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碘與甲狀腺癌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般認為,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狀腺腫,碘缺乏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減少,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狀腺濾泡增生肥大,發生甲狀腺腫大,出現甲狀腺激素,使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目前意見尚不一致,但多為濾泡狀甲狀腺癌,不是甲狀腺癌最多見的病理類型—乳頭狀甲狀腺癌,而在非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甲狀腺乳頭狀癌占分化良好甲狀腺癌的85%,碘鹽預防前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無明顯變化,實施有效的碘鹽預防後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病比例增高,含碘很高的食物攝取較多,高碘飲食可能增加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生率。
2.放射線與甲狀腺癌
用X線照射實驗鼠的甲狀腺,能促使動物發生甲狀腺癌,細胞核變形,甲狀腺素的合成大為減少,導致癌變;另一方面使甲狀腺破壞而不能產生內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狀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發甲狀腺細胞癌變。
在臨床上,很多事實說明甲狀腺的發生與放射線的作用有關,在嬰幼期曾因胸腺腫大或淋巴腺樣增殖而接受上縱隔或頸部放射治療的兒童尤易發生甲狀腺癌,這是因為兒童和少年的細胞增殖旺盛,放射線是一種附加刺激,易促發其腫瘤的形成。成人接受頸部放射治療後發生甲狀腺癌的機會則不多見。
3.促甲狀腺激素慢性刺激與甲狀腺癌
甲狀腺濾泡高度分化,有聚碘和合成甲狀腺球蛋白的功能,TSH還通過cAMP介導的信號傳導途徑調節甲狀腺濾泡細胞的生長,可能發生甲狀腺癌,血清TSH水平增高,誘導出結節性甲狀腺腫,給予誘變劑和TSH刺激後可誘導出甲狀腺濾泡狀癌,而且臨床研究表明,TSH抑制治療在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後的治療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TSH刺激是否是甲狀腺癌發生的致病因素仍有待證實。
4.性激素的作用與甲狀腺癌
由於在分化良好甲狀腺癌患者中,女性明顯多於男性,因而性激素與甲狀腺癌的關系受到重視,臨床上比較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的腫瘤大小時發現,通常青年人的腫瘤較成人大,青年人發生甲狀腺癌的頸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也比成人早,但預後卻好於成人,也有經產婦,但10歲後女性的發生率明顯增加,有可能雌激素分泌增加與青年人甲狀腺癌的發生有關,故有人研究甲狀腺癌組織中性激素受體,並發現甲狀腺組織中存在性激素受體:雌激素受體(ER)和孕激素受體(PR),而且甲狀腺癌組織中ER。但性激素對甲狀腺癌的影響至今尚無定論。
5.生甲狀腺腫物質與甲狀腺癌
動物實驗證實,長時間服用生甲狀腺腫物質可誘導出甲狀腺癌,也可阻礙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使TSH分泌增多,刺激甲狀腺濾泡增生,可能產生甲狀腺的新生物,並伴有甲狀腺的彌漫性腫大,而引起甲狀腺腫瘤。
6.其他甲狀腺疾病與甲狀腺癌
(1)結節性甲狀腺腫:結節性甲狀腺腫中發生甲狀腺癌一向受到重視,是甲狀腺癌發病相關的危險因素,甲狀腺癌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的發生率可高達4%~17%,但結節性甲狀腺腫與甲狀腺癌的相互關系也一向存在爭議,從良性結節向分化良好癌進展的關系不清。
認為甲狀腺癌與結節性甲狀腺腫之間並無必然聯系的理由是:
①比較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的細胞組織學變化,結節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濾泡的病變,表現為濾泡的高度擴張,濾泡壁細胞扁平,擴張的濾泡匯集成大小不等的結節,充滿大量膠體,結節周圍的纖維包膜不完整。但最常見的甲狀腺癌不是濾泡狀甲狀腺癌而是乳頭狀甲狀腺癌。
②比較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的發病年齡,發現甲狀腺癌的發病年齡明顯低於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發病年齡,似乎不支持甲狀腺癌繼發於結節性甲狀腺腫。
③比較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結節性甲狀腺腫在人群中為4萬/100萬,而甲狀腺癌僅為40/100萬,遠遠低於甲狀腺癌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4%~17%發生率;甲狀腺癌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的高發生率,與手術治療所選擇的病例有關,有些病例在臨床上甚至已懷疑存在惡性甲狀腺病變,因而並沒有普遍意義。
盡管如此,結節性甲狀腺腫中存在甲狀腺癌依然是不爭的事實,結節性甲狀腺腫是TSH引起甲狀腺內不同部分的濾泡上皮增生,會出現乳頭狀增生和血管再生(angiogenesis),乳頭狀增生有可能發生乳頭狀甲狀腺癌,用碘缺乏病地區的飲水和糧食喂養大鼠或小鼠後,血清TSH水平增高,不僅誘導出結節性甲狀腺腫,而且在結節性甲狀腺腫中發生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甲狀腺癌和濾泡狀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高達15.6%,是甲狀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
(2)甲狀腺增生:甲狀腺增生與甲狀腺癌的關系尚不明確,有報道發現先天性增生性甲狀腺腫長期得不到適當的治療,最終發生甲狀腺癌,因而及時發現先天性增生性甲狀腺腫,並予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消除TSH的長期刺激非常重要。
(3)甲狀腺腺瘤:多數人認為甲狀腺癌的發生與單發性甲狀腺腺瘤,如果甲狀腺癌繼發於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的類型應該以濾泡狀癌為主,但實事是甲狀腺乳頭狀癌占絕大多數,甲狀腺濾泡狀癌的患者常有以前存在腺瘤的歷史,但要證實兩者的關系卻相當困難,即使采用組織學觀察也難以證實它們之間的關系。
(4)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近年來,在HT中發現甲狀腺癌的報告越來越多,發生率4.3%~24%,差異較大,而且由於HT多不需要手術治療,實際的發病情況較難於估計,HT與甲狀腺癌可以是兩種無關聯的疾病而同時共存於甲狀腺的腺體中,另一方面,局灶性的HT也可能是機體對甲狀腺癌的免疫反應,可能HT導致甲狀腺濾泡細胞破壞,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反饋性引起TSH增高,TSH持續刺激甲狀腺濾泡細胞,甲狀腺濾泡細胞過度增生而癌變;也可能TSH作為促進因素,在甲狀腺致癌基因過度表達的同時發生癌變;還有人認為HT與甲狀腺癌有著共同的自身免疫異常的背景。
(5)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由於甲亢患者的血清TSH呈低水平,既往認為在甲亢患者中不發生甲狀腺癌,或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在甲亢患者和普通人群中(0.6%~1.6%)一致,甲狀腺癌發生率為2.5%~9.6 %,而在甲狀腺癌中,甲亢的發生率可達3.3%~19%,而手術治療的甲亢患者或是因甲狀腺較大,或是因為已存在甲狀腺結節,故實際的發病率不清楚,且大多數采用藥物治療,因此應重視甲亢合並甲狀腺癌的臨床情況,更應警惕甲狀腺癌的存在。
甲狀腺癌可見於各種原因的甲亢,包括Graves病,而由腫瘤本身分泌甲狀腺激素造成甲亢則少見,LATS),LATS不受甲狀腺激素的反饋抑制而刺激甲狀腺濾泡,TSAb)是TSH受體抗體(TSH Receptor Antibodies,TRAb)之一,有可能誘導甲狀腺細胞惡變,發生甲狀腺癌,但尚未得到證實,但仍存爭議,無論是Graves病,還是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腫瘤病灶多較小或為隱匿性,轉移發生率低,預後較好,也與非甲亢患者患甲狀腺癌相似。
7.傢族因素與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較少作為獨立的傢族性綜合征,但可作為傢族性綜合征或遺傳性疾病的一部分,少數傢族有患多灶性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的傾向,甲狀腺癌與傢族性結腸息肉病(如Gardner綜合征),包括結腸腺瘤性息肉合並軟組織,以纖維瘤病最為多,合並纖維肉瘤,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位於染色體5q21~q22的APC基因突變所致,後者是參與細胞增殖調控的信號蛋白,在TSH刺激下,少數人可發生癌變。甲狀腺癌。
(二)發病機制
1.分子生物學 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表明,人體正常細胞向惡性腫瘤細胞的轉化存在多種分子生物學改變的累積,包括啟動(initiation),導致細胞生長不受正常生長調控的控制,或細胞對正常調控無反應,最終出現細胞惡性變,甲狀腺癌存在著多種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異常,基因擴增等等途徑激活,使正常細胞轉化為生長失控的惡性細胞,必須有其他基因的參與,細胞惡變通常有數個這些基因的表達,或基因突變和擴增同時發生。本節討論甲狀腺癌的分子生物學變化。
(1)trk,trk,trk)位於第1號染色體q31區,編碼一種屬於受體酪氨酸激酶的神經生長因子的細胞表面受體,如與TPP並置產生trk-T1癌基因而激活。trk癌基因的表達可見於甲狀腺乳頭狀癌。
met(7q31)基因有120 kb,包括由20個內含子分隔的21個外顯子,編碼跨膜的受體酪氨酸激酶,met在多種癌組織中腎癌,但甲狀腺濾泡狀癌中的表達僅25%。
ret原癌基因的最初確認是因其能有效地轉化培養的NIH3T3成纖維細胞,是一個顯性轉化癌基因,在甲狀腺髓樣癌和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生過程中起作用,含20個外顯子,全長約30kb,編碼跨膜酪氨酸激酶受體,由細胞外配體結合區,神經嵴細胞和泌尿生殖系統的發生過程中,有ret基因的表達,因而ret基因對神經內分泌系統,對調節神經嵴細胞增殖,MEN)2型,在甲狀腺乳頭狀癌中通過基因重排而激活。
1987年,Fusco在DNA轉染實驗中發現25%的甲狀腺乳頭狀癌中和其轉移淋巴結中有轉化序列,認為是新的癌基因,並命名為PTC(代表甲狀腺乳頭狀癌),導致編碼受體酪氨酸激酶的ret基因與多種無關基因之一的5’端序列並置而產生,故稱之為ret/PTC癌基因,根據並置序列的不同,至少已鑒定出7種ret/PTC癌基因,如ret原癌基因與位於同一染色體的D10S170(H4)基因重排(ret/PTC1),ret原癌基因與位於17號染色體的RIα基因重排(ret/PTC2),ret原癌基因與位於同一染色體區的RFG/ELE1基因的重排(ret/PTC3),是最為常見的激活方式,發現ELE1基因與ret原癌基因酪氨酸激酶編碼區同其他基因的5’端連接,其編碼的蛋白表現磷酸化活性,與其生理配體GDNF形成二聚體而激活。
Ret/PTC基因激活後編碼的二聚體蛋白介導ret激酶的激活,ret/PTC癌基因對培養的甲狀腺細胞也有轉變作用,表明ret基因的突變與腫瘤發生啟動有關,ret/PTC癌基因的表達幾乎隻存在於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發生率為5%~44%,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相關的兒童甲狀腺乳頭狀癌的ret/PTC陽性表達率高達67%~87%,且大多為RET/PTC3。發生率的不同可能反映瞭地域。
表達ret/PTC癌基因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或trk癌基因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理學特點無明顯的差異,可能trk發揮類同ret/PTC的功能,而在無ret/PTC和TRK表達的典型甲狀腺乳頭狀癌中,可能是其他的受體酪氨酸激酶或其下遊的信號傳導分子會引起相應的細胞核改變,多發性黏膜神經瘤)患者,幾乎均有ret原癌基因第918位密碼子突變,在散發型MTC中,ret原癌基因第918位密碼子突變的發生率也可達33%~67%,而不表現在正常細胞的DNA,發生的位置可能剛好在受體酪氨酸激酶的催化活性部位。ret原癌基因第918位密碼子突變可能提示預後不良。
(2)ras基因:ras基因的命名來自大鼠肉瘤(rat sarcoma)的字首,1964年從大鼠肉瘤的反轉錄病毒中分離出來,位於第12號染色體短臂(12p)的Kirstern(K)-ras和位於第1號染色體短臂(1p1)的neuroblastoma(N)-ras,它們分別由4個外顯子,5個內含子組成,所編碼的蛋白質都是21kD的蛋白p21ras,由188~189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固定於細胞膜內側,具有GTP酶(GTPase)活性,是G蛋白大傢族的成員,雖然其為小分子,不同於具有三聚體結構的G蛋白,但仍有調控細胞生長和分化的功能,是細胞內信號傳導體,將生長信號傳導至細胞內,p21ras與GTP結合時為活化狀態,GTP水解後,p21ras與GDP結合形式為非活化狀態。
ras癌基因通過第12,改變p21蛋白的GTP結合或GTPase活性,分離出具有顯性活化的H-ras癌基因,H-ras的第12位密碼子從正常的-GGC-(甘氨酸)變成-GTC-(纈氨酸),突變後的H-ras正好與Harveg肉瘤病毒中的癌基因V-H-ras相同,這個氨基酸的變化影響p21ras的空間構象,使GTPase活性下降1000倍,p21ras蛋白則處於與GTP結合的活化狀態,而造成細胞惡變,所以正常產物變成致癌產物。在多種人類惡性腫瘤中都發現有ras癌基因突變。
ras蛋白在正常甲狀腺濾泡細胞增殖的信號傳導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瞭,無論是良性的甲狀腺腺瘤,還是惡性的分化型或未分化癌都存在ras癌基因的點突變,表明可能ras癌基因突變發生在甲狀腺濾泡細胞腫瘤形成的早期,突變的ras與其他癌基因共同作用,可使培養的正常成人甲狀腺濾泡細胞轉化,分化停止,增殖加強,攝碘降低,表達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甚至在人工組織培養基質中形成與甲狀腺瘤相似的細胞克隆。ras基因突變與甲狀腺濾泡狀癌相關性較大。與放射線有關的甲狀腺腫瘤中檢出ras基因的突變率可達60%。
