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大腸癌介紹

  大腸癌是指大腸粘膜上皮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預後不良,死亡率較高,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由粘膜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統稱為大腸癌,為胃腸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起源於間葉組織者稱為肉瘤,約占大腸惡性病變的1%。手術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達40%~60%,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開展規范化的手術治療仍是提高大腸癌療效的關鍵。


原因

  (一)發病原因

  大腸癌的發生是結腸粘膜上皮受遺傳和環境多種因素作用導致多基因改變的結果。許多大腸癌流行病學的研究表明,大腸癌可能的病因是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尤其是膳食結構的改變密切相關,與環境、遺傳等其他因素也存在相關性。

  1.飲食因素 流行病學的研究表明,在腫瘤發病中飲食因素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因素,因為有70%~90%的腫瘤發病與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關,而其中40%~60%的環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與飲食、營養有關。

  (1)高脂肪飲食:世界范圍內的調查發現,在大腸癌高發的北美、西歐、澳大利亞等國傢,人們每天進食的脂肪量在120g以上。在大腸癌發病率居中的波蘭、西班牙、南斯拉夫等國傢,每人每天消費的脂肪在60~120g。而在大腸癌低發的哥倫比亞、斯裡蘭卡、泰國等地每人每天的脂肪消費量隻有20~60g。高、低發區大腸癌的發病率相差可達6倍以上。中、低發區則可相差3倍左右。大腸癌高發的美國人飲食中脂肪含量占總熱量的41.8%,且以飽和脂肪為主。而大腸癌低發的日本人(大腸癌的發病率較美國低1倍左右),其飲食中脂肪占總熱量的12.2%,並以不飽和脂肪為主。我國上海市大腸癌發病率時間趨勢與膳食結構的相關分析,同樣也說明結腸癌發病率變化與膳食結構改變的密切相關性。如調查顯示,上海市居民80年代一些主要食品人均消耗量比50年代明顯增加,其中豬肉增加瞭3倍,禽蛋2.2倍,新鮮蔬菜1.6倍。1992年上海市區每人每天消費脂肪86.4g,在熱能來源中占31.2%;郊區則分別為58.7g與22.4%。同時期上海市區男性大腸癌年齡標化發病率為21.5/10萬,與國際上相當於大腸癌中發區的西班牙、波蘭同時期的發病率相似。

  一些動物實驗研究也證實,高脂肪攝入可增加患大腸癌的危險性。Reddy等用二甲肼(DMH)誘發大鼠大腸腫瘤,在含5%脂肪的飲食組誘發率為17%~36%,在含20%脂肪的飲食組為64%~67%,兩組有顯著性差異。結果提示給動物高脂肪飲食,可以增加大腸腫瘤的發病率,使腫瘤出現得更早,增加腫瘤的惡性程度和轉移率,使腫瘤動物存活時間顯著縮短。

  高脂肪飲食之所以會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其可能的機制是:

  ①脂肪飲食可能系通過改變大便中膽酸濃度的作用而引致大腸癌的發生。

  ②高脂肪及部分糖類能增加腸道細菌酶(如葡萄糖醛酸酶、鳥氨酸脫羥酶、硝基還原酶、偶氮氧化酶、脂氧酶、環氧酶)的活性,促進致癌物、促癌物的產生。

  ③高脂肪飲食者常攝入較多的肉類,而肉類在油煎或焙烤過程中可產生致癌的雜環胺,可能導致大腸癌的發生。

  (2)低纖維素飲食:食物纖維(dietary fibre)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的消化酶所水解的植物多糖類和木質素。Higginson曾註意到非洲結腸癌罕見是與大量食用粗糧和很少便秘有關。 La Vecchia等1988年報道多吃新鮮蔬菜對大腸癌的發生具有保護作用(RR=0.5)。國內浙江醫科大學的楊工等在一項對照研究中也發現,攝入新鮮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新鮮水果與結、直腸癌的發病危險性呈顯著負相關,且劑量一反應關系非常顯著(P<0.01)。分析營養素與結、直腸癌的關系發現膳食纖維起著重要的保護性作用;而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與結腸癌發病危險性呈正相關性(趨勢檢驗P<0.01),但與直腸癌無顯著相關性。

  高纖維素飲食之所以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生,可能的機制在於:

  ①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稀釋致癌物,又可使腸道通過時間縮短,減少結腸黏膜與糞便致癌物的接觸,從而減少患結腸癌的風險。

  ②通過抑制重吸收、稀釋及吸附、螯合作用,降低腸道的脫氧膽汁酸濃度,影響腸道脂質代謝。

  ③改變腸道菌群,影響腸黏膜結構和功能,並影響黏膜上皮細胞的生長速率,調解腸道酸堿度(通常大腸癌低發地區糞便的pH值要比高發地區低)。

  ④通過黏蛋白加強黏膜屏障作用,減少腸內有毒物質對腸上皮的侵害。

  (3)亞硝胺類化合物:亞硝胺類化合物中不少為強致癌物質,在動物實驗中幾乎可誘發各種器官的腫瘤。一般小劑量的亞硝胺,如長期接觸就可致癌。亞硝胺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食品添加劑以及用亞硝酸鹽處理過的肉、魚、菜等醃制食品中(如咸肉、火腿、咸魚等)。動物實驗已證實亞硝胺類化合物在腸道細菌作用下轉化成的肼類物質可引起大腸癌。國內楊工等研究發現醃制食品的正相關作用是一類獨立的結、直腸癌危險因素。每周攝取3次以上醃制食品者發生結腸癌的超額危險是不足1次者的2.2倍(P<0.01),直腸癌為2.3倍(P<0.01),左半結腸癌為2.1倍,右半結腸癌為1.8倍。

  (4)維生素:病例對照研究表明,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均與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的相對危險度有關,統計學檢驗均達到顯著水平,並呈劑量反應關系。如Chiu等2003年報道維生素C、胡蘿卜素、維生素E的高攝入量與降低患結腸癌的危險性有關。Mc Cullough等2003年報道瞭對60866名男性和66883名女性參與者所作的隨訪觀察結果,提示維生素D能降低男性大腸癌的發病危險(RR=0.71,95%CI=0.51,0.98),鈣在大腸癌的發生中具有保護作用(RR=0.87,95%CI=0.67,1.12)。

  (5)油煎炸食品:食物烤(炸)焦的部分(尤其是肉類食品)中含有能作用於結腸的致癌劑雜環胺,可能導致大腸癌的發生。楊工等報道的病例對照研究結果提示,油炸食品的致癌作用也是一種獨立的危險因素。每周攝取3次以上油炸食品者發生結腸癌的超額危險是不足1次者的2.3倍(P<0.01),直腸癌為2.6倍(P<0.01),左半結腸癌為2.6倍,右半結腸癌為1.9倍。

  (6)蔥蒜類:蔥蒜類食品對腫瘤的保護作用已受到廣泛的重視,並在實驗中多次證實瞭該類食物對腫瘤的生長抑制作用。大蒜油能明顯減少用二甲基膽蒽引起的大腸黏膜細胞損傷,並能使小鼠大腸癌誘發率降低75%。國內楊工等報道,高攝人蒜類食品者結腸癌的發病危險是低攝入組的74%(P<0.05),但與直腸癌的相關性不肯定(OR=0.81,P>0.05)。

  (7)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①硒:硒是人體中的微量元素,為一種強抗氧化劑,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生物作用是抑制過氧化反應,而過氧化反應可促使致癌原附於脫氧核糖核酸。幾項大規模研究已發現,多種癌癥的死亡率(包括結、直腸癌)與當地膳食中的硒攝入量呈負相關。但硒等無機元素對人類腫瘤病因學的影響可能受到其他食物成分的作用(或存在交互作用,或存在混雜、偏倚等),因此也有人認為這些因素可能僅僅是一些伴隨因素,而並不直接影響人群大腸癌的發生風險。

  ②鈣:動物實驗表明,鈣能改善脫氧膽酸對腸道上皮的毒性作用。有學者認為腸道中膽汁酸與遊離脂肪酸的濃度增加可以促進結、直腸癌的發生,而鈣可以與之結合形成不溶性的皂化物,使得它們對腸道上皮的刺激與毒性作用減輕。很多流行病學研究也提示,高鈣攝入對防止大腸癌的發生起保護作用。楊工等1994年的一項營養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膳食鈣對結、直腸癌的保護作用不但與攝入量有關,還與鈣的食物來源密切相關。其中動物性膳食鈣與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有關,而植物性膳食鈣則與此不相關。推測不同食物來源的鈣離子與食物中一些有機成分的結合狀態可能不同,並可以導致不同食物來源鈣的作用差異。

  ③其他無機元素:有研究表明,鉀、鐵、磷與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呈負相關性,鋅、鎂、銅可能影響致癌物的代謝或降解某些酶類,與抑制癌癥發生有關。但還缺乏更多的證據支持。也有作者認為這些無機元素可能與一些“植物性”飲食因素(如膳食纖維、維生素C等)存在混雜作用,或僅僅是一些伴隨因素。因此對這些無機元素在大腸癌發病中的影響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2.職業因素 雖然一般認為,大腸癌並不是一種職業病,但職業因素和大腸癌發病的關系仍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如Donham等1980報道,大腸癌患者中生產石棉絕緣材料的工人較常見,並且動物實驗也證實,吞食的石棉纖維能夠穿透腸黏膜。此外,在金屬工業、棉紗或紡織工業和皮革制造業等行業中,大腸癌的標化死亡率和死亡率也較高。國內高玉堂1990年通過對上海市職業與腫瘤發病率關系的研究後指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結腸癌標化發病率比(SIR)顯著增高(男性=135,P<0.01;女性=147,P<0.01)。女性商業工作人員的結腸癌SIR=132,P<0.05。男性生產工人、運輸工人等的結腸癌SIR=90,P<0.05。

  3.體力活動 除瞭職業暴露以及與職業相關的社會經濟因素外,體力活動也與大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Gerhardsson等1988年曾報道對16477人14年的隨訪結果,提示低體力活動組(工作時與閑暇時均活動少)患結腸癌的相對危險度明顯升高(RR=3.6,95%CI=1.3,9.8);僅工作時體力活動少組相對危險度較低(RR=1.6,95%CI=0.8,2.9);僅閑暇時活動少組相對危險度亦低(RR=1.6,95%CI=1.0,2.7)。在職業體力活動的分析中發現,長期或經常處於坐位的職業類別患結腸癌的危險性是一些體力活動較大職業的1.4倍(95%CI=1.0,1.9),並與盲腸癌的聯系較為密切(OR=2.1,95%CI=1.1,4.0)。有觀點認為體力活動減少可使糞便在腸道中的通過時間延長,從而增加瞭致癌物與腸黏膜接觸的機會。另有觀點認為,腸蠕動受前列腺素的影響,而體力活動可以刺激前列腺素的產生與分泌,因此,缺少體力活動可以增加患結腸癌的危險性。病例對照研究的結果也支持體力活動對防止大腸癌(尤其是結腸癌)的保護作用。

  4.遺傳因素 據估計在至少20%的結、直腸癌患者中,遺傳因素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Lovett研究發現倫敦一般人群一生中患大腸癌的危險性為1/50,但“一級親屬(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患大腸癌者此危險性升至1/17;1個一級親屬、1個二級親屬(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姨、舅、侄、甥、孫及外孫)患大腸癌時,此危險性為1/12;1個一級親屬在45歲前患大腸癌時此危險性為1/10;2個一級親屬患大腸癌時此危險性可高達1/6。之後,有關大腸癌具有遺傳傾向的研究更成為熱門課題。目前已有兩種易患大腸癌的遺傳性綜合征被確定。

  (1)占結、直腸癌總數1%的“傢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如不治療,日後均將癌變成大腸癌。

  (2)占結、直腸癌總數5%~10%的“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

  這也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綜合征,以大腸癌發病年齡早、病變位於近側結腸中多見及多原發大腸癌常見為特點。患者的一級親屬中約80%將發病。此綜合征與目前已知的5個DNA錯配修復基因(hMSH2、hMLH1、hPMS1、hPMS2、hMSH6)的胚系突變有關,具有微衛星不穩定的特性表型。

  大腸癌遺傳流行病學研究同時發現,影響結、直腸癌發病的遺傳背景可能不同,結腸癌與遺傳的聯系性較直腸癌密切,且不同年齡組(如≤40歲組與>40歲組)大腸癌與遺傳因素的聯系強度不同,其中青年人(≤40歲)大腸癌與遺傳的聯系性較為密切。這些研究為確定大腸癌的高危人群提供瞭依據,使我們對於有大腸癌傢族史的傢族成員,尤其是對大腸癌發病年齡在40歲以下者的傢族成員(特別是一級親屬),應引起高度重視。

  5.疾病因素

  (1)大腸腺瘤:大腸腺瘤屬癌前病變,多數的研究認為80%以上的大腸癌是發生在先存的腺瘤基礎上。因此檢查發現的腺瘤均應摘除,以預防日後大腸癌的發生。但大腸腺瘤摘除後的患者中30%以上將會再長新的腺瘤,因此需要嚴密隨訪。

