症狀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早期癥狀有哪些?

  根據上述臨床所見,診斷並非十分困難,但周邊部范圍較小的淺脫離,往往易於漏診,尤其是極周邊部的脫離,直接檢眼鏡無法查到,必須用雙眼間接檢眼鏡或三面鏡加鞏膜壓迫反復仔細檢查後才能確定。

  查到視網膜裂孔不僅為診斷原發性脫離的根據,也是手術能否成功的鍵。因此如何能準確無遺漏地發現所有裂孔,十分重要。大約有80%的裂孔發生眼底周邊部。其中顳上側最多,顳下側次之,鼻上側更次之,鼻下側最少。當脫離隆起較高時,這些周國部裂孔常被遮掩,必須從各個角度詳細尋找,必要時加壓包紮雙眼,使患者靜臥數日,待視網膜略有平復後再行檢查。視網膜脫離面較大、隆起度高者往往存在數個裂孔。除註意脫離區外,也應註意未脫離或脫離不明顯部位,尤以上方裂孔,因液體下沉,裂孔處不一定見到脫離。視網膜脫離位置及形態,往往也有助於裂孔尋找,眼底上方脫離,裂也總是在上方脫離區內;下方脫離,如果脫離呈半球狀隆起,裂孔可能在其正上方,如果是廣泛性脫離,裂孔可能在脫離離區上方邊緣較高一側的上方,如果兩側基本相同,則裂孔常在其下方周邊處。

  患者在主訴有時亦能提供一些尋找裂孔的線索。視野中暗點及閃光幻覺最先的位置,與之相對應處往往是裂孔所在部位。

  脫離區的小裂孔,應與視網膜脫離面的出血點註意區別。在用裂隙燈檢查得到的范圍內兩者易於分離。周邊部則比較困難,甚至相當困難,必須在一段時間內反復觀察才能鑒別。

  臨床表現: 

  1、癥狀及視功能檢查所見

  ⑴中心視力損害:因視網膜脫離的部位及范圍而異。後極部脫離時視力突然顯著下降,周邊部脫離初時對中心視力無影響或影響甚小。隻有脫離范圍擴展到後極部時,才出現中心視力障礙。

  ⑵變視癥:發生於或周邊部脫離波及後極部而發生淺脫離時,除中心視力下降外,還有視物變形、變小等癥狀。

  ⑶飛蚊癥:見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玻璃體混濁。當飛蚊癥突然加重時,應註意是否為視網膜脫離的前驅癥狀。

  ⑷閃光幻覺:是視網膜脫離最重要的癥狀,可為脫離的先兆,玻璃體變性與視網膜有病理性粘連者,在眼球轉動玻璃體牽引激惹視細胞而產生閃光感。如閃光感持續存在並固定於視野中的某一部位時,應警惕視網膜脫離於近期內發生。閃光感也可出現於已有視網膜脫離的患者,是由液化瞭的玻璃體自裂孔進入神經上皮層下刺激視網膜細胞所引起。

  ⑸視野改變:周邊部視網膜脫離,患者可以感到病變對側相應部位的陰影或視野缺損,但顳側視網膜脫離時,其鼻側視野缺損恰好在雙眼視野范圍內,有時不為患者所覺察,在視野檢查時始被發現。

  視網膜脫離是神經上皮層的脫離,因營養供應問題視細胞首先損害,視細胞損害,首先影響藍色覺。正常眼的藍色視野大於紅色視野,在視網膜脫離眼用白、藍、紅三種視標檢查視野,脫離相應區不僅有形視野缺損,還以發現藍色、紅色視野交叉。

  2、眼壓  早期脫離面積不大者,眼壓正常或偏低,隨脫離范圍擴大而下降,超過一個象限者,眼壓顯著降低,甚至不能用眼壓計測到。眼壓之所以下降,可能與視網膜脫離眼的流體動力學有關。眼球後部存在著經後房、玻璃體、視網膜裂也至神經上皮層下間隙、經色素上皮轉運、再由脈絡膜血管系統排出眼外的房水的錯向流動。