(3)myc基因:myc基因傢族的成員包括c-myc,屬核轉錄因子類原癌基因,編碼439個氨基酸殘基的蛋白質,其產物為456個氨基酸殘基蛋白質,編碼產物為364個氨基酸殘基的蛋白質,為核轉錄調節因子,myc蛋白在結構上可分為轉錄激活區,非特異DNA結合區,核靶序列,堿性區,螺旋一環一螺旋及亮氨酸拉鏈區,堿性區緊隨螺旋一環一螺旋,能夠與特殊的染色體DNA順序結合,對轉錄過程進行調控,對調節細胞生長,機體腫瘤發生時存在myc基因的染色體基因易位,又是受多種物質調節的可調節基因,也是一種可使細胞無限增殖,促進細胞分裂的基因,c-myc基因還參與細胞凋亡。
在分化型甲狀腺癌和甲狀腺未分化癌中都可發現高水平的c-myc mRNA,可較正常甲狀腺組織高3~11倍,用c-myc特異性反義寡脫氧核苷酸阻斷c-myc蛋白合成,也可顯著降低狀腺癌細胞生長速率。
(4)TSH受體及gsp基因:高度分化的甲狀腺濾泡細胞有聚碘,TSH-甲狀腺濾泡細胞膜TSH受體-G蛋白-cAMP,產生瀑佈樣的級聯反應進行調節,G蛋白至少有20個亞型,而抑制性G蛋白(inhibitory G protein)的α亞單位Gαi蛋白使cAMP減少。
TSH受體基因突變或gsp基因突變已在良性和惡性的甲狀腺腫物中發現,TSH受體基因突變或gsp基因突變與甲狀腺高功能腺瘤關系較密切,導致甲狀腺濾泡細胞中出現TSH樣效應,Gαs基因第201位密碼子突變,CGT(精胺酸)→TGT(半胱氨酸),使內源性GTPase活性降低,腺苷環化酶活性增加,相當於TSH慢性刺激,突變型TSH受體基因或gsp基因本身並不能引起腫瘤,突變產生的病理刺激可能抑制瞭正常細胞增殖調控,但需與其他基因突變共同作用,特別是基礎腺苷環化酶活性較高的分化型甲狀腺癌,如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甲狀腺癌。突變型TSH受體與gsp基因在甲狀腺癌發生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探討。
(5)RB基因:RB基因屬於抑癌基因,是視網膜母細胞瘤易感基因,定位於第13號染色體的13q14區,共有27個外顯子,26個內含子,DNA長約200kb,基因編碼的磷酸化蛋白質產物Rb蛋白,分子量約110kD,調節細胞周期,抑制細胞的過度增生,Rb蛋白為非磷酸化狀態,一旦細胞進入增殖(G2,S,M期),Rb蛋白就主要以磷酸化形式存在,抑制細胞增殖,有細胞周期素D1(Cyclin D1,CD1)的參與,RB基因異常的主要變化形式為缺失,突變的RB蛋白失去瞭同核配體結合的功能,細胞對分化信號的反應受阻,導致細胞無限制的生長,機體發生腫瘤。
在甲狀腺乳頭狀癌和甲狀腺濾泡狀癌中,RB基因缺失或突變等異常的發生率可達54%,而甲狀腺未分化癌的RB基因缺失或突變等異常的發生率可達60%,約4~5倍。
(6)p53基因:p53基因是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在甲狀腺未分化癌中p53點突變發生率較高,現認為引起腫瘤形成或細胞轉化的p53蛋白是p53基因突變的產物,是腫瘤促進因子,它消除正常野生型p53的功能,突變型p53蛋白對腫瘤形成起重要作用,全長約20kb,由11個外顯子和10個內含子組成,轉錄成2.5kb的mRNA,編碼產物是393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53kD的核磷酸蛋白p53,C-端為319~393位氨基酸殘基的堿性區,正常的p53蛋白在細胞中易水解,半衰期為20min,突變型p53蛋白半衰期為1.4~7h不等,生物學功能是G1期DNA損壞的檢查點,參與細胞生長的調控,監視和維持細胞基因組的完整性,如果DNA遭受破壞,p53蛋白累積,使細胞周期停頓於G1晚期,而不能進入S期,從而避免受損DNA的復制,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使損壞的DNA得以修復,則p53能夠通過程序性細胞死亡或稱“細胞凋亡”(apoptosis)引發細胞自殺,除去損傷的細胞,阻止具有癌變傾向的基因突變的細胞產生,細胞受到外界環境致癌物作用時,DNA損傷不能修復,遺傳不穩定,突變積累,重排加快,促進瞭細胞向癌細胞轉變,以175,不同種類腫瘤其突變類型不同。
在甲狀腺癌中,p53基因主要改變的表現形式有點突變,p53基因異常的發生率可達25%,而甲狀腺未分化癌中p53基因改變的發生率可高達86%。
(7)p16基因: p16基因又稱多腫瘤抑制基因1(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1,MTS1),位於第9號染色體9p21,由2個內含子及3個外顯子組成,編碼分子量16kD的蛋白質(p16),定位於細胞核內,是作用於細胞分裂周期(cell division cycle)的關鍵酶之一,直接參與細胞周期的調控,負調節細胞增殖及分裂,抑制細胞的生長分裂,阻止癌癥發生,抑制CDK4的催化活性,從而抑制細胞從G1進入S期,抑制細胞生長分裂,突變等導致功能缺失,則不能抑制CDK4,最終導致細胞進入惡性增殖,加速腫瘤發生。
有研究發現,甲狀腺癌細胞株中存在p16基因缺失,甲狀腺癌組織中p16蛋白的表達量明顯低於甲狀腺瘤,且p16蛋白的表達隨甲狀腺癌惡性程度的增高而下降,提示p16蛋白可作為臨床判斷甲狀腺癌預後的參考指標,甲狀腺癌中的p16基因缺失並不是經常發生的事件。
(8)nm23基因:腫瘤浸潤,包括瘤細胞從原發腫瘤脫落,進入細胞外基質,腫瘤的轉移與轉移基因激活或轉移抑制基因失活有關,是多種轉移相關基因及轉移抑制相關基因綜合作用的結果,nm23基因在高轉移腫瘤中表達降低,在低轉移細胞株中表達強度是高轉移細胞株的10倍,表明nm23編碼的產物具有抑制腫瘤轉移的功能。
人基因組中存在著兩個nm23基因,即nm23-H1,和nm23-H2,它們都定位於17q21.3,編碼由152個氨基酸所組成的17kD蛋白,nm23蛋白與核苷二磷酸激酶(NDDK)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nm23-H1的同源性達89%,而nm23-H2同源性則達97%,NDPK廣泛存在,它將5’NTP的磷酸基團轉移到5’NDP上使蛋白活化,它參與功能微管的聚合和G蛋白介導的信號傳導,一方面可能使微管聚合異常而引起減數分裂時紡錘體的異常,從而導致癌細胞染色體非整倍體的形成,促進腫瘤的發展,另一方面可能通過影響細胞骨架而引起細胞運動,從而參與浸潤轉移過程和發育過程,受兩個獨立的調控系統所調節,其中nm23-H1的mRNA的水平與癌細胞轉移關系更密切,目前認為,nm23雖然不一定是myc的轉錄刺激物,但至少是myc的重要調節基因,nm23可以誘導myc的表達,nm23-H1喪失有助於細胞永久生存。
有研究發現,無論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發病年齡,nm23-H1免疫組化染色的強度都與之無關,但是nm23-H1的免疫活性明顯地影響甲狀腺濾泡狀癌患者的遠處轉移和生存曲線,因而認為nm23-H1可作為甲狀腺濾泡狀癌的預後因素。
(9)Fas/FasL基因:Fas/FasL基因是細胞凋亡相關基因,TNF)受體的超傢族成員,TNF是一類主要由激活的巨噬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有細胞毒性,由4個部分組成:信號肽,FasL)為40kD蛋白,FasL與Fas結合可啟動死亡信號,導致細胞凋亡,為垂直於細胞膜的三維對稱結構,二者結構上的互補結合是導致Fas向細胞內傳遞死亡信號的關鍵,即體現為Fas/FasL介導的細胞凋亡。
Fas和FasL在甲狀腺癌的各個亞型中都有表達,而且明顯高於甲狀腺腺瘤和結節性甲狀腺腫,因而可能Fas和FasL基因的表達與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發展有關。
(10)bcl-2基因:bcl-2基因與TNF傢族相反,Bcl-2基因能阻止細胞進入凋亡過程,目前已經發現瞭多種蛋白屬於bcl-2傢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抗凋亡的bcl-2傢族,主要有Bcl-2,主要包括Bax。
Bcl-2蛋白表達可能與甲狀腺腫瘤的發生有關,甲狀腺的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中均有bcl-2的高水平表達,而正常組織表達bcl-2的量較少,隨甲狀腺癌臨床病期和浸潤程度的進展,bcl-2陽性率明顯降低,未分化癌的bcl-2陽性率明顯低於分化類型者。
(11)血管生成因子:腫瘤的生長分為無血管的緩慢生長階段和有血管的快速增殖階段,血管生成是促進腫瘤生長的關鍵環節,腫瘤侵襲轉移是一復雜的多階段過程,血管生成在腫瘤發生侵襲轉移的多步驟過程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原發瘤增殖,轉移癌灶增殖,等等。
血管生成的過程涉及一系列形態學及生化學改變,與血管生成因子與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之間的調節有關,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至少有15種。血管生成因子包括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PF/VEGF)。
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是對血管內皮細胞作用很強的促分裂劑及趨化因子,在腫瘤患者的血中bFGF可持續較高的水平,而且與甲狀腺癌的惡性程度相關,bFGF的表達不是甲狀腺癌中經常發生的事件。
(12)MMPs和FAK:在腫瘤細胞的浸潤和轉移的過程中,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起著重要作用,MMPs)是一組鋅離子依賴性內肽酶,其中MMP-2有選擇性降解細胞間基質成分和降解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膠原的作用,FAK)是整合蛋白介導的信號轉導過程中的關鍵酶,可誘發MMPs基因的表達,在正常細胞中可能起促進細胞黏附作用,抑制錨定生長的細胞生長,FAK的過度表達可使細胞超越這種生長抑制,使癌細胞失去生長抑制而不斷增生。
MMP-2與FAK的表達可能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相關,甲狀腺乳頭狀癌中MMP-2和FAK的陽性表達率和陽性強度明顯高於甲狀腺癌的癌旁組織中MMP-2和FAK的表達。
(13)鈉/碘同向轉運體:鈉/碘同向轉運體(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是跨膜糖蛋白,NIS蛋白由643個氨基酸構成,分子量70~90kDa,稍後人甲狀腺的NIS也克隆成功,如唾液腺,NIS蛋白促進碘進入甲狀腺細胞內的轉運,NIS蛋白在Graves病的甲狀腺組織中表達增高,TSH增加甲狀腺細胞表達NIS蛋白,61.6%表達NIS蛋白,而未分化癌則無NIS蛋白的表達,表明NIS表達與甲狀腺癌的分化程度成反比,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的分化性甲狀腺癌,NIS表達高時腫瘤復發率較低,誘導甲狀腺癌組織表達NIS,可以利用放射性碘內放射治療。
(14)Pax8-PPARγ1:Pax為配對盒基因(paired-type homeobox),屬脊椎動物中含同源盒結構的基因(homeobox gene),現在已成功篩選分離到9種不同的小鼠Pax基因(Paxl-9),編碼同源盒蛋白與神經系統發育有密切關系,作為一種細胞核內受體轉錄因子的亞型的過氧化酶增殖體激活受體(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r receptor gamma 1,PPARγ1),具有調節細胞因子的產生和促上皮細胞生長等多種調節效應,甲狀腺濾泡狀癌存在Pax8基因的DNA結合功能域與PPARγ1基因的A至F功能域互相融合的染色體易位,編碼融合癌蛋白Pax8-PPARγ1,認為檢測PPARγ1的mRNA或PPARγ1蛋白有助於甲狀腺濾泡狀癌的診斷,可以減少切除良性甲狀腺腫瘤以排除惡性病變的需要,雖然PPARγ1蛋白的檢出率在甲狀腺濾泡狀癌中為35%~63%,但在濾泡狀甲狀腺瘤中也有55%。因而Pax8-PPARγ1在甲狀腺濾泡狀癌中診斷中的意義仍需要進一步證實。
(15)端粒酶:在人類正常體細胞染色體的末端有染色體端粒,端粒的長度隨染色體的每一次復制,端粒縮短到一定程度,細胞就停止分裂,走向死亡,可對不斷變短的端粒起到修復作用,補充由於染色體復制造成的端粒缺失,保持端粒的完整性,延長細胞的壽命。
生物體內的端粒酶除瞭能保護染色體端粒外,也與癌癥密切相關,發生率在濾泡癌和未分化癌要高於甲狀腺乳頭狀癌,分析端粒酶活性以區分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對甲狀腺癌的輔助診斷價值有限,又有人發現端粒酶反轉錄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達與甲狀腺癌有關,並與甲狀腺癌的惡性程度和浸潤程度呈正相關,術前FNAC檢測hTERT的表達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具有輔助價值,並有助於外科治療的選擇。
總之,可能由於ret或ras基因突變引起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發生乳頭狀癌或濾泡狀癌的早期改變,細胞增殖周期調控機制的一個或多個環節發生的異常可能在腫瘤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而p53突變的發生與分化型癌向未分化癌的轉化密切相關,ret,並通過何種方式相互作用,則是有待闡明的問題。
2.病理學 根據甲狀腺癌的組織病理學特點,一般分為四種類型。
(1)乳頭狀腺癌(papillary carcinoma):是起源於甲狀腺實質的惡性腫瘤,占50%~89%,20歲或30歲前後為第1個高峰,晚年可再次出現高峰,少數為多發或雙側結節,質地較硬,邊界不規則,活動度差,多無明顯的不適感,故就診時,平均病程已達5年左右,甚至達10年以上,小的直徑可小於1cm,堅硬,有時不能觸及,常因轉移至頸淋巴結而就診,甚至在屍檢時病理切片才得以證實為甲狀腺癌,常因病程長易發生囊性變,造成吞咽困難,穿刺可抽出黃色液體,易誤診為囊腫,轉移較晚,易侵犯淋巴管,故早期多見頸淋巴結轉移,尤多見於兒童,主要位於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的淋巴結可多年未被發現。晚期亦可轉移至上縱隔或腋下淋巴結。腫塊穿刺及淋巴結活檢有助於診斷的確立。
鏡下腫瘤組織多呈乳頭狀結組成,乳頭大小,分支3級以上,外被以單層或多層立方形癌細胞,分佈均勻,似毛玻璃樣,為本型特點。
(2)濾泡性腺癌(follicular carcinoma):是指有濾泡分化而無乳頭狀結構特點的甲狀腺癌,其惡性程度高於乳頭狀癌,約占甲狀腺癌的20%,僅次於乳頭狀癌而居第2位,特別是40歲以上的女性,大多為實性,可以發生退行性變,包括出血,常與良性濾泡性腺瘤相似而不易區分,甚至在病理冰凍切片時,診斷亦有一定困難,呈多樣性改變,類似正常甲狀腺的組織,也可以是無濾泡和膠樣物的低分化改變,內有包膜及血管浸潤,如以嗜酸性細胞為主的,可診斷為嗜酸性細胞腺癌,為透明細胞癌,較易向周圍浸潤,屬中度惡性,主要轉移途徑是血行轉移至肺和骨。
(3)髓樣癌(medullary carcinoma):起源於甲狀腺C細胞(即濾泡旁細胞,parafficular cell),屬中度惡性腫瘤,約占甲狀腺惡性腫瘤的3%~8%,但在同一個癌巢中癌細胞形態一致,無乳頭及濾泡結構,其分類,主要來源於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EORTC),全美甲狀腺癌治療協作研究組(NTCTCS)和甲狀腺癌監視,傢族型約占20%,平均年齡約50歲,癌腫常為單發,多局限於一側甲狀腺,質地較硬,邊緣清楚,病程長短(數月至10多年)不一,經淋巴結轉移,常轉移的部位是頸部淋巴結,可產生壓迫癥狀及轉移性腫塊,復發轉移時可重新出現,可通過CT測定來篩選傢族成員,人們已用ret基因突變分析來診斷本病,並篩選傢族成員中的高危對象。
