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和副傷寒桿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常年散發,以夏秋季最多,發病以兒童,青壯年較多。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發生爆發流行。本病分佈我國各地,
副傷寒的病原體有3種 副傷寒甲桿菌 副傷寒乙桿菌及副傷寒丙桿菌 各種副傷寒桿菌均有 O”和 H”抗原 在自然條件下 副傷寒桿菌 般隻能感染人類 僅偶爾感染動物 傷寒桿菌是腸道沙門氏菌的一個血清型,亦是傷寒的病因。這種細菌可以經由糞口途徑傳播,即由人類排泄的糞便,再經由污染的水源或人不衛生的人與人接觸來傳播。
傷寒桿菌革蘭染色陰性,呈短桿狀,長1~3.5μm,寬0.5~0.8μm,周有鞭毛,能活動,不產生芽胞,無莢膜。在普通培養基上能生長,在含有膽汁的培養基中生長較好。
傷寒桿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較強,在水中一般可存活2~3周,在糞便中能維持1~2月,在牛奶中不僅能生存,且可繁殖,能耐低溫,在冰凍環境中可持續數月,但對光、熱,幹燥及消毒劑的抵抗力較弱,日光直射數小時即死,加熱至60℃經30分鐘或煮沸後立即死亡,在3%石炭酸中5分鐘即被殺死,消毒飲水餘氯達0.2~0.4mg/L可迅速致死。
傷寒桿菌隻感染人類,在自然條件下不感染動物。此菌在菌體裂解時可釋放強烈的內毒素,對本病的發生和發展起著較重要的作用。以少量內毒素註射於人或傢兔靜脈內,可引起寒戰,發熱,不適和白細胞減少,這些現象和傷寒病人的表現極相類似。
傷寒桿菌的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均能產生相應的抗體,但這些並非保護性抗體。由於“O”及“H”抗原性較強,故常用於血清凝集試驗(肥達反應)以輔助臨床診斷,亦可用以制做傷寒菌苗供預防接種。“Vi”抗原見於新分離(特別是從病人血液分離)的菌株,能幹擾血清中的殺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是決定傷寒桿菌毒力的重要因素。但抗原性不強,所產生的“Vi”抗體的凝集效價一般較低且為時甚短;當病原菌從人體中清除後,“Vi”抗體滴度迅速下降。“Vi”抗體的檢出雖對本病的診斷無多大幫助,但卻有助於發現帶菌者。含有“Vi”抗原的傷寒桿菌可被特異的噬菌體裂解。利用“Vi”Ⅱ型噬菌體可將傷寒桿菌分為約100個噬菌體型,對追蹤傳染源有幫助。
副傷寒的潛伏期一般為8~10天,有時可短至3~6天,較傷寒短。副傷寒甲、乙的癥狀與傷寒類似,但副傷寒丙的癥狀較特殊。
(一)副傷寒甲、乙 起病緩慢,但不少患者起病急劇,尤其副傷寒乙患者居多。開始會出現急性胃腸炎癥狀,如嘔吐、腹痛、腹瀉等,約2~3天後癥狀減輕,體溫隨之升高,傷寒樣癥狀出現。常於3~4天內發熱達高峰,波動較大,極少稽留。熱程較傷寒短,毒血癥狀較輕,但腸道癥狀則較顯著。較早出現皮疹,且數量多,直徑大。復發與再燃多見,而腸出血、腸穿孔少見。
(二)副傷寒丙 臨床癥狀復雜,常見有以下三種類型:
1.傷寒型 癥狀與副傷寒甲、乙大致相似,但較易出現肝功異常。
2.胃腸炎型 以胃腸炎癥狀為主,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病程短。
3.膿毒血癥型 常見於體弱兒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發病急、寒戰、高熱、熱型不規型,熱程1~3周不等。常有肝脾腫大、皮疹、並可出現黃疸。半數以上病人可出現胸膜炎、膿胸、關節及骨的局限性膿腫、心包炎、心內膜炎、腎盂炎、腦膜炎等遷徙性化膿性並發癥,此類並發癥極頑固,治療期長且困難。
(三)典型的傷寒自然病程為時約4周:
1.第1周:初期,起病緩慢,最早出現的癥狀為發熱外,常伴有全身不適,食欲減退,乏力,咽痛與咳嗽等。隨著病情逐漸加重,本溫呈階梯形上升,5~7天內達39~40℃,發熱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戰,退熱亦少出汗。
2. 第2~3周:極期,出現傷寒癥狀,有助於診斷。
1)高熱持續不退,可持續約10~14天, 50%~75%患者呈稽留熱型,少數患者呈不規則熱型或弛張熱型。
2)腹部不適,腹脹,多有便秘,少數則以腹瀉為主。因為腸道病多在回腸末段與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輕度壓痛。較為明顯的是消化系統癥狀食欲不振且舌尖與舌緣出現舌質紅,苔厚膩(即所謂傷寒舌)。
3)由於傷寒桿菌內毒素作用中樞神經系統,患者表情淡漠,精神恍惚,呆滯,反應遲鈍,聽力減退,重者可有譫妄,昏迷或出現腦膜刺激征(虛性腦膜炎)。神經系統癥狀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此等神經系統癥狀多隨體溫下降至逐漸恢復。
4)臨床癥狀中會出現循環系統癥狀常有相對緩脈(20%~73%)或有時出現重脈,但並發中毒性心肌炎時,相對緩脈不明顯。
5)第6天開始會出現脾腫大,在左季肋下常可觸及60%~80%的腺腫大,質軟或伴壓痛。少數患者肝臟亦可有30%~40%腫大,質軟或伴壓痛,重者出現黃疸,肝功能有明顯異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到7~13天出現皮疹,20%~40%的患者皮膚會出現12個左右的淡紅色直徑約2~4mm的小斑丘疹,熟稱玫瑰疹,按壓會退色。小斑丘疹分批出現,多在2~4天內消失。主要分佈於胸,腹,也可見於背部及四肢,出汗較多者會出現水晶形汗疹(或稱白痱)。
3.第3~4周:緩解期,隨著人體對傷寒桿菌的抵抗力逐漸增強,體溫出現波動並開始下降,食欲好轉,腹脹消失,脾腫開始回縮。需特別提高警惕的是本期內有發生腸出血或腸穿孔的危險。
4. 第4周:恢復期,相當於病程末期。體溫恢復正常,食欲好轉, 1個月左右即可完全恢復健康。
復發與再燃:癥狀消失後1~2周,臨床表現與初次發作相似,血培養陽轉為復發,復發的癥狀較輕,病程較短,與膽囊或網狀內皮系統中潛伏的病菌大量繁殖,再度侵入血循環有關;療程不足,機體抵抗力低下時易見。偶可復發2~3次。再燃是指病程中,體溫於逐漸下降的過程中又重升高,5~7天後方正常,血培養常陽性,機理與初發相似。
診斷
1. 持續高熱,呈稽留熱,少數為弛張熱或不規則熱。
2.相對緩脈或重脈。
3.食欲不振,出現腹脹、便秘、腹瀉、右下腹壓痛。
4.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聽力減退。重癥者有譫妄,昏迷或急性腦膜炎。
5.肝脾腫大、壓痛。少數黃疸、肝功能異常。
6.皮疹(玫瑰疹)見於胸、腹、背部和四肢皮膚出現淡紅色小斑丘疹,見於病程7-13天,數目少,分批出現。
7.傷寒並發腸出血或腸穿孔時,會引起相應的癥狀和體征。
實驗室檢查,病程中白細胞計數減少,分類中性淋巴細胞相對增加,而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失,肥達氏反應(+)呈4倍以上增長,抗“O”>1:80,抗“H”>1:160有意義,細菌學檢查,發病1~2周血培養陽性率最高,3~4周尿便培養陽性機會高,骨髓培養陽性率較血培養高且持續時間長。
一、副傷寒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山楂桔皮飲:
鮮山楂500克,桔皮、青皮、砂仁、石榴、烏梅各10克,白糖適量。 山楂洗凈煮熟去核,碾成泥狀,各種藥物加糖後放入1000毫升水中煮30分鐘,濾汁去渣。每日2次,代茶飲。
可理氣舒肝,扶脾止瀉。適用於肝鬱氣滯型傷寒。
(2)烏梅蜜膏:
烏梅500克,蜂蜜1000克。
