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小兒疳痢介紹

  小兒疳痢,經外穴別名。見《腧穴學概論》。即小兒疳瘦。。《太平聖惠方》:“黃帝療小兒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般醫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間三壯,炷如小麥大。”近代《經穴治療學》列作經外穴,名小兒疳瘦;《腧穴學概要》稱小兒疳痢。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處。主治小兒疳積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脫肛等。沿皮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原因

  由乳哺不節,生冷過度,傷於脾胃,冷熱相搏。致腑臟不調。久而不瘥,即變諸疳,大腸虛弱,水谷不化,下痢無度。


症狀

小兒疳痢早期癥狀有哪些?

  其證面色萎黃,肌體羸瘦,盜汗壯熱,皮毛焦枯,嗜好酸咸,心腹虛脹,痢下蘊瘀,日夜無度。


飲食保健

小兒疳痢吃什麼好?

護理

小兒疳痢應該如何護理?

治療

小兒疳痢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保健品查詢小兒疳痢中醫治療方法

  治小兒一切疳痢:熊膽散方

  熊膽(研)、 雄黃(研)、 青黛(研) 、丹砂(研) 、黃礬(燒令汁枯) 、細辛(去苗葉) 、莨菪子(炒各半兩) 、蘆薈(研) 、龍膽、當歸(切焙) 、白礬(燒令汁盡)、 蟬蛻(炒) 、蝦蟆(炙焦各三分) 、麝香(研)、黃連(去須) 、黃柏(去粗皮) 、甘草(炙各一兩),上一十七味,搗研為散。六十日至百日孩子,每服一字匕。一二歲半錢匕,三四歲一錢匕,並米飲調下,早晚食前服。

  治小兒疳痢赤白,及一切痢:桃皮散方

  桃白皮(炙半兩)、 黃連(去須) 、胡粉(炒)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黃柏(去粗皮炙半兩) 、丁香(七粒),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米飲調下,早晚食前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疳痢:定命丸方

  青黛(研三分)、 烏蛇(去皮骨酒浸炙一分) 、白附子(一枚) 、幹蠍(炒七個) 、膩粉(研一分) 、獨角仙(去足炙一枚)、 棘剛子(去殼七枚) 、麝香(研一分),上八味,各搗研為末,用豬膽汁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丸,早晨晚後溫水下。

  治小兒急疳痢不止,或膿或血,或青或黃,發結成穗,或發墮落,鼻幹咬指,好吃土炭:金髓丸方

  金牙(一分)、 烏頭(生去皮臍半兩) 、黃連(搗末用雞子一枚取清和末作餅炙幹一兩)、肉豆蔻(去殼一枚) 、訶黎勒(煨去核用二枚)、 石中黃(如無禹餘糧代) 、麝香(研) 、丹砂(研各一分),上八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空心米飲下,日晚再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三歲以上,疳痢口瘡,身體腳手心熱:龍骨湯方

  龍骨(一兩) 、黃連(去須) 、黃柏(去粗皮炙) 、地榆(炙各三分)、 白頭翁、幹薑(炮) 、當歸(切焙)、 酸石榴皮、 白術(各半兩),上九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半錢匕,水半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三分,去滓分溫二服,早晚食前服,量兒大小加減,口瘡取蘆薈赤地利末敷之;下部生瘡,取蚺蛇膽黃連麝香等分為末,塗敷之。

  治小兒疳痢嘔逆:濃樸丸方

  濃樸(去粗皮生薑汁炙三分)、 龍骨(半兩)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參(各三分) 、白石脂(半兩) 、陳橘皮(去白切焙一分) 、當歸(切焙三分)、 肉豆蔻(去殼一枚)、 烏梅肉(炒) 、幹木瓜(各半兩),上一十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七丸,煎生薑棗湯下,食前服。

