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生長痛介紹

  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時期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活動正常。對孩子正常的生長和發育不會產生影響。


原因

  目前暫時沒有明確的說明。

  1.醫學界普遍認為,生長痛的發生是由於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骨骼的生長速度較快、而肌肉和韌帶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快慢不均導致肌肉和韌帶被牽扯而引起疼痛。

  2.幼兒開始學步時小腿的脛骨較彎曲,為抵消脛骨內彎造成的下支持力重線不正,人體會代償地出現一定程度的膝關節外翻。而少數小兒脛骨內彎和膝關節外翻沒及時糾正,為保持關節穩定,腿部肌肉須保持緊張狀態,因此出現疼痛。

  3.白天孩子活動量大,時間一長,必然引起酸性代謝產物乳酸堆積,也會引起肌肉疲勞酸痛。


症狀

生長痛早期癥狀有哪些?

  1.多見於3~6歲及8~12歲的孩子,其中尤以3~6歲居多。但其他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生長痛。

  2.生長痛通常持續數分鐘至幾小時不等,疼痛通常是在肌肉深層,而不是關節處。

  3.多出現在晚上甚至午夜時分,在休息時疼痛才變得明顯,而在活動中往往感覺不到疼痛。主要表現為間歇發作的下肢疼痛。疼痛多為鈍痛,也可針刺樣痛,甚至劇烈牽拉痛。疼痛的部位多在膝關節,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或小腿骨前方。疼痛發作時不伴有發熱、皮疹等全身癥狀。

  4.可能伴隨肚子疼,頭疼,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在生長痛消失之後,這些癥狀也會隨之消失。


飲食保健

生長痛吃什麼好?

  二藤膏

  組方:雞血藤、首烏藤各250克,蜂蜜適量。

  制法:將雞血藤、首烏藤加水煎兩次(每次半小時),二液合並,文火濃縮後加入等量蜂蜜,煮沸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溫開水沖服。

  功用:養血通絡,溫筋止痛。

  山藥蹄筋湯

  組方:山藥250克,豬蹄筋(其他動物蹄筋也可以)100克,調料適量。

  制法:將豬蹄筋泡軟、洗凈、切段,加清水適量燉沸,調入山藥及調料,文火燉熟服食。

  功用:養肝益腎,通絡溫筋。

  養肝益筋沖劑

  組方:杜仲、川斷各50克,蔗糖適量,雞血藤100克。

  制法:將杜仲、川斷、雞血藤加水煎兩次(每次半小時),二液合並,文火濃縮後兌入蔗糖適量,做成沖劑。每次10克,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

  功用:補肝腎,益精血,通筋止痛。


護理

生長痛應該如何護理?

  1.補鈣與生長痛無關,鈣充足的孩子也可能出現生長痛,補鈣對生長痛的緩解也沒多大幫助。

  2.生長痛跟長多高沒有太大關系。沒有過生長痛的人同樣可以長得很高,有生長痛的人,不一定就長得很高。

  3.不需要限制孩子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時,應該註意讓他多休息,放松肌肉,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4.可用熱毛巾對寶寶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從而緩解疼痛帶來的不適感覺。


治療

生長痛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應該讓寶寶多攝取可以促進軟骨組織生長的營養素,如牛奶、骨頭、核桃、雞蛋,都含有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而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有利,可以讓寶寶多吃一些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保健品查詢生長痛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生長痛西醫治療方法

  生長痛是正常現象,實際不需要治療。可以給孩子吃點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能起到營養神經,緩解神經牽拉疼痛的作用,但作用不大。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生長痛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生長痛應該做哪些檢查?

  1.某一個特定的部位劇烈疼痛,以至於晚上疼醒。一側屁股、大腿或膝蓋疼痛,或者把身體重量放在一邊腿上有困難,或走路一瘸一拐的。需要x線檢查,確定是否是骨頭感染或腫瘤。

  2.除瞭疼痛,還出現原因不明發燒,無流感樣癥狀。需要驗血檢查,確定是否是感染。

  3.關節痛、關節發紅腫脹、活動困難。需要檢查關節。


鑑別

生長痛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生長痛不會引起發燒、寒戰、發紅、腫脹、一瘸一拐或關節痛等。如果疼痛是持續性的,就很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的,以下幾種疾病就最容易被誤認為“生長痛”。

  1.股骨頭骨軟骨炎(又稱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是股骨頭骨骺缺血壞死引起,多見於4~8歲小孩,男孩比女孩多見。早期膝關節內側酸痛,繼而發現跛行。晚期會有肌肉萎縮,下肢縮短的現象。

  2.結核性髖關節炎:多見於學齡前小兒,發病較緩慢,以單側多見。疾病早期患側肢體酸痛,因此小兒在走路時步態會發生改變,以後疼痛逐漸加重,尤其是夜間睡眠時被痛醒,這是此病的主要特征。

  3.風濕病:發病前多有咽喉炎、扁桃體炎、猩紅熱等病史。病變主要侵犯心臟、血管、關節等組織器官,關節疼痛多數為遊走性的,以膝、踝等大關節為主,局部可出現紅腫熱痛,全身情況有發熱、疲倦無力、食欲不振等。

  4.類風濕病:病變常侵犯全身大、中、小關節,以指(趾)小關節腫脹疼痛為主,多數呈對稱性。病程發展緩慢,呈漸進性反復發作。 本病早期多有全身發熱,伴有皮疹或淋巴結、肝脾腫大。

  5.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單側脫位呈跛行步態,雙側脫位呈鴨步態。檢查時發現雙下肢不等長,髖關節外展受限、股骨頭向外脫出,腰椎前凸,臀部後突。此病早診斷早治療,效果較好,2歲以內的可行手法復位石膏固定。

  6.急性髖關節暫時性滑膜炎:常見癥狀是疼痛與跛行,經休息後癥狀很快消失。起病的患側膝關節有輕微疼痛,24小時後疼痛轉移至膝關節,並伴有跛行。躺下仰臥時兩側下肢長度不一致。

  7.骨折:由於孩子的活動量大,骨骼的發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就會造成骨折。而3歲左右的寶寶還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骨折是最容易被誤診的項目。

  8.惡性骨瘤:惡性骨瘤亦稱為骨癌,其發生原因,可能和遺傳、放射線照射、骨骼過度生長、慢性炎癥刺激、特殊病毒感染及骨內血液回流不暢等因素有關。

  9.兒童白血病:兒童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以白血病居於首位,它之所以被誤判為生長痛,是因為骨髓膨脹,骨膜受到拉伸,而引起骨骼疼痛,尤其是膝蓋的下方最為明顯,也常被誤判為關節炎。

  10.青少年關節炎:青少年關節炎容易被誤判為生長痛,是因為觸壓關節時患者會感到疼痛;雖然肌肉疼痛才是生長痛的典型癥狀,但年幼的孩子分辨不出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的差別。


並發症

生長痛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一般無不良並發癥。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生長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