烏梅先用冷水泡發後去核,加水適量,先大火煮沸,再以小火煎煮,每20分鐘取煎液1次,再加水繼續煮,共取煎汁3次;合並煎液再以小火煎熬至稠膏狀態時,兌入蜂蜜煮沸後停火,冷卻後裝瓶備用。每日2~3次,每次一匙,以沸水沖服,連服8~10天。
用於食欲不佳,健脾止瀉。
(3)石榴皮蜜膏:
鮮石榴皮100克(幹品500克),蜂蜜300克。
將石榴皮洗凈後切碎,加水煮煎,每30分鐘取煎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煎汁2次, 合並煎汁以小火煎熬至粘稠時加蜂蜜,至沸停火,冷卻後裝瓶待用每日服1湯匙。每日2次,每次服1湯匙,用沸水沖開後服用。連服7~10天。
可理氣舒肝,適用於脾虛肝鬱型傷寒癥。
(4)烏梅湯:烏梅5-6個,煎濃湯,飯前空腹飲,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5)馬齒莧煎:馬齒莧60~90克(鮮品加倍),扁豆花10~12克,水煎加紅糖,一日分2次服。 或馬齒莧燒存性,研細,以糖調服,每次6克服,每日2次。
二、副傷寒吃哪些對身體好?
1、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無渣飲食。飲食應給高熱量、高營養、易消化的飲食。發熱期間,宜用流質或細軟無渣飲食,少量多餐。
2、 傷寒患者剛要痊愈時,飯量會大增,這時要忍耐,以免病又復發,應該少食多餐,且選較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進食,如雞蛋拌勻放在碗裡蒸,牛奶、肉湯、肉松均可,青菜、水果、油炸物要忌食,水果要榨汁食用。
3、以冬瓜燥湯喝,要記住高熱末退時,絕對禁食粥,要待熱度退後三天,始可進粥。
4、多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銀耳等。
三、副傷寒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不要生吃蔬菜。人們喜生吃的芫荽、薄荷、魚腥草等佐料類蔬菜要消毒或煮熟再吃。
2、不喝生水,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3、流行季節盡量少吃或不吃冷食品,如涼米線、涼卷粉等。
4、忌質地堅硬的食物、渣多和粗纖維多的食物、刺激性食物 ,如豆芽、芹菜、韭菜、辣椒、胡椒、芥末及烈酒等。,因這類食物進入胃腸道後機械性刺激腸壁 ,容易誘發出血和穿孔 ,或刺激胃腸道 ,會使胃腸黏膜充血 ,加重病情。
5、忌食產氣多的食物如紅薯、土豆等 ,因為這類食物會加重腸脹氣 ,加重病情。
註意事項:
1、個人衛生
特別是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如廁後、煮食前、食飯前和接觸過生食物後應洗手;
傷口必須貼上防水膠佈;
打噴嚏及咳嗽時須掩蓋口鼻;
若有腹瀉和嘔吐等的腸胃不適,請暫時不要下廚,並延醫治理;
煮食時應穿清潔的外衣或圍裙。
2、食物衛生
選購新鮮的肉類和蔬菜;
切勿光顧流動熟食小販及無牌食肆;
不要購買沒有遮蓋的、不合衛生的食物、變色或變味或過期的食物;
處理方面:
小心食用生冷食品、加冰的飲料和切開的水果;
食水要經煮沸才可飲用;
切生和熟的食物要用不同的刀和砧板;
雪藏食物在烹煮前必須徹底解凍,以免食物內部未能煮熟;
蔬菜、肉類及一切海產必須徹底洗凈及煮至全熟才可進食。
貯存方面:
烹煮好的食物如果不是即時進食,應按需要貯藏在攝氏四度以下,或在攝氏六十三度以上。
雪櫃內生和熟的食物應分開存放,熟食物應放在上格,以免生食物滴下的汁液污染熟食。
在翻熱食物時必須煮透才可進食。
3、飲食註意事項
(1)傷寒患者剛要痊愈時,飯量會大增,這時要忍耐,以免病又復發,應該少食多餐,且選較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進食,如雞蛋拌勻放在碗裡蒸,牛奶、肉湯、肉松均可,青菜、水果、油炸物要忌食,水果要榨汁食用。
