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梅毒螺旋體形似螺旋狀,長6~20µm,寬約0.25~0.3µm,在合適的條件下呈橫斷分裂繁殖,約30h分裂1次。幹燥、陽光、肥皂水和一般消毒劑很容易將其殺死。它隻感染人類,人是梅毒惟一的傳染源。
(二)發病機制
梅毒螺旋體自破損的皮膚、黏膜侵入人體,數小時內到達附近淋巴結,2~3天後進入血液循環,病原體可擴散至全身。2~3周後即在病原體侵入處引起硬下疳,此種病變可以自行痊愈,但梅毒螺旋體繼續在體內繁殖。至8~10周左右大量病原體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引起二期梅毒,可出現皮膚、黏膜、骨骼、眼等器官組織的病變;在機體抵抗力強時,病變消退,即進入潛伏狀態;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潛伏於病灶的病原體再次進入血液循環,引起二期復發梅毒,此多發生於感染後1~2年內;病原體再次被消滅和抑制後即進入潛伏期,可持續終生,少數患者可復發進入四期梅毒(晚期梅毒),引起皮膚、黏膜、骨骼、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多種病變。
梅毒可分為先天性梅毒和獲得性梅毒,分別敘述它們的臨床表現。
1.先天性梅毒
(1)全身表現:
①早期先天性梅毒:發生於出生後3周~2年,主要引起營養障礙、消瘦、皮膚萎縮(貌似老人)、皮疹、皮膚水皰、扁平濕疣、口角與肛周放射性皸裂或瘢痕、梅毒性皮炎、骨膜炎、軟骨炎、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等。
②晚期先天性梅毒:發生於2歲以上者,出現結節性梅毒疹、樹膠腫、鼻中隔穿孔、馬鞍狀鼻、馬刀脛、關節腔積水、楔狀齒、神經性耳聾等。
(2)眼部表現:先天性梅毒可引起多種類型的葡萄膜炎,如角膜葡萄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脈絡膜視網膜炎等(表1)。
①角膜葡萄膜炎:此種炎癥可發生於出生後至25歲的先天性梅毒患者,是由對梅毒螺旋體產生的免疫應答所致。患者表現為明顯的眼部疼痛、畏光、彌漫性角膜混濁、視力嚴重下降,常伴有角膜新生血管。由於角膜混濁,前葡萄膜炎的體征有時難以觀察到。
②急性虹膜睫狀體炎:可發生於出生後6個月內。
③脈絡膜視網膜炎:多發生於出生6個月後,出現典型的“椒鹽”樣眼底,病變可累及周邊或後極部視網膜,呈現多灶性陳舊性的脈絡膜視網膜炎,伴有視網膜色素上皮增殖和萎縮,或累及單一象限。病變一般為非進展性,患者視力可不受影響。
④視網膜色素變性樣改變:少數患者可出現雙眼繼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伴有視網膜、脈絡膜和血管變細和視盤蒼白,與視網膜色素變性的表現相似。
⑤基質性角膜炎:常發生於8~15歲,表現為角膜基質浸潤,視力可嚴重下降。
2.獲得性梅毒 獲得性梅毒可分為4期,即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潛伏期)梅毒、四期梅毒,每期都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1)全身表現:
①一期梅毒:其特征是在梅毒螺旋體侵入處出現硬下疳。此種病變多發生於生殖器,也可發生於口腔、皮膚、結膜和眼瞼,通常發生於感染後2~6周。表現為無痛性丘疹,內含大量的螺旋體,丘疹可逐漸進展為潰瘍。於發生後4周,即使不治療此種病變也可自行消退。
②二期梅毒:其特征是梅毒螺旋體在血中播散,出現於疾病發生後4~10周,典型地表現為彌漫性皮疹和淋巴結病。皮疹呈斑丘疹,在手掌和足底部最為明顯。其他表現有發熱、不適、頭痛、惡心、厭食、頭發脫失、口腔潰瘍和關節疼痛。此期可引起肝、腎、胃腸道、眼等多器官損害,在眼部主要引起葡萄膜炎,發生率約10%。
③三期(潛伏期)梅毒:此期患者無全身癥狀和體征,無傳染性,但可引起葡萄膜炎。此期可持續終生,約1/3的患者進展為四期梅毒。
