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肺氣虛介紹

  肺氣虛損不足,臨床以咳嗽乏力、畏風自汗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多見於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醫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心病等疾病。


原因

    肺氣虛可由勞傷、久咳、暑熱及重病之後,或脾虛不能上升清氣於肺,而致肺氣虧少,功能活動減弱,形成肺氣虛證。


症狀

肺氣虛早期癥狀有哪些?

  肺氣虛證的臨床表現為咳喘氣短,聲音低怯,自汗畏風,易感外邪,氣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脈弱等。


飲食保健

肺氣虛吃什麼好?  

護理

肺氣虛應該如何護理?

    肺氣虛的護理  
    病室應保持清靜,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病室內避免煙塵,要註意避免哮喘的各種誘發因素。加強鍛煉,多作呼吸保健操,氣功鍛煉。註意保護陽氣,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治療

肺氣虛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保健品查詢肺氣虛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肺氣虛西醫治療方法

  (1)對本臟虛損、肺氣不足。癥見氣短喘促,或咳嗽,聲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壓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者,當補益肺氣,宜用保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黃芪15克、生薑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開水浸泡,代茶飲。也可用人參胡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胡桃仁30克、生薑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對易患風寒感冒,癥見鼻塞、頭昏頭痛、惡風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脈浮無力者,宜用玉屏風散加紫蘇:黃芪15克、白術15克、防風12克、生薑6克、紫蘇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當益肺氣固表,宜用玉屏風散(前方去紫蘇)煎湯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風丸1次6克(或沖劑),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參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3)對虛寒性慢性鼻竇炎,癥見頭昏、惡寒、自汗等。當以補肺氣為主,兼以通竅、解毒。宜用鼻通寧滴劑(含辛荑、蒼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黃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4)對肺氣陰兩虛兼腎陰不足,癥見陰虛內熱、舌紅口幹、幹咳少痰、手足心發熱、失眠盜汗、夢遺失精、大便幹燥等癥狀。治療宜用補陰煎加減:生地15克、麥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參10克、地骨皮10克、女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腎潤肺、清虛熱止幹咳的作用。

  (5)對肺氣虛兼腎陽不足,癥見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頻數、餘瀝不禁者。可補氣溫腎,宜用保元湯:人參9克、黃芪15克、肉桂6克、生薑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肺氣虛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肺氣虛應該做哪些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鑑別

肺氣虛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1)本證與脾氣虛證的鑒別:本證與脾氣虛證同屬氣虛范疇,但本證病位在肺,除一般氣虛證候外,還以有咳喘痰液清稀,氣短,動則更甚之癥狀為其特征;而脾氣虛證病在脾臟,以一般氣虛見癥伴有納少,腹脹,食後尤甚,大便溏薄或浮腫等見癥為特征。若同時既見有肺氣不足之證,又見有脾虛失運之證,則為兩者復合之肺脾兩虛之證。

  (2)本證與心氣虛證的鑒別:兩者亦屬氣虛證的范疇。但本證病在肺臟,故以咳喘氣短,動則更甚,易於感冒,伴一般氣虛證候為特征,而心氣虛證病在心臟,故以心悸怔忡,胸悶不適,活動後諸癥加重伴有一般氣虛見證為特征。若臨床既有肺氣虛弱證,又有心氣不足之證,則為兩者復合之心肺氣虛證。


並發症

肺氣虛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神疲體倦,感冒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肺氣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