(2)以冬瓜燥湯喝,要記住高熱末退時,絕對禁食粥,要待熱度退後三天,始可進粥。
(3)節制飲食和臥床靜養一樣重要,在床上臥著大便雖有不便,但要耐心訓練,不可坐起來或是下地,下床過早易引起復發或其它並發癥。
(4)此癥最禁忌的就是患者便秘,不可用瀉藥,也不可用力猛掙,以兔造成腸穿孔,應多喝水或汁,此時可用肥皂頭塞人肛門,使大便軟化。要註意環境清潔,勿食不潔或生冷食品。
本病預防重點是加強飲水、飲食衛生和糞便管理,切斷傳播途徑。註射死菌菌苗的保護作用不滿意。近年推崇口服減毒菌苗(Ty2la),已在中東、拉美一些國傢試用,但效果大多有限。
1、不要到衛生條件差的攤點、餐館就餐。
2、不生吃或半生吃毛蚶、牡蠣、蟶子等海產品。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喝生水,飯前便後要洗手。
4、凡有不明原因持續發熱病人,要及時到醫院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5、傢中以及周圍有傷寒病人時,更要註意自我保護。對可能污染的物品可選用煮沸、消毒藥浸泡等方式消毒。
6、應急性預防服藥,可用復方新諾明2片,每天兩次,服用3—5天。
7、應急接種:對疫情爆發地區及毗臨地區的重點人群進行傷寒菌苗的預防接。
保健品查詢傷寒與副傷寒中醫治療方法一、中藥治療:根據病情發展按衛、氣營、血辨證施治。
二、驗方:
1、傷寒勞復(身熱,尿赤如血色)。用胡黃連一兩、山梔子二兩(去殼),加蜜半兩拌勻,炒至微焦,研細,再加豬膽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另取生薑二片、烏梅一個,浸在三合童便中,半日後,去渣留尿,加溫,飯後將藥丸送下。
2、傷寒勞復(按:指傷寒病後,身體未復原而***,引起舊病復發)。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開,去渣,再煮開二次,溫服,得汗即愈,無汗可再服一劑。
3、傷寒發狂,胡言亂語。用鐵粉二兩、龍膽草一兩,共研細,磨刀水調服。每服大人一錢,小兒五分。又方:用蚯蚓泥,涼水調服。又方:吞生雞蛋一枚,有效(癥見熱極煩躁)。
4、傷寒無汗。用代赭石、幹薑,等分為末,熱醋調勻搽在兩手心上,然後緊握雙拳夾在大腿間。蓋被靜臥,汗出病愈。
5、傷寒尿澀,小腹脹滿。用石燕研細,蔥白湯調服半錢。以消脹為度。
6、傷寒咳逆。用雄黃一錢、酒一杯,同煎,病人趁熱嗅其氣。
7、治傷寒頭痛。用連須蔥白半斤、生薑二兩,水煮,溫服。
8、傷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用海蛤、川烏頭各一兩,穿山甲二兩,共研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蔥白包住,紮好,在熱水中浸腳,浸至膝部最好。水冷須換熱。以遍身出汗為度。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療一次。
中藥材查詢傷寒與副傷寒西醫治療方法1.臨床類型治療
治療依臨床類型而不同,腸炎型給抗菌藥3~5日即可,而腸外侵襲的傷寒型、病原治療首選氯黴素,每日2550mg/kg體重,分次服用,療程至少2周。也可用至體溫正常後停藥5- 7d, 再以全量或半量應用5-7d, 總療程不得少於2周。有效者用藥後數小時細菌從血液中清除,毒血癥在2-3d內改善,隨後體溫逐漸下降,平均退熱時間約100h。該藥對減少復發和帶菌狀態無幫助。用藥期間應註意氯黴素的副作用。氨芐西林每日60-100mg /kg,或復方磺胺甲惡唑(復方SMZ-TMP)可作氯黴素的替代藥,療程也應在2周以上,效果稍差於氯黴素。多元耐藥株可選用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氟哌酸)每日成人1.2-1.6g或氧氟沙星(氟嗪酸)每日成人 600mg;兒童不宜采用。