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痢导航
介紹 原因 症狀 飲食 護理 治療 檢查 鑑別 並發症
介紹
原因
症狀
飲食
護理
治療
檢查
鑑別
並發症
赤痢:中醫稱大便中帶血不帶膿的痢疾。痢下多血或下純血者。即血痢。《諸病源候論•痢病諸候》:“熱乘於血,則流滲入腸,與痢相雜下,故為赤痢。”
以熱毒引起大便出血。
癥狀:
大便下血,裡急後重,時時入廁,每次便量甚少。嚴重者,肛腸如筒,血如屋漏,腹疼不食,危可禁口。
治法:
熱結腸中,痢疾下血。
血痢湯
白術1錢,條芩1錢,蒼術1錢5分,黃連1錢5分,幹薑8分,黃柏8分,當歸8分,滑石8分,烏梅2個。
水煎,食前服。
止血痢疾丸
鴉膽子(去皮油)10兩,桂元肉20兩。上為細末,膠水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錢,用膠囊裝服,開水送下。
暫無相關信息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赤痢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辨證:
赤痢有:疫熱痢、濕熱痢、虛寒痢、休息痢、五色痢、水谷痢、禁口痢、風痢等多種。對於痢癥,古人以白凍者為濕為寒;赤污者屬熱屬毒;初患者為實為熱者多;患時長者虛寒、虛熱者多。依古論,初秋痢疾多發,當屬時疫;患時已逾十餘日,當屬虛寒;重墜嚴重,似如風痢;膿血兼雜,可為水谷;此皆典籍辨痢病之法,雖為正統之論,實不醫學。通法認為,隻要有裡急後重,時時入廁便膿血者,即可定證為痢。此病舌紅而幹,脈沉而數,可依熱毒引起大便出血論治。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