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胚胎學 Bodian認為,先天性巨結腸癥的腸壁內神經節細胞缺如是一種壁內神經發育停頓,致使外胚層神經纖維無法參與正常的壁內神經叢發育。1954年Yntema和Hamman在胚胎研究發現,消化道的內在神經叢是由中樞神經嵴衍生而來。其神經母細胞沿已發育的迷走神經幹遷移至整個消化道壁內,由頭端之食管直至尾端之直腸,此即單相發育學說。而Tam等則提出神經節細胞系由口和肛門向中心發育,此即雙相發育學說。
1967年Okamoto等對18例胚胎和胎兒進行瞭研究,發現肌間神經叢系由神經嵴的神經母細胞形成。這些神經母細胞於胚胎第5周開始沿迷走神經幹由頭側向尾側遷移,於第12周達到消化道遠端。在胚胎第5周時已在食管壁發現神經母細胞,第6周至胃,第7周達中腸遠端,第8周到橫結腸中段,最後於12周佈滿全部消化道管壁至直腸。但是,直腸的末端即內括約肌神經母細胞尚未進入。在胚胎發育後期,腸壁內神經母細胞作為神經元,逐漸發育成為神經節細胞。不難設想,如果由於各類原因導致神經母細胞移行時中途停頓,即可造成腸壁無神經節細胞癥。停頓的時間越早,則導致結腸遠端無神經節細胞腸管越長。由於直腸、乙狀結腸是在消化道的最遠端,所以受累的機會最多(約85%)。神經母細胞由肌層向黏膜下發展,在縱肌與環肌形成肌間神經叢,即Auerbach神經叢。黏膜下的神經節細胞乃由肌間神經母細胞移行而來,穿過環行肌後,在黏膜下層形成黏膜深層神經叢,即Henley神經叢。神經母細胞再向內發展形成黏膜淺神經叢,即Meissner神經叢。臨床上全層活檢主要檢查肌間神經叢,而吸引活檢是主要檢查黏膜下淺神經叢,即Meissner神經叢。國內王光大等對早產嬰兒、新生兒、嬰幼兒的結腸、直腸肌間神經叢和黏膜下神經叢(包括深層、淺層)神經節細胞進行瞭研究,其結果也支持上述學說。
近來Okamoto用嗜銀染色法檢查,發現先天性巨結腸病兒神經節細胞缺如僅限於腸壁,而同屬盆叢神經支配的膀胱、前列腺等神經節細胞均為正常。這不僅表現在外來自主神經纖維和自主神經感覺健在,而且其排列結構均無異常。上述結果說明,先天性巨結腸癥的病理改變源於腸壁本身,並非因盆叢的原發病變所引起。研究資料還證實盆叢神經(副交感神經)原基在胚胎6周時已經形成,其神經母細胞迂回於直腸周圍到膀胱左右基底部,約於第8周時形成膀胱、前列腺(子宮)神經叢,這時尚未見到有明顯的分支及神經母細胞進入直腸。直腸壁內神經叢形成比盆叢稍晚,約在第10周以後,然後由盆叢的副交感神經纖維移入結腸直腸壁內與沿消化道遷移來的神經節會合形成腸壁肌間神經叢。如果無腸壁內神經節細胞,則盆叢的副交感神經纖維必定在肌間大量增生,此即病變腸段重要的病理改變之一。如果盆叢發生病變,則肌間神經叢也不可能正常發育,兩者相輔相成。近端結腸的副交感神經系來自迷走神經。在全結腸型病例中副交感神經纖維有時減少或缺如
2.遺傳學因素 Valle(1924)首先發現先天性巨結腸有傢族遺傳性,此後關於先天性巨結腸的傢族性發病報道逐漸增多。隨著遺傳學的深入研究,認識到先天性巨結腸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的聯合致病作用,為多基因或多因素遺傳病,也有人稱之為性修飾多因素遺傳病(sex-modified multifactorial inhertitance),遺傳度為80%。分子遺傳學用於先天性巨結腸的病因學研究後,目前已發現5個突變基因:RET基因、GDNF基因、EDN3基因、EDNRB基因和SOX10基因。
(1)RET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 RET):Takahashi與Cooper(1987)年在重組DNA的實驗中,首次發現RET原癌基因。RET基因定位於10q11.2區。Martucciello(1992)報道1例10號染色體長臂(10q)缺失的全結腸型先天性巨結腸女性病兒。現已確定,DNA全長約8萬個核苷酸(80Kb),有21個外顯子,至少有4個轉錄產物,且在不同的組織中含量不同。RET蛋白為1114個殘基跨膜蛋白,有一個富含半胱氨酸的鈣粘連素樣細胞外區,一個跨膜區和一個催化酪氨酸激酶(TK)的細胞內區。TK受體(TKR)的基本功能是,將細胞外信息轉變為可傳入細胞內的化學信號。Tahira等(1988)研究小鼠組織中RET的mRNA表達情況:成鼠組織中未能查出RET的mRNA表達,而胚胎鼠的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包括腸內神經系統)卻能查到。Pachnis等(1993)發現,當RET表達量減少一半時,神經節細胞就不能移行到腸壁內。說明RET對腸內神經系統的發育起重要作用。現已證實RET基因突變是引起先天性巨結腸的主要基因,50%傢族性先天性巨結腸、7.3%~20%散發性先天性巨結腸,與RET、基因突變有關。
(2)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lia cells derived n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基因定位於5p 12~13.1,為32~42kd的二聚體,有2個外顯子,一為151bp,一為485bp GDNF基因突變可能引起先天性巨結腸,也可能使RET突變基因所致疾病的表型不同。但是,先天性巨結腸的GDNF基因突變率僅0.9%~5.5%。1996年確認GDNF是RET基因的配體。TKR將細胞外信息轉變為化學信號的過程,包括RET/GDNF-a/GDNF復合體的形成、TK的激活和細胞內靶蛋白的磷酸化3個步驟。其中GDNF提供配體結合區,GDNF-a參與GDNF二聚體的形成,RET提供信號成分。將RET/GDNF稱TK信號通路。
(3)內皮素3(EDN3)基因:EDN是日本學者1988年從豬的主動脈內皮細胞培養中分離、純化的一種多肽,含21個氨基酸,具有強烈的收縮血管、促進細胞增殖和調解體內有關物質釋放等生物活性。EDN傢族有3個成員。即EDN1、EDN2和EDN3,為關系密切的異構體。內皮素由較大的前蛋白(含238個氨基酸)水解而成,並通過受體起收縮血管的作用。EDN受體(EDNR)有2個:EDNRA、EDNRB,都是G-蛋白偶聯的七面螺旋體跨膜蛋白。
(4)內皮素受體B(endothelin B receptor,EDNRB)基因:EDNRB基因定位於13q22,有7個外顯子。目前報道先天性巨結腸的該基因突變位點有12個,其中10個見於短段型巨結腸,散發性先天性巨結腸僅有7個。EDN為EDNRB的配體,將ED-NRB/EDN稱為EDN信號通路。可能是EDNRB基因或EDN基因改變,引起G-蛋白的結構異常與功能喪失,導致內皮素信號通路破壞。
近年來證明,先天性巨結腸合並耳聾、色素異常(Sah-Waardenburg syndrome)的患者,與EDN3基因及性別相關轉錄因子Sox10(SRY-Box10)基因異常有關。人的Sox10基因定位於22q13,由於該基因與Y染色體上的性別決定基因(Sex-determiningRegion Y;SRY)有相似序列而命名。
Martucciello等(1998)總結第3次“先天性巨結腸及與神經嵴有關疾病”國際會議時指出,以上僅為理論方面研究,有關先天性巨結腸的遺傳學問題仍需深入研究。
3.腸壁內微環境改變 近年發現細胞外基質蛋白、免疫因素、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神經生長因子受體(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NGFR)等腸壁內微環境改變與先天性巨結腸發病有關。
