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因其發生的病因不同,其轉歸也不同。故根據病因及轉歸不同可將其分為兩類。
1.可逆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此病患者的病因多較明確。可以找尋。當去除這些病因後,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心電圖改變均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消除,竇房結可恢復正常功能。但有些學者認為,這類患者不應歸於真正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因為真正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基本病因是竇房結的病理解剖學改變,使竇房結產生持久而不可逆的功能改變。常見的病因如下:
(1)藥物:
①抗心律失常藥:
Ⅰ類抗心律失常藥:如奎尼丁、普魯卡因胺、丙吡胺、普羅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是膜抑制劑,可抑制竇房結的起搏自律性,也能抑制房室交接區次級起搏點的功能。在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應用上述藥物時,其竇房結功能可被抑制,使竇房結恢復時間(SNRT)延長而出現竇性停搏、竇性心動過緩。
Ⅱ類抗心律失常藥:如β腎上腺素能阻滯藥,可抑制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的自律性,使竇房結恢復時間延長、出現竇房阻滯。
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如胺碘酮、索他洛爾,可直接作用於竇房結細胞膜抑制其膜電位、並可抑制交感神經的活性。
Ⅳ類抗心律失常藥:如鈣離子拮抗藥:維拉帕米、地爾硫卓、尼群地平等。應用阻滯Ca2 通道藥物,就可能抑制竇房結細胞的動作電位自發性舒張期除極,而出現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等。
②洋地黃類藥物:在大多數情況下洋地黃可使竇房結恢復時間縮短,也可有延長。多數情況下用藥是安全的,少數患者會加重竇性心動過緩的程度。患者應用洋地黃時應密切觀察心率變化。
③抗高血壓藥:如利舍平、胍乙啶、可樂定等可使心率減慢。
④其他藥物:如抗抑鬱藥:阿米替林、氯丙嗪、西咪替丁、碳酸鋰等,也可使心率減慢。
(2)急性心肌梗死或缺血。
(3)急性心臟炎癥、瓣膜和結構病變。
(4)任何原因引起的迷走神經張力過高。
(5)電解質紊亂、高鉀血癥、高碳酸血癥、低溫等。
(6)其他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肺部疾病、黏液性水腫、顱內高壓、阻塞性黃疸、膽石癥、膽囊炎、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精神抑鬱、眼睛手術等。
2.不可逆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慢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這類患者大多由於疾病引起病態竇房結綜合征表現,多為器質性竇房結病變。病程發展大多緩慢,從出現癥狀到癥狀嚴重可長達5~10年或更長。
(1)竇房結呈非特異性退行性纖維變性:是最常見的病因,除竇房結及其鄰近組織外,心臟傳導系統其餘部分,如房室結、希氏束及束支系統等,也可受累。引起多處潛在起搏和傳導功能障礙,導致所謂全傳導系統疾病。隨年齡的增長竇房結內逐漸發生纖維化,起搏細胞被纖維組織所取代,竇房結的正常功能逐漸喪失。合並房室交接處起搏或傳導功能不全的,又稱雙結病變;同時累及左、右束支的稱為全傳導系統病變。
(2)冠心病:主要為竇房結的血管缺血或硬化。冠心病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最常見的病因。但國外的病理解剖報告,有2/3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的竇房結血管是正常的。部分病例有竇房結動脈缺血,其原因為冠心病所致的血栓栓塞,也可以系某些免疫疾病發生血管壁病變產生的竇房結缺血。老年患者常見病態竇房結綜合征與冠心病兩者並存。
(3)心肌病: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病因中,心肌病也較多見。據國外報道發生率約為16.4%,據國內報道發生率為13.9%。
(4)其他疾病:
①心肌炎:據國外報道發生率為5.3%,據國內報道發生率為4.0%。包括病毒性、細菌性心肌炎等。
②全身免疫性疾病:如風濕性心臟炎、風濕性心臟病(發生率為5.8%~6.4%)、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③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傢族性QT延長綜合征、傢族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傢族性先天性竇房結自身發育異常、Friedreich遺傳性共濟失調、進行性肌萎縮、肌營養不良癥等。
④心肌代謝或浸潤性病變:心肌淀粉樣變、血色病、結節癥、惡性腫瘤。
⑤外科手術損傷:外科手術直接損傷,如心臟直視手術,心肌導管檢查也可損傷竇房結及其周圍的組織。
⑥克山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包炎、梅毒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綜合征。