  3、裂隙燈顯微鏡及檢眼鏡檢查所見  眼球前節一般正常。前房可以略深。脫離日久者,引起葡萄膜輕微的炎癥反應,房水Tyndall現象弱陽性,角膜後有棕色點狀沉著物。

  玻璃體混濁和液化,在原發性脫離眼必然存在。此種改變在裂隙類顯微鏡光切面下更為清楚。液化腔呈無結構的光學空間。液體腔與腔之間,有玻璃體支架組織脫水萎縮而形成絲絹樣混濁。有時液體腔內及絲絹樣混濁昨有棕色或灰白色的混濁小點。液化腔逐漸擴大並相互融合,液化的玻璃體穿過外界面進入視網膜前與玻璃體外界面之間,成為玻璃體脫離。因位置不同有前、上、側、後脫離數種。其中上脫離、後脫離與視網膜脫離的關系最為密切。玻璃體脫離時,常有玻璃體與視網膜面不等程度病理性粘連,稱為不完全脫離,粘連處往往因牽引而導致視網膜裂孔。裂隙燈光切面檢查,玻璃體脫離處界面呈不均勻的紗幕樣混濁。後脫離時,在脫離的玻璃體後界面,可見一灰白色環形玻璃體後界面裂孔。此環形混濁為玻璃體與視盤周緣粘連處撕裂脫離而成。歷時較久呈半月形或不規則形,亦可聚縮成一個不透明團塊。

  上述玻璃體的各種病變在直像鏡下亦能見到。但不如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清晰、層次分明而有立體感。

  直接檢眼鏡下,視網膜脫離而呈波浪狀、隆起,隨眼球轉動而波狀飄動。新鮮的脫離神經上皮層及其下積液透明,可透見色素上皮層下黃紅色或淡紅色脈絡膜色澤,但看不清脈絡膜紋理。爬行起伏於脫離面的視網膜血管成遮光體,呈暗紅色線條,不易分清動靜脈,有時還能見到與視網膜血管一致的血管投影。脫離時間較長,神經上皮層呈半透明的石蠟紙樣。脫離的動靜脈可以辨別。更長期的陳舊性脫離,神經上皮層下積液,亦因脈絡膜滲出反應,纖維蛋白增多,成淺棕色粘稠液,神經上皮層後面有黃白色點狀沉著物。

  裂孔往往見於視網膜脫離處,1~數個。眼底顳上側是裂孔的好發部位,但因重因關系,積液下沉。裂孔處反而呈淺脫離或不見脫離。

  相接檢眼鏡在瞳孔充分散大及轉動眼位後可檢查到70º以內眼底。因此在70º以外的周邊部裂孔不易發現,需用雙眼間接檢眼鏡檢查,必要時還需加用鞏膜壓迫器。亦可在裂隙燈顯微鏡下用三面鏡檢查及加用鞏膜壓迫器以檢鋸齒緣附近及睫狀體平坦部裂孔或視網膜與玻璃體基底部的一些變性改變。

  4、視網膜裂孔  從理論上說,原發性脫離應100%見到裂孔,但臨床上由於種種原因,迄今,雖然檢查方法有瞭很大進步,發現率亦僅為90%左右。

  位於眼底70º范圍以內的裂孔比70º以外周邊部的裂孔易於發現;大裂也比小裂孔易於發現。小裂孔常在視網膜血管附近,與出血斑容易混淆,需反復多次仔細觀察才能鑒別。

  圓形裂孔較多見,位於黃斑部者稱黃斑部裂孔已於前文介紹。亦可位於周邊眼底,單個或多個簇狀聚合,也可為散在性。邊緣銳利,由囊樣變性引起者,裂孔前不能見到與其大小相應的膜樣蓋瓣。上玻璃體粘連牽引起者,可以見到蓋瓣(撕脫的神經上皮層)。

