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人是主要的傳染源,尤其攜帶包囊者,往往一人帶包囊全傢感染,國內外均有記載。包囊是傳播的主要環節,人因吞食被包囊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較強,從冷凍蝕刻復形法的透射電鏡觀察,將包囊壁劈開,顯示囊壁內千餘層板狀膜結構所組成,表明包囊在外界具有很強的自身保護作用。包囊在潮濕的糞便裡能存活3周,在水裡能存活5周,在經氯化消毒後的水裡也可活2~3天,但在50℃或幹燥環境中很容易死亡。包囊在蒼蠅消化道可活24小時,在蟑螂消化道內經12天仍有活力。由於糞便中包囊的數量大,在外界環境中抵抗力強,感染方式簡單,故本蟲流行分佈廣泛。有人報告,在美國發現水獺可帶包囊,並發現牛、馬、羊、狼和犬等也有此蟲,在流行病學上可能有一定的意義,應予以重視。
梨形鞭毛蟲是通過“糞-口”感染的,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
1.水源污染:賈第蟲包囊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一些常用的消毒劑在標準濃度下對包囊並無殺滅作用,臭氧和鹵素對包囊雖有輕度殺傷力,但為消毒而溶於自來水的綠氣濃度達不到殺死包囊的目的。所以生飲自來水是不可靠的。水源的污染主要來自人、動物的糞便和污水,自來水管因日久失修造成的與污水管相互溝通,或因管壁滲漏將污水吸入管內也是造成包囊污染的原因。
2.不正常的性行為:這種傳播方式已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同性戀者的肛交方式,常導致包囊的間接“糞-口”感染。
3.食物污染:食物的污染主要來自食物的加工者或管理者中,有人是賈第蟲的攜帶者。此外,在兒童中間相互分享賈第蟲污染的食物或水果。
(二)發病機制
滋養體主要寄生人的十二指腸和空腸上部,但有時也有膽囊內,利用吸盤吸附於腸壁,以縱二分裂法繁殖。在某種不利情況下,包囊開始出現於回腸之下段及大腸。在囊壁內蟲體分裂為2個,但有時也進行復分裂。一般在硬度正常的糞便中隻能查到包囊。滋養體可在腹瀉時發現。感染方式主要是因為吞食成熟四核包囊,被吞食的包囊經胃酸作用,在十二指腸脫囊而成滋養體,包囊的抵抗力很強。據統計,一次腹瀉糞便中滋養體可超過140億個,在一次正常糞便可有包囊3億個,另有人統計一晝夜可排包囊9億個。
梨形鞭毛蟲寄生於人體十二指腸及空腸可引起腹瀉,最常見於2~10歲兒童,特別是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低於小兒,是慢性腹瀉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多在夏秋季發病,主要通過水傳播,臨床大多為無癥狀感染;成為帶蟲者,有出現輕微癥狀者,亦有出現嚴重癥狀者,潛伏期約為1~2周,最長者45天。
腸梨形鞭毛蟲感染後癥狀的輕重,與蟲株毒力和人體狀況有關,當受染者胃酸缺乏和全身性免疫球蛋白低下時易發病。病變部位的不同癥狀有很大差異,有的僅為無癥狀帶蟲者,有的則可導致嚴重的吸收不良綜合征。
根據發病的緩急和病程長短,本病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1)急性感染者常表現為爆發性腹瀉、水樣便、惡臭、血便及粘液便少見,可與阿米巴和細菌性痢疾鑒別。大便每日3~10次或更多,伴上腹部或臍周疼痛、厭食、惡心、嘔吐、腹脹明顯。
2)亞急性或慢性感染者,表現為間歇性稀便,持續數月或數年。兒童久病不愈可致營養不良、貧血、發育障礙等。如寄生在膽道系統,可出現膽囊炎或膽管炎。若不及時治療,多發展為慢性,表現為周期性稀便,反復發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長達數年。