該類藥物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而達到殺菌作用,口服吸收好,體內分佈廣,易滲入各組織。副作用輕微,偶有頭昏、皮疹或納呆等。利福平、磷黴素、氨基糖甙類及第三代頭孢菌素等也可選用,但均不作為首選藥物。敗血癥型則需按10~14日長療程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按腸道傳染病隔離,註意水、電解 質平衡。高熱者可物理降溫。為防止胃腸道穿孔,飲食宜營養豐富,避免多渣脹氣的食物,便秘時可低壓灌腸。重癥患者可輸少量鮮血。 腸出血者應絕對臥床休息,禁食或進流質,註意維持血容量。腸穿孔者應減少腸蠕動,放置胃腸減壓,抗菌治療除針對傷寒菌外尚須兼顧腸道細菌及厭氧菌;註意抗休克及全身支持治療,有條件者也可采用手術治療,以簡單的縫合、引流為主。
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腦病等嚴重毒血癥者可在足量、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同時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2-3d。 合並血吸蟲病者可用吡喹酮治療。
帶菌者不宜做接觸熟食的工作。可用喹諾酮類或氨芐西林治療,療程4-6周。合並膽囊病變者可考慮膽囊切除術。
2.病原治療:選用適當抗菌素。
(1)對非耐藥菌株感染、血象、肝、腎功能正常者,可選用:氯黴素,復方新諾明、丁胺卡那黴素、氨芐青黴素、氟啶酸和其他輔助藥物。
(2)對耐藥菌株感染、血象、肝、腎功能正常者,可選用:氨芐青黴素、丁胺卡那黴素、氟啶酸或氟秦酸、頭孢三秦、頭孢他定和其他輔助藥物。
(3)對妊娠合並傷寒,小兒傷寒,血象低,肝、腎功能不良者,可選用:氨辯青黴素、頭孢三秦、頭孢他定和其他輔助藥物。
(4)對傷寒並發腸出血或腸穿孔者,應聯用抗生素,加強對癥支援等綜合治療。
(5)對慢性帶菌者:應選用有效抗菌藥聯用,藥量足、療程長,有並存癥者應用特需藥物進行治療。
2.並發癥治療:腸出血治療:加強抗感染、止血、出血量大輸鮮血,止血無效可考慮手術;腸穿孔治療:加強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胃腸減壓、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手術。
3.對癥支持治療:指高熱、毒血癥狀嚴重、腹脹、腹瀉、便秘的治療。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傷寒與副傷寒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一)細菌學檢查
①骨髓培養尤適合於已用抗菌素藥物治療,陽性率較血培養高,血培養陰性者;
②血培養是確診的論據,病程早期即可陽性,第7~10病日陽性率可達90%,第三周降為30%~40%,第四周時常陰性;
③尿培養:病程後期陽性率可達25%,但應避免糞便污染;⑤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檢切片也可獲陽性培養。
④糞便培養,從潛伏期起便可獲陽性,第3~4周可高達80%,病後6周陽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過一年;
(二)常規檢查
血白細胞大多為3×109/L~4×109/L,伴中性粒細胞減少和嗜酸粒細胞消失,後者隨病情的好轉逐漸回升。極期嗜酸粒細胞>2%,絕對計數超過4×108/L者可基本除外傷寒。高熱時可有輕度蛋白尿。糞便隱血試驗陽性。
(三)免疫學檢查
