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寄生人體的鉤蟲,主要包括十二指腸鉤口線蟲(Ancylostoma duodenale,簡稱十二指腸鉤蟲)及美洲板口線蟲(Necator americanus簡稱美洲鉤蟲)兩種。常寄生於狗、貓等的錫蘭鉤蟲(A.ceylonicum)、犬鉤蟲(A.caninum)、馬來鉤蟲(A.malayanum)偶亦可在人腸發育為成蟲,而巴西鉤蟲(A.braziliense)僅感染期幼蟲能侵入人體,引起皮膚匍行疹,不發育為成蟲。
鉤蟲成蟲是半透明狀呈米黃色或淡紅色(吸血後)。長約1cm,大小因蟲種而異。雌蟲較粗長,雄蟲較細短,尾部擴展成傘形,稱交合傘。
蟲卵橢圓形,無色透明,大小58μm×36 μm。卵殼很薄。在新鮮糞便中蟲卵常已發育至2~8個細胞。各種鉤蟲的蟲卵大體相似,不易鑒別。十二指腸鉤蟲與美洲鉤蟲的桿狀蚴形態相似,長圓形,兩端較寬無色透明,卵殼薄,常見其中含4~8個細胞。但兩者的絲狀蚴有明顯差別。還可利用PCR方法,擴增蟲卵DNA,再以限制酶進行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的測定,以此鑒別兩類鉤蟲。
鉤蟲生活史中不需要任何中間宿主,成蟲寄生空腸,少數見於十二指腸與回腸上中段。蟲卵隨糞便排出,在溫暖、潮濕、蔭蔽、疏松土壤中,於24h內可發育為桿狀蚴,破卵而出,以泥土中的細菌及有機物為食,需蛻皮2次,經5~7天發育為絲狀蚴。若氣溫低於13℃,蟲卵不會發育。
絲狀蚴是鉤蟲的感染期,體表有鞘,對外界的抵抗力甚強,可在土壤中生存數周。它具有向溫性,當接觸人體皮膚或黏膜時,可在5~10min內侵入人體,經淋巴管或微血管,隨血流經右心至肺,穿過肺微血管進入肺泡,沿支氣管上行至會厭部,隨人的吞咽活動,經胃進入小腸;以上過程約需4~5周,發育為成蟲。雌蟲經交配後產卵。自幼蟲侵入皮膚,至發育成熟產卵的時間,可有很大差異,一般為50天 ,但十二指腸鉤蟲則偶可長達6~8個月。成蟲約可活5~7年,但多數於1~2年內被排出體外(圖1)。
此外,幼蟲如由污染的食物經口侵入人體,則不需經上述血行途徑而可直接至小腸發育成為成蟲。但有一部分幼蟲仍可從消化道粘膜鉆入血循環中,則其發育過程與從皮膚侵入者相同。幼蟲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發育為成蟲,稱為先天感染,但比較少見。
(二)發病機制
鉤蟲幼蟲可引起皮膚損害和肺部病變;成蟲吸血可引起小腸黏膜慢性失血,而導致貧血。
鉤蟲的生活史包括人體內和體外兩個階段,不需任何中間宿主。
1.人體外的發育階段:蟲卵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散佈於溫暖而潮濕的泥土中;卵內細胞不斷分裂,24小時內發育為幼蟲並很快自卵殼脫出形成桿狀蟲幼;經數次蛻皮形成具有感染性的絲狀蟲幼。絲狀蚴對外界抵抗力很強,在適宜環境中能生存4個月,但遇日光曝曬則易死亡,一般生存約1~2月。
2.人體內發育階段:
①皮膚損害 在絲狀蚴侵入皮膚後的數分鐘至1h內,局部皮膚充血、水腫,中性與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可出現紅色小丘疹,1~2天內變成水皰。感染後24 h內,大部分幼蟲仍滯留在真皮與皮下組織內,然後經淋巴管或微血管抵達肺部。