按發病癥狀可分為膽道系統癥狀、全身性癥狀和腸胃道癥狀3類。
一、膽道系統癥狀
腸梨形鞭毛蟲病在膽道系統寄生,可以引起膽囊炎及膽管炎。主要癥狀為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噯氣、胃部燒灼感、肝脾腫大,有壓痛、進食油膩時加重,有時可出現黃疸。
二、全身性癥狀
1、神經癥狀:如失眠、頭痛、乏力、眩暈、眼發黑、出汗、神經興奮性增強、肌腱反射亢進等較為常見。
2、甲狀腺機能失調:曾有人發現部分(15.5%)腸梨形鞭毛蟲病患者的甲狀腺機能有改變,其中以甲狀腺機能亢進占大多數,基礎代謝增高16%~20%,部分患者可增高30%,因而也會產生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癥狀。
三、胃腸道癥狀
1、急性或慢性闌尾炎型:癥狀與一般闌尾炎相似。切除的闌尾,呈炎性病變,粘膜有時可見潰瘍,絨毛間可發現大量滋養體。
2、十二指腸炎型:有似十二指腸潰瘍樣疼痛,伴有納差、低血壓等。X線檢查多顯示球部變形,甚至有潰瘍征。抗蟲治療後可以消除上述癥狀。
3、直腸乙狀結腸炎型:與一般直腸乙狀結腸炎同。用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彌漫性充血、水腫、嚴重者有圓形潰瘍,潰瘍表面覆有滲出性假膜。拭子檢查可見大量滋養體。無特殊病理改變。
4、結腸炎型:主要癥狀有腹部鈍痛,陣陣加劇,伴惡心、嘔吐、腹瀉,常被誤診為痢疾。
根據河北省峰峰礦務局第二醫院兒科李炳照腸梨形鞭毛蟲病20例誤診分析:
小兒腸梨形鞭毛蟲病並不少見,但因其臨床缺乏特異性癥狀及體征常易誤診和漏診。
1、臨床資料
男12例、女8例。年齡2~3歲5例。3~7歲15例,病程6~15天11例。15~30天9例。上腹沉痛9例,臍周陣痛1l例。其中l例右上腹陣發性絞痛。嘔吐6例,腹瀉18例.其中膿血便7例,水樣便6例,大便性質不定5例。每日7~15次不等。發熱16例,其中6例高熱,皮膚黃染5例。I營養不良體征2例。肝臟腫大5例,肝區壓痛5例,莫非氏征陽性l例。腸鳴音活膚16例。外周血;Hb 60~90g/L 4例,~110g/L 6例,白細胞≤10×109/L 6例,>10×109L14例,中性0.6~0.85,大便常規檢查膿細胞(+++)~(+)11例,紅細胞(++)~(+)11例,脂肪球(++)~(+)7例。大便2次以上培養均無菌生長。大便均經3次以上檢查才發現包囊6例,滋養體14例。
2、誤診情況
急性病毒性肝炎4例,急性膽囊炎1例,急性胃炎2例,慢性菌痢4例,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4例,秋季腹瀉4例,營養不良1例。
3、討論
從本資料看,大部分誤診者均有腹痛、腹瀉等癥狀,與一般腹瀉病臨床表現井無特異性,大便前3次檢查均未發現犁形鞭毛蟲包囊或滋養體.這是本組誤診的主要原因。梨形鞭毛蟲經腸道傳播,此蟲可寄生於人體小腸上段,尤其是十二指腸內,也可寄生於膽囊、肝膽管、胰管內引起相應部位粘膜充血、水腫及淺表潰瘍.加之該蟲的機械刺激妨礙宿主消化系統正常活動和吸收功能,執而出現一系列癥狀。當該蟲侵犯膽囊、膽道時就會出現右上腹陣發性疼痛.發熱等膽囊炎癥狀,如果經抗菌等常規治療無好轉即應想到本蟲感染之可能,當該蟲侵及肝膽管時臨床就會出現乏力、納差、厭油膩、尿黃、皮膚黃染、肝臟腫大、谷丙轉氨酶升高等病毒性肝炎癥狀,此時極易誤診。如果經一般保肝治療上述癥狀無好轉.臨床又伴有腹瀉.應反復查包囊及滋養津.以除外本病,如果該蟲侵及十二指腸,臨床即酷似胃炎或十二指曬潰瘍,給一般抗潰瘍和治胃藥無效時就應積極查該蟲包囊及滋養體,必要時行十二指腸引流液檢查,如引流液乙、丙二部膽汁中查到此魚包囊或滋養體即可確診,如仍未發現,則應以十二指腸鏡行十二指腸活檢.