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原發性竇性停搏 較多見,主要是竇房結本身的損害,多由器質性心臟病所致。例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心肌病、病竇綜合征、頻死性停搏即為各種疾病晚期的臨終前表現。
2.繼發性竇性停搏
(1)繼發於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之後的短暫性竇性停搏(2~4s):最常見於室上性心動過速,經刺激迷走神經以及藥物治療或食管調搏術超速抑制後,室上性心動過速被突然糾正後而發生的竇性停搏,多為短暫發生。
(2)抗心律失常藥物過量或中毒可致竇性停搏:如洋地黃、奎尼丁、利舍平、胺碘酮等。近來有普羅帕酮(心律平)、莫雷西嗪、氟卡尼、安他唑啉、三磷腺苷(ATP)致竇性停搏的個案報道。
(3)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或頸動脈竇過敏。對竇房結功能抑制作用致竇性停搏:例如壓迫眼球、按摩頸動脈竇、刺激咽部、氣管插管等。正常人有時也可發生。
(4)心臟外傷或心臟外科手術時損傷竇房結:可於手術中或手術後出現竇性停搏。冠狀動脈造影等也可導致竇性停搏。
(5)高血鉀、低血鉀亦可引起竇性停搏。
(二)發病機制
竇房結缺血、炎癥、纖維化、退行性變等都可抑制竇房結起搏細胞的電生理特性,使其暫時或永久性地喪失自律性,此時竇房結自律性強度屬0級,出現竇性停搏。
預防:
(1)經常性定期用儀器檢測心率,註意相關指標與自覺癥狀的變化,及時就醫診治
(2)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志所傷;飲食有節,忌飽餐;忌煙酒及辛辣刺激事物;勞逸結合,慎防感冒。
竇性停搏的表現:
過長時間的竇性停搏如無逸搏發生,可令病人出現黑蒙、短暫意識障礙或暈厥,嚴重者可發生Adams-Stokes綜合征以至死亡。
保健品查詢竇性停搏中醫治療方法一:慢性期治療
慢性期的治療應為控制瓣膜病變的發展,增強機體抵抗力,預防鏈球菌感 染,以避免風濕活動加重心臟瓣膜損害。
【治療原則】:養心為主。
【方藥】:心陰不足為主者,滋陰補血,養心安神,以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為主加減,氣陰兩虛為主者,益氣養陰,以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為主加減。氣血虛為主者,補氣養血復脈,以炙甘草湯(《傷寒論》)為主加減,心陽不振為主者,溫實心陽,以拯陽理勞湯(《醫宗必讀》)為主加減。
二:急性期治療
(1)風熱外襲:治療原則:辛涼解表
【方藥】: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減。用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牛蒡子、豆鼓、桔梗、 甘草、蘆根。
【方義分析】:方中以銀花、連翹為君,有辛涼透邪清熱,芳香辟穢解毒之功;荊芥、豆鼓助君藥開皮毛而透邪;牛子、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熱解毒;竹葉清上焦熱;蘆根清熱生津。
【加減】:若頭脹痛較甚者,加桑葉、菊花清利頭目。若咳嗽痰多者,加貝母、前胡、杏仁
【化痰止咳】:若咽喉紅腫疼痛者,配土牛膝、元參解毒利咽。若熱毒癥狀明顯者,配大青葉、蒲公英等清熱解毒。
中藥材查詢竇性停搏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1.竇性停搏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積極治療引起竇性停搏的原發病。
2.對於偶發的、一過性的竇性停搏(尤其是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致)又無癥狀者,心率在50次/min以上的常不需做對癥治療。
3.對於頻發、持續時間長的竇性停搏,有頭昏或暈厥發作等明顯癥狀者,可試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喘息定)(作用於心臟B1 受體, 提高竇房結的自律性, 對抗高鉀血癥對竇房結的抑制作用。)、麻黃堿等藥物治療。對嚴重病例可靜脈註射阿托品0.5~1mg或註射山莨菪堿(654-2);或用異丙腎上腺素1mg加入5%葡萄糖250~500ml中,每分鐘滴入1~3μg。靜註鈣劑, 鈣離子有助於恢復細胞膜的興奮性, 尤其是對心電圖P 波消失、QRS 波增寬者效果顯著。
4.對有反復暈厥、阿-斯綜合征發作且藥物治療無效者,應考慮安置人工心臟起搏器。如無條件,可先行體外靜脈臨時心臟起搏緊急處理,再送至有條件醫院安置人工心臟起搏器。
5.對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者或昏厥反復發作者,應及早安置人工心臟起搏器。
(二)預後
由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和藥物影響引起者,一般預後良好。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引起者,易引起頻繁暈厥發作,可致死亡,需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竇性停搏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心電圖檢查可明確診斷,有以下特點:
