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X線檢查,X線平片提示齒狀突與寰椎側塊解剖關系破壞,寰齒距離變化。Fielding將寰樞椎關節旋轉與固定分為四型:
Ⅰ型 不伴有樞椎前脫位的旋轉與固定(移位距離不超過3mm),表示寰椎橫韌帶無損傷,寰樞椎旋轉運動范圍正常。
Ⅱ型 旋轉固定移位在3mm~5mm,可能合並橫韌帶損傷。一側的側塊有移位,而對應的側塊無變化。寰樞運動超出正常范圍。
Ⅲ型 嚴重移位,寰椎向前移位超過5mm,ADI超過正常范圍。
Ⅳ型 寰椎後移位,可能僅一側側塊有移位,臨床少見。X線平片可能對其變化在識別上有困難,尤其側位片更不易判斷。開口位片能顯示側塊向前放置及靠向中線,棘突偏向一側,開口位還可能顯示小關節在無損傷側呈“眨眼征”及頸1~3受傷關節部分重疊交鎖。
旋轉程度和方向可以從前後斷層片和CT掃描中判斷。
初期本病主要是引起頸部僵硬、疼痛、頭部活動受限等並發癥。部份患者寰齒間距可增寬,椎管管徑變小及硬膜囊受壓。一旦出現脊髓壓迫的表現,後果將是嚴重的。當寰樞椎旋轉性半脫位未采取有效措施而發生脊髓壓迫或椎動脈血栓形成時,很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對於一些嚴重的患者,還會並發截癱和半截癱等並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