Girelli總結意大利1969~1986年78例甲狀腺髓樣癌的病歷資料,其結果為:年齡15~89歲,平均45歲,男女比例為1∶2.9,3例為傢族型非MEN型,3例為MEN2A型,2例為MEN2B型,死亡34例(其中4例死於與本病無關的其他疾病),22例仍存活者的術後存活時間為10~24年,存活時間長短主要與腫瘤的分期和就診治療時的年齡有密切關系,早期治療的療效良好,而異常者卻在術後不同時期內復發,血CT水平越高,復發越早。但亦有30%的病人僅有血CT升高(個別達15年之久)而無病灶復發。
(4)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臨床上包括巨細胞癌和小細胞及其他類型的惡性程度較高的甲狀腺癌(鱗狀細胞癌,是甲狀腺腫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一種,病情發展迅速,早期即發生局部淋巴結轉移,或侵犯喉返神經,氣管或食管,並常經血行轉移至肺,約占甲狀腺癌的5%,但短期內腫塊迅速增大,並迅速發生廣泛的局部浸潤,形成雙側彌漫性甲狀腺腫塊,腫塊大而硬,邊界不清,並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伴有壓痛,也易經血行向遠處播散。
臨床表現:
甲狀腺癌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患者或傢人與醫生偶然發現頸部甲狀腺有質硬而高低不平的腫塊,多無自覺癥狀,頸部腫塊往往為非對稱性硬塊,甲狀腺結節腫塊可逐漸增大,隨吞咽上下活動,並可侵犯氣管而固定,腫塊易較早產生壓迫癥狀,如伴有聲音嘶啞,呼吸不暢,吞咽困難,或局部壓痛等壓迫癥狀,頸靜脈受壓時,可出現患側靜脈怒張與面部水腫等體征,為甲狀腺癌的特征之一,如肺轉移與骨轉移等,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而以頸,應仔細檢查甲狀腺,晚期則多甲減。
1.甲狀腺乳頭狀癌
甲狀腺乳頭狀癌腫塊一般較小,發展變化較慢,但早期就可有轉移,往往首先發現的病變就可能是轉移灶,40歲以前良性腫塊比較多見,可能20~30年沒有進展,晚期50~60歲以上病人則進展較快。
甲狀腺乳頭狀癌屬低度惡性的腫瘤,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占成年人甲狀腺癌的60%~70%和兒童甲狀腺癌的70%,尤以兒童患者為多見,約2/3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病例實際上是混合性腫瘤,在其病灶中可發現不同比例的濾泡狀癌的組分,這些病人的自然病程與乳頭狀癌相似,目前的分類標準將這部分患者歸入乳頭狀癌中。
(1)發病特點:發病高峰年齡為30~50歲,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在外部射線所致的甲狀腺癌中,85%為乳頭狀癌,人與癌瘤並存的病程可長達數年至十數年,甚至發生肺轉移後,仍可帶瘤生存。
(2)臨床表現:甲狀腺乳頭狀癌表現為逐漸腫大的頸部腫塊,腫塊為無痛性,可能是被患者或醫師無意中發現,故就診時間通常較晚,且易誤診為良性病變,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患者沒有甲狀腺功能的改變,但部分患者可出現甲亢。
頸部體檢時,特征性的表現是甲狀腺內非對稱性的腫物,質地較硬,邊緣多較模糊,腫物表面凹凸不平,則腫塊可隨吞咽活動;若腫瘤侵犯瞭氣管或周圍組織,則腫塊較為固定。
(3)轉移特點:甲狀腺乳頭狀癌發生淋巴結轉移時,多局限於甲狀腺區域,以鎖骨上,少數病例可出現腋窩淋巴結轉移,部分病例可出現甲狀腺峽部上方的哨兵淋巴結腫大,可能有約50%的患者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
少部分病例通過血行途徑轉移,主要為肺部轉移,可在肺部形成幾個腫瘤結節或使整個肺部呈現雪花狀,患者可荷瘤維持相對正常的肺功能10~30年,成為甲狀腺切除術後體內甲狀腺素的唯一來源,導致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遠處轉移還可發生在骨等處。
2.甲狀腺濾泡狀癌
濾泡癌發展也比較慢,特點是血行播散快,多有遠處轉移,可到骨組織及肺,由於其組織細胞學近似甲狀腺濾泡結構,可具有吸碘功能,因此,少數病人可表現為甲亢,吸131I率升高,晚期腫瘤發展較大時,還可引起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診斷甲狀腺濾泡狀癌的可靠指標是血管和包膜侵犯,以及發生遠處轉移,可完整切除病灶的病例約為1/2~2/3。
(1)發病特點: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中老年人較多,發病的高峰年齡為40~60歲,已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甚至是遠處骨轉移的活檢時才得出診斷。
(2)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人的首發表現為甲狀腺的腫物,腫物生長緩慢,腫物的質地中等,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甲狀腺的活動度較好,腫瘤侵犯甲狀腺鄰近的組織後則固定,表現為聲音嘶啞,部分患者可能以轉移癥狀,如股骨。
(3)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濾泡狀癌較多侵犯血管,可以發生局部侵犯和經血道遠處轉移,與甲狀腺乳頭狀癌相比,發生頸部和縱隔區域的淋巴結轉移較少,約為8%~13%,其他臟器,如腦,膀胱和皮膚等也可累及,較少出現成骨性改變,可有利於口服核素碘後,通過內照射進行放射治療,甚至可過度分泌甲狀腺激素。
3.甲狀腺髓樣癌
甲狀腺C細胞起源於神經嵴,與腎上腺髓質細胞,即所謂APUD細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大部分的甲狀腺髓樣癌與定位於第10號染色體q11.2的RET癌基因有關。
(1)發病特點和分型:本病惡性程度較高,可通過血道發生遠處轉移,甲狀腺髓樣癌可分為四型。
①散發型:占70%~80%,非遺傳型,傢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也不會遺傳給後代,無伴發其他內分泌腺病變,男女發病的比例約為2∶3,而且有該密碼子突變者的預後較差。
②傢族型:指有傢族遺傳傾向,但不伴有其他內分泌腺受累的患者,高發年齡為40~50歲。其基因突變模式與MEN2A相同。
③MEN2A:MEN即多發性內分泌腺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syndromes,MEN),其中與甲狀腺髓樣癌有關的是MEN2A和MEN2B,包括雙側甲狀腺髓樣癌或C細胞增生,故男女發病率相似,高發年齡為30~40歲,涉及RET基因第10和11外顯子的609。
④MEN2B:包括雙側甲狀腺髓樣癌,且為惡性),但很少累及甲狀旁腺,男女發病率相似,高發年齡為30~40歲。幾乎所有病例都可發現RET基因第16外顯子中的第918密碼子發生突變。
(2)臨床表現:大部分病人首診時,主要表現是甲狀腺的無痛性硬實結節,局部淋巴結腫大,有時淋巴結腫大成為首發癥狀,如伴有異源性ACTH,可產生不同的癥狀,血清降鈣素水平明顯增高,這是該病的最大特點,因而降鈣素成為診斷性標志物,超於0.6ng/ml,則應考慮C細胞增生或髓樣癌,因降鈣素對血鈣水平的調節作用遠不如甲狀旁腺激素強大,以及神經節瘤或黏膜神經瘤,即為MEN。
體檢時甲狀腺腫物堅實,邊界不清,表面不光滑,而傢族型及MEN2的患者可為雙側甲狀腺腫物,腫物活動較好,晚期侵犯瞭鄰近組織後則較為固定,如聲音嘶啞。
(3)轉移特點:甲狀腺髓樣癌的早期即侵犯甲狀腺的淋巴管,並很快向腺體外的其他部位以及頸部淋巴結轉移,也可通過血道發生遠處轉移,轉移至肺,這可能與髓樣癌缺乏包膜有關。
4.甲狀腺未分化癌
(1)發病特點:甲狀腺未分化癌為高度惡性腫瘤,占甲狀腺癌的2%~3%,也有報道認為5%~14%,發病年齡多超過65歲,年輕人則較少見,來源於濾泡細胞的甲狀腺未分化癌還可分為巨細胞,其中以巨細胞及梭形細胞為多,也可在同一病例中同時存在分化型和未分化型癌,包括濾泡性腺瘤,並有肱二頭肌的轉移癌,雖行頸淋巴結清掃及肱二頭肌切除,仍發生肺轉移而死亡。
(2)臨床表現:絕大部分患者表現為進行性頸部腫塊,約占64%~80%,而發病前並無甲狀腺腫大,腫塊硬實,且迅速增大;②甲狀腺腫大,可伴有遠處轉移;③已有多年的甲狀腺腫塊病史,但甲狀腺腫塊突然急速增大,並變得堅硬如石;④已有未經治療的DTC,在經一段時間後迅速增大,並伴有區域淋巴結腫大。
(3)轉移特點:由於甲狀腺未分化癌的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非常迅速,侵犯周圍的組織器官,如氣管,甚至在氣管與食管間隙形成腫塊,導致呼吸和吞咽障礙,首診時已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為90%,氣管受侵犯的患者為25%,通過血道已發生肺轉移的患者為50%。
5.少見的甲狀腺癌
(1)甲狀腺淋巴瘤:甲狀腺淋巴瘤的發病率低,占原發性甲狀腺腫瘤的5%以下,主要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男女患者比例為(2~3)∶1,除快速增大的甲狀腺腫塊外,本病常伴有明顯的局部癥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等,非霍奇金淋巴瘤屬於網狀內皮系統生長的多中心腫瘤,所以肝,發生率從0~60%。30%~70%的患者合並HT。
(2)甲狀腺轉移癌:原發全身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可轉移至甲狀腺,如乳腺癌,包括肺癌3例,已有較明顯的原發腫瘤癥狀。
(3)甲狀腺鱗癌:甲狀腺鱗癌較罕見,約占甲狀腺惡性腫瘤的1%,在人群中的發生率約為2%~3%,主要來源於日本,也可以是甲狀腺乳頭狀癌廣泛化生,還可以來自甲狀腺舌骨管或腮裂組織,部分原發性甲狀腺鱗狀上皮癌伴有胸腺樣成分(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element,CASTLE),來自異位胸腺或腮裂囊殘留組織,其預後較好,發病年齡多超過50歲,無明顯性別差異,較早出現侵犯和壓迫周圍器官的癥狀,即聲音嘶啞,晚期侵犯兩側葉,質地硬,固定,邊界不清,伴有氣管受壓,頸部淋巴結腫大,預後差,目前治療方法是盡量切除腫瘤加根治性手術或放射治療。
診斷:
甲狀腺腫塊生長較速,有轉移灶,且有明顯壓迫癥狀,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掃描多冷結節,或發現甲狀腺CT掃描及MRI影像有異常及轉移現象,最後診斷應根據病理活檢,明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
1.診斷要點 臨床上有甲狀腺腫大時,應結合患者的年齡,有以下表現者應考慮甲狀腺癌。
(1)一般資料:應特別註意性別,故應特別註意瞭解患者的碘攝入情況,尤其要詢問有無較長期缺碘病史。
(2)病史:
①現病史:兒童期甲狀腺結節50%為惡性,青年男性的單發結節也應警惕惡性的可能,要特別註意腫塊或結節發生的部位,是否短期內迅速增大,是否伴有吞咽困難,是否伴有面容潮紅,發生氣管壓迫引起呼吸困難,則惡性的可能性大。
通過現病史調查,要對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狀態有個總體評估,應詳細瞭解有無食量增加,還應註意詢問有無腫瘤轉移的系統癥狀(如頭痛。
②既往史:是否因患其他疾病進行過頭頸部。
既往是否有甲狀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③個人史:有否暴露於核輻射污染的環境史。從事的職業是否有重要放射源以及個人的防護情況等。
④傢族史:髓樣癌有傢族遺傳傾向性,傢族中有類似患者,可提供診斷線索。
(3)體查:可發現甲狀腺腫塊或結節,頸部熟練的觸診可提供有用的診斷資料,質硬或吞咽時上下移動度差而固定,病變同側有質硬,如淋巴結穿刺有草黃色清亮液體,多為甲狀腺轉移癌淋巴結轉移。
甲狀腺癌多為單個結節,結節可為圓形或橢圓形,有些結節形態不規則,質硬而無明顯壓痛,常與周圍組織粘連而致活動受限或固定,常伴有頸中下部,甲狀腺單個結節比多個結節,但多發性結節,並可有壓痛。
①壓迫與侵襲體征:甲狀腺癌較大時可壓迫和侵襲周圍組織與器官,常有呼吸困難,可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②類癌綜合征:甲狀腺髓樣癌可有腸鳴音亢進。
(4)輔助檢查:在臨床上,甲狀腺的良性或惡性腫瘤均表現為可捫及的“甲狀腺結節”,除多數“熱”結節外,其他類型的大小結節或經影像學檢查發現的“意外結節(意外瘤)”均要想到甲狀腺腫瘤的可能;有些甲狀腺癌亦可自主分泌TH,故亦可表現為“熱結節”,所以事實上凡發現甲狀腺結節均要首先排除甲狀腺腫瘤(有時,甲狀腺癌僅在鏡下才可診斷),周圍無或有腫大的淋巴結;③肺或骨有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灶;④血清中降鈣素升高,大於600μg/L。
2.分類分期 有關甲狀腺癌的分期,目前國際和國內最通用的是TNM分期,UICC)和美國癌癥協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五次修訂的TNM分期標準,影響甲狀腺癌分期的有關因素首先是病理類型,腫瘤的大小和淋巴結受侵犯程度也與分期有關,年齡則對分化性甲狀腺癌的分期有重要影響,以最大的腫瘤為標準進行分期。
(1)TNM的定義:
①原發腫瘤(T):
TX:無法對原發腫瘤做出估計。
T0:未發現原發腫瘤。
T1: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最大徑≤1cm。
T2: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1cm<最大徑≤4cm。
T3:腫瘤局限於甲狀腺內,最大徑>4cm。
T4:腫瘤不論大小,超出甲狀腺包膜外。
②區域淋巴結(N):區域淋巴結是指頸部和上縱隔的淋巴結。
NX:無法對區域淋巴結情況做出估計。
N0:未發現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區域淋巴結轉移,可分為N1a同側頸淋巴結轉移,N1b雙側或對側頸淋巴結。
③遠處轉移(M):
MX:無法對有無遠處轉移做出估計。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2)分期標準:
①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的分期標準。
②甲狀腺髓樣癌分期標準。
③甲狀腺未分化癌分期標準,所有病例均屬Ⅳ期。
甲狀腺癌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咨詢醫生)
1.蛤肉帶殼60G,紫菜30G.水煮後,吃肉吃菜,每日一劑,連服一個月為一療程,休息7天,可連用三個療程.
2.海麻雀或海蛇各30G,煲瘦肉100G,每日一次,或與中藥交替服用.
3.甲狀腺癌術後,多見氣血兩虛或陰虛肝旺,可服用以下粥藥.
1)首烏粥:首烏60G,煎取濃汁去渣,入粳米60G煮粥,早晚分服.
2)山藥粥:鮮山藥100G(趕者50G)切碎與粳米60G煮粥服用.
3)百合粥:幹百合30G(或鮮百合60G)加冰糖適量加粳米60G煮粥,早晚分服.
甲狀腺癌吃什麼對身體好?
(1)宜多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發菜、淡菜、幹貝、蟶、海蜇、海參、龍蝦、帶魚、鮐魚、魚肚、蚶、蛤、甲魚。
(2)宜多吃具有消結散腫作用的食物,包括菱、芋艿、油菜、芥菜、獼猴桃。
(3)宜多吃具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紅棗、山藥。
甲狀腺癌最好別吃什麼食物?
