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已知無論中樞神經或周圍神經病變都可繼發骨關節病,常見有脊髓癆、脊髓空洞癥、糖尿病、脊髓和周圍神經損傷、麻風、多發性硬化、脊髓膜膨出、淀粉樣變性、先天性痛覺缺如、結核、腫瘤侵犯神經、酒精中毒、傢族性自主神經異常、傢族性間質性肥大性多發神經病、腓骨肌萎縮癥等。其中脊髓癆、脊髓空洞癥和糖尿病是NA最常見的原因。
(二)發病機制
由於神經功能障礙,深感覺和痛覺缺失,不能自覺地調整體位,關節反復受到機械性損傷,加之局部神經-血管營養障礙和代謝不良,共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退行性破壞。NA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既往較普遍認為是由於神經病變而引起關節損傷。但自從Charcot描述本病以來,已經支持神經血管性機制,亦即神經性營養障礙發病機制。
1.損傷說闡明關節的病理改變是由於無痛性反復損傷的結果。然而,NA的臨床和放射學表現常常提示除瞭損傷的原因以外,還有其他原因。Charcot的原始描述強調神經變性引起骨和關節的營養障礙,提示交感神經作用使骨和關節血流改變,導致骨關節持續性充血和骨質吸收。因此,NA的真實發病機制可能是神經性骨關節損傷和神經性血管營養障礙兩者相結合所致。
2.由於神經功能障礙,深感覺及痛覺缺失,不能自覺地調整體位,關節容易受到反復的機械性損傷,加之局部軟組織和骨關節的神經血管營養障礙、代謝不良等,以致受損的骨面、骨端和軟組織破壞及退行性變。因機體反應不同,可有骨質萎縮稀疏,骨端碎裂或吸收;更多是新骨增生,骨贅形成,骨贅斷裂脫落形成碎屑遊離體;關節內出血、滲液使關節腫脹、關節囊肥厚;因關節囊和周圍韌帶松弛,最後可使整個關節支離破碎,關節半脫位、脫位或完全瓦解。
可發生於任何關節包括脊柱,但以四肢關節受累多見。由於神經疾病不同,好發部位不盡一致。如偏癱患者關節畸形也在偏側癱;脊髓空洞癥關節病變多發生於上肢,肩和肘關節最常受累,少數見於顳頜、胸鎖、腕和指關節等。脊髓癆以下肢為主,膝關節最常受累,其次是髖、跗骨、肩、肘、踝、趾(指)關節和脊柱。糖尿病神經病變多發生於足部小關節如趾間關節等。病變發展一般較緩,病程常超過幾個月甚至1年。典型表現為關節腫脹、畸形和不穩定。與一般關節病不同的特點是關節畸形和病理改變非常顯著,但關節功能障礙相對較輕,有時還存在關節異常活動如肘和膝關節過伸等。早期關節紅腫、發熱,多無疼痛,少數可有持續性疼痛,關節活動時疼痛加劇。晚期由於關節囊和韌帶松弛,發生關節半脫位或完全脫位。
根據神經系統原發病疾病史,出現與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部位一致的關節癥狀,並排除其他關節炎如骨關節炎,可確立臨床診斷。一般均可查到原發病,但約20%患者關節出現病變時,尚無原發病的癥狀和體征,需要與其他關節炎相鑒別:NA多為無痛性,雖關節破壞明顯並出現畸形,但關節功能障礙程度較輕;而其他關節炎的關節疼痛、畸形、破壞程度與關節功能障礙相一致。由於明確原發病對臨床治療有指導意義,故應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檢和實驗室檢查,以便找出原發病。神經源性關節病的診斷主要解決兩個問題,是否神經源性關節病;何種神經源性關節病。
1.預防是最好的治療,糖尿病患者應對足、踝部位倍加註意,及時處理這些部位的輕微創傷。有效控制血糖可減少糖尿病神經病變,繼而減少本病發生率。
2.加強梅毒的早期治療,防止本病的發生。
保健品查詢神經病性關節病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神經病性關節病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1.保守治療 主要以加強關節保護為主,如局部制動支架保護等。
2.對癥治療 消炎鎮痛類藥可用於疼痛劇烈時,但這類藥物要用量小宜長期使用,以免加速關節破壞。一方面因為這些物使關節脹痛感減輕,保護性肌痙攣緩解,從而遭受過多的壓力和磨損創傷;另一方面,這類藥物能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妨礙瞭軟骨下骨的修復。
關節腔內註射激素類藥物不推薦多次使用,該類藥物有較明顯的減輕炎癥作用,使癥狀緩解,因而患者關節活動增加,加速瞭關節的磨損破壞。
3.病因治療 首先要查明病因,然後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糖尿病通過飲食和口服降糖藥來控制血糖,不僅治療原發病,而且可改善關節癥狀。如脊髓空洞癥,可口服核素131I,或空洞節段深部X線照射,少數可行空洞切開引流積液。脊髓癆按梅毒進行驅梅治療。
4.關節病治療 無特異治療方法,預後隨疾病嚴重程度和對外科手術治療的反應性不同而不同。治療原則是減少負重,保護和穩定關節。標準治療策略包括抬高患肢和關節制動,上肢關節受累應減少投擲、揮舞等動作,下肢受累則應盡量減少站立時間和行走路程,行走時應扶拐杖,以防關節扭傷。對不穩定關節可用支架保護,對足受累者使用矯形器和關節保護設備相當有效。累及足、踝關節的糖尿病神經病變采用“限制步行器”,可有效控制肢體水腫,防止關節畸形。阿米替林可緩解關節疼痛,脈沖式電磁療法療效不一。
