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關於本病病因各傢見解尚不統一,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胃壁肌層缺損 胚胎發育期,消化管來自內、中胚層。內胚層構成黏膜下上皮,中胚層構成肌層。當胚胎3~4周時,胃為食管擴張的梭形部分,胚胎5~6周時,胃左端開始有中胚層環肌的始基,起始於食管下端。胚胎6~7周時漸漸向胃大彎及胃底部發展。至胚胎9周時,胃的斜肌纖維可由環肌發展,最後形成縱肌。直至胚胎4個月時,發育仍不完善,但是胚胎後期縱肌發育較快,特別是胃底部,斜肌發育較慢,故在降生後賁門下胃壁仍很薄弱。如發育期發生障礙,即可形成肌層的缺損。
2.胃收縮拉力不均 當胃壁肌層缺損時,胃收縮的拉力不均勻,可造成胃的破裂。
3.賁門部大彎部過分擴張 有些學者認為胃生成過程中,賁門部大彎部的過分擴張(如小兒吞氣後),使胃內壓增加,肌層因此發生斷裂而至穿孔。
胃壁肌層缺損最常見於胃底部和大彎側。Kneisil提出,這是正常肌層發育尚未完全的薄弱間隙,這種小塊狀肌層薄弱區很可能是正常新生兒胃壁肌層尚未發育完全,在肌束之間有的交織間隙。這是正常發育過程,但在生後不久很快地繼續發育完善,這些間隙也隨之消失。
4.胃腸壁局部缺血 還有很多作者不同意胃腸道肌層變薄是一種先天性畸形,相反認為可能是胃腸壁局部缺血的結果。他們提出局部缺血是引起穿孔的常見病因。當窒息、低氧血癥、難產和出血等情況下,機體血流代償性重新分佈,使胃腸道,腎和周圍血管床血液供應減少而保證心臟和腦血液供應。如果這個代償保護局部反應過強,可產生胃腸道局部缺血導致穿孔。
(二)發病機制
胃破裂多見於胃大彎,破裂處胃壁壞死缺損,表現為線性破裂或漿肌層撕裂,且有黏膜下撕裂。破裂處邊緣整齊,但有不規則的壞死區,周圍胃壁漸漸變薄,破裂處肌層斷裂,斜肌及縱肌缺如,剩有黏膜、黏膜下層及漿肌層構成胃壁。偶可見到炎性細胞浸潤。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新生兒胃穿孔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一旦確診,應行急診手術治療。
1.術前準備
(1)置胃管減壓吸盡胃內容物。有時胃管通過胃的破裂孔置入腹腔,可抽出腹腔內氣液體,腹脹緩解,呼吸功能改善。
(2)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的紊亂。
(3)加強支持療法,如輸血、輸氧。但不宜正壓給氧,以免增加腹腔內壓。
(4)給予抗生素及維生素K。
(5)重癥高度腹脹患兒可采取腹腔穿刺減壓,以緩解呼吸困難。
2.手術方式 在上述處理的基礎上行胃破裂修補術。局麻下取正中或旁正中切口,吸凈腹腔液。探查病變,切除壞死組織,註意避免造成縫合困難。然後在穿孔邊緣健康胃壁行兩層內翻縫合,修補後可用大網膜覆蓋局部。修補完畢後,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同時要仔細檢查消化道遠端是否存有梗阻,應同時給予處理。最後放置腹腔引流管。
有些學者主張做近側胃大部切除術,胃楔形切除或袖狀切除,但手術創傷過大,新生兒難以耐受。
3.術後處理 術後禁食,加強支持療法,由靜脈給液及抗生素,有條件者早期開始靜脈高營養,或空腸遠端插管喂養。繼續胃腸減壓至胃腸道功能恢復為止。
(二)預後
本病預後受新生兒生理特點和病程中許多因素的影響。新生兒尤其早產兒的呼吸、循環、免疫功能不完善,對感染耐受性差,且穿孔後不易局限,出現彌漫性腹膜炎,病死率高達62%~78%。Bell認為敗血癥導致的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新生兒胃腸穿孔死亡的主要原因。高病死率的原因與“內毒素血癥”有關。BenSon等認為用其能評價預後及臨床過程。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新生兒胃穿孔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腹部X線檢查 立位平片可見到兩側膈肌上升,肝臟及脾臟影位於中腹部脊柱兩側,膈下大量遊離氣體,尤以右側為明顯,可占據全腹2/3,並有大量液體積存在下腹部,因此可見到一個橫貫全腹的氣液平面。
很多作者認為低出生體重兒自發性胃腸道穿孔早期無明顯的臨床表現或X線征象。Judy報道6例極低體重兒胃穿孔,X線腹部檢查5例未發現膈下遊離氣體。因而診斷具有一定困難。然而定時反復攝片,腹腔穿刺術有助於迅速診斷。
2.腹腔穿刺術 Kosloske和Lilly的經驗,在側腹用消毒劑作皮膚準備後用22或25號針插入,後接針筒,如針芯後退,提示有氣體。這個過程是比較安全的,但必須註意腹腔遊離氣體,並不一定表明有消化道穿孔,它可能發生於肺泡破裂引起的全腹或腹腔產氣菌感染,甚至找不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