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分類
一、胃腸道不通暢
(一)上消化道疾患
1、急性胃擴張
2、胃排空遲緩或胃輕癱
3、各種原因引起的幽門梗阻
(1)消化性潰瘍:如十二指腸潰瘍、胃竇及幽門管潰瘍。
(2)胃竇或十二指腸的良惡性腫瘤。
(3)炎癥性疾病。
(4)先天性疾病:如成人肥厚性幽門狹窄。幽門隔、十二指腸隔等。
4、胃切除術後吻合口狹窄
5、十二指腸淤滯癥
(二)下消化道疾病
1、腸梗阻
(1)機械性腸梗阻:如腸粘連、腸套疊、炎性腸病、腸結核、腸道腫瘤、腸道蛔蟲團、糞石或異物先天性腸道閉鎖等。
(2)動力性腸梗阻:如麻痹性腸梗阻、痙攣性腸梗阻。
(3)血管性腸梗阻。
2、消化道吸收不良綜合征
3、腸道易激綜合征
二、肝、膽、胰腺疾患
1、肝臟 如肝炎、肝臟腫瘤等。
2、膽囊疾患 膽石癥、膽囊腫瘤等。
3.胰腺疾患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腫、胰腺腫瘤、環狀胰腺等。
三、全身性疾患
1、急性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腸麻痹
2、電解質紊亂
四、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腸氣脹
1、進食過快
2、瘟病性吞氣
3、內鏡檢查註氣過多
4、服用產氣過多的食物或藥物
機 理
一、胃腸道內氣體的成分及來源
(一)胃腸道內氣體的來源
1、吞咽下的氣體 占60%-70%。
2、胃腸道內產生的氣體占30%一40%食物在腸道在細菌的作用下發酵產生氣體。
(二)胃腸道內氣體的成分
胃腸內的氣體成分個體差異很大,於吞氣量、食物的成分和細菌的類型有關,主要的氣體有:
1、氧氣 由吞咽動作進人胃腸,進食流質飲食較進食固體食物吞人的氣量大,由於氧氣可很快被胃腸部膜吸收,因此胃腸積氣含氧量少於空氣中的含氧量。
2、氮氣 理論上氮氣可從血液彌散人腸腔,細菌發酵也可產生,但胃腸內氮的主要來源於香咽的空氣。
3、二氧化碳 腸道內二氧化碳的來源有三個:①血中二氧化碳分壓大於腸腔內時,血中二氧化碳向腸腔內彌散;②上消化道分泌的重碳酸鹽與胃酸混合時所產生;③細菌酵解。
4、氫 正常時氫僅產生於結腸,系不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未吸收的蛋白質被細菌酵解所產生。當存在消化吸收不良時,小腸內就可產生大量氫氣。
5、甲烷 由結腸內特殊的厭氧菌產生。腸道內氣體含甲烷似有傢族性,人群中大約七腸道內有甲烷,腸道內有甲烷者出生後幾周該氣體就在腸道出現,8-9歲時達成人水平。
二、胃腸道內氣體的去向
胃腸道內氣體主要是從胃經口曖出,或下行經肛門排出。部分由腸壁彌散人血液,然後經肺呼出。當胃腸道氣體的來源大於去向時,氣體在胃腸道內聚集,就產生胃腸氣脹。如電解質紊亂時胃壁肌肉張力減弱,胃腸道內氣體排出不利,糖尿病累及胃腸神經導致“胃輕癱”均可致胃腸氣脹。
①脹病之一。一名(月真)脹。出《素問·脈要精微論》。《仁齋直指方·脹證》:“七情鬱結,氣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體腫大,四肢瘦削,是為氣脹。”氣虛、氣熱、氣寒亦可致氣脹。
②即鼓脹。《醫碥》卷三:“氣脹,又名鼓脹,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乎鼓也。”
註意患者是否有潰瘍病史,以往是否有腹部手術史。註意起病的緩急、進展快慢、腹脹開始出現的部位、有無惡心產嘔吐、腹瀉、便秘等病史。病史中有糖尿病註意胃輕癱,有發熱、盜汗、咳嗽、腹脹要註意腸結核。