  馬蹄形或其類似裂孔,如新月形、舌形、張口形等裂孔,最多見,約占所有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25%~68%,其中尤以單個裂孔為多見。馬蹄形等類似形成的裂也均由玻璃體牽拉視網膜所引起。其粘連范圍較圓形裂也時更為廣泛。裂孔大小與粘連范圍,牽引強度一致。由於粘連牽引的一端在視網膜表面,另一端豐玻璃體,所以馬蹄形裂孔基底部總是朝向周邊部,尖端指向後極部。較大的馬蹄形裂孔後緣卷縮,閏瓣掀起,裂孔實際面積往往大於檢眼鏡所見。

  周邊眼底視網膜的不規則裂孔比較少見,裂孔呈線條狀或不規則形,如果線條很細,周圍視網膜又無脫離,往往被誤認為末梢血管。

  鋸齒緣截離為發生於鋸齒緣(玻璃體基底部)及其附近,為各種裂孔中面積最大的裂孔,多位於顳下象限,截離線與角膜緣平行。占一個象限或半周,甚至全周截離。所以特名為截離的理由是此種巨大裂孔無前緣,後緣視網膜收縮卷曲為灰白色弧形,與暗紅色無視網膜處呈鮮明對比。鋸齒緣截離多見於年青人,多數有眼球鈍性外傷史。亦可繼發於視網膜劈裂癥。

  5、玻璃體膜形成及其分級   玻璃體膜形成實際上包括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內、外界面的膜樣增生在內。其形成肌理已於前提及。玻璃體膜形成的輕重,對視網膜脫離形成、手術方式選擇及預後優劣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國內常用的分級為趙東生提出的分級法和國際視網膜協會提出的分級法。

  趙東生分級法:

  0級:有玻璃體液化、後脫離,但無增殖現象。

  Ⅰ級:玻璃體液化腔壁增厚,後裂孔形成。玻璃體基底部後移。鋸齒緣附近及格子樣變性邊緣膜增殖。馬蹄形裂孔後唇有蓋瓣及膜樣牽引條索,圓形裂孔前有蓋瓣。玻璃體內膜形成,能大幅度飄動。

  Ⅱ級:除Ⅰ級改變外,還出現視網膜固定性皺襞或環形皺襞。皺襞均在赤道部或在其前。環形皺襞可能為玻璃體基底部後移的進一步發展。

  Ⅲ級A:固定性皺襞在赤道部之後,約位於視網膜上下血管弓附近。玻璃體有濃縮改變。環形皺襞到達赤道部。

  Ⅲ級B-1:固定性皺襞及環形皺襞均達視盤附近。呈淺漏鬥狀。玻璃體濃縮。

  Ⅲ級B-2:同上皺襞形成深漏鬥狀。增殖膜跨過漏鬥,玻璃體濃縮。視網膜玻璃體廣泛粘連。

  Ⅲ級B-3:同上皺襞形成漏鬥,漏鬥閉合,視盤不能見到,玻璃體濃縮。

  國際視網膜協會的分級法:

  A級:玻璃體內有玻璃體濃縮及色素團塊。

  B級:視網膜內面有皺褶和/或視網膜裂孔有卷邊,視網膜皺褶處血管明顯扭曲。

  C級:視網膜全層固定皺褶。又分三級:C1,固定皺褶隻占一個象限;C2:固定皺褶達二個象限;C3,固定皺褶達三個象限。

  D級:固定皺褶累及四個象限,可表現以視盤為中心的放射狀折疊,巨大星狀皺褶遍及整個視網膜。又可分三級:D1為寬漏鬥狀;D2為窄漏鬥狀(間接檢眼鏡下,漏鬥前口在+20D透鏡的45º范圍以內);D3漏鬥很窄或閉合,看不到視盤。