1. 忌煙、酒。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花椒、辣椒、桂皮、薑等。
3. 忌肥膩、油煎食物。
術後護理
1.按外科一般術後護理常規。
2.頸叢麻醉或全麻清醒後半臥位。
3.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的變化,觀察有無聲音嘶啞、嗆咳、呼吸困難等癥狀。
4.頸兩側置沙袋。
5.手術當日禁食,術後第2d流質,第一次飲白開水,防止嗆咳吸入肺。
6.甲亢術後繼續服復方碘溶液7d,服15滴者每日減少1滴直至停止。
7.雙側甲狀腺次全或全切術後要長期服用甲狀腺素片,觀察有無甲狀腺危象征兆。
8.觀察有無手足抽搐,面部、口唇周圍和手心足底肌肉強直性抽搐和麻木,應給予補充10%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 11— 20ml,輕者口服鈣劑,並在飲食上控制含磷較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黃、魚等。
預防:
1.盡量避免兒童期頭頸部X線照射。
2.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內傷,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重要方面。
3.針對水土因素,註意飲食調攝,經常食用海帶,實際上它也可能是某些類型甲狀腺癌的另一種誘發因素。
4.甲狀腺癌患者應吃富於營養的食物及新鮮蔬菜,避免肥膩。
5.避免應用雌激素,因它對甲狀腺癌的發生起著促進作用。
6.對甲狀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腫瘤應到醫院進行積極。
7.甲狀腺癌術後放,積極采用中西醫藥物預防治療是提高療效的有效方法。
8.積極鍛煉身體,提高抗病能力。
術前準備
1.按外科一般術前護理常規。
2.甲狀腺功能亢進者術前準備
(1)口服復方碘溶液,從5滴開始,每日增加 1滴至 15滴,3次/d;或者 10滴3次/d,連續服2周。
(2)口服普蒂洛爾(心得安)10—20mg,每日 3 次,脈搏小於 60次/min者,停服 1次。
(3)測定基礎代謝率,控制在正常范圍。
(4)保護突眼,白天用墨鏡,睡眠時塗眼藥膏。
(5)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
(6)術前用藥禁用阿托品。
3.讓患者瞭解術中體位,並指導患者作頸部固定身體活動的練習,以適應術後的需要。
4.準備氣管切開包、小沙袋、無菌手套。氧氣、吸引器。
保健品查詢甲狀腺癌中醫治療方法(1)藥物治療
1)肝鬱痰凝型。
主證:情志抑鬱,咽部作憋,頸前癭腫,質柔如膠,光滑圓潤,隨吞咽上下,胸悶脅脹,舌苔薄白或白膩,舌質淡紅,脈弦細滑。治法:理氣消癭,化痰散結。
方藥:癭瘤散結湯。香附10g,鬱金10g,青皮10g,三棱10g,莪術10g,山慈姑15g,白芥子10g,全瓜窶15g,海蛤殼30g,生牡蠣30g,八月札20g,白花蛇舌草20g。
甲狀腺腫塊質地較硬,病程較長者,加桃仁、鬼剪羽、石見穿、山甲片、乳香、沒藥等,或加烏賊骨、煅瓦楞等;大便燥結能行者,可重用瓜蔞;或加用生大黃;年老體弱或服藥後出現神倦乏力,面色少華等虛弱癥狀者,加灸黃芪、黨參、當歸、黃精等;婦女在經期,去三棱、莪術,改用丹參、赤芍。
分析:方中香附、鬱金、青皮舒理鬱結之肝氣,以除其因;三棱、莪術、軟堅消結、山慈姑、生牡蠣是消癭之要藥,再輔以海蛤殼、白花蛇舌草消癥抗癌,皆為消蝕甲狀腺腫瘤而為之,再佐以自芥子、全瓜蔞化痰,散結,加之八月札既能舒肝理氣,又能消瘤化結,故全方既舒理肝氣,化痰散結以解其鬱又能消癭抗癌,故藥後不僅可使腫瘤縮小,甚至使腫塊消失而除病。
2)痰瘀交阻型。
主證:頸部癭胂,質中偏硬,呈圓或橢圓形,邊界尚清,可隨吞咽上下,伴有咽部不適,胸悶氣憋,或有月經不調,苔薄膩,舌質偏暗,脈弦細澀。
治法:化痰軟堅,活血散結。
方藥:海藻玉壺湯
海藻10g,昆佈10g,陳皮10g,法夏10g,貝母10g,連翹15g,當歸10g,川芎10g,茯苓12g,香附10g,鬱金15g,穿山甲(先煎))15g,土貝母12g,蚤休15g,石見穿15g,天南星10g。
鬱久化火,煩熱,舌紅者,加丹皮10g,梔子10g,夏枯草15g;神疲乏力,便溏者,加白術10g,山藥15g。
分析:方中海藻、昆佈為含碘消癭之主藥,陳皮、法夏、茯苓、貝母、南星化痰斂結,當歸、川芎活血通脈,輔以香附、鬱金理氣,連翹、蚤休清解,共奏化痰活血消癭散結之功,再加上穿山甲、土貝母、石見穿,消瘤破癥,更助上藥消除腫瘤之功。
3)血瘀石癭型。
主證:頸前癭病,質硬如石,難以推移,或見頷下瘰癧,咽喉梗塞,吞咽不暢,甚則聲音嘶啞,形瘦清癯,面黯不澤,苔薄或少,舌色紫黯,可見瘀斑,舌下青筋暴露,脈沉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散結消癥。
方藥:消癭湯
昆佈、黃藥子、海藻備15g,土貝母12g,妙山甲、烏蛇、重樓備10g,生牡蠣、忍冬藤30g。
痰甚者加南星、瓜蔞;氣鬱甚者加香附;血瘀甚者加蜈蚣、瘙蟲;熱毒甚者加山豆根。
分析:本方是針對甲狀腺腫瘤所設,昆佈、海藻、黃藥子、生牡蠣均為主藥,以消癭散癥,土貝母、穿山甲軟堅消瘤為輔,再加烏梢蛇、重樓,通脈消腫,活血散瘀,更加強諸藥消癭之功,至於方劑中納入忍冬藤一味,可通絡止痛,為緩解甲狀腺癌之疼痛而設。本方為基本方,臨床為辨證施治,隨其氣鬱、血瘀、痰凝而另加佐使之品以相輔相成。
4)陰虛火鬱型。
主證:頸前癭腫,捫之質硬,心悸煩躁,面部烘熱,咽幹口苦,手顫失眠,舌苔薄黃,或苔少舌紅,脈弦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化痰軟堅。
方藥:清心軟堅方
夏枯草20g,北沙參20g,白芍20g,生地20g,天冬20g,麥冬20g,川貝10g,石斛20g,海藻20g,昆佈15g,黃藥子10g,僵蠶20g,地龍30g,銀花20g,酸棗仁20g,夜交藤30g。
口幹口渴,苔少加玉竹、蘆根;心悸不寧加五味子、蓮芯;納差便溏加白術,茯苓、砂仁;神疲力乏加黨參、黃芪。 分析:本方以夏枯草,黃藥子,海藻,昆佈消癭軟堅以治其本,用沙參、白芍、生地、天冬、麥冬清熱滋陰以消其癥,更以僵蠶、地龍軟堅消散,貝母化痰,銀花清熱利咽為輔,納酸棗仁、夜交藤以寧心安神,既針對其病,又兼顧其證,也可適用於甲狀腺癌放、化療後出現陰虛煩熱之癥。
(2)針灸治療
1)體針。
局部取穴:以左手拇、食指固定腫物,在結節周邊將針刺入皮下,然後針尖向內斜,—直刺到結節的基底部。根據結節大小,共刺6~8針。另在結節皮膚正中,將一枚針直刺到結節的基底部。註意勿刺傷喉返神經。 鄰近和遠距離取穴:天柱3L10、大杼BL11、內關PC8、曲骨RN2穴。
2)揚刺法。
取穴:足陽明經之人迎ST9、氣舍ST11、水突ST10部位,癭瘤頂部中心及四周。
於人迎、氣舍、水突及癭瘤頂部中心,垂直刺入毫針各一支,再於癭瘤四周取45度向心刺入毫針一支,深度以達癭瘤中心為度,不可刺穿對側囊壁。留針15~20分鐘,每3日針1次,10次為1療程。
3)耳穴壓丸。
取穴:神門、肝、脾、頸、甲狀腺、內分泌、胃。
用探棒在穴區內找到敏感點後,用膠佈將王不留行籽貼於敏感點上。囑患者每日自行揉按3~4次,每隔3~4天換1次,兩耳輪流換貼,10次為1療程。
4)耳針。
取穴:神門、皮質下、肺、咽喉、頸6用耳針在上述穴位輕刺,每日一次,5天為1療程。
(3)氣功療法
將身體分成兩側、前面、後面三條線∫自上而下逐次地進行放松。第一條線:頭部兩側→頸部兩側→肩部→上臂→肘關節→前臂→腕關節→兩手→十個手指。第二條線: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膝關節→兩小腿→兩腳→十個腳趾。第三條線:後腦部→後頸→背部→腰部→兩大腿後面→兩腿彎→兩小腿→兩腳底。先註意一個部位,然後默念松,同時註意離開這一部位,再默念“松”,從第一條線開始,循序而下,待放完第一條線後,放第二條線,再放第三條線,每放完一條線,在一定部位一“止息點”輕輕意守一下。第一條線的止息點是中指,第二條線的止息點是大腳趾,第三條線的止息點是兩腳心,每處約止息1~2分鐘。當三條線一個循環放完後,再把意念集中在臍部,輕輕地意守,保持安靜狀態約3~4分鐘,一般每次練動作2~3個循環,安靜片刻,然後收功。接著自然呼吸,用右手中指輕輕放在腫瘤部位,每次呼氣時,意想手上一股真氣把腫瘤消失。反復10分鐘左右收功。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0分鐘左右。
(4)藥膳療法
1)夏枯草60g,瘦豬肉100g。加水燉服,可加鹽等佐料。
2)海帶30g,薏苡仁30g,雞蛋3隻,油、鹽、胡椒粉各適量。將海帶用清水浸泡洗去咸味,切成條狀,薏苡仁淘洗幹凈,然後一起放入鍋內加水同煮至海帶、薏苡仁爛透,打入雞蛋,調以油、鹽、胡椒粉即可食用,喝湯吃海帶及薏苡仁。
3)蠣肉210g,海帶50g。將海帶用水發脹,洗凈,切細線,放水中煮至熟軟後再放入牡蠣肉同煮,以食鹽、豬脂調味即成。
4)蛤肉帶殼60g,紫菜30g。煮熟後,吃肉和菜並喝湯。
5)幹海蛾魚7~8尾,瘦豬肉100g。燉食,飲湯食魚及肉。
6)蛇皮2g,雞蛋1枚。將蛋破1小孔,裝入蛇皮末,封口煮食。每次服1枚,每日2次,連服60天。
聲明:以上方藥請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進行辨證施治。
中藥材查詢甲狀腺癌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1.非手術治療
甲狀腺癌最有效,術後的多種非手術輔助治療對長期生存率及復發率,特別是高危組病人有很大的影響,某些不能完整切除的甲狀腺癌,如局部固定,或不能切除的惡性程度甚高的甲狀腺癌,如已浸潤腺體外組織,以及已有遠處轉移或局部復發無法切除的腫瘤,非手術的輔助治療尚有緩解癥狀,延長壽命的效果。
(1)分化型甲狀腺癌的促甲狀腺素抑制療法:DTC術後正確應用促甲狀腺素(TSH)抑制療法可使多數患者獲得良好的療效,局部復發率及遠處轉移率明顯下降。30年生存率也明顯提高。
①TSH抑制療法的機制:盡管現已發現許多刺激甲狀腺生長的因子以及與甲狀腺腫瘤有關的基因,如表皮生長因子(EGF)及其受體(EGFr),但仍以TSH最為重要,刺激甲狀腺濾泡攝碘及促進碘的有機化,通過腺苷環化酶(adenylate cyclase)使細胞內的單磷酸環化酶(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增加,導致胞漿蛋白磷酸化和增加細胞核的復制能力,從而加速腫瘤惡化,腺苷環化酶已增高,再抑制TSH時,反應性便降低,TSH抑制療法對已形成的癌腫並無治療作用,但可延緩其發展,而且,隻有去除瞭原發灶,抑制療法才可能有較好的療效。
現已證實,在濾泡細胞源性DTC中均有TSH受體,體外實驗也發現此受體對TSH刺激有反應,服用甲狀腺素抑制TSH可預防甲狀腺腫瘤產生,TSH尚可刺激磷脂酰肌酐磷酸激酶(phosphate-dylinositol phophokinase C,PKC)系統,特別在缺碘時,促使甲狀腺結節形成。
Dunhill(1937)首先提出應用抑制TSH的方法治療甲狀腺癌,並廣泛應用於已有轉移的DTC,以及預防已切除的腫瘤復發。
甲狀腺素對TSH具負反饋作用,是實施抑制療法的基礎,但生理功能相當於T4的3~5倍,主要由肝,80%的甲狀腺乳頭狀癌及濾泡狀癌對各種治療均有很好的療效,可造成諸多危害,另外,使用半衰期較長的制劑如甲狀腺粉(片),有的學者反對抑制治療,但比較30年生存率,抑制療法組明顯高於對照組,如指征,註意及避免各種不良反應,抑制療法的確有肯定的價值。
②TSH抑制療法的實施:
A.治療指征:由於高危組DTC 的預後不及低危組,而甲狀腺素對心臟耗氧的增加及導致骨質疏松,因此抑制療法的最佳指征是年齡<65歲,尤其是高危組及絕經期前婦女。
其次,DTC作全甲狀腺切除術後也應使用抑制療法,特別在容易復發的術後5年內,必須根據局部復發或全身轉移的可能性評估,作出個體化處理,當存在某些預後不佳因素時,應給予抑制療法,如不攝碘的甲狀腺癌,侵犯包膜等。
B.制劑的選擇:目前常用制劑為左甲狀腺素鈉(1evothyroxine,L-T4),半衰期較長,約7天,而碘塞羅寧(T3)的半衰期僅24h,對於隨時須作核素掃描的高危組病人有利,以縮短檢查前停藥時間,及時作掃描檢查。
左甲狀腺素鈉(L-T4)制劑純凈,甲狀腺素的含量精確,無過敏反應之虞,但價格昂貴,生物制劑甲狀腺粉(片)雖其制劑粗糙,但因其價廉,仍有應用價值,須將甲狀腺粉(片)與左甲狀腺素鈉(L-T4)互換時也很方便。二者互換的對等劑量約為甲狀腺粉(片)40mg相當於左甲狀腺素鈉(L-T4)100μg。二者半衰期也相似。
C.劑量的掌握:應根據高敏度免疫測定法測得的血清中TSH(S-TSH)濃度及T3,而T3,通常為<0.3μU/ml,甚至<0.01μU/ml,常在0.3~1.0μU/ml(S-TSH正常參考值為0.3~6.3μU/ml)。
美國臨床內分泌協會和美國甲狀腺協會推薦的方案為對低危組病人,即MACIS積分<6.0,使TSH小於正常低值;對中危組病人,即MACIS積分6.0~6.9,但不應出現臨床甲亢;對高危組者病人,即MACISS積分>7.0,但要密切監察其並發癥,特別是絕經期婦女的骨質疏松。
此外,甲狀腺素的劑量須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以免骨質疏松,心肌耗氧增加之虞。但有以下因素時劑量必須增加:a.胃腸道吸收不良者:如肝硬化。b.同時服用某些阻止T4吸收的藥物:如氫氧化鋁。c.同時服用某些阻斷T3向T4外周轉化的藥物者:如胺碘酮(乙胺碘膚酮)。d.同時服用抑制非去碘化T4清除的藥物:如哌替啶。e.硒缺乏者。f.妊娠。
甲狀腺癌術後初期或高危組病人的治療應采用全抑制療法,每天左甲狀腺素鈉(L-T4)有效劑量為<60歲:2.2μg/kg;>60歲:1.5~1.8μg/kg,須隨甲狀腺功能的測定值調整劑量。低危組病人隻需部分抑制療法即可。
