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革蘭陰性桿菌多見
在20世紀50年代,肺炎雙球菌是肺炎的主要致病菌(90%)。但隨著青黴素及部分合成青黴素的問世,減少瞭該菌種肺炎的患病率和危害性。近十多年來,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明顯增多(82%)多為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綠膿桿菌、流感桿菌等。盡管新型抗生素不斷問世,但目前仍沒有改變這種趨勢。
2、 呼吸道條件致病菌感染逐漸增多
老年人由於機體抵抗力降低,口咽部的常存菌(真菌、厭氧菌等)可引起肺炎。口咽部正常菌叢中厭氧菌比需氧菌多10—20倍,系入行肺炎的1/3—1/2為厭氧菌感染,由於常規培養不能生長,易被忽視,因此在送檢標本時應常規厭氧菌培養。口咽部革蘭陰性桿菌居住與否,與機體健康狀況有關。正常人口咽部革蘭陰性桿菌僅占2%,門診患者約束占20%,住院患者增加到30%—40%,危重病人高達75%。這可能是造成老年人革蘭陰性桿菌肺炎的主要原因。
3、混合感染多見
老年人由於免疫功能低下,常表現多種病原體所致的混合感染。如細菌加病毒、細菌加真菌、需氧菌加厭氧菌等。
4、耐藥菌增多
由於抗生素的大量及廣泛使用,造成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發生改變而產生耐藥、其中以革蘭陰性桿菌最為突出。
癥狀體征
老年肺炎常缺乏明顯呼吸系統癥狀,癥狀多不典型,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漏診、錯診。據文獻報道,病理證實為肺炎但臨床未能診斷的漏診率為3.3%—61.4%。而臨床診斷為肺炎但無相應病理所見的“誤診率”為10.8%—39.3%;老年肺炎大致有如下臨床特點:
(1)多無發熱、胸痛、咯鐵銹色痰等典型癥狀,有癥狀者僅占35%左右。
(2)首發癥狀以非呼吸道癥狀突出:老年肺炎患者可首先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及食欲減退等消化道癥狀,或心悸、氣促等心血管癥狀,或表情淡漠、嗜睡、譫妄、躁動及意識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高齡者常以典型的老年病五聯征(尿失禁、精神恍惚、不想活動、跌倒、喪失生活能力等)之一或多項而表現之。
(3)缺乏典型體征:極少出現典型肺炎的語顫增強,支氣管呼吸音等肺實表體征。可出現脈速、呼吸快、呼吸音減弱、肺底部可聞及濕羅音,但易於與並存的慢性支氣管炎、心衰等相混淆。
(4)實驗室檢查結果不典型:1)基礎疾病多,易發生多臟器功能衰弱。2)並發癥多而重:老年肺炎易發生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癥、心律失常及休克等嚴重並發癥、死亡率高。
常見類型
(1)吸入性肺炎。由於老年人喉腔粘膜萎縮、變薄、喉的感覺減退,咽縮肌活動作用減弱,產生吞噬障礙,使食物及寄生於咽喉部的細菌進入下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臨床癥狀不典型,高熱僅占34%,無呼吸道癥狀者14%,35%以上病人以消化道癥狀為主,錯診率高。20%患者出現神經精神癥狀、低血壓、感染性休克、發紺、乏力等,胸痛和鐵銹痰少見,白血球不高,易出現水、電解質紊亂。胸片顯示斑點或小片狀陰影。痰菌檢查以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點1/2-1/3,革蘭氏陽性球菌僅占10%,混合感染1/3。
(2)革蘭氏陰性桿菌肺炎。院外感染的肺炎中占20%,而院內感染中占15%-80%,死亡率可達50%以上。病原菌主要有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克雷白肺炎桿菌等。可分為:①社會獲得性肺炎,多為原發肺炎;②醫院獲得性肺炎,多為由吸入咽部分泌物所致(內源性感染),從空氣飛沫傳播者(外源性感染)少見。