1.肥達氏試驗傷寒血清凝集試驗 即肥達反應陽性者對傷寒,副傷寒有輔助診斷價值。檢查中所用的抗原有傷寒桿菌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副傷寒甲,乙,丙鞭毛抗原共5種,目的在於用凝集法測定病人血清中各種抗體的凝集效價。病程第1周陽性反應不多,一般從第2周開始陽性率逐漸增高,至第4周可達90%,病愈後陽性反應可持續數月之久。有少數病人抗體很遲才升高,甚至整個病程抗體效價很低(14.4%)或陰性(7.8%~10%),故不能據此而排除本病。
Widal試驗已沿用近100年,60年代曾有人對其特異性提出異議,認為其結果存在著混亂模糊的情況,非傷寒發熱性疾病Widal"s試驗也呈陽性結果,如各種急性感染,腫瘤,結締組織病性疾病,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均可出現陽性結果。Perlnan等認為無菌的結腸細胞和腸桿菌可能有共同的抗原,結腸粘膜損害所產生的抗結腸抗體與沙門菌菌體抗原起交叉反應,因此對肥達氏反應結果的判定宜審慎,必須密切結合臨床資料,還應強調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的對比,有人提出應用流行菌株抗原與國際菌株相比,陽性率可提高,建議用當地流行菌株取代國際標準菌株,以提高流行區域傷寒診斷的陽性率。
2.其他免疫學檢查
(1)被動血凝試驗(PHA):用傷寒桿菌菌體抗原致敏紅細胞,使之與被檢血清反應,根據紅細胞凝集狀況判斷有無傷寒特異性抗體存在,國內外報道陽性率90%~98.35%,假陽性率5%左右。鮑行豪等曾報道LSP-PHA對傷寒血培養患者的檢出率為89.66%,早期病人90.02%,臨床確診者為82.5%,且主要檢測的是特異IgM抗體,故可用於早期診斷。
(2)對流免疫電泳(CIE):本方法可用於血清中可溶性傷寒抗原或抗體的檢測,操作簡便,便於基層推廣,特異性較高;但敏感性較低,不同作者報道為24%~92%,主要受采集血清時間的影響,發病初期最易測出,故可用於傷寒的早期診斷。
(3)協同凝集試驗(COA):利用金葡菌的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與抗體IgG的Fc段結合的原理,先用傷寒抗體致敏帶有SPA的金葡菌,然後與抗原發生反應,本試驗的陽性率在81%~92.5%,特異性為94%~98%,一般來說,其敏感性高於CIE,而特異性較CIE差。
(4)免疫熒光試驗(IFT):Doshi等用傷寒桿菌菌體Vi懸液作抗原進行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檢測,140例血培養陽性的傷寒患者134例(95.7%)陽性;394例對照者僅4例(1%)假陽性,目前有關本法的報道尚少,傷寒疫苗預防接種和其它沙門氏菌感染是否會影響本試驗特異性,尚需進一步研究。
(5)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ELISA的基本原理是用酶促反應的放大作用來顯示初級免疫學反應,既可檢測抗原,又可檢測抗體,用ELISA法檢測傷寒患者Vi抗原,靈敏性達1ng/ml,高於CoA法9100ng/ml,並可檢測到1∶1024稀釋後尿液中的Vi抗原。國內、外用ELISA檢測過臨床標本中的Vi抗原,V9抗原,LPS,H抗原等,敏感性在62.5%~93.1%,因檢測抗原的不同而異,多數在80%以上。杭州鮑行豪等應用ELISA同時檢測IgM和IgG抗體,LPS-IgM-ELISA的敏感性為91.38%,特異性為99.02%,LPS-IgG-ELISA分別為93.1%和98.02%,在傷寒的血清免疫學診斷方法中,ELISA方法簡便,快速,敏感,特異性高,是公認較好的一種診斷方法。
(四)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
