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庚型病毒性肝炎介紹

  早在1993年前,就有人發現在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之外,還存在一些新型肝炎病毒,當時暫定名為“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HNA-E)病毒”。根據序列不同分別稱為GBV-A和GBV-B。不久又從HNA-E病人血清中分離到另一個新的病毒因子GBr-C。1995年在澳大利亞召開的第三屆國際丙型肝炎及相關病毒會議上,Kim和Bradley分別報道發現一種新型黃病毒樣病毒的RNA序列,其基因序列與GBV-A/GBV-C有較高的同源性,並暫時命名為庚型肝炎病毒(HGV)。

  庚型病毒性肝炎簡稱庚型肝炎(“庚肝”),是由感染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播途徑已被證實可以通過輸血傳播,易感者包括接受血液透析者以及接觸血源的醫務人員;此外,靜脈註射毒品是另一重要途徑。靜脈註射毒品的患者中,血清庚型肝炎病毒RNA檢出率達11.6%;懷孕婦女感染瞭庚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率最高可達33%;由此可見,庚型肝炎的預防重點是把好輸血關;早期檢測,早期防治。


原因

  (一)發病原因

  HGV病毒在宿主細胞體內經過復制而繁殖。

  HGV是單股正鏈RNA病毒,基因全長9.4kb左右,擁有一個大的連續,循環中的HGV可能由宿主的脂蛋白覆蓋,表面有糖分子,所以觀察到的病毒密度較低。

  體內外實驗表明,HGV為嗜肝性病毒,在肝細胞內復制,所以肝組織和細胞中能檢測到病毒的基因組RNA和負鏈RNA,是病毒復制位點;在血清和淋巴細胞中隻檢測到基因組RNA,未檢測到負鏈RNA,所以認為並無復制中間體,而HCV是能在淋巴細胞中復制的。HGV感染方式與HCV一致,但其感染力較HCV為低。

  (二)發病機制

  關於HGV的致病性問題,目前尚有爭議。一些學者認為它並不致病,某些HGV標志陽性者有肝炎表現,可能是由另一種與HGV伴隨存在的未知肝炎病毒所致,其理由如下:

  ① HGV基因組無核心區,提示是一種有缺陷的病毒;

  ② 兩隻黑猩猩感染HGV後,曾追蹤觀察6年零3個月,其血清HGV持續陽性,說明發生HGV的持續性感染,但一直未出現肝炎,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正常,肝組織學也未見炎癥改變;

  ③ 多數HGV攜帶者的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正常;

  ④ 乙肝和丙肝病人合並感染HGV後,病情並不加重,其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水平與單獨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者無顯著差異。但一些學者則認為庚肝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還可能與急性重型肝炎有關。


症狀

庚型病毒性肝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一)臨床特征:

  1、HGV感染者可能有6種轉歸:①病毒很快被清除,機體呈一過性隱性感染;②病毒慢性攜帶,但無臨床癥狀,為正常攜帶狀態;③出現急性肝炎表現,但很快恢復,病毒被清除,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降至正常水平;④延遲恢復,ALT有間歇性增高;⑤病情遷延,反復發作,形成慢性肝炎;⑥可能引起暴發型肝炎。

  2、庚型肝炎臨床特點表現為急性肝炎特點,也可在暴發型肝炎中流行,其表現缺乏明顯特異性,有一般病毒性肝炎的癥狀和體征,例如納差,惡心,右上腹部不適,疼痛,黃疸,肝腫大,肝區壓痛等。

  3、HGV的急性感染 大多數HGV急性感染呈亞臨床型或無黃疸型,僅約59%的HGV感染顯示有轉氨酶的升高,其他則可能是“健康”攜帶者和靜止期的病人。HGV可通過輸血途徑導致輸血後肝炎。

  4、HGV的慢性感染 慢性庚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齡較高,分佈在53~68歲間,在這些患者中,大多數在確診為肝硬化的一年中死亡。有學者認為,庚型肝炎的慢性化率可能低於丙型肝炎,到發生肝硬化需要較長的時間,但一旦發生肝硬化,病情進展極快。有研究發現,HGV的檢出率在ALT正常供血員與ALT異常供血員之間無明顯差異。這一結果也提示HGV慢性感染並不導致肝功能損害或慢性肝炎。