  幾種特殊類型的視網膜脫離

  1、先天性脈絡膜缺損合並視網膜脫離  先天性脈絡膜缺損為胚胎發育期間胎兒裂閉合不全所致。缺損區的視網膜神經上皮層亦易於脫離。缺損處透明的視網膜下即為白色鞏膜,多數患者不能發現視網膜裂孔,如脈絡膜缺損處有出血斑時,裂孔多在其附近。手術時應註意封閉脈絡膜缺損後部邊緣。但由於缺損的范圍大,效果不良。

  2、無晶體眼的視網膜脫離  脫離並發於白內障手術後1~數年。因為虹膜晶體屏障前移,特別是術中有玻璃體脫離者,大多術後發生玻璃體後脫離。視網膜裂孔圓形,1~數個。亦可散在各個象限,大多位於眼底周邊部。有時可見與玻璃體粘連。


飲食保健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吃什麼好?

  飲食以清淡為宜,保持大便通暢,以利傷情痊愈。

  ()、忌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品辛散助熱可使內熱加重,病情加劇。

  ()、忌發物。魚、蝦、蟹、公雞、牛肉等食物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體發生過敏反應,能使炎癥加重。

  ()、忌肥膩厚味食物。這類食物易聚濕生痰,助熱化火,可使體內濕熱內盛,癥狀加深。


護理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應該如何護理?

  手術成功與否以視網膜能否復位為標準。但視網膜復位,並不一定有相應的視功能恢復。例如超過6個月的所謂陳舊性脫離,因視細胞已發生不逆性損害,即使視網膜術後已經復位,視功能亦不能改善,視野絕對性缺損依然存在。中心視力的預後,主要看黃斑是否受害,(脫離、囊樣變性、星芒狀固定皺褶等)及受害時間的長短。

  臨床上偶見視網膜脫離自行復位,原脫離區內或其邊緣出現黃白色線條,位於神經上皮層下,視網膜血管跨越其上,稱為線狀視網膜病變(歷史曾名線狀視網膜炎)。此種線條可能為神經上皮層下纖維蛋白液體機化的結果。自行復位區還具有脫色斑及色素斑,整個色調也和未脫離區不同。由於自行復位均在脫離後經過瞭一個較長時期,所以視野不可能恢復;如果線條橫過黃斑部,則中心視力即有不可逆性嚴重損害。


治療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雙眼發病率約15%,所以在一眼已發生脫離時,另眼必須充分散瞳檢查眼底,如果發現有視網膜變性、裂孔,已發現有淺脫離者,就要及時采取手術以防止脫離繼續擴展。僅有裂孔或僅有變性而玻璃體無明顯變性,裂孔處未見粘連性牽引,患者亦無固定區域的閃光幻覺者,一般不需要做預防性手術。但必須註意攝生,避免持重及劇烈運動。可較長時期應用抗衰退、改善脈絡膜視網膜微循環的中、西藥物。反之,則宜進行冷凝或光凝治療。裂孔在後部眼底,視網膜下無積液不多者可用光凝;在周邊部者用冷凝,冷凝時可以不切開球結膜,方法比較簡便。然而也要十分慎重,要掌握好冷凝的面積、強度等。黃斑部裂孔雖然已見到淺脫離或放射狀皺褶,隻要玻璃體基本健康,仍保持一定視力者,不宜光凝。

  總的來說,脫離范圍越小,裂孔數越少,裂孔面積越小,玻璃體膜形成越輕者,手術成功率亦越大,反之則成功率小。術前未找到裂孔者、玻璃體與視網膜廣泛粘連未能給以解除者、老年患者,成功率低。高度近視眼、無晶體眼及先天性脈絡膜缺損者,成功機會更少。

  脫離時間在2個月以內成功率高。時間拖得越長,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保健品查詢原發性視網膜脫離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資料

