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鎖骨下動脈-腋動脈瘤的形成絕大多數與頸肋有關,其他的原因包括異常第1肋、鎖骨的骨不聯合和其他引起胸廓出口綜合征的解剖異常。據統計,頸肋的發生率在人群中約為0.6%,絕大多數不引起臨床癥狀,女性多見動脈瘤形成,且多見於右側;同時50%~80%的頸肋者是雙側性的,由此引起鎖骨下動脈-腋動脈瘤也往往是雙側性的。
(二)發病機制
頸肋在解剖上通過纖維束帶、骨性聯結、活動關節等方式與第1肋融合,在鎖骨下動脈經過第1肋時造成外在壓迫和成角,狹窄後擴張導致動脈瘤樣改變,累及鎖骨下動脈遠端和近端腋動脈;動脈瘤腔內附壁血栓可造成遠端肢體動脈栓塞,在某些病例動脈瘤腔內可因血栓形成而完全閉塞,並逆向延伸導致椎動脈栓塞和右側頸動脈栓塞,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鎖骨下動脈-腋動脈瘤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應依據動脈瘤的大小、病人的臨床表現和是否出現血栓栓塞並發癥而定。無癥狀者是否需要手術治療目前尚無定論,但該病的自然病程顯示最終將發生血栓形成或栓塞等並發癥。
手術的關鍵在於完全消除動脈的壓迫,因此必須全部切除引起壓迫的頸肋和第1肋連接處的異常骨質、軟骨和纖維束帶,同時切斷前斜角肌與第1肋的附著,但頸肋不需要完全切除。在無頸肋的病人,切除第1肋就可以擴大胸廓出口。因此對於無癥狀病人,在疾病早期瘤腔內無血栓且擴張不是很明顯時,單純消除外來壓迫有可能使動脈恢復正常,而不需要重建動脈;而在瘤體很大時(超過正常管徑2倍),在切除異常骨質和纖維束帶的同時需重建血管;而根據多普勒檢查發現一旦伴有附壁血栓時必須重建血管。對於有血栓栓塞出現的鎖骨下動脈-腋動脈瘤病人,不論其瘤體大小均應手術治療,在切除外來異常骨質、韌帶等壓迫後,應重建血管,在極少部分病例可通過瘤體切除後直接端端吻合,大部分在切除瘤體後需間置一段自體大隱靜脈或人工血管,少部分瘤體很大的病例,不需要完整切除瘤體。對於有栓塞的病例,需同時應用Fogany導管取栓以恢復遠端血供,必要時可暴露肘部或腕部動脈以期徹底清除血栓。但在部分慢性多次栓塞病例,取栓往往不能成功,需要行旁路術以恢復遠端肢體血供,一般采用自體靜脈作為移植物。輔助性頸背交感神經切除術僅在部分以血管痙攣為主要原因、遠端血供不能完全恢復的病例才采用。
(二)預後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鎖骨下動脈-腋動脈瘤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