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病較急,發熱無定型,有持續或弛張型高熱,可伴寒戰。咳嗽可為陣發性。有時出現呼吸增快或喘憋,胸痛或腹痛,常見盜汗、乏力、體重下降,嬰幼兒多伴嘔吐與腹瀉。如膿腫與呼吸道相通,咳出臭味膿痰,則與厭氧菌感染有關,可咳血痰,甚至大咯血。如膿腫破潰,與胸腔相通,則成膿胸及支氣管胸膜瘺。癥狀可隨大量痰液排出而減輕。一般患側胸廓運動減弱,叩診呈濁音,呼吸音減低,如膿腔較大,並與支氣管相通,局部叩診可呈空甕音,並可聞及管狀呼吸音或幹濕囉音,語音傳導增強。嚴重者有呼吸困難及發紺,慢性者可見杵狀指(趾)。 除上述病史、癥狀和實驗室檢查資料外,主要依靠X線後前位及側位胸片,可以測定膿腫的數目、大小及部位。空洞的邊緣較厚,其周圍的肺組織有炎性浸潤。膿腫的大小比較穩定,在短時間內變化不大。
對急性肺炎和敗血癥應及時徹底治療。有呼吸道異物吸入時,須迅速取出異物。在腭扁桃體切除及其他口腔手術過程中,應避免組織吸入肺部。
保健品查詢小兒肺膿腫中醫治療方法中醫療法 祖國醫學稱本病為肺癰,早期多屬熱證、實證,全國各地常用千金葦金湯、桔梗湯加清熱解毒藥如魚腥草、大青葉、銀花、連翹、黃芩等,以及活血化瘀藥如當歸、赤芍等治療,有一定療效。1969~1979年北京兒童醫院中醫科陸叔良等曾對61例肺膿腫住院患兒,單純用口服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排膿消腫的中藥方劑膿瘍散治療(其中54例入院前曾用過抗生素治療)。入院時病程多在6~30天,年齡為5個月~14歲。入院時體溫在38℃以上者43例,占70.5%,22例在39.5℃以上,呈弛張熱,部分病人有其他感染中毒癥狀。X線檢查皆顯示典型肺膿腫改變,9例為多發性肺膿腫,膿腔直徑在3cm以上者8例,膿腔最大者直徑14cm。服藥後半數以上病例在10天內退熱,80%的病例在20天之內肺部病灶開始吸收。出院時痊愈23例,治愈率為37.7%。痊愈標準為全部臨床癥狀消失,X線肺部病灶全部吸收,僅餘纖維索條影。其餘38例除個別病例有低熱外,臨床癥狀消失;X線片肺部炎性病灶明顯吸收,僅餘空腔未閉。61例的平均住院日為23.8天。患兒出院後半年至9年中共隨訪到41例,均未復發,亦未遺留慢性肺部疾患。藥理及藥理化學研究也證明膿瘍散具有抗炎、祛痰、增強吞噬功能及擴張微血管的作用。膿瘍散處方:青黛3g、紫草9g、乳香6g、牙皂6g、寒水石9g。此方可煎湯,1歲以下每次30ml,3次/d;1~3歲每次40ml,3次/d;3~7歲每次60ml,3次/d;7~14歲每次100ml,2次/d;或直接服散劑,口服劑量為1~3歲每次3g,2次/d;3~7歲每次3g,3次/d;7~14歲每次4.5g,3次/d。療程均為1個月,二者療效相似。在中藥治療過程中,應避免膿腔穿刺,以防因穿刺造成感染的播散。
中藥材查詢小兒肺膿腫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1.一般療法 註意休息和營養,加強支持療法。對癥療法包括供氧、祛痰和體位引流。
2.抗生素療法 主要依靠抗生素治療,早期可用青黴素10萬U/(kg·d),療程4~6周。對青黴素過敏或無效者,可根據痰細菌培養及敏感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菌素、萬古黴素及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泰能)等治療。除全身用藥外,又可用抗生素液霧化吸入或自氣管滴註抗生素,使在膿腔內達到較高的藥物濃度。療程因膿腫吸收的速度、膿腫的程度、及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而定,一般療程3~4周。
3.手術療法 多無需手術。對慢性肺膿腫,纖維組織大量增生,並發支氣管擴張;或有反復感染,大量咯血者應考慮外科手術,一般手術在發病後4個月到1年之內施行為宜。
(二)預後一般預後良好。吸入異物所致者,在取出異物後迅速痊愈。有時膿腫經支氣管排膿,偶可自愈。並發支氣管擴張癥、遷徙性膿腫或膿胸時預後較差。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小兒肺膿腫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急性期 白細胞總數高達(20~30)×109/L或更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核左移;慢性期白細胞接近正常,可見貧血。
2.病原學檢查 膿痰或氣管吸取分泌物培養可得病原菌,痰塗片革蘭染色、痰液普通培養可找到致病菌。由於本病多為厭氧菌為主的混合感染,故若疑為本病應同時做厭氧菌培養。
3.痰液顯微鏡檢 膿痰可多至數百毫升,鏡檢時見彈力纖維,證明肺組織有破壞。
1.X線檢查 早期可僅見炎性浸潤影,膿腫形成顯示團片狀濃密陰影,如與支氣管相通其內可見液平面,周圍環以炎性浸潤陰影。慢性肺膿腫的腔壁變厚,周圍為密度增高的纖維索條,可伴支氣管擴張、胸膜增厚。血源性肺膿腫在兩肺可見多個團片狀濃密陰影。
2.B超和CT檢查 可協助鑒別肺膿腫和膿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