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覺障礙 主要表現為四肢麻木、過敏或疼痛。大多數患者具有上述癥狀,且為始發癥狀。主要是脊髓丘腦束及其他感覺神經纖維束受累所致。四肢可同時發病,也可以一側肢體先出現癥狀,但大多數患者感覺障礙先從上肢開始,尤以手臂部多發。軀幹部癥狀有第二肋或第四肋以下感覺障礙,胸、腹或骨盆區發緊,謂之“束帶感”,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
2.運動障礙 多在感覺障礙之後出現,表現為椎體束征,為四肢無力、僵硬不靈活。大多數從下肢無力、沉重、腳落地似踩棉花感開始,重者站立行走不穩,易跪地,需扶墻或雙拐行走,隨著癥狀的逐漸加重出現四肢癱瘓。
3.大小便障礙 一般出現較晚。早期為大小便無力,以尿頻、尿急及便秘多見,晚期可出現尿瀦留、大小便失禁。
4.體征 頸部癥狀不多,頸椎活動受限不明顯,頸棘突或其旁肌肉可有輕壓痛。軀幹及四肢常有感覺障礙,但不很規則,軀幹可以兩側不在一個平面,也可能有一段區域的感覺減退,而腰以下正常。淺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睪反射多減弱或消失。深感覺如位置覺、振動覺仍存在。肛門反射常存在,腱反射多明顯活躍或亢進,Hoffmann征單側或雙側陽性,這是頸6以上脊髓受壓的重要體征。下肢肌肉痙攣側可出現Babinski征陽性,髕、踝陣攣陽性。四肢肌肉萎縮、肌力減退,肌張力增高。肌萎縮出現較早、且范圍較廣泛,尤其是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的患者,因病變基礎為多節段之故,因而頸脊髓一旦受累,往往為多節段。但其平面一般不會超過椎管狹窄最高節段的神經支配區。
1. 急救(緩解措施):
1)對於輕型患者,日常要做到:
1.註意休息:經常變換姿勢,緩解頸肌痙攣。
2.經常自我推拿按摩頸部:推拿按摩可活血化瘀,疏能經脈,緩解癥狀。
2)多數患者非手術療法往往癥狀獲得緩解。對脊髓損害發展較快、癥狀較重者應盡快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按照入路不同可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後路手術。手術入路的選擇,應在臨床的基礎上充分借用CT、MRI等現代影像技術。術前應明確椎管狹窄、頸脊髓受壓部位,做到哪裡壓迫在哪裡減壓,有針對性的進行致壓節段的減壓是原則。對椎管前後方均有致壓物者,一般應先行前路手術,可有效地去除脊髓前方的直接或主要致壓物,並植骨融合穩定頸椎,達到治療效果。如無效或癥狀改善不明顯者,3~6個月後再行後路減壓手術。前路及後路手術各有其適應證,兩者不能互相取代,應合理選擇。
保健品查詢頸椎管狹窄癥中醫治療方法1. 中醫療法:
外敷法能直接使藥力在病變處發揮作用,達到通經活絡,行氣祛風,解毒消腫定痛的效果。因此,外敷法不僅善於治療頸椎局部狹窄,而且還可廣泛作用於治療頸椎椎管狹窄。
中藥材查詢頸椎管狹窄癥西醫治療方法對輕型病例可采用理療、制動及對癥處理。多數患者非手術療法往往癥狀獲得緩解。對脊髓損害發展較快、癥狀較重者應盡快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按照入路不同可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路手術、後路手術。手術入路的選擇,應在臨床的基礎上充分借用CT、MRI等現代影像技術。術前應明確椎管狹窄、頸脊髓受壓部位,做到哪裡壓迫在哪裡減壓,有針對性的進行致壓節段的減壓是原則。對椎管前後方均有致壓物者,一般應先行前路手術,可有效地去除脊髓前方的直接或主要致壓物,並植骨融合穩定頸椎,達到治療效果。如無效或癥狀改善不明顯者,3~6個月後再行後路減壓手術。前路及後路手術各有其適應證,兩者不能互相取代,應合理選擇。
一、前路手術
前路減壓手術分為兩類:一類為摘除椎間盤突出物,把突向椎管的髓核及纖維環徹底刮除;另一類是摘除硬性突出物減壓,把突向椎管或根管的椎間盤連同骨贅一起切除,或將椎體開一骨槽,並同時植骨。