細胞外基質蛋白是胚胎早期神經嵴源細胞移行通路中的重要物質,其中纖維連接蛋白和透明質酸,為神經嵴細胞向腸內移行提供通路;層連接蛋白和Ⅳ型膠原,促進腸內神經嵴細胞的軸突生長及神經元分化。因而推測:是胚胎早期細胞外基質蛋白的改變,導致神經嵴源細胞向腸內移行終止,引起先天性巨結腸;或者使神經節細胞發育異常,引起先天性巨結腸同源病(allied disorders)。近年來研究發現,先天性巨結腸病兒痙攣段腸管中,連接蛋白、粘連素及Ⅳ型膠原等含量均比正常腸管增多,因而有人認為細胞外基質蛋白是神經嵴細胞發育、移行的必要因子,但過量也會產生相反作用:影響神經嵴源細胞的存活和發育。
Kobayashi等(1995)發現,先天性巨結腸病兒的痙攣段和移行段中,均有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Ⅱ(MHCⅡ)表達,而正常腸壁內卻看不到MHCⅡ陽性神經元或神經纖維。這種異常表達,提示免疫因素可能參與先天性巨結腸的病因。
NGF是分子量為130~140kd糖蛋白,是中樞膽堿能神經元和來源於神經嵴的感覺神經元存活所必需的因子,也是胚胎期和生後早期交感神經元和脊根神經節細胞存活和成熟所必需的。NGF能促進神經元的軸突生長和數目增多,但它需要與細胞膜上受體(NGFR)結合而發揮作用。NGFR分為高親和力受體和低親和力受體。高親和力受體為TrkA,它是與細胞信號傳遞有關的原癌基因Trk編碼的蛋白產物之一;低親和力受體是一種分子量為75kd的蛋白質,故稱P75蛋白,即P75-NGFR。我們研究發現:先天性巨結腸的正常結腸黏膜固有層和黏膜肌層中,有大量的P75-NGFR陽性纖維,黏膜下和肌間神經叢中神經節細胞,表現為P75-NGFR強陽性;痙攣段腸管黏膜固有層和黏膜肌層中,P75-NGFR陽性纖維明顯減少或缺如,黏膜下和肌間粗大神經纖維的神經束膜,表現為P75-NGFR強陽性,像一個紅環包繞在異常的神經束周圍。說明先天性巨結腸的痙攣段腸管有NGF及P75-NGFR發育缺陷,提示先天性巨結腸的病因可能與P75-NGFR異常有關。
Rabizadeh等研究發現P75-NGFR與細胞凋亡(apoptosis)或稱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有關。P75-NGFR的結構與其他生長因子受體或激素受體分子沒有相似性,卻與腫瘤壞死因子受體(TNFR)、人類細胞表面抗原Fas(Apo-Ⅰ)、B細胞抗原CD-40有同源順序,而這些因子均控制細胞死亡。在細胞培養過程中使細胞表達P-75NGFR,則細胞死亡明顯增多,加入其單克隆抗體或NGF後,促細胞死亡作用被抑制,當P-75NGFR與NGF結合時,促進細胞生長作用增強。說明P-75NGFR促進細胞死亡。先天性巨結腸痙攣段中,神經纖維束膜上有大量P-75NGFR表達,是否與神經節細胞發育異常有關,尚需進一步研究。
4.其他因素 先天性巨結腸的病因,除與遺傳及腸壁內微環境改變有關外,肯定還有其他因素參與。但與哪些因素有關,正是今後的研究內容。
王練英等(1996)檢測先天性巨結腸病兒的巨細胞病毒(CMV),結果病兒尿中CMV分離率明顯高於正常兒(P<0.05),痙攣段組織中CMV-DNA探針雜交陽性率100%,說明HD與CMV感染有關。致畸機制可能是孕婦感染CMV後產生毒血癥。通過母體的淋巴細胞攜帶給胎兒;也可能是CMV經陰道、子宮逆行感染給胎兒,導致胎兒CMV毒血癥:CMV造成胎兒的細胞分裂活動障礙(細胞溶解破壞、血管閉塞、染色體斷裂等),致使胎兒發育延遲或異常。
以前認為,先天性巨結腸可能與腸壁缺血、乏氧及神經毒性物質等環境因素有關,目前仍需進一步探討。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後癥狀復發與血運障礙有關的證據也不足。目前認為根治術後癥狀復發,主要與先天性巨結腸同源病或根治性手術時病變腸管切除不全、肛門內括約肌的病理作用有關。以前的實驗性巨結腸動物模型,是采用阻斷血運或用臺氏(Tyrode)液加0.002%升汞,使腸管的神經節細胞和腸壁變性、壞死,幾個月後該段腸管狹窄,近端腸管續發擴張、逐漸形成巨結腸改變。因不符合先天性巨結腸的病理及病理生理改變,近年已轉向遺傳及基因工程方法所致巨結腸動物模型研究。
由克盧茲錐蟲(Cruzs trypanosoma)引起的查加斯病(Chagasdisease),是主要流行於中、南美洲的寄生蟲病。這種錐蟲侵入人體後,寄生在結腸的遠端。急性期在腸壁內可找到錐蟲;慢性期錐蟲罕見,腸壁呈慢性過敏性炎癥改變:平滑肌變性伴慢性肌炎病灶,小動脈壞死,神經叢變性,神經節細胞消失或數量減少,黏膜呈潰瘍性結腸炎改變。病變腸管因肌肉和神經節細胞變性,續發性擴張變薄,形成後天性巨結腸。因巨結腸的遠端(直腸)沒有病變,故該病堪稱真正的巨結腸癥。
(二)發病機制
1.病理及神經免疫組化改變 先天性巨結腸癥的受累腸段可以見到典型的改變,即明顯的狹窄段和擴張段。狹窄段位於擴張段遠端,一般位於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以遠,距肛門7~10cm以內。狹窄腸管細小,與擴大腸管直徑相差懸殊,其表面結構無甚差異。在與擴大結腸連接部形成漏鬥狀的移行區(即擴張段遠端移行區),此區原屬狹窄段,由於近端腸管的蠕動,推擠腸內容物向前移動,長期的擠壓促使狹窄段近端腸管擴大成漏鬥形。擴張段多位於乙狀結腸,嚴重者可波及橫結腸。該腸管異常擴大,其直徑較正常增大2~3倍,最大者可達10cm以上。腸壁肥厚、質地堅韌如皮革狀。腸管表面失去紅潤光澤,略呈蒼白。結腸帶變寬而肌紋呈縱行條狀被分裂。結腸袋消失,腸蠕動極少。腸腔內含有大量積糞,偶能觸及糞石。切開腸壁見原有的環形肌、縱形肌失去正常比例(2.2∶1),甚至出現比例倒置。腸壁厚度為狹窄段2倍,腸黏膜水腫、光亮、充血而粗糙,觸之易出血,有時可見有淺表性潰瘍。先天性巨結腸癥的主要病理改變位於擴張段遠端的狹窄腸管。狹窄段肌間神經叢(Auerbach叢)和黏膜下神經叢(Meissner叢)內神經節細胞缺如,其遠段很難找到神經叢。神經纖維增粗,數目增多,排列呈波浪狀。有時雖然找到個別的神經節細胞,形態亦不正常。狹窄段近端結腸壁內逐漸發現正常神經叢,神經節細胞也漸漸增多。黏膜腺體呈不同程度的病損,結腸固有膜增寬,並伴有淋巴細胞、嗜伊紅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有時可見淺表性潰瘍。
HD是直腸或結腸某段腸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神經元的發育異常,根據我們的實驗研究其突出的神經病理改變是腸狹窄段壁內神經叢,各種ENS神經元均缺失(無神經節細胞腸段)或顯著缺少或發育異常(少神經節細胞腸段)。腸肌間神經叢(Auerbach叢)和黏膜下神經叢(Meissener叢)的神經突觸網絡聯系也發生相應的改變。同時,各類外源性神經的支配發生廣泛的紊亂。①腸壁各層副交感膽堿能神經節前纖維異常增生、增粗、酶活性增強,固有膜內出現乙酰膽堿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陽性神經(代表膽堿能神經),具有特征性改變,且與臨床癥狀(痙攣梗阻程度)相關,可作為診斷本癥的重要依據。②壁內含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熒光的交感節後纖維也同樣增多、增粗,其特征是缺失正常的腸壁神經叢周圍的籃樣叢神經突觸網絡結構。③肽能神經支配廣泛的紊亂;壁內叢缺失任何肽能神經元;腸壁各層P物質(substance P,SP)、腦啡肽(enkephalin,ENK)諸纖維減少,腸肌叢部位(肌間隙或肌束間)和黏膜層則出現大量增粗的含血管活性腸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alcitonin gene releted peptide,CGRP)、生長抑素(somatostatin,SDM)和神經肽Y(neuropeptide Y,NPY)諸纖維束或小神經幹或纖維網,NPY支配過盛更明顯。但黏膜下血管中後4種肽能神經明顯減少或缺失。④含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神經成分在無神經節細胞結腸段的改變,與VIP相似。⑤含5-羥色胺(serotonin或5-hydroxytryptamine,5-TH)能神經元成分,在無神經節細胞的腸肌叢周的終末網及肌層內的神經纖維束網明顯減少。本病狹窄段結腸內上述多種神經成分的改變,主要累及運動神經元,對黏膜的分泌和感覺的神經支配也有影響,可能是導致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ACh)、SP、ENK、CGRP和NPY(興奮性神經遞質,刺激腸肌收縮)與NA、VIP、SOM和NO(抑制性神經遞質,抑制腸肌運動)參與調節結腸運動動力功能失控,成為本病無神經節細胞狹窄腸段痙攣收縮的神經化學病理生理諸多因素。