  治小兒一切疳痢:龍骨丸方

  白龍骨(一分)、 白石脂(一兩半)、 雞屎礬(燒灰) 、黃連(去須)、 胡粉(炒) 、赤茯苓(去黑皮) 、阿膠(炙燥各一兩),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麻豆大,每服五丸七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氣疳,下痢腹脹:胡黃連丸方。

  胡黃連(半兩)、 蛇蛻(炙一分)、 蝦蟆(炙半兩)、 青黛(研一分) 、蝸牛(炒半兩)、木香(一分) 、訶黎勒皮(半兩) 、麝香(一分),上八味,搗研為末,用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五丸,米飲下,蟲出為度。

  治小兒無辜疳痢:無食子丸方

  無食子(煨) 、甘草(炙)、 龍骨、當歸(切焙) 、黃連(去須) 、人參(各一兩),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五丸,米飲下早晨日午服,以瘥為度。

  治小兒五疳下痢:砒霜丸方

  砒霜(研一錢) 、凝水石(燒) 、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分) 、定粉(炒半兩)上四味,搗研為末,用粟米飲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五丸,米飲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疳痢:鉛丹散方。

  鉛丹(炒研)、 淀粉(炒研各一兩) 、蛇蛻(炙焦二條) 、夜明砂(炒) 、蘆薈(研臨時入各一分),上五味,以前四味搗研為散,用醋拌和為餅,就熱銚上爆熟,細研為散,後入蘆薈和勻,每服一字匕,以米飲調服,早晨日午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一切疳痢:青金散方

  鉛丹、莨菪子、胡粉(各半兩) 、大棗(二十枚),上四味,一處杵作團,燒令通赤,取出候冷研細,每服半錢匕,空腹米飲調下,晚後再服。

  治小兒疳痢:百中湯方

  樗皮(炙)、 黃連(去須) 、枳殼(去瓤麩炒)、 蕪荑(各半兩) 、生薑(一分) 、豉(半兩) 、蔥白(三莖),上七味,各細銼,以水五合,浸經宿,平旦煎取三合,量兒大小,空腹服之,初服經日昏沉,後漸漸蘇,未全效,更作一劑,熱渴與竹瀝飲之。

  治小兒疳痢,久服藥不瘥: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炮去核)、 龍骨、赤石脂、密陀僧 、酸石榴皮(焙)、 麝香(研各一分),上六味,搗研為散,每服半錢匕,米飲調下,空心食前服,若是膿血痢,黃連湯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疳痢,兼渴不止:定粉散方

  定粉(炒研半兩) 、雞子(一枚取白),上二味,將定粉與雞子白相和,更研如膏,一二歲每服半錢匕,水七分,煎至三分,放溫服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疳痢,日夕不止,手足逆冷,或下鮮血,虛渴不止:烏梅丸方

  烏梅肉(炒) 、龍膽、龍骨(各一兩) 、黃連(去須一兩半) 、地龍糞(炒一兩一分),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一歲兒米飲下三丸,食前服,以瘥為度。

中藥材查詢小兒疳痢西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小兒疳痢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小兒疳痢應該做哪些檢查? 暫無相關資料

鑑別

小兒疳痢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疳氣:面色少華,形體消瘦,毛發稍稀,精神疲憊,食欲不振,便瀉穢臭,或尿如米泔,煩躁啼哭,舌苔薄白或膩,脈沉細。

  疳積:面色萎黃無華,毛發稀黃,形體消瘦明顯,脘腹膨脹,甚則青筋暴露,精神不振,煩躁易怒,睡眠不寧,吮指磨牙,動作異常或嗜食異物,食欲減退或善食易饑,大便下蟲,舌淡苔白膩或黃膩,脈細滑。

  幹疳:極度消瘦,面部呈老人貌,皮膚幹燥起皺,毛發幹枯,精神萎靡,啼哭無力,或見肢體浮腫,或周身見紫斑,舌質淡嫩或紅而少津,脈弱欲絕。


並發症

小兒疳痢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小兒疳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