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見於20~50歲較肥胖的男性。表現為股前外側麻木、蟻行感、刺痛、燒灼感、發涼、出汗減少及沉重感等癥狀亦可出現,以麻木最多見。體力勞動、站立過久時可加劇,休息後癥狀可緩解。查體可有程度不等的淺感覺減退或缺失,主要是痛覺與溫度覺減退而壓覺存在。少數患者可有色素減退或沉著。有些患者皮膚可呈輕度菲薄,稍幹燥,毳毛減少。本病通常為單側性,少數雙側發病。慢性病程,時輕時重,常數月至多年不愈。
多見於20~50歲較肥胖的男性。表現為股前外側麻木、蟻行感、刺痛、燒灼感、發涼、出汗減少及沉重感等癥狀亦可出現,以麻木最多見。體力勞動、站立過久時可加劇,休息後癥狀可緩解。查體可有程度不等的淺感覺減退或缺失,主要是痛覺與溫度覺減退而壓覺存在。常為單側性,慢性病程,時輕時重,常數月至多年不愈。就可考慮本病。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股外側皮神經炎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應尋找病因,予以根除。
1.物理療法 包括按摩、電療、熱療、磁療及紫外線照射後離子透入等。
2.可試用VitBl、VitB12及地巴唑。
3.股外側皮神經註射療法 於髂前上棘下約10cm之縫匠肌處,用12號針頭垂直刺人3~4cm後,徐徐註入VitB1 100 mg或與VitB12 100mg之混合液,1次/d,5~10次為一療程。尚可配合風池、血海、伏兔穴位註射。
4.如有頑固而嚴重的疼痛,可考慮神經切斷術或松解術。
(二)預後
慢性病程,時輕時重,常數月至多年不愈。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股外側皮神經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