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痢疾的預防:
1、傳染源管理:病人應及時隔離徹底治療。
2、切斷傳染源:搞好飲食、飲水衛生,搞好個人及環境衛生。
3、保護易感人群:口服痢疾F2a型“依鏈株”活疫苗,他不能在腸粘膜呈繁殖而不致病,但鞥刺激腸粘膜產生局部保護性抗體。
保健品查詢休息痢中醫治療方法(1)陰虛痢:癥見痢下赤白膿血,或下鮮血粘稠,臍腹作痛,虛坐努責(裡急欲便,坐久而仍不得便),食少,心煩口幹,舌質紅絳,少苔或舌光紅少津,脈細數。
治宜養陰清腸,方用黃連阿膠湯去雞子黃加當歸、炮薑、瓜蔞及甘草。
黃連5g,黃芩8g,阿膠10g(烊化),白芍10g,當歸10g,炮薑5g,瓜蔞10g,甘草5g
如虛熱灼津而見口渴、尿少、舌幹者,可加沙參10g,石斛15g以養陰生津;如見痢下血多者,可加丹皮、赤芍、墨旱蓮、地榆炭各10g以涼血止血;若濕熱未清而見口苦、肛門灼熱者,可加黃柏、秦皮各10g以清解濕熱。
(2)虛寒痢:癥見下痢稀薄,夾有白凍,甚則滑脫不禁,或腹部綿綿作痛,喜溫喜按,食少神疲,四肢不溫,腰酸怕冷,舌淡薄白,脈沉細而弱。
輕證治宜溫中驅寒,健脾化濕,方用附子理中丸:
熟附子10g(先煎45~60分鐘),黨參10g,幹薑5g,炒白術9g,炙草6g。
可加煨肉豆蔻、茯苓各9g,以助健脾燥濕之功。
重證治宜溫補脾腎,收澀固脫,方用桃花湯或真人養臟湯。
桃花湯:赤石脂30g,幹薑9g,粳米30g;
真人養臟湯:黨參10g,當歸9g,炒白術12g,煨肉豆蔻12g,肉桂3g,炙草6g,白芍15g,煨木香9g,煨訶子肉12g,炙罌粟殼3g。
二方均有收澀固脫的作用,有時二方可合用,但罌粟殼不可久服。
若病久脾虛氣陷,導致少氣脫肛,可用補中益氣湯(見中醫久瀉治療)加減,以益氣補中,升清舉陷。
(3)勞痢:癥見痢下赤白,日久不愈,午後潮熱,形體虛羸,手腳心發熱,飲食無味,怯寒少氣,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皮毛枯萎,肌膚不澤,兩目無神,舌苔黃或淡白,脈細弱無力或虛大。
治宜健脾益胃,斂精滲濕,方用四君子湯加山藥、蓮子肉及陳皮。
黨參10g ,炒白術9g,茯苓9g,山藥9g,蓮子肉9g,陳皮9g,炙甘草6g。
中藥材查詢休息痢西醫治療方法1、采用全身治療:如生活規律、適當鍛煉,避免過度勞累與緊張,進食營養易消化少渣無刺激的食物,積極治療並存的慢性疾病。
2、病原治療:抓緊做病原菌分離及細菌藥物敏感試驗,以助合理選擇應用有效抗菌藥物。
3、對癥治療:針對腸功能紊亂可用鎮靜、解痙藥物。
3、飲食療法:鼓勵正常進食,要求飲食高熱量、高蛋白、低乳糖、低滲透壓。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休息痢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下痢時作時止,日久不愈,飲食減少,倦怠怯冷,嗜臥,每因飲食不當或起居不慎、感受外邪、過度勞累或思慮鬱怒而誘發。發作時,腹痛裡急,大便夾有粘液或見赤色,舌質淡,苔膩,脈濡軟或虛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