D.治療時限:術後何時給藥尚未統一,不論單側或雙側甲狀腺葉切除,術後3周內血清甲狀腺素水平基本處在正常范圍內,不會產生甲減的臨床表現,尤以單側切除者多見,且術後5天左右T4和FT4並不明顯降低,早期給予外源性激素可能會進一步升高體內激素水平,加重上述癥狀,部分病人術後短期內S-TSH尚處於短暫抑制狀態,故從抑制角度講,早期服藥尚不合適,應待術中釋放激素的效應消失後再開始給藥,單側甲狀腺切除的病人術後3周,超出正常范圍上限一倍,因此建議在術後2~3周起,即單側甲狀腺切除術後3周起,雙側甲狀腺切除術後2周起給予抑制療法較為妥當。
至於服用期限,高危組病人最好終身服用,而低危組因術後最初5年為容易復發時間,在術後5年內可施行全抑制治療,並嚴密隨訪,定期作病理學檢查,5年後可作部分抑制治療或不予治療,或術後已作核素碘消融治療,將殘留甲狀腺已全部毀滅,則在隨訪時監測血清TG水平極有意義,TG不應增高,血清TG增高>5ng/ml,必須警惕腫瘤復發或轉移,血清TG水平比核素掃描還敏感,即使核素掃描陰性,也不能完全除外癌腫轉移,Duren等認為TG的敏感性及特異性達91%及99%,由於TG由TSH刺激甲狀腺濾泡所致,因此任何使甲狀腺功能增加的疾病均可增高,如結節性甲狀腺腫,當存在有功能的甲狀腺濾泡時,TG增高並不意味有惡性腫瘤。
③抑制療法的不良反應:隻要甲狀腺素的劑量恰當,大多無甚不良反應,必須預防。
A.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或亞臨床型甲亢:隻要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使T3,便可避免此不良反應。
B.骨質疏松:表現為骨痛,血清甲狀旁腺激素降低,特別在攝鈣不足。
C.心肌耗氧量增加,促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對伴有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以及伴心房纖維性顫動時必須慎用或棄用抑制療法。
④抑制療法的療效:抑制療法使甲狀腺乳頭狀及濾泡狀腺癌的復發率及與甲狀腺癌相關的死亡率減少,甚至在老年進展期病人中已獲證實,提示無論對Ⅲ,顯示術後應用左甲狀腺素鈉(L-T4)抑制療法者累計復發率為17%,而對照組達34%,盡管抑制療法組與對照組的10年生存率無明顯差異,但30年生存率顯示抑制療法組明顯優於對照組。
(2)核素碘治療:核素碘(131I,均可被γ-照相機探測,組織對γ-射線的吸收甚微,而對甲狀腺濾泡或癌腫起毀壞作用的都是高能量且射程僅0.5cm的β射線。
口服核素碘後上消化道能迅速吸收,經血循環到達某些組織並濃集,且以功能性鈉-碘遷移(Sodiurn-iodide transporter,NIS)表達,最後由尿,病變組織的濾泡越多,療效也最好,療效最好,乳頭狀腺癌攝碘較好,療效也較好;髓樣癌攝碘甚少或幾乎不攝碘,故療效更差;因未分化癌不攝碘,故幾乎不用核素碘治療。
①分化型甲狀腺癌的核素碘治療:某些DTC,如乳頭狀,因此這些甲狀腺癌具良好的療效,但必須在至少去負荷手術後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即隻能作為DTC的輔助治療。
由於核素碘伴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因此,DTC術後是否均須行核素碘治療仍有爭論,10年生存率已相當高,而且Crile(1988年)認為抑制療法的療效與核素碘相仿,發現術後用核素碘加上抑制療法者為6.4%,單獨應用抑制療法者為13.1%,二種療法均不用者達40%,發現術後行核素碘治療組達100%,而對照組僅33.3%。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重視核素碘的治療,但因其對低分化及未分化甲狀腺癌的療效極差,較少應用。
根據治療目的,核素碘的治療可分為甲狀腺切除術後的消融(ablation)療法,及發現轉移而無法再手術的內照射治療兩種。
A.消融療法:消融療法系在DTC作甲狀腺近全切除術後,應用核素碘銷毀殘留的正常甲狀腺,達到甲狀腺全切除的目的,而無甲狀腺全切除術的眾多並發癥,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無須另外再服用核素碘及其他準備,通常可發現以2mCi小劑量131I所作的診斷性掃描不能探及的病灶,可發現24%~39%術中及胸片不能發現的轉移灶,故兼有進一步診斷轉移灶的作用。
基於消融療法所用的核素碘劑量較大,故術後是否均須用此療法尚有爭議,此療法並不能改善長期生存率及腫瘤復發率,發現消融組與對照組相比,Ⅱ,他們認為若求30年生存率,應考慮術後消融療法,隻要初期手術范圍恰當,對低危組病人,特別是乳頭狀癌患者,術後消融療法的意義不大,發現術後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發生率為2%,永久性喉返神經損害發生率為1%,30年復發率也僅為19.1%,而術後消融組也有16.6%(P=0.89),無明顯差別(P=0.43),濾泡狀特別是Hurthle細胞甲狀腺癌,應作術後消融治療,以達到早期發現轉移灶及延長壽命的作用,完全消融後血清TG一旦升高,特別是在TSH增高時便可考慮有轉移的可能,應及早處理,近年在適當劑量的控制下術後消融療法已被廣泛接受。
采用消融療法的意義在於:a.甲狀腺本身系多病灶性,根據甲狀腺全切除標本的連續病理切片證實,對側腺體的隱性癌腫發生率高達10%~25%,甚至80%,因此可選擇以核素碘消融甲狀腺近全切除術後殘留的腺體,既可達到全切除的目的,消除所有腺內隱性病灶,又無眾多的甲狀腺全切除的並發癥,還可達到早期診斷難以發現的轉移病灶,並及早行進一步治療,若術後采用消融治療,可減少此種轉化的可能。
a.指征:Ⅱ,而初次手術仍殘留部分甲狀腺時,作為進一步核素碘治療的準備。
b.消融時機:通常以術後2~3周最為恰當,TSH才增高達30μU/ml,此時,局限性轉移灶或殘留的病灶攝碘能力最強,>50μU/ml時,反而抑制核素碘的吸收。
c.消融劑量消融成功的指標為:48h攝碘量<1%;消融後甲狀腺掃描不顯影。
在一定范圍內,核素碘的劑量與消融的有效率成正相關,100~150mCi為85%~95%,過大的劑量並不增加療效,由於初次劑量越大,消融有效率越高,重復治療次數減少,Balc等建議初次應用核素碘的合適劑量應≥30mCi,Beieraltes認為,當服用1~5mCi的核素碘,進行診斷性掃描不能顯示隱性轉移灶時,特別是術前攝碘率<4%時,須應用100~149mCi大劑量核素碘治療,初次治療寧可應用較安全的劑量,必要時在初次核素碘治療6~12個月後,再追加75~100mCi或分次消融治療,以求安全有效。
B.不能切除的原發灶,或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時,應首選再次手術治療,或伴肝,以及不能手術的原發病灶,隻要局部能攝碘均可采用核素碘治療,然後再用較大劑量的核素治療,劑量依臨床表現而定,最大劑量為800~1000mCi,但副作用極大。
核素碘治療對復發,尤其是有約70%的甲狀腺濾泡狀癌有效,對兒童,具攝碘功能的甲狀腺乳頭狀癌肺轉移時,應用核素碘治療後,10年生存率可達74%,而無攝碘功能者僅6%,在DTC伴骨,5~10年生存率在核素碘治療的具攝碘功能者為79%,而不攝碘者僅為55%。
甲狀腺癌的攝碘率明顯影響核素碘的療效,年輕者甲狀腺癌的攝碘率高於年老者,伴有輕度甲狀腺功能減退者的轉移灶常伴甲狀腺功能而易吸碘,其中30~50μU/ml為最佳,>50μU/ml時反而與攝碘率成反比,可抑制甲狀腺釋放碘而不改變碘的攝取功能,故可增加核素碘的療效。
此外,核素碘的療效還與以下因素有關:a.非浸潤性而有淋巴結轉移者的核素碘的療效較好,而具周圍組織浸潤能力的DTC的核素碘的療效較差,但被核素掃描發現的小灶性肺轉移療效較好,可減少50%的死亡率,而其他影像學發現的肺轉移灶,死亡率是核素掃描發現小灶性肺轉移的6倍,療效較差,療效更差,治愈率僅7%,而改善率僅36%,療效也差,對水腫造成的神經損害,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重組人類促甲狀腺素(rhTSH)預防,防止嚴重的後果產生。
②髓樣癌的核素碘治療:傢族性甲狀腺髓樣癌ⅡA型(MENⅡA)的預後較散發性好,散發性為55%,10年生存率僅50%,又作甲狀腺全切除者,10年生存率達95%以上。若初次手術時已有腺外侵犯。
通常認為髓樣癌不攝取碘,核素碘對其無治療作用,當殘留腺體內癌腫復發,盡管導致髓樣癌的C細胞不攝碘,但正常甲狀腺濾泡具攝碘功能,可照射附近C細胞,所謂旁觀(bystander)效應達到一定的療效。但也有人對此效應持反對意見。
若初次手術發現腫瘤局限在腺體內,未作甲狀腺全切除而術後血清降鈣素增高,說明殘留腺體內可能有隱性病灶,核素碘仍可作為有價值的輔助治療,並大多能延長生存期,對殘留的局灶性病灶用150mCi的核素碘治療,但療效並不可靠,如骨,核素碘治療並不適用,因轉移灶內隻有不攝碘的癌變C細胞,而沒有具攝碘功能的正常甲狀腺濾泡。
③核素碘治療的並發癥:
A.早期並發癥:好發於服藥後三周內,小劑量(<30mCi)核素碘治療時極少發生。當劑量>150~200mCi時發生率便增高。
a.急性放射病:發生率<1%,好發於服藥後12h內。表現為乏力。
b.唾液腺炎:發生率約5%~10%,可在服藥後即刻或數天後發生,嚴重時可有腮腺,而味覺改變可持續數周或數月。
c.短暫的放射性胃炎:極少見,於口服藥物後1/2~1h內產生,表現為惡心。
d.放射性膀胱炎:表現為膀胱刺激癥狀,保持每2~3小時排空膀胱1次,如服藥24h內飲水不夠,或未及時排空膀胱,可發生放射性膀胱炎。
e.腹部不適及輕度腹瀉:好發於服藥後第1~2天。
f.頸部水腫:常見於消融療法後,好發於殘留甲狀腺較多,且攝碘良好時,表現為類似血管神經性的頸部水腫。
g.短暫性甲亢:核素碘導致甲狀腺大量破壞,甲狀腺素快速釋放可致短暫性甲亢,腫瘤消退時。
h.骨髓抑制:幾乎均有產生,特別在劑量過大時,可導致嚴重的骨髓抑制。
i.暫時性喉返神經麻痹:在甲狀腺近全切除後作核素消融療法時產生。
k.腫瘤轉移灶出血,也可造成致命性腦水腫,在腦轉移應用核素碘治療前,應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預防。
B.後期並發癥:治療3個月後產生的並發癥為後期並發癥。
a.放射性肺炎和肺纖維化:好發於攝碘功能良好的肺廣泛轉移者,特別是劑量過大時。預防方法有:48h內的核素碘劑量控制在80mCi內;治療前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b.持久性骨髓抑制:極少見。僅發生於骨轉移應用的核素碘劑量過大時。
c.白血病:少見,發生率<2%,尤在50歲以上的老人中發生。最佳預防方法是延長核素碘的治療期達6~12個月。
d.精(卵)子減少或無功能癥:好發於20歲以下患者,長期隨訪可發現12%不育。因此建議應在治療後6個月才妊娠。
f.膀胱癌:極少發生,超大劑量(>800mCi)。
g.分化型甲狀腺癌轉化為未分化癌:大多數認為系癌腫本身轉化,並非核素碘所致。
(3)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即外照射治療)對控制甲狀腺癌的殘留病灶及某些轉移灶有一定療效,特別是對一些不攝取核素碘的病灶,如梭形細胞及巨細胞癌更是理想治療方法,可與核素碘治療聯合應用,可采用放射線治療,亦可用外放射治療。
①指征:放射治療的最佳指征是經過手術但殘留瞭不攝碘的病灶,但對完全不能手術切除的病灶療效較差。
以下情況是放射治療的常用指征:A.不攝取核素碘的頸中部,不論病灶是否攝碘,均以放射治療的療效較好;E.腦轉移及其他療法無效的肝轉移病灶;F.為減輕軟組織壓迫所致致命癥狀者,如上腔靜脈受壓綜合征;G.對某些巨大甲狀腺癌為增加切除率及提高療效的某些術前治療;H.作為貫序或聯合化學療法的一部分,如甲狀腺淋巴瘤,特別是甲狀腺未分化癌。
②治療劑量及療程:對甲狀腺淋巴瘤的放射劑量為4~5周內45Gy,對其他甲狀腺癌的治療劑量均較大,多在7.5周內應用70Gy以上。
③療效:放射治療的療效與病理類型有關。
A.分化型甲狀腺癌:DTC的預後較好,Mayo醫院報道在確診時無遠處轉移,25年生存率達94.5%;而197例濾泡狀癌為75.2%,這類病人術後無須放射治療。
因DTC通常能攝碘,故放射治療的指征僅為不能攝碘的復發轉移,放射治療不應在核素治療前進行,因為這樣將有損核素碘的療效。
Farahati報道Ⅳ期的DTC99例,在甲狀腺全切除後經核素碘消融,並用TSH抑制療法後再作放射治療,包括甲狀腺,照射劑量為每次1.8~2.0Gy,7~8周內總量達65~70Gy,但對無淋巴轉移者無效(P=0.27),區域性或遠處轉移率(P=0.0003),腫塊顯著縮小或消失,生存期達25年。
Tubiana報道放射治療97例DTC術中殘留病灶,15年及25年生存率分別達57%及40%,而對照組15年生存率僅39%;15年局部復發率明顯下降(11% vs 23%),但15年生存率相差甚遠(7% vs 39%),表明放射治療尚有一定療效。
B.髓樣癌:局部放射治療對髓樣癌的療效尚有爭議,10年局部無復發的無瘤生存率達86.5%,僅對有骨,放射治療較好,能延長75%病人的生存期,5例腫塊縮小>50%,一例獲完全緩解,生存期達6年,另一例生存4年,5例3年後死亡。放射治療對骨轉移所致的疼痛及區域轉移所致的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C.未分化癌:甲狀腺未分化癌的預後極差,1年生存率僅0~20%,單獨放射治療的療效也不滿意,中位生存期約3~7個月,部分病例甚至在6周內應用60Gy仍無效,1年生存率僅6%,以維持治療期間的氣道通暢,有生存期延長數年的報道,但治療的並發癥甚多,而且能手術切除,特別是未侵及甲狀腺包膜者,能明顯延長生存期,對局限於腺體內的未分化癌仍以手術為主,放射作為輔助治療,不延長生存期。