⑦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及縱隔放射治療後。
(5)傢族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發生率不高,僅占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少數。是由於先天性竇房結的結構異常所致。
(二)發病機制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由於病因的不同、病理損害的部位與程度不同,其發生機制亦不同,有以下幾種:
1.對竇房結組織細胞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的影響。
2.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發生與竇房結自身電生理特點有關。
3.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發生與竇房結的血供有關。
4.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由於竇房結激動傳出障礙而產生竇房傳導阻滯。
5.迷走神經功能亢進。
6.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是腺苷介導性疾病。
1.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診斷標準在1977年制定的“北京地區對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診斷參考標準”後已有許多增補,但尚無進行新的文字修訂。此處根據臨床實踐略加修改。
(1)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①主要依據:表現為以下四項中的一項或幾項,並可除外某些藥物、迷走神經或代謝功能紊亂等所引起者。
A.竇房傳導阻滯。
B.竇性停搏:停搏時間持續2s以上。
C.明顯的、長時間的(間歇性或持續性)竇性心動過緩(心率常在50次/分以下)。大多數同時有①和(或)②。單獨竇性心動過緩者需經運動及藥物激發試驗證實。
D.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
②次要依據:為伴發的心律失常。在主要依據基礎上。可有以下表現:
A.陣發性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以及房性(或交接區性)心動過速,發作終止時在恢復竇性心律前易出現較長間歇。
B.交接區功能障礙:以起搏功能障礙較常見,表現為交接區性逸搏發生在間歇後2s以上,或交接區性心律頻率在35次/min以下:亦可出現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此即雙結病變。
③少數病例的診斷依據:
A.慢性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有可靠資料說明已經有上述竇房結功能衰竭的主要依據者;或經電轉復(或藥物轉復)恢復竇性心律後出現這種表現者。
B.持久的、緩慢的交接區性心律,心率常在50次/min分以下(竇房結持久的停搏),有時可間斷地稍微增快。
(2)可疑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①慢性心房顫動、室率不快(非藥物引起),且病因不明,或電轉復時竇房結恢復時間超過2s,且不能維持竇性心律。
②竇性心動過緩:大多數時間心率在50次/分以下,運動、藥物激發試驗陰性和(或)竇性停搏停頓時間不到2s者。
③在運動、高熱、劇痛、三度心力衰竭等情況下:心率增快明顯少於正常反應。阿托品試驗陰性。
(3)說明:
①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一般系指慢性病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後遺癥)。發生於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炎的較短暫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有時被稱為急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②“明顯的、長時間(間歇性或持續性)的竇性心動過緩”,系指竇性心率在24h的多數時間內≤50次/min,偶爾亦可快至60~70次/min。
③竇性心動過緩、竇房傳導阻滯、竇性停搏亦可由下述情況引起,一般不診斷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應註意鑒別:
A.使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藥、奎尼丁、利舍平、胍乙啶、普尼拉明、維拉帕米、嗎啡、銻劑類等藥物。
B.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C.對迷走神經的局部刺激:機械性刺激,如頸動脈竇過敏、局部炎癥、腫瘤等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迷走神經功能亢進。
D.排尿性暈厥。
E.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引起顱壓增高、間腦病。
F.黃疸。
G.血鉀過高。
H.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④以上標準不適用於運動員及兒童。
