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腸間膿腫介紹

  腸間膿腫(interbowel abscess)是指膿液被包圍在腸管、腸系膜與網膜之間的膿腫。膿腫可能是單發的,也可能為多個大小不等的膿腫。如膿腫周圍廣泛粘連,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粘連性腸梗阻。病人出現化膿感染的癥狀,並有腹脹、腹痛、腹部壓痛或捫及包塊。


原因

  膿液被包圍在腸管,腸系膜與網膜之間,可形成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之膿腫,由於膿腫周圍有較廣泛之粘連,常伴發不同程度的粘連性腸梗阻、如膿腫穿入腸管或膀胱,則形成內瘺,膿液即隨大小便排出。


症狀

腸間膿腫早期癥狀有哪些?

  臨床癥狀

  臨床上可表現有馳張熱,腹張、或不完全性腸梗阻、有時可捫及壓痛之包塊。

  1.腹痛 持續性隱痛,或有陣發性加重。

  2.消瘦 病程多較久,日漸消瘦,衰弱,伴高熱或低熱。

  3.體檢 腹部有壓痛,但無固定某一點,壓痛部位多為膿腫所在部位,無肌緊張、腸鳴音亢進或減弱。

  診斷

  1.病史 多數患者有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或腹部外傷史。

  2.臨床特征 除腹膜炎癥體征外,尚有不全性腸梗阻癥狀。淺表或較大膿腫於腹壁可觸及壓痛性包塊。

  3.輔助檢查 支持有腸間膿腫的存在。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數增高; X線檢查見腸間距增寬,局部積氣積液; B超檢查發現單個或多個膿腔。


飲食保健

腸間膿腫吃什麼好?

  在飲食上應以清淡並含有較多纖維素的食品為宜,如菠菜、芹菜、冬瓜、絲瓜、南瓜、綠豆、黃豆、油菜、黃花菜、木耳、海帶、蘿卜、茭白等。經常食用這些菜肴如綠豆芽冷拼香幹絲,芹菜炒豆腐幹,肉片炒木耳,炒絲瓜等,均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緩解肛腸腫痛、流膿流水等癥狀。同時選用綠豆粥、芹菜粥、雞蛋面、素菜粥等,有潤腸通便作用;水果類如西瓜、蘋果、菠蘿、桶子、梨等;可選綠茶、菊花茶、金銀花茶、綠豆湯等飲料,也能預防肛周膿腫的形成,緩解肛周膿腫的癥狀。


護理

腸間膿腫應該如何護理?

    間膿腫周圍有廣泛的粘連,常伴發不同程度的粘連性腸梗阻,如膿腫穿入腸管或膀胱,可造成內婁,給治療帶來困難。所以對本病應予重視,X線檢查,B超及CT檢查對發現膿腫有很大的幫助。一旦診斷明確,采用非手術治療無效時,應考慮在B超引導下作刺穿置管引流或剖腹探查並引流。

  註意事項

  1.腹膜炎病人宜采取半坐位,使腹腔內滲出液引流至盆腔。

  2.腹部外傷者,應徹底沖洗腹腔,術中盡量吸凈腹腔滲出液、膿液和沖洗液等。術後病情穩定後宜早期采用半坐位。


治療

腸間膿腫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該病主要是腹腔感染或消化道滲漏被包圍於腸管、腸系膜、腹壁及網膜之間,形成單個或多個大小不等的膿腫。因此,預防本病的關鍵是對腹膜腔炎癥積極治療。

保健品查詢腸間膿腫中醫治療方法

  一、辨證選方:

  1.火毒蘊結:

  治法:清瀉實熱,宣散鬱結。方藥:內疏黃連湯加減。黃連10克,黃芩6克,大黃6克,梔子10克,桔梗6克,木香6克,檳榔6克,連翹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甘草6克。若痛甚者加元胡;便秘加火麻仁。

  2.熱毒熾盛:

  治法:消腫散結,活血法瘀止痛。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當歸尾12克,金銀花12克,赤芍12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天花粉12克,陳皮6克,防風6克,白芷6克,甘草6克。

  3.肛門濕熱證:

  治法:清熱祛濕。方藥:清熱除濕湯加減。

  4.陰虛毒戀:

  治法:滋陰清熱,除濕軟堅。方藥:滋陰除濕湯加減。川芎1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熟地黃12克,柴胡6克,黃芩9克,陳皮9克,貝母10克,地骨皮10克,澤瀉10克,甘草6克。氣虛加黃芪;口幹甚者加麥冬;便結者加火麻仁,大黃。

  5.氣血兩虛證:

  治法:補益氣血。方藥:八珍湯加減。

  二、專方驗方請參見“肛瘺”條。

  三、外治療法及其他治療:

  1.熏洗療法:用苦參湯或五倍子湯加減,煎水,先熏後洗。

  2.敷貼療法:用金黃膏,或三黃膏等,敷貼患處。①玉露膏外敷,有涼血、清熱、消腫之作用。處方:芙蓉花葉曬幹研細未,用凡士林調成30%軟膏敷患處,日2~3次。②金黃膏外敷,有清熱除濕,散瘀化痰,止痛消腫之功能。處方:黃柏,大黃、薑黃、白芷各60克,川樸、陳皮、蒼術、南星、甘草各25克,天花粉30克共研細未,以茶水調和外敷或配成3%凡士林軟膏。中藥1.臟連丸: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用於膿腫早期局部腫痛者。每日2次,每次5克。

  2.二妙丸:有清熱燥濕之功,適用於膿腫初期,膿未成者,每日2次,每次5克。

  3.便秘服麻子仁丸,或液狀石蠟,使糞便稀軟,排糞通暢。針灸推拿按摩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療思路與方案:肛門直腸周圍膿腫,一旦成膿後應早期切開排膿,不能讓其自行潰破,因其皮膚較堅韌,膿液易向深部左右擴竄,而穿破皮膚較難,如果切口不及時,膿腫必然增大加深,因此對於本病,應當把它看作是一種急癥,爭取時間根據病情選擇合理的手術方法,盡量作一次性根治手術,手術成敗的關鍵是正確尋找內口,而正確處理肛管直腸環,則是防止發生肛門失禁後遺癥的關鍵。特別是高位膿腫在處理技術要求較高:其一:排膿時必須正確分離恥骨直腸肌;其二:肛管直腸環以上與內口相通的通道,要采用橡皮筋掛線;其三:處理好感染的肛門腺及其附近的創面。

  切開排膿掛線法是在中醫"掛線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和高位坐骨直腸間隙膿腫的新療法。本療法適用於肛門腺感染化膿向上侵入肛管直腸環以上的高位骨盆直腸間隙膿腫或高位坐骨直腸間隙膿腫,如一次性切開,必然會切斷肛管直腸環,損傷重要的肛門括約功能而導致大便失禁,如僅單純排膿,不處理內口和感染的肛門腺,就會形成高位肛瘺,需二次手術,增加病人的痛苦。故宜采用切開排膿,同時將低位括約肌切開(指將肛管直腸環以下的外括約肌皮下部、外括約肌淺層和內括約肌切開)。對肛管直腸環以上與內口相通的腔道可用橡皮筋掛線;術後2~3周緩慢地將肛管直腸環勒開,使勒開的肌肉達到邊勒開邊修復,從而避免發生組織大豁口,防止肛門失禁。

  手術方法:常規消毒,骶麻,切開排膿,排膿後查清膿腔與內外括約肌和肛管直腸環的關系及內口的位置。一般用探針順切開的膿腔仔細查找內口,距肛緣位置較遠(3cm以外)的深部膿腫,其內口常位於肛管後肛隱窩。有些不宜從膿腔內尋找內口,需在肛門鏡下,用探針查清內口位置。內口標志是肛隱窩充血明顯,局部常有炎癥,壓迫局部膿液溢出,探針探入1厘米以上即可證實是原發內口。對切開的膿腔可用手指探查膿腔的深度和走行方向,分離其間的纖維隔(聯合縱肌分支纖維),用刮匙清除腐爛組織。應盡量垂直切開低位括約肌,以防止造成括約肌的過大損傷。將探針從內口探出,探針後端結紮絲線,並在絲線上結紮一條橡皮筋,在肛門鏡下縱形切開內口下方與上方的肛管皮膚和內口上方粘膜1厘米,並切開內口上下方的括約肌,將探針從內口抽出,使橡皮筋保留在肛管直腸環上方與內口相通的腔道中,用另一條粗絲線結紮橡皮筋的兩端,但不要收緊橡皮筋(術後再分次結紮橡皮筋),隻將橡皮筋結紮固定即可。修剪創口皮緣,放置橡皮管引流,創口用油紗條填塞,外用紗佈固定。術後10天再拉緊橡皮筋,隔10天再拉緊橡皮筋一次,要求在1個月左右時間內用橡皮筋將高位括約肌緩慢勒開。忌用橡皮筋一次收緊將肛管直腸環勒開,以免發生肛門失禁後遺癥。術後每日換藥。