1.聚合酶鏈反應(PCR)PCR方法是80年代中後期發展起來的一種分子生物學方法,它能在數小時內在體外將目標基因或DNA片段擴增到數百萬倍,檢出率較DNA探針高100~10000倍,國外JaeHS等用PCR方法擴增傷寒的鞭毛抗原編碼基因,敏感度能檢出10個傷寒菌,特異性為100%,PCR方法因其高度敏感,易出現產物污染,所以控制PCR方法的假陽性及假陰性,是提高準確度的關鍵。
2. DNA探針(DNAProbe)DNA探針是用DNA制備的診斷試劑,用於檢測或鑒定特定的細菌,方法是用一段已標記的特定的DNA片段(探針)與標本中已變性的細菌DNA雜交,通過測定是否發生雜交反應來達到檢測目的,由於此探針是以細菌專有的特異性基因片斷制備,故特異性很高。用DNA探針對培養所得的傷寒桿菌進行檢測,敏感性需標本中達1000個細菌才能檢出。DNAProbe的特異性高而敏感性低,一般用於菌種鑒定及分離。
(五)血清學檢查
傷寒血清凝集試驗(肥達反應,Widal reaction)所用的抗原有傷寒桿菌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副傷寒甲、乙、丙鞭毛抗原5種。目的在於測定病人血清中各種相應抗體的凝集效價。一般從病程第2周開始陽性率逐漸增加,至第4周可達90%,病愈後陽性反應可持續數月之久。分析肥達反應結果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正常人血清中可能有低效價凝集抗體存在,故通常“O”的效價在1:80以上,“H”效價在1:160以上,才有診斷價值。
2必須多次重復檢查,一般每周檢查1次,如凝集效價逐次遞增,則其診斷意義更大。
3接受傷寒、副傷寒菌苗預防接種後,在患其他發熱性疾病時,可出現回憶反應,僅有“H”抗體效價增高,而“O”抗體效價不高。
4傷寒與副傷寒甲、乙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Ⅻ),體內產生相同的“O”抗體。因此,“O”抗體效價增高,隻能推斷為傷寒類疾病,而不能區別傷寒或副傷寒。傷寒與副傷寒桿菌甲、乙、丙4種的鞭毛抗原各有相同,所產生的“H”抗體也各異,故診斷時需依鞭毛抗體凝集效價而定。
5有少數傷寒患者肥達反應始終呈陽性,其原因可能有:A、感染輕,特異性抗體形成少;B、早期應用有效抗菌藥物或同時接受皮質激素治療者,特異性抗體的形成受到影響;C、患者過於衰弱,免疫反應低下,或患丙種球蛋白缺乏癥,不能形成特異性抗體。因此,若患者肥達反應陰性,不能據此排除傷寒。
1.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或腸道病毒感染均可有持續發熱,白細胞數減少,與傷寒相似。但此類病人起病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癥狀,常無緩脈、脾大或玫瑰疹,傷寒的病原與血清學檢查均為陰性,常在1~2周內不藥而愈。
2.斑疹傷寒:流行性斑疹傷寒多見於冬春,地方性斑疹傷寒多見夏秋。一般起病較急,脈搏較速,多有明顯頭痛。第5~6病日出現皮疹,數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氏反應陽性。治療後退熱比傷寒為快。
3.鉤端螺旋體病:本病的流感傷寒型在夏秋季流行期間常見,起病急,伴畏寒發熱,發熱與傷寒相似。但此病有疫水接觸史,臨床表現有眼結合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腸肌疼痛與壓痛為著,以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血象白細胞數增高。進行有關病原、血清學檢查即確診。
4.急性病毒性肝炎:傷寒並發中毒性肝炎易與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肝功能損害較輕,有黃疸者黃疸出現後仍發熱不退,並有傷寒的其它特征性表現,且病原及血清學檢查均為陽性。