D.原發性甲狀腺淋巴瘤:原發性甲狀腺淋巴瘤較少見,僅占甲狀腺腫瘤的4%~8%,占淋巴瘤的1.3%,幾乎均為B細胞淋巴瘤,常伴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早期患者術後宜輔以放射治療,在4~5周內總劑量40~50Gy,可控制局部病灶,療效良好,應聯合化學治療,以增強局部療效及預防遠處轉移。
Mayo醫院以40Gy作頸部或加作縱隔放射治療者,5年無病生存率達57%,且與病灶殘留量有關,5年生存率為59%,其中局限於腺體內達75%~85%,低度惡性者可達90%,侵犯到腺外者僅35%~59%。
(4)化學治療:甲狀腺癌對化學治療的敏感性及療效不及核素碘及放射治療,大多隻能起局部緩解作用,單藥治療的療效更差,特別是對核素碘及放射治療不敏感者,可用於甲狀腺癌綜合性姑息治療。對晚期甲狀腺癌或未分化癌可試用環磷酰胺。
毛黴素(manumycin)為法尼基(famesyl)-蛋白轉移酶抑制藥,常單獨或與其他藥物(如paclitaxel)聯合用於治療未分化性甲狀腺癌。
近年來開始試用的單克隆抗體靶向治療(targeted therap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可能是治療甲狀腺癌(主要是髓樣癌)的一種新途徑(如抗CEA放射標記的抗體)。
有人試用生長抑素類似物和幹擾素治療甲狀腺髓樣癌,有一定療效,化療藥物與免疫調節藥合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強抗癌效果。
①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化學治療:對核素碘及放射治療不敏感,或有手術反指征的進展期DTC,特別是伴肺,化學治療有一定療效,治療伴心力衰竭,有效率為17%,但無1例顯效,有效率達26%,其中11.6%獲顯效,2年以上生存率達10%,5%患者停藥後仍存活。
Burgess等(1978)單用多柔比星(阿黴素)治療甲狀腺癌53例,2/3有效,腫塊穩定或縮小,生存期延長,尤以分化型及髓樣癌較敏感,未分化癌的療效較差,中位有效期8個月,生存期為17個月,避免產生嚴重並發癥。
②髓樣癌的化學治療:大多數甲狀腺髓樣癌的預後較好,但約有20%病人進展迅速,出現遠處轉移,預後欠佳,即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腫瘤,如多柔比星(阿黴素),特別是多柔比星(阿黴素),療效可達15%~30%,單藥治療的療效不及聯合用藥,而且肝。
Wu用長春新堿(1.4mg/m2),qd×2靜脈滴註,每3~4周1療程)治療伴肺,4例有效,其中2例血清降鈣素及腫塊均見明顯下降及縮小,持續達14~19個月,有效率57%,其中28%顯效,僅有輕到中度的消化道癥狀,少數(2/7)中度血象減少。
Petursson治療1例20歲髓樣癌伴肺,用鏈佐星(鏈脲黴素),先以鏈佐星(鏈脲黴素) (500mg/m2)qd×5,多柔比星(阿黴素) (60mg/m2)每3周靜脈註射,每6周療程,待肺部轉移控制後,改用達卡巴嗪(氮烯咪胺)(250mg/m2)和氟尿嘧啶(5-Fu) (450mg/m2)qd×5,以後再用75%量,每4周1療程,結果腫塊縮小,持續達10個月,治療後21個月最終因肺部病灶復發而死亡。
③甲狀腺未分化癌的化學治療:甲狀腺未分化癌的預後極差,雖對化學治療的療效較差,但仍有一定的反應,反應率達33%,而單用多柔比星(阿黴素)的反應率僅5%,平均年齡68歲,2例生存超過兩年(28,因此,對治療方法匱乏的進展期未分化癌,在放射治療無效或不宜應用時,化學治療不愧為可能有效的方法。
④原發性甲狀腺淋巴瘤的化學治療:原發性甲狀腺淋巴瘤的化學治療與淋巴瘤相似,8年生存率達100%。
(5)髓樣癌的生物制劑療法:甲狀腺髓樣癌由濾泡旁細胞發展而來,屬神經內分泌腫瘤,CEA)外,尚分泌其他肽類物質,如血清素,P物質等,導致髓樣癌特有的某些臨床癥狀,應用對抗這些肽類的生物制劑進行治療,有對癥治療的作用。
生長抑素(Somatostatin)是具有抑制腫瘤細胞中幾種生長因子及激素的分泌,而且50%的髓樣癌有生長抑素受體,生長抑素可使因這些激素造成的癥狀,如腹瀉,生長抑素使腫瘤縮小的可能性較小,亦有報道稱,生長抑素能使腫瘤穩定數月,IFN)對已有轉移的APUD腫瘤也有某些療效,可阻斷腫瘤細胞在G0-G1期的分裂,並可激活免疫調節系統,幹擾素(rIFN-α-2A)在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時,主要癥狀的改善率達64%。
①生長抑素:自然生長抑素的半衰期僅3min,療效短暫,必須持續不間斷地用藥,才能保持有效的血藥濃度,因此臨床上難以推廣。
②生長抑素衍生物:目前常用的生長抑素衍生物有奧曲肽(Octreotide),它們的半衰期明顯延長,已應用於臨床。
生長抑素衍生物抑制腫瘤生長的機制是:A.抑制促進腫瘤生長的介質;B.抑制腫瘤的血管生長;C.調節免疫活性;D.通過腫瘤細胞的生長抑素受體,阻止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
八肽奧曲肽可改善甲狀腺髓樣癌的癥狀,並降低血清降鈣素及CEA,但抗腫瘤的療效較差,腹瀉,且所有病例的血清降鈣素均下降,奧曲肽隻能改善虛弱,血清降鈣素僅4例下降,隻有1例具抗腫瘤效果,單獨應用八肽奧曲肽的療效並不十分滿意。
③奧曲肽與幹擾素聯合應用:Joensuu(1992)聯合應用奧曲肽和幹擾素(重組幹擾素α-2b)治療終末期轉移性類癌,發現血清腫瘤標記物的水平下降,甚至正常,提示在治療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時也可能有效,8例散發性甲狀腺髓樣癌有已不能切除的轉移灶(縱隔,並經111In-DTPA證實有生長抑素受體,300μg/d再皮下註射6個月,幹擾素(r-IFN-α-2b)500萬U/d,肌內註射,每周3次,共12個月,其中有5例的潮紅,6例的血清降鈣素及CEA下降,為原來的32%~88%,提示腫瘤被抑制,但轉移灶並未縮小,也發現具有穩定病變,降低血清降鈣素及CEA的結果,是必須每日註射奧曲肽,費用較高。
④緩釋奧曲肽與幹擾素聯合應用:緩釋奧曲肽(Lanreotide)是一種新型的環八肽生長抑素衍生物,與緩釋劑螯合後半衰期大大延長,10~14天註射1次即可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肌內註射緩釋奧曲肽30mg/2周,6個月後,改為每10~14天肌內註射緩釋奧曲肽30mg,再用6個月,開始用幹擾素(r-IFN-α-2b) 500萬U肌內註射,每周3次,共用緩釋奧曲肽12個月,r-IFN-α-2b 11個月,療效明顯,其中2例小轉移灶消失,3例腫瘤穩定,而大部分(6/7)癥狀明顯改善。
總之,生長抑素衍生物與幹擾素(重組幹擾素)聯合應用,可緩解腫瘤分泌多肽類激素引起的癥狀,降低血清腫瘤標記物水平,提示腫瘤抑制,但對腫瘤本身的控制作用仍較為微弱。
(6)經皮乙醇註射治療:主要用於實性小至中等結節的治療,在結節內找到血管最豐富的區域後,用21~22號針頭註入乙醇。治療前和治療後應追蹤TSH。此法可有60%左右的治愈率。
乙醇註射主要用於治療無功能性甲狀腺結節,尤其是有轉移和局部壓迫癥狀者,不能首選乙醇註射治療。
(7)對癥治療:甲狀腺癌術後出現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時,可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可服用賽庚啶緩解癥狀。
(8)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甲狀腺癌的治療除手術外,有多種非手術療法,各種療法的單獨使用有局限性,療效有時不盡如人意,而在某些情況下聯合應用,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必須恰當掌握指征,否則會造成事倍功半。
①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
A.核素碘消融聯合TSH抑制療法:Mazzaferri等認為,確診時年齡>40歲,腫瘤>1.5cm的DTC,在較大范圍的手術(甲狀腺近全切除)後,聯合應用核素碘消融殘留腺體及TSH抑制療法能有效地提高30年生存率及減少復發率,中位隨訪達15.7年,發現術後隻用TSH抑制療法的療效不及核素碘消融治療,後者的復發率減少1/3,而術後二者聯合應用無1例死於甲狀腺癌。
由於TSH影響核素碘的攝取,以血清TSH在30~50μU/ml時為核素碘治療的最佳時機,甲狀腺術後2~3周內TSH明顯增高,故應在術後2~3周後監測血清TSH,可作全身小劑量的核素碘(1~5mCi)掃描瞭解有無攝碘能力,可作抑制療法,若能攝碘,則可初步瞭解有無轉移,則應用核素碘治療劑量;若無轉移可采用消融劑量作核素碘消融治療,以瞭解有無未被小劑量核素碘顯示的隱性轉移灶,應追加治療劑量,再用抑制療法以增強療效,確定須否再次應用治療劑量的核素碘。
B.核素碘聯合放射治療:主要指征是具有一定攝碘能力但不足夠的DTC,或具有手術反指征,聯合放射治療可提高長年生存率。
Tsang報道放射治療手術後鏡下殘留病灶的乳頭狀癌155例,加用放射治療較不用放射治療,能增加10年生存率(100% vs 95%)及10年無瘤生存率(93% vs 70%),在大體標本殘留乳頭狀癌病灶的33例,加用放射治療後5年生存率也達65%,5年無瘤生存率為62%;但無殘留病灶者,加用放射治療並不延長無瘤生存率。
②甲狀腺未分化癌的綜合治療:若單獨應用手術,明顯提高療效,5年生存率可達10%左右。
Kin以小劑量多柔比星(阿黴素,10mg/m2·w)加放射(1.6Gy ,2次/d,每周3次,共40天,總量57.6 Gy)治療進展期甲狀腺未分化癌19例,2年局部復發率僅32%,中位生存期達1年,用放射治療,其中1例(10%)存活12年,用多柔比星(阿黴素)聯合術前(30Gy),局部復發率52%,僅24%病例死於局部病變,且無轉移,聯合治療並無重大並發癥,表明放射治療能延緩局部病灶的過程,聯合治療有效。
③原發性甲狀腺淋巴瘤的綜合治療:大多數甲狀腺淋巴瘤須作放射加化學的綜合治療,尤其是病變伴有縱隔延伸者,發現遠處轉移及復發率明顯低於單獨放射治療組者,前者5年生存率達100%,無瘤生存率為72%。
(9)各種甲狀腺癌非手術治療的選擇:包括未分化癌在內所有甲狀腺癌,在有條件時均應以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法,因手術治療的療效肯定,且為今後的非手術療法奠定瞭基礎,非手術療法是在無手術條件或作為術後輔助治療時的選擇,通常在眾多的非手術療法中依以下次序選擇:TSH抑制療法。但應須根據腫瘤的病理類型最後決定。
低危組DTC隻要手術范圍恰當,術後隻需行5年TSH抑制療法並定期隨訪,並輔以核素碘消融治療,治療方案應根據腫瘤攝碘情況而定,具攝碘功能者首選治療量的核素碘,攝碘功能較差者可選用核素碘與放射聯合治療,無攝碘功能者單獨應用放射治療,其間仍應堅持TSH抑制療法。
低分化甲狀腺癌,如圓柱細胞癌有時對核素碘也有一定療效。
甲狀腺髓樣癌術後隻有血清降鈣素或CEA增高,而無臨床影像學復發,應首先除外因乳腺癌,可選用核素碘消融療法,消融後5~10天掃描,隻有生化復發者的10年生存率仍高達86%,若已有臨床或影像學的復發,而不能再手術時,可采用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也可能有效,可選用生物療法,特別是聯合應用生長抑素衍生物及幹擾素(r-IFN-α-2b),具減輕及緩和癥狀作用,隻有淋巴轉移者的5年生存率也有94.5%,明顯高於淋巴外轉移(41%)。
未分化癌若病變局限在腺內,仍以手術為主,術後輔以放射治療,放射及化學聯合治療不失為可行的方法。
甲狀腺淋巴瘤過去以廣泛切除為主,但近來認為,大多數病例已同時伴有其他部位的淋巴瘤,因此僅對局限於甲狀腺的淋巴瘤行手術切除,屬Ⅰ,手術隻起診斷性作用,須在減負手術後加作放射與化學聯合治療。
Mayo醫院對DTC均作甲狀腺近全切除術,術後根據MACIS積分,決定不同的術後處理方案,以減少術後復發率及提高長期生存率,並以最佳的經濟效價比達到合適的治療目的,既不治療過分,也不治療不足。
他們將MACIS積分<6.0的乳頭狀癌作為低危組,隻應用抑制療法到TSH正常低值即可,極少需要其他輔助治療,隻需進行物理學檢查。
對於MACIS積分在6.0~6.99的乳頭狀及伴包膜浸潤的濾泡狀癌,納入中危組,須積極處理,但與癌腫有關的死亡率並不高,術後應作核素碘的消融治療(131I 30~75mCi),並作抑制療法,隻需使TSH剛低於正常值,手術6~12周後,作重組人類TSH(rhTSH)刺激後的核素掃描,術後3~6個月做B超,以後每年1次,至少維持5年,並在刺激試驗後測血清TG,即在停服甲狀腺素時全身核素掃描前服用測血清TG。
MACIS>7.0的乳頭狀或廣泛浸潤(血管,術後應更積極的監察及治療,術後6周須作核素消融治療,數月後作進一步的核素治療131I 100~200mCi),5~10天後全身掃描以發現隱性病灶,同時作更積極的抑制療法,盡可能地降低血清TSH值,並在刺激試驗後測血清TG,以後至少在5年內每年重復1次。
對濾泡狀癌的老年患者尚需監察遠處轉移,可用幾個療程的核素治療延長壽命,放射治療可減少局部癥狀及病理性骨折的危險性。無法切除的病灶可聯合核素及放射治療。
2.手術治療
甲狀腺癌一經診斷或高度懷疑甲狀腺患者,一般均需盡早手術治療,可使手術操作更容易,同時也可抑制癌細胞擴散的作用,以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及決定手術方式,有學者主張對非多中心的,有利於降低術後復發率及復發的病死率,如頸部淋巴結受累,應行頸部淋巴結清除術,同時也可確定遠處的轉移灶。