(4)竇房結功能測定:大多數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依靠臨床表現、心電圖及運動和藥物激發試驗、動態心電圖等檢查多能確立診斷。部分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需經電生理檢查,如食管心房起搏試驗方能確診。目前認為食管心房起搏試驗診斷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敏感性、特異性、可靠性較其他方法檢查均明顯為高,假陽性、假陰性者很少。
①藥物激發試驗:為排除自主神經張力改變的影響,可作阿托品試驗(靜脈註射阿托品1~2mg)和異丙腎上腺素試驗(靜脈推註或滴註1~2µg),若註後心率不能增快達90次/min者提示竇房結功能低下。但陰性結果(註後心率增快到90次/min或以上)不能排除本征。
②電生理檢查:用心房調搏方法測定竇房結恢復時間(SNRI)和竇房傳導時間(SACT),病竇綜合征患者的SNRT和SACT常顯著超過正常高限。對以上述電生理指標評估竇房結功能的評價不一,一般認為測定結果在正常范圍不能否定診斷,結果顯著超過正常高限(如SNRT超過2000ms)者有參考價值。不少人認為其診斷價值不如動態心電圖。
預防: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常由於竇房結及其周圍組織退行性病變或纖維化所致,應積極查找病因,對癥處理,防止疾病進一步發展,對心率過於緩慢者可安置人工心臟起搏器以維持正常生活及工作。
1.積極治療原發病 消除基本病因,如積極治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恢復電解質平衡;消除導致本病的誘因,病後應堅持遵醫囑服藥,鞏固療效,避免不良刺激。
2.慎用或停用各種抑制竇房結功能的藥物 如β-受體阻滯藥,維拉帕米、洋地黃類制劑等以及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
3.起居有常,飲食適宜,適當鍛煉,防止外邪侵入。
4.保持心情舒暢,註意勞逸結合,可適當地練氣功、打太極拳、散步等,以使筋脈氣血流通。
5.對急性竇房結功能不全應積極病因治療、暫時性地增加竇性心率,以免演變成慢性病竇綜合征;對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竇綜合征應積極地采取中西醫綜合治療,以改善竇房結功能,阻斷病情進一步發展。藥物治療不佳或臨床癥狀明顯者,應及早安裝起搏器,以預防猝死的發生。
保健品查詢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中醫治療方法中藥治療:中藥生脈散有改善竇房結的供血,增強竇房結的自律性及改善加速傳導的作用。中醫辨證施治原則如下:心悸、氣短、盜汗、失眠、健忘、口渴、口幹、四肢微冷、舌尖紅、苔薄白、脈細結代,證屬氣陰兩虛。治宜養陰益氣。方用麥冬9~30克,五味子9克。一般先予生脈散註射液40~12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靜脈滴註;或用5~10毫升,每4~6小時靜脈註射1次。病情好轉後改為口服。如兼有血瘀,加血府逐瘀湯,或川芎、紅花、赤芍、降香、丹參。兼有痰濕者,加二陳湯,或瓜蔞、半夏、南星、竹茹等。兼心腎陽虛者,加右歸飲、參附湯、麻黃附子細辛湯或人參、附子、麻黃、桂枝、淫羊藿、生熟地。
中藥材查詢病態竇房結綜合征西醫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對不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試用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以提高心率。煙酰胺600-1000mg溶於10%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靜滴每日1次,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及鈣拮抗劑等。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一、心電圖
(1)顯著而持久的竇性心動過緩:心率慢於每分鐘45次者,或伴有頭暈、黑矇、近似暈厥或暈厥等癥狀時,並排除某些藥物、迷走神經或代謝功能紊亂等所引起者,應高度懷疑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者常可伴有一度房室傳導阻滯,亦可伴有竇性停搏、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
(2)竇房傳導阻滯:嚴重竇性心動過緩者,常可伴發竇房傳導阻滯,竇房傳導阻滯可單獨發生。其中合並冠心病及心房病變者,可能以竇房傳導阻滯表現為多見。一度竇房傳導阻滯在體表心電圖上診斷有一定的困難,但二度Ⅰ型竇房傳導阻滯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最常見的心電圖表現之一。三度竇房傳導阻滯在心電圖上與竇性停搏鑒別有一定困難。
竇房傳導阻滯可以是偶發的,也可以是頻發的,夜間發作次數多於白天。立位或坐位發生高度竇房傳導阻滯不伴逸搏心律者,可出現暈厥。
(3)竇性停搏:短暫的竇性停搏可無明顯癥狀,大於8s以上的竇性停搏如不伴有逸搏或逸搏心律者很易發生暈厥或阿-斯綜合征。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患者,在心電圖上表現為持續的逸搏心律,可呈加速性也可呈緩慢性逸搏心律。
竇性停搏後的長P-P間期與基本竇性心律的P-P間期不成倍數,是與二度竇房傳導阻滯的主要鑒別點。