一般說來胃腸氣脹均有腹部膨隆。局限於上腹部的膨隆多見於胃或橫結腸積氣所致。小腸積氣腹部膨隆可局限於中腹部,也可為全腹部膨隆。結腸積氣腹部膨隆可局限於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幽門梗阻時,上腹部可有胃型及蠕動波,腸梗阻時可見腸型及腸蠕動波,腸鳴音亢進或減弱。腹膜炎患者可有壓痛及肌緊張。
治宜行氣疏導之劑,用木香、檳榔、枳殼、青皮、陳皮、厚樸之類。
中藥材查詢氣脹西醫治療方法1.認直尋找引起腹脹的原發病,進行針對性治療,常能取得好的效果。
2.對癥治療
①通便:如果大便秘結,可將開塞露或甘油栓等藥液擠入直腸內,這樣可以排出大便和氣體,降低結腸內壓力。如果通便不成功,可將一肛管插入肛門達乙狀結腸,使腸內的氣體排出體外。
②胃腸減壓:將一條胃管經鼻腔或口腔送入胃腸,再在管外邊接上一個抽吸降壓的裝置,通過這個裝置能把胃腸道裡的氣體和液體抽吸出來,減輕胃腸道的壓力,使胃腸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復功能。
③如果用以上兩種方法都不奏效,且無腸梗阻證據,可選用新斯的明或酚妥拉明等藥物。新斯的明,可抑制膽堿酯酶,增強腸管蠕動,可促進排氣,用量為每次0.045~0.06毫克/公斤體重,皮下註射;酚妥拉明,可提高肺通氣量,興奮腸道平滑肌,促進腸管蠕動,減輕腹脹,用量每次0.2~0.5毫克/公斤體重,皮下註射。
④禁食,靜脈輸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如果因血鉀濃度過低引起腹脹,可靜脈滴入氯化鉀。
⑤腹脹消失後,可服用多酶片和益生菌制劑。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氣脹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實驗室檢查
1、糞便檢查 便常規檢查對腸道炎癥、腸道寄生蟲病有診斷意義。便潛血持續陽性常提示有胃腸道的腫瘤。
2、肝功能檢查 對急慢性肝炎有診斷價值。
3、十二指腸引流 收集膽汁進行常規檢查及培養,對膽系的感染有診斷價值。
4、胰功能試驗 胰腺的外分泌功能試驗,血、尿淀粉酶測定,脂肪酶測定,測得值增高常反映胰腺炎癥。
5、小腸吸收功能試驗 可檢查糞便的脂肪含量D一木糖吸收排泄試驗,維生素B12吸收試驗等。
器械檢查
(一)X線檢查
1、腹平片 幽門梗阻、急性胃擴張時腹平片可顯示巨大的胃泡及液平面。腸梗阻時可見液平面,梗阻的上端腸管擴張,小腸梗阻可見梯狀液平面。巨結腸腸管明顯增寬積氣。
2、鋇餐造影 幽門及腸道完全性梗阻禁用,不全梗阻可在胃腸減壓的情況下謹慎應用。用以瞭解梗阻的部位。
3、鋇劑灌腸 主要用於結腸病變的檢查。
(二)腹腔鏡檢查
胃腸氣脹應列為禁忌。
(三)B型超聲、CT檢查
主要用於瞭解肝臟、膽囊、胰腺的形態學改變。
胃腸氣脹的鑒別診斷應根據病史、臨床特點及有關檢查診斷,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疾病。
(一)急性胃擴張
急性胃擴張常發生於腹部手術後的頭幾天,腰部損傷石膏固定者;也可見於糖尿病酸中毒、肺炎、肝昏迷、尿毒癥、急性胰腺炎;過量應用抗膽堿能藥;或暴飲暴食後。
1、臨床特點①最早的癥狀為食欲缺乏及納差。隨後出現上腹脹飽、上腹及臍周脹痛;②嘔吐大量的胃內容及膽汁;③電解質紊亂,代謝性堿中毒、脫水、低血容量性休克;④上腹部可有胃型、壓痛及震水聲,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2、診斷依據①腹部手術後的早期或暴飲暴食後出現上述臨床表現;②上腹部膨脹或胃型,有震水聲;腹平片可見到擴張的胃囊及液平面;④本病須與腸梗阻相鑒別,可服少量鋇劑,可顯示擴大的胃腔輪廓。
