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麻風性葡萄膜炎介紹

  麻風(leprosy)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肉芽腫性疾病,又稱為Hansen病,主要累及皮膚、周圍神經、黏膜和眼組織。在眼部可引起兔眼、鞏膜炎、鞏膜外層炎、虹膜睫狀體炎等。


原因

  (一)發病原因

  麻風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細胞內的細菌,呈短小棒狀,(0.21×3)µm~(0.5×8) µm大小。人是麻風桿菌的主要宿主,其他動物如犰狳、黑猩猩、猴子等也可被感染。

  (二)發病機制

  麻風桿菌侵入機體後可直接造成組織的損傷,還可通過免疫反應引起不同的組織損害。如果患者對麻風桿菌有較強的免疫力,感染後僅表現為亞臨床感染;如患者細胞免疫功能正常,可出現結核樣麻風,這些患者中不足10%有麻風桿菌抗原的抗體;如果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降低,即引起彌漫型的麻風結節(瘤型麻風)。多數患者血清抗麻風桿菌抗原的特異性抗體水平升高,並且可出現冷球蛋白、類風濕因子、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髓堿性蛋白抗體等自身抗體,這些自身抗體不但無保護作用,反而可能通過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參與疾病的發生。


症狀

麻風性葡萄膜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1.全身表現 麻風桿菌感染後經過3個月~10年(通常為2~5年)的潛伏期才發病。雖然不同類型的麻風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但基本的病變為皮膚損害和周圍神經病變,也可侵犯黏膜、淋巴結和眼組織,少數患者出現睪丸、卵巢、肝、脾、骨組織等病變。

  (1)結核樣型麻風:皮膚病變通常少見,表現為邊界清楚的低色素性斑疹或斑塊,常出現皮膚感覺障礙、周圍神經粗大。皮膚塗片難以找到麻風桿菌,但麻風菌素皮膚試驗強陽性。

  (2)界限類偏結核型麻風:皮膚病變與結核型麻風相似,但數量較多,周圍神經易於受累。皮膚塗片偶爾可查到麻風桿菌。

  (3)中間界限類麻風:有多種皮膚病變,且數量較大,不易出現周圍神經受累。皮膚塗片多能觀察到麻風桿菌,但麻風菌素皮膚試驗一般為陰性。

  (4)界限類偏瘤型麻風:表現為多發性斑疹、丘疹、結節或斑塊,邊界往往不清楚,周圍神經損害廣泛,可引起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皮膚塗片通常可看到麻風桿菌,麻風菌素皮膚試驗陰性。

  (5)瘤型麻風:表現為多種皮膚病變,中央隆起,邊界模糊,可出現眉毛脫落、面部皮膚增厚、馬鞍狀鼻畸形,耳、眉處出現結節,神經幹增粗,出現周圍神經病,引起機體肌肉萎縮、攣縮。皮膚塗片檢查顯示麻風桿菌強陽性,麻風菌素皮膚試驗陰性。

  2.眼部病變

  (1)葡萄膜炎:葡萄膜炎主要發生於瘤型麻風,發生率為0.5%~23.8%。主要引起虹膜睫狀體炎,可表現為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慢性虹膜睫狀體炎、粟粒狀虹膜麻風結節和虹膜大的麻風結節。眼後段病變少見,偶爾可引起脈絡膜炎、非特異性播散性周邊脈絡膜炎、視網膜色素上皮增殖等。

  ①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是一種常見的類型,為非肉芽腫性炎癥,通常雙側受累。典型地表現為突然發病,出現眼紅、眼痛、畏光、流淚、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檢查可見睫狀充血、KP、明顯前房閃輝和房水炎癥細胞,嚴重者可出現房水大量纖維素性滲出或前房積膿,可引起虹膜後粘連、繼發性青光眼和前房積血等並發癥。

  ②慢性虹膜睫狀體炎:發生於各種類型的麻風,呈肉芽腫性或非肉芽腫性炎癥。患者通常無明顯癥狀,無睫狀充血,檢查發現有細小KP或羊脂狀KP、輕度前房閃輝和少量房水炎癥細胞,易引起虹膜萎縮、虹膜後粘連甚至瞳孔閉鎖。虹膜交感神經受累可引起瞳孔變小,所致的並發性白內障可導致視力嚴重下降。

  ③粟粒狀虹膜麻風結節:也稱為“虹膜珍珠”,表現為小的閃光的白色病變,由單核細胞內聚集的麻風桿菌所形成。通常發生於虹膜睫狀體炎之後1~2年內,此種“虹膜珍珠”主要分佈於瞳孔緣,呈項鏈外觀,它們可脫落至房水內。

  ④虹膜大的麻風結節:其發生率比“虹膜珍珠”要低,表現為黃白色分葉狀多形性的結節,可伴有明顯的前房炎癥反應。

  (2)鞏膜炎和鞏膜外層炎:局灶性的麻風結節可引起結節性鞏膜炎和鞏膜外層炎;對麻風桿菌的免疫反應可通過Ⅲ型過敏反應引起彌漫性鞏膜外層炎或彌漫性鞏膜炎。它們常伴有角膜炎或虹膜睫狀體炎,反復和長期的鞏膜炎癥可造成鞏膜壞死、鞏膜融解和鞏膜葡萄腫。

  (3)其他眼部病變:麻風尚可引起眉毛和睫毛脫失、兔眼、倒睫、瞼外翻、結膜下纖維化、角膜神經增粗(呈串珠狀)、暴露性角膜炎、點狀角膜炎、間質性角膜炎、角膜血管翳伴微小的麻風結節等。

  此病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特征性皮膚病變伴有感覺障礙、周圍神經增粗、皮膚病變內有抗酸桿菌及組織病理學顯示巨噬細胞內有成群的桿菌、麻風菌素皮膚試驗結果等臨床表現和檢查。