②肺部病變 當鉤蟲幼蟲穿過肺微血管至肺泡時,可引起肺間質和肺泡點狀出血與炎癥病變。感染重者,可引起支氣管肺炎。當幼蟲沿支氣管向上移行至咽喉部時,可引起支氣管炎與喉炎。
③小腸黏膜損傷 鉤蟲借口囊咬附小腸黏膜絨毛,攝取血液、黏膜上皮與腸液為食。鉤蟲吸入的血液很快自蟲體肛門排出。鉤蟲分泌抗凝血物質,即使鉤蟲移動位置,原有的黏膜傷口仍持續滲血。滲血量與蟲體吸血量相同或略多。鉤蟲每日更換吸血位置4~6次,形成小腸黏膜散在點狀或斑狀出血。重者黏膜下層可有大塊瘀斑。
④心臟病變 長期嚴重貧血與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變性、心臟擴大,甚至並發心力衰竭。
此外,鉤蟲感染還可引起長骨骨髓顯著增生,脾臟的髓質化生,肝臟脂肪變性,食管與胃黏膜萎縮。
慢性失血是鉤蟲病貧血的原因。根據51Cr標記紅細胞的方法測定人體失血量,美洲鉤蟲每條0.01~0.09 ml/d,平均0.03 ml/d,十二指腸鉤蟲每條0.14~0.4 ml/d,平均0.15ml/d,鉤蟲也可引起血漿的丟失,用131I標記白蛋白測定白蛋白丟失量,每100條鉤蟲0.1g/d,相當於血漿3ml。
癥狀
1. 鉤蟲幼蟲所致癥狀
(1)鉤蚴皮炎(糞毒、糞疙瘩、肥水疙瘩、肥水瘡):鉤蚴(以美洲鉤蟲為主)侵入處,可在20~60min內出現瘙癢、水腫、紅斑,繼而形成丘疹,尤以足趾間,足底、足背踝部、手腕、手背及指間最為常見。1~2天內轉為水皰。一般於1周後自行消失。如搔破,易繼發細菌感染,愈合延遲。
(2)鉤蚴肺炎:鉤蚴移行過肺,穿破微血管進入肺泡時,可致肺部局部出血及炎癥反應。一般在感染後3~15天內出現咳嗽、咳痰、血絲痰、發熱或氣喘癥狀,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血液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類似單純性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癥(Löffler’s syndrome)。重者可出現胸痛、持續性幹咳、哮喘樣發作。胸部X線片提示肺紋理增多或肺門陰影增多,偶見肺部浸潤病灶。感染癥狀輕重與肺鉤蚴數量多少有關,一般持續數日至數十日後自行消失。
2.鉤蟲成蟲所致癥狀 輕度感染可無癥狀。較重感染可有下列癥狀:
(1)消化系統癥狀:病初食欲顯著增加,但乏力、易倦,而體重卻逐漸減輕,有“懶黃病”之稱。腸壁受蟲體損傷,形成慢性炎癥,則有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偶見成蟲寄生直腸,以致大便帶鮮血。上腹部不適,按壓或餐後減輕,常被誤為潰瘍病。部分患者有異嗜癖,喜吃生米、生豆、土塊、瓦塊、毛皮、木炭等。發生原因可能是一種神經精神變態反應,似與患者體內鐵的耗損有關。大多數患者經服鐵劑後,此現象可自行消失。重度貧血,則胃酸減少,消化不良,舌乳頭多見萎縮。
(2)貧血及循環系統癥狀:由於鉤蟲附著腸壁,咬傷處不斷滲血及長期吸血,造成慢性失血、營養不良和腸道功能失調等改變,以致形成不同程度的缺鐵性小細胞性貧血。血紅蛋白>90g/L者,僅見輕度汗少、毛發枯黃、蒼白、乏力、易倦,勞動時易感心慌、氣急、眼花、頭暈。血紅蛋白在50~90g/L間者,可有明顯的皮膚、黏膜、指甲蒼白,顏面委黃,下肢水腫,皮膚幹燥無汗,行動時感心慌氣急,脈快,心臟輕度擴大,有收縮期雜音。