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成人肥大性幽門狹窄病因不十分清楚,一般分為兩類,即原發性與繼發性。20世紀上半葉大多數報道的病例是繼發性的,主要伴有胃潰瘍、十二指腸壺腹潰瘍、癌癥史或術後粘連以及胃石,與局部炎癥、潰瘍等使幽門括約肌長期處於痙攣狀態有關,有人認為本病是嬰兒肥厚性狹窄的延續,有出生後嘔吐及手術史的占20%。原發者極少見,多為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癥的延續,出生後無明顯消化道癥狀,往往成年後有所表現。但曾有病例報道在一個傢族中可以表現出既有兒童期發病,也有成人期發病。80%的病例為男性病人,發病年齡變化很大。部分病例常規胃鋇餐造影發現率僅為0.04%~1%。
(二)發病機制
病理改變可見幽門肌層明顯肥厚達2~4cm,肥厚呈環形或梭形,環肌肌纖維肥大增厚不規則排列,黏膜及黏膜下組織水腫可伴炎性改變。有的病例局部增生系纖維結締組織替代性增生所致。
可有3種類型:
1.有上腹不適感,自嬰兒期即有周期性嘔吐,即從嬰兒及兒童期有間歇性幽門功能障礙表現,直到進入成人期。但有些原發病例在嬰兒期並無反復嘔吐病史。
2.成年期才開始有上腹不適及消化不良癥狀,進食後疼痛加重伴嘔吐為常見癥狀。
3.從中年到老年才出現幽門梗阻癥狀,潰瘍病史較短,但呈進行性,可伴出血。經過詳細檢查,最後手術隻發現有幽門肌肥大。
臨床癥狀和幽門管狹窄的程度及病程長短有關,也可毫無癥狀。癥狀一般在成年期出現,表現為餐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有餐後嘔吐,嘔吐後上腹不適緩解,呈間歇發作。幽門前區潰瘍常並發上述癥狀,體征少見,很少觸及肥厚的幽門管,嚴重者可有幽門梗阻的體征。
本病的診斷較為困難,如臨床表現似本病時應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胃液瀦留常增多,胃酸分泌多正常。胃鏡及X線鋇餐可幫助診斷。確診依靠病理組織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