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曲黴屬分為18個群,132個種和18個變種,絕大部分為非致病菌。可引起人類疾病者有:煙曲黴、黃曲黴、黑曲黴、土曲黴、構巢曲黴和構巢裸殼孢菌、棒曲黴、雜色曲黴、米曲黴、灰綠曲黴、聚多曲黴、亮白曲黴、日本曲黴、阿姆斯特丹曲黴、焦曲黴、局限曲黴、黃柄曲黴、多育曲黴等,以煙曲黴最常見。許多曲黴對植物有致病性,有些能使鳥類、昆蟲及傢畜感染。皮毛工作者、飼鳥者及耕種的農民,由於吸入含曲黴孢子的灰塵、皮膚黏膜破損處以及眼部沾染瞭曲黴孢子而常引起感染。
(二)發病機制
曲黴廣泛分佈於土壤、植物、空氣,甚至實驗室、正常人的甲板面、趾間和外耳道中。但一般情況下曲黴並不致病,隻有當機體組織粘膜有損傷或發炎,機體抵抗力低下時才易感發病。曲黴主要感染途徑為呼吸道,並可侵入血流播散至全身。其次為皮膚創傷性接種。常侵犯皮膚、黏膜、肺、腦、眼、耳、鼻竇、胃腸道、神經系統和骨骼的急性炎癥和慢性肉芽腫改變,嚴重者可發生敗血癥,甚至導致死亡。此外,黃曲黴及寄生曲黴可產生黃曲黴毒素,曲黴毒素是導致集體出現變態反應的原因,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其中1993年黃曲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黃曲黴毒素與肝癌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
曲黴病患者以勞作者為主,以中年男性多見。
曲黴病可侵犯多個系統、組織導致出現多種臨床表現,主要的感染部位及臨床表現有以下幾種:
1.呼吸系統 肺曲黴病最常見,有如下幾種類型。
(1)肺曲黴球:肺曲黴球多繼發於肺結核空洞、肺癌空洞或支氣管擴張的囊腔內。曲黴可在空腔內寄生,形成曲黴球。全身癥狀一般不明顯,主要癥狀為反復性咯血、刺激性咳嗽、低熱、多痰,其次為胸痛、盜汗、氣急、消瘦、疲倦、食欲不振等。咯血是本病的重要癥狀,發生率為50%~85%。胸部X線片有密度均勻似球狀的特征表現。男多於女,多發生於30歲以上。約75%發生於肺上葉,肺下葉發生率較低。曲黴球一般單個出現在肺部的單側,偶有同時累及雙肺。
(2)支氣管-肺炎型曲黴病:多發生於肺結核行肺葉切除術後。癥狀較輕,主要為弛張性發熱、胸痛、間歇性咳嗽、咳痰,食欲不振、伴胸悶。感染過程中肺部會發生實質性病變導致肺炎,病情發展可出現肺膿腫。
(3)變態反應型曲黴病:機體接觸過敏原導致發病,出現變態反應癥狀,如咳嗽、咳痰、咽幹、胸悶、氣短、哮喘樣發作、食欲減退、眼睛刺癢、流淚、發熱、盜汗、關節痛、頭暈,甚至虛脫等。咳膿痰,痰棕黃色,黏稠或黏膿性,痰中帶血絲。此型多見於釀造工人和農民。
(4)繼發性肺曲黴病: 原發病病重或機體免疫力低下者受到曲黴容易引發肺曲黴病。有原發疾病的表現,並有咳嗽、咳痰、咯血、發熱、胸痛、呼吸困難等。雙肺部可有幹、濕性羅音。
2.外耳道 曲黴是引起耳癬的常見病因,約占80%。曲黴刺激外耳道產生炎性反應和鱗屑,耵聹增多,阻塞耳道,影響聽力。患者可有耳部癢或脹滿感。曲黴可通過繼發感染引起的皮膚破損、糜爛感染鼓膜,當鼓膜出現穿孔時刻通過鼓膜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皮膚粘膜 原發性皮膚曲黴病可有1至幾個、甚至許多結節,皮下膿腫,可擠出膿液。皮膚有破損,如大面積燒傷尤其是Ⅱ°~Ⅲ°燒傷患者容易發生曲黴的繼發感染甚至曲黴性敗血癥。 滋生在皮膚破損處或剛愈合的新生皮膚上的曲黴密集生長成團,呈灰綠色。