  (2)潰瘍性結腸炎:本病在歐美較多見,但近20年來國內的發病也趨增加。Ekbom等對1922~1983年診斷的3117例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研究發現,他們中的大腸癌發病率為一般人群的5.7倍(相對危險)。此相對危險與病變部位相關。潰瘍性炎癥病變限於直腸者最低,僅1.7倍,位於左結腸者為2.8倍,而累及全結腸時則達14.8倍。發生大腸癌的危險也與潰瘍性結腸炎的起病年齡相關。在≤15歲的發病者中40%將患大腸癌,而在35歲以後起病者中則為30%。Heimann等報道52例潰瘍性結腸炎癌變手術切除病例,病人患潰瘍性結腸炎平均已21年(8~46年)。潰瘍性結腸炎癌變時多原發大腸癌常見,Heimann的52例中10例同時有2處大腸癌、5例有3處癌、1例有5處癌,故總共31%有同時多原發大腸癌。此外在其52例病例中,分化差的大腸癌占42%,明顯比一般大腸癌中的為多。有作者報道,病變范圍廣泛的潰瘍性結腸炎患病超過10年者,發生大腸癌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高數倍。在此病發生後的第1個10年,估計患大腸癌的危險性是0%~3%;在第2個10年後患大腸癌的可能性增加到12%~15%;在第3個10年後則增加到50%。Rosen等認為患潰瘍性結腸炎病史≥7年時屬於大腸癌高危人群,應對其每年做一次全結腸鏡檢查。如連續2年病理檢查無不典型增生,可改為每2年做1次全結腸鏡檢查。患潰瘍性左結腸炎者可從患病第15年起作全結腸鏡檢查,每2年查1次。患潰瘍性直腸、乙狀結腸炎者可如一般人群做普查。Choi等報道2050例潰瘍性結腸炎中有41例發生大腸癌,其中19例系定期作大腸癌監察檢查發現,多為早期癌,5年生存率為77.2%。另22例則未作監察檢查,因出現癥狀而檢查發現,腫瘤多為較晚期,5年生存率為36.3%。然而應予指出的是定期檢查的目的不僅在於早期發現癌,更在於發現有癌變趨向時及早做結腸切除術而預防大腸癌的發生。Langholz等報道經對潰瘍性全結腸炎患者的隨訪和結腸切除手術治療後,其一生中患大腸癌的可能性和當地全部人群患大腸癌的可能性基本無差異(分別為3.5%和3.7%),提示積極的內科治療、合理的監察檢查,發現病變後進行適時手術,可降低此類病人患大腸癌的危險。

  (3)Crohn病:Crohn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大多侵犯小腸,有時也累及大腸。長期患Crohn病且起病年齡在30歲以前者患大腸癌的危險估計為一般人群的4~40倍。從患本病到癌變平均為20年。癌傾向於發生在炎性狹窄之腸段。這些患者的結腸癌與一般結腸癌的不同之處為:患癌年齡平均為49歲,比一般人群患大腸癌早10年;10%以上為多原發大腸癌;黏液腺癌占50%(一般人群的大腸癌中隻有9%為黏液腺癌)。Rosen等主張應從發病第15年起每2年做1次結腸鏡檢查及活檢,第20年起則應每年檢查1次。

  (4)血吸蟲病:1980年發表的全國惡性腫瘤死亡調查研究證實,大腸癌死亡率的分佈與血吸蟲病死亡的分佈顯著相關。1980年黃甫健等根據血吸蟲流行區之一——上海青浦縣各地血吸蟲病流行程度劃區統計各地區大腸癌死亡率,發現血吸蟲病超重流行區(血吸蟲病感染率>50%)、重度流行區(感染率30%~49%)、中度流行區(感染率10%~29%)及輕度流行區(感染率<10%)的大腸癌死亡率分別為19.16/10萬、16.55/10萬、12.44/10萬及9.73/10萬,經統計學分析提示血吸蟲病感染與大腸癌明顯相關(P<0.05)。1988年李英根據1974~1976年浙江省腫瘤死亡回顧調查和1975~1978年中國惡性腫瘤調查資料以及中華血吸蟲病地圖集,對血吸蟲病流行區與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瞭探討,也發現在我國南方12個省市自治區和浙江省嘉興地區10個縣的血吸蟲病發病率與大腸癌死亡率之間的等級相關系數,分別為0.706和0.903,提示血吸蟲病可能與大腸癌高發相關。但對此觀點尚有爭議。在我國進行的幾項大腸癌流行病學研究所得到的關於大腸癌與血吸蟲病相關的證據不足。浙江海寧地區血吸蟲與大腸息肉的流行病學及病理學研究報告也認為,息肉癌變與息肉中血吸蟲蟲卵的存在與否無關。此外,在浙江嘉善、海寧兩地區進行的人群大腸癌普查結果也不支持血吸蟲病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

  (5)膽囊切除術:有作者報道膽囊切除術後可以增加患結腸癌的危險性,尤其是近側大腸癌。Caprilli(1988)對318例大腸癌病例的病例對照研究顯示,男性在做膽囊切除術後患結腸癌的危險性增加(RR=2.75,P<0.05),女性則其危險性反而下降瞭(RR=9.18,P<0.02)。但也有一些研究未觀察到同樣的現象。

  6.其他致癌因素

  (1)肥胖:有一些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的結果提示肥胖與結腸癌發生的風險呈正相關,但與直腸癌的聯系性尚不肯定。如Nomura等曾報道對8006例45~68歲日本男性所作的5年隊列研究結果,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身高(kg/m),又稱Quetelet指數]≤26者,患結腸癌的危險性明顯增大(RR=3.0),但未觀察到直腸癌也存在同樣的聯系。Graharm也報道,肥胖可以明顯增高患結腸癌的危險性(男性OR=2.2,95%,CI=1.2,4.1;女性OR=1.8,95%,CI=1.0,3.4)。但也有一些研究未發現高BMI與結、直腸癌之間存在聯系,甚至有相反的報道。

  從病因學角度看,也許肥胖是結腸癌高風險狀態的一種伴隨形式,而且肥胖與腫瘤的聯系又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諸如飲食、飲酒、吸煙、體力活動、高血壓、糖尿病、性激素平衡狀況等,所以在評價肥胖對腫瘤發病的作用時應全面考慮。

  (2)盆腔受過放射治療者:有研究認為子宮頸癌放療後的病人患大腸癌的危險比一般人高4倍。如Martins報道放療至大腸癌發生平均間隔15.2年,32%發生於放療後10年內,28%發生於放療後20年以後。資料顯示放療至發生大腸癌間隔時間的中位數為19年,36%發生於放療後10年內,36%發生於20年以後。癌灶位於原放射野范圍內的大腸中,大多為直腸癌。由於子宮頸癌為國內較常見的癌癥,放療又屬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又因療效良好,病人大多數可長期生存(10年生存率可達65%左右),因而有機會形成放射線導致的大腸癌。對此,婦、外科醫師必須充分瞭解,以利及時診斷與治療。

  (3)其他因素:除上述情況外,對吸煙者、有乳腺癌或女性生殖系癌病史者、有腎癌或膀胱癌病史者、作過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者、有免疫缺陷者、糖尿病患者等也應註意,因為他們患大腸癌的危險比一般人群為高。

  (二)發病機制

  綜合國內資料,大腸癌的部位分佈在直腸占56%~70%,乙狀結腸12%~14%,降結腸3%,脾曲0.6%~3%,橫結腸2%~4%,肝曲0.7%~3%,升結腸2%~13%,盲腸4%~10%。Slater報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左半結腸和直腸癌發生率逐步降低,而橫結腸和右半結腸癌發生率增高。

  1.大體病理

  (1)早期大腸癌的大體分型:早期大腸癌是指癌病變局限於大腸黏膜及黏膜下層者,一般無淋巴結轉移,但有5%~10%病例可有局部淋巴結轉移。

  早期大腸癌分為3型:

  ①息肉隆起型(Ⅰ型):又可分為有蒂型(Ⅰp)、亞蒂廣基型(Ⅰps)、無蒂廣基型(Ⅰs)。此型多為黏膜內癌。

  ②扁平隆起型(Ⅱa型):大體呈分幣狀。此型多為黏膜下層癌。

  ③扁平隆起伴潰瘍型(Ⅱa+Ⅱc型):亦有稱之為Ⅲ型,大體如小盤狀,邊緣隆起,中心凹陷,此型少見,僅見於黏膜下癌。

  (2)中、晚期大腸癌分型:中、晚期大腸癌分為以下4型(圖1)。

  

  ①隆起型:腫瘤向腸腔突出,呈結節狀、息肉狀或菜花狀隆起,境界清楚,有蒂或為廣基。浸潤較為淺表局限,肉眼可見淺肌層有癌浸潤。

  ②潰瘍型:腫瘤表面形成較深的潰瘍,潰瘍一般深達肌層或超過之。根據潰瘍之外形及生長情況又分為:

  A.局限潰瘍型:腫瘤外觀似火山口狀,有不規則深潰瘍形成,大小不一,潰瘍邊緣腫瘤組織呈圍堤狀隆起。

  B.浸潤潰瘍型:腫瘤主要向腸壁深層呈彌漫陛生長,腫瘤中央壞死形成深大潰瘍,底大。

  ③浸潤型:腫瘤向腸壁各層彌漫浸潤,使腸壁增厚、變硬,腸管周徑明顯縮小,形成環狀狹窄。

  ④膠樣型:腫瘤外形各異,可以呈隆起狀、潰瘍或彌漫浸潤,但外觀及切面均呈半透明膠凍狀。

  2.組織學類型

  (1)乳突狀腺癌:癌細胞組成粗細不等的乳突狀結構,乳頭細長,癌細胞呈柱狀,可具有不同的分化程度。

  (2)管狀腺癌:癌組織主要由腺管狀結構組成,根據其分化程度可分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

  (3)黏液腺癌:此型以癌組織中出現大量黏液為特征,有大片“黏液湖”形成,或為囊腺癌結構,囊內充滿黏液。

  (4)印戒細胞癌:癌細胞多呈中小圓形細胞,胞漿內充滿黏液,胞核偏於一側,整個細胞呈印戒形。

  (5)未分化癌:腫瘤內癌細胞彌漫成片,或呈團塊狀,不形成腺管結構或其他組織結構,未分化癌細胞的核漿比大,核異形性明顯。

  (6)腺鱗癌(腺棘細胞癌):腫瘤內腺癌與鱗癌混合出現,腺癌部分有腺樣結構形成,而鱗癌部分一段分化較差,角化現象很少。

  以上組織類型在同一腫瘤內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組織學類型並存。其中以管狀腺癌最為常見占66%~80%,其次為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乳突狀腺癌分別為16%、3%~7.5%、5%。腺鱗癌和未分化癌少見。

  3.播散方式

  (1)血行播散:血行播散一般取決於幾個因素:

  ①癌的分化程度。

  ②原發損害的局部解剖。

  癌細胞侵犯腸壁越深發生血行轉移機會越多。血道播散一般發生於較晚期。癌細胞經門靜脈首先轉移至肝。大腸癌早期很少有肝轉移(<1%),主要見於中、晚期癌。日本大腸癌研究會(1990)收集全國5826例大腸癌手術病例,有肝轉移者406例(7%)。大腸癌靜脈受累與病灶所在位置密切相關。病灶位於距肛門6cm以下的直腸癌42.6%有靜脈受累,比中、上段直腸癌發生率高。另外,直腸癌靜脈受侵的機會大於結腸癌,因此其預後一般比結腸癌為差。

  (2)鄰近器官蔓延:結腸癌可侵入腹膜後間隙,如子宮、卵巢、腎,但侵人十二指腸和胰者少見。直腸癌較多侵犯小腸袢、乙狀結腸、膀胱、子宮及陰道。

  (3)淋巴結(管)播散:為大腸癌最常見的播散形式。淋巴結轉移率的高低與大腸癌的病理類型、分化程度密切相關。Dukes報道2238例大腸癌中的高、中、低分化癌的淋巴結轉移率分別為30%、47.1%及81.3%。由於黏膜層中無淋巴管存在,故黏膜癌時無淋巴管轉移。從黏膜下層開始有淋巴管分佈,即有發生淋巴管轉移的可能。結腸癌一般先轉移到結腸旁淋巴結。

  表明直腸的引流有一潛在的通道。Miles報告向上擴散沿痔上和腸系膜下血管引流的淋巴管而轉移至直腸上動脈、腸系膜下動脈旁淋巴結;側面播散終止在髂內淋巴結;向下播散終止在腹股溝淋巴結。Spratt報道大腸癌患者有1~5個淋巴結轉移時,5年生存率為24%,有6~10個以上淋巴結轉移時5年生存率僅9%。 

  (4)經腹膜播散:大腸癌較少播及腹腔,當腫瘤細胞穿透腸壁到達漿膜,此時易於擴散到整個腹腔,以右側結腸癌引起者多見,腹膜播散的發生率約10%。

  (5)神經束膜播散:大腸癌細胞容易侵犯腸壁肌層神經,浸潤局部的神經周圍膜和神經內膜間的小通道。這種浸潤與局部復發有關。有神經浸潤者81%有局部復發,而無神經浸潤者僅30%出現局部復發。上海腫瘤醫院523例大腸癌中無神經浸潤者398例,5年生存率60.55%,有神經浸潤者125例,5年生存率22.4%(P<0.005)。