2.病理生理 結腸和內括約肌的運動機制非常復雜,傳統的概念認為其神經支配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前者使平滑肌抑制,即松弛作用;後者使平滑肌興奮,即收縮作用。而在內括約肌兩者作用相反。結腸壁內神經節被認為是副交感神經系統。近年來,通過臨床病理、組織化學、電子顯微鏡檢查、藥物反應試驗以及動物實驗等手段,瞭解到結腸及內括約肌的神經支配共分3部分,已如前述。
先天性巨結腸癥的病理改變是由於狹窄腸段無神經節細胞,岡本英三(1988)研究證實在病變腸段未找到神經與肌肉的連接點(缺如),並在神經遞質受體定量測定時,發現無論是膽堿能受體或腎上腺能β受體的含量均較正常腸段明顯減少,從而造成病變腸管及內括約肌痙攣狹窄和缺乏正常的蠕動功能,形成功能性腸梗阻。本應與神經節細胞建立突觸聯系的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在無神經節細胞腸段大量增生變粗,交感神經節後纖維亦明顯增多。大量釋放乙酰膽堿被認為是引起腸段痙攣的主要原因之一,膽堿能神經節細胞缺乏後,阻斷瞭正常的節段性運動和節律性推進蠕動。而來自骶部副交感神經又直接作用於腸壁肌細胞,因而使病變腸管產生持續性強直收縮。此外,也由於神經節細胞缺如,增生的交感神經中斷原有的抑制通路,不能由β抑制受體去影響膽堿能神經,從而產生腸壁松弛,而是直接到達平滑肌的α興奮受體產生痙攣。壁內的非膽堿能非腎上腺素能系統抑制神經元也缺乏,因而失去有效的松弛功能。由於直腸、內括約肌保持在持續性收縮狀態,導致腸道的正常推進波受阻。最後形成糞便瀦留、腹脹、大便不能排出。檢查時可見結腸正常蠕動波不能下傳。無神經節細胞腸管不但缺乏神經節細胞,特別是交感能神經的數目也為之減少,這種幾乎完全處於無神經支配的狀態(Cannon定律),導致腸管強直性攣縮。久之,近端正常腸段疲憊不堪,發生代償性、繼發性擴大肥厚,神經節細胞亦產生退化變性直至萎縮,以致減少或消失。
Swenson將氣囊放入結腸,記錄各段腸管的蠕動,發現正常兒腸管與病變腸段完全不同,前者當腸蠕動進入乙狀結腸時收縮明顯增加;而在無神經節細胞腸管,當腸蠕動傳至乙狀結腸時並無收縮波出現,這一現象當可解釋患兒的便秘與梗阻癥狀。隨著病兒年齡的增大,腸管愈加擴大,便秘進行性加重,而繼發性病變腸段更趨延長,以致波及近端結腸或小腸。
這種長期慢性梗阻的結果必然導致患兒食欲不佳,營養吸收障礙,生長發育差,貧血、低蛋白血癥等。腸內大量細菌繁殖造成菌群失調後,毒素吸收又將引起心、肝、腎功能受損,最後因抵抗力低下感染衰竭或腸炎穿孔而死亡。
臨床表現:
1、胎便排出延遲,頑固性便秘腹脹 患兒因病變腸管長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痙攣段越長,出現便秘癥狀越早越嚴重。多於生後48小時內無胎便排出或僅排出少量胎便,可於2~3日內出現低位部分甚至完全性腸梗阻癥狀,嘔吐腹脹不排便。痙攣段不太長者,經直腸指檢或溫鹽水灌腸後可排出大量胎糞及氣體而癥狀緩解。痙攣段不太長者,梗阻癥狀多不易緩解,有時需急癥手術治療。腸梗阻癥狀緩解後仍有便秘和腹脹,須經常擴肛灌腸方能排便,嚴重者發展為不灌腸不排便,腹脹逐漸加重。
2、營養不良發育遲緩 長期腹脹便秘,可使患兒食欲下降,影響瞭營養的吸收。糞便淤積使結腸肥厚擴張,腹部可出現寬大腸型,有時可觸及充滿糞便的腸袢及糞石。
3、巨結腸伴發小腸結腸炎 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並發癥,尤其是新生兒時期。其病因尚不明確,一般認為長期遠前幾天梗阻,近端結腸繼發肥厚擴張,腸壁循環不良是基本原因,在此基礎上一些患兒機體免疫功能異常或過敏性變態反應體質而產生瞭小腸結腸炎。也有人認為是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但大便培養多無致病菌生長。結腸為主要受累部位,粘膜水腫、潰瘍、局限性壞死,炎癥侵犯肌層後可表現漿膜充血水腫增厚腹腔內有滲出,形成滲出性腹膜炎。患兒全身發問突然惡化,腹脹嚴重、嘔吐有時腹瀉,由於腹瀉及擴大腸管內大量腸液積存,產生脫水酸中毒高燒、肪快、血壓下降,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較高的死亡率。
1.癥狀及體征
(1)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遲:新生兒HD24h未排出黑色胎便者占94%~98%,川中武司報道正常新生兒生後24h以內排胎便者占97.7%,過期產兒為100%,而24~48h以後排便者可能有器質性病變。由於病變腸管痙攣,胎糞無法通過狹窄區,以致大量瀦留於乙狀結腸形成腹脹。約有72%需經處理(塞肛、洗腸等)方能排便,經過治療後有時患兒可以維持數天或1周排便功能,多數患兒又出現便秘。僅有少數病兒出生後胎便排出正常,1周或1個月後出現癥狀。
(2)腹脹:腹脹為早期癥狀之一,約占87%。新生兒期腹脹可突然出現,也可逐漸增加,主要視梗阻情況而定。至嬰幼兒時期由於幫助排便的方法效果愈來愈差,以致不得不改用其他方法,久之又漸失效。便秘呈進行性加重,腹部逐漸膨隆。常伴有腸鳴音亢進,雖不用聽診器亦可聞及腸鳴,尤以夜晚清晰。病兒也可能出現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便秘嚴重者可以數天,甚至1~2周或更長時間不排便。患兒呈蛙形腹,伴有腹壁靜脈怒張,有時可見到腸型及腸蠕動波。觸診時有時可觸及糞石。至幼兒期腹圍明顯大於胸圍,腹部長度亦大於胸部。腹脹如便秘一樣呈進行性加重,大量腸內容、氣體滯留於結腸。腹脹嚴重時膈肌上升,影響呼吸。患兒呈端坐呼吸,夜晚不能平臥。
(3)嘔吐:新生兒HD嘔吐者不多,但如不治療,梗阻加重則嘔吐可逐漸加重,甚至吐出膽汁或糞液。至嬰幼兒期常合並低位腸梗阻癥狀,嚴重時有嘔吐,其內容為奶汁、食物。最後由於腸梗阻和脫水需急診治療,經洗腸、輸液及補充電解質後病情緩解。經過一段時間後上述癥狀又復出現。
(4)腸梗阻:Klein統計新生兒腸梗阻中,HD占第2位,第1位為壞死性腸炎。梗阻多為不完全性,有時可發展成為完全性,新生兒期梗阻情況不一定與無神經節細胞腸段的長短成正比,Martin均曾見到全結腸型無神經節細胞癥1歲之前仍可排便之病例。除少數合並小腸結腸炎病兒外,多數患兒經過治療可以緩解一段時間。無神經節細胞腸管持續性痙攣狹窄,使病兒長期處於不完全性低位梗阻狀態,隨著便秘癥狀的加重和排便措施的失效,病情可轉化為完全性腸梗阻,而須立即行腸造瘺術以緩解癥狀。個別患者平時雖能排出少量稀便氣體,但腸腔內已有巨大糞石梗阻。