血紅蛋白在<50g/L者,嚴重貧血,顏面水腫蒼白,休息時也覺心慌氣急,有時伴有心前區不適或疼痛,耳鳴、眼花、肢體水腫、心臟明顯擴大,心率快,可有收縮期及舒張期雜音,肺底囉音,肝臟腫大壓痛。部分患者有面部及全身浮腫,尤以下肢為甚,以及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等貧血性心臟病的表現。肌肉松弛,反應遲鈍,最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部分患者雖貧血嚴重,但因病程長,發展慢,機體代償功能較好,故癥狀可不明顯;一旦發生感染、妊娠、分娩,則癥狀顯著。
(3)其他:長期缺鐵及營養不良,可引起指趾扁甲、脆裂、反甲、毛發幹燥易斷。兒童患者重癥最常見的癥狀為解柏油樣黑便,腹瀉、食欲減退等。體征有皮膚、粘膜蒼白,心尖區可有收縮期雜音,肺偶可聞及羅音,肝、脾均有腫大等。可影響生長發育,成年可致性功能低落,孕婦則易致流產或死胎。
診斷
1.流行病學資料 在流行區,有赤手裸腳接觸農田土壤、生食蔬菜史及曾有典型的鉤蟲皮疹史者。
2.臨床特點 初起時足趾、足底紅腫,奇癢,皮膚出現丘疹,小皰疹,或有咳嗽、哮喘,痰中帶血癥狀;起病緩慢,乏力,好食易饑,勞動力減退;慢性貧血及貧血性心功能不全;兒童有異嗜癥、營養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及發育障礙等。
3.實驗室檢查 糞便檢出鉤蟲卵或孵出鉤蚴是確診的依據。不同程度的貧血(小紅細胞低色素型),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血漿清蛋白及血清鐵含量在疾病後期顯著降低。其他如皮內試驗,免疫學方面檢查等均有助於診斷,但無特異性。
鉤蟲病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咨詢醫生)
(1)薑汁黃鱔飲:黃鱔(去骨切絲)100克,薑汁10毫升,將黃鱔用薑汁、花生油、食鹽少許拌勻,待飯煮至水將幹時,放人魚絲於飯面蓋嚴,小火煽15分鐘至熟服食。
(2)黨參紅棗茶:黨參20克,大棗10枚,共煎水代茶飲。
(3)大蒜粥 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鐘撈出,然後取粳米,放人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放人(若結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為粥。
(4)煨大蒜:大蒜連皮10~12g,放火灰中煨熟,剝皮後嚼食。
鉤蟲病吃什麼對身體好?
1、 食物要煮熟方可能吃;
2、 可適當多吃大蒜。
鉤蟲病最好別吃什麼食物?
不吃生食,生水。
預防
1、普查、普治病員。
2、加強糞便無害化管理,不隨地大便,不用生糞施肥。
3、流行地區做好個人防護,開展衛生宣教,不吃生冷食物,不赤腳著地,嬰幼兒切勿露臀觸地。
4、在治療過程中,註意觀察病情變化,同時給予富有營養及易消化食物。
5、在感染鉤蚴後,咳出的痰液不應咽下。
6、在服用鐵劑治療貧血時,忌飲茶。
預防護理
在預防方面,要積極治療病人,以減少傳染源。搞好糞便管理,修建無害化廁所或糞坑密封加蓋,殺滅蟲卵,防止污染。註意局部皮膚防護。如下地勞動穿鞋、帶手套,或在手足皮膚上塗1%的碘酊或25%的明礬水等。應盡量爭取使用機械勞動代替手工操作,以減少感染機會。在調理方面,特別要重視飲食富於營養和容易消化的問題,可多食豆腐、瘦肉、豬肝、豬血、魚,以及新鮮蔬菜,少吃辛辣油膩之物。
