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直腸息肉介紹

  直腸息肉是直腸良性腫瘤的一種,是直腸內有粘膜覆蓋的腫物,呈小的結節狀粘膜隆起或為大的帶蒂的腫物,一般為單個,少數為多個,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腸或累及結腸者謂之息肉病。息肉源於炎癥的稱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變的無蒂結節稱增生性息肉;由腸上皮生長的有腺瘤性息肉、絨毛乳頭狀腺瘤息肉,此類息肉容易惡變。


原因

  (一)發病原因

  直腸息肉病因繁雜,其發病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組織結構異常 如幼年性息肉,即屬錯構瘤性息肉。

  2.基因遺傳 如傢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常染色體顯形遺傳。病人常有傢族性發病史。

  3.感染 部分息肉可由細菌、寄生蟲等感染直腸黏膜,由腸道炎性病變增生而致息肉。如腸結核、腸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

  (二)發病機制

  1.分類 病理上常將息肉分為2類:腫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

  2.病理

  (1)管狀腺瘤:最為常見,多數是單個,有蒂,直徑一般在1cm以下,在腸黏膜表面隆起如米粒或黃豆大,表面光滑或呈細顆粒,顏色接近正常黏膜,質軟;大腺瘤如櫻桃或草莓,表面有淺溝或分葉狀,色暗紅,很少癌變。鏡下形態可有不同程度改變,輕者為輕度腺體增多,上皮細胞無異常,重者不僅腺體明顯增生,上皮細胞的形態及染色也呈不典型改變,核分裂增多,進一步發展出現腺體細胞多形性,間質浸潤,即被認為是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變。

  (2)絨毛狀腺瘤:又稱乳頭狀腺瘤,呈絨毛狀、菜花狀突出於黏膜表面,病變范圍限於黏膜層,瘤體質地柔軟,廣基無蒂,體積較管狀腺瘤大,鏡下絨毛狀突起呈分支狀,形成一個細長乳頭狀花冠腫物。多見於老年人,男性多於女性,約90%發生在直腸和乙狀結腸下段,易癌變。

  (3)幼年性息肉:又稱先天性息肉,屬錯構瘤性息肉,主要發生在10歲以下兒童,有70%~80%發生在直腸,多為單發,小於1cm,青春期後有自然消失傾向。

  (4)炎性息肉(假性息肉):發生在大腸炎性疾病的再生與修復階段,多見於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腸結核、血吸蟲病等。常為多發,無蒂、體積較小,直徑很少超過5mm,是其特征,顏色多較淺。有的亦可以有蒂,病程較長時可增大至幾厘米。鏡下見腺體變長伴有腺腔內反折,形成鋸齒樣外觀。核分裂活性增加僅僅見於基底部,上皮細胞具有不明顯的位於基底的細胞核、胞漿豐富,充滿黏液。表面上皮下的基底膜增厚,表面上皮呈微乳頭外觀。增生性息肉(化生性息肉),多發生在直腸,多在40歲以後發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增加。

  (5)傢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形遺傳性疾病,大腸內佈滿息肉狀腺瘤,大小不等,可有蒂或無蒂,具有很高的癌變傾向,多在12歲以後發生。


症狀

直腸息肉早期癥狀有哪些?

  小息肉很少引起癥狀,息肉增大後最常見的癥狀為直腸內出血,多發生在排便後,為鮮紅血液,不與糞便相混。多為間歇性出血,且出血量較少,很少引起貧血。直腸下端的息肉可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呈鮮紅色,櫻桃狀,便後自行縮回。直腸息肉並發感染時,可出現黏液膿血便,大便頻繁,裡急後重。有排便不盡感。炎性息肉主要表現原發疾病癥狀。

  診斷主要靠直腸指檢和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見到直腸息肉後應進一步檢查全部大腸,因息肉經常是多發性的。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下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是確定息肉


飲食保健

直腸息肉吃什麼好?

  一、直腸息肉適宜吃的食物:

  1、 高熱能、高蛋白質以補償長期腹瀉而導致的營養消耗,可根據病人消化吸收耐受情況循序漸進地提高供給量。一般熱能按每日每公斤體重40千卡供給。蛋白質每日每公斤體重1.5克,其中優質蛋白占50%為好??