(3)支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在老年肺部感染中占20%,起病隱匿,主要臨床表達為刺激性幹咳,不規則發熱、頭痛、胸悶、惡心;胸部X線片下部炎癥,呈斑片或點狀陰影,多形性,右肺多於左肺,可並有少量胸水。臨床上難與病毒或輕度細菌性感染區別,誤診率高達55%。因此有以下情況:①有類似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經抗生素(紅黴素、四環素除外)治療效果不佳者;②病性與胸片病灶不相稱(即胸片炎性病灶明顯,而癥狀不重)者;③肺下部炎癥並有少量胸水,難以結核解釋者。應進一步作血清支原體抗體檢查,血清特異性補體結合試驗(+)1:40-1:80,冷凝試驗(+),有助於診斷。
(4)終末期肺炎。是指病人臨終前發生的肺炎,常繼發於其它疾病的晚期,與一般肺炎不盡相同,病理資料高達30%~60%。目前尚未列入獨立疾病。臨床特點,早期往往無明顯體征,隨病情加重可有以下特點:①不能用原發病解釋的發熱或寒戰;②出現呼吸困難或紫紺與原發病不相稱;③不能用原發病或其它原因解釋的低血壓、休克或昏迷加重;④膿血癥;⑤多發生皮疹或膿泡疹;⑥肺部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濕性羅音不受體位改變而變化者。
(5)醫院獲得性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間由細菌、真菌、支原體、病毒或原蟲等引起的肺部炎癥。在老年人中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年輕人,發病率達0.5%~15%,占醫院內各種感染的第1-3倍。主要病原菌以革蘭氏陰性桿菌最多見,占68%-80%,其中又以肺炎桿菌、綠膿桿菌、腸桿菌、克雷白氏桿菌常見。革蘭氏陽性球菌占24%,黴菌約占5%。
診斷標準
①發生肺炎前至少住院48小時以上;②肺炎癥狀和體征出現於出院後8天內;③患病前至少48小時,每天在醫院停留數小時的門診患者或住院患者的探視者;④因肺部炎癥而住院,經治療一度好轉,但以後再現發熱及肺炎癥狀,體征更明顯,白血球再度升高,胸部X線檢查發現新出現的浸潤影;⑤痰培養連續2次分離出相同病原菌。
老年性肺炎重要的是早期預防。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耐寒及抗病能力;身體的抵抗力與營養密切相關,故應加強營養,在飲食上要選擇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低脂肪食物以及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適當多吃些鮮魚、瘦肉、牛羊肉、雞及雞蛋、菜花、胡蘿卜、西紅柿、蘋果、香蕉、梨等;積極治療慢性氣管炎、鼻炎、鼻竇炎、咽喉炎、牙周炎等疾病,以清除呼吸道感染的隱患;註意居室清潔通風,搞好居室環境衛生,保持空氣清新,根據氣溫變化情況,尤其是早晚間要適當增減衣服,切記註意腳的保暖,這些措施對防止呼吸道感染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耐寒抗病能力。
其次要適當多吃些滋陰潤肺的食品,如梨、百合、木耳、蘿卜、芝麻等。
第三要註意居室衛生,居室要經常保持清潔、空氣清新、陽光充足,要註意保暖,以防寒邪侵襲,誘發感冒。
第四在每天臨睡前可坐在椅上,身軀直立,兩膝自然分開,雙手輕放在大腿上,頭正目閉,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氣於胸中,呼氣時從上向下輕拍,約10分鐘,然後用手背隨呼吸輕叩背部肺俞穴,此法有清肺利氣之效。
第五要增強呼吸功能,逐漸由胸式呼吸轉為腹式呼吸,即吸氣時鼓起肚子以使膈肌下降、氣沉丹田,動作力求悠而緩,以增強呼吸深度。
保健品查詢老年肺炎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老年肺炎西醫治療方法老年肺炎抗生素的選擇及合理應用
1.抗生素的選擇
1)致病菌確定之前:主要考慮革蘭氏陽性球菌感染,首選青黴素類或第一代頭孢菌素。輕癥患者可用口服抗菌藥,如阿莫西林,用法0.25-0.5每8小時一次口服。或用青黴素G註射,80萬單位,2次/日:靜脈點滴240萬單位-480萬單位,2次/日。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1-2g,2次/日,分次靜脈滴註,或口服羅紅黴素150mg,2次/日。中等癥狀以上者,應用強的抗生素,如第二、三代頭孢菌素(西力新)2-4g/日,分兩次靜滴。頭孢三嗪(菌必治)2g,1次/日靜滴。頭孢派酮(先鋒必)1-2g,2次/日靜滴。頭孢他啶(復達新)1-2g,2次/日。
