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
無移位的骨折可用局部夾板固定,時間4~6周,待腫消疼減後下床行走。有移位的先整復骨折,再固定。
1).復位手法:適當麻醉下,先牽引骨折部對應足趾,以矯正成角畸形及重疊移位,同時用另一手的拇指從足底部推壓遠折端向背,使其復位。如仍殘留有側方移位,在保持牽引下,以蹠骨之間用拇、食二指,用夾擠分骨法迫使其復位,蹠骨骨折上下重疊移位或向足底突起成角必須糾正,否則會妨礙將來足的行走功能,側方移位時行走功能影響較小。
2).固定方法:整復骨折後,可用硬紙板或夾板固定,一般成弧形,以適應足背及足底形狀,在蹠骨骨間放置分骨墊。上方再放置固定墊,然後取膠佈筒,剪成足背樣大小,上下各放置一個,加壓包紮。或將托板放在足底,在放好分骨墊及壓力墊後,加壓包紮。一般固定4~6周。
按骨折三期辨證用藥,疲勞骨折可加強補肝腎、壯筋骨藥物。解除固定後,加強藥物熏洗。
中藥材查詢蹠骨、趾骨骨折西醫治療方法一、第五蹠骨基部撕脫骨折
腓骨短肌附著於第五蹠骨基部結節處。足嚴重內翻扭傷可造成裂紋骨折或完全的撕脫骨折,X線照片檢查時應註意與兒童的正常骨骺相區別。
治療方法:一般無移位,可用膠佈固定,繃帶包紮,必要時用石膏靴(帶橡皮跟可行走)固定約6周。其它蹠骨基部骨折無移位也可用同法治療。
二、第2、3、4蹠骨頸骨折如有移位,應手法復位,短腿石膏固定,否則畸形連接後影響走路。又復位不成功,可手術復位,鋼針固定。
三、行軍骨折較少見,發生於長途走路,在第2、3蹠骨頸或幹骨折,也可發生在脛骨。一般無移位,又稱疲勞骨折。骨折多在不自覺中發生,無外傷史,癥狀不重,僅早期患足稍痛,局部輕度腫脹,感覺足部疲勞不適,有時有較多骨痂發生才發現。
治療:適當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持,膠佈固定包紮或石膏固定約3周,可防止過多骨痂形成。以後可用足弓墊(橫弓及縱弓墊),分散重力,至癥狀消失。愈合後無後患。
趾骨骨折如有傷口,應清潔傷口,防止感染。如無移位,局部包紮固定。如有移位應手法復位,固定患趾於趾屈位。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蹠骨、趾骨骨折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蹠骨、趾骨骨折由於其自身所處部位的特點,治療上也較容易,一般較少出現並發癥,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註意護理,可能發生愈合畸形。同時蹠骨、趾骨骨折的患者還應註意盡時進行功能鍛煉,以免造成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