(1)手術原則:外科手術切除原發灶和轉移灶,是甲狀腺癌手術的基本原則,一般標準術式是甲狀腺近全切(near-total thyroidectomy),僅遺留2~4g上葉組織,並清掃全部可疑淋巴結,術後不必行局部放療,但對腫瘤大於1cm直徑的“低危復發”病人和所有“高危復發”病人,在術後必須進行放療,或給予治療量的放射性碘,應行外放射治療。
①乳頭狀腺癌:
A.甲狀腺切除范圍:一種意見主張作甲狀腺全切除術,不作甲狀腺全切除術,往往遺留病灶,日後造成復發。b.殘留的惡性程度低的乳頭狀腺癌能轉化為惡性程度高的未分化癌。全甲狀腺切除可預防此種轉化。c.全甲狀腺切除為遠處轉移癌作放射性碘治療打下瞭基礎。
有些人不主張作全甲狀腺切除,其依據是:a.全甲狀腺切除將造成永久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旁腺功能低下,有些患者即便對側存在一些癌細胞,未必會有臨床表現,術後行內分泌治療可以控制復發和轉移。
故此應根據具體的情況,區別對待。
癌腫局限於一側腺體,腫瘤的局部切除術范圍是不夠的,此術式不能保證完全切除原發癌,行此術後再行患側甲狀腺腺葉的切除術,標本病理檢查20%~60%仍可查見殘餘癌。
國外有不少學者主張局限於一側腺葉內的癌,行全或近全甲狀腺切除術,平均66%采用近全甲狀腺切除術,22%行全甲狀腺切除術,8%行兩側次全切除術,僅4%行患側葉切除術,雙側甲狀腺應視為一個整體,應予全部切除,患單側甲狀腺癌的患者,80%~87.5%在對側腺體內可查見多癌灶,10%~24%對側腺體出現復發癌,而全甲狀腺切除後,僅2%對側復發,有利於日後131I檢測及治療甲狀腺以外部位的轉移灶,註意保留甲狀旁腺或對側甲狀腺後包膜,可使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合並癥減少到2%~5%。
近年有些人主張根據患者或病變的具體情況作重點選擇。
Block認為全或近全甲狀腺切除的適應證為:a.組織學證實為多癌灶,尤其>2.5cm的癌,並註意保留甲狀旁腺及喉返神經;對低危組,即男<40歲,女<50歲者,或對微小癌則均行腺葉切除術,因全甲狀腺切除便於解剖甲狀腺周圍組織及做到徹底切除,並有利於清楚解剖甲狀腺後被膜,以保存甲狀旁腺。
當單側甲狀腺乳頭狀腺癌,臨床上尚未證實有多灶癌存在時,目前多數人主張行患側腺葉合並峽部切除術,但臨床觀察,一側腺葉切除後,在隨診期間對側腺體出現癌者並不多見,但原發灶以外的多發灶大多處於隱性狀態,可以允許觀察,再次手術一般並不影響徹底切除,也不影響預後,在甲狀腺癌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並無必要進行全甲狀腺切除,其遠期療效並無統計學差異,並發甲狀旁腺功能不足者約占1/3,即使經仔細解剖可將合並癥降低到3%,也必將帶來患者永久性的痛苦,仍須力求避免發生。
作者認為對局限在一側腺葉,行腺葉合並峽部切除適合於臨床應用,術後病理報告為乳頭狀腺癌,而手術已行患側腺葉切除且患側淋巴結無腫大,一般可不再次手術。
對側腺體受累或有多發癌灶,此種多屬施行全或近全甲狀腺切除的適應證,采取保留一側甲狀腺的上或下極少許腺體。
當癌位於峽部時,應將峽部連同兩腺葉的大部整塊切除。
當癌腫累及腺葉外組織時,多數並非手術禁忌證,不可輕易放棄手術治療,如能將局部腫瘤與受累組織一並徹底切除,一些患者仍有可能獲得長期生存,多數可以從氣管銳性分離,若已侵犯氣管淺層,可切除部分氣管軟骨與腫瘤組織;如已侵犯氣管全層,則需切除受累的全層氣管壁,缺損難以修復時,可開放造口,則須作全喉切除術,可切除受累的肌層或全層,並修復食管,如難以全部切除時,可殘留少量的癌組織於動脈壁,術後再行二期處理,由於以上情況切除大部瘤體後,局部殘留有量不等的癌組織,經10年以上觀察,其中65.3%生存,無明顯不適,爭取切除可能切除的癌組織,不要輕易放棄手術,可行全甲狀腺切除術,為術後放射性碘治療打下基礎。
B.頸淋巴結轉移癌的外科治療:由於乳頭狀腺癌其組織學形態和生物學表現不一致,在是否行預防性頸淋巴結清掃術方面,各傢學者也有意見分歧,而且頸淋巴轉移陽性率高,即便臨床上摸不到受累的淋巴結,但在切除的標本中,頸淋巴結的陽性率仍達61.2%~68.7%,而且頸清掃術可以提高生存率,也主張行預防性頸清掃術,惡性程度低,生長緩慢,預後相對良好,主要為淋巴轉移,過早地清除頸淋巴結反而破壞瞭防止腫瘤擴散的第一道防線,即切除原發腫瘤,僅在臨床上出現淋巴結轉移時,才行頸清掃術,本病發生頸淋巴結轉移並不影響預後,日後頸淋巴結轉移僅為7%~15%,對預後並無明顯影響。
近年多數人主張根據原發癌侵犯情況來決定是否施行此手術,術中探查氣管旁及頸內靜脈中段腫大淋巴結,證實為轉移癌者,行選擇性頸清術。Cady主張在原發癌侵及甲狀腺外組織時行頸清術。
根據原發癌的侵犯程度而選擇適當的術式,是近年來本病的發展趨勢,應剖檢大體標本,檢查包膜是否完整,如具完整包膜(包膜內型),無需預防性清掃術,無復發及轉移,或鏡下發現侵出腫瘤包膜,無論腺內型或腺外型,首選功能性頸清掃術。
作者認為對臨床上頸淋巴結陽性,而且原發灶可以切除,一般均主張行甲狀腺原發與轉移癌聯合根治切除術,即使未觸及原發灶,亦應施行同側聯合根治術,頸清掃術後少見復發,且患者常為青年女性,為減少破壞以保存功能及外形完整,除廣泛轉移侵犯周圍組織外,近年已很少采用傳統的頸淋巴結清掃術,而逐漸應用具有優點較多的改良式甲狀腺癌根治術,上臂抬舉功能完好,頸部無明顯變形,遠期療效與傳統的頸清掃術相比,並無明顯差異。
②濾泡狀腺癌:原發灶的治療原則基本上同乳頭狀腺癌,而很少經淋巴轉移,往往已有血行轉移,一般不作頸清術,則應行全甲狀腺切除加頸清掃術,可應用放射碘治療,但應在甲狀腺全切除後進行,才能吸收放射碘。
③髓樣癌:單純髓樣癌手術原則基本上同分化型甲狀腺癌,在甲狀腺手術前,要先處理嗜鉻細胞瘤,否則,在頸部手術時可激發致死性高血壓。
④未分化癌:高度惡性,生長快,存活期短,且局限在腺體內可手術切除,手術已有困難,一般隻作姑息性峽部切斷,以解除壓迫癥狀。
(2)術前準備:
①身體狀況的準備:調整病人身體至最理想的狀態,保持生命體征的正常,應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才施以手術。病人的心。
②對甲狀腺癌可能侵及的部位進行認真檢查,檢查氣管是否受壓及受壓程度,縱隔有無鈣化淋巴結及肺轉移,以明確是否存在繼發性食管癌,瞭解聲帶活動情況,以判定喉返神經受侵情況等,應作基礎代謝率檢查,並於術前作相應處理。
③甲狀腺的準備:對腺體較大而且較軟的病例,可於術前給病人口服碘/碘化鉀(復方碘溶液),目的是減少甲狀腺的血流量,減少甲狀腺的充血,使甲狀腺變小變硬,減少術中出血,3次/d,持續1周。
④手術前30min,給予一次足夠量的抗生素,預防感染,面部下方。
(3)麻醉、體位與切口:
①麻醉方式:根據手術方式采取頸叢神經阻滯麻醉,或氣管內麻醉,或靜脈復合麻醉。
②手術體位:病人取仰臥位,手術臺頭側稍微抬高(約15°),以降低頭頸部血壓,尤其是降低靜脈壓,以減少術中出血,使頭部後仰,頸部呈過伸位,最好能使頦部與肩部處於同一水平面上,使病人頸部進一步過伸,以保證術中滿意的顯露。
③甲狀腺葉切除術,切口宜在胸鎖關節上方約2cm處,按皮紋走行方向作弧形切口,可清除淋巴結的區域和范圍作用“X”形切口,或“L”形切口。
(4)手術方法:
①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
A.顯露甲狀腺:切開皮膚,在頸中線處切開頸白線顯露甲狀腺,通過頸中正中線切口將頸前肌群向左右拉開的方法,往往不能提供充分的顯露,必須切開甲狀腺前肌群(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肌)。
切開甲狀腺前肌群的操作方法:切開頸闊肌後,充分遊離切口上,將切口上下皮瓣拉開,顯露清楚兩側胸鎖乳突肌前緣,用止血鉗或手術刀柄插入胸鎖乳突肌下方,在胸鎖乳突肌前緣與胸骨舌骨肌之間剝離,形成一明顯的分離間隙,上自甲狀軟骨下緣,下至胸鎖關節水平,於兩鑷子中間將被提起的組織切開,這樣不僅不易傷及甲狀腺,而且可因切口位於頸白線上而出血很少。
用止血鉗在切口內提起覆蓋在甲狀腺上的疏松筋膜,並將其剪開,找到並形成明顯的分層間隙,保證愈合後肌肉功能,應選擇在欲切斷的肌肉群(胸骨舌骨肌與胸骨甲狀肌)的上1/3處橫行切斷,在手指前放置一把大止血鉗,註意切勿夾到頸動脈鞘上,自血管鉗的頂端分別向上,以方便牽開切斷的肌肉,甲狀腺可良好地顯露出來。
B.切除甲狀腺:
a.囊內法:切開甲狀腺假被膜(外科囊),緊貼甲狀腺腺體表面(即真被膜,也稱纖維膜),分別結紮,然後切除甲狀腺,有保證喉上神經外支和喉返神經不受損傷的優點,有可能損傷其他組織(包括甲狀旁腺及喉返神經)。
b.囊外法:不切開甲狀腺的假被膜(外科囊),在甲狀腺前肌群的下方直接顯露甲狀腺側葉上極及甲狀腺外側間隙,在甲狀腺外側結紮,繼而切除甲狀腺,雖有結紮血管的徹底性,但也存在病人術後甲狀旁腺因供血不足而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的可能;雖然不涉及喉返神經,但在結紮甲狀腺上動,在切除大部分甲狀腺腺體及縫合殘餘甲狀腺時也存在與囊內法同樣的損傷可能,切除甲狀腺均應顯露喉返神經,在氣管食管溝附近顯露喉返神經,明確甲狀腺下動脈的主幹及其分支與喉返神經的關系後,在直視下結紮,顯然能保證殘餘甲狀腺(甲狀旁腺)的供血;而且消除瞭切除大部分甲狀腺腺體及縫合殘餘甲狀腺時可能傷及喉返神經的危險,也可能會增加損傷喉返神經的機會,應僅在甲狀腺側葉下極處顯露一小段喉返神經,不宜全程解剖。
d.囊內,結紮,采用囊內法;遊離甲狀腺下極,結紮。
C.甲狀腺kf 次全切除的程序
a.自甲狀腺上極遊離法:甲狀腺上極血管結紮,用絲線或血管鉗在甲狀腺上極向下,盡量提起甲狀腺上極,從此口伸進止血鉗,在外科囊內以鈍性剝離法將甲狀腺自喉頭部推開(圖11A),食指伸至甲狀腺上極血管後方抵住甲狀腺外側緣,在靠近甲狀腺腺體處用止血鉗作血管與甲狀腺的鈍性分離,結紮,不可連帶任何其他組織,術者可根據是否在上極保留一些甲狀腺組織而決定切除結紮甲狀腺上血管的主幹或分支,不必分開,可一並結紮,止血鉗可置於甲狀腺上端或夾在甲狀腺上極(約在上極頂端向下1cm處)的腺體實質內。
甲狀腺中靜脈結紮,順勢剝離甲狀腺的外側,將腺體輕輕向上,顯露甲狀腺中靜脈並將其結紮,否則可能將甲狀腺中靜脈拉成細線樣而不易辨認,結紮,一定要將甲狀腺外側面遊離清楚,在緊靠腺體處操作,否則可能引起下步操作中的出血。
甲狀腺下極血管的處理:向上,以提起甲狀腺下極,用小止血鉗或手指在假被膜外顯露甲狀腺下極後方,其下面便是氣管,在雙重結紮,應註意不要損傷氣管,並由此進入甲狀腺峽部下面,可用鈍頭止血鉗小心將其與氣管分開,按常規結紮,喉返神經在創口內的位置較通常高得多,因此,在廣泛切除甲狀腺組織前,應註意辨認清楚喉返神經行程及其與甲狀腺下動脈(主幹及分支)的位置關系,然後再結紮切斷甲狀腺下動脈分支。
切斷峽部:將甲狀腺向外牽拉,從氣管方遊離甲狀腺峽部並切斷,應一並將其切除,由內向外遊離甲狀腺不可太深,一般遊離到氣管外側即可,因喉返神經就在其深部的氣管食管旁溝上行。
甲狀腺葉切除:確定切除甲狀腺的范圍,要根據病人年齡及疾病性質等因素決定甲狀腺腺體殘留量,楔形切除(呈凹陷形)後的殘留量約拇指頭大為標準(圖11D),即約為前者的1.5~2倍量,老年人(甲狀腺濾泡退化),其殘留量也要相對多一些。
在看清楚氣管的情況下,於創口內提起甲狀腺,在設定的切除線上,深入腺體實質置一排蚊式止血鉗,沿止血鉗上方,朝向甲狀腺峽部斷端下緣切開甲狀腺腺體,在保證保存甲狀旁腺和確保喉返神經的前提下,呈楔形切除甲狀腺一側葉的大部腺體,將保留的甲狀腺組織與甲狀腺後側被膜縫合起來,其後方應有保存下來的甲狀旁腺和受到很好保護的喉返神經,可以同樣方法次全切除另一側甲狀腺。
b.自甲狀腺外側開始遊離法:甲狀腺中靜脈結紮切斷:自甲狀腺外側鈍性遊離,靠近甲狀腺結紮。
甲狀腺下動靜脈結紮切斷:順勢遊離甲狀腺下極,輕輕將甲狀腺向內,顯露甲狀腺下靜脈,將其在遠離甲狀腺處結紮,可於甲狀腺側葉後緣中點或側葉緣稍下方找到甲狀腺下動脈,甲狀腺下動脈在被發現處,分兩支穿入甲狀腺筋膜鞘,與在該處通過的喉返神經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很多變化,在與甲狀腺下動脈(分支)相互位置關系變化中,56.3%的右側喉返神經和33.9%左側喉返神經被列為手術中易受損傷的“危險型”關系,即喉返神經穿過甲狀腺下動脈主幹或分支之間,或喉返神經在喉外出現分支,甲狀腺下動脈在其分支間通過,被夾鎖在甲狀腺下動脈之間的喉返神經也將被隨之拉動,如恰恰在該處進行銳性遊離或切割甲狀腺,往往會造成喉返神經的損傷,一定要仔細探查清楚甲狀腺下動脈與喉返神經的關系,在確保喉返神經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再結紮。
甲狀腺上極血管處理:放松已遊離的甲狀腺下極,沿甲狀腺外側向上遊離,輕輕向下方牽拉甲狀腺上極,仔細顯露甲狀腺上動,喉上神經外支與甲狀腺上動脈多數相伴下行,幾乎在快要到達甲狀腺腺葉時候上神經外支才彎向內側,經甲狀腺懸韌帶進入環甲肌,喉上神經外支較為纖細,不註意觀察很難發現,要求術者在處理甲狀腺上動,不要隨便鉗夾甲狀腺上極血管周圍組織,尤其是甲狀腺上動脈內側的組織(喉上神經外支多位於甲狀腺內側走行),應註意發現喉上神經外支,分兩次結紮甲狀腺上極的動。
切斷峽部:將遊離之甲狀腺腺葉向外牽引,遊離甲狀腺峽部,在氣管和甲狀腺後壁之間邊分離邊前進插入血管鉗(圖12E),然後在欲切斷處的兩邊各從上,在其之間切斷整個峽部,應將其一並切除,往往是進入錐狀葉的血管被切斷所致,應妥善結紮處理,提起切斷的甲狀腺峽部,在氣管和甲狀腺後壁之間稍作分離至氣管側緣。
切除甲狀腺體:切除方法同自甲狀腺上極遊離程序,以同樣方法切除對側腺葉,應註意檢查甲狀旁腺是否還留存在原位,同時檢查切下的標本,應該將其移植回胸鎖乳突肌內,將保留的甲狀腺組織與甲狀腺後側被膜縫合,縫閉殘腔,又留下無效腔。