  本病術後還應配合藥物治療,除選用抗生素外,還可選用清熱解毒,托裡排膿,生肌止痛中藥治療。另外每日便後宜坐浴換藥,局部換藥可選用紅粉紗條或四黃膏紗條,有祛腐生肌,清熱解毒作用。有利於創口引流,防止假愈合。對於肛周膿腫潰破或排膿後形成的肛瘺,已屬於肛瘺范圍,詳見“肛瘺”條。護理初起時臥床休息,飲食宜清淡,避免大怒和抑鬱。康復預防歷史考證有關本病的論述,最早見於《內經》,如《靈樞?癰疽篇》中說:"發於尻,名曰銳疽,……發於股陰,名曰赤施。"《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其原因是:"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因其可發生在肛周的不同部位,故歷代的命名也頗為復雜,有穿襠發、坐馬癰、跨馬癰、下馬癰、上馬癰、懸癰、臀癰、湧泉疽、臟毒等。

中藥材查詢腸間膿腫西醫治療方法

  1.非手術治療

  (1)根據感染情況給予廣譜、足量抗生素治療,促進膿腫逐漸吸收。

  (2)給予全靜脈營養維持,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3)對於多發的、膿腫直徑<5cm者,可加強支援療法(包括用新特藥物),並采用物理透熱療法等。,待膿液自行吸收。

  2.手術治療

  (1)穿刺引流:適用於單發性膿腫或消瘦病人,可在B超定位後穿刺抽吸膿液並置管引流。

  (2)剖腹探查並引流術: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行剖腹探查術。

  ①膿腫>5cm,全身情況差,體溫高達39℃以上,白細胞>20×109/L持續時間長久者。

  ②合並粘連性腸梗型者。

  ③合並腸壞死穿孔者。

  ④單發性巨大膿腫,穿刺引流無效者。

  此病因膿腫壁多與腸壁形成炎性粘連,進行手術時容易分破腸管形成腸瘺,故手術時須小心、仔細。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腸間膿腫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腸間膿腫應該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計數與分類計數 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2.紅細胞和血紅蛋白 病程較久或衰弱者可有紅細胞和血蛋白降低。

  影像學檢查

  1.B超檢查 腹部有多個液性暗區可助診斷。

  2.X線檢查 發現腸壁間距增寬及局部腸襻積氣。

  3.CT檢查 腹部可探到多個大小不等的膿腫。


鑑別

腸間膿腫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一、膈下膿腫

  凡是膿液積聚在橫膈下的任何一處均稱為膈下膿腫。膈下膿腫是腹腔內膿腫最為重要的一種。是腹膜炎的嚴重並發癥。當感染一經在膈下形成膿腫都必須通過外科引流才能治療。

  膈下腹膜淋巴網豐富,故感染易於引向膈下,膈下膿腫可以因體內任何部位的感染而繼發。大部分為腹腔膿性感染的並發癥。常見於急性闌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以及肝膽等的急性炎癥,這些常並發右膈下感染。腹膜外的膈下膿腫,多來自肝膿腫的破入,據統計約25~30%之膈下感染會發展成為膿腫,餘者多可自行消散,這是由於腹腔上部之腹膜具有強大的抵抗力。

  引起膿腫的病原菌多數來自胃腸道,其中大腸桿菌,厭氧菌的感染約占40%,鏈球菌的感染占40%,葡萄球菌感染約占20%。但多數是混合性感染。

  二、盆腔膿腫

  盆腔位於腹膜最低部位,腹腔內炎性滲出物易積於此間,為腹腔內感染最常見的並發癥。


並發症

腸間膿腫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1.腸梗阻 腸間膿腫時膿腔壁可與腸壁形成廣泛性的炎性粘連,可導致粘連性腸梗阻。

  2.內瘺 膿腫自行穿破入腸管或膀胱可形成腸瘺或膀胱瘺,膿液隨大小便排出。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腸間膿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