二、後路手術
(一)全椎板切除脊髓減壓術 可分為局限性椎板切除椎管探查減壓和廣泛性椎板切除減壓術。
1.局限性椎板切除椎管探查減壓術:一般切除椎板不超過3個,術中切斷束縛脊髓的齒狀韌帶。脊髓受擠壓較為明顯時,可以不縫合硬脊膜,使它形成一個光滑而松懈的脊髓包膜。
2.廣泛性椎板切除減壓術:適用於發育性的或繼發性的頸椎管狹窄患者,其頸椎管矢狀徑小於10mm,或在10mm~12mm而椎體後緣骨贅大於3mm者,或脊髓造影顯示頸脊髓後方有明顯壓跡且范圍較大者。一般切除頸3~7的5個椎板,必要時還可擴大切除范圍。如關節突增生明顯壓迫神經根時,則應部分切除關節突。本術式可直接解除椎管後壁的壓迫,減壓後頸脊髓後移可間接緩解頸脊髓前方的壓迫。但由於術後疤痕廣泛形成和收縮,導致術後早期功能恢復滿意,而遠期常可癥狀加重,還可因頸椎後部結構切除廣泛而發生頸椎不穩,甚至前凸或後凸畸形。
(二)一側椎板切除脊髓減壓術 該手術目的在於即能解除頸脊髓壓迫、擴大椎管,又能保留頸椎後路大部分穩定結構。手術要點:椎板切除范圍從棘突基底部至外側關節突基底部保留關節突。縱向切除長度為頸2~7。該術式能保證術後頸椎的靜力和動力學穩定。有效持久地保持擴大的椎管容積。CT檢查證實,術後硬膜囊從椎體後緣向後移動,脫離椎管前方的致壓物。術後形成的疤痕僅為新椎管周徑的1/4。
(三)後路椎管擴大成形術 鑒於預後路全椎板切除的許多弊病,各國學者進行瞭各種椎板成形術。由於日本後縱韌帶骨化癥發病率較高,成人X線普查為1.5%~2%,所以日本的學者在這方面做瞭大量的工作。1980年巖崎洋明提出一種改良的椎板減壓術,稱之為椎板雙開門椎管擴大術。1984年宮崎在此基礎上提出椎板雙開門及側後方植骨術。實驗研究證明,開門術後椎管矢狀徑增大而呈橢圓形,疤痕組織較少與硬膜粘連,故不致壓迫脊髓。由於保留瞭椎板,可以進行植骨融合術,使椎管的穩定性增加。
1.單開門法:將椎板向一側翻開並將其懸吊於下位棘突尖部,即所謂“單開門法”。開門的方向根據癥狀而定。通常取頸部後正中切口,暴露頸3~7椎板,剪去下兩個棘突,每個棘突根部打一孔,在鉸鏈側小關節內緣的椎板處用磨鉆(或尖鴨嘴鉗)做一縱行骨槽,保留底部骨質厚約2mm。對側椎板相應位置全層咬開椎板,向鉸鏈側開門約10mm,將每個棘突用絲線懸吊縫合固定於鉸鏈側的肌肉和關節囊上,用脂肪片蓋住骨窗。
2.雙開門法:切除所要減壓的頸棘突,而後在正中部切斷椎板,在兩側關節內緣,用磨鉆或尖鴨嘴鉗去除外層皮質作成骨溝,保留底部骨質厚約2mm,兩側均保留椎板內板,做成雙側活頁狀。棘突中間劈開向兩側掀開,擴大椎管將咬除的棘突或取髂骨,用鋼絲固定在兩側掀開的中間部。
3.棘突懸吊法 顯露方法同前,首先咬除部分棘突,使棘突部發縮短,在小關節內緣作雙側全層椎板切開,把最下端的棘上和棘間韌帶去除,黃韌帶亦去除。在靠近最下端的鄰近棘突上做一骨槽。在最下端的棘突上用鋼絲或絲線,同鄰近棘突上骨槽縫合在一起,使之成為骨性融合,兩側放上脂肪。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頸椎管狹窄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影象學檢查:
一.X線平片檢查 頸椎發育性椎管狹窄主要表現為頸椎管矢狀徑減少。因此,在標準側位片行椎管矢狀徑測量是確立診斷的準確而簡便的方法。椎管矢狀徑為椎體後緣至棘突基底線的最短距離。凡矢狀徑絕對值小於12mm,屬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絕對值小於10mm者,屬於絕對狹窄。用比率法表示更為準確,因椎管與椎體的正中矢狀面在同一解剖平面,其放大率相同,可排除放大率的影響。正常椎管/椎體比率為1∶1,當比率小於0.82∶1時提示椎管狹窄,當比率小於0.75∶1時可確診,此時可出現下關節突背側皮質緣接近棘突基底線的情況