  5、HGV與暴發型肝炎關於HGV引起暴發型肝炎的問題,尚有爭論。一些報道在非甲~戊型暴發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檢出HGV RNA,認為HGV可引起暴發型肝炎,患者臨床上表現為亞急性經過,除個別患者很快發生昏迷外,多數患者從出現癥狀到昏迷均經過14~19天,有持續的ALT波動及血清膽紅素的增高。但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不同的論點,他們在9例非甲~戊型暴發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未能檢測到HGV RNA。以上研究結果出現的差異,一方面是由於研究的病例樣本太少,另一方面可能是HGV毒株的變異所致。此外,也應考慮HGV感染並不導致暴發型肝炎的可能性。

  6、HGV與HBV和HCV的重疊感染 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顯示,HGV與HBV和HCV的重疊感染較為常見,感染率較高,尤其是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重疊感染率更高。3種病毒的共同傳播特征有助於解釋為何有較高的重疊感染率。

  (二)診斷:

  1、目前HGV感染的實驗室診斷主要是運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RT-PCR),來檢測血清中HGV RNA以及用酶聯免疫試驗(EIA)檢測血清中抗-HGV抗體。人或動物感染庚型肝炎病毒後約1周左右,血清中可檢測到HGV RNA,一般於感染3周才出現抗-HGV抗體陽性。因此,RT-PCR法可作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診斷。國外報道EIA法與RT-PCR法的陽性符合率僅為3%~18%,不宜作為HGV感染的實驗室診斷。但最近我國自行研制的抗-HGV EIA法與RT-PCR法的陽性符合率可高達60%,可望用於HGV感染的篩查。

  2、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目前檢測方法包括排除法,非行異性檢查法,抗hgv檢測及hgv-rna檢測等,後二者的檢測最為準確;一般來說,庚型肝炎病例大部分呈急性過程,經休息,護肝治療可獲痊愈,隻有少部分可能發展成為慢性肝炎;至於是否可以進一步發展成為肝硬化、肝癌,目前尚不很明確。


飲食保健

庚型病毒性肝炎吃什麼好?

  暫無相關資料。


護理

庚型病毒性肝炎應該如何護理?

  暫無相關資料。


治療

庚型病毒性肝炎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根據HGV感染的主要來源,篩選血源和血產品是預防HGV感染的主要措施。這需要有明確、快速、簡便的檢測方法,並減少血液制品的污染。

保健品查詢庚型病毒性肝炎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庚型病毒性肝炎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由於對HGV較系統研究時間尚短,且研究主要集中於病原學、分子生物學和流行病學等方面,臨床治療尚需較長時間的療效觀察才能得出結論。

  除一般保肝治療外,目前研究較多的是幹擾素治療。一些學者從曾經接受幹擾素α(α-IFN)治療的慢性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例中,發現有HGV同時感染的病例,研究結果發現,HGV的重疊感染不會影響乙肝或丙肝對α-IFN的應答,HGV感染時α-IFN的治療一樣敏感,但僅少數病人持續病毒轉陰。

  因此今後對IFN治療的劑量及療程仍應進一步探討。

  (二)預後

  由於對HGV系統研究時間尚短,臨床資料欠缺,尚須進一步研究。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庚型病毒性肝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庚型病毒性肝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運用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RT-PCR):檢測血清中HGV RNA以及用酶聯免疫試驗(EIA)檢測血清中抗-HGV抗體。人或動物感染庚型肝炎病毒後約1周左右,血清中可檢測到HGV RNA,一般於感染3周才出現抗-HGV抗體陽性。因此,RT-PCR法可作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診斷。


鑑別

庚型病毒性肝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庚型病毒性肝炎須與乙肝、丙肝相鑒別。

  1、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乙肝特點為起病較緩,以亞臨床型及慢性型較常見。無黃疸型HBsAg持續陽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進行傳播。乙肝疫苗的應用是預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2、 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過輸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單采血漿還輸血球、腎移植、靜脈註射毒品、性傳播、母嬰傳播等傳染引起的。急性丙型肝炎消化道癥狀輕,發生黃疸型的比例低,ALT和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低於急性乙型肝炎。


並發症

庚型病毒性肝炎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庚型病毒性肝炎若久治不愈、反復發作,最後容易並發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

  1、 慢性肝炎:多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過半年,而轉為慢性的肝炎。常見癥狀有納呆、疲倦、腹痛、脅痛、腹脹等。

  2、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肝臟損害,肝臟呈進行性、彌漫性、纖維性病變。患者通常有乏力、易疲倦、體力減退、消化不良、面消瘦黝黑、男性可見乳房增大、脹痛,睪丸萎縮,女性出現月經紊亂、乳房縮小、陰毛稀少等癥狀。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庚型病毒性肝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