在此粘膜中發現車蟲滋養體即可確診,慢性患兒易致營養不良,此時腸粘膜皺壁消失,各種消化酶分泌減少導致吸收不良性腹瀉形成惡性循環。又由於病變程度不同,臨床上又可出現膿血便,水樣便,蛋花樣便等,久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當出現發熱時常常易誤診為慢性菌痢,鼠傷寒沙門氏茵腸炎等。因此,遇此情況,在除外耐藥菌株的同時應首先想到該病。反復查梨形鞭毛蟲包囊和滋養體,並投入滅滴靈試驗治療。磺酰瞇唑治療本病具有用藥少、療效佳的優點,臨床宜推廣使用。
預防: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培養衛生習慣,註意飲食管理,加強糞便管理,積極治療患者及攜帶者,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
保健品查詢腸梨形鞭毛蟲病中醫治療方法中草藥苦參、白頭翁對本病也有一定療效。
梨形鞭毛蟲病方
處方名稱:苦參湯
適應證:梨形鞭毛蟲引起之膽道及腸道感染
藥物組成:苦參30g。
制法和用法:每天1劑,煎湯150-200ml,日3次分服,連服7天為1個療程。
隨證加減:本藥味極苦,可加白糖適量以減少苦味.便幹服用。
方解:本品生味苦寒有小毒,功能清熱、燥澀、殺蟲,近代實驗證明有抗菌、抗阿米巴原蟲、抗滴蟲之用。臨床實踐對梨形鞭毛蟲有顯著療效。
驗案舉例:汪××男 38歲,幹部。就診日期:1967年9月16日。
患者右上腹時痛,腹脹、食欲不振,有時腹瀉稀便日2-3次,肝大肋下2cm質軟無壓痛,轉氨酶250u,曾按慢性肝炎住院治療未愈。上周作十二指腸引流發現梨形鞭毛蟲滋養體,診為梨形鞭毛蟲膽道感染,予本方治療。1個療程後復查,十二指腸引流液中未找到梨形鞭毛蟲滋養體及包囊,3周後復查轉氨酶正常,痊愈出院。
註意事項:個別患者服後有惡心、嘔吐或胃部不適及燒灼感,甚至發生眩暈。一般不需特殊處理,一日後可自行好轉。註意飲食衛生,避免吞入包囊,防止感染。對患者徹底治療也是防止傳播的重要措施。
中藥材查詢腸梨形鞭毛蟲病西醫治療方法1、滅滴靈(metronidazole,甲硝達唑)小兒劑量每日15mg/kg ,分3次口服,10d為1療程,休息7d後可重復治療。
2、甲硝磺酰咪唑(tinidazole,fasigyn)劑量成人2g,1 次頓服,治愈率達88.8%,用藥兩次治療者治愈率接近100%,副作用少。
3、硝基嗎咪唑(nimorazole)成人劑量每次250mg,每日2次,5d為1療程,兒童劑量酌減。
4、甲硝唑(metronidazole,商品名為滅滴靈),為廣譜抗厭氧菌和抗原蟲藥物,臨床上將其作為抗腸梨形鞭毛蟲首選藥物。口服劑量為:成人每次0.8g,每天三次,連用五天;兒童15mg/(kg.d),分三次,連服五天,治愈率在90%以上,該藥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常引起惡心、嘔吐,孕婦應慎用或禁用。
5、替咪唑(einidazole,甲硝磺酰咪唑),也是一種抗賈第蟲的有效藥物,成人每天2g,兒童為50~70mg,均為一次頓服,治愈率在95%以上,該藥副作用較小。
6、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商品名為痢特靈),亦是一種有效的抗賈第蟲藥物,口服劑量:成人每次100mg,每日四次;兒童6mg/(Kg.d),分四次服下,連服7~10天,治愈率可達85%~90%。
7、巴龍黴素(pramomycin),本品為一種非腸道吸收氨基糖苷,其藥效低於其他藥物,但因其腸道吸收量極低,毒副作用小,常用於孕期感染藍氏賈第蟲患者的治療。