保健品查詢鉤蟲病中醫治療方法1、中醫療法:
辨證分型治療 先驅蟲,後補益氣血。
(1)初期:
①皮膚受邪:治法:殺蟲解毒,祛風止癢。
方藥:內服羌活勝濕湯配合桃葉泄春湯熏洗。羌活勝濕湯重在祛風勝濕、解表散邪。方中羌活、獨活祛風勝濕;防風、藁本發汗止痛而祛肌表風濕;佐以川芎活血祛風止痛;炙甘草協調諸藥。配用桃葉泄春湯熏洗,既促進發表排蟲之力,又有桃葉、苦參勝濕解毒,殺蟲止癢。二方共用,取效尚速,可防止蟲邪侵犯於肺。
②蟲邪犯肺:治法:宣肺化痰,止咳殺蟲。
方藥:止嗽散合紫金丹。方中荊芥、白前、桔梗、陳皮宣肺化痰,百部、紫菀理肺止咳,百部尚能殺蟲,諸藥合用共奏宣肺化痰,止咳殺蟲作用。如見寒邪偏盛,痰呈白色泡沫狀者,加半夏、茯苓、桂枝,亦可改用小青龍湯加減治之;如病從熱化,痰中帶血,痰稠難咯者,加瓜蔞、川貝母、知母,以潤肺止咳。
2)後期
(1)輕證,
①濕困蟲伏:治法:燥濕健脾,消積殺蟲。方藥:榧子殺蟲丸加減。方中榧子、紅藤、百部、苦楝根皮、雄黃、大蒜均為殺蟲解毒之品;用檳榔行氣導滯。如兼腹脹滿者,用雷丸枳實湯。方中雷丸、鶴虱、苦參、檳榔、金鈴子殺蟲消積;枳實、廣木香行氣導滯,且檳榔、金鈴子亦有行氣之功,故既可殺蟲又可消脹。如系單純鉤蟲感染,未夾雜蛔蟲、鞭蟲等,則用雷丸粉殺蟲。
②脾虛濕滯:治法:健脾燥濕,和中補血。方藥:黃病絳礬丸加減。方中厚樸、蒼術、陳皮、燥濕健脾。甘草、大棗和中補血。加減:如有腹脹疼痛者,系鉤蟲擾胃,氣機失調,加鶴虱、苦楝根皮,以驅蟲止癢。
(2)重證:治法:補益氣血為主。方藥:八珍湯加減。方中用人參、熟地甘溫益氣補血;白術、茯苓健脾法濕,助人參補 脾益氣;當歸、白芍養血和營,助熟地補益陰血:川芎活血行氣,炙甘草和中益氣,薑棗調和脾胃。諸藥合用共奏益氣補血之效。 如心脾兩虛者,可用人參歸脾丸;體力稍復,而蟲未去者,可用雷丸粉或炒榧子殺蟲,炒榧子每日可用90~150g 嚼服,此藥無毒,驅鉤蟲而不傷正氣,可連用一周以上。
針灸療法:
熱熏法 用手指樣粗的艾絨卷,點燃後在皮炎部位上熏,越近越好,以不燒傷皮膚為度,連續2分鐘。
2、中藥偏方:
(1)紫金丹:每次服0.12~0.15g,每日一次,臨臥時服,忌飲酒。連服5天。不可多服,以防砒中毒。專治哮咳。
(2)黃胖丸:皂礬120g、針砂120g,均煅紅醋淬,蒼術180g、厚樸90g、蜜糖120g共
研末做成丸。每丸6g,每次1丸,一日二次。主治驅蟲後,氣血未復。
(3)加味綠礬散:蒼術30g、厚樸30g、陳皮30g、甘草30g、檳榔24g、煅綠礬24g,共研細末,每服3g,一日三次,主治鉤蟲病導致貧血者。
(4)榧子殺蟲丸:榧子21g、檳榔21g、紅藤21g、百部21g、苦楝根皮21g、雄黃3g、大蒜9g取汁。共研末為丸(散劑亦可)。主治濕困蟲伏。
(5)桃葉、辣蓼草、蔥、荊芥、蘇葉、苦參各30g,水煮三、四沸,趁溫暖時熏洗患處。外洗,用於鉤蟲病初期皮膚受邪階段。
(6)雷丸枳實湯:雷丸9克(研末,2次沖服),枳實、檳榔、鶴虱各12克,金鈴子、苦參各lO克,廣木香6克。除雷丸外,餘藥用水500毫升浸一夜,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於晚上睡前及翌晨空腹時各服1次。每日1劑,連服3-5劑。服藥期間,禁食油膩及辛辣等物。
(7)驅鉤蟲湯:苦楝根皮30克,檳榔15克,水煎去渣,加入適量白糖。睡前1次口服,連服2天。