  4.臨床病理分期

  (1)Dukes分期:此分期由英國著名的大腸癌專傢Dukes創立。1935年,Dukes以腫瘤浸潤最大深度為依據,將大腸癌分為A、B、C三期。

  A期:腫瘤限於腸壁內。

  B期:腫瘤已侵及腸壁外。

  C期:無論腫瘤侵及哪一層,隻要伴有淋巴結轉移即為C期。

  其後Dukes又把C期分為C1期和C2期,其中C1期:無高位淋巴結轉移;C2期:有高位淋巴結轉移。該分期方法簡便,易於掌握,一直沿用多年。

  Dukes之後,陸續有不少人對其分期加以修改,提出瞭各種“改良Dukes分期”。1967年,Turnbull在Dukes分期基礎上,增加瞭一個反映遠處轉移的D期。如今引用較多的是由Astler和Coller 1954年提出並於1978年修訂的分期方法。該分期方法涉及更詳細的腫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3種因素。修改的Astler-Coller分期系統中A期為腫瘤侵及黏膜和黏膜下層,B1期為腫瘤侵及固有肌層,B2期為腫瘤侵及漿膜層,若腫瘤穿透漿膜,進入鄰近結構為B3期。伴有淋巴結轉移的腫瘤,依其原發灶浸潤深度,分期為C1期(腫瘤侵及全層固有肌層或累及部分固有肌層,伴淋巴結轉移),C2期(腫瘤侵及全層固有肌層並累及漿膜,伴淋巴結轉移),C3期(腫瘤侵透漿膜或累及鄰近結構,伴淋巴結轉移)。有遠處轉移的為D期。

  (2)我國大腸癌分期:1978年在杭州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大腸癌研討會議上提出,1990年在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與中國抗癌協會合編的“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范”中建議采用的我國大腸癌臨床病理分期如下:

  Ⅰ期(Dukes A期):癌腫浸潤深度未穿出肌層,且無淋巴結轉移。

  Ⅰ0期(A0期)——病變限於黏膜層。

  Ⅰ1期(A1期)——癌侵及黏膜下層。

  Ⅰ2期(A2期)——癌侵及腸壁肌層。

  Ⅱ期(Dukes B期):癌已達漿膜或腸外鄰近組織,但無淋巴結轉移。

  Ⅲ期(Dukes C期):已有淋巴結轉移。

  Ⅲ1期(C1期)——腸旁或近腸側系膜淋巴結轉移。

  Ⅲ2期(C2期)——系膜動脈切斷處淋巴結轉移。

  Ⅳ期(Dukes D期):包括所有因病灶廣泛浸潤、或遠處臟器(肝、肺、骨等)轉移、或遠處淋巴結(如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或腹膜廣泛種植播散而不能完全切除或無法切除者。

  (3)TNM臨床分期:1997年國際抗癌聯盟提出的TNM分期如下:

  T(原發灶):

  Tx——原發灶情況無法評估。

  To——無原發腫瘤證據。

  Tis——原位癌:上皮內癌或黏膜內癌未穿透黏膜肌層而達黏膜下層。

  T1——癌侵達黏膜下層。

  T2——癌侵達腸壁固有肌層。

  T3——癌已侵透固有肌層達漿膜下,或原發灶位於無漿膜層的結腸、直腸時,癌已侵達結腸旁或直腸旁組織。

  T4——癌已穿透腹膜或直接侵入其他器官(穿透漿膜後累及其他段大腸時也為T4,例如盲腸侵及乙狀結腸時)。

  N(區域淋巴結):

  Nx——區域淋巴結無法評估。

  No——區域淋巴結無轉移。

  N1——1~3枚區域淋巴結轉移。

  N2——≥4枚區域淋巴結轉移。

  註:直腸旁或結腸旁淋巴結脂肪組織中有直徑>3mm的癌結節,但組織學檢查未見其中有淋巴結結構殘留時,作淋巴結轉移分類。但如果此癌結節≤3mm時,則作為原發灶非連續性的蔓延分類,屬T3。

  M(遠處轉移):

  Mx——無法評估有無遠處轉移。

  Mo——無遠處轉移。

  Ml——有遠處轉移。

  分期:

  0期——TisNoMo。

  Ⅰ期——T1~2NoMo。

  Ⅱ期——T3~4NoMo。

  Ⅲ期——任何T,N1~2Mo。

  Ⅳ期任何T,任何N,Ml。

  註:0期與Ⅰ期相當於Dukes A;Ⅱ期相當於Dukes B,其中T3NoMo預後較好,而T4NoMo預後較差;Ⅲ期相當於Dukes C,其中N1預後較N2為好。


症狀

大腸癌早期癥狀有哪些?

  早期大腸癌多數無明顯癥狀,或僅表現為癌前病變的癥狀。但隨著病變的進展,可出現一系列癥狀和體征。臨床上常見的癥狀與體征可歸納如下:

  1.腫瘤出血引起的癥狀

  (1)便血:腫瘤表面與正常黏膜不同,在與大便摩擦後甚易出血。低位大腸中大便幹硬,故便血最常見。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據相關報道,如直腸癌病人中88.5%有便血,左半結腸癌病人中74.8%有便血。但右半結腸中大便尚處於半流體狀,故右半結腸癌出血量相對較少,又加血混於大便中後色澤改變,因此不易為病人察覺,大多為隱血陽性,隻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

  (2)貧血: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一般來說,病期越晚,出現貧血的頻率越高,貧血程度越嚴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收治的左、右半結腸癌病人分別有38%及58.8%血紅蛋白低於100g/L,最低者甚至在30g/L以下。但貧血並非一定屬於晚期表現,如該院治療的I、Ⅱ期結腸癌病人中分別有34.9%及50.9%血紅蛋白低於100g/L。尤其是右半結腸癌常以貧血為首發癥狀,故臨床醫師絕不能因為單純貧血而放棄積極的手術治療。

  2.腫瘤阻塞引起的癥狀 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此時可出現腸鳴、腹痛、腹脹、便秘、排便困難等癥狀。病灶位於直腸時,可出現大便變形、變細,大便費力,不易一次排凈,大便次數增加或裡急後重的感覺,進一步發展即可出現部分性甚至完全性腸梗阻。左半結腸中腸內容物比右半結腸中幹稠,故阻塞癥狀往往較常見,發生腸梗阻的機會比右半結腸癌多1倍左右。有2%~16%的大腸癌病人在發生完全性腸梗阻時始發現為本病。有時,印戒細胞癌等高度惡性大腸癌浸潤腸管整周的腸壁肌層,肌層破壞失去蠕動能力,此時雖腸腔尚未被腫瘤堵塞,但由於腫瘤段腸管失去蠕動功能而“麻痹”,臨床也可出現梗阻癥狀。

  大腸癌引起腸梗阻時預後將明顯受影響。如有作者報道,有梗阻者5年生存率為31%,而無梗阻者可達72%。完全性腸梗阻時,腫瘤近側擴張的結腸或盲腸處可發生穿孔。在急診手術的大腸癌病人中約3/4為腸梗阻,1/4為穿孔(其中約75%穿孔於腫瘤所在的腸壁,約25%發生於腫瘤近側的結腸或盲腸)。

  3.其他原發灶引起的癥狀

  (1)黏液便:絨毛狀腺瘤常分泌較多的黏液,由其演變而來的大腸癌,常有大便黏液的癥狀。

  (2)腹塊:20%~30%的結腸癌病人在確定診斷時可觸及腹塊。腹塊是右半結腸癌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有報道占就診時癥狀的79.1%。值得註意的是右半結腸癌出現的腹塊並不完全是腫瘤本身,常常是腫瘤合並感染,甚至穿孔引起的粘連團塊,有時是由於腫瘤引起的腸套疊,後一種情況常表現為時隱時現的腹部包塊。由於結腸癌的生物學惡性行為一般比胃癌、胰腺癌等為低,因此往往腫瘤可長至相當體積而尚未出現遠處轉移。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治療的觸及腹塊的結腸癌病人中,63.9%在手術時發現還可作根治性切除,20.1%的病人腫瘤還未穿透腸壁而屬第Ⅰ期病例。

  (3)穿孔:當癌灶呈深潰瘍穿透腸壁時可發生穿孔。其中一半穿孔進入腹膜腔可造成腹膜炎,其餘的則局部形成膿腫或蜂窩組織炎。有穿孔的病人預後差,癌細胞播散種植,日後局部復發多見,死於癌的危險性為無穿孔者的3.4倍。

  4.腫瘤外侵、轉移引起的臨床表現

  (1)局部浸潤引起的癥狀:直腸癌擴散出腸壁在盆腔內有較廣泛浸潤時(或手術後盆腔內復發時),可引起腰、骶部酸痛、脹墜感;當腫瘤浸潤或壓迫坐骨神經或閉孔神經根(腰骶叢)時還可出現坐骨神經痛或閉孔神經痛;腫瘤向前侵及陰道及膀胱黏膜時可出現陰道流血或血尿等;結腸癌如侵及與之接觸、粘連的小腸形成內瘺時可出現餐後腹瀉,排出尚未完全消化食物的癥狀;腫瘤累及輸尿管時可出現腎盂積水,如雙側輸尿管受累時則可引起尿閉、尿毒癥,為直腸癌術後盆腔復發而致死亡的常見原因。

  (2)血道播散引起的癥狀:大腸癌發生血道轉移的情況常見,根據血道轉移的部位不同而可以出現不同的癥狀和體征。肝臟為最常見的血道轉移部位,文獻報道有8%~25%的病人在確定診斷時已有肝轉移,而大腸癌手術切除後的病人在隨訪中又有20%~30%發生肝轉移。除此之外,肺、骨、卵巢、腦等也是容易出現轉移的部位。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手術治療的直腸癌病人術後5年內有14.4%發生血道轉移,最常見的部位為肝、肺、骨,分別占36.5%、34.6%、19.2%。女性病人中4%~8%可發生卵巢轉移。偶爾大腸癌病人原發灶癥狀不明顯,卻以血道轉移如肝轉移、骨轉移、卵巢轉移等為首見臨床癥狀。

  (3)種植播散引起的臨床表現:當癌侵及漿膜層時癌細胞可脫落進入遊離腹膜腔,種植於腹膜面。膀胱-直腸凹(或子宮-直腸凹)為腹膜腔最低的部位,癌細胞易集積種植於此。直腸指檢(或陰道-直腸指檢)可觸及該處有種植結節。當腹膜面廣泛種植播散時可出現腹水或種植灶浸潤壓迫腸管而致的腸梗阻。有時癌細胞可隨腸腔中的大便下行而種植於肛瘺或誤將直腸癌診斷為“痔出血”而作痔切除的手術創面上,並形成一種植性轉移灶。

  (4)淋巴道轉移的臨床癥狀: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為大腸癌的晚期表現。結、直腸癌發生髂血管旁淋巴結轉移時,淋巴可逆流至腹股溝而發生腹股溝淋巴結轉移,亦屬晚期表現。但肛管癌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轉移時,如病變局限則仍可行腹股溝淋巴結清除而有根治的可能。當腹膜後淋巴結廣泛轉移,腫大的淋巴結團塊壓迫下腔靜脈、髂靜脈時可出現兩側或一側下肢水腫、陰囊或陰唇水腫等。

  5.臨床特點

  (1)不同部位的大腸癌臨床表現的差異:雖然大腸癌臨床表現可以出現便血、黏液血便、排便習慣改變、腹痛、腹部包塊、腹水、腸梗阻、貧血等多種癥狀和體征,但不同部位的大腸癌的臨床表現可有較大的差異。如右半結腸癌,由於腸腔較寬、糞便稀,臨床較少見到腸梗阻,便血也不多見,而腹部包塊、貧血、消瘦、乏力相對較多見。左半結腸癌,特別是乙狀結腸癌,由於腸腔迂曲,且相對較窄,而此時糞便已成形,故較易引起腸梗阻,同時便血也較多見。若為直腸癌,還可以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裡急後重、大便形狀改變等。