中藥材查詢原發性視網膜脫離西醫治療方法

  至今,原發性視網膜脫離仍以手術為主要手段,手術原則為在與裂孔相應鞏膜面電凝、冷凝或球外、球內光凝,以引起局部脈絡膜反應性炎癥,使脈絡與視網膜神經上皮層發生粘連面封閉裂孔。為達到這一目的的還需設法緩解或消除玻璃體對視網膜牽引,排出視網膜下液,球壁外加壓,鞏膜縮短、鞏膜環紮術以縮小眼球內腔,或玻璃體腔內註入某種氣體、某種液體以加強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接觸等,玻璃體牽引嚴重則需施行玻璃2體切割術。根據視網膜脫離情況與玻璃體膜形成情況選擇手術方式。如何選擇適當的手術方法以及裂孔準確定位等。

  必須指出,前文已經提及,所謂原發性視網膜脫離實際上也是繼發性的,是視網膜變性與玻璃體變性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嚴格地說,手術治療並非原因治療,而僅是一種對癥治療。為瞭在手術治愈後仍須防止視網膜和玻璃體變性繼續發展,抗組織衰退及改善脈絡膜、視網膜微循環的中、西藥物選用,還是必要的。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原發性視網膜脫離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應該做哪些檢查?

  1.眼壓  早期脫離面積不大者,眼壓正常或偏低,隨脫離范圍擴大而下降,超過一個象限者,眼壓顯著降低,甚至不能用眼壓計測到。眼壓之所以下降,可能與視網膜脫離眼的流體動力學有關。眼球後部存在著經後房、玻璃體、視網膜裂也至神經上皮層下間隙、經色素上皮轉運、再由脈絡膜血管系統排出眼外的房水的錯向流動。

  2.裂隙燈顯微鏡及檢眼鏡檢查所見  眼球前節一般正常。前房可以略深。脫離日久者,引起葡萄膜輕微的炎癥反應,房水Tyndall現象弱陽性,角膜後有棕色點狀沉著物。

  3.直接檢眼鏡下,視網膜脫離而呈波浪狀、隆起,隨眼球轉動而波狀飄動。新鮮的脫離神經上皮層及其下積液透明,可透見色素上皮層下黃紅色或淡紅色脈絡膜色澤,但看不清脈絡膜紋理。爬行起伏於脫離面的視網膜血管成遮光體,呈暗紅色線條,不易分清動靜脈,有時還能見到與視網膜血管一致的血管投影。脫離時間較長,神經上皮層呈半透明的石蠟紙樣。脫離的動靜脈可以辨別。更長期的陳舊性脫離,神經上皮層下積液,亦因脈絡膜滲出反應,纖維蛋白增多,成淺棕色粘稠液,神經上皮層後面有黃白色點狀沉著物。


鑑別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需與下列疾病鑒別

  1、視網膜劈裂癥  變性性視網膜劈裂癥位於下方周邊眼底,呈半球形隆志,由囊樣變性融事發展而成。內壁菲薄透明。外壁緣附近可以色素沉著。如果其內外壁均有破裂,成為真性裂孔而發生裂孔性視網膜脫離。先天性視網膜劈裂癥多發現於學齡兒童。有傢族史,視網膜血管常伴有白鞘。病變位於眼底下方或顳下方,雙眼對稱。如內壁破裂而成大裂孔,與鋸齒緣截離相似。但其前緣不到鋸眲緣。

  2、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簡稱“中漿”)  “中漿”本身也是黃斑部或其附近的神經上皮層淺脫離。是可以自行消退的自限性疾病。與原發性視網膜脫離不同。視網膜脫離侵入共同斑部出現視物變形與小視癥,與“中漿”癥狀相同。應散瞳檢查周邊部。

  3、葡萄膜滲漏(ureal effusion)   即脈絡滲漏(choroidal effusion)。常伴有視網膜脫離,半球形隆起,易於隨體位改變而移動,無裂孔。

  4、實體性視網膜脫離  玻璃體高度混濁者,更易誤診。可作超聲波檢查或CT掃描予以鑒別。


並發症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最常見的並發癥是視力障礙。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