關閉切口縫合頸前肌群以前,取出墊在肩胛下的軟枕,使頸前區組織松弛,查無出血後,置放引流,逐層關閉切口。
②甲狀腺葉全切除術:主要用於甲狀腺乳頭狀癌病灶局限於一側葉,無淋巴結轉移,或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的手術。
A.切口,向下遊離到胸鎖關節水平,應註意避免損傷連接兩側頸前靜脈的頸靜脈弓,必須在此交通弓下方貫穿結紮,以防發生空氣栓塞,用兩把止血鉗提起覆蓋在甲狀腺上的疏松筋膜,用刀切開,其下方便是甲狀腺外科囊(假包膜)與甲狀腺纖維囊(真包膜)之間的間隙,將欲切除側甲狀腺完全顯露出來。
B.甲狀腺血管的處理:同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
C.切除峽部。
D.切除甲狀腺葉:將遊離的甲狀腺一側腺葉再翻向內側,從後面逐漸向靠近氣管方向剝離,將甲狀腺一側腺葉完整地切除,如不慎刺進氣管筋膜,將增加病人術後的不適,如粗暴地撕破纖薄的氣管黏膜,術後病人可感覺異常疼痛及發生氣管炎。
如甲狀腺癌與頸前肌群粘連或浸潤頸前肌群,應切除頸前肌群,應常規探查雙側的胸鎖乳頭肌內及後方淋巴結有無腫大,如證實為轉移癌,應行頸淋巴結清掃術。
E.關閉切口:關閉切口前要再一次檢查甲狀旁腺,相當於甲狀軟骨下部水平,即使已經確信甲狀旁腺被保留下來瞭,仍有必要再一次仔細檢查手術切下來的標本,如發現切下來的標本上有甲狀旁腺附著,哪怕是可疑甲狀旁腺的扁平結節,也應作自體移植,將其移植至胸鎖乳突肌內為宜。
撤除肩胛下的軟枕,松解頸部的張力,用溫鹽水沖洗創口,如術野已無出血或滲血,可於氣管旁放置膠皮膜引流或膠管引流,從胸鎖乳突肌與舌骨下肌群之間引出,有導致遺留殘腔的可能時,可考慮采用負壓吸引引流,將其短臂劈開(剪去一端短臂),置於殘餘甲狀腺後方的氣管隱窩內,其長臂自頸前肌間隙穿出,從切口中點下方2~3cm處另切一小口引出,接一次性負壓吸引器,質地柔軟而抗壓,分別間斷縫合頸闊肌和皮下組織,不能縫合在一起,以免術後形成粘連,或用可吸收線皮內縫合。
③全甲狀腺切除術:為完整地切除全部甲狀腺腺體,臨床用於:a.分化型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及乳頭狀濾泡狀混合癌);b.甲狀腺雙腺葉多發性甲癌;c.髓樣癌;d.濾泡狀癌發生遠處轉移,全切除有利於術後應用131I放射治療;e.早期可切除的腫瘤較小的未分化癌;f.甲狀腺惡性淋巴瘤,局限於腺體內。
A.顯露甲狀腺:按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進行,在頸闊肌下方間隙潛行分離皮瓣,分開舌骨下肌群,於肌群組織的上1/3處橫行切斷雙側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狀肌,顯露出甲狀腺。
B.遊離甲狀腺葉:在甲狀腺真包膜外,以手指或止血鉗由內向外仔細鈍性遊離甲狀腺側葉至其邊緣(一般先從右側葉開始),繼續稍作分離,緊靠甲狀腺結紮。
1.生化檢查 血清生化檢查有助於甲狀腺癌的診斷及術後隨訪。
(1)甲狀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k,TG)測定:TG值>10ng/ml為異常,如單純性甲狀腺腫,均可發現血清TG升高,故TG不能作為腫瘤標志物用於定性診斷,或雖有甲狀腺殘存,但131I治療後甲狀腺不再存在,應不再有TG,若經放射性免疫測定,發現TG升高,則表明體內可能有甲狀腺癌的復發或轉移,TG可作為較具有特異性的腫瘤標志物,用作術後的動態監測,瞭解體內是否有甲狀腺癌復發或轉移,仍有甲狀腺殘留,則檢測TG僅能作為參考,而不如前者的效用大,以免幹擾檢查結果。
(2)降鈣素測定:正常人血清和甲狀腺組織中降鈣素含量甚微,放射性免疫測定降鈣素的水平為0.1~0.2ng/ml,大多數>50ng/ml,血清降鈣素明顯升高為陽性,正常人無此反應,但降鈣素對血鈣水平的調節作用遠不如甲狀旁腺激素強大,故血清鈣水平大多正常,患者無骨質吸收的X線表現,如血清降鈣素恢復正常,說明腫瘤切除徹底;如血清降鈣素仍高,表示仍有腫瘤殘留或已發生轉移,有助於及早發現腫瘤復發,提高治療效果,增加存活率。
(3)甲狀腺功能檢測:甲狀腺癌患者都應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測,包括血漿PBI,血清T3。
2.甲狀腺癌病理檢查 對於針刺檢查,可能對癌造成擴散,因而不主張廣泛采用,最好是進行開放性甲狀腺組織活檢,有利於診斷及鑒別診斷。
用細針穿刺甲狀腺腫物,抽得微量細胞後塗片,進行細胞學檢查(FNAC),一般確診率5%~79%,在B超引導下進行穿刺,可提高確診率,但快捷,有時半小時內即有結果,細胞核有包涵體時,可診斷甲狀細乳頭狀癌,可作頸淋巴結的FNAC,如發現乳頭狀癌結構可考慮甲狀腺乳頭狀癌轉移,可判斷為濾泡性腫瘤,但不能鑒別良性或惡性。
3.基因診斷 FNAC和B超檢查可以明確甲狀腺腫瘤的診斷,通過FNAC提供的細胞學證據是術前診斷甲狀腺癌的最佳辦法,FNAC的準確性依賴於訓練良好,通過檢測甲狀腺腫瘤細胞不同的基因表達,進而判斷甲狀腺腫物的良惡性成為可能。
在所有非遺傳性腫瘤中,甲狀腺癌的一級親屬患病率最高,可高達8.6%,提示甲狀腺癌的發病機制涉及某些基因的異常,或信號傳導因子的異常與某一種或幾種甲狀腺癌有關,也沒有良好的生物學標志物可供診斷或判斷預後,檢測8例甲狀腺乳頭狀癌標本時發現,8例均有24個基因的表達增高(>2倍),包括與乳頭狀癌有關的MET,也有一些以往認為與甲狀腺癌無關的基因,如CIT-ED1;表達減少的基因有8個,主要是與甲狀腺功能有關的基因(如TPO)和抑癌基因(如BCL2),並認為可用作基因診斷的候選基因是N33,尚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經針吸活檢RT-PCR(aspiration biopsy RT-PCR,ABRP)檢測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未分化癌的癌胚纖維連接蛋白(oncofetal fibronectin,OnfFN)mRNA的表達,發現術前診斷的敏感性可達到96.9%,特異性達到100%,而未見於癌旁正常甲狀腺組織和其他甲狀腺病變,而且OnfFN與正常纖維連接蛋白不同,具有癌胚基團(ⅢCS基團),可見於口腔,發現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未分化癌的OnfFN/TG>0.1,而良性甲狀腺病和甲狀腺濾泡狀腺癌的OnfFN/Tg<0.06,可為術前較客觀準確的診斷方法。
RET原癌基因編碼跨膜酪氨酸激酶受體,RET重排形成二聚體融合基因RET/PTC,常見於放射引起的甲狀腺癌,RET重排的形式至少有15種,RET/PTC1和RET/PTC3最常見,所以檢測RET/PTC有助於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診斷,甲狀腺髓樣癌中存在不同的RET基因的特異性點突變,通過檢測這些點突變也有助於診斷髓樣癌。
端粒酶與細胞的永生化有關,在惡性腫瘤細胞中可檢測到端粒酶活性,但不是正常體細胞,而良性甲狀腺病變僅為14%,因而在FNAC的基礎上檢測端粒酶活性,可提高準確性。
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是一種與β-半乳糖苷結合的動物性凝聚素,與腫瘤的轉化,在一些人和鼠腫瘤細胞系中高表達,瘤旁組織或良性甲狀腺腫瘤則無表達,發現甲狀腺癌的細胞質和胞核同時有galectin-3陽性染色,而濾泡性腺瘤僅部分胞核有陽性染色,用於診斷乳頭狀癌的敏感性100%,特異性89.65%;診斷濾泡狀腺癌時敏感性為82.35%,而特異性為89.65%,因而認為,檢測細胞質中galectin-3的表達是術前診斷DTC的簡單。其他見於用於甲狀腺癌診斷的基因還有DPPIV(CD26)。
甲狀腺癌的影像學檢查包括下述幾方面:
1.X線平片
(1)頸部正,巨大甲狀腺可以顯示軟組織的輪廓和鈣化陰影,呈斑片狀,密度較均勻,而惡性腫瘤的X線平片常呈雲霧狀或顆粒狀,邊界不規則,可通過頸部正側位片瞭解氣管與甲狀腺的關系,甲狀腺良性腫瘤或結節性甲狀腺腫可使氣管移位,但一般不引起狹窄;晚期甲狀腺癌浸潤氣管可引起氣管狹窄,但移位程度比較輕微。
(2)胸部及骨骼X線片:常規胸片檢查可以瞭解有無肺轉移,骨骼攝片觀察有無骨骼轉移,骨骼轉移以顱骨,主要是為溶骨性破壞,無骨膜反應,可侵犯鄰近軟組織。
2.CT掃描
在CT圖像上,甲狀腺癌表現為甲狀腺內的邊界較模糊,有時可以看到鈣化點,還可以觀察鄰近器官如氣管,以及氣管旁,常常突出於甲狀腺區以外,密度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還可發現有轉移灶,其中囊性變與壞死區可無強化,晚期癌轉移至肺,顱內及骨也可顯示,可對病人預後進行評價。
3.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對軟組織分辨力較高,其陽性率可優於X線攝影等檢查,可分辨囊實性腫物,正確率達80%~90%,甲狀腺癌結節的包膜不完整或無包膜,可呈蟹足樣改變,可有砂粒樣鈣化,多見於乳頭狀癌,較少出現囊腫的圖像,瘤內有動脈血流頻譜,可發現腫大的淋巴結,淋巴結的縱徑:橫徑<2,血流信號分佈紊亂,表現為甲狀腺包膜或頸內靜脈回聲中斷,若轉移至頸內靜脈內出現低,彩色多普勒超聲可顯示點狀或條狀的血流信號。
4.核素檢查
甲狀腺有吸碘和濃集碘的功能,放射性碘進入人體後大多數分佈在甲狀腺內,可以顯示甲狀腺形態,並可測定甲狀腺的吸碘率,但是,也有部分甲狀腺癌的攝取131I功能很差,還應采用其他方法,SPECT)診斷甲狀腺腫瘤,診斷效果有所提高,主要有兩種方法。
(1)甲狀腺靜態成像:可以顯示甲狀腺位置,以及甲狀腺內放射性分佈情況,並可顯示甲狀腺腫瘤,右葉小而左葉稍大,均應考慮甲狀腺轉移癌。
根據甲狀腺結節的功能狀況,可分為:①熱結節,圖像中結節顯像呈密集影,明顯高於正常甲狀腺組織,多數為功能自主性腺瘤,但少數亦可為癌,圖像中結節組織聚集的顯像劑接近正常甲狀腺組織,一般多為甲狀腺瘤,但少數亦可為癌,結節部位無聚集顯像劑的功能,圖像表現為結節部位的放射性分佈缺損,常見於甲狀腺癌,甲狀腺瘤等良性病變亦可顯示冷/涼結節,僅說明結節組織對131I和99mTc攝取的功能狀態,而與結節的良惡性無直接聯系,不能作為甲狀腺惡性腫瘤診斷依據。
(2)甲狀腺功能成像:甲狀腺癌組織血管增多,血流加快,因而可用99mTc作顯影劑進行甲狀腺動態顯像,對甲狀腺結節進行鑒別診斷,正常甲狀腺在16s左右開始顯像,並逐漸增強,22s左右達峰值,16s達高峰,如為甲狀腺良性腫物,甲狀腺結節在30s內不顯影。
5.甲狀腺磁共振顯像檢查(MRI) 高分辨MRI檢查
更能清楚顯示甲狀腺腫瘤冠,並能清楚定位病變范圍及淋巴結轉移灶,更好地協助診斷,指導治療方法的選擇,主要是看甲狀腺癌對於鄰近肌肉組織,淋巴結等部位的侵犯,以及術後復發的評價等。
診斷甲狀腺結節的關鍵是鑒別結節的性質,診斷甲狀腺癌前,應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
1.結節性甲狀腺腫
一般有缺碘的基礎,中年婦女多見,病史較長,病變常累及雙側甲狀腺,呈多發結節,結節大小不一,平滑,質軟,結節一般無壓迫癥狀,部分結節發生囊性變,腺體可對稱性縮小,甲狀腺腫塊迅速增大並使周圍組織浸潤,腫塊堅實,活動性差,繼而頸深淋巴結,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2.甲狀腺炎
各種類型的甲狀腺炎都可能誤診為甲狀腺癌,如甲狀腺不對稱性增大,結節狀,與周圍組織粘連和固定,但光鏡下的表現不同。
(1)亞急性甲狀腺炎: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甲狀腺濾泡的破壞,釋放出膠體,有體溫升高,甲狀腺腫大,一側甲狀腺變硬,伴有輕壓痛,數周後可累及另一側甲狀腺;有的病例可在數月內反復緩解,血清T3,但甲狀腺131I吸收率顯著降低,這種分離現象有診斷價值。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甲狀腺素補充治療效果較好。大多數病例可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診斷。
(2)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多發生在40歲以上婦女,雙側甲狀腺慢性,橡皮樣硬度,表面有結節,一般與周圍組織不粘連或固定,頸淋巴結無腫大,而且部分與甲狀腺癌並存,如黏液性水腫,甲狀腺抗體明顯升高。
(3)硬化性甲狀腺炎(Riedel病):又稱纖維性甲狀腺炎,為全身慢性纖維增殖性疾病局部表現,平均2~3年,基礎代謝正常或稍高,質硬如木樣,但保持甲狀腺原來的外形,常與周圍組織固定並出現壓迫癥狀,表現為呼吸緊迫,難與甲狀腺癌鑒別。
3.多發性內分泌腺瘤
(1)MEN 2A型:為單側或雙側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患者多有傢族史,在C細胞增殖階段就可以認為髓樣癌存在,然後才發生嗜鉻細胞瘤,且分泌兒茶酚胺,兒茶酚胺異常增高時,可出現心悸,可出現於甲狀腺髓樣癌之前,作局部病變的病理檢查,可見表皮與真皮間有淀粉樣物沉積,產生原因未明,可能預示髓樣癌。
(2)MEN 2B型:為甲狀腺髓樣癌,包括舌背或眼結膜下黏膜神經瘤,Marfanoid體型(體型瘦長,肌肉發育差,可出現腸梗阻或腹瀉,較早出現轉移,病變可能已擴展到頸部以外,但僅少數為惡性,如腹瀉,往往為雙側性,且常因嗜鉻細胞突然死亡,應先處理嗜鉻細胞瘤,術後再擇期切除甲狀腺髓樣癌,應先處理甲狀腺髓樣癌,皮質醇增多癥多可緩解,預後差,MEN 2A型較好,散發型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