2)致病菌確定後:應根據病菌種類及藥敏結果選擇用藥。
革蘭氏陽性球菌:一般采用廣譜抗生素,或聯合用藥。如流感桿菌、肺炎桿菌,可選氨芐青黴素6-10g/日靜滴,或用二、三代頭孢菌素。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克雷白桿菌、首選二、三代頭孢菌素或三代喹諾酮類,也可聯合用藥。軍團菌肺部,首選紅黴素。
支原體或衣原體:首選紅黴素,或環丙沙星,用藥時間2-4周。
厭氧菌:多為雙相感染,應用青黴素G或廣譜抗生素加甲硝唑500mg,2次/日靜滴,用藥時間7-10天。
(2)醫院獲得性肺炎
由於致病菌復雜、革蘭氏陰性菌多、兩種以上細菌感染及耐藥菌多,故首選廣譜抗生素,如第二、三代頭孢素,必要時聯合用藥。
2.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合理應用抗生素,防止濫用,盡量減少不良反應及耐藥菌的產生,應掌握以下原則。
(1)熟悉選用藥物的適應癥、抗菌活性、藥動學、藥效學和副作用。
(2)根據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狀態合理用藥。老年血漿白蛋白減少,腎功能減退,肝臟酶活力下降,用藥後血藥濃度較青年人高,半衰期延長,易發生毒副作用,故用藥量應小,為成人用藥量的50%-70%(1/2-2/3)。並應根據腎功能情況選擇用藥,慎用氨基糖甙類。
(3)老年人胃酸分泌減少,胃排空時間長,腸蠕動減弱,易影響藥物的吸收,對中、重癥患者,應采用靜脈給藥為主,病性 好轉後改口服。
(4)及早確定病原學診斷,根據致病菌及藥物敏感度測定,選擇用藥。
(5)掌握給藥方案及療程。因老年人多伴有其他基礎疾病,故給藥方法途徑選擇適當。用藥時間應長,防止反復。一般體溫下降,癥狀消退後7-14天停用,特殊情況,如軍團菌肺炎用藥時間可達3-4周。急性期用藥48-72小時無效者應考慮換藥。
(6)治療中應嚴密觀察不良反應。老年人易發生菌群失調、偽膜性腸炎、二重感染,應及時防治。
(7)熟悉藥物間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毒副作用,發揮協同作用。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老年肺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一、胸部X線檢查
胸部X線檢查可提供診斷和鑒別診斷的依據。胸部CT經常能提供有關X線浸潤病因的重要附加信息。
二、痰液檢查
痰液檢查為傳統的確定肺炎病因的第一步。老年人由於不能適當地咳嗽或配合,痰標本的合格率僅為1/3。合格的痰標本為多形核白細胞>25個/低倍視野,鱗狀上皮細胞<10個/低倍視野。對高質量的痰標本進行革蘭染色可為臨床決策提供足夠敏感和特異的信息。
痰培養對肺炎診斷的可信性很小。由於老年人難以得到滿意的痰標本,培養前應檢查痰標本的質量,避免用不滿意的痰標本作為細菌學診斷依據。肺炎鏈球菌培養困難,易導致假陽性結果。肺炎鏈球菌或流感桿菌肺炎菌血癥時培養的陽性率為<50%。多種潛在病原體的發現常使診斷混亂,並且上呼吸道定植的G -菌經常污染痰標本。因此,除非懷疑結核真菌時,不推薦痰培養作為老年肺炎的主要檢查。對於合格的下呼吸道痰培養,反復找到同一種革蘭陰性菌(GNB)是有診斷價值的。
三、血培養
大約10%老年肺炎患者血培養可分離到特異病原體,並且很少對治療引起錯誤的導向。目前認為,對非危重老年CAP病人來說,血培養不應列為常規檢查。但對於早期治療無效的病人血培養是有價值的。
四、胸水培養
肺炎病人的胸腔滲出液抽吸後作胸水細菌學檢查,對肺炎鏈球菌感染者常可檢測到病原菌。
五、企圖侵襲性檢查
對於老年肺炎患者,這些檢查僅偶爾應用,以提供病原學診斷。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於一般健康老年人是安全和可以接受的,但隨著臨床表現和慢性基礎病的加重,其危險性也增加。由於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常規纖維支氣管鏡已被雙套管保護毛刷取標本及保護的支氣管肺泡灌洗術,bronchoalceolar lavage,BAL, 中在纖維支氣管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BAL是應用纖維支氣管鏡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采取肺泡表面洗液進行炎癥與免疫細胞及可溶性物質檢查的方法。與支氣管沖洗少量液體註入支氣管和灌註大量的液體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不同,利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進行細胞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和免疫學等方面的各項檢驗,對一些下呼吸道疾病和診斷、病情觀察和預後判斷開辟瞭一條新途徑。