(8)馬齒莧方:鮮馬齒莧9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加白糖15克、白醋15克。每晚睡前服,連服2個晚上。
中藥材查詢鉤蟲病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一般宜驅蟲治療後補充鐵劑,但重度貧血的病人要先糾正貧血再驅蟲。
1.驅蟲治療 非極度衰弱的任何患者均應盡早驅蟲,兩種鉤蟲對驅蟲藥物的敏感性有顯著差異,常需多次反復治療才能根治。故在治療後1~2周,應再次進行大便蟲卵檢查,若依然存在,應再予治療。
(1)甲苯達唑:該藥為廣譜驅蟲劑,對鉤蟲感染具有劑量低,不良反應少,療效高的特點。成人劑量100~200 mg/次,3次/d,口服,共3天或4天;100 mg/次,1次/d,口服,共30天。鉤蟲感染者的蟲卵陰轉率可達100%。但一般十二指腸鉤蟲的蟲卵陰轉率平均為95%;美洲鉤蟲的蟲卵陰轉率僅約80%。不良反應輕,極少數出現頭昏、腹脹、惡心等反應,在短時間內可自行消失。孕婦與2歲以下兒童禁用;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2)奧苯達唑(oxibendazole):該藥為國內近年研制的廣譜驅腸蟲劑,對鉤、蛔、鞭蟲均有明顯作用,且對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的療效均較好,優於其他驅鉤藥。成人劑量為10mg/kg體重,半空腹時頓服,連服3天。蟲卵陰轉率可達56%~100%。口服後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且反應程度較輕,主要有乏力、頭昏、嗜睡等,一般持續時間較短,無須處理可自行消失。根據國內臨床應用觀察,不影響肝、腎功能。
(3)氟苯達唑:成人劑量為200mg/次,半空腹時頓服,連服2天或3天。兒童按5mg/kg體重,頓服,連服2天或3天。療效與甲苯達唑相似。不良反應輕。有頭昏,頭痛及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
(4)噻嘧啶(雙萘羥酸噻嘧啶):成人劑量為10mg/kg體重,睡前頓服,連服3天。對兩種鉤蟲的療效可達90%以上。服藥後有部分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癥狀;少數可引起頭痛、眩暈及嗜睡等。有冠心病、潰瘍病、急性肝腎功能不全及活動性肺結核等患者,應慎用。
(5) 阿苯達唑:為廣譜驅蟲藥。成人劑量400mg/次,頓服,連服2天或3天。治愈率可高達97%。該藥對鉤蟲的作用特點為:①對兩種鉤蟲的療效較好;②對體內移行期幼蟲有一定殺滅作用;③在腸道內可抑制鉤蟲卵發育;④療效顯著優於相同劑量的甲苯達唑。在以美洲鉤蟲感染為主的混合流行區,該藥應作為首選藥物。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頭昏、失眠、口幹、乏力等反應,其程度輕,多於服藥後2~3天出現,無須任何處理。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有癲癇史者慎用。
(6)左旋咪唑 每天每公斤體重1.5-3毫克,飯後頓服,連服3天。可服兩個療程。
(7)聯合療法:目前驅治鉤蟲的藥物種類較多,但尚缺乏單一的較理想的藥物。故可考慮應用兩種藥物聯合治療,以提高療效。臨床上可用甲苯達唑與左旋咪唑;或甲苯達唑與雙萘羥酸噻嘧啶聯用。也可用噻嘧啶(雙萘羥酸噻嘧啶)與左旋咪唑聯用等。其他驅鉤藥物均可酌情聯用。