  (2)大腸癌發病的年齡分佈特點:由於大腸癌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迅速上升(如上海市區居民從45~75歲,年齡每增加10歲,大腸癌的發病率增加一倍以上),因此大腸癌好發於中老年人群中。但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在大腸癌低發區青年人大腸癌十分常見。研究資料顯示,20世紀70年代時我國大腸癌患者的中位年齡50歲左右,較歐美報道的提前15年左右。歐美的大腸癌病人中40歲以下已屬少見,一般隻占2.2%~4.5%;30歲以下者更罕見,一般隻占0.005%~2%。但國內在20世紀70年代文獻中40歲以下者一般占35%左右,30歲以下者也占10%左右。可見當時大腸癌發病年齡提前,青年人常見大腸癌成為我國大腸癌流行病學特點之一。但隨著大腸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這種情況已在逐漸發生變化。如上海市區1972~1974年共有2312例新發病大腸癌患者,其中30歲以下者114例,占4.9%,全部病人的中位年齡為58歲。但1990~1992年新發病大腸癌患者數上升到6069例,其中30歲以下者僅有51例,占0.8%,全部病人的中位年齡已達65歲。時間雖僅間隔20年,但隨著大腸癌發病率的迅速上升,其年齡構成已與歐美相近。顯然這是與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相關。目前,在我國大部分內陸地區及農村貧困地區大腸癌仍較低發。但臨床醫師不能以病人年輕而忽視患大腸癌的可能。而在上海、東南沿海地區及城市等大腸癌發病率上升較快的地區,臨床醫師對老年人大腸癌日趨增多的情況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以上海市為例,1972~1974年間上海大腸癌新發病例中70歲以上者隻占20.4%,但1990~1992年時已占32.9%,即大約每3例大腸癌中有1例為70歲以上的老人。因此如老年人出現有關癥狀時必須盡早做有關檢查,避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3)大腸癌發病部位的變化特點:在我國大腸癌低發區,直腸癌遠比結腸癌多見,可達80%左右。但在發病率較高的上海2000年時大腸癌中結腸癌已達61.8%。在美國1997年時69.9%的大腸癌位於結腸。結腸癌所占比例的增加主要是由於右半結腸癌的增多。以英國的Belfast市為例,1976~1978年時右半結腸癌占23.5%,直腸癌占44.4%。但1990年時右半結腸癌比例已上升至48.7%,而直腸癌已減至26.9%。上海市1987~1989年男、女性結腸癌的發病率比1972~1974年上升瞭80%左右。但同時期男、女性胃癌的發病率卻已分別下降瞭19.2%與2.9%。這種發病率一升一降的情況對臨床鑒別診斷有重要影響。因為結腸癌尤其是右半結腸癌與胃癌的臨床表現有相似之處,如均可有貧血、腹痛、黑糞、大便隱血陽性。1972~1974年時上海胃癌、結腸癌之新發病例分別為7140例與1014例,二者之比為7∶1。當時如遇有上述癥狀之病人時,臨床醫師如考慮腫瘤,大多重視胃癌的可能而較少想到結腸癌的可能。但隨著結腸癌發病率的迅速上升和胃癌發病率的逐漸下降,2000年時胃癌、結腸癌的新發病例分別為2 838例與1593例,二者之比已減至1.78∶1。因此臨床醫師遇到有上述癥狀的病人時,就不可忽視結腸癌之可能瞭。至少在胃鏡或GI檢查結果不能滿意解釋病人的癥狀時,必須及時作纖維全結腸鏡檢查或鋇灌腸檢查瞭解有無結腸腫瘤的可能。

  另外,雖然在我國大腸癌低發地區,50%的大腸癌可通過簡單易行的直腸指檢發現,75%~80%的大腸癌可通過普通的硬管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的概念依然應予以反復強調,但隨著大腸癌發病率的上升,對發病部位趨向近側大腸的規律也必須有所認識。因此用纖維結腸鏡對全大腸進行檢查也日趨重要。

  (4)大腸癌的多原發特點:如前所述大腸腺瘤具多發傾向,因此由其惡變而來的大腸癌也具較其他器官為常見的多原發傾向,臨床醫師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近幾年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在大腸癌的診斷上有瞭一定的發展。電子纖維結腸鏡的逐漸普及,腔內超聲波、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螺旋CT模擬腸鏡技術等的臨床應用,使得大腸癌的診斷越來越準確和完善。但詳細的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仍是正確診斷大腸癌的起點,尤其是直腸指檢是直腸癌診斷不可忽視的檢查。此外,糞便隱血試驗及癌胚抗原(CEA)或大腸癌單克隆抗體的應用等也均有助於進一步的診斷和復發轉移的隨訪。而不斷開展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對具有遺傳傾向的大腸癌高危人群更具有監測和診斷的價值。

  1.臨床表現。

  2.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3.高危人群 臨床醫師對大腸癌高危人群的瞭解將有助於大腸癌的早期診斷,而對高危人群進行監測、普查則可有利於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大腸癌高危人群包括:

  (1)大腸腺瘤患者。

  (2)傢族性大腸腺瘤病患者及其傢族成員。

  (3)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HNPCC)患者及其傢族成員。

  (4)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5)Crohn病患者。

  (6)盆腔受過放射治療者。

  (7)有腸道癥狀的人群:由於研究發現無癥狀者普查中檢出的大腸癌約有40%已屬Ⅲ、Ⅳ期病人,因此在大腸癌日趨常見的情況下,臨床醫師切不可對已有便血、大便頻數、黏液便、腹痛等腸道癥狀的病人掉以輕心,輕率地診斷為痔、腸炎等。1993年Neugut對有便血、腹痛或大便習慣改變等癥狀的1172例病人做結腸鏡檢查,發現8.6%的病人患大腸癌,25%的病人患大腸腺瘤。而一般歐美國傢無癥狀的成人大腸癌普查中,大腸癌的檢出率為0.2%~0.4%。無癥狀與有癥狀的兩者比較可十分清晰地證明有腸道癥狀者屬高危人群。

  (8)大腸癌高發區的中、老年人:大腸癌的發病率在40歲以後隨年齡增長而迅速上升。以上海市區為例,1992~1997年不同年齡組大腸癌的粗發病率(每年每10萬人口中發病數)如下:35~40歲8.5,45~50歲21.2,55~60歲50.3,65~70歲111.2,75~80歲160.8。Parker等報道美國1991~1993年的調查資料,每誕生約17個嬰兒,日後一生中就將有1人患大腸癌,即患大腸癌的概率為1/17。其中自出生至39歲時患大腸癌的概率男性為1/1667,女性為1/2000;40~59歲時男性為1/109,女性為1/143;60~79歲時男性為1/23,女性為1/31。以上兩組資料均提示,40歲以後大腸癌的發病危險性明顯上升,年齡愈大危險性也愈大。在如今大腸癌正趨多見的情況下,臨床醫師對中、老年人出現便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貧血等癥狀時,均應警惕,應及早作有關檢查。

  (9)既往患過大腸癌者 2.5%~11%的大腸癌患者在手術切除腫瘤後可在餘留的大腸中再長新的原發性大腸癌(異時癌)。其發生率的高低與術後隨訪時間長短有關,時間愈長發生率也隨之上升。

  (10)大腸癌患者的傢庭成員 大腸癌的發生雖然主要與生活方式、環境相關,但遺傳因素也起相當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大腸癌病人的子女患大腸癌的危險比一般人群高2~4倍;而患者的配偶雖然生活在同一傢庭,飲食習慣相同,但大腸癌的發生機會並未上升。在歐美50歲以上的人群中約10%有一近親患大腸癌。按照美國結、直腸外科學會推薦的方案,一級親屬中有一人患大腸癌時,應從35歲起每年作直腸指檢與大便隱血檢查,40歲起每3~5年做全結腸鏡檢查。如一級親屬中有≥2人患大腸癌,或有人40歲以前患大腸癌時,則應更早開始上述檢查,且應每2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除上述情況外,對吸煙者、有膽石癥病史者、有乳腺癌或女性生殖系癌病史者、有腎癌或膀胱癌病史者、作過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者、有免疫缺陷者、糖尿病患者等也應註意,因為他們患大腸癌的危險比一般人群為高。

  除早期大腸癌可起病隱匿,毫無癥狀外,進展期大腸癌常有程度不同的臨床表現。此時隻要提高警惕,詳細詢問病史,認真體格檢查,輔以實驗室、內鏡和X線等檢查,作出正確診斷並不困難。

  一.病史

  詳細詢問病史,常可啟示大腸癌的診斷。凡中年以上出現原因不明體重減輕、貧血、大便習慣改變、粘液便、血便、腸梗阻等癥者,均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為早期發現大腸癌,對於一些無明顯癥狀但具有大腸癌危險因素的人群如有大腸癌傢族史者,本人罹患過結腸多發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慢性血吸蟲病或接受過盆腔放療、膽囊切除術者,均應定期隨訪和復查。

  二.體格檢查

  全面的體格檢查不僅有助於大腸癌的正確診斷,而且可估計病情的嚴重程度、癌侵襲轉移狀況及作為制訂合理治療方案的參考。局部征象尤應註意腸梗阻、腹塊及腹部壓痛體征。由於絕大多數大腸癌發生於直腸及乙狀結腸,故直腸指檢應必不可少。凡遇患者有便血、大便習性改變、大便變形等癥狀,均應進行直腸指檢。檢查時瞭解肛門或直腸有無狹窄,指套是否沾有血液,如觸及腫塊,應明確其部位、形態、病灶范圍,基底部的活動及其二與鄰近器官的關系。

  三.大腸癌早期診斷及其人群普查的評價

  如前所述,大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與Dukes分期密切相關。由於大腸癌的病因未明,因此生存率的提高有賴於二級預防,即早期診斷大腸癌。早期診斷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早期發現,二是早期確診。目前由於纖維結腸鏡的廣泛應用,內鏡病理組織取材活檢變得十分簡便易行,因此確診癌前病變或早期癌並不十分困難。而大腸癌早期發現尚面臨著多方面的障礙。主要是早期大腸癌常癥狀隱匿,前來就診者往往癌腫已屆晚期;此外,目前尚缺乏特異的早期癌診斷的實驗室檢查方法。

  通過對無癥狀人群進行普查或對有大腸癌傢族史或確診有癌前病變的患者進行監測是發現早期癌的重要途徑。由於癌的確診常依賴於纖維結腸鏡檢查和病理活檢,因此,任何形式的普查必須考慮工作量、經濟花費及社會承受力。進行初篩試驗縮小高危人群可彌補纖維結腸鏡在應用上的不足,即使單純從篩檢效率考慮,初篩試驗亦能提高纖維結腸鏡的檢出效果,例如在萬餘人的普查中,我們對比觀察瞭單純乙狀結腸鏡及免疫潛血-腸鏡序貫普查的結果,發現經初篩試驗後,可使乙狀結腸鏡對癌的檢出率先0.14%上升到0.43%。

  作為大腸癌初篩試驗不僅要求方法敏感、特異,而且必須是簡單易行,經濟實用。至今為止,已有多種方法已試用於大腸癌的實驗診斷,但絕大多數難以符合上述要求,這是因為多數診斷指標隻是在大腸癌患者與對照患者間有平均值的差異,但它們並不特異,難以確立癌腫的診斷閾值,對於早期癌往往不敏感。從世界范圍內的大腸癌普查資料來看,目前用於普查的初篩試驗主要為便潛血試驗及近年開發的直腸粘液T抗原檢測。此外應用單克隆抗體檢測血液或糞便中大腸癌相關抗原正在小范圍內普查人群中試用。

  便潛血試驗方法較多。化學潛血試驗方法簡便,但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假陽性(如進食肉類、新鮮水果、蔬菜、鐵劑、阿司匹林等)和假陰性(如糞便留置過久、腸腔內血紅蛋白分解、服用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等)。免疫測定法是繼化學潛血試驗後第二代大腸癌篩檢試驗,其突出優點是特異性強,不受食物及藥物幹擾。早期的研究是瓊脂免疫擴散法,但我們在應用中發現該法的特異性雖好,但對癌檢出的敏感性並不比化學法優越。繼後我們相繼比較瞭反向間接血凝試驗、免疫膠乳試驗及SPA協同凝集試驗等。其原理都是將人血紅蛋白抗體包被在載體上,結果發現SPA免疫潛血試驗可大大提高潛血檢出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我們在8233例普查中,發現陽性患者934例,其中檢出4例大腸癌,3例為早期癌。值得提出的是SPA試驗是以含A蛋白的葡萄球菌作載體,抗體標記無需純化及復雜處理,操作時隻需現場采糞液一滴與SPA試劑混勻,在1~3min內便可出現穩定結果,因此十分適合普查。

  值得註意的是,便潛血試驗都是基於腸道出血而檢出大腸癌的。因此無出血或僅有間斷出血的大腸癌患者可漏檢。許多腸道非腫瘤性出血可出現假陽性結果。我們對3000餘例40歲以上的人群進行內鏡普查時發現的5例大腸癌,其中有2例早期癌,潛血試驗為陰性,而潛血陽性患者中,有97%以上為非腫瘤性出血。此外,免疫潛血反應中尚存在反應的適量比問題。糞液中血液過多或血紅蛋白分子過剩等可出現假陰性結果,即所謂的“前帶”現象。

  為克服潛血試驗的不足,近年來美國Shamsuddin等根據大腸癌及癌前病變粘膜可出現類似T抗原表達這一特征,提出直腸粘液半乳糖氧化酶試驗用於篩檢大腸癌的可行性(簡稱Shams'試驗)。在國內我們首次將該法對大腸癌的篩檢效果進行驗證並通過方法改良,使之能用於大規模人群篩檢。結果表明其對臨床結直腸癌檢出的陽性率為89.6%。我們在對3820例40歲以上人群普查中采用Shams'試驗並與SPA免疫潛血試驗對照,結果表明,前者的陽性率為9.1%,病變檢出率為12.7%,其中包括2例早期癌和28例腺瘤,對病變檢出與SPA試驗有明顯互補作用。

  尋找更為敏感特異的大腸癌初篩試驗方法是大腸癌防治的重要課題之一,最近報告可從大腸癌糞液中檢出ras癌基因的突變,但這一基因水平的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為時尚早。當前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現有的初篩試驗,優化普查方案,將來的大腸癌普查可能不再是單純的腸鏡檢查或潛血-腸鏡序貫普查,而基於各種實驗的敏感性、特異性、經濟性以及受檢者接受性和社會承受能力,實驗普查試驗的綜合和互補,從而提高大腸癌的篩檢效果。