(5)肛門指檢:直腸肛管指診對於診斷新生兒巨結腸癥至關緊要。它不但可以查出有無直腸肛門畸形,同時可瞭解內括約肌的緊張度、壺腹部空虛以及狹窄的部位和長度。當拔出手指後,由於手指的擴張及刺激,常有大量糞便、氣體排出呈“爆炸樣”,腹脹立即好轉。如有上述情況應首先考慮巨結腸的可能。嬰幼兒時期肛檢有時可觸及糞塊,拔出手指時或有氣體及稀臭糞便排出。
(6)一般情況:新生兒由於反復出現低位性腸梗阻,患兒食欲不振,營養不良、貧血、抵抗力差,常發生呼吸道及腸道感染,如腸炎、肺炎、敗血癥、腸穿孔而死亡。至幼兒期,除上述癥狀外,患兒長期處於低蛋白血癥,生長發育均差,加之腸內大量細菌繁殖毒素吸收,心、肝、腎功能均可出現損害.嚴重時患兒全身水腫,以下肢、陰囊更為顯著。
2.臨床分型 先天性巨結腸癥的分型相當混亂,有人以解剖為依據,有人以臨床為準繩,也有人按治療方法的不同而分類。甚至名詞相同而病變范圍各異,如“短段型”的定義,有的作者以病變局限於直腸遠端為準,而另一些作者則認為病變累及直腸近端,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亦屬短段。有鑒如此,我們參照病變范圍,結合治療方法的選擇,臨床及療效的預測暫作如下分型。
(1)超短段型:病變局限於直腸遠端,臨床表現為內括約肌失弛緩狀態,新生兒期狹窄段在恥尾線以下。
(2)短段型:病變位於直腸近、中段,相當於第2骶椎以下,距肛門距離不超過6cm。
(3)常見型:無神經節細胞區自肛門開始向上延至第1骶椎以上,距肛門約9cm,病變位於直腸近端或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甚至達乙狀結腸遠端。
(4)長段型:病變延至乙狀結腸或降結腸。
(5)全結腸型:病變波及全部結腸及回腸,距回盲瓣30cm以內。
(6)全腸型:病變波及全部結腸及回腸,距回盲瓣30cm以上,甚至累及十二指腸。
上述分型方法有利於治療方法的選擇,並對手術效果的預測和預後均有幫助。以上各型中常見型占75%左右,其次是短段型。全結腸型占3%~5%,亦有報道高達10%。
3.合並畸形 先天性巨結腸癥合並其他畸形者為5%~19%,國內王氏報道為18.9%。亦有報道高達30%左右,其主要畸形有腦積水、先天愚型、甲狀腺功能低下、腸旋轉不良、內疝、直腸肛門閉鎖、隱睪、唇裂、肺動脈狹窄、馬蹄足、腎盂積水等。在諸多畸形中,中樞神經畸形發生率最高,其次是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和胃腸道。尤其是先天愚型占2%~3.4%,至於中樞神經系統畸形多見的原因,可能由於神經細胞對有害環境的耐受力均低,並同時被相同因素損害所致。
診斷先天性巨結腸,主要根據臨床表現,確診則需要X線鋇劑灌腸、直腸肛管測壓、直腸活檢、組織化學等客觀檢查方法。
新生兒巨結腸的癥狀需要與胎糞性便秘、腸閉鎖或狹窄、肛門直腸畸形等病鑒別。用小指肛診後,巨結腸病兒能大量排出胎便及氣體,隨之癥狀緩解。因此,對新生兒腸梗阻,常規做肛診檢查,不僅有助於診斷和治療新生兒巨結腸,而且可避免或減少錯誤診治。
6個月以上病兒,有慢性便秘等癥狀、又有新生兒巨結腸史,診斷先天性巨結腸較容易,否則須除外肛門直腸畸形等病所致續發性巨結腸,以及克汀病、飲食性便秘、特發性巨結腸等癥。肛診時,短段型先天性巨結腸的肛門緊縮,直腸明顯擴張積便或積氣;普通型先天性巨結腸的直腸壺腹消失,處於緊縮(不是狹窄)狀態,但這種狀態並不恒定,直腸可因積存糞便而被動擴張。故不能根據肛診檢查結果確診先天性巨結腸及其分型。另外,肛診時還要註意先天性巨結腸病兒糞便的氣味、性狀等特點。
再次強調,對先天性巨結腸病兒必須做肛診檢查,一是有助於診斷,二是有利於鑒別。
疾病預後
多數病人預後滿意,經過較短時間的恢復,可以正常進奶,腹脹消失,能夠自主排便,體重增長,生長發育可達正常同齡兒水平。
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術後齒線上吻合口狹窄、直腸粘膜脫垂、間斷及反復的腸炎、排便障礙等,嚴重的並發癥有術後腹腔盆腔出血、肌鞘內感染、拖出腸管盆腔內扭轉等。
部分病人術後腸功能恢復較慢,術後容易便頻、便稀,完全恢復至少需要1-2月。較少病人術後癥狀改善不明顯,甚至反復出現腸炎合並腹脹等,需對癥相應措施處理,必要時住院治療。
保健品查詢先天性巨結腸中醫治療方法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
①耳針:腎、交感、皮質下等穴位。
②穴位註射:腎俞及大腸俞穴註射人參、ATP、新斯的明,1次/d,交替註射。
③擴張直腸肛管:每天擴張直腸肛管1次,金屬擴張或支架擴張狹窄段,每次半小時。
④中藥內服:腹部高度膨脹、便秘、糞便滯積時用行氣通下法,應用鬱李仁、胡麻仁、厚樸、枳殼等;大便不暢,糞稀而奇臭者以補氣助陽,行氣導滯法治之,用黨參、黃芪、巴戟天、九香蟲、枳實、厚樸等;氣血俱虛、津血枯燥而大便不通者,以益氣養血潤燥為主,佐以行氣化瘀,用黨參、當歸、生地等。
中藥材查詢先天性巨結腸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盡可能切除病變腸管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非手術治療及腸造瘺術,是因病兒年齡或技術條件限制,為維持排便及生長發育而采取的治療措施。
先天性巨結腸的治療方法和手術時間尚無統一意見,一般應根據病變的范圍、癥狀的程度、全身的營養狀態以及外科醫師對所選術式熟練程度的掌握等情況選擇具體的治療方法。
1.保守治療 此方法的目的是用各種方法達到每天或隔天排便1次,解除低位腸梗阻癥狀。但是,由於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的癥狀頑固,使用單一方法不久後就會失效,往往需要多種方法交替或聯合使用。即使如此,有時也很難維持正常排便。
(1)口服潤滑劑或緩瀉劑:如石蠟油、酚酞(果導片)、番瀉葉、大黃等。
(2)塞肛:用開塞露或甘油栓塞肛,每天或隔天1次。
(3)灌腸:0.9%鹽水灌腸是有效的治療方法。灌腸時必須註意鹽水用量及排出情況,如鹽水灌入後不能排出,需註入甘油、50%硫酸鎂液,待大便軟化後再次灌洗,應註意小腸炎的發生,如有腹脹、發熱、水瀉等癥狀時應及時住院。
2.手術治療
(1)結腸造瘺術:國外學者多主張確診後立即造瘺,國內除病情危重且高度腸梗阻,一般狀況惡劣,為搶救生命時,很少做腸造瘺術。但近來有觀點認為,對於梗阻時間久,擴張腸段已波及至升結腸及回盲部的患兒,主張先行造瘺術,使部分擴張的結腸能基本恢復正常,從而減少瞭結腸的切除范圍,避免患兒術後的營養不良及發育阻礙等多方面問題。其造瘺部位一般多主張在乙狀結腸神經節細胞正常腸段,因該段造瘺可以保留最大的結腸吸收范圍,而且第2次根治手術時,關瘺與根治術可一次完成。如長段型不能行乙狀結腸造瘺,而行橫結腸造瘺時,其部位應在結腸肝曲部位,這樣可以避免損傷脾曲,不致影響根治手術拖出結腸的長度。無論在何處造瘺,其瘺口必須有正常的神經節細胞,否則術後仍不能排便,癥狀也不能緩解。
(2)巨結腸根治手術:在診斷明確後,充分做好術前準備,排空腸腔內瀦留的大便,1~2次/d。鹽水灌腸同時口服緩瀉藥物,改善患兒全身營養狀況,常規腸道準備。爭取早日施行根治性手術。在新生兒期亦可進行,一般在嬰兒2個月後體重4kg以上時施行手術較為安全。手術目的是要達到既要排便通暢而又不致大便失禁,應以齒狀線以上0.5~1.5cm開始切除狹窄段腸管和近端有明顯肥厚且擴張的結腸,再將近端腸拖出與肛管吻合,其基本手術方法有4種。
①結腸切除、直腸後結腸拖出術(Duhamel):操作較簡單。鈍行遊離有擴張的結腸和直腸後壁周圍組織,在恥骨平面切斷直腸,遠端腸管雙層閉合。切除擴張的結腸,近端結腸經過骶前間隙拖到會陰部,在拖出的結腸前壁與原直腸後壁間用特制的環形鉗鉗夾,鉗夾的腸壁壞死脫落後兩個腸腔相通。本法的缺點是術後有盲袋形成,造成繼發性便秘的大便溢出性失禁。近年來,國內有多種改良術式避免盲袋的產生,減少並發癥,提高療效。
