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多位於結腸脾曲、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因該處血供相對較差。常由於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衰等“低流灌註”引起;此外,也見於腸系膜下動脈結紮、栓塞或血栓形成,腹主動脈重建術或大動脈炎後。急性結腸缺血大多為一過性、可逆性改變,少數可發生全腸壁壞死、穿孔或持續性結腸失血。
(二)發病機制
結腸血液主要由腸系膜上動脈和腸系膜下動脈供給,而腸壁內的局部循環則由一系列成對的小血管構成。腸黏膜接受腸壁流量的50%~75%,因此血流的變化受影響最大的首先是腸黏膜。
處於兩支動脈末梢供血區域交界處的左半結腸容易發生供血不足,因此發病部位以左半結腸最多。據Marcoso統計,累及降結腸及乙狀結腸者最多(約占45.2%),其次為結腸脾區(43.8%)及橫結腸(31.5%),僅少數病例發生在升結腸(16.4%)或直腸(11%)。因而缺血發生腸管狹窄者,則主要位於結腸脾區及降結腸。
降結腸不管缺血是阻塞性或非阻塞性,其臨床過程是一致的,一旦局部供血動脈發生阻塞,側支循環不易形成時,腸壁即發生缺血,而功能及代謝最為活躍的黏膜層最易受到缺氧及缺血的影響,發生水腫、充血、壞死、出血;當局部循環持續淤滯而得不到改善時,則病變可向深層發展到肌層及漿膜,引起全層腸壁梗死甚至穿孔,非阻塞性腸缺血一般認為是可復性的,但對年齡大或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來說完全恢復是很困難的;阻塞性缺血是血流的機械性梗阻,因此病情是嚴重的,但在有側支循環形成的情況下,病變也可以較輕。
缺血性結腸炎通常是自發性的,沒有特異性的癥狀或體征,其臨床表現由於其嚴重性、累及范圍、缺血損害發生的快慢、腸壁對缺氧的耐受程度不同而不同。通常可見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以往並無結腸疾病史的,而突然出現急腹癥的表現。其最一致的癥狀和體征是:腹痛、腹瀉及便血。這種失血通常量很少,疼痛發作急驟,為痙攣性,常常局限於左下腹;大便急,並常伴有疼痛;可能出現繼發與腸梗阻的癥狀,如厭食、惡心、嘔吐。腹部檢查常可見與缺血結腸相對應部位的腹脹和觸痛。一般沒有明顯的發熱,直腸檢查常可見帶血的大便。心血管檢查一般無陽性發現。
某些病人可能遲發性的全層壞疽,累及結腸不同長度的腸段,產生極為嚴重的腹部疾病,如:膿毒癥、休克的臨床表現。按照病理基礎的不同,可分為以下3型:
1.壞疽型 常因結腸動脈主支血運障礙而導致結腸大塊壞死,潰瘍深達肌層及漿膜層。臨床特點為:起病急驟,常突發左下腹或左季肋部劇痛,呈絞痛性質,陣發性加重,伴有腹脹,進而排出暗紫色或鮮血便,並可有血水樣腹瀉,每天數次至數十次,後者可發生腸穿孔及腹膜炎,並出現腹部壓痛、反跳痛、腸鳴音減弱等相應的表現。
2.狹窄型 是因腸壁顯著水腫,增厚,僵硬導致管腔狹窄,又因常有痙攣,使腸壁狹窄更為明顯,病人可有腹脹、腹痛、腹瀉,嚴重者也可有便血,但輕者可無癥狀。
3.一過型 是因結腸終末小動脈輕度血運障礙所致的結腸小范圍節段性病變,通常隻累及黏膜層和黏膜下層,但其腸壁的結構和功能可在1~2周內完全恢復。起病有不同程度的左側腹痛,多有血便和腹瀉,並可伴有發熱、心動過速,數天而愈。一般不復發。
主要根據其有可能的致病因素或病因、相應的臨床表現和一系列結腸X線及內鏡檢查。
1.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本病以動脈硬化所致者為多見,所以早期控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可以延緩此病的發生。
二級預防:本病癥狀與體征不相符,如年齡大,伴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突然發生腹部絞痛,腹瀉,伴黏液膿血便者,應首先考慮此病以便早些治療。
三級預防:①在院或出院的病人應該進行擴血管治療,定期復查血糖、血脂,控制高血壓,減少或避免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結腸炎的發生。②對已進行手術治療的病人,尤其是有腸管切除者,應該註意靜脈營養,病人可進食後,註意膳食調配,調整營養狀態。
2.危險因素 腸壁缺血主要分為動脈流入的阻塞,靜脈回流的阻塞,以及灌註不足等3方面因素,具體有如下危險因素:
(1)腸系膜動脈狹窄或閉塞:可以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腸系膜動脈狹窄,也可以是動脈粥樣硬化斑脫落的微小栓子造成腸管末端動脈閉塞。
(2)非閉塞性腸系膜動脈缺血(低流量綜合征):主要因為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疾病導致心輸出量下降而引起,也有報道在心臟病人大劑量應用洋地黃時,導致腸系膜小動脈收縮,血流障礙而引起本病,其他如影響結腸血管微循環的藥物也可能誘發本病的發生。
(3)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主要是某些血液病、腹腔內膿毒癥、腹部外傷或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藥導致的血液高凝狀態。
