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介紹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是指頸椎黃韌帶反復的損傷累及和反應性修復過程導致瞭韌帶的骨化,從而引起一系列癥狀的一類疾病。這是一種老年性疾病,50~60歲年齡組的比例較高,並且發病率有隨著年齡的增加增高的趨勢。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之比為2∶1。黃韌帶的骨化常見於中、下頸椎,以頸5~6最多,其次為頸4~5與頸6~7,病變范圍多為1~2個椎節,多節段黃韌帶骨化十分少見。在同一節段內,兩側病灶與單側病灶的發生率相近。單側病灶以左側為多見。


原因

  (一)發病原因

  黃韌帶骨化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局部力學因素、代謝異常、傢族遺傳等眾多因素關系密切。各種使黃韌帶的骨附著部負荷異常增強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韌帶損傷,而反復的損傷累及和反應性修復過程將導致韌帶的骨化。

  與後縱韌帶骨化的發病情況一樣,黃韌帶骨化癥在日本、東南亞等以食稻谷等含糖量較高食物為主的地區及患有糖尿病的人群中多發,可見黃韌帶骨化與糖代謝等全身情況有關。許多學者提出黃韌帶骨化實際上屬於脊柱韌帶骨化癥的一部分,也有人提出該病與遺傳因素,如HLA抗原系統、種族差異均有關,因曾有一例同卵雙生子同時患有黃韌帶骨化並發後縱韌帶骨化的報道。

  (二)發病機制

  黃韌帶骨化多開始於其在椎板上緣附著處和上關節突的內側,並逐漸向上方、前方和中線方向發展,且向前發展還可以引起所謂椎弓根肥厚(hyperostosis of pedicle)。病理組織學研究表明,黃韌帶骨化方式主要是軟骨內成骨。在病變早期,纖維結構排列紊亂,膠原纖維顯著增生,彈力纖維極度減少。在腫脹的膠原纖維中,有許多纖維軟骨細胞及大量島狀骨化灶,骨化灶中有骨小梁、骨髓腔及哈佛管。正常情況下,黃韌帶的營養血管存在於椎板邊緣的中線部及上關節突的前部,在骨化灶正形成時,可在其邊緣發現大量血管組織伴隨。

  曾有學者發現黃韌帶鈣化灶中有軟骨化生及軟骨內骨化,因而考慮黃韌帶的鈣化和骨化屬同一病理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但絕大多數學者認為,黃韌帶鈣化和骨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病理過程。黃韌帶鈣化時厚度明顯增加,並含有骨砂樣或石灰乳樣結節,光鏡檢查為鈣鹽沉著於纖維或軟骨基質中,鈣化灶周圍有較多的多核巨細胞、組織細胞、淋巴細胞浸潤,呈肉芽腫樣異物反應,與以骨小梁、骨髓結構為特征的黃韌帶骨化是完全不同的。對鈣化物進行X線衍射分析,發現其為羥基磷灰石、焦磷酸鈣、磷酸鈣等礦物質結晶體。

  頸椎黃韌帶骨化形成結節突起,造成由韌帶病變引起的骨性椎管狹窄。黃韌帶椎板間部及關節囊部的骨化分別造成椎管中央部或神經根管部狹窄,或者椎管中央部及神經根管部同時都有狹窄,壓迫局部頸髓及神經根,脊髓神經出現充血、水腫、直徑變細、脫髓鞘等病理改變。神經系統的損害,除因局部反復受到的輕微壓迫所致外,還與長期存在的輕度微循環障礙有關。


症狀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早期癥狀有哪些?

  癥狀: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在臨床上表現為頸椎管狹窄引起的脊髓壓迫癥狀,患者大多以肢體疼痛、麻木起病,尤以上肢及手指麻木居多;癥狀加重時,出現肢體腫脹、乏力、僵硬、活動不靈活,並伴有頸部疼痛、僵直、活動受限、酸脹等癥狀;部分患者可有胸部束帶感,下肢肌力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出現行走不穩,患者描述行走時有踩棉花樣感覺;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和性功能障礙;脊髓受壓明顯時,患者可出現錐體束癥狀,腱反射亢進,肌張力增高,髕陣攣、踝陣攣等,病理反射陽性等。感覺障礙的表現不盡相同,可出現脊髓節段平面性感覺障礙、神經根分佈的區域性感覺障礙和脊髓半側損傷(Brown-Sequard)綜合征。

  診斷:

  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僅表現脊髓或輕或重的受壓癥狀,成立診斷主要根據X線檢查,脊髓造影,CT和MRI檢查。


飲食保健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吃什麼好?