4.消化系統 曲黴還可侵入肝、小腸、胃、食道、舌和胰腺等消化系統組織。其中以肝臟多見,約占消化系統感染的20%。引起的病變表現有發炎、潰瘍、出血。
5.心血管系統 曲黴經由肺部、皮膚黏膜、消化道等病灶進入血循環或直接蔓延而累及心內膜、心肌或心包,引起心臟組織化膿、壞死或肉芽腫病變,臨床表現有膿胸、胸痛、心動過速或心律不齊、煩躁不安,甚至昏迷。曲黴常見侵犯中小動脈,引起血管壁壞死或血栓,但很少侵犯大血管。曲黴通過血液循環可到達其他器官,引起播散性曲黴病。血液中含有大量病菌是還可出現曲黴敗血癥。
6.泌尿生殖系統 泌尿生殖系統中以感染腎為主,占40%,有時前列腺亦可受累。生殖器曲黴病兩性均可發生,但較少見。
7.中樞神經系統 腦曲黴病較少見,主要是通過臨近的組織病灶如耳、鼻、鼻竇直接蔓延感染或通過其他病灶菌的血液循環侵入感染。主要表現為腦膿腫、頭痛、低熱、畏寒、惡心、鼻塞、咳嗽、咳痰、食欲缺乏、乏力等。病久不治可出現神經癥狀,數月或1年後可出現偏癱、頸項強直。CT、磁共振檢查可發現腦部占位性病變。
8.鼻旁竇 曲黴可由鼻腔進入鼻竇,因此鼻竇曲黴感染也較常見。有非浸潤型與浸潤型兩類。非浸潤型表現為鼻腔分泌物增加,黏膜水腫、增厚及肉芽腫形成,在上頜竇內可形成曲黴球。曲黴在鼻竇內大量生長繁殖,可阻塞竇腔,引起鼻塞,局部酸脹以致頭痛等癥狀。非浸潤型可發展為浸潤型,病變向鼻外組織擴展。浸潤型除黏膜病變外,可引起骨質破壞。向上可侵入眼眶及腦,出現眼球或眼眶發脹和視力障礙,向外可出現面部腫脹壓痛。檢查可發現鼻腔或中鼻道有灰黑色痂塊,伴積膿。X線檢查可見受侵竇腔被破壞。活組織鏡檢可發現菌絲及孢子。
9.眼部 主要由於外傷引起,以角膜損害最常見,主要癥狀為局部疼痛,怕光、流淚等角膜刺激癥狀,程度一般較輕。檢查可見睫狀體充血或混合充血,當出現此癥狀時應及時治療,否者可致失明。還可發生眼瞼炎、淚囊炎或脈絡膜炎,甚至眼球膿腫,表現為眼球突出,亦可造成失明。鼻腔或鼻旁竇病灶中的曲黴也可侵入眼部引起眼部曲黴病。
對於曲黴病必須結合臨床癥狀、外傷史、反復多次真菌培養檢查、組織活檢以及配合包括X線、CT在內的影像學檢查已達到明確確診。由於曲黴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所以需要多次培養檢查陽性才能做出診斷,以免誤診。病理組織活檢對診斷有決定性意義,在組織發現曲黴菌絲及孢子可以做出曲黴病的診斷。
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避免暴露在富含曲黴的環境中。在接觸曲黴污染的環境工作時,如鳥類飼養場,應戴防護口罩。在打谷時若稻谷飛入眼內,切不能用力擦眼,應及時用生理鹽水沖洗,以免角膜損傷,或應用殺菌滴眼液預防。若眼部出現不適、發炎應及時就醫。註意環境以及個人衛生,定期清洗鞋、傢具、食物或機器等日用品,宜用濕佈擦拭,以防曲黴孢子飛揚,污染空氣。保持室內通風透氣。對有明顯曲黴生長的物品、場所,可用甲醛溶液或過氧乙酸溶液噴灑。忌吃黴變的花生、果品等食物。一旦發現曲黴侵襲,即給予抗真菌藥物治療。身體出現不適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保健品查詢曲黴病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曲黴病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1.局部、對癥治療