2.一般療法
(1)鉤蚴性皮炎的治療:由於鉤蚴進入皮膚後24h內大部分尚停留在局部,故采用物理、化學等措施治療鉤蚴所致的皮炎,可收到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其方法較多,常用者如下:
①局部藥物塗擦法:可酌情選用以下藥物:2%~4%碘酒,5%噻苯達唑軟膏,3%水楊酸乙醇,氧化鋅軟膏及左旋咪唑塗膚劑等。均有止癢、消腫及殺滅皮內鉤蚴的作用。
②皮膚透熱療法:包括熱浸、熱敷和熱熏三種方法。
A.熱浸法:用53℃熱水間歇浸泡患處浸入熱水中,感到太燙時,隨時提出,間歇8s,持續25min;或持續浸泡10~15min(必須不斷加熱水,保持熱水原有溫度)。
B.熱敷法:用多層紗佈或棉佈或毛巾作佈墊,浸於上述熱水中,然後取出稍擠幹緊貼在皮膚炎性部位。30s換1次,持續10~15min。
C.熱熏法:用川艾卷或草紙卷點火,在患部熏燙距體表1cm左右,5min(應防止局部皮膚燒傷)。以上療法對止癢、消炎效果較好。
(2)鐵劑療法:常用硫酸亞鐵,0.3~0.6g/次,3次/d,口服;兒童可選用10%枸櫞酸鐵銨,0.5~2ml/(kg·d),分3次飯後服;成人10~20ml/(kg·次),3次/d。療程一般為3~8周。可同時服維生素C 100mg/次,3次/d,或10%稀鹽酸0.5~2ml(加水至10ml)/次,3次/d,以利鐵劑的吸收。服鐵劑時,應禁飲茶,以防止降低藥效。對於急性出血或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采用註射如卡古地鐵註射液,5ml/次,靜脈註射,1次/d,連用7~l0天。
(3) 異嗜癥:2%硫酸鋅溶液10ml/次,3次/d,連服3天或4天。
(4) 其他:在驅蟲與補足鐵劑的同時,應服用各種維生素、高蛋白類飲食。對於貧血嚴重或臨產孕婦,可在驅蟲前予以輸血,或邊輸血邊驅蟲。對於個別巨細胞貧血患者,可適當采用肝制劑,葉酸或維生素B12等。此外,對於嚴重感染患者應積極防治各種並發癥,如繼發感染、心力衰竭等。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鉤蟲病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血液 呈低血紅蛋白小細胞性貧血表現,紅細胞總數減少,紅細胞形態、大小不一,著色變淺,中央無色透明區擴大;少數可查見異型紅細胞及多染色性或含有嗜堿性點彩細胞。血紅蛋白量及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均降低較早。白細胞總數及嗜酸性粒細胞在病初增加,後期因嚴重貧血而均降低。骨髓中細胞外鐵消失,鐵粒幼紅細胞的百分率大多很低,血清鐵濃度顯著降低,一般在9μmol/L以下,血漿總鐵結合力增高,紅細胞內遊離原卟啉增高等缺鐵性貧血表現。骨髓紅細胞系統呈增生象。外周血及骨髓中還可見到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重癥患者血漿清蛋白及血清鐵含量均明顯降低。
2.糞便 糞便檢出蟲卵或鉤蚴培養陽性,即可確診。
(1)鉤蟲卵檢查法
①直接塗片法:方法簡便,可作為臨床或流行地區普查常規。感染較輕者易漏檢,反復檢查可提高陽性率。薄塗片宜采用三片法(連續查片三張)或厚塗片,以減少漏診。