 


護理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1.預防:

  黃韌帶骨化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故目前尚無有效預防措施。

  1)非手術治療: 對癥狀較輕者,可采用非手術治療,包括頸部制動、頸托固定、理療、藥物治療等。但大多數患者非手術療效往往效果不佳。

  2)手術治療: 通常認為,當脊髓或神經根受壓癥狀明顯時,應行頸椎後路手術,徹底切除骨化增厚的黃韌帶,這是解除壓迫、恢復脊髓功能的有效措施。手術方式包括單純椎板切除術和椎板成形術。由於黃韌帶骨化灶常與椎板緣連續且與硬膜囊粘連,故在手術操作時要十分仔細,防止脊髓損傷及腦脊液瘺的發生,有硬膜囊破損時,應該進行手術修補。

保健品查詢頸椎黃韌帶骨化癥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頸椎黃韌帶骨化癥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1.非手術治療 對癥狀較輕者,可采用非手術治療,包括頸部制動、頸托固定、理療、藥物治療等。但大多數患者的非手術治療的療效往往效果不佳。

  2.手術治療 通常認為,當脊髓或神經根受壓癥狀明顯時,應行頸椎後路手術,徹底切除骨化增厚的黃韌帶,這是解除壓迫、恢復脊髓功能的有效措施,手術方式包括單純椎板切除術和椎板成形術。由於黃韌帶骨化灶常與椎板緣連續且與硬膜囊粘連,故在手術操作時要十分仔細,防止脊髓損傷及腦脊液瘺的發生,有硬膜囊破損時,應該進行手術修補。

  (二)預後

  手術操作要十分仔細,切除減壓效果尚好。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頸椎黃韌帶骨化癥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應該做哪些檢查?

  無相關實驗室檢查。

  由於本病的臨床表現常與頸椎病、頸椎椎管狹窄癥等的表現相同,不具特征性,故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

  1.X線平片 X線平片上黃韌帶骨化陰影常與椎體影像重疊而難以辨別。在側位X線片上,可見椎板腹側或椎板之間有密度增高的骨化塊陰影,下緣位於下一椎板上緣,上緣終止於該椎板中1/2處,形狀常為三角形。如骨化灶較小或辨認有困難,可攝斷層片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值得指出的是,X線片上還常可觀察到其他不同部位、不同韌帶的骨化現象。有文獻表明,在頸椎黃韌帶骨化患者中,有近一半同時有脊柱不同部位的韌帶骨化、如胸椎黃韌帶骨化、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等。除此之外,尚可觀察到其他頸椎疾病,如頸椎退行性改變、發育性椎管狹窄及先天性頸椎畸形等。

  脊髓造影表現為與骨化水平相一致的完全性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在X線片上常可見不完全梗阻的壓 迫源來自於硬膜囊的後方。

  2.CT檢查 CT檢查可清晰地顯示位於頸椎椎板腹側的團塊狀骨化灶其CT值與骨相同,並可見其向椎管內突出,壓迫頸髓。如做CT脊髓造影檢查,可見頸髓硬膜囊的受壓移位情況,進一步判定其受壓程度。

  3.MRI檢查 MRI檢查時在MRI的胸1及胸2加權矢狀面圖像上,增厚、骨化的黃韌帶常呈低信號影突向椎管,造成頸椎背側硬膜囊壓迫。頸椎黃韌帶退變增厚時,在胸1、胸2加權時也呈等信號低信號突向椎管,但兩者在形態上常不盡相同,黃韌帶退變時常為多節段、半圓形陰影,而骨化灶則為單節段三角形影,且壓迫程度更為嚴重。

  有學者指出,黃韌帶骨化灶與其他骨組織一樣含有骨髓及脂肪組織,在胸1加權像上也可呈高信號影。並有人對在MRI圖像上呈不同信號程度的黃韌帶骨化組織進行瞭相應的病理及免疫組化研究,發現MRI圖像上是等信號強度的區域為肥厚的韌帶中增生的小血管,標志著骨化進展期的開始。

  盡管在橫斷面圖像上MRI檢查顯示頸椎黃韌帶骨化不及CT檢查清晰,但其可直接進行矢狀面成像,除顯示骨化灶對脊髓的壓迫程度外,還可反映出脊髓受壓後的信號變化情況,判斷疾病預後。


鑑別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與頸椎黃韌帶骨化相比,頸椎黃韌帶鈣化更為常見,且兩者在臨床與影像學表現上較為相似,應註意鑒別,現將鑒別要點列為表1。

  

 


並發症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可並發大小便功能障礙和性功能障礙。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