  早期大腸癌癥狀不明顯,可無癥狀或僅隱約不適、消化不良、隱血等。隨著癌腫進展,癥狀逐漸明顯,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痛、腹塊、腸梗阻以及發熱、貧血和消瘦等全身毒性癥狀。因腫瘤浸潤轉移尚可引起相應器官的改變。大腸癌依其原發部位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臨床征象和體征。

  一.右半結腸癌

  突出癥狀為腹塊、腹痛、貧血。部分可出現粘液或粘液血便,便頻、腹脹、腸梗阻等癥,但遠較左半結腸少見。右半結腸腸腔寬大,原發癌待發現時常已增大甚大,以潰瘍腫塊多見,許多患者可於右腹部捫及腫塊,除非癌腫直接累及回盲瓣,一般較少出現腸梗阻。由於大便在右半結腸內仍呈半流體稀糊狀,因此由大便在右半結腸內仍呈半流體稀糊狀,因此由大便摩擦癌灶而引起的出血就較少,多數出血是因癌腫壞死潰瘍所致,因血液與糞液均勻混合而不易察覺可致長期慢性失血,患者往往因貧血而就醫。腹痛亦多見,常為隱痛,多由腫塊侵及腸壁所致。癌腫潰瘍繼發感染可致局部壓痛和全身毒血癥等。

  二.左半結腸癌

  突出癥狀為大便習性改變、粘液血便或血便、腸梗阻等。左半結腸腔狹小,原發癌多呈環狀浸潤生長,易致腸腔縮窄,故便秘多見。隨後因縮窄上端腸腔積液增多,腸蠕動亢進,故在便秘後又可出現腹瀉,常兩者交替出現。由於大便進入左半結腸漸由糊狀變成團狀,因而由大便摩擦病灶引起的肉眼便血多見,患者常就醫較早,因長期慢性失血所致貧血就不如右半結腸突出。癌腫向腸壁四周浸潤致腸腔狹窄引起的腸梗阻多為慢性不完全性,患者常有較長期的大便不暢,陣發性腹痛等。由於梗阻部位較低,嘔吐多不明顯。

  三.直腸癌

  突出的癥狀為便血、排便習慣改變及因晚期癌腫浸潤引起的伴發病征。原位癌部位較低,糞塊較硬,癌腫易受糞塊摩擦而易引起出血,多為鮮紅或暗紅色,與成形糞便不混或附於糞柱表面而誤診“痔”出血。因病灶刺激和腫塊潰瘍的繼發性感染,不斷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誤診為“菌痢”或“腸炎”。癌腫環狀生長導致腸腔縮窄,早期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晚期表現為不全梗阻癥。

  四.腫瘤浸潤及轉移癥

  局部擴展是大腸癌最常見的浸潤形式,癌瘤侵及周圍組織常引起相應的病征,如直腸癌侵及骶神經叢致下腹及腰骶部持續疼痛,肛門失禁等。由於癌細胞的種植脫落,直腸指檢可在膀胱直腸窩或子宮直腸窩內捫及塊物,播散廣泛者可出現腹水。早期癌瘤亦可沿腸壁神經周圍的淋巴間隙擴散,以後則由淋巴管轉移到淋巴結。當癌細胞轉移到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進入乳糜池後,可通過胸導管而發生左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引起該處淋巴結腫大。尚有少數患者由於上行淋巴管為癌栓所堵塞而使癌細胞逆行播散,在會陰部出現無數彌漫性小結節,女性患者,腫瘤可轉移至兩側卵巢而引起Kruken-berg氏病。晚期大腸癌亦可經血行轉移到肝、肺、骨等處。

  五.與大腸癌相關的大腸惡性腫瘤

  大腸平滑肌肉瘤:常無特異性臨床表現,早期僅出現一般的消化系統癥狀,如腹部不適、腹痛等,當腫瘤侵犯黏膜層時可出現血便或黏液血便,當腫瘤生長過大時可出現排便困難或腸道梗阻。

  大腸腺瘤:與大腸癌關系密切,目前研究認為至少80%的大腸癌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歷時大約5年以上,平均10~15年。

  大腸類癌:本病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多呈局部性浸潤性生長而少有轉移。

  大腸惡性淋巴瘤包括原發於腸道的結外型淋巴瘤及其他部位的惡性淋巴瘤在病程中累及胃腸道的繼發性病變,原發者起病隱匿,早期缺乏特異性,常因延誤診治而預後不良。


飲食保健

大腸癌吃什麼好?

  1.膳食原則

  (1)結腸、直腸癌病人多有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腹瀉,消化能力弱,故應予以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

  (2)結直腸癌病人多有便中帶血,晚期病人常大量便血,故應少服或不服刺激性和辛辣的食物。

  (3)病人久瀉或晚期病人長期發熱、出汗、損傷津液,故宜多飲水或湯液,主食可以粥、面條等半流滇飲食為主。

  (4)病人多有食欲不振、惡心,甚至嘔吐等癥狀,故宜攝取清淡飲食,切忌油膩。

  (5)結直腸癌晚期病人久瀉、便血、發熱,大量營養物質和水分丟失,身體消瘦,體重減輕,氣血兩虧,宜服富有營養的滋補流汁藥膳。

  (6)腸癌術後,有的患者常感覺胃口不好或腹脹等腸胃不適,術後喝酸奶可緩解上述不適。因為腸癌術後,腸道有益菌群平衡被打破,而適量飲用酸奶,可幫助腸道菌群恢復正常。

  (7)對於結腸造口的人,啤酒會產生稀便,而汽水會增加氣體的排出,應多註意。

  另外尚可服用:

  (1)蘑菇粥:鮮蘑菇30g(或幹品9g),紅糯米30g,加鹽油味精適量。空腹頓服。具有健中和胃的功效,用於大腸癌的預防和早期直腸癌的輔助治療或手術後的康復治療。

  (2)箬竹葉綠豆粽:新鮮箬竹葉1㎏,綠豆500g,糯米2㎏。箬竹葉洗凈濾幹,綠豆冷水浸泡半小時,與糯米一起洗凈利濾幹,捶勻。用箬竹葉4張,綠豆糯米30~40g,包成三角粽或四角粽,用線紮牢。然後,將粽子放於鍋內,冷水浸沒,用旺火煮3~4小時,直到湯變濃,糯米綠豆均熟為止。每天二次,每次喝粽湯1小碗,吃粽子2隻。具有解毒化積之功效,主治直腸癌。


護理

大腸癌應該如何護理?

  大腸癌的病人,由於腫瘤的位置較低,部分不能保留肛門,需要進行造口,建立人工肛門。術後,傢屬應幫助護士對病人的情況作觀察和護理。如觀察術後傷口有無出血、保持敷料的清潔和幹燥。要觀察腸道功能的恢復,何時腹脹消失、造口引流出液體的性質。還要幫助病人護理瘺口,如術後3日起,用溫水或生理鹽水沖洗瘺口,進食要定時定量,以幫助控制腸道的活動規律;除沖洗外,每日一次,用手指擴肛。造口周圍的皮膚要保持幹燥,應幫助病人使用保護劑,如鋅氧油。

  當手術切口縫線已拆除,切口完全愈合後,即可以洗澡,盆浴或淋浴都可選擇。衣著柔軟、寬松、有彈性,質地以棉麻等天然織物較好,腰帶不宜束得太緊。

  適度的運動,如散步、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可促進體力的恢復,也可促進新陳代謝和增加免疫力。每天都要運動,以保持健康的身體,有造口者也不例外。根據術前的愛好與身體的耐受力選擇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但劇烈的運動,如打拳、舉重則要避免。每天的活動量應根據自身的承受能力進行計劃和調整,如計劃每天散步2次,每次10~15分鐘,待適應後逐漸增加。身體不適時應相對減少,不可操之過急。當病人的體力已恢復,便可以恢復以前的工作,但需避免重體力勞動。

  無論在術前還是術後,觀察排便的改變對結腸癌病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即每天定時排便,不要待大便過於幹硬,大便幹硬會使排便不暢而腸內積存過多毒素,同時也會影響到術後傷口的恢復。對自己大便的顏色也應經常觀察,如有血便或是黏液便應密切註意,有腹痛、腹脹、排便停止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檢查。

  一旦有復發的情況也不必太過緊張,如一般情況好,無腹水、無遠處轉移,影像學檢查技術提示為局限性病灶,則可以通過再次手術進行治療,再次手術切除機會較多。雖能用再次手術切除方法治療,但還是要密切監測以免錯過瞭再手術時機。因此術後定期檢查間隔時間4~6個月,至少在2年內做密切隨訪,此後間隔時間可適當延長。


治療

大腸癌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1.一級預防

  (1)調整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由於高蛋白、高脂肪、缺乏維生素A及低纖維素,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與結腸癌的發生有重要的關系。因此,在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方面應該提倡增加以高纖維的水果香蕉、綠葉蔬菜(洋白菜、青菜、土豆、紅薯等)、谷類(如玉米)粗制的碳水化合物比例,減少脂肪及動物蛋白(如牛肉)及精制碳水化物的比例,增加大便量和腸道排泄速度,這樣,一方面可減少腸內中性固醇及膽酸濃度,也就降低瞭腸內細菌的降解的致癌物質或協同致癌物質,另一方面,因大便量增加,加快瞭排泄速度,使上述致癌物或協同致癌物質與結腸黏膜接觸時間縮短,可減少結腸癌的發病率。

  此外,有人認為亞硝胺類化合物中的致癌物質不僅是人類食管癌和胃癌的重要病因,也可能是結腸癌的致病因素之一,為瞭減少體內亞硝胺的產生,應該①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抑制體內亞硝酸胺的形成。如在吃雞蛋及火腿時可同時喝一杯桔子汁或增加新鮮蔬菜及水果的食入。②增加維生素E攝入。③正確貯存蔬菜,減少亞硝酸鹽生成途徑。④盡可能食用新鮮的肉類。

  總之,盡管結腸癌的確切病因不十分明瞭,但大量的研究證實結腸癌的發生與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重要的關系,應提倡低脂肪、低蛋白、高纖維素及粗制碳水化合物食物為主,多食用新鮮蔬菜及減少亞硝酸胺在體內生成,增加大便量,加速糞便的排泄,在結腸癌的預防上有重要的價值。

  減少、消除大腸癌的致病因素,抑制正常細胞的癌變過程。

  飲食調整

  雖然大腸癌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絕大多數散發性的大腸癌與環境因素,特別是飲食因素密切相關,對飲食幹預,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

  ①能量攝入 能量攝入與大腸癌發生有關。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總的能量攝入與大腸癌危險性有關系,無論攝入的能量是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減少能量的攝入有可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

  ②脂肪與紅肉 大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和肉類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高脂射入的婦女與低脂婦女相比大腸癌相比大腸癌風險增加32%。而肉類中攝入紅肉是大腸癌發生的一個強的危險因素。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別是盡量少吃煎烤後的棕色肉類,有助於避免大腸癌的發生。

  ③水果、蔬菜和膳食纖維 纖維素能增加糞便量,稀釋結腸內的致癌劑,吸附膽汁酸鹽,從而能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因此在平時的飲食,應該盡量多攝入蔬菜、水果、纖維素,合理飲食,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④維生素與微量元素 有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結腸上皮過度增生轉化為正常,但目前資料並不支持用抗氧化維生素來預防大腸癌。微量元素與大腸癌的關系,目前研究還不甚詳細。葉酸能減少大腸癌的發病,但具體機制不清楚。

  ⑤膳食抗致癌原 膳食中的大蒜、洋蔥、韭菜、蔥中含有的硫醚;柑桔類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蘋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蘿卜、薯蕷類,西瓜中含有的胡蘿卜素,都被認為是能夠抑制突變,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強保護作用而使人們免患遠端結腸癌的蔬菜。

  改變生活習慣

  ① 肥胖與運動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獨立的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過少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可以影響結腸蠕動有利於糞便排出,從而達到預防大腸癌的作用。

  ② 吸煙 吸煙與大腸癌的關系還不十分肯定,但吸煙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已經得到證實,目前研究認為,吸煙是大腸癌基因產生的刺激因素,但需要經過大約40年的時間才能發生作用。

  ③ 飲酒 酒精的攝入量與大腸癌的有關系,酒精也是大腸腺瘤的危險因素,但具體原因不清楚。減少酒精攝入量有利於預防大腸癌。

  ④ 生殖因素 激素與生殖因素可能影響大腸癌的發生,美國研究表明,單身女性的大腸癌發病率高於結婚女性,有人認為這與激素能影響膽汁酸鹽代謝有關。

  藥物

  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者,大腸癌發病率降低。每月服用10~15次小劑量阿司匹林,可以使大腸癌的相對危險度下降40%~50%。但也有研究並不支持這一說法,並且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用量、用藥時間、長期應用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治療癌前病變

  大腸腺瘤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大腸癌發病率明顯增加,通過普查與隨訪,盡早切除腺瘤,治療結腸炎,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對於有傢族史者,通過遺傳學檢查,篩查處高危人群,進行結腸鏡檢查,是大腸癌預防工作的重要方面。

  (2)積極治療癌前病變:

  ①大腸腺瘤:大腸腺瘤與結腸癌有密切關系,Morson認為多數結腸癌組織學來源於先存的良性腺瘤,其癌變過程為腺瘤→原位癌→浸潤癌,全過程一般需數年,緩慢者約需10年,快速者2年以內即可癌變。腺癌內一旦發生癌灶,在促癌物質的作用下便迅速發育形成臨床可辨認的形狀,甚至較大的腺瘤發生多中心癌灶後,可在1年內形成潰瘍型癌。

  大腸腺瘤的早期治療是預防大腸癌發生的重要措施。因此,一旦發生大腸腺瘤應盡早切除,目前隨著內鏡治療技術的發展,不斷提高和普及,大部分大腸腺瘤樣息肉不需開腹手術,可經內鏡完整地摘除,病人痛苦小,並發癥少,費用較低,可同時對多枚息肉切除,並可收集切除的樣本進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因為大腸腺瘤的切除術後再發率高達30%,尤其是術後第1年復發的危險性為正常同年齡人群的16倍。因此,主張術後至少在4年內,每半年應作結腸鏡檢查或氣鋇雙重造影1次,為防止切除不完全,首次檢查應在術後6~12周進行。據統計、再發與年齡、腺瘤大小、部位似乎無明顯關系,若經局部切除之腺瘤已有癌變者,則發生大腸癌的可能性為16%~20%,有人報道,應視為高發人群隨診檢查。

  ②炎癥性腸病:炎癥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可能與免疫因素有密切關系,主要病變在結腸,以非特異性炎癥為特征,伴有增生性息肉形成,病情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研究表明:炎癥性腸病並發大腸癌的機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癌變的發生率約5%,但若病程超過10年、癌變的發生率則高達20%,因此歐美國傢特將此病視為癌前狀態。故早期治療炎癥性病變及定期復查隨訪結腸鏡是結腸癌預防的重要措施。有關炎癥性腸病的早期治療詳見有關章節。

  ③大腸慢性炎癥:血吸蟲病、阿米巴腸病患者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有報道1193例流行區的大腸癌病理標本中,合並血吸蟲病的合並率是10.8%,1974年浙江省報道在血吸蟲病流行區進行大腸癌普查,其患病率為44.19/10萬,遠比非流行區高。但癌變機制不十分清楚,但血吸蟲病並發大腸癌具有分化程度較好、惡性度低、發病年齡較早(平均年齡38.15)的特點。因此,對大腸慢性炎癥及血吸蟲病應盡早徹底治療,以防大腸癌的發生,血吸蟲病的詳細治療措施見有關章節。

  2.二級預防 大腸癌的診斷近年來雖然根據病史、體征、X線和結腸鏡及組織學檢查等已具有一整套診斷方法,但多數病例的診斷仍嫌偏晚,早期診斷率不高,等到發現已經擴散到腸道外,如果腫瘤已侵犯淋巴結,5年生存率減至25%,如果已有內臟轉移,如肝、肺,5年生存率隻有5%,相反如果在腫瘤僅僅限於黏膜層時就予以治療則存活率可達100%。

  大腸癌早期癥狀包括:①持續1~2周的腹痛;②排便困難或大便習慣或大便性狀改變;③大便內帶血或大便變黑;④腹部出現包塊。當出現上述情況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行早期檢查的方法一般有3種:一是肛指檢查,二是大便潛血試驗,三是結腸鏡檢查。特別是肛門指診檢查簡單易行,檢查深度可達12.5~15cm,對直腸癌早期診斷有重要的價值。

  大腸癌一經確診後,應及時徹底治療。目前大腸癌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腫瘤所在的腸段及其相應的腸系膜和所屬區域性淋巴結。其次為化學治療;化療主要用於手術切除術後預防復發和治療未切除幹凈的殘餘癌,最常用的藥物為5-FU,每月1~2次,每次250~500mg,靜脈緩慢註射,無毒副反應者可持續6個月~1年,也可采用間斷給藥法。對於不能手術切除者也可作放射治療及中醫藥治療。

保健品查詢大腸癌中醫治療方法

  方1

  【方藥】內服:炙黃芪、生白芍、黨參各15g,當歸、延胡索各12g,川楝子、半夏各9g,陳皮、炙甘草、木香各6g,絳香3g。

  外敷:乳香、紅花各6g,赤芍、桃仁、生香附各12g,阿魏4.5g。共研細末。

  【適應癥】結腸癌。腹痛,便行不暢,質稀不成形,形瘦色萎;舌體瘦癟,脈弦滑。證屬氣滯血瘀,瘀凝毒聚,邪熱盛,正氣衰竭者。

  【用法】內服藥水煎服,每日1劑。外敷藥末用蜂蜜調成糊狀敷痛處,外用紗佈固定,24小時換藥一次。

  方2

  【方藥】黨參、石斛、麥冬、柏子仁、茯神、桑螵蛸、覆盆子、菟絲子、補骨脂各9g,黃芪、夜交藤各15g,陳皮、薑半夏各6g,砂仁1.5g。

  【適應癥】結腸癌術後淋巴結轉移。便血,胸悶泛惡,腹脹納呆,大便溏薄,盜汗,口渴多飲,喉間多粘痰,消瘦乏力,低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3

  【方藥】太子參、石斛、蟑螂、谷芽、麥芽各12g,焦白術、茯苓各9g,炙甘草、川連各3g,煨木香4.5g,白花蛇舌草30g,龍葵18g,佛手6g。

  【適應癥】結腸癌手術後。便多,便溏,納呆神疲,苔白膩,脈虛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4

  【方藥】八角金盤、生山楂各12g,石見穿、山慈菇、八月札、黃芪、雞血藤各30g,敗醬草、黨參、丹參各15g,大黃6g,枳殼10g。

  【適應癥】晚期直腸癌。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30天為1療程。

中藥材查詢大腸癌西醫治療方法

  1.大腸癌的外科治療

  手術原則:隨著大腸癌發病率的逐年增加,各種新技術、新療法不斷出現。然而,就目前狀況來看,手術仍是治療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大腸癌手術的基本原則與腫瘤手術的基本原則一致,概括起來說,就是根治性、安全性、功能性三性原則,其中,在腫瘤能夠切除的情況下,首先要求遵循根治性原則,其次考慮到安全性,最後才盡量考慮功能性原則。

  手術治療:

  ①大腸癌的手術方式:

  A.局部切除術:局部切除術指腫瘤所在區域的部分腸壁切除,適於局限於黏膜或黏膜肌層的早期淺表型結腸癌及良性腫瘤。部分位於黏膜肌層和位於黏膜下層的惡性腫瘤,其中少數病例可能已存在區域淋巴結微轉移和轉移,僅作局部切除術可能達不到根治要求,此類病例應審慎采用局部切除術。局部切除術切除范圍可包括腸壁全層,切緣距腫瘤不少於2cm。亦可以經內鏡作黏膜切除,或經擴肛行黏膜層、黏膜下層和部分肌層的切除。

  B.腸段切除術:腸段切除術指切除包括腫瘤在內的一定長度的腸管,一般要求上、下切緣距腫瘤不應小於5.0cm,腫瘤腸段切除應包括相應的系膜切除,即達到DL的要求。適用於較大的良性腫瘤以及部分限於黏膜下、淺肌層且無淋巴結轉移的癌腫。

  C.根治術:根治術或絕對根治術是指手術徹底切除腫瘤並清除區域淋巴結,而組織學檢查的各個切緣均無癌殘留者。

  D.聯合臟器切除術:結腸癌聯合臟器切除術適用於鄰近臟器受侵的病例,常作為根治性術式應用。但在某些情況下,如癌瘤侵及其他臟器,可能出現梗阻或穿孔,或已形成內瘺,且術後生存預期較長者,即使已發生遠處播散,仍可行姑息性聯合臟器切除術。

  E.姑息性腫瘤切除術:絕對姑息性腫瘤切除術,指肉眼見有腫瘤殘留者。如已存在腹膜、肝及非區域性的遠處淋巴結的轉移,無法行全部轉移灶切除的情況。相對姑息性腫瘤切除術(或相對根治術),雖為根治性術式,術中肉眼判斷腫瘤亦已切除殆盡,但術後組織學證實有切緣、腫瘤基底殘留或清除的最高一級淋巴結已有轉移者。

  2.大腸癌的放射治療

  (1)治療分類:根據治療的性質和目的,放射治療可分為根治性放射治療和姑息性放射治療。

  (2)放射治療:

  ①術前放射治療:術前放療在直腸癌綜合治療中的地位已逐步得到肯定。

  ②術後放射治療:直腸癌術後5年內復發轉移死亡的病人中約一半死於局部復發。如直腸癌手術後盆腔、吻合口、會陰部等的局部復發,在Ⅱ期病人術後可達20%~40%,在Ⅲ期病人則可高達40%~70%。因此如何預防和治療局部復發仍是大腸癌研究的重點。目前,雖然對術後放療的療效各傢報道還不一致,但直腸癌手術後聯合放化療仍是標準的輔助治療方法。

  一般認為,術後放療開始早者效果較好,以在術後2個月內開始為好。Ⅰ期病人由於術後局部復發率較低,故無必要再加用放療。Ⅱ、Ⅲ期病人,尤其是病灶外侵明顯、有較多的區域淋巴結轉移、手術有局部殘留者,常需作術後放療。

  ③“三明治”式放射治療:術前日或術晨一次照5Gy,使癌細胞活性減弱,然後手術,如術後病理檢查屬Dukes B或C期則術後再放療45Gy/5周。也可術前予15Gy/5次,術後對Dukes B或C期病人再予40Gy/20次。Mohiuddin報道“三明治”式治療病人的5年生存率為78%,與單純手術組的34%有顯著差別。近年,由於認為前後治療間隔時間較長,缺乏完整性,且放射劑量不易掌握,此方法有應用減少的趨勢。

  (3)肛管癌的放化療:肛管癌中約85%為鱗癌,而鱗癌對放化療均較為敏感,化療藥物中如5-FU、絲裂黴素(MMC)及順鉑(DDP)等已被證實有放射增敏作用。鑒於此,目前在歐美國傢“放化療”已成為肛管鱗癌的首選治療方式,並已取得瞭良好的療效。

  (4)放射反應及其處理:放療後應每隔2~3個月隨訪1次,進行常規檢查,以瞭解放療後的反應、並發癥,並及時處理。

  術前放療劑量≥40Gy時可使會陰部傷口愈合有明顯推遲,但愈合質量沒有改變。Wassif等報道的一組隨機試驗的結果認為術前放療的手術死亡率及並發癥都等於零。如果放療時能夠充分地遵守分次、分割劑量、劑量一體積效應等放射生物學的基本原則,術前放療幾乎不會有並發癥,同時也不會由於術前放療而增加手術後患者的並發癥。

  術後放療可使會陰部瘢痕硬化或有輕度的小腸炎、膀胱炎,對癥處理後一般均可緩解。

  3.大腸癌術後復發和轉移的治療

  大腸癌根治術後,約40%的患者出現腫瘤的復發轉移。這些復發轉移的患者中20%~30%為局部復發,50%~80%為遠處轉移。一般結腸癌容易發生遠處復發,而直腸癌易於局部復發。大約80%的遠處轉移患者,病灶限於腹部,最常見的遠處轉移部位是肝臟,其次是肺、骨和大腦。小於15%的患者發生單一部位的復發轉移腫瘤、且有再次根治切除的可能。局部復發灶應視病變累及的范圍選擇是否再次手術以及決定手術的方式和范圍。肝轉移的病人如除肝以外無其他部位復發或轉移,肺轉移的病人如除肺以外無其他部位復發或轉移,則視轉移灶的數目和范圍決定能否手術,並加用化療等綜合治療。一般情況下20%~30%的肝轉移灶和10%~20%的肺轉移癌可經手術切除。在大多數報道中,其切除術後總的5年生存率是20%~30%。因此隨訪中發現肝和肺轉移癌也應視情況爭取手術切除。對無法切除者如化療後有效,部分病人可能仍可獲切除機會而治愈。

  (1)局部區域性復發的治療:文獻報道,一般大腸癌根治性手術後,局部區域性復發率在1/3左右。

  (2)肝轉移的治療:肝臟是大腸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文獻報道40%~50%的大腸癌可發生同時或異時的肝轉移,其中20%~25%的轉移灶僅限於肝臟。雖然以往的文獻報道肝轉移發生後預後很差,平均生存期不超過18個月,但近年來由於綜合治療的應用以及化療藥物的發展,積極治療大腸癌的肝轉移後仍能獲得35%左右的5年生存率。

  (3)肺轉移的治療:肺也是大腸癌腹腔外轉移最常見的部位之一,在全部大腸癌中,肺轉移占10%~20%。肺轉移常伴有全身轉移。X線檢查對肺轉移的診斷可提供有價值的資料,CT檢查可正確估計肺部病變的數量和位置,纖維支氣管鏡檢毛刷或針吸活檢則可明確病理類型,痰細胞學檢查也可提供參考,但陽性率較低。

  (4)卵巢轉移的治療:卵巢轉移也是女性大腸癌患者較常見的一個問題,屬於廣義的Krukenberg瘤。文獻報道,大腸癌術中及術後隨訪中發現卵巢轉移的機會為3%~25%,其中術中肉眼觀察及術後病理檢查發現的同時卵巢轉移各占2%~5%,而異時性卵巢轉移占3%~8%。半數的大腸原發腫瘤位於乙狀結腸,直腸占25%。B超、CT、MRI檢查可以在術前和術後隨訪中發現卵巢轉移,但仍能漏診較小或較早的轉移灶,最終確診有賴於病理組織學檢查。