(4)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簡稱慢-快綜合征):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bradycardia tachycardia syndrome)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常見的一種類型,系嚴重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常見表現之一。慢-快綜合征在心電圖上的主要表現為在心動過緩的基礎上出現快速心律失常。心動過緩主要包括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房傳導阻滯和竇性停搏,但以竇性心動過緩最常見。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房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室上性心動過速、房室交接區性心動過速。但一般認為心房顫動是心動過速最常見的形式,多呈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房室交接區性心動過速並不多見。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動過速等較少見,僅為3%左右,也有報告為8%~10%。快速性心律失常與竇性心動過緩互相轉變即形成慢-快綜合征。在慢-快心律失常轉變時,常可見到竇性停搏(常≥2s),不伴有逸搏。從24h動態心電圖上常可見到心房顫動終止後導致竇性停搏,並引起腦供血不足,產生頭暈、暈厥、阿-斯綜合征發作。慢-快綜合征經反復發作後。可逐漸轉為異位心律,多為心房顫動。所以,心房顫動患者既往病情不清楚時,應考慮有無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可能。此時使用洋地黃或電復律會造成嚴重的心動過緩,故應嚴密監測。
(5)雙結病變與傳導阻滯:當病變波及竇房結與房室交接區時,可出現兩種混合心律失常。如竇性心動過緩合並房室傳導阻滯、竇房傳導阻滯合並房室傳導阻滯、心房撲動或心房顫動合並房室傳導阻滯、嚴重竇性心動過緩、竇房傳導阻滯、竇性停搏不出現房室交接區性逸搏或逸搏心律時,此即為雙結病變。約30%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合並雙結病變。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合並房室傳導阻滯者,其阻滯部位多數在希氏束上,部分患者可合並希氏束內阻滯。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合並室內傳導阻滯的發生率很高。
(6)房性期前收縮後代償間歇異常延長:房性期前收縮後的代償間歇大部分是不完全性代償間歇。房性期前收縮如果發生在舒張晚期,由於對竇房結激動發生生理性幹擾,其恢復周期可形成完全性代償間歇。如果房性期前收縮發生在舒張早期,是代償間歇異常延長,則應懷疑有竇房結不應期的延長或存在一度竇房傳導阻滯。
(7)室上性心動過速終止後發生長間歇:部分患者在室上性心動過速(包括心房撲動、心房顫動)終止時發生長間歇,尤其是長間歇的時間>2s者。即使心電圖上無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各種表現,也應懷疑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可能。
(8)導致病竇綜合征心電圖的表現混合出現: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由於竇房結的病變程度不同以及其是否合並其他部位的病變等,導致瞭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的心電圖表現各不相同,既可表現為某一種單獨的異常,也可有多種異常心電圖表現的共存,從而使心電圖的表現更為復雜,所以,應仔細加以鑒別。必要時應作電生理學檢查。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心電圖主要表現的發生率:①過緩性心律失常:發生率為35%。可表現有顯著而持久的竇性心動過緩。它是過緩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見的一種;其次有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以及房室交接區逸搏心律和心臟復律後竇性節律恢復不良等。②心動過緩-心動過速(慢-快)綜合征:發生率為33%。③竇房結-房室結病變綜合征(亦稱雙結病變):發生率為25%。④全傳導系統缺陷:發生率為5%,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除竇房結本身激動和(或)傳導障礙外,約半數病例存在房室傳導阻滯。其他出現如房內、室內傳導系統的傳導障礙。
二、竇房結功能測定:可對疑患者可選擇應用下述方法。
(一)阿托品試驗:靜註阿托品1.5-2mg,註射後1、2、3、5、10、15、20分鐘分別描記心電圖或示波連續觀察,如竇性心律不能增快到90次/分和(或)出現竇房阻滯、交界區性心律、室上性心動過速為陽性。如竇性心律增快>90次/分為陰性,多為迷走神經功能亢進,有青光眼或明顯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
(二)經食道或直接心房調搏檢測竇房結功能:本法是病竇綜合征較可靠的診斷方法,特別是結合藥物阻滯自主神經系統的影響,更可提高敏感性。經食道插入雙極起搏導管,電極置入左房後面,然後接人工心臟起搏器,行快速起搏,頻率由每分鐘90次、100次、120次,逐漸增至每分鐘150次,每次調搏持續1分鐘,然後終止起搏,並描記心電圖,看竇房結經歷多長時間能溫醒並復跳,自停止刺激起搏至恢復竇性P波的時間為竇房結恢復時間。病竇綜合征者固有心率在80次/分以下(予阿托品2mg加心得安5mg靜註後測 定),竇房結恢復時間>1500m.s,竇房傳導時間>180m.s。