②直腸黏膜切除、結腸經直腸肌鞘內拖出術(Soave):本法亦可用於傢族性多發性結腸息肉病,不需要解剖盆腔,不會損傷骶叢神經,無肛門或膀胱失禁之虞。但直腸肌套管易萎縮,肌套內有時感染。術後容易發生狹窄和小腸結腸炎,內括約肌正常松弛少。
③拖出型直腸、乙狀結腸切除術(Swenson):廣泛分離盆腔及遠端結腸,切除擴張、肥厚的結腸,直腸從肛管內翻出,結腸再由翻轉的直腸內套出,在會陰進行結腸與肛管的斜行吻合。此術操作范圍大,容易損傷支配膀胱、直腸的神經。在腹腔內切除結腸,腹腔感染可能性較大,早期並發吻合口漏較多,適合於較大兒童。
④經腹直腸、結腸切除術(Rehbein):切除有病變的腸管,結腸與直腸吻合在恥骨平面下1~2cm處進行,根據病兒的年齡保留肛管及直腸遠端3~7cm。本術未切除肛管及直腸末端的無神經節細胞段,術後便秘較多,內括約肌持續痙攣,缺乏直腸、肛管松弛反射。術後應進行長期的擴張,必要時應切斷肛門內括約肌。根據國外隨訪術後腹瀉、失禁及便秘均比Soave術明顯減少。術後晚期並發癥較多,包括便秘、腹瀉、污糞、失禁、小腸結腸炎及腸梗阻。便秘的原因為無神經節細胞腸段切除不徹底,保留括約肌失弛緩癥,吻合口狹窄。
近年來,國內大都采用Duhamel的改良術式,其改良術方法有:①北京兒童醫院用環鉗吻合術代替縫合法。②中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應用直腸結腸切除、斜端吻合術等都獲得良好效果。它減少直腸周圍的損傷,保留排便控制功能。③結腸直腸“Z”形吻合術,結腸與直腸直接吻合,兩者間無隔膜,腸腔大,不存在盲袋與閘門,吻合後的腸腔通暢無阻。④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形”吻合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癥。手術操作在盆腔外進行吻合,有效避免瞭盆腔內污染,且仍保持吻合前高後低,已取得理想的療效。中南大學湘雅第二醫院小兒外科采用改良的Dtahamel lkeda術式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癥124例以及“心形”吻合術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癥20餘例。通過初步比較,其療效無明顯差異,手術的效果與手術者熟練程度,操作細致和術前準備有密切關系。近來,國內外已應用吻合器及腹腔鏡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癥,均已有可喜的成績。筆者近年來也開展瞭吻合器施行新生兒先天性巨結腸癥的救治術,取得良好的效果。為根治先天性巨結腸癥又開辟瞭一新的途徑。
全結腸型的先天性巨結腸癥在切除全部結腸後,常有稀便和夜間失禁,術後死亡率高達20%左右。多用Martin術,切除脾曲以前的結腸,將降結腸以下與小腸進行長距離的側側吻合術,拖下的小腸與直腸肛管間可按Duhamel鉗夾法處理。保留的結腸仍有吸收水分的功能,腸蠕動在側側吻合的小腸結腸間緩慢進行。
3.術後並發癥的預防及處理
(1)傷口感染:傷口感染約占7.4%~17.6%,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內切除巨大腸管、盆腔縫合時糞便泄漏,導致盆腔、腹腔、傷口污染所致。除此之外,某些長期便秘病兒腸內容物大量貯積,形成巨大糞石,術前無法清除,術時掏出糞塊以致嚴重污染腹腔。其預防方法是術前必須經過10~14天結腸回流灌洗,完全清除積糞,並將每天吃下食物灌洗幹凈。術前除口服抗生素外,並附加藥物保留灌腸,術時最好避免在腹腔內切斷、縫合腸管。對於已形成糞石術前難以經直腸粉碎流出者,術時應註意保護傷口,糞石兩端腸管鉗夾,將糞塊與腸管整個切除,以免掏糞時之污染。如病情不允許可在清除糞塊後先做腸造瘺,待數月後再行根治術。Skaba報道有6.4%因傷口感染合並裂開、腸管脫出,必須再次手術回納腸管並減張縫合。巨結腸術後腸脫出者,除腹脹及小兒哭鬧時腹壓突然增加沖擊腹壁,以致縫合線撕裂外,主要原因是傷口感染所致。
(2)尿瀦留:尿瀦留多數可在3~5天內恢復,少數持續時間較長。Swenson手術因盆腔廣泛分離,易損傷盆叢神經,造成術後膀胱收縮無力尿瀦留。文獻有報道成年後影響陰莖勃起、射精不良之病例。筆者醫院早期曾遇1例術後尿瀦留,1月後仍須腹部加壓幫助排尿,直至數年後恢復正常。預防這一並發癥的方法主要是減少盆腔損傷,尤其是新生兒應貼近腸壁分離,減少拉鉤向兩側擠壓牽拉,以致拉鉤在盆壁上壓榨神經分支造成損傷,一旦發生尿瀦留,應放一留置導尿管,定時鉗夾開放,輔以針灸、理療等措施,多可順利恢復。
(3)吻合口漏:吻合口漏發生率為3.4%~13.3%,是根治術早期最嚴重的並發癥,往往造成盆腔膿腫,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其原因較多:
①結腸末端血供不良:術後缺血壞死吻合口裂開,因此在決定下拖腸管前必須確認末端腸管血供良好。下拖過程中系膜不可旋轉扭曲或牽拉過緊,以致損傷血管。吻合時一旦發現腸管血供不良,必須切除該腸管,直至血供良好處方可吻合。
②盆腔感染:凡是在盆腔內吻合的術式如Rehbein、Ikeda、Kasai等均易發生盆腔感染,吻合口浸泡於膿腔之中造成吻合口漏。
③鉗夾過高:鉗夾頂端應距盲端縫合線大於0.5cm,,Duhamel手術及其各種改良鉗夾術均需在恥骨聯合水平切斷直腸,封閉殘端。結腸通過直腸後拖出肛門縫合,結腸前壁與直腸後壁鉗夾,夾間腸壁壞死,使兩腸管貫通成一腸腔。若鉗夾時鉗子頂端距封閉之盲端過近,以致縫合處缺血壞死,腸內容物漏人腹腔。原始Duhamel術鉗夾時用鼠齒鉗,頂端尖齒咬穿腸壁致使穿孔感染。當今多數術者已改用特制環鉗。
④鉗夾後腸壁張力過大,粘連處撕裂,為瞭消除原始Duhamel術式的盲袋與閘門,許多術者改用結腸直腸前壁直接鉗夾,因而腸管牽拉過緊,張力過大,以致壞死後粘連處裂開。因此除腸管不可牽拉過緊外,應在盆腔內檢查環鉗,並且在環鉗頂部將結腸直腸縫合數針,以減輕張力,有利於愈合。
⑤吻合口腸壁間夾雜脂肪垂及大量疏松結締組織,以致愈合不良吻合口裂開,這是非常多見的原因之一。在腹腔遊離結腸時,可見預定吻合腸段常附有大量脂肪垂及血管組織,必須予以分離結紮,使腸壁漿肌層裸露,以利吻合口愈合。直腸分離盆腔段用手指鈍性分離,往往將直腸周圍結締組織一並分下,如不進行清除,則結腸直腸吻合後,兩側肌層無法緊貼愈合,必將造成愈合不良而產生吻合口漏,曾有醫院經常發生吻合口漏,自采用此步驟後已杜絕再次發生。筆者近年在全國各地協助施行巨結腸根治術,尚無一例發生吻合口瘺。
⑥夾鉗脫落過早,Duhamel手術均須使用夾鉗,一般將鉗子合攏1~2齒即可,脫鉗最佳時間為術後7~8天,第5天可以緊鉗1次。如果9天後夾鉗仍不脫落,需切除鉗間壞死組織取下夾鉗。然而有時鉗夾過緊,腸壁壞死過早,於3~4天夾鉗脫落,由於直腸結腸尚未牢固粘連,以致吻合裂開,導致盆腔腹腔感染。
⑦縫合不當,Duhamel手術,須將直腸肛管壁後1/2切除與結腸吻合,其前壁1/2鉗夾,有時在縫、夾交界處漏針或留一間隙既未縫到也未夾住,術後可能糞液滲入而產生直腸周圍感染,影響吻合口愈合。
一旦出現吻合口漏,並已擴散到盆腔或腹腔,估計單純引流、禁食、抗感染不能控制者,應及時做回腸造瘺。否則不但感染發展危及生命,而且往往在盆腔、肛周形成多個膿腫、壁龕、竇道及死腔。久而久之,肉芽組織增生,黏膜長入竇道內,再次手術時難將黏膜切除幹凈。拖下的腸管因黏膜再生形成夾層,黏膜分泌物引流不暢,反復感染形成瘢痕增殖及肛門失禁,雖多次手術,亦難以建立正常功能。
(4)結腸回縮:
①早期Swenson手術,因近端結腸遊離長度不夠充分,勉強拖下吻合,術後結腸回縮吻合裂開。遇此情況隻有暫行回腸造瘺,並等待回縮停止,根據回縮之長短,愈合情況再決定治療方法。其根本預防方法是拖出結腸必須具有足夠長度,張力不可過大。
②在施行Soave手術時,目前多用一期吻合,拖出結腸應在無張力情況下,比吻合部長0.5~1cm切斷吻合,給術後結腸回縮留有餘地,切不可在強拉下切斷吻合。而在TCA或息肉病做Soave手術時,需將回腸由直腸鞘內拖出吻合,因回腸回縮率高,達5cm左右,如行一期切斷吻合時,須預留長度以防吻合口裂開回縮,造成盆腔感染,肛管瘢痕形成而狹窄。我們常於肛門外留置回腸10cm,用海綿鉗鉗夾1/3,腸腔內放留置肛管,既保證排出液氣通暢,又可防止回縮。約10天後,回腸與肛管粘連,再切除肛門外多餘腸管。
(5)吻合口狹窄:
①吻合口狹窄者,早期占10.5%~23.8%,晚期仍有10%左右。引起狹窄最多見的原因是鉗夾,Duhamel術為使結腸直腸貫通必須用血管鉗或特制夾具鉗夾。鉗夾後兩層腸壁被壓軋缺血壞死,而相鄰腸管炎性反應嚴重增厚粘連,形成寬厚的瘢痕狹窄環。因而有人主張常規進行擴張半年,以治療此類狹窄。
使用血管鉗鉗夾者,因肛門直徑僅1.5cm左右,兩鉗呈倒V形置入,鉗間距離很小,實際上夾除之腸壁僅為一小裂隙,故引起狹窄。以筆者之見夾鉗弊多利少,實應摒棄和改進。
②環形縫合:Swenson及Rehbein術,均需將結腸直腸對端吻合,術後瘢痕攣縮環形狹窄,目前我們用心形斜吻合術,擴大吻合口周徑,已可防止這一並發癥。
③Soave術式:結腸由直腸鞘內拖出,肛管為雙層腸壁組成,容易收縮狹窄,其預防方法為直腸鞘上部切開,術後擴肛數月。
④盆腔感染後吻合口裂開,愈合後直腸周圍大量瘢痕形成冰凍骨盆嚴重狹窄,一旦發生隻有早期堅持擴肛。
(6)盲袋和閘門綜合征:盲袋和閘門為Duhamel手術特有並發癥,發生率為6%~17.5%,其原因乃直腸結腸間隔鉗夾過低。隔前直腸形成盲袋,隔本身下垂形成閘門。肛門收縮時糞便向前進入盲袋,久而久之盲袋內形成一大糞石。向前壓迫膀胱,導致尿頻尿急。向後壓迫結腸引起梗阻。閘門下垂,致使括約肌不能收緊關閉肛門,導致污糞。遇此情況需重新鉗夾去除直腸結腸間隔,保持排便通暢。筆者醫院早期病例,術後10年以上仍有來院需去除間隔者。
(7)小腸結腸炎:巨結腸根治術後發生小腸結腸炎者占10%~18%,其原因尚未完全明瞭,學者們認為與狹窄段痙攣梗阻、細菌繁殖毒素侵蝕腸黏膜以及免疫功能異常有關。小腸結腸炎可發生於圍手術期或數月以後,特別是術前已有結腸炎者術後更易發生。一旦出現小腸結腸炎癥狀:患兒腹瀉、稀臭水樣糞便、腹脹、發熱,應及時給予廣譜抗生素靜脈滴註、糾正酸中毒及脫水,必要時亦可給予慶大黴素、甲硝唑、潑尼松保留灌腸。嚴重的小腸結腸炎常可引起敗血癥、脫水、休克及DIC死亡。
近年來時有報道根治術後合並缺血性壞死性腸炎,發病率約為4.5%,預後兇險,病死率更高。檢查患兒多有腹脹、腸型、大便稀臭合並有鮮血排出。纖維結腸鏡檢:常可見黃豆大小潰瘍。
假膜性腸炎是根治術後腸炎的另一類型,病死率高達50%。患兒大便培養可發現頑固性梭狀芽孢桿菌,作血清或大便毒素檢查多呈陽性。結腸鏡檢,見腸壁出現大量黃色假膜斑塊,斑塊多在黏膜腺開口處,由多形核中性粒細胞及纖維蛋白滲出物組成。其有效治療方法是口服或靜脈給予萬古黴素50~100mg/(kg·d)或甲硝唑,常用廣譜抗生素無益且有害。
(8)術後腸梗阻 根治術後發生腸梗阻約占9.6%~12.7%,引起梗阻的原因多為術後腸粘連,極少數為術後腸套疊。腸管大量切除後,腹膜創面暴露,易引起粘連,關腹時應將其腹膜化。腸系膜根部缺損應仔細封閉,以防形成內疝。腸管整理檢查有無憩室等。當結腸大量切除時應註意腸系膜勿旋轉扭曲。早期出現癥狀者給予保守治療:胃腸減壓、禁食、中藥灌胃等,多數可以達到緩解癥狀而治愈,需剖腹探查者極少。術後晚期出現梗阻者,如保守治療無效應及時手術。
(9)污糞、失禁:巨結腸術後早期發生污糞失禁高達30%~40%,患兒排稀便時常常有少量糞便污染內褲,尤其是夜晚熟睡,糞水溢出污染被褥。輕者偶有發生,重者每晚出現。甚至肛門失禁,失去控制能力。污糞多數在半年後好轉,1年左右痊愈。晚期仍有污糞者占20.5%,失禁約10%。引起這一並發癥的原因,主要在於切除括約肌過多,通常切除1/2或者更多。內括約肌切除過多容易發生污糞,相反保留過多,又可出現內括約肌痙攣便秘復發,究竟切除多少為恰當,臨床醫師難以掌握。國外學者亦有同感。因此筆者改用直腸肛管背側縱切,心形斜吻合術。既全部保留瞭括約肌功能,又徹底解除內括約肌痙攣,有效地防止瞭上述並發癥的發生。
(10)便秘復發:根治術後約有10%的患兒發生便秘,其原因如下:
①狹窄段切除不足:巨結腸的根本病因是由於結腸末段缺乏神經節細胞,喪失蠕動功能造成功能性腸梗阻。近端結腸擴大肥厚,繼發性神經節細胞變性,以致加重梗阻及全身癥狀。倘若病變腸段切除不足或由於某一術式而保留過長(5~7cm),術後必然發生無神經節細胞腸管痙攣狹窄、便秘。若診斷為切除不足者,應進行擴肛治療。無效者行肛門路內括約肌切除術。
②近端擴大腸管切除不足:患兒病程越久,則近端結腸繼發性擴大變性越長,腸壁神經節細胞出現空泡變性功能喪失。所以手術時宜盡量切除病變腸段,保證拖下腸管功能正常。倘若切除不足,癥狀復發,不但治療不易,再次手術損傷及並發癥更多。個別病例,術時拖下腸管病理檢查正常,術後癥狀復發,再次活檢時發現神經節細胞缺乏或消失,其原因可能與術中損傷或缺血有關,因此必須註意術中預防措施。
③腸炎反復發作:患兒術後小腸結腸炎,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大量細菌毒素吸收,腸壁神經節細胞變性退化失去蠕動功能。梗阻和腸炎互為因果,導致便秘復發。必須強調對腸炎應及時診斷給予有效治療,防止癥狀復發。
④類緣性疾病:一些類緣性疾病,其臨床癥狀酷似巨結腸癥。如神經節細胞過少癥、神經節細胞未成熟癥、神經節細胞發育不全癥等。這些疾病往往不易鑒別,過去多以先天性巨結腸癥而手術。當術後復發,再次核查病理切片時方被診斷。其治療方法宜切除全部病變腸管,如病變范圍廣泛預後不佳。
⑤合並神經系統病變:文獻報道巨結腸合並有先天愚型及神經性耳聾以及中樞神經病變者,治療效果不佳,易出現便秘復發癥狀。
(二)預後
新生兒HD診斷治療均十分困難,多數文獻報道,采用常規洗腸等保守療法,半年內病死率為50%~70%,1年達70%~90%。腸炎發生率為20%~30%左右,腸穿孔約為3.4%~6.4%。國內餘氏亦報道新生兒保守治療及腸造瘺術後總死亡率仍高達40%。新生兒根治手術死亡率為3.1%~12%,近年來也有少數病例報道根治術未發生死亡者。因此對新生兒的HD診治應特別慎重,根據患兒一般情況及病變腸管的長度、醫院設備及條件,可分別選擇中西醫結合非手術療法,經肛門路手術及根治手術。
雖然嬰幼兒HD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手術危險性逐漸降低。但是根據國外大宗病例報道,根治術後並發癥仍然較多。術後傷口感染約占10%,吻合口漏約7.2%,腸梗阻11.2%。遠期隨訪肛門失禁仍有13.6%,便秘復發9.4%,腸炎7%,死亡2.2%,需再次手術者占8.1%~12.9%。國內隨訪1017例,大致和上述並發癥相同。近年來Shonc(1994)報道術後早期並發癥占25%以上,晚期並發癥近40%,Boley術後約一半出現早期梗阻癥狀,78%發生腸炎,術後便秘復發占21.9%,腸瘺3.3%,死亡3.3%。Skaba報道94例Kasai術後,傷口感染12.7%,吻合口裂開11.7%,吻合口狹窄10.6%。該學者收集文獻共4431例,術後死亡率為0%~3.4%,吻合口狹窄3%~21%,吻合口漏3.4%~13.3%,術後便秘復發約占10%左右,腸炎5%~10%。從上述資料已不難看出,HD根治手術後並發癥仍然多而嚴重,尤其是遠期隨訪時仍有10%~15%需再手術;晚期病死率約2.2%~3.4%。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先天性巨結腸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直腸肌層活檢 Swenson(1955)最先采用該法,準確率為98%。從直腸壁取肌層活檢,證實肌間神經節細胞缺如診斷先天性巨結腸,理論上是最可靠的方法,但因存在一些缺點,故目前並非必要:①Smith(1968)經組織學檢查發現,生後神經節細胞有一發育和成熟過程,直腸肌間叢尤其明顯,黏膜下叢又落後幾周,如不註意,可把正常兒診斷為先天性巨結腸或同源病。②正常直腸在齒狀線上方有一低神經節細胞區,在該區內取材可把正常兒診斷為先天性巨結腸或同源病。故強調取材高度在齒狀線上方至少新生兒2cm,1歲以內2.5cm,1~3歲3cm,4歲以上3.5cm,如此,短段型巨結腸病兒又易漏診。③小兒肌層活檢有腸穿孔、出血、感染等並發癥,術後瘢痕可影響根治性手術。新生兒因肛管狹小、直腸壁薄、操作不便等,更易發生並發癥。