④四期梅毒:此期可出現多系統損害,它又可分為3種類型,即良性四期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經梅毒。良性四期梅毒的特點是出現皮膚黏膜的梅毒瘤,也可出現虹膜和脈絡膜的梅毒瘤;心血管梅毒表現為主動脈炎、主動脈瘤、主動脈瓣功能不全、冠狀動脈口狹窄等病變;神經梅毒有兩種類型,一種為腦膜血管梅毒,表現為無菌性腦膜炎,出現頭痛、頸項強直、脊髓受累、強直性截癱、膀胱失禁、運動性共濟失調、腱反射降低、感覺異常、嚴重的下肢刺痛;另一種類型為腦實質型梅毒,主要表現為腦膜腦炎,出現進展性皮質功能降低、記憶力減退、精神錯亂、妄想等。
(2)眼部表現:梅毒性葡萄膜炎可表現為前葡萄膜炎、中間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局灶性脈絡膜視網膜炎、黃斑鱗狀脈絡膜視網膜炎、脈絡膜炎、視網膜炎、神經視網膜炎、後部鱗狀脈絡膜視網膜炎、視網膜血管炎)、全葡萄膜炎、結膜炎、淚腺炎、基質性角膜炎等多種炎癥性疾病。
①前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是梅毒的一個常見眼部表現。據報道在梅毒性葡萄膜炎中,前葡萄膜炎占78%。它易發生於二期梅毒患者,也可發生於潛伏期梅毒患者,也即是患者可無任何全身表現,單獨表現為前葡萄膜炎。炎癥可累及雙側(44%~71%),也可累及單側;多表現為肉芽腫性炎癥。據Barile和Foster的報道,在17例梅毒性前葡萄膜炎患者中,肉芽腫性炎癥者占65%,少數患者則表現為非肉芽腫性炎癥;炎癥可呈急性或慢性經過。
嚴重的急性虹膜睫狀體炎可引起眼紅、眼痛、畏光、流淚、前房大量炎癥細胞和顯著的房水閃輝,肉芽腫性炎癥則出現羊脂狀KP、虹膜結節及梅毒瘤等改變。少數患者可出現虹膜玫瑰疹,它是由虹膜表淺血管充血所致,通常發生於感染後6周,可不伴有其他眼部炎癥的體征,也可作為最初的眼部病變。其他表現有虹膜血管化丘疹、間質性角膜炎、晶狀體脫位、虹膜後粘連、虹膜萎縮等,一些患者可伴有玻璃體炎。
②後葡萄膜炎:可出現多種類型的後葡萄膜炎:A.多灶性脈絡膜(視網膜)炎,在梅毒性葡萄膜炎中,後葡萄膜炎也相當常見。據報道,在眼受累者中後葡萄膜炎占36%~65%。最常見的表現為脈絡膜視網膜炎,典型地表現為灰黃色病變,可發生於眼底任何部位,但多見於後極部和接近赤道部,病變直徑為1/2~1個視盤直徑大小,從數個至數十個不等,可伴有漿液性視網膜脫離、視盤水腫和視網膜血管炎;B.多灶性脈絡膜視網膜炎,一些患者可出現局灶性脈絡膜炎,發生於黃斑區者類似中心性脈絡膜視網膜炎。患者有視物模糊、中心暗點等癥狀,檢查可發現有神經感覺層視網膜脫離,脫離區可見深的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可伴有小的視網膜出血和滲出病灶。極少數患者出現黃斑假性積膿(macular pseudohypopyon),即在漿液性視網膜脫離下方出現黃白色積液平面;C.視網膜炎,一些患者可出現局灶性視網膜炎,不伴有脈絡膜受累。出現局灶性視網膜水腫,多發生於後極部,常伴有視盤炎和視盤周圍水腫、玻璃體炎和視網膜血管炎。有些患者可發生壞死性視網膜炎,病變多出現於中周部和周邊視網膜,呈白色斑塊狀,可發生融合,伴有視網膜血管炎和血管閉塞,與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所致的視網膜壞死相似。但在使用青黴素等抗生素後病變很快消退;D.視網膜血管炎,一些患者可出現視網膜血管炎,可表現為視網膜動脈炎、視網膜靜脈炎或血管周圍炎,動脈周圍出現黃白色滲出、視網膜血管鞘或出血;E.後極部鱗狀脈絡膜視網膜炎,患者在黃斑區或視盤附近出現1個或數個鱗狀病變,位於視網膜色素上皮水平。
③中間葡萄膜炎:一些患者可出現顯著的玻璃體炎癥反應,並伴有黃斑囊樣水腫、周邊部視網膜血管炎、視盤腫脹和視盤水腫,這些均是中間葡萄膜炎的典型表現,但患者通常無睫狀體平坦部和玻璃體基底部的雪堤樣改變。
④全葡萄膜炎:在梅毒性葡萄膜炎中, 1/4~1/2的患者眼前、後段受累,典型地表現為全葡萄膜炎。
⑤其他眼部病變:梅毒除引起葡萄膜炎外,尚可引起眼瞼下疳、結節性結膜炎等眼部病變。
目前尚無標準的梅毒螺旋體培養方法,因此診斷主要基於臨床表現、病史、血清學檢查、體液中梅毒螺旋體的直接觀察、PCR檢測及臨床輔助檢查。
食療:
食療資料為網友共享,沒有經過醫生審核,僅供參考。