  2、維生素無機鹽要充足,以補償腹瀉引起的營養丟失。

  3.、少食多餐:為減輕腸道負擔,以少食多餐方式補充營養攝入量。

  二、直腸息肉不宜吃的食物:

  (1)不宜吃酸、辣、辛等刺激性食物。

  (2)少吃油膩食物,多吃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等。

  (3)限制脂肪和膳食纖維:腹瀉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嚴重者伴有脂肪瀉。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應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調方法。對伴有脂肪瀉者,可采用中鏈脂肪酸油脂。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纖維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蘿卜、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帶刺激性的蔥、薑、蒜和粗雜糧、幹豆類等。

  [肛腸專傢提醒]

  直腸息肉手術後,在飲食方面需要註意一些方面:

  ◆直腸手術後一般需要根據個人狀況遵醫囑禁食幾天,待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後,可進流食,隨後進半流食,而後可進容易消化的少渣普食,以減輕腸道負擔,利於吻合口的愈合。

  ◆為瞭防止人工肛門排出大便有惡臭,病人宜吃酸奶、藕粉等食物,避免蛋、蒜、蔥、蝦等食物,以防止食物消化吸收後產生臭氣。

  ◆宜多食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帶、藕、魚肉、兔肉、雞肉、鮮豆類等。

  ◆註意保持生活的規律,在餐前飲水。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適量的多飲水,可以每天早上空腹喝淡鹽水或者蜂蜜水、果汁、菜水等飲料。多吃一些果菜,潤腸通便。


護理

直腸息肉應該如何護理?

  直腸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學者公認為癌前期病變。所以直腸息肉患者的定期隨訪已被提到防治早期腸癌的高度來認識。因此,直腸息肉尤其腺瘤性息肉,定期隨訪是防止息肉惡變的重要一環。

  息肉的再檢出率較高,國外報道13%~86%不等,新檢出的息肉除部分為殘留息肉再次生長的復發息肉外,一些為大腸新生息肉和遺漏息肉。為保持腸道無息肉狀態,防止直腸癌的發生,制定一個經濟有效的隨訪時間是必要的,目前國際上對腺瘤隨訪提出瞭多種方案。其中在波士頓召開的第三次國際大腸癌會議中大腸腺瘤組討論建議的方案較為詳細。他們指出腺瘤患者在腺瘤切除後再發新腺瘤及局部腺瘤再復發的危險不一,故應區別對待:凡是單個、有蒂(或廣基但<2cm管狀腺瘤,伴輕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癌屬低危險組。凡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屬高危險組:多個腺瘤、腺瘤直徑>2cm,廣基的絨毛狀或混合型腺瘤,腺瘤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伴原位癌,腺瘤已有浸潤性癌變者。高危險組的隨訪方案是腺瘤切除,3~6月作內鏡檢查,如陰性隔6~9月再檢查1次。如再次陰性可隔1年檢查。如仍為陰性,每3年再檢查l次,但期間每年需作大便潛血檢查。低危險組腺瘤在切除腺瘤後1年復查,如陰性可每隔3年檢查1次,共2次,然後每隔5年檢查1次。但在隨訪時間,每年須作大便潛血試驗。復查中一旦發現息肉即行內鏡摘除。

  [心理調護]

  心理與疾病的關系十分重視,認為直腸息肉的形成與七性鬱結有關,使臟腑功能失調,以致氣血停滯的結果。直腸息肉的病人往往懷疑是癌,故心理壓力大,首先應向患者說明腸息肉的西醫分類及其轉歸,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其次調暢情志,保持心情舒暢,忌煩躁惱怒;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註意與禁忌]

  做好衛生宣教和出院指導:註意包含調理,避免久坐不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註意觀察糞便有無粘液及血絲。便秘時切忌濫用瀉藥。戒煙忌酒及辛辣刺激食物。鼓勵並指導患者根據病情作適當的鍛煉,尤其是腹肌的鍛煉,有利於促進腸蠕動。


治療

直腸息肉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1.預防

  1)及時治療肛門內外痔、肛瘺、肛裂、肛竇炎及慢性腸炎等疾病。

  2)保持肛周清潔衛生,養成定時排便習慣。直腸息肉患者飲食上應註意:不宜吃酸、辣、辛等刺激性實物。少吃油膩食物,多吃含纖維素的水果

  2.術前準備:

  1)術前準備:患者於術前30mtn給予肌註阿托品0.5mg,用2%利多卡因向咽喉部做噴霧麻醉共3次。

  2)心理護理:耐心向患者介紹內鏡介入治療的方法,強調介入治療的優點,並說明在手術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並發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過度緊張和不合作患者,手術前30min用0.5cm×0.5cm膠佈將王不留行子粘貼在耳穴中的“神門”、“皮質下”,在耳穴上按壓3-5min,術中患者可白行按壓。

  3)腸道清潔準備:腸息肉患者於術前1天晚餐進流質飲食,臨睡前將番瀉葉10g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手術當天免早餐,上午8點口服硫酸鎂30g。

  3.其他註意事項:

  1)兒童型直腸息肉主要發生於5-10歲兒童,多數小於1cm,單個,帶蒂,會自行脫落,因炎癥和腺體阻塞瀦留所致,臨床上除便血外並無其他大礙。

  2)成人直腸息肉病理類型多,具癌變趨向,因而一經診斷,宜早行手術切除之。

  3)可能發生惡變。

保健品查詢直腸息肉中醫治療方法

  1.中醫療方: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是濕熱下迫大腸,以致腸道氣機不利,經絡阻滯,瘀血濁氣凝聚而成。西醫認為與遺傳有關,或因慢性刺激,如潰瘍性結腸炎、痢疾和血吸蟲病等感染所致。

  治宜清熱祛濕,活血祛瘀,軟堅散結為主,適用於治療腸道多發性息肉,可選用以下方法:

  1)半枝蓮30g,山豆根12g,訶子15g,苡仁15g,白花蛇舌草20g ,黃芪30g,白術15g,水煎服。  如腹痛加延胡索8g,橘核10g,茴香5g;腹瀉加黃連5g,馬齒莧30g;便血加地榆15g,槐角10g,炒荊芥10g;體虛脾弱加黨參、當歸、懷山藥、麥芽、山楂??10g ,雞內金(研末服)3g。

  2)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半邊蓮30g,生地榆9g,白花蛇舌草 30 g,桃仁9g,石見穿12g,黃藥子12g,炙甘草6g,幹蟾皮粉(沖服)3g,水煎服。

  3)烏梅25 0g (去核,炒成炭),僵蠶250g(微妙),蜂蜜500g,做成蜜丸,每丸重9g。每次9g,每日3次。

  2.中醫偏方:

  1)【方藥】黨參、黃芪、赤芍、桃仁、白芍、莪術、黃藥子、枳殼、甘草各9g,薏苡仁60g(先煎)。

  【適應癥】右下腹包塊,腹痛腹脹,大便次數多,頭暈目眩,食欲不振,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苔薄,舌體小色淡,脈細弱。證屬脾虛氣弱,穢濁瘀血互結,凝滯於腸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2)【方藥】烏梅、黨參各15g,黃連5g,僵蠶10g,當歸、赤芍、地榆各12g,牡蠣24g,甘草6g。

  【適應癥】多發性腸息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中藥材查詢直腸息肉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1.電灼切除 息肉位置較高,無法自肛門切除者,通過直腸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顯露息肉,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電灼切除。廣基息肉電灼不安全。

  2.經肛門切除 適用於直腸下段息肉。在骶麻下進行,擴張肛門後,用組織鉗將息肉拉出,對帶蒂的良性息肉,結紮蒂部,切除息肉;對廣基息肉,應切除包括息肉四周的部分黏膜,縫合創面;若屬絨毛狀腺瘤,切線距肉眼所見腺瘤緣不少於1cm。

  3.肛門鏡下顯微手術切除 適用於直腸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直腸癌的局部切除術。麻醉後,經肛插入顯微手術用肛門鏡,通過電視屏幕,放大手術野,鏡下切除息肉。與電灼切除相比較,優點是切除後創面可以縫合,避免瞭術後出血、穿孔等並發癥??

  4.開腹手術 適用於內鏡下難以徹底切除、位置較高的癌變息肉,或直徑大於2cm的廣基息肉。開腹作局部切除時,若發現腺瘤已癌變,應按直腸癌手術原則處理。傢族性息肉病遲早將發展為癌,必須接受根治性手術,應根據直腸息肉的分佈決定是否保留直腸;可行直腸切除或直腸黏膜剝除,經直腸肌鞘行回腸J形貯袋肛管吻合術等。

  5.其他 炎性息肉以治療原發腸病為主;增生性息肉,癥狀不明顯,不需特殊治療。

  (二)預後

  幼年性息肉,有自愈傾向,一般不發生惡變;腺瘤癌變率較低,僅約1%;傢族性腺瘤性息肉則具有很高的癌變傾向,絨毛狀腺瘤癌變率約40%,早期發現,積極根治,愈後較好。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直腸息肉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直腸息肉應該做哪些檢查?

  在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直視下鉗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是確定息肉性質、類型、有否癌變的可靠方法。

  1.直腸指檢:直腸中、下段的息肉,指檢可觸及柔軟、光滑、活動的結節。

  2.直腸鏡檢:腺瘤性息肉呈圓形,表面粘膜淡紅且有光澤。絨毛乳頭狀腺瘤為分葉狀,形似菜花,軟如海綿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長色紅。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狀隆起結節。

  3.組織病理檢查:確定息肉的性質。


鑑別


並發症

直腸息肉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可能發生惡變。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直腸息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