預後:該病預後較好,無後遺癥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腸梨形鞭毛蟲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一.病原學檢查
1.糞便檢查 :從糞便中查到滋養體或包囊是臨床常用的簡單可靠的診斷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分為直接塗片法和濃集法兩大類。
1)急性期或間斷發作期 本期病員糞便多呈水樣或糊狀,滋養體極易死亡而趨崩解,所以檢查時應取新鮮標本做濕塗片(生理鹽水),為瞭保持滋養體的活力,送檢的標本應註意保溫。鏡下觀察多可見到處於活躍運動狀態的滋養體,依此據即可做出診斷。(2)亞急性期或慢性期:此期病員糞便已基本成形,內含包囊,一般采用2%的碘液直接塗片法即可確診。為提高檢出率,亦可采用硫酸鋅浮聚或醛-醚濃集等方法。由於包囊排出具有間斷性,采用隔日查一次,連續查三次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檢出率。
2)亞急性期或慢性期:此期病員糞便已基本成形,內含包囊,一般采用2%的碘液直接塗片法即可確診。為提高檢出率,亦可采用硫酸鋅浮聚或醛-醚濃集等方法。由於包囊排出具有間斷性,采用隔日查一次,連續查三次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檢出率。
2.小腸液檢查:臨床疑有本病而糞便中未查到蟲體時可進行十二指腸引流或膽汁鏡檢。但此法病人較痛苦,不易接受,現多采用膠囊法。具體做法是:禁食後囑患者吞下一個裝有尼龍線的膠囊,線的末端經膠囊一端的小孔引出並沾在患者口外側。吞下的膠囊在體內溶解後,尼龍線在體內自動松開、伸展,經3~4小時可達十二指腸和空腸。腸內若有滋養體,便可隨腸液一起粘附於尼龍線上。緩緩拉出尼龍線,取線上的粘附物鏡檢,若查到滋養體,即可確診。 3)小腸活組織檢查:對糞便和小腸液檢查均顯示陰性的可疑病例,可利用內窺鏡在小腸Treitz韌帶附近摘取粘膜組織,進行壓片初檢,或固定後,用Giemsa染色。染色的賈第蟲著紫色,腸上皮細胞呈粉紅色,依此可將二者鑒別開來。此法簡便易行,效果好,病人容易接受。
3、小腸活組織檢查:對糞便和小腸液檢查均顯示陰性的可疑病例,可利用內窺鏡在小腸Treitz韌帶附近摘取粘膜組織,進行壓片初檢,或固定後,用Giemsa染色。染色的賈第蟲著紫色,腸上皮細胞呈粉紅色,依此可將二者鑒別開來。此法簡便易行,效果好,病人容易接受。
二.免疫診斷
1)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賈第蟲病敏感性高特異性強,IgG抗體的陽性率為71.1%~98.9%,具有快速、客觀、操作簡便等優點。不需要復雜設備和特殊試劑,是診斷賈第蟲病比較好的方法。缺點是該試驗特異性與重復性尚不理想。
2)間接血凝(IHA)試驗:是一種廣泛應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具有敏感性高,操做簡便,快速。
3)間接熒光抗體試驗(IFAT):陽性率比IHA高,達66%~97%,有癥狀者IFAT陽性率比無癥狀者,在診斷賈第蟲病方面有很強的特異性,無假陽性反應。但操作過程較為煩瑣,並且需要特殊的熒光顯微鏡。
4)對流免疫電泳(CIE)試驗:是檢測賈第蟲病患者糞內抗原的有效方法、具有快速、準確、簡便、不需要大型儀器設備特殊試劑等優點,其特異性較強,但其敏感性較ELISA與IFAT法為低。
一、 蟲體寄生在肝膽系統,可出現發熱、乏力、厭食油膩、右上腹疼痛,肝功能大多正常,極少發生黃疸。
二、 侵入欄位可引起急性或慢性闌尾炎。
三、 貧血、生長遲緩、水電解質代謝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