②飽和鹽水浮聚法:檢出率明顯高於直接塗片法,塗片檢查陰性者適用,因鉤蟲卵較輕,其相對密度為1.055~1.090低於飽和鹽水(相對密度1.20),取蠶豆大糞塊入杯,加15%~25%飽和鹽水少量,搗碎,攪勻,再加入飽和鹽水至平杯口,在液面覆一載玻片,靜置15 min左右,垂直提起玻片,迅速翻轉,加蓋片鏡檢。此法陽性率較高。此法簡便,檢出率遠高於直接塗片法5~6倍。
③蟲卵計數法:依靠計數方法測定每克糞便中的蟲卵數,以粗略推算患者體內寄生的鉤蟲數目,適用於療效考核及流行病學調查。常用以下方法:A.飽和鹽水浮聚計數法:采用洪氏過濾改良計數法及方口圓底盒浮聚法。對輕度感染者較為準確,不易漏診;重度感染,由於蟲卵過於密集,其計數不易準確。B.鉤蚴培養計數法:感染輕者可數清集於培養管底的全部幼蟲(一般孵出率可達95.3%,故約相當於蟲卵數);重度感染可適當稀釋後再計數,比stoll稀釋蟲卵計數法更為準確,且可鑒別蟲種。C.定量板-甘油玻璃塗紙透明計數法:該法為近年國內學者在加藤厚塗片法的基礎上改良設計的蠕蟲卵定量計數方法,其方法簡便、穩定性較好。
鉤蟲感染度的劃分:輕度感染為<2000個卵/g糞;中度感染為2000~11000個卵/g糞;重度感染為>11000個卵/g糞。
(2)鉤蚴培養法:培養方法較多,臨床常用者為清水瓦片法、試管培養法等。在操作中須註意最適宜培養的溫度為25~30℃,防止忽冷忽熱;大便量為0.2~0.4g;本法較塗片法陽性率高7倍以上。
3. 采用感染鉤蟲前後的人血清做間接免疫熒光試驗及補體結合試驗,陽性者有助於診斷。
4. 抗原皮內試驗 利用鉤蟲成蟲或鉤蚴制成抗原做皮內試驗;在流行區陽性率可高達90%以上,但對非鉤蟲病患者其假陽性率較高。
5.其他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蛋白電泳檢測,顯示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IgG,IgE明顯增高。但特異性低,現在很少應用。
鉤蟲病病情較重,出現“黃腫”表現者,需與黃疽及水腫相鑒別。
1.黃疸黃疸發病較急,而久病後出現黃疸者,一般均有肝膽病史。黃疽臨床表現為全身黃色鮮明如橘色或晦暗如煙熏,目睛黃染,小便黃赤。鉤蟲病的發黃則為膚色萎黃或黃而浮腫,目睛不黃,小便清長。
2.水腫水腫的病因不一,浮腫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澤鮮明,小便短澀,飲食正常或納減,證有虛實之分。鉤蟲病的浮腫表現為下肢足踝浮腫,或面部目胞浮腫,甚則全身浮腫,但膚色發黃或萎黃不榮,好食易饑,或嗜食異物,無小便短澀,純屬虛證。
鉤蟲病與十二指腸潰瘍相鑒別。
十二指腸鉤蟲病者癥狀可類似於十二指腸潰瘍,但胃鏡檢查如在十二指腸降部見到鉤蟲蟲體或出血點,或糞檢發現鉤蟲卵則有助於診斷。
另外還有其他原因所致的皮炎、貧血、營養不良等,如胃、腸結核、慢性腸炎及其他腸道寄生蟲病等。
1、肺部癥狀:絲狀蚴在肺內移行時可有咳嗽、咳痰、咯血或哮喘。肺部癥狀多在感染後3~15天出現。
2、皮膚改變:絲狀蚴進入皮膚的地方有燒灼和瘙癢感,面部皮膚有貧血性斑點、水皰等皮膚改變。
3、異食癖:喜歡吃煤渣、墻皮、生米等,往往比蛔蟲病更為嚴重。
4.其他:貧血性心臟病、侏儒癥、鉤蚴性皮炎、消化道出血、停經、早產或死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