另外,肌層活檢是診斷先天性巨結腸同源病的主要根據。
2.直腸黏膜活檢 直腸黏膜活檢僅吸取一小塊黏膜。經不斷改進,該法簡單、安全可靠,可不需麻醉,不必住院。檢查方法有組織學、組織化學及免疫組織化學。組織學檢查主要用HE染色判斷神經叢中神經節細胞的有或無。該法簡單,但不準確;乙酰膽堿酯酶等組織化學檢查方法,需要新鮮組織標本和冷凍切片機等技術條件,新生兒期因乙酰膽堿酯酶活性較低,易出現假陰性結果;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準確性高,但因試劑昂貴,目前尚不適於做常規診斷方法。王怡平等(1991)采用神經元特異性稀醇化酶(NSE)免疫組化法,檢查32例懷疑先天性巨結腸病兒,無一例誤診;徐本源等(1995)用NSE和S-100蛋白,診斷先天性巨結腸,準確率達100%。NSE為神經節細胞內酶之一,是神經節細胞的標志,NSE抗體與神經節細胞及神經纖維內NSE結合,使神經組織清晰可見。發育未成熟的神經節細胞也容易辨認,並容易與炎性細胞、淋巴細胞、施萬細胞、巨噬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等區別;S-100蛋白是一種神經系統周圍成分的標記物。應用NSE和S-100蛋白兩種組化方法,異途同歸、互為佐證,尤其是對新生兒期先天性巨結腸,有重要診斷價值。我們(1998)應用免疫組化技術,檢測30例先天性巨結腸的無神經節細胞段和正常段腸管中P75NGFR的分佈情況,認為該法操作簡單、結果準確,可用於診斷先天性巨結腸。目前,同濟醫科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及中國醫科大學都開展瞭組織化學及免疫組化檢查。
1.X線鋇劑灌腸 X線下鋇劑灌腸是判定病變范圍和選擇術式的重要依據。鋇劑灌腸目的是顯示痙攣段及其上方的擴張段,因此確認擴張段即可,不要過多灌入鋇劑繼續向上檢查,以免加重病兒腹脹及其危險。
痙攣段范圍在降結腸以下者,側位顯示最清,故一般僅攝帶肛門標記的側位X線片,但痙攣段達乙狀結腸時從正位觀察才能全面。X線鋇劑灌腸的診斷率,目前仍徘徊在90%左右,其原因主要有3個:①新生兒巨結腸確診困難,一般認為新生兒巨結腸的形態學改變,生後2周才形成,有的需要3~4周甚至幾個月。盡管開展瞭灌腸後24~48h,動態觀察鋇劑貯留或排泄的功能性改變,但梗阻癥狀很重時,鋇劑灌腸後必須洗腸或手術,不允許延遲觀察;並發腸炎時,難於保留鋇劑達24h以上。②對短段型先天性巨結腸,尤其是超短段型先天性巨結腸,難與特發性巨結腸鑒別。③對特殊型先天性巨結腸易於漏診或誤診。
2.直腸肛管測壓 是診斷先天性巨結腸的有效方法,具有經濟、簡便、快速而安全,以及無損傷性,可反復檢測等優點。關於測壓診斷先天性巨結腸的準確率,文獻報道不一(76%~100%)。研究證明,正常兒直腸內氣囊註入2~3ml氣體後,1~3s內肛管壓力迅速下降(稱正常反射),而先天性巨結腸病兒,向直腸內氣囊註入很多氣體,肛管壓力都不變(稱陰性反射),即無直腸肛管反射或無正常反射,有的先天性巨結腸病兒,肛管壓力不但不下降,反而上升(稱異常反 射)。陰性反射和異常反射統稱為病理反射,經檢測156例慢性便秘病兒,直腸肛管測壓的準確率為93.33%,其中誤診率為2.88%(104例病理反射者,3例除外先天性巨結腸:2例為新生兒,6個月後復查正常;另1例為胎糞性腹膜炎),漏診率為7.69%(52例有正常反射者,4例為先天性巨結腸病兒)。為提高測壓診斷的準確性,必須註意檢測方法和判斷標準。
直腸肛管測壓診斷新生兒巨結腸應當慎重。有作者動態檢測50例正常新生兒,僅13例於生後第1天出現正常反射,48例(96%)在生後1周內出現正常反射,另2例因出院未能連續檢測,分別在生後100天和8個月測檢時出現正常反射。理論上應該說,新生兒生後自動排便,標志有直腸肛管反射,但經測壓觀察,我們認為這種剛剛形成或建立的反射,並未成熟也不穩定,故測檢中不易顯示或捕捉。
目前一致認為,診斷和鑒別超短段先天性巨結腸與特發性巨結腸的最可靠方法,是直腸肛管測壓檢查
先天性巨結腸病兒,在新生兒期因出現急性腸梗阻癥,開腹探查屢見不鮮;在年長兒期,誤將糞石當腫瘤開腹也時有發生;也常因癥狀不典型而延誤診斷和治療。誤診、誤治原因,主要是病史不清,查體不細,其次才是缺乏對先天性巨結腸的瞭解和認識。先天性巨結腸須與下列病癥相鑒別。
1.新生兒期
(1)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該癥為最常見的低位腸梗阻原因。肛門閉鎖或僅有瘺孔時,經仔細望診就可辨認這類異常肛門,但肛門正常的直腸狹窄或閉鎖,還需經肛診及X線檢查證實。
(2)先天性腸閉鎖或狹窄:低位的腸閉鎖或狹窄也為低位腸梗阻表現,肛診後沒有胎便或僅有少量灰白色膠凍樣便(腸狹窄可有少量胎便)。X線鋇劑灌腸顯示病變遠端結腸異常細小(胎兒型結腸),鋇劑不能通過病變部位(閉鎖)或者很難通過(狹窄)病變部位。
(3)功能性腸梗阻:功能性腸梗阻常見於早產兒,Nixon等(1968)對這類病兒經直腸肛管測壓檢查,證明缺乏正常反射,認為與肌間神經節細胞不成熟有關。其他疾病也可引起新生兒功能性腸梗阻,諸如呼吸困難、感染中毒、腦組織損傷等。
(4)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新生兒的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多與生後窒息、乏氧、休克等原因有關。除沒有生後便秘史外,臨床癥狀常不易與新生兒巨結腸腸炎鑒別。
(5)胎糞性腹膜炎:胎糞性腹膜炎與胎兒期腸穿孔有關。出生前穿孔未閉合者,生後因腸內容物進入腹腔而發生穿孔性腹膜炎;出生前穿孔已愈合者,無菌的胎便進入腹腔後,引起胎糞性腹膜炎,致小腸廣泛粘連及胎便鈣化,可發生粘連性腸梗阻。
(6)單純性胎糞便秘:單純性胎糞便秘也稱胎糞塞綜合征,主要因胎便黏稠,致一過性胎便排出障礙,致腸梗阻。這類病兒均為足月新生兒,生後24~48h仍不能自動排泄,出現低位腸梗阻癥狀。該癥經肛診或洗腸等方法排便後,癥狀緩解且不再復發。
(7)胎糞性腸梗阻:胎糞性腸梗阻在我國很少見。該病與胰腺的纖維囊性病有關,是西方國傢新生兒低位腸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發病率約1/2000。該癥中10%~15%病兒因胎便過度黏稠,堵塞回腸遠端而發病。
(8)新生兒腹膜炎:也分原發性腹膜炎和續發性腹膜炎。新生兒原發性腹膜炎少見,多為臍源性感染,有的為血源性,與敗血癥有關。續發性腹膜炎見於新生兒巨結腸穿孔、胃穿、膽道穿孔及闌尾炎等。
2.乳幼兒和兒童期
(1)續發性巨結腸:也稱器質性巨結腸。巨結腸續發於器質性病變或機械性不全梗阻,與長期排便不暢或受阻有關。常見於先天性肛門直腸狹窄、直腸外腫物壓迫、肛門直腸畸形術後或外傷後形成的肛門瘢痕狹窄。經肛門檢查可以確診。