從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尚可獲得抗體包被的細菌,有利於下呼吸道感染和口咽部病原體繁殖的鑒別。盡管這些技術有很好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但不推薦作為老年肺炎的常規診斷方法。然而,對於
(1)需住ICU的嚴重肺炎;
(2)進行性加重的肺炎,特別是機械通氣的肺炎病人;
(3)懷疑為少見病原體感染,如結核桿菌、曲菌感染;
(4)任何延遲吸收肺炎和進展性肺炎;
(5)大多數免疫功能低下病人,
應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經胸壁針吸(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TNA)采樣可使80%的肺炎病人獲得特異性病原學診斷。但氣胸和咯血等並發癥的發生率高。因此,通常僅用於診斷困難和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病人。
經氣管吸引(transtracheal aspiration,TTA)對於有經驗的醫師,這是一種相對可靠的確診方法。但假陽性率高,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易出現並發癥,或不易被病人接受。因此,近年該方法的應用呈下降趨勢。
六、其他實驗室檢查
血清學檢查它是經常用於老年CAP病人的主要檢查,尤其是懷疑肺炎衣原體,chlamydia pneumoniae, 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 肺炎衣原體第一個代表菌株TW~183株,是1965後從臺灣省分離出來的,1983年又自美國西點城一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咽部分離出另一株衣原體定名為AR~39。後又發現這兩株衣原體為同一菌株,乃取名TWAR。該菌具有嚴格的細胞內寄生特點,不但常導致肺炎、支氣管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且和動脈硬化性心管疾患的發病有關。 TWAR組原體形態與沙眼和鸚鵡熱衣原體呈圓形的原體很不相同,而且雖然屬特異性抗原相同,但其他特異性抗原血清學特征卻不同。TWAR相關的疾病大多為肺炎和支氣管炎,肺炎以老年人最多,其次為20歲以下者。多數研究表明,TWAR在肺炎的常見病因中居第3或第4位。肺炎衣原體與鸚鵡熱和砂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的微生物學檢查可進行病原體分離和PCR試驗。衣原體、軍團菌和各種病毒感染(A型和B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1、2、3型副流感病毒)時應用。由於恢復期病人陽性抗體滴度至少需在病後2~3周出現,其價值主要在於流行病學的調查,而不是用於臨床診斷。反向免疫電泳和乳膠凝集試驗,同於敏感性差異大(20%~90%)和明顯的假陽性,在肺炎常見病原學的診斷方面應用受限。因此,血清學檢查對老年肺炎的診斷意義不大。
DNA探針和PCR技術已用於常見的肺炎鏈球菌和少見的結核菌等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其敏感性高,假陽性率也高,在肺炎常規檢查中的地位尚待確立。
血液分析白細胞計數可升高或正常,可出現核左移。 血氣分析患者可出現低氧血癥,呼吸衰竭,酸堿失衡。老年肺炎血生化檢查易出現電解質紊亂、腎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