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血栓發生部位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1.淺靜脈血栓形成 常累及大隱靜脈或小隱靜脈或其屬支,多發生於靜脈曲張的基礎上。主要特征是血栓形成部位疼痛,外表可見淺靜脈有一發紅、低熱的索狀物,有觸痛,周圍紅腫。其栓子不易脫落,一般不會引起肺動脈栓塞。另外,遷徙性淺靜脈血栓形成往往是癌癥的一個提示性癥狀。
2.深靜脈血栓形成 按其部位和病情不同可分為以下2種。
(1)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常發生於小腿部深靜脈,如脛後靜脈和腓靜脈等。多見於臥床少動的患者,常在手術後第2周發生。左側下肢最常見。特征性表現為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壓痛,活動後感嚴重抽痛,且足背屈時更甚,全身癥狀不顯著。檢查時可有Homan征,即小腿伸直、足向背屈,腓腸肌內病變靜脈受牽引而發生疼痛。還可出現腓腸肌周徑較健側增粗5cm以上。
(2)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可繼發於小腿靜脈血栓形成,但多原發於髂股靜脈。常見於產後,起病急驟,患肢嚴重彌漫性水腫,皮膚溫度升高或略發紺,淺靜脈擴張,有難以耐受的大腿內側疼痛和沿靜脈特別是股三角區的顯著壓痛。全身癥狀不重。
深靜脈血栓形成由於侵犯主幹靜脈,同時能產生靜脈周圍炎,影響鄰近淋巴管或引起動脈痙攣,所以癥狀和體征較重。另外還可發生嚴重並發癥,當血栓向上擴延至下腔靜脈時,可引起肺動脈栓塞,有時可為本病首發癥狀。能夠繼發肺動脈高壓。
1.淺靜脈血栓形成 與血栓性靜脈炎臨床表現極為相似,很難鑒別,並且臨床上淺表性血栓性靜脈疾患多為血栓性靜脈炎而非靜脈血栓形成,故對該類疾患的診斷一般均為血栓性靜脈炎。
2.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 依據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壓痛,腓腸肌周徑增大和Homan征陽性等可確診。
3.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依據下肢腫脹、疼痛和股三角區壓痛、皮溫降低、顏色改變和淺靜脈曲張即可診斷。
一、靜脈血栓形成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黑木耳6克,用水泡發,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凝集。
(2)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作用。
(3)吃鮮山楂或用山楂泡開水,加適量蜂蜜,冷卻後當茶飲。它能擴張血管,具有降壓和促進膽固醇排泄的作用。
二、靜脈血栓形成吃哪些對身體好?
1、給予高維生素(芹菜、韭菜、粗糧、豆類)、高蛋白(肉類、魚類、乳制品類)、高熱量(牛奶、蛋糕、雞蛋、甜食)、低脂(禁用肥肉、蛋黃、腦)飲食。
2、提供流質或半流質清淡的飲食,防止過硬、過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損傷和刺激口腔粘膜。
3、宜喝熱牛奶或聽輕音樂,使大腦放松,促進睡眠。
三、靜脈血栓形成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辛甘肥膩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2、睡前避免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
預防:
靜脈血栓形成後,若局限於小腿靜脈內,血栓可漸漸機化,血流再通,多數不遺留癥狀,少數向上蔓延至股靜脈或髂股靜脈,因此過程常為漸進,不易及時診斷,最終發展成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肢體腫脹不易消退。因深靜脈瓣膜在血栓形成及炎癥過程中受到破壞,即使血流再通,重力作用產生的靜水壓力,使組織內纖維素積聚,脂肪結締組織硬化,皮膚產生淤滯性皮炎的改變,甚至發生靜脈淤滯性潰瘍,造成肢體一定程度的病廢。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早期,易於脫落。若栓子大,栓塞於左右肺動脈主幹,可造成大片肺栓塞,這常是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對年老、肥胖及既往有血栓性靜脈炎的患者尤應註意加強預防。鼓勵骨折、外傷及術後患者主動活動肢體,行深呼吸運動促進靜脈回流。盡可能早期離床活動。盆腔及下肢手術時,操作應輕柔,避免損傷血管,術後穿著彈力襪以促進下肢靜脈回流。對手術的患者,為對抗術後可能發生的血液高凝狀態,可使用肝素或右旋糖酐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動。深靜脈血栓形成以非手術治療為主。急性期需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可減輕疼痛,促使局部炎癥消退。為防止血栓蔓延,應用肝素及香豆素類藥物進行抗凝治療。為防止血栓引起靜脈功能不會,在發病早期就應開始溶栓治療,常用藥物為鏈激酶和尿激酶。