(2)特發性巨結腸:該癥與排便訓練不當有關,特點是無新生兒期便秘史,2~3歲時發病或出現明顯癥狀;慢性便秘常伴肛門污便,便前常有腹痛;肛診感覺除直腸擴張積便外,括約肌處於緊張狀況。直腸肛管測壓有正常反射,是診斷該病和除外先天性巨結腸的最可靠方法。
(3)先天性巨結腸同源病。
(4)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因乙狀結腸過長而大量貯存糞便致慢性便秘,常伴乙狀結腸擴張。
(5)退化性平滑肌病:其癥狀為便秘,慢性進行性腹脹和腸梗阻。除結腸擴張外亦有小腸擴張甚至胃、食管擴張。直腸肛門測壓可見有正常反射。病檢腸管變薄,肌細胞退化壞死和肌纖維再生,並可見炎性病灶,神經節細胞和神經叢移位。
(6)其他原因便秘:如①飲食性便秘:乳幼兒可因母乳不足,代乳品過於濃稠或稀少,或未及時添加輔食;年長兒則為食物過少或過精,較少進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所致。②神經性便秘:為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缺陷所致,例如大腦發育不全、小頭畸形、腦癱及脊髓拴系癥等。③內分泌性便秘:甲狀腺低功時,因胃腸道蠕動減弱,在新生兒期就可出現腹脹、便秘,並進行性加重。病兒特征為智力障礙、面部臃腫、鼻梁寬平、全身肌肉張力低下。基礎代謝率和血清蛋白結合碘降低可以確診。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也可有慢性便秘及結腸擴張。④維生素缺乏:維生素B1缺乏能破壞腸壁中神經節細胞,引起便秘。⑤藥物性便秘:小兒因病長期或大量服用下列藥物可引起慢性便秘:鹽酸哌醋甲酯(中樞興奮藥)、二苯乙內酰脲(苯妥英)、鹽酸丙米嗪(抗抑鬱藥)、抗酸劑及含Codein的藥物。
小腸結腸炎及腸穿孔是先天性巨結腸的常見並發癥,亦是引起死亡最多見的原因。有文獻統計有20%~50%的病兒並發小腸結腸炎,其病死率約30%。腸炎可以發生在各種年齡,但以3個月以內嬰兒發病率最高。90%的腸炎病例發生於2歲以內,以後逐漸減少。即使在根治術後或結腸造瘺術後亦偶有出現結腸炎者。Shono報道術後發生腸炎者占61%而多見於Boley手術後。Soaue報道Sweorson術後腸炎占11.6%。Ikeda報道術後腸炎占33.7%,Soalce術後為19.5%,Boley術後12.1%。因此術後預防治療腸炎成為重要課題。有作者統計先行造瘺術而後發生腸炎者,病死率可以降低。引起腸炎的原因和機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瞭,近10年來對其療效也無顯著改進。許多學者提出小腸結腸炎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腸梗阻 Swenson最早提出腸炎是由於梗阻所致。無神經節細胞腸管痙攣狹窄,缺乏蠕動功能,因而促使腸炎發生。所以國外均主張HD一經診斷立即造瘺,但這一理論不能解釋造瘺術後梗阻已經解除仍有腸炎發生。
2.細菌毒素 巨結腸病人大便瀦留,細菌大量繁殖,菌群失調。1986年Thorns等用梭狀芽孢桿菌抗血清法,檢查13例合並腸炎患兒,其中54%有細菌毒素存在。而非巨結腸排稀便者12例,僅1例毒素陽性。並且在此13例患兒糞便中分離出梭狀芽孢桿菌10例占77%,這些結果均說明梭狀芽孢桿菌與腸炎產生有密切關系。由於細菌毒素的侵襲腸壁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體滲出流入腸腔,造成水瀉、腹脹。毒素吸收後出現高熱(39~40℃),病兒進而產生敗血癥、休克衰竭、DIC、腸穿孔等而死亡。
3.過敏反應 HD小腸結腸炎,無論手術與否均可發生。常常病情兇猛、發展迅速。有的患兒即使一直住在醫院進行細心的洗腸補液,甚至術後亦可突然發病而死亡。所以有學者指出,這些患兒是由於腸黏膜對某些細菌抗原有超敏反應,加之細菌侵入而發生敗血癥死亡。
4.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腸黏膜屏障由3層保護層組成:①細胞前保護層:主要由杯狀細胞分泌黏液所形成的一道物理屏障及正常菌叢形成的微生物屏障和分泌型lgA形成的保護膜;②腸細胞保護層:由腸細胞及多糖蛋白復合物構成;③細胞後保護層:由細胞下結締組織、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共同構成。近年來有人提出小腸結腸炎系局部免疫損害所致。金子十郎研究證實巨結腸嚴重腸炎時,結腸局部產生IgA細胞數目和分泌量均明顯減少和降低。腸壁的IgA系統也有下降趨勢。免疫球蛋白IgA在腸道中起著一種天然的保護膜作用,雙體IgA才能結合補體,固著於革蘭陰性桿菌後,被IgA所活化的補體系統使溶菌酶能消化細菌包壁上的黏多糖。單體IgA亦能通過淋巴管從固有層進入血流,在腸道感染時可以使血清中的IgA增高。巨結腸發生腸炎時破壞瞭正常的免疫反應,因而導致腸炎反復發作。這些患兒抵抗力低下也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人在研究PL鼠腸炎時亦發現患鼠局部免疫球蛋白產生細胞明顯低於對照組,同時發現中性黏蛋白及磷黏蛋白耗盡而且杯狀細胞有絲分裂活動很低。病鼠缺乏磷酸鹽可能導致對細菌的敏感性。Teitelbaum亦報道患鼠在發病時局部免疫球蛋白Ig和白蛋白均明顯下降,上述研究結果均可提示腸炎的發生與局部免疫有關,然而這些局部免疫的缺陷是原發而導致腸炎的發生,抑或繼發於腸炎尚有待進一步證明。
腸炎發生時進行結腸鏡檢查,可以見到黏膜水腫、充血以及局限性黏膜破壞和小型潰瘍。輕擦也容易出血。病變加重時向肌層發展,出現腸壁全層水腫、充血、增厚,在巨大病灶的漿膜層可見有黃色纖維膜覆蓋。如病變進一步發展即可發生腸穿孔,並導致彌漫性腹膜炎。其病理檢查可見隱窩膿腫、變性、絨毛炎性細胞浸潤以及淋巴濾泡增生。1994年Kobayashi用單抗檢測細胞內黏分子(ICAM-1),以瞭解其在HD合並腸炎中的作用,結果發現腸炎時黏膜下血管上皮均可見到明顯著色,而對照組則很少見到。ICAM-1能誘導炎癥時許多組織的白細胞浸潤,且誘導各種細胞出現炎性激素,如幹擾素、白細胞介素-1及腫瘤壞死因子,它在白細胞的黏著及調節血管外白細胞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即使在腸炎發作間隙或未出現前,如果ICAM-1顯色表明有腸炎發生的危險。
有嚴重腸炎時,患兒有頻繁嘔吐、水樣腹瀉、高熱和病情突然惡化。腹部異常膨脹並呈現脫水癥狀。進而發生呼吸困難、衰竭、全身反應極差。少數病兒雖未出現腹瀉,當進行肛門指檢或插入肛管時迅即見有大量奇臭糞水及氣體溢出。腹脹可隨之消減,但不久又行加重。小腸結腸炎往往病情兇險,治療若不及時或不適當可導致死亡。
由於腸炎時腸腔擴張,腸壁變薄缺血,腸黏膜在細菌和毒素的作用下產生潰瘍、出血甚至穿孔形成腹膜炎,腸炎並發腸穿孔病死率更高,尤其是新生兒,可高達70%~80%。
5.水中毒 水中毒多見於乳幼兒。此外,新生兒期用大量低滲鹽水洗腸,輸液過量或過快;年長兒先天性巨結腸,伴有慢性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常有細胞性或間質性水腫,在洗腸或輸液不當時,也容易發生水中毒。急性水中毒主要累及腦、心、肺。腦水腫癥狀為惡心、嘔吐、昏迷或抽搐;也可出現心力衰竭或肺水腫。為預防水中毒,要嚴格控制輸液量;洗腸時用等滲鹽水,不能用肥皂水等低滲液體;要用虹吸法,不得用灌腸法洗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