耳曲黴可用3%硼酸、5%醋酸鋁、2%水楊酸酒精溶液將耳垢輕輕洗去,然後以2%龍膽紫塗搽,或滴入1%~3%克黴唑丙二醇溶液或制黴菌素(10萬u/ml)溶液,軟膏制劑也可應用。
眼曲黴性潰瘍可用0.2%兩性黴素B溶液或1%兩性黴素B眼膏,治療效果較好。
對於肺曲黴病引起的咳嗽、咳痰、哮喘,可應用止咳、祛痰、平喘藥物。
2.抗真菌藥物
(1)兩性黴素B:是治療曲黴感染最有效的藥物。可以全身應用,也可以局部應用。但兩性黴素B毒性作用較大。可用毒性小很多的兩性黴素B脂質體替代治療,將稀釋的兩性黴素B脂質體加入5%的葡萄糖液進一步稀釋至0.2~2mg/ml後,滴註,用量可從0.3mg/kg體重開始,逐漸增量,總量可達5~8g,8~12周為1個療程。
(2)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也可應用於本病。伊曲康唑:常用劑量為口服200~400mg/d,3~8個月為1個療程。應用伊曲康唑應留意其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頭暈、皮疹、嗜睡等。
3.手術治療 當有嚴重原發病、病情復雜無法作出診斷、出現反復大咯血的嚴重指征是應采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避免治療不及時導致嚴重後果。
(二)預後
咯血提示肺部梗死或壞死性支氣管肺炎。一般在2~3周內死亡,若免疫狀況改善,可形成空洞,但大量、致命的咯血可發生在此階段。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曲黴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直接鏡檢 取耵聹、痰、角膜潰瘍處分泌物、膿液等,作直接塗片檢查,可見到分隔菌絲及圓形、暗綠色孢子(直徑2~3µm)或菊花樣曲黴結構。用乳酸酚棉藍染色則比較清楚,其分生孢子柄不著色。
2.病理組織活檢 抽取病變組織的膿液做活檢可見曲黴菌絲及孢子。
3.真菌培養 將血和上述標本接種於沙堡瓊脂,在室溫至45℃能很快生長。典型的曲黴菌落呈綠色至暗綠色,鏡下可見較粗分生孢子柄,頂端膨大,有小柄上產生分生孢子。根據菌落形態及鏡檢可以進一步識別不同菌種。
4.影像學檢查 胸部X線片常見肺的中下部有散在的片狀、結節狀或圓形或卵圓形陰影。亦可形成空洞,有時呈不規則分佈的細小顆粒狀結節陰影;鼻竇曲黴球X線示放射密度增加。CT、磁共振檢查可發現腦部占位性病變。
5.血象檢查 嗜酸粒細胞常增多,沉淀素試驗呈陽性。
6.皮膚試驗 煙曲黴抗原皮膚試驗有助於變應性曲黴病的診斷。
並發支氣管擴張、大咯血、心動過速、骨膜穿孔、嚴重者可失明。支氣管擴張、大咯血常出現在曲黴感染呼吸系統的病變過程中。心動過速則是心血管系統染病,心內膜、心肌、心包發生病變,引起心功能異常。鼻竇犯病可發展到感染骨骼,出現骨質受損、骨膜穿孔。眼曲黴病嚴重時可導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