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耳后骨膜下膿腫介紹

  膿腫(abscess)是指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組織或血管內使組織壞死、液化,形成膿液積聚的急性化膿性感染。


原因

  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組織或血管內所致。


症狀

耳後骨膜下膿腫早期癥狀有哪些?

  (1)可有急性化膿性感染病史。

  (2)局部紅腫疼痛且有波動感,試穿有膿液。

  (3)全身癥狀有發熱、乏力等。

  (4)白細胞計數增高。

  (5)深部膿腫經B超檢查可呈液性暗區。


飲食保健

耳後骨膜下膿腫吃什麼好?

 


護理

耳後骨膜下膿腫應該如何護理?

  本病為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常見的顱外並發癥,積極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預防關鍵。一旦患本病,須盡早住院行抗炎及手術治療。


治療

耳後骨膜下膿腫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1.預防:

  本病為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常見的顱外並發癥,積極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是預防關鍵。一旦患本病,須盡早住院行抗炎及手術治療。

保健品查詢耳後骨膜下膿腫中醫治療方法

  1.中醫療法:

  一、辨證選方

  邪毒蝕骨,耳後釀膿

  治法: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方藥:仙方活命飲(《婦人良方》)加減。穿山甲6g,天花粉20g,乳香10g,沒藥10g,白芷10g,赤芍15g,浙貝10g,皂角刺6g,當歸尾10g,陳皮10g,金銀花20g,蒲公英20g,野菊花20g,黃芩10g,生甘草6g。便秘加大黃、玄明粉;口苦咽幹,煩躁易怒者,加龍膽草、梔子、青黛;高熱、口渴加生石膏、知母;膿腫已潰,膿液多者,去皂角刺,加桔梗、苡仁排膿瀉濁。膿腫潰後,隨膿液流出,正虛邪退,諸癥減輕。或氣血虧虛,邪毒滯留,而見潰口淡黯,久不愈合,時溢膿水者,應補益氣血,托裡排膿,用托裡消毒散(《醫宗金鑒》)加減:黃芪30g,皂角刺6g,金銀花10g,桔梗10g,陳皮10g,白芷10g,川芎10g,當歸10g,白芍10g,白術15g,茯苓10g,黨參12g,炙甘草6g。

  二、其他療法

  1.外敷:如意金黃散(天花粉、黃柏、薑黃、白芷、大黃、厚樸、陳皮、蒼術、南星、甘草,研粉),紫金錠(市售成藥)或四黃解毒散(黃芩、黃連、黃柏、大黃、梔子、蒲黃、乳香、沒藥各10g,川烏、草烏各3g,五倍子15g,白芷、薑黃、丹皮、雄黃各10g,冰片3g,研粉),醋調敷患處。或以鮮羊蹄草、鮮芙蓉花葉或鮮野菊花搗爛外敷。

  2.切開排膿:膿腫已成,應即行切開排膿,膿腫自行潰破但膿液引流不暢者,應擴大潰口,切開後置引流條引流。

中藥材查詢耳後骨膜下膿腫西醫治療方法

  1.全身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2.局部切開排膿。

  3.盡早施行乳突手術,清除中耳病變。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耳後骨膜下膿腫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耳後骨膜下膿腫應該做哪些檢查?

  深部膿腫經B超檢查可呈液性暗區;X線照片示乳突炎癥或有骨質破壞陰影;膿腫診斷性穿刺,可抽出膿液。


鑑別

耳後骨膜下膿腫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耳根癰:多見於西醫所指耳周化膿性淋巴結炎。癥見耳周近耳根處核紅腫疼痛,位置淺表,觸痛明顯,繼而紅腫劇增,破潰流膿。病程較短,潰口容易愈合,一般不形成瘺管。

  2.頸癰:病變多位於頸側中上部,局部紅腫隆起,觸痛明顯,繼而潰破流膿。病程較短,—般不形成瘺管。


並發症

耳後骨膜下膿腫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可伴同側頭痛及發熱等全身癥狀。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耳后骨膜下膿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