1、銀花菊花茶:銀花50克,菊花50克,綠茶20克。上藥混合共為粗末,用紗佈分裝成袋,每袋15克。每次1包,代茶飲用。可清涼解熱、疏風明目。用於頭眼脹痛、目睛紅赤者。
2、蔓荊子粥:蔓荊子15克,粳米50克。將蔓荊子搗碎,加水500毫升,浸泡後煎取汁,入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每日1劑。可辛涼解散,用於目赤頭痛者。
3、青葙子茶:青葙子15克,綠茶5克。將青葙子和綠茶置於紗佈袋中,沸水泡10分鐘飲用。每日1劑。可祛風熱、清肝火、適用於目赤腫痛者。
4、石膏粥:生石膏50克,粳米100克。先將石膏水煎半小時,去渣後放入粳米熬粥。每日1劑。可辛涼清熱、除煩止渴,適用於眼紅痛、口幹重的患者。
5、綠豆藕羹:藕1節,綠豆30克。將藕洗凈切成小塊,與綠豆同煮至熟爛後食用。每日1劑。可清熱涼血、去赤止痛,適用於眼熱赤痛者。
6、二仁粥:生薏仁30克,杏仁6克(搗碎),粳米100克。三物共用水煮,至米開粥稠即可食用。每日1劑。可清熱利濕,宣暢氣機,適用於葡萄膜炎反復發作者。
7、香菇燒冬瓜:冬瓜300克,香菇20克,調料適量。冬瓜去皮瓤、洗凈、切片。香菇浸泡透,洗凈。二味用油炒後,燒熟。每日1劑。可清濕熱、益胃氣,適用於脾胃濕熱重的葡萄膜炎患者。
杜絕性傳播途徑感染梅毒。
保健品查詢梅毒性葡萄膜炎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梅毒性葡萄膜炎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青黴素是治療梅毒及梅毒性葡萄膜炎的主要藥物。用藥宜早、劑量宜足。對於一期、二期及早期潛伏梅毒(感染1年之內的潛伏期梅毒)可給予普魯卡因青黴素G 80萬U,肌內註射,1次/d,連續10~15天;或給予芐星青黴素G 240萬U肌內註射,每周1次,連續3周;對於四期梅毒及晚期潛伏梅毒(感染超過1年的潛伏期梅毒),可給予普魯卡因青黴素G 80萬U肌內註射,1次/d,連用3周,或給予芐星青黴素G 240萬U肌內註射,每周1次,連續3周;對於梅毒性葡萄膜炎和神經梅毒,則給予青黴素G 1800萬~2400萬U/d靜脈滴註,連用10~14天。為瞭加強療效,可聯合芐星青黴素G 240萬U肌內註射,每周1次,連用3周。
青黴素過敏者可給予四環素或紅黴素0.5g口服,4次/d,或給予多西環素100mg口服,2次/d。
對於有前葡萄膜炎的患者,應給予糖皮質激素滴眼劑點眼,點眼頻度則宜根據炎癥的嚴重程度而定。還應給予睫狀肌麻痹藥和非甾體消炎藥滴眼劑點眼治療。
(二)預後
早期診斷、及時正確治療可使患者獲得徹底治愈,但四期梅毒出現骨關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受累者,預後較差;葡萄膜炎在有效治療後,多數患者視力預後較好。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梅毒性葡萄膜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血清學檢查 用於診斷的血清學檢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非特異性試驗(也稱非密螺旋體試驗),另一類為特異性試驗(密螺旋體試驗)。
(1)非特異性試驗:非特異性試驗是用於測定血清中抗宿主某些自身抗原的抗體的試驗。這些宿主自身抗原與感染的梅毒螺旋體結合在一起,刺激機體產生針對這些自身抗原的抗體,測定這些抗體可間接地判斷螺旋體的感染。與螺旋體感染有關的主要抗原為心脂,它是由肝臟產生的一種磷脂。
最常用的非特異性試驗有兩種:一種為性病研究實驗室試驗(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ry,VDRL),另一種為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apid
plasma reagin,RPR),兩種試驗均是定量測定血清中的抗心脂抗體,其結果判定為“反應”、“弱反應”、“臨界”和“無反應”4類。
