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
1.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可繼發於各種類型的腦脊膜炎、腦脊髓炎,特別是病毒等感染引起的漿液性腦膜炎。
2.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感染:全身感染如感冒、流感、風濕、肺炎、結核、敗血癥、盆腔感染等,均可能為致病原因。
(二)外傷:顱腦外傷及脊柱外傷均可發生,外傷可很輕微,顱肌或脊柱可無骨折等改變。
(三)異物進入蛛網膜下腔,如蛛網膜下腔出血、抗菌素、麻醉劑、造影劑等。
(四)中樞神經系統有原發病變,如腫瘤、脊髓空洞癥、視神經炎、多發性硬化等。
(五)顱骨及脊柱病變,如顱底凹陷癥、脊柱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癥等。
(六)中毒,如鉛中毒、酒精中毒等。
(七)病因不明:有可能是臨床征象不明顯或病因未查明的非化膿性腦膜炎,特別是病毒感染所引起。
由於發病部位不同,臨床癥狀各不相同。常見的有:
(一)腦蛛網膜炎。
1.後顱凹蛛網膜炎:
(1)背側型:臨床癥狀以顱內壓增高為主,出現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等,並可因慢性枕大孔疝而致枕頸部疼痛、頸項強直。
(2)腹側型:眩暈、眼球震顫、病灶側耳聾、耳鳴、周圍性面癱、顏面感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以及肢體共濟失調等。
2.大腦半球凸面蛛網膜炎:主要癥狀為頭痛和癲癇發作。頭痛可為局限性或彌漫性,一般較輕,有時在頭位改變時可有加重。癲癇多為局限性。局限性的神經損害癥狀如偏癱、失語等較少較輕。
3.視交叉蛛網膜炎:以頭痛和視力障礙為主。
(二)脊髓蛛網膜炎:以胸髓、頸髓病變較多見,早期常為後根刺激癥狀,產生神經根受累區域內的根性疼痛,輕重不一,休息後可減輕,常持續數月數年後出現不同程度的脊髓壓迫癥狀。
(三)腦脊髓蛛網膜炎:為腦部和脊髓均有病變,兩者可同時發生,或由脊髓病變逐漸至後顱凹顱底所致,產生相應的脊髓和顱神經損害癥狀。
1.急救措施
1.急性期要絕對靜臥,避免血壓突然增高的各種因素,同時要快速呼叫救護車或通知急救中心。
2.急救時要在患者肩下墊上枕頭,使上身和頭部略抬高。如果僅使頭部抬高而頸部彎曲,則頭部靜脈血難以回流反而使腦壓上升,故需特別註意。
3.如果出現意識喪失,呼吸道阻塞是很危險的。此時應讓患者側身俯臥,下頜前伸,即取昏睡體位 。
註意事項
1.如果病人訴說有容易疲勞 、看東西變黃、眼鏡度數不合適等癥狀,就要考慮這是不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征兆。如果有這樣自覺的癥狀,應盡快求醫。
2.蛛網膜下腔出血多屬腦血管異常所致,即使一時止住,也有在數周後再發的可能。因此,應該進行徹底的治療。
保健品查詢蛛網膜炎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蛛網膜炎西醫治療方法1. 抗感染治療:在疑為或明確是感染所致病例,可給以抗菌素或抗病毒制劑。有的病例即使結核證據不多,也可先給抗結核治療,兩周左右如有療效,中繼續按結核治療。
2. 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可靜脈滴氫化可的松(100~200mg,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或肌註或口服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椎管內註射激素,通常一次使用地塞米松2~5mg,和腦脊液混合後緩慢註射至蛛網膜下腔內,由小量開始,每周2~3次,10次為一療程。糜蛋白酶(5mg)或胰蛋白酶(5~10mg)肌註,每日一次,也可試用以軟化粘連,但療效不理想。
3. 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可使用菸酸、地巴唑、654-2、山莨菪堿註射液等。
4. 理療:如視交叉蛛網膜炎可試用經眼球部進行碘離子導入法。
5. 放射治療:多用於脊髓蛛網膜炎及大腦半球凸面蛛網膜炎,劑量宜小,對改善血運有一定幫助,但療效不確。
6. 手術治療:主要用於囊腫切除及手術減壓,對粘連的剝離有一定困難,且療效不確,對和腫瘤難以鑒別者,也可考慮手術探察。
此外還可使用椎管內註射空氣療法,一次酌情註入10~15ml。自小量開始,每註入5ml氣體即放出等量腦脊液,每5~7天一次,對早期病例松解粘連、改善腦脊液循環或許有幫助。顱內壓增高者宜用降壓措施。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蛛網膜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由於粘連以及血管內膜也有炎變而增厚以至閉塞,可造成鄰近神經實質的缺血、壞死;囊腫可壓迫神經組織產生繼發變性。如粘連影響瞭腦脊液循環、如堵塞瞭第四腦室的正中孔、側孔、則可引起腦內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