飲食保健

麻風性葡萄膜炎吃什麼好?     食療:

  食療資料為網友共享,沒有經過醫生審核,僅供參考。

  1、銀花菊花茶:銀花50克,菊花50克,綠茶20克。上藥混合共為粗末,用紗佈分裝成袋,每袋15克。每次1包,代茶飲用。可清涼解熱、疏風明目。用於頭眼脹痛、目睛紅赤者。

  2、蔓荊子粥:蔓荊子15克,粳米50克。將蔓荊子搗碎,加水500毫升,浸泡後煎取汁,入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每日1劑。可辛涼解散,用於目赤頭痛者。

  3、青葙子茶:青葙子15克,綠茶5克。將青葙子和綠茶置於紗佈袋中,沸水泡10分鐘飲用。每日1劑。可祛風熱、清肝火、適用於目赤腫痛者。

  4、石膏粥:生石膏50克,粳米100克。先將石膏水煎半小時,去渣後放入粳米熬粥。每日1劑。可辛涼清熱、除煩止渴,適用於眼紅痛、口幹重的患者。

  5、綠豆藕羹:藕1節,綠豆30克。將藕洗凈切成小塊,與綠豆同煮至熟爛後食用。每日1劑。可清熱涼血、去赤止痛,適用於眼熱赤痛者。

  6、二仁粥:生薏仁30克,杏仁6(搗碎),粳米100克。三物共用水煮,至米開粥稠即可食用。每日1劑。可清熱利濕,宣暢氣機,適用於葡萄膜炎反復發作者。

  7、香菇燒冬瓜:冬瓜300克,香菇20克,調料適量。冬瓜去皮瓤、洗凈、切片。香菇浸泡透,洗凈。二味用油炒後,燒熟。每日1劑。可清濕熱、益胃氣,適用於脾胃濕熱重的葡萄膜炎患者。


護理

麻風性葡萄膜炎應該如何護理?

  從麻風病傳播的諸環節給予有效的預防。


治療

麻風性葡萄膜炎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保健品查詢麻風性葡萄膜炎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麻風性葡萄膜炎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氨苯砜和利福平是治療麻風的有效藥物,但易於發生耐藥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以下聯合用藥方案:①對於少菌型麻風患者,給予氨苯砜和利福平口服半年,氨苯砜的劑量為每天100mg,自服;利福平的劑量為每月600mg,監督服藥;②對於多菌型麻風患者,用利福平、氨苯砜和氯法齊明3種藥物聯合治療至少2年。劑量分別為:氨苯砜每天100mg,自服;利福平每月600mg,監督服藥;氯苯齊明每天50mg,口服,300mg,每月監督服用1次。一些其他藥物如氧氟沙星、米諾環素和甲紅黴素等也可選用。

  眼部病變如虹膜睫狀體炎、鞏膜炎等經過上述治療方案治療後常可消退。對於虹膜睫狀體炎患者除給予前述治療外,尚應給予糖皮質激素滴眼劑點眼。對一些較為嚴重的患者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口服治療,同時也應給予睫狀肌麻痹劑和非甾體消炎藥滴眼劑點眼。對於三叉神經麻痹和其他神經麻痹或眼瞼畸形者,應註意保護角膜(如塗眼膏、人工淚液點眼等),並給予相應的處理(如瞼外翻矯正術)。

  (二)預後

  麻風患者的預後與所患類型及治療等因素有關。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特別是給予聯合藥物治療方案,可使患者的預後得到大大改善;延誤診斷和貽誤治療時機可致終生的肢體殘疾和畸形。雖然白內障是影響患者視力的主要原因,但在炎癥控制後行白內障摘出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可改善患者的視力預後。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麻風性葡萄膜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麻風性葡萄膜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對患者血清抗麻風桿菌抗原的特異性抗體水平進行檢測,對於診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還可測定冷球蛋白、類風濕因子、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抗核抗體、抗平滑肌抗體、抗髓堿性蛋白抗體等自身抗體的水平,明確病變的程度。

  麻風菌素試驗可以測定人體對麻風桿菌有無免疫力,其晚期反應的強度與機體對麻風桿菌的抵抗力強度成正比。

  通過淋巴結活組織檢查,發現癌型麻風病人的淋巴結明顯腫大,副皮質缺乏淋巴細胞,而由組織細胞-巨噬細胞所浸潤。細胞內含有大量麻風桿菌,生發中心的數目與面積均增加,其邊緣由骨髓衍生性淋巴細胞包圍。在皮質、髓質交界處和髓索內有大量漿細胞。


鑑別

麻風性葡萄膜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此病應與引起皮膚病變、周圍神經病變等的多種疾病相鑒別,如多種皮膚病、周圍神經損傷、脊髓空洞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肥大性間質性多發性神經炎、腓總神經麻痹、臂叢神經血管壓迫綜合征等。其所致的急性虹膜睫狀體炎不具特征性,所以應與所有能夠引起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疾病如HLA-B27抗原相關的葡萄膜炎、強直性脊椎炎伴發的急性前葡萄膜炎、Reiter綜合征伴發的急性前葡萄膜炎、特發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等相鑒別;其所致的慢性前葡萄膜炎應與結核、梅毒、類肉瘤病、Lyme病、單純皰疹病毒及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或伴發的前葡萄膜炎相鑒別。


並發症

麻風性葡萄膜炎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慢性虹膜睫狀體炎患者的眼壓通常降低,但在少數患者可出現繼發性青光眼;白內障是一常見的並發癥,除瞭與虹膜睫狀體炎有關外,還可能與局部苯醌濃度升高有關。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麻風性葡萄膜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