5.骨關節病本身的治療 神經源性骨關節病的治療原則是減少負重,保護和穩定關節。如上肢病變盡量減少患肢工作,下肢病變則少站立,少行走,走路時扶拐杖。不穩定的關節可用支架保護。機械結構設計必須註意預防異常壓力橫跨關節傳導而促使骨質破壞。某些病人可行外科關節固定術或關節成形術,但由於營養障礙、創口不易愈合、脫位、感染或四者具備,手術往往不易成功。如本體感覺通路完整,少數病人行膝關節融合術或關節成形術可獲成功。對感染和進行性潰瘍、關節破壞嚴重病例,可考慮截肢。
6.手術治療 目前仍以關節清理術和關節融合術為主,術後特別註意放置有效的負壓吸引,同時應註意術後活動時間要晚,避免參加重體力勞動。一般認為,神經性關節病為關節置換手術的禁忌證,其原因可能是關節失去有效的神經支配,營養差,骨質結構不良,容易造成植入物松動而失敗。
外科治療如關節固定術或關節成形術可減輕疼痛,關節本體感覺通路完整的膝病變可行膝關節融合術,脊柱受累可行脊柱融合術,該術對足、膝受累也有益處,但須避免骨不連和再次發生骨折。外生骨疣切除術可部分恢復運動功能,並減少關節疼痛,尤其適用於站立不穩或嚴重畸形患者。由於假體置入失敗率極高,傳統認為全關節置換術對本病患者風險太大,但隨著技術的提高,對部分患者選擇地行全關節置換術可獲良效。手術指征包括難治性疼痛和輕度神經病變。通過大量骨植入以糾正嚴重骨丟失和仔細地修補韌帶,可提高手術療效。罕見情況下,對感染、進行性潰瘍、關節破壞嚴重病例可考慮截肢。
(二)預後
病變發展一般較緩,病程常超過幾個月甚至1年。預後隨疾病嚴重程度和對外科手術治療的反應性不同而不同。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神經病性關節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麻風性神經炎實驗室檢查可查到麻風桿菌感染的證據。糖尿病性神經病實驗室檢查可查到血糖異常。脊髓梅毒實驗室檢查可發現梅毒特異試驗陽性。
1.X線檢查 早期X線表現為關節的退行性改變,關節面輕度硬化、侵蝕及破壞。病變晚期受累骨的關節端硬化更明顯,伴骨質增生、破壞,骨膜反應,關節畸形。關節面不規則、塌陷,關節間隙變窄,關節脫位或半脫位。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軟組織內可見不規則鈣化斑或碎骨片。
X線表現可歸納以下3種病變:
(1)萎縮或急性型:常被誤認為是感染蔓延或腫瘤侵犯,常於幾周內迅速出現關節萎縮,多見於關節的非負重區。可見骨質破壞和吸收,骨質吸收和骨質殘留之間過渡區非常明顯,就像刀切一樣,但無骨折或修復表現。
(2)增生或慢性型:多見於關節負重區,呈嚴重的骨關節炎表現,可見病理性骨折、關節旁巨大骨贅,關節毀損、半脫位或完全脫位。
(3)萎縮與增生混合型:通常發生於負重關節,骨質進行性破壞和吸收,同時伴有骨質增生和骨贅形成。
2.CT檢查 CT具有分辨率高的優點,能更好地顯示病灶的結構、骨質破壞和鄰近軟組織的情況。盡管X線是本病診斷的首選方法。但CT與X線結合更能清楚顯示病變,有助於確定關節腔積液的具體范圍和積液量,區分關節積液和軟組織腫脹引起的軟組織密度增高,區分遊離骨塊是在關節腔還是關節周圍軟組織內。對於平片不能診斷或難以確定病變范圍的病例,CT可作為重要的檢查手段加以利用。
鑒別診斷主要解決下述問題。
1.是否神經源性關節病 根據NA的臨床基本特征,特別是出現關節病變前先有神經系統原發病變,臨床診斷NA並不困難。但在臨床中仍有20%左右NA在出現關節改變時尚無原發性神經病的癥狀及體征。故在診斷時需要與風濕、類風濕、代謝、內分泌、血液、腫瘤及感染等有關關節病進行鑒別。這就需要調查引起關節病的病因、發病方式、好發部位和關節病變的特征。NA一般均能查到神經性原發病,關節病變與神經病變癥狀體征部位一致,其他關節病也有相應的發病原因。NA多為無痛性,而且常有關節畸形,關節破壞明顯,但相對關節功能障礙較輕;其他關節病則一般都有疼痛、關節畸形,破壞程度與關節功能障礙相一致。此外NA有明顯的放射學特點,可分萎縮型、增生型及萎縮與增生混合型,根據這些不同特點可與其他關節病鑒別。
2.何種神經源性關節病 診斷NA病後,還必須進一步明確什麼性質的神經病所致的關節病。這要進一步調查不同神經病的病因、病理及臨床特點來確定屬那一種神經病。如脊髓癆,有明確的梅毒感染史,病變主要侵犯腰骶部脊髓後根和後索,下肢閃電樣疼痛和進行性感覺性共濟失調,血清和腦脊液康華化反應陽性。脊髓空洞癥是脊髓慢性變性、軟化及空洞形成,主要侵犯頸、胸髓後角或中央管附近,表現為節段性痛溫覺缺失,觸覺存在,即所謂感覺分離,有時可見局部肌萎縮,核磁共振(MRI)檢查可發現脊髓實質長形空洞病灶。糖尿病性神經病,除有感覺和運動神經障礙外,可有糖尿病史、血糖升高、尿糖陽性等。
並發癥有化膿性關節炎和毗鄰組織結構受壓(如血管,神經或脊髓).當出現周身不適,發熱等用局部體征難以解釋的全身癥狀時,即應抽取滑膜液進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