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腺性唇炎介紹

  腺性唇炎(glandularis cheilitis)又稱口唇黏液腺炎(myxadenitis labiaris)。是唇部黏液腺增生性疾病,伴有導管擴張和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易繼發感染。本病與中醫“繭唇”相類似。如《外科證治全書》記載:“唇上起白皮小泡,漸漸腫大如蠶繭,或唇下腫如黑棗,燥裂癢痛,皆七情火動傷血”。


原因

  (一)發病原因

  先天性:有遺傳性傢族史,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多發生於兒童或青年,部分患者可發生癌變。

  後天性:可由刺激引起,如吹號等。或可由牙膏、漱口水、吸煙、口腔衛生不良等引起。日照和精神因素也可致本病。

  (二)發病機制

  以上病因可至小唾液腺的堵塞和(或)感染而致唇部腫大和形成結節。


症狀

腺性唇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分類與臨床表現:

  單純型腺性唇炎:最常見,其唾液腺增生,導管擴張而無炎癥反應。特征性表現為唇部有數個到數十個2~4mm大的黃色小結節,中央下凹,管口擴張,可擠出黏液樣物質。唇黏膜潮濕、結痂、肥厚。唇部增大,可達正常人的2~3倍,若伴繼發感染可發展成化膿性病變。

  淺表化膿型腺性唇炎:又稱Baelz病,本型隻侵及導管而唾液腺本身無影響。唇部腫脹、疼痛、質較硬,伴淺表性潰瘍,表面結痂,痂下有膿性分泌物,去痂皮後,露出紅色潮濕基底部,擠壓時可排出微混或膿性液體。進入慢性階段後,黏膜表面可呈白斑病樣改變。

  深部化膿性腺性唇炎:可累及唾液腺及腺管,為唇部感染伴有膿腫和瘺管形成,膿腫反復發作與瘢痕交互存在,經過緩慢。擠壓唇部可排出膿性液體,唇部增大,自覺疼痛和不適。全身癥狀一般不明顯。有報道40歲以上的本型唇炎,經久不愈時,可發生惡變。

  下唇部腫脹,唇紅多個黃色結節,並伴黏液腺的炎癥性改變。


飲食保健

腺性唇炎吃什麼好?

護理

腺性唇炎應該如何護理?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治療

腺性唇炎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保健品查詢腺性唇炎中醫治療方法

  中藥療法:初起的紅腫、糜爛、滲出者多屬“風濕熱證”,方用“荊防清熱湯”。以反復脫屑、幹燥為主者,可“養陰清熱或養血潤燥”,可用“養陰清熱解毒祛風湯”、“治瘊湯”、“六味地黃丸”或“當歸丸”等。

中藥材查詢腺性唇炎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尋找及去除可疑病因。口服10%碘化鉀溶液10ml,每天3次,1~2個月後可有效。

局部用和緩消炎軟膏或油劑,如:皮質類固醇軟膏、松柄碘擦劑,清涼軟膏或用10%金銀花溶液濕敷。有皸裂者亦可塗2%硝酸銀溶液,鱗屑多時外用蛋黃油、甘草油等。  (二)預後

  有報道40歲以上的本型唇炎,經久不愈時,可發生惡變。 部分患者可發生癌變。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腺性唇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腺性唇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組織病理:正常人的口唇唾液腺導管開口於黏膜部,其與外界接觸的唇紅部缺如或數目很少,而本病中,唇紅部唾液腺增生,腺口擴張、分泌,即異位性增生。主要病理改變為:早期為腺組織增生,腺管擴張,而炎癥是一個繼發過程。在唇紅邊緣及其鄰近黏膜可見增大的唾液腺,其導管擴張。內含嗜伊紅性涎黏蛋白物質。表皮不規則增生,伴有海綿形成,棘層肥厚,並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或呈肉芽腫性改變,有的部位有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