1.短暫性或持久性竇性停搏竇房結一次或多次沒有發生沖動,因此在心電圖上出現一個長短不等的較長間歇,在此長間歇內。不出現P-QRS-T波,長的P-P間期不是基本竇性心律周期的整倍數。在同一心電圖上,可出現一次或多次長的P-P間歇,但彼此出現的長P-P間歇的長度可互不一致。短暫性竇性停搏多不出現逸搏,有時也可出現,多為房室交接區性逸搏。較久性竇性停搏常伴有一過性逸搏心律。多為房室交接區性逸搏心律。
2.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 在心電圖上均見不到竇性P波,可見到繼發的逸搏心律或過緩的逸搏心律,常伴有房室交接區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房性逸搏心律少見。
3.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顫動等致竇性停搏 由於這些快速心率可導致超速抑制,故可引起竇性停搏,但其竇房結功能僅輕度降低,所以預後好,長P-P間歇常大於2s,快-慢綜合征的轉變過程中,也可見到不同程度的竇性停搏(圖1)。
1.短暫性竇性停搏與重度而顯著的竇性心律不齊的鑒別 有時兩者不易鑒別。重度而顯著的竇性心律不齊較少見,其慢相P-P間期可顯著延長,少數情況下,可大於兩個短P-P間期之和,類似竇性停搏。然而竇性心律不齊時P-P間期的變化是逐漸的。P-P間期呈逐漸縮短又逐漸延長的周期變化,並且慢相的P-P間期不是快相P-P間期的整倍數,表現為P-P間期長短不一。
2.短暫竇性停搏與未下傳的房性期前收縮和未下傳的房室交接區性期前收縮的鑒別
(1)未下傳的房性期前收縮的特點有:
①未下傳的房性期前收縮的P′波常重疊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使T波形態變化。應仔細找出,這是診斷的關鍵,可用加大電壓或走紙速度增快的方法使P′波顯露。
②未下傳房性期前收縮的代償間歇是不完全的:一般小於2個竇性心律P-P間期之和。
③多個未下傳房性期前收縮產生的長P-P間期相等或大致相等。
(2)未下傳的房室交接區性期前收縮的特點有:
①逆行P′波常重疊於前一心搏之T波上,可使T波形態發生變化,故應仔細查找。
②未下傳房室交接區性期前收縮所引起的長P-P間期在心電圖上互相之間應相等或大致相等。
3.短暫性或較久性竇性停搏與竇房傳導阻滯的鑒別 竇房阻滯是指竇房結產生的沖動,部份或全部不能到達心房,引起心房和心室停搏。短暫的竇房阻滯見於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高血鉀癥、洋地黃或奎尼丁類藥物作用以及迷走神經張力過高。慢性竇房阻滯的病因常不明,多見於老年人,基本病變可能為特發性竇房結退行性變。其它常見病因為冠心病和心肌病。竇房阻滯按其阻滯程度可分第一度、第二度和第三度。但隻有第二度竇房阻滯才能從心電圖上作出診斷。心電圖表現為P波之間出現長間歇。是基本P-P間期的倍數。竇性停搏則沒有這樣的倍數關系,可據此進行鑒別診斷,有些病例可見文氏(Wenckebach)現象。與第二度房室傳導阻滯中的文氏現象相似,但表現為P-P間期而不是R-R間期進行性縮短,直至出現長間歇。竇房阻滯後可出現結性逸搏。很多病例中,逸搏前的間歇相當長,提示低位起搏點亦同時有機能障礙。
(1)二度Ⅰ型竇房傳導阻滯的特點是在長P-P間期之後的P-P間期逐漸縮短,又突然出現長P-P間期,呈“漸短突長”的特點,上述現象周而復始地出現。
(2)二度Ⅱ型甚至高度竇房傳導阻滯的特點是無竇性P波的長間期是基本竇性心律P-P間期的整倍數,易於鑒別,但如合並竇性心律不齊,則診斷有一定困難。
4.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與三度(完全性)竇房傳導阻滯的鑒別
(1)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很少出現房性逸搏或房性逸搏心律,而三度竇房阻滯可伴有房性逸搏或房性逸搏性心律。其原因是抑制竇房結的病理因素也同時抑制心房起搏。
(2)在持久或永久性竇性停搏前連續描記的心電圖或24h動態心電圖記錄的永久性或持久性竇性停搏前,有暫時性竇性停搏的,則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的可能性大;如有二度竇房傳導阻滯出現,則三度竇房傳導阻滯可能性大。
(3)靜脈註射阿托品後,竇房傳導功能無改善為竇性停搏;有改善為三度竇房阻滯。若兩者無法區別時,不妨診斷為竇性停搏。
5.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與房室交接區性逸搏心律和室性逸搏心律的鑒別
(1)伴有室房傳導的房室交接區性逸搏和室性逸搏心律者,實際上並無竇性停搏,而是房室交接區激動的室房傳導引起一系列的竇性節律的順延而已。
(2)伴有室房逆傳阻滯後,仍未見竇性P波出現,則很可能是竇性停搏。
6.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與竇室傳導的鑒別 竇室傳導即彌漫性完全性心房肌阻滯,竇性激動沿房間束下傳至房室交接區和心室肌,產生QRS波,但不能通過喪失瞭傳導性的心房肌傳導,故見不到任何P波。有助於這一診斷的要點是:①血鉀過高。②有臨床上導致血鉀過高的病因。③QRS波寬大畸形。④T波尖聳如帳篷樣。
7.持久性或永久性竇性停搏與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的鑒別 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其頻率如低於同例房性逸搏心律或伴有室房傳導的房室交接區或室性逸搏心律時,則竇性P波如期出現,與房室交接區性逸搏心律形成幹擾性房室脫節。如同一次或其他幾次心電圖上曾見到竇性心動過緩的頻率稍超過逸搏心律的頻率,而呈現為單純竇性心動過緩或竇性心動過緩與逸搏心律形成幹擾性脫節時,則有助於竇性心動過緩的診斷。然而,由竇性心動過緩轉為竇性停搏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