(4)腸腔因素:在動脈硬化等血管病變的缺血以至缺血前狀態(慢性血行障礙)的基礎上,加上某些原因引起的腸腔內壓上升,及伴隨的一時性強烈蠕動,如在高度便秘或腸痙攣時,腸內動靜脈分流開放,導致腸系膜血管的血流下降,如有細菌侵入結腸黏膜更加重缺血的損害。
(5)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白塞綜合征、過敏性紫癜等涉及小血管病變者、糖尿病等。
保健品查詢老年人缺血性結腸炎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老年人缺血性結腸炎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缺血性結腸炎的治療取決於病因、敏感性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一旦診斷確定,並且臨床檢查不提示有腸道的壞疽或穿孔,則采用保守療法。
1.支持治療 一般情況下,如果病人有腹痛,則給予胃腸外營養,使腸道得以休息,並盡快停用可引起腸道缺血的藥物。積極改善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環,如補足循環血量,糾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
2.防治腸道繼發感染 可應用對需氧菌和厭氧大腸埃希菌均有效的廣譜抗生素。
3.給氧和腸管減壓 如果有腸梗阻,則予以胃腸減壓,並持續給氧,有助於改善全身和局部狀況。
4.擴血管藥物治療 已經證實,罌粟堿、硝酸甘油、異丙腎上腺素、緩激肽、組胺、5-羥色胺、血管活性腸肽、胰導糖素能夠使結腸血管擴張,並增加結腸血流或組織氧供。根據病情適當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
5.血管造影時可經導管給予罌粟堿1.0mg/ml,可直接作用於缺血並伴有腸系膜動脈痙攣的血管,使之擴張,並可維持輸註24h。
6.外科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缺血性結腸炎的手術指征如下:
①疾病急性期:
A.治療過程中發生頑固的膿毒癥。
B.腹膜刺激征。
C.腹腔內遊離氣體。
D.內鏡下可見壞疽。
E.持續性腹瀉、直腸出血或蛋白丟失性結腸病變14天以上。
②疾病慢性期:
A.慢性節段性結腸炎並伴有臨床反復發作的膿毒癥。
B.癥狀性結腸狹窄。
(2)手術中腸管活力的判斷方法:
①溫鹽水紗佈或包敷腸管10~20min,觀察腸管的存活情況,但有時較難正確判斷,有人評估這種方法的敏感性為78%。
②靜脈內熒光素檢查:在術中於靜脈內註射熒光素1000mg,在紫外燈下觀察,如腸管呈均勻的黃綠色則為正常,否則為無活力的腸管。
③多普勒檢查:術中多用多普勒超聲檢查腸管血流情況,能較可靠地判斷腸管活力和切除范圍。
④其他:腸腔內pH測定、經結腸血氧飽和度測定等。
(3)手術方法:主要為腸系膜血管重建和失活腸管切除,前者又包括血管移植、動脈旁路、動脈血栓摘除和油膜剝脫術等。
7.康復治療
(1)在院或出院的病人應該進行擴血管治療,定期復查血糖、血脂,控制高血壓,減少或避免血栓形成及缺血性結腸炎的發生。
(2)已進行手術治療的病人,尤其是有腸管切除者,應該註意靜脈營養,病人可進食後,註意膳食調配,調整營養狀態。
8.擇優方案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腹部體征,應先行以擴血管藥物為主的保守治療,如出現外科手術指征,則應盡早手術治療。
(二)預後
早發現,及時診治,一般預後良好。如有腸穿孔,腹膜炎者預後差。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老年人缺血性結腸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血液白細胞輕到中度增高,以中性多形核細胞增多為主,大便常規檢查見大量紅細胞,潛血陽性。
1.影像學檢查
(1)腹部平片:可出現腸壁水腫增厚、腸脹氣、腹腔積液等征象。
(2)鋇灌腸檢查:有重要意義,有人認為是本病的首選檢查手段。
其表現有:
①“拇指印”征或假瘤征:是本病的典型表現,但可在數天內消失。其病理基礎為腸壁缺血、水腫,黏膜下的積液或積血將柔軟的黏膜推向腸腔內,因此,鋇灌腸時,可見腸管邊緣出現多數半圓形、直徑1~3cm,有柔軟感的切跡,這種改變通常位於脾曲、遠端橫結腸和降結腸。
②鋸齒征或管腔狹窄:在原來病變的基礎上,如果黏膜高度水腫,則出現管腔的狹窄,如果產生表淺潰瘍,則可見腸壁呈鋸齒狀改變。
2.纖維結腸檢查 對本病的早期診斷有重要價值,但應註意壞疽型不宜做結腸鏡檢查。其鏡下表現為:
(1)急性期:起病72h以內,黏膜充血、水腫,多見散在出血點、淺表糜爛,約半數可有淺表潰瘍,病變呈節段性分佈,界限清楚;活檢可見炎細胞浸潤,小血管內纖維素樣血栓形成,腺管破壞及灶性出血。
(2)亞急性期:起病72h至7天,可見典型縱行潰瘍形成,並可見明顯的炎性滲出物;活檢可見組織壞死及肉芽修復。
(3)慢性期:起病後兩周至兩個月,鏡下僅見輕度炎癥改變,無特征性。活檢整體退行性變、纖維組織及肉芽組織增生,並可見較特異的含鐵血黃素沉著。
3.CT檢查 可見腸壁水腫增厚,有時可見腸系膜動脈內血栓等。
4.選擇性動脈造影 隻能評價血管的直徑,而不能評價血流,因此,在非梗阻性因素所致的缺血性結腸炎,沒有特異性表現。但當存在血管的痙攣、梗阻時,則有助於診斷。由於血管梗阻性病變僅占1/10~1/6,故本檢查陰性時,不能排除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