(二)幽門梗阻
幽門梗阻80%以上的患者為潰瘍病的並發癥。胃竇部、幽門管及十二指腸潰瘍或以上部位的腫物易並發幽門梗阻。
1、臨床特點①具有潰瘍病病史,腫瘤患者可有進行性的厭食和消瘦;②上腹飽脹或脹痛;③頑固性的惡心、嘔吐,嘔吐物為酸性含有宿食或隔餐食物;④上腹可有胃型及蠕動波,可有震水聲,常伴低鉀、低氮性堿中毒。
2、診斷要點①典型的病史;②頑固性嘔物,吐物中有宿食;③上腹部有胃型、蠕動波及振水聲。
(三)腸梗阻
腸梗阻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
1、臨床特點 腹部絞痛、惡心嘔吐、嚴重腹脹、無排便、無肛門排氣,腹部可見腸型及蠕動波。麻痹性腸梗阻常伴感染中毒癥狀,電解質紊亂,低鉀低氯性堿中毒。機械性腸梗阻腸嗚音亢進,麻痹性腸梗阻腸鳴音減弱或消失。
2、診斷要點①典型的臨床表現;②腹部X線平片,是診斷腸梗阻的重要手段。立位檢查可見多個高低不同的液平面。小腸梗阻時可見腹部中央有梯形液平。結腸梗阻時,因回盲瓣阻擋,膨脹可局限於結腸內。麻痹性腸梗陰,整個小腸及結腸均高度膨脹;平臥位腹平片,不同的腸段或腸襻的黏膜皺褶形態不同,有助於梗阻部位的鑒別;4胃腸鋇餐檢查,一般禁忌,但有人主張在術前,由雙腔胃腸減壓管註入稀薄的鋇劑,可以確定梗阻的部位和性質。檢查後應立即行手術治療。
(四)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
(五)巨結腸
(六)胃腸道淤血
胃腸道淤血多見於各種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右心功能衰竭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癥。
臨床上常有腹、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癥狀,常伴肝脾腫大。
診斷要點:1由心血管疾病引起者,常有心慌氣短等癥狀。查體時可發現發紺、頸靜脈怒張、肝脾
大、周圍組織水腫。可發現心臟擴大及心臟雜音;2由門靜脈高壓引起者,多有慢性肝病史,肝功能異常,可發現門靜脈高壓的表現;3超聲心動、腹部B超及多普勒超聲具有重要的鑒別診斷意義。
(七)胃腸神經官能癥
胃腸神經官能癥或稱胃腸神經癥,是神經功能紊亂在胃腸道的表現。以胃腸運動與分泌功能紊亂為主要表現。
1、臨床特點 ○1胃腸道癥狀為主伴有失眠、多夢、頭痛、焦慮、粗神渙散、神經過敏、心悸等;○2胃部癥狀,常有泛酸、暖氣、腹痛、腹脹。可表現為頑固性的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壓食、神經性噯氣或癔病性吞氣。患者多為青女性,多有傢庭和男女社交方面的矛盾。有的患者對進食和肥胖有根深蒂固的病態心理;○3腸神經官能癥,主要表現為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常有腹痛或不適、腹脹、腹鳴、腹瀉或便秘等癥狀。
2、診斷要點 ○1具有上述臨床特點,病情常隨情緒變化而波動,癥狀可因精神治療而暫時消失仔細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X線鋇餐檢查、內鏡檢查J型超聲等檢查以除外胃腸及肝、膽、胰腺的器質;性病變。診斷胃腸神經官能癥應十分慎重。在擬診為胃腸神經官能癥後,還應密切隨訪觀察。以避免將器質性疾病雕為胃腸神經官能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