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耳癤介紹

  耳癤(er jie)是指發生於外耳道的癤腫,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紅腫、突起如椒目為其特征。古代醫籍中尚有“耳疔”、“黑疔”等別稱,如《外科證治全書·卷2》中說:“耳疔生耳竅暗藏之處,色黑形如椒目,疼如錐刺,引及腮腦,破流血水”。西醫學的“外耳道癤”可參考本病進行辨證施治。


原因

  耳癤是因邪熱搏結耳竅所致。


症狀

耳癤早期癥狀有哪些?

  1.多發於氣候濕熱的季節或地區。

  2.發病前多有膿耳,或遊泳、沐浴污水入耳病史。

  3.耳內疼痛或劇痛,甚則牽引頭部,講話、咀嚼、張口時疼痛加重。

  4.檢查見外耳道外段皮膚呈丘狀紅腫,外耳道因此狹窄,壓迫耳屏或牽拉耳廓時疼痛加重;病程三天以上者,瘡頂可有黃白膿點,潰破後流出少許黃膿,或夾有血液,疼痛亦隨之減輕。

  5.可伴耳前後皮膚紅腫、核腫痛。


飲食保健

耳癤吃什麼好?

護理

耳癤應該如何護理?

  【預後與轉歸】

  本病一般預後良好。如病情嚴重,累及耳廓軟骨,則可發展成斷耳瘡。


治療

耳癤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預防與調護】

  1. 註意耳部衛生,戒除挖耳習慣。

  2. 避免污水入耳,若有污水入耳,應外耳道口朝下,單足跳躍,使耳內積水倒出。

  或用幹棉簽拭幹凈。

  3.保持外耳道清潔,如癤腫成膿潰破,應清除膿液。睡眠時應側臥,患耳朝下,以利膿液排出。

保健品查詢耳癤中醫治療方法

  一、辨證論治:

  1.風熱犯耳證:疏風清熱。銀翹散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2.毒火犯耳證:清熱解毒。龍膽瀉肝湯加赤芍、連翹、紫花地丁、皂角刺;便秘加大黃。

  二、其他治療:

  1.外敷療法:醋調紫金錠,或如意金黃散,外敷癤腫處,耳前後腫痛者亦可以此外敷;或塗黃連膏、魚石脂軟膏於癤腫處,2次/日。初起時,亦可塗碘酊於癤腫處,2次/日。

  2.切開療法:癤腫化膿未潰者,在局部消毒後,用三棱針或小刀刺破,放出膿血,塗黃連膏。

中藥材查詢耳癤西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耳癤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耳癤應該做哪些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鑑別

耳癤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急性乳突炎:外耳道後上方內段紅腫下塌,以致外耳道狹窄,耳膜後上方窺視不到,伴耳內劇痛,牽引頭腦,多有耳膜穿孔,外耳道流出多量黃濁膿,乳突部壓痛明顯。


並發症

耳癤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耳前後皮膚紅腫,耳痛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耳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