為預防肺栓塞,髂靜脈血栓形成後48小時內可行靜脈血栓取除術。對病程稍長,血栓不易取除而又有肺栓塞危險者,可在下腔靜脈腔內或腔外安置濾栓裝置以防止發生肺栓塞。
保健品查詢靜脈血栓形成中醫治療方法中藥療法:
(1)單味中藥:如丹參註射液(4.0g/2m1)8~16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溶液500ml,靜脈滴註,每天1次;或丹參註射液2~4ml,肌內註射,1~2次/d;或丹參片3~4片,口服,3次/d。
(2)辨證論治:
①濕熱蘊毒型:治以化濕行痹,清熱解毒。方用生苡仁、黃芪、板藍根各30g,金銀花、連翹各15g,黃柏、玄參、當歸、蒼術、甘草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劑,天服2次:
②濕熱瘀阻型:治以清熱祛濕,化瘀通絡。方用丹參、黃芪各30g、黃柏、當歸、赤芍、金銀花各15g,蒼術、紅花、玄參、甘草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劑,日服2次。
③血熱瘀阻型:治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方用紫草20g,丹皮、赤芍、益母草、毛冬青各15g,廣西角10g。水煎取汁,每天1劑,日服2次。
④陰虛瘀阻型:治以養陰清熱,活血化瘀。方用黃芪、水牛角各30g,白芍、生地、金銀花各15g,丹皮、紅花、當歸、蜈蚣、全蠍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劑,日服2次。
⑤氣血兩虛型:治以補氣養血,調和營衛。方用黃芪30g,黨參、白術、當歸各15g,白芍、茯苓、熟地、川芎、肉桂、甘草各10g。水煎取汁,每天1劑,日服2次。
(3)針刺療法:上肢取曲池、內關、合谷,下肢取足三裡、三陰交。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30min~1h,10~15天為一療程。
中藥材查詢靜脈血栓形成西醫治療方法1.治療目的 使病變局限化;消除水腫;預防肺栓塞發生。
2.一般療法 臥床,抬高患肢,應用濕熱敷,待疼痛消失和體溫脈搏恢復正常後2周左右,即可下床活動。用彈力繃帶纏肢3~6個月,可有效地減輕下肢水腫。
3.病因療法 積極處理或去除感染灶如扁桃體炎和癌腫等。
4.全身療法
(1)抗凝劑:如肝素和雙香豆素類藥物不僅可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繼續增長,而且能阻止其他部位新的血栓形成。應用時必須每天測定凝血時間和血中凝血酶原含量。
(2)溶栓劑:在發病3~5天內,可應用人纖溶酶,促使血栓溶解。尿激酶和蝮蛇抗栓酶也可使用。
(3)低分子右旋糖酐:為血漿增容劑,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可改善微循環,減輕疼痛。劑量500ml,靜脈滴註,每天1次,10~15天為1療程,7~10天後可重復。副作用為偶然可致過敏性休克,有人認為有促進腎功能衰竭的危險,有出血傾向或腎功能不全者忌用。
(4)非甾體類抗炎劑: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和保泰松等。
5.手術療法
(1)交感神經節阻滯術:該法可減輕疼痛和水腫,對伴有動脈反射性痙攣者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在深部大靜脈血栓形成的急性期應用,療效更為顯著。
(2)靜脈結紮術:在血栓的上方結紮靜脈,可預防肺栓塞的發生。
(3)血栓摘除術:當急性靜脈血栓形成時施行血栓摘除術,可縮短病程和預防肺栓塞,還能減少和減輕在非手術療法或結紮靜脈後所遺留的靜脈功能不全現象。
(4)靜脈剝離術:可行隱靜脈系統剝離術。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靜脈血栓形成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