退行性頸椎管狹窄一般表現為,頸椎生理曲度減小或消失,甚至出現曲度反張。椎間盤退變引起的椎間隙變窄,椎體後緣骨質局限或廣泛性增生,椎弓根變厚及內聚等。若合並後縱韌帶骨化則表現為椎體後緣的骨化影。呈分層或密度不均勻者,與椎體間常有一透亮線,這是因韌帶的深層未骨化所致。如果合並黃韌帶骨化,在側位片上表現為椎間孔區的骨贅,自上關節面伸向前下方,或自下關節面伸向前上方。脊椎關節病時表現為椎體邊緣硬化及骨贅形成,而後側方的骨贅可伸入椎間孔壓迫神經根。小關節退行性變表現為關節突增生肥大,關節面硬化、邊緣骨贅、關節間隙狹窄及關節半脫位等。
二.CT掃描檢查 CT可清晰顯示頸椎管形態及狹窄程度。能夠清楚地顯示骨性椎管,但對軟性椎管顯示欠佳。CTM(CT加脊髓造影)可清楚顯示骨性椎管、硬膜囊和病變的相互關系,以及對頸椎管橫斷面的各種不同組織和結構的面積及其之間的比值進行測算。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突出表現為,椎弓短小、椎板下陷致矢狀徑縮短,椎管各徑線均小於正常。椎管呈扁三角形,硬膜囊及脊髓呈新月形,脊髓矢狀徑小於正常,頸椎管正中矢狀徑小於10mm為絕對狹窄。退變性頸椎管狹窄,CT顯示椎體後緣有不規則致密的骨贅,並突入椎管,黃韌帶肥厚、內褶或鈣化。脊髓萎縮則表現為脊髓縮小而蛛網膜下腔相對增寬。脊髓囊性變於CTM檢查時可顯影,囊腔多位於椎間盤水平。後縱韌帶骨化表現為椎體後緣骨塊,其密度同致密骨,形態各異。骨塊與椎體後緣之間可見完全的或不完全的縫隙。黃韌帶骨化多兩側對稱。明顯骨化可造成脊髓受壓,其厚度多超過5mm,呈對稱的山丘狀,骨化的密度常略低於致密骨,骨塊與椎板間可有一透亮縫隙。黃韌帶的關節囊部骨化可向外延伸致椎間孔狹窄。
三.MRI檢查 MRI可準確顯示頸椎管狹窄的部位及程度,並能縱向直接顯示硬膜囊及脊髓的受壓情況,尤其當椎管嚴重狹窄致蛛網膜下腔完全梗阻時,能清楚顯示梗阻病變頭、尾側的位置。但是MRI對椎管的正常及病理骨性結構顯示不如CT,因骨皮質、纖維環、韌帶和硬膜均為低信號或無信號,骨贅、韌帶鈣化或骨化等也為低信號或無信號,因此,在顯示椎管退行性病變及脊髓與神經根的關系上不如常規X線平片及CT掃描。主要表現為T1加權像顯示脊髓的壓迫移位,還可直接顯示脊髓有無變性萎縮及囊性變。T2加權像能較好地顯示硬膜囊的受壓狀況。
四.脊髓造影檢查 作為診斷椎管內占位性病變和椎管形態變化及其與脊髓相互關系。能早期發現椎管內病變,確定病變部位、范圍及大小。發現多發病變,對某些疾病尚能作出定性診斷。
1.脊髓型頸椎病 主要由於頸椎間盤突出或骨贅引起的脊髓壓迫癥狀,多發於40~60歲。下肢先開始發麻、沉重、隨之行走困難,可出現痙攣性癱。頸部僵硬,頸後伸易引起四肢麻木。腱反射亢進,Hoffmann征、Babinski征陽性。感覺常有障礙,多不規則。淺反射多減弱或消失,深感覺存在。重者大、小便失禁。正側位X線片頸椎變直或向後成角;多個椎間隙狹窄;骨質增生,尤以椎體後緣骨刺更多見;頸椎側位過屈過伸片,可有頸椎不穩表現。CT及MRI可觀察到椎管狹窄及頸脊髓受壓、病損表現。
2.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病程緩慢,頸部僵硬,活動受限,臨床表現同頸椎病有許多相似之處,僅以臨床癥狀和體征難以確診,必須借助影像學檢查。X線平片80%患者可確診,表現為頸椎管前壁呈條狀或雲片狀骨化陰影,必要時加攝斷層片多可確診。CT掃描可確診,並可觀察和測量骨化物形態分佈及其同頸脊髓的關系。對本病的診斷MRI從影像學角度上其圖像不如CT掃描。
3.頸脊髓腫瘤 表現為脊髓進行性受壓,患者癥狀有增無減,從單肢發展到四肢。小便瀦留,臥床不起。感覺障礙及運動障礙同時出現。X線平片可見椎間孔擴大,椎弓根變薄、距離增寬,椎體或椎弓破壞。如瘤體位於髓外硬膜下,脊髓造影可見杯口樣改變。腦脊液蛋白含量明顯增高。CT或MRI檢查對鑒別診斷有幫助。
4.脊髓空洞癥 好發於青年人,病程緩慢。痛溫覺與觸覺分離,尤以溫度覺減退或消失更為突出,脊髓造影通暢。MRI檢查可確診,見頸脊髓呈囊性改變、中央管擴大。
5.肌萎縮型脊髓側索硬化癥 系運動神經元性疾病,癥狀先上肢後下肢,呈進行性、強直性癱瘓。無感覺障礙及膀胱癥狀。椎管矢狀徑多正常,脊髓造影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