  (二)預後

  常見的影響大腸癌的預後因素有:

  1.年齡 我國大腸癌發病的中位年齡為45歲左右,較歐美國傢早10歲左右。由於青年人大腸癌中分化差的黏液腺癌多見,腫瘤易向腸壁外和遠處轉移,且患者在診斷時多數已屬於Dukes C、D期,因此青年人大腸癌預後較差。資料顯示年齡≤30歲的青年組大腸癌的5年生存率為21.83%,較中老年組(52.97%)明顯為低。但其中淋巴結無轉移的Ⅰ期、Ⅱ期青年患者的5年生存率與年齡>30歲組無大差異(分別為81.98%和85.01%),然而淋巴結轉移的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青年組中明顯下降(兩組根治性手術後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49.27%和73.06%)。

  2.臨床分期 如前所述,病期越晚,5年生存率越低。

  3.病灶部位 幾乎所有的資料均顯示直腸癌比結腸癌患者的預後差,而在直腸癌中,中、下1/3處的局部復發率高於上中段直腸癌,預後較差。

  4.病理特點 包括病理類型、組織分化程度、淋巴管、血管的浸潤、纖維化狀況、腫瘤組織淋巴細胞浸潤多少等。如管狀腺癌5年生存率為60%,而黏液腺癌僅40%;高分化者5年生存率為71%,中分化者為60%,低分化者僅為30%;廣泛纖維化的腫瘤5年生存率為45%,而纖維化少者為75%;淋巴細胞浸潤少者5年生存率為40%,浸潤明顯者可達95%。

  5.手術性質 如前所述,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和捷徑等手術的5年生存率有明顯的差異。

  6.輔助治療 放療、化療等輔助治療的應用可以減少大腸癌局部的復發率和遠處的轉移率,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7.腫瘤的生物學特征 近年的流式細胞檢測發現腫瘤細胞的DNA以非整倍體為主者,而非整倍體與較晚的病期有關,其遠期存活率低於以二倍體細胞為主者,如Armitage等報道二倍體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43%,而異倍體患者僅19%。其他如“增殖指數”、p53基因突變等也是大腸癌獨立的預後指標。

  綜上所述,目前的大腸癌分期方法雖對患者預後判斷有一定的預示作用,但它還遠未包括其他與預後相關的因素,特別是未能包括涉及腫瘤細胞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等顯然與患者預後相關的重要因素。因此,臨床上常常發現同一分期患者的預後相差甚遠。更全面而準確的預後判斷指標仍是今後大腸癌研究的重點。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大腸癌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大腸癌應該做哪些檢查?

  1.糞便隱血試驗 糞便隱血試驗是大腸癌早期發現的手段之一。由於大腸癌常因粘膜糜爛潰瘍而呈現不同程度的出血,因此可利用簡便易行的便潛血試驗監測大腸癌。早期的便潛血試驗為化學呈色方法,常用試劑為聯苯胺或愈創木脂等,近年來逐漸被特異性更強的免疫潛血試劑所取代。但由於便潛血試驗並不能區分癌性和非癌性出血,故目前多用於作為大規模人群大腸癌普查的初篩手段。但少數早期癌亦可呈假陰性結果而致漏診。據統計,大腸癌患者中50%~60%、大腸息肉患者中30%糞便隱血試驗陽性。糞便隱血試驗系非特異性診斷方法,任何情況引起消化道出血時均可導致糞便隱血試驗陽性。但作為一種簡便、快速的方法,糞隱血試驗可以從“健康”人群及高危人群中檢出可疑大腸腫瘤的患者,為進一步檢查提供高危靶人群,因此糞隱血試驗仍是目前大腸腫瘤普查和篩檢的最常用的方法。結腸癌表面易出血。一般的大便隱血試驗隻要消化道內有2ml左右的出血就可出現“陽性”。Hardcastle報道用大便隱血試驗檢查的方法在無癥狀的人群中普查大腸癌,陽性者再進一步做纖維結腸鏡檢查,結果在普查組中發現的大腸癌病人2/3系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而檢出,但有1/3的病例因隱血檢查陰性而漏診,在日後出現癥狀後再檢查發現。文獻中腸鏡檢出的腺瘤中大便隱血試驗65%~75%呈陰性,檢出的大腸癌中大便隱血試驗38%~50%呈陰性。可見大便隱血試驗陰性不能除外大腸腺瘤或癌的可能。Hardcastle在無癥狀的人群中以大便隱血試驗篩查時,有2%的人隱血陽性,陽性者中進一步腸鏡等檢查,其中10%發現患大腸癌。可見歐美國傢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中大腸癌檢出率頗高。因此歐美臨床醫師對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很重視而作腸鏡檢查。我國多數地區因胃癌遠比大腸癌多見(約為3∶1),臨床醫師對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往往可反復做胃鏡或GI檢查,卻忽視瞭腸鏡檢查的必要,因此常導致大腸癌診斷的延誤。國際上幾個著名的普查結果顯示,采用糞便隱血試驗的普查篩檢可使大腸癌死亡率下降15%~43%。

  2.癌胚抗原(CEA)檢查 CEA不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既有假陽性又有假陰性。早期病人陽性率較低,有淋巴結轉移的病人中50%其CEA高於正常。因此不適宜做普查或早期診斷用。但對估計大腸癌的預後和診斷術後復發方面有一定的幫助。美國紐約紀念醫院Zeng等報道,114例淋巴結轉移的大腸癌病人術前血清CEA<5ng/ml,根治性切除後有32例復發,其中44%的病人在復發時CEA升高至5ng/ml以上。有遠處轉移者血清CEA升高遠比局部復發時為多。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臨床資料顯示,雖然有相當的病人(包括Ⅲ期、甚至部分Ⅳ期的病人)術前CEA檢查均屬正常,但一旦術後隨訪過程中發現CEA持續性升高,則90%以上和腫瘤的復發和轉移有關。有時CEA升高可在臨床癥狀發生前5~7個月即出現,故此隨訪時的CEA檢測十分必要。類似的檢測指標還包括CA50、CA19-9、CA72-4、CA242等。一般這些指標應同時檢查,因為病人可幾項同時出現異常,也可僅一項出現異常。為此,有人主張在隨訪中如發現CEA等持續升高即可爭取行開腹探查,以提高復發灶的切除率與治愈率。大多數大腸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常升高,超過50μg/ml。但該試驗的特異性並不強,在一些非消化道腫瘤及良性病變,血清水平亦可升高。此外,CEA對早期結腸癌和腺瘤性息肉敏感性較差,因此將其用於早期大腸癌檢測,效果並不明顯。1982年Magagi等利用人結腸癌細胞系免疫小鼠制備的CA19-9,可以識別有高度癌特異性的唾液神經節苷脂,結果發現19%~49%結直腸腫瘤水平升高。但它對胃胰肝膽管的敏感性更強,作為大腸癌血清學檢測,並不比CEA敏感。

  其他如大腸癌相關抗原的檢測、鳥氨脫羧酶及血清唾液酸含量的測定,白細胞粘附抑制試驗等等,研究表明有一定效果,但應用於臨床,其特異性、敏感性尚待進一步提高。

  3.細胞與組織學診斷 病理學診斷是用以明確診斷以及擬訂治療方案所必需的依據,包括脫落細胞學檢查和活檢組織標本病理檢查。

  腸道脫落細胞學檢查對惡性腫瘤的診斷有較高特異性。由於正常腸黏膜每24小時有1010個上皮細胞脫落,而腫瘤上皮細胞更新率更快,大約有1%的腫瘤細胞脫落進入糞便,並隨其排出體外,因此收集這些脫落的上皮細胞,對大腸病變性質的判斷有重大意義。其方法包括直腸沖洗、腸鏡直視下刷取、線網氣囊擦取以及病灶處指檢塗片法,經Papanicolaou染色後進行光鏡檢查,發現惡性細胞則有診斷意義,如屬可疑惡性或核略大、染色質增多診斷核異質細胞者,不足以做出最終診斷,提示應做復查或活組織檢查以確診。有報道脫落細胞學檢查的敏感性達93%,特異性可達100%。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為病理診斷方面提供瞭較廣闊的前景,對微量組織標本進行擴增、原位雜交技術或Southern印跡法等手段的應用,預計對鑒別大腸癌前期病變及早期發現大腸癌會提供可行的分子水平的檢測方法。如將腸道脫落細胞學檢查方法和脫落細胞中K-ras基因的突變、CD44基因的異常表達等分子生物學技術相結合,可能對發現早期大腸癌或癌前病變有一定意義。

  活檢組織病理檢查是最理想的腫瘤診斷方法。對較小的腫瘤,應盡量將其全部切取送檢,並應包括蒂部(如無明顯瘤蒂,則應將腫瘤基底部黏膜一並切下送檢)。對較大的腫瘤進行活檢時,應註意避免鉗取腫瘤表面的壞死組織,如有可能應盡量鉗取腫瘤基底部與正常黏膜交界處的組織。當疑有腺瘤癌變時,宜多處取材。

  4.遺傳學檢查 近10餘年來分子遺傳學揭示瞭許多與腫瘤發生有關的基因,人們越來越對分子遺傳學與腫瘤的發生有瞭更多的關註和瞭解。例如已知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HNPCC)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80%~85%的患者可於中青年時即發生大腸癌,有的還可發生其他器官惡性腫瘤。在這種傢族中已知5種DNA錯配修復基因(hMSH2、hMLH1、hPMS1、hPMS2、hMSH6)有很高的突變率(60%~70%)。檢測其高危傢族成員的錯配修復基因對預示大腸癌的發生有一定作用。另外,基因測序等其他相關研究也為具有遺傳傾向的大腸癌高危人群的診斷提供瞭更多有廣泛前景的方法。

  5.直腸粘液T抗原試驗 又稱半乳糖氧化酶試驗,是檢測大腸癌及癌前病變特異標記物的簡便方法,隻要將直腸指套上沾液塗抹在特制的紙膜或玻片上,經半乳糖氧化酶反應及雪夫氏試劑顯色,便可判斷患者腸粘膜是否有T抗原表達。經臨床及普查驗證該法對大腸癌的檢出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將其用於普查,與免疫潛血試驗篩檢大腸癌有互補效果,但亦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和假陰性率。

  1.直腸指檢 至少可捫清距肛門7~8cm以內的直腸壁情況。檢查時可根據檢查需要,受檢者取不同的體位,如取下肢屈曲的側臥位、仰臥截石位、胸膝位及蹲位,檢查者將全部食指伸入直腸,指尖依次按左右前後觸摸。早期的直腸癌可表現為高出黏膜的小息肉樣病灶,指檢時必須仔細觸摸,避免漏診。大的病灶均容易觸及,表現為大小不一的外生性腫塊,也可表現為浸潤性狹窄。直腸指檢時觸摸必須輕柔,切忌擠壓以免促使癌細胞進入血流而播散。指檢時應註意確定腫瘤大小、占腸壁周徑的范圍、有蒂或廣基、腫瘤基底下緣至肛緣的距離、腫瘤向腸外浸潤狀況(是否累及陰道、前列腺,是否與盆壁固定)、腫瘤的質地等情況。除此之外,結腸癌病人也應通過直腸指檢或直腸-陰道雙合診檢查來瞭解膀胱-直腸凹或子宮-直腸凹有無種植灶。

  2.乙狀結腸鏡檢查 硬管乙狀結腸鏡一般可檢查至距肛門20cm的深度,是對距肛20cm范圍內的低位大腸做檢查時最簡單易行的方法。但由於大腸癌的分佈中,隨年齡升高,高位大腸癌所占比例增加,因此對這些患者乙狀結腸鏡檢查就不夠全面。60cm纖維乙狀結腸鏡由於其彎曲性好,不但可窺視直腸、乙狀結腸,而且有的還可達到降結腸,甚至脾曲結腸。如果纖維乙狀結腸鏡插到脾曲結腸,則可有73%的大腸癌被查出。從臨床應用情況看,纖維乙狀結腸鏡檢查出大腸癌的敏感性為50%~60%,而硬管乙狀結腸鏡為25%~33%,乙狀結腸鏡較硬管乙狀結腸鏡癌的發現率高2倍,腺瘤發現率高6倍或2.5~3倍。

  乙狀結腸鏡也是一種普查工具,有相當高的普查效率。研究發現其不但可以發現大部分大腸腫瘤,而且可以預測近段大腸病變。據統計,30%的脾曲近側大腸癌或腺瘤病人在遠側大腸有病變,故一旦乙狀結腸鏡發現遠側大腸腫瘤,則應以結腸鏡進行全結腸檢查。國內有學者以纖維乙狀結腸鏡普查4299名大腸癌高危人群,檢出大腸癌16例,檢出率506/10萬,為當地自然人群發病率的29倍。但由於乙狀結腸鏡也是一種創傷性檢查,其出血、穿孔率也可達1/1萬~2/1萬,故以其作為普查工具,也多是選擇高危人群進行檢查,如糞隱血試驗陽性者,或符合其他高危條件的對象。