(三)動態心電圖監測:可瞭解到最快和最慢心率、竇性停搏、竇房阻滯等心律失常表現。
(四)運動試驗:踏車或平板運動試驗時,若運動後心率不能明顯增加,提示竇房結功能不良。但必須嚴密監護觀察,以防發生意外。
此外,對於少數仍不能確診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可采用若電生理檢查,應測定:
(1)竇房結恢復時間(SNRT,CSNRT):≥1500ms。
(2)竇房傳導時間(SACT):>120ms為異常,>160ms有診斷意義。
(3)竇房結固有心率(IHR)。
(4)竇房結電圖(SNE)和竇房結不應期(SNERP)。
明確診斷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中SNRT異常率為35%~100%,而SACT異常率為15%~75%。若將兩者結合評價竇房結功能,其敏感性為70%,特異性為90%。若再增加SNERP和SNE評價竇房結功能,其診斷敏感性可進一步提高。使用電生理檢查評價竇房結功能可以做到:①確定有無竇房結功能的改變; ②確定竇房結功能異常的性質是可逆性的還是不可逆性的,瞭解癥狀產生與心律失常出現之間的關系;③明確竇房結病變的程度,判斷是否需要安置永久性心臟起搏器。
[心電圖特征]
包括竇房結功能障礙本身的心電圖及繼發於竇房結功能失常的逸搏和(或)逸搏心律,還可並發短陣快速心律失常和(或)傳導系統其它部位受累的心電圖表現。①竇房傳導阻滯和(或)竇性靜止和(或)顯著竇性心動過緩;②逸搏、短陣或持續逸搏心律,逸搏奪獲二聯律,遊走心律。竇性停搏表現為P波消失,導致長的竇性P-P間期,此長的P-P間期不是基本竇性心律P-P間期的倍數。此外,如連續描記心電圖或用動態心電圖監測,則出現的多次竇性停搏造成的長P-P間期之間互不相等,也無最大公約數;③伴隨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頻發房性過早搏動。陣發或反復發作短陣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或房性心動過速,與緩慢的竇性心律形成所謂慢-快綜合征(bradycardia-tachycardia syndrome)。快速心律失常自動停止後,竇性心律常於長達2秒以上的間歇後出現;④房室交接處起搏和(或)傳導功能障礙,表現為延遲出現的房室交接處逸搏、過緩的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逸搏周期>1.5s)或房室傳導阻滯,偶見合並束支傳導阻滯。
上海醫科大學中山醫院依動態心電圖(DCG)表現分成4型:Ⅰ型,嚴重而持續的竇性心動過緩(21.1%);Ⅱ型,竇緩伴竇性停搏或竇房阻滯(30.5%);Ⅲ型,慢快綜合征(12.6%);Ⅳ型,雙結病變(35.8%)。其中雙結病變型暈厥或黑矇發生率(70.6%)明顯高於其他各型。臨床表現暈厥或黑矇者DCG平均間歇時間為4.9±0.7秒,顯著長於無癥狀者。對未用起搏治療者平均隨訪9年半,顯示有相當長自然病史,隨訪期間無死於本綜合征者。但Sutton等觀察,一年存活率85%~92%,7年52%。
本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可呈間歇發作性。多以心率緩慢所致腦、心、腎等臟器供血不足尤其是腦血供不足癥狀為主。輕者乏力、頭昏、眼花、失眠、記憶力差、反應遲鈍或易激動等,嚴重者可引起短暫黑矇、近乎暈厥、暈厥或阿斯綜合征發作。部分患者合並短陣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發作,又稱慢-快綜合征。快速心律失常發作時,心率可突然加速達100次/min以上,持續時間長短不一,心動過速突然中止後可有心臟暫停伴或不伴暈厥發作。嚴重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除引起心悸外,還可加重原有心臟病癥狀,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絞痛。
1.病態竇房結綜合征與藥物引起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等鑒別 後三種異常經停用藥物後,竇性心律失常可以很快消失;而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治療困難。
2.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中的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應與變異性快-慢綜合征相鑒別 Washington首先提出,一種由房性期前收縮未下傳導致的心動過緩與短陣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的組合,在心電圖上表現為快-慢綜合征。
3.神經官能癥:降低迷走神經張力,竇性心律失常可以很快消失
1.眩暈 當竇性心動過緩比較嚴重時,患者可出現眩暈,性格改變、記憶力減退、無力、失眠等癥狀。
2.暈厥 據統計,暈厥的發生率為41%~69%。心動過速引起的心房停搏是最常見的原因。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則是少見的原因。
3.阿-斯綜合征 病竇綜合征中發生典型阿-斯綜合征的患病率為6.7%~13.3%。它是由於急性心源性腦缺血而產生暈厥或抽搐發作的臨床綜合征,病情兇險,常常是猝死的先兆。
4.猝死 發生阿-斯綜合征時,如未得到及時的搶救或治療會產生猝死。
此外,心排出量過低嚴重影響腎臟等臟器灌註還可致尿少、消化不良。慢快綜合征還可能導致血管栓塞癥狀。偶可發生心絞痛、心力衰竭或休克等嚴重並發癥,甚至導致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