(2)特異性試驗:特異性試驗是定量測定抗密螺旋體抗原的方法。最常用的試驗方法有兩種:一種為熒光素密螺旋體抗原吸附試驗(fluorescent treponemal antigen absorption,FTA-ABS),另一種為微血凝集素測定試驗(microhemagglutination assay for treponema pallidum,MHA-TP)。FTA-ABS的方法是:將加熱的待檢血清與吸著劑混合,以除去非特異性抗體,然後將血清與含有梅毒螺旋體抗原的玻片一起孵育,並加入熒光素標記的抗人球蛋白,在熒光顯微鏡下判定結果為“反應”或“無反應”;MHA-TP的方法為:將溶解的梅毒螺旋體包被致敏的綿羊紅細胞,加入待檢血清後,如血清中有抗體存在,則發生凝集反應。試驗結果被判定為“反應”和“無反應”兩種。兩種特異性試驗都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在結締組織病偶爾可出現假陽性結果。
(3)血清學試驗臨床意義及判斷:
①VDRL或RPR呈現“反應”結果,往往提示疾病有活動性,多見於二期梅毒;隨著有效治療,疾病痊愈或進入潛伏期,梅毒實驗結果轉為“無反應”;有些患者不經治療,隨著時間延長,也可轉為“無反應”。
②FTA-ABS或MHA-TP試驗呈現“反應”結果,見於一期梅毒患者。患者感染後,此種陽性結果往往維持終生。
③一些疾病可出現RPR和VDRL假陽性結果,非典型肺炎、瘧疾、接種疫苗可引起短期(不超過6個月)的假陽性結果。系統性紅斑狼瘡、麻風和老年人可出現持久的假陰性結果。
④一些疾病可引起FTA-ABS假陽性結果,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膽汁性肝硬化等都可引起持久的甚至是終生的假陽性結果。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此項檢查時應註意患者的全身疾病或病史。
(4)腦脊液的梅毒血清學試驗:對腦脊液進行梅毒血清學試驗有助於確定神經梅毒,並且對指導治療有一定的價值。隨著有效的治療,腦脊液蛋白水平逐漸降低,細胞計數於6~12周恢復正常。如這些參數無變化,往往提示應重新給予治療。
2.梅毒螺旋體的直接觀察 將含有病原體的體液與熒光素標記的抗體一起孵育,在熒光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已有人對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的房水進行此項觀察,於活動性炎癥時可觀察到此種病原體,在有效治療後則不能觀察到。但此種檢查受兩種因素限制,一是僅在一期梅毒有下疳或在二期梅毒有膿瘡時才能獲取陽性的標本,另一限制是此種檢查可出現假陽性結果,抗體可與非致病的共生密螺旋體發生反應,易被誤認為是梅毒螺旋體。
3.PCR檢測 PCR檢測已用於梅毒的診斷。但此種檢查可出現假陽性結果,在操作過程中應避免污染。
包括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和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雖然對梅毒性後葡萄膜炎無特異性,但可發現視網膜內病變,有助於判定病變的范圍、視網膜血管炎、視網膜血管周圍炎、新生血管膜、黃斑囊樣水腫等;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可評價脈絡膜病變。Baglivo等曾對急性梅毒性黃斑鱗狀脈絡膜視網膜炎患者進行瞭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前者顯示活動性病變早期弱熒光、後期熒光素染色;後者顯示活動性脈絡膜視網膜炎早期彌漫性弱熒光,後期呈強熒光。雖然這些造影改變不是梅毒性後葡萄膜炎所特有的,但這些改變結合臨床和血清學檢查,將有助於診斷和鑒別診斷。
梅毒性葡萄膜炎與其他多種類型葡萄膜炎一樣,可引起多種並發癥,如並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黃斑囊樣水腫、視網膜前膜、視網膜脫離(多為滲出性,也可為孔源性)、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脈絡膜新生血管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