  3.雙重對比鋇灌腸造影 一般的鋇灌腸檢查不易發現直徑2cm以下的病灶,但有經驗的檢查醫師用低張雙重對比鋇灌腸造影可發現直徑1cm以下的結腸癌。對臨床疑有低位大腸癌癥狀的病人應首先采用直腸指檢及硬管乙狀結腸鏡檢查,因為這兩種方法對距肛門20cm內的大腸癌檢查較鋇灌腸更為可靠。雙重對比鋇灌腸造影可檢出92%的大腸癌,其中Dukes A期癌檢出率為55%~85%。1cm以上息肉的檢出率為70%~90%,1cm以下息肉的檢出率為50%~80%。但有報道直徑1cm以下的息肉,鋇灌腸漏診率可高達54%,2cm以上的息肉鋇灌腸時也有25%被漏診,且有時鋇灌腸造影也會誤將糞塊或其他良性病變當成腫瘤,因此,隻有在沒有條件進行結腸鏡檢查時,才建議可以用該方法代替腸鏡作為診斷性檢查。據統計,鋇灌腸造影對於大腸癌假陽性率大約為1%以下,大息肉為5%~10%,小息肉錯誤診斷率可高達50%。鋇灌腸造影既要註意采用氣鋇對比方法觀察細小的黏膜病變,也要註意充鋇後腸管形態,特別是腸管折疊部分如乙狀結腸,還要采取多種體位,反復觀察以免遺漏病變。

  4.電子結腸鏡檢查 由於其肉眼觀察直觀、可以拍照、錄像,並可活檢取組織標本作病理診斷,還能對大腸不同部位的有蒂病灶進行摘除等手術治療,因此結腸鏡檢查被視為大腸癌診斷的金標準。有人認為美國明尼蘇達州糞隱血篩檢所獲得的大腸癌死亡率減少33%的成績,是因為糞隱血假陽性率過高,致使其後腸鏡檢查例數多,因而“機會”性地發現瞭許多早期大腸癌和腺瘤。推測這組普查對象中至少1/3~1/2死亡率的減少是腸鏡檢查的功績。曾有研究對比瞭結腸鏡與其他大腸癌檢查方法在各種大腸疾病中的敏感性,發現結腸鏡檢查的敏感性最高。結腸鏡檢查不僅可以澄清鋇灌腸檢查有疑問病變的性質,還可以發現不少為鋇灌腸所漏診的小腺瘤與癌。Shinya以纖維結腸鏡檢查發現的425例大腸癌中競有43%在鋇灌腸檢查時漏診。Reilly報道92例大腸癌病人在鋇灌腸檢查後做纖維結腸鏡檢查,結果發現瞭7例(7.6%)為鋇灌腸漏診的另一原發癌。目前結腸鏡在大腸腫瘤的診斷、腺瘤的摘除治療上已顯示瞭無可爭議的優越性。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近10餘年來收治的結腸癌與腺瘤病人中,其診斷90%以上系通過結腸鏡檢查而確定。

  在介紹瞭鋇灌腸和結腸鏡檢查之後,我們也必須鄭重提醒臨床醫師註意:在已出現臨床梗阻癥狀的患者中,上述檢查必須慎行。因為檢查前用瀉劑準備腸道時可誘發急性完全性腸梗阻。此類患者鋇灌腸檢查後不僅可引致腸梗阻,還可能引致病灶遠側結腸穿孔。因此已有較明顯梗阻癥狀者應屬以上兩類檢查的禁忌證。

  5.CT和模擬腸鏡技術 對結直腸腔內形態變化的觀察,一般氣鋇灌腸和結腸鏡檢查均優於CT,但CT有助於瞭解癌腫的侵犯程度,而其最大的優勢在於能顯示鄰近組織和器官的受累情況、淋巴結或遠處臟器有無轉移。早期大腸癌在普通CT檢查上缺乏特異征象,偶爾可有局限性腸壁增厚,但難於判別病變性質。中、晚期癌可見腸腔內偏心性分葉狀腫塊,環形或半環形腸壁增厚,腸腔狹窄,腸壁廣泛僵硬等表現。當腫瘤穿透腸壁時,腸壁顯得模糊不清。近年來由於CT硬件設施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放射學傢在腸管充氣後,以螺旋CT沿大腸軸線在不同層面上進行交叉橫斷掃描,再由計算機進行三維重構,繪出模擬結腸圖像。這種技術稱為模擬腸鏡檢查(virtual colonoscopy)。缺點是腸道清潔不徹底時,有可能會把糞便誤為腫瘤,結腸充氣不好時,腸腔不能膨脹,會誤判為腸管狹窄。腸管過度充氣時,氣體進入小腸影響大腸的掃描結果。此外,該方法不能如傳統腸鏡那樣顯示黏膜顏色和紋理改變,也難於發現扁平病變。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日後有可能逐漸解決以上缺陷。如檢查發現可疑病變仍應進行傳統腸鏡檢查並進行活檢。

  6.磁共振成像(MRI)技術 對腸道腫瘤的診斷仍未明確者,MRI可彌補CT診斷的不足,MRI對直腸周圍脂肪內浸潤情況易於瞭解,故有助於發現或鑒別Ⅲ期患者。

  7.B型超聲檢查 B型超聲檢查包括經腹壁和腸腔內檢查兩種方法:

  (1)經腹壁檢查:①直接檢查腸道原發腫瘤的部位、大小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②檢查轉移灶,包括腹膜後、腸系膜根部淋巴結、腹腔、盆腔有無轉移結節或腫塊、肝臟有無占位性實質性腫塊等。

  (2)經腸腔檢查:應用特制的纖維超聲內鏡,於超聲傳感器與腸壁間充以水,在超聲傳感器外包一特制水囊,或包被一氣囊進入腸腔後註水,使傳感器隔水測定。從測定的圖像顯示腸壁5個層次,即:黏膜層、黏膜肌層、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及漿膜層,以此觀察各層次的形態、厚薄及均勻與否,提示腫瘤的范圍、大小、有無浸潤至腸腔外等,甚至可檢測鄰近器官,如前列腺、膀胱、子宮、陰道等相應情況。

  一般認為,由於腸腔內氣體較多,經腹壁超聲檢查很難分辨腸壁病變,尤其對早期大腸癌檢出率低,但對中、晚期大腸癌檢出率仍可達90%以上。而腸腔內B超檢查對癌的分期判斷準確率均明顯高於經腹壁超聲檢查。有報道腔內B超對浸潤范圍估計正確率可達76%~88.8%,但對腸外淋巴結轉移正確率僅38%。


鑑別

大腸癌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大腸癌須與其他一些具有腹部腫塊、腹部絞痛,直腸出血或大便習性改變等癥狀的腸道病變相鑒別,包括大腸的良性腫瘤或息肉要產病變如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腸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大腸各類炎癥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Crobn氏病、阿米巴腸炎、日本血吸蟲病、腸結核、結腸憩室炎、闌尾炎周圍炎癥性包塊、放射性腸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等,良性直腸、肛管疾患如痔、肛裂、肛瘺等。其他如腸套疊、乙狀結腸糞塊積貯及罕見的腸道子宮內膜異位癥等亦屬於鑒別之列。由於大腸癌癥狀並不特異,與腸道多種疾病臨床表現相重疊,故在臨床診斷中多采取主動性診斷方式,排除診斷法少用,對於可疑患者,詳細詢問病史後仔細檢查,配合纖維結腸鏡或X線鋇餐灌腸及病理活檢往往能作出明確診斷。結腸癌主要應與結腸炎癥性疾病鑒別,包括腸結核、Crohn病、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肉芽腫、阿米巴病肉芽腫等。此外,還應與原發性肝癌、膽道疾病、闌尾膿腫相鑒別。直腸癌應與菌痢、阿米巴痢疾、痔、血吸蟲病、慢性結腸炎等相鑒別。

  1.細菌性痢疾 主要與慢性細菌性痢疾鑒別。病人有腹痛、腹瀉、裡急後重、黏液膿血便、大便次數增多、左下腹壓痛等為特征。如為慢性細菌性痢疾,可有急性發作,除上述癥狀加劇外尚有發熱、頭痛、食欲不振。本病有流行病學特征,大便培養痢疾桿菌陽性。乙狀結腸鏡檢查腸黏膜除充血、水腫、潰瘍外,黏膜呈顆粒狀,可有瘢痕和息肉,取腸壁黏液膿性分泌物作細菌培養陽性率高,應用痢特靈、氟哌酸、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治療有效。

  2.阿米巴痢疾 病人表現腹脹、腹痛、腹瀉或有裡急後重,大便呈黏液帶膿血、排便次數增多。慢性型者可有消瘦、貧血,結腸常粗厚可觸,左右兩下腹及上腹部常有壓痛,易和直腸癌或結腸癌相混淆。但阿米巴痢疾時大便有腥臭,糞中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養體。乙狀結腸鏡檢查見到正常黏膜上有典型的散在潰瘍,從潰瘍底刮取材料作鏡檢可找到原蟲。

  3.痔瘡 臨床上將直腸癌誤診為痔者實不少見。據上海腫瘤醫院統計590例直腸癌被誤診為痔者156例,誤診率高達26.4%。誤診的主要原因系對病史瞭解不夠,又未能作指檢。一般內痔多為無痛性出血,呈鮮紅色,不與大便相混,隨出血量的多寡而表現為大便表面帶血、滴血、線狀流血甚至噴射狀出血。而直腸癌患者之糞便常伴有黏液和直腸刺激癥狀,直腸指檢或乙狀結腸鏡檢查可將痔與直腸癌鑒別。

  4.腸結核 腸結核以右下腹痛、腹瀉、糊樣便、腹部包塊和全身結核中毒癥狀為特征。增生型腸結核,多以便秘為主要表現。X線胃腸鋇餐造影可與大腸癌鑒別。潰瘍型腸結核,鋇劑在病變腸段可見激惹征象,充盈不佳,而在病變上下腸段的鋇劑則充盈良好,稱為X線鋇影跳躍征象。黏膜皺襞粗亂,腸壁邊緣不規則,有時呈鋸齒狀。增生型腸結核見腸段增生性狹窄、收縮與變形,可見充盈缺損、黏膜皺襞紊亂,腸壁僵硬與結腸袋消失。如作纖維結腸鏡檢查,從病變部位作活檢可獲進一步確診。

  5.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的腸道病變多見於直腸、乙狀結腸和降結腸,蟲卵沉積於腸黏膜使局部充血、水腫、壞死,當壞死黏膜脫落後即形成淺表潰瘍,臨床上表現腹痛、腹瀉及便血等癥狀,進一步出現結締組織增生,最後使腸壁增厚,嚴重者引起腸腔狹窄和肉芽腫,應與大腸癌相鑒別。但日本血吸蟲病與大腸癌有一定相互關系,因此,在結腸鏡檢查時應在病變部位,尤其對肉芽腫病變進行組織活檢。

  6.克羅恩病 克羅恩病為肉芽腫炎性病變,並發纖維性變與潰瘍,好發於青壯年。腹瀉一般輕,每天排便3~6次,腹痛多在右下腹,排便後腹痛可減輕,約1/3病例在右下腹可捫及包塊,並可出現肛瘺、肛門周圍膿腫。鋇灌腸有特征改變,可見腸壁增厚、僵硬、腸腔狹窄,黏膜皺襞消失、變粗、變平、變直,多呈一細條狀陰影;縱形潰瘍或橫行裂隙狀潰瘍;正常黏膜呈充血、水腫、纖維化,呈假息肉樣病變稱卵石征。纖維結腸鏡可見黏膜水腫、稍充血、卵石樣隆起,伴有圓形、線狀或溝漕樣潰瘍。病人常並發發熱、貧血、關節炎及肝病。

  7.潰瘍性結腸炎 UC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直腸和結腸慢性炎性疾病,95%以上病例有直腸受累。以20~50歲多見。臨床上以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裡急後重為主要表現,故與直腸癌易混淆。纖維結腸鏡檢查可見病變黏膜呈彌漫性充血、水腫,黏膜表面呈顆粒狀,常有糜爛或淺小潰瘍,附有黏液和膿性分泌物,重者潰瘍較大。後期可見假性息肉,結腸袋消失。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可見黏膜皺襞粗大紊亂,有潰瘍和分泌物復蓋時,腸壁邊緣可呈毛刺狀或鋸齒狀,後期腸壁僵硬,腸腔狹窄,結腸袋消失,假性息肉形成後可呈圓形或卵石形充盈缺損。

  8.腸易激綜合征 IBS是一種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發生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腹痛、腹瀉、便秘、腹瀉與便秘交替、消化不良為其主要表現。但一般情況良好,多次糞常規及培養均陰性,X線鋇灌和纖維結腸鏡檢查均無陽性發現。


並發症

大腸癌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1.便血 因病變距肛門較近,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隻在出血量較多時才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

  2.貧血 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

  3.腫瘤阻塞 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腸膨脹、體液丟失、電解質紊亂、感染和毒血癥

  4.穿孔 當癌灶呈深潰瘍穿透腸壁時可發生穿孔。

  5.當腫瘤浸潤或壓迫坐骨神經或閉孔神經根(腰骶叢)時還可出現坐骨神經痛或閉孔神經痛。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大腸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