5.佈氏桿菌病:患者有與病畜(牛、羊、豬)接觸史,或有飲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本病起病緩慢,發熱多為波浪型,退熱時伴盛汗,並有關節痛或肌痛等癥狀。病程遷延,易於復發。確診須有血液或骨髓培養出病原體、佈氏桿菌凝集試驗陽性。
6.急性粟粒性肺結核:有時可與傷寒相似,但患者多有結核病史或與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史。發熱不規則,常伴盜汗、脈搏增快、呼吸急促等。發病2周後X線胸片檢查可見雙肺有彌漫的細小粟粒狀病灶。
7.敗血癥:多由豬霍亂沙門氏菌引起,病人有高燒、寒戰、厭食和貧血等癥狀,常伴有局部病灶(如膽囊炎等),一般可從血液中分離出病原菌。
8.慢性腸炎:臨床上表現為發燒,粘液便,類似痢疾。此病多見於幼兒和老年人。
9.其它:瘧疾、惡性網狀細胞病、風濕熱以及變應性亞敗血癥等,有時需進行鑒別。
1.腸穿孔 為最嚴重的並發癥,發生率約1.4%~4%。多見於病程第2~3周,腸穿孔常發生於回腸末段,但亦可見於結腸或其他腸段;穿孔數目大多為1個,少數2~3個也有,報告多達13個者腸穿孔的表現為突然右下腹劇痛伴有惡心嘔吐,冷汗脈細數呼吸促體溫與血壓下降(休克期)。經1~2小時後腹痛及其他癥狀暫時緩解,不久體溫又迅速上升並出現腹膜炎征象表現為腹脹持續性腹痛腹壁緊張廣泛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至消,失腹腔內有遊離液體,X線檢查膈下有遊離氣體,白細胞數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腹膜炎期)腸穿孔的誘因大致與腸出血相同,有的病例並發腸出血的同時發生腸穿孔。
2.腸出血 為常見並發癥,發生率約2.4%~15%,多見於病程第2~3周可從大便隱血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度頭暈脈快;大量出血時熱度驟降脈搏細速,體溫與脈搏曲線呈交叉現象並有頭暈面色蒼白,煩躁冷汗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有腹瀉者並發腸出血機會較多病程中隨意起床活動飲食中含固體及纖維渣滓較多過量,飲食排便時用力過度以及治療性灌腸等均可為腸出血誘因。
3.中毒性心肌炎發生率3.5%~5%,常見於病程第2~3周,伴有嚴重毒血癥者臨床特征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減弱,心律不齊,電圖顯示P-R間期延長T波改變S-T段偏移等,這些癥狀體征及心電圖改變隨著病情好轉而恢復正常,但有報告傷寒痊愈1年仍遺留,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並曾一度發生阿-斯綜合征。
4.中毒性肝炎 發生率約12.8%~60%,常見於病程第1~2周,主要特征為肝腫大可伴有壓痛少數(0.4%~26.6%),出現輕度黃疸轉氨酸活性輕度升高,絮狀反應及濁度試驗,一般正常臨床容易與病毒性肝炎或阿米巴肝炎相混淆,隨著病情好轉肝腫大及肝功能可於2~3周恢復正常,僅個別病例可因深度黃疸並發肝性腦病而危及生命
5.溶血性尿毒綜合征,近年來國外報道的發病數有增加趨勢達12.5%~13.9%,國內亦有零星報道,一般見於病程第1~3周,約半數發生於第1周,主要表現為溶血性貧血和腎功能衰竭,並有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加血小板減少及紅細胞碎裂現象,此征的發生與傷寒病情輕重患者紅細胞G-6PD有否缺陷以及氯黴素應用無關,可能由於傷寒桿菌內毒素誘使腎小球微血管內凝血所致。
除上述並發癥外傷寒桿菌所致肺部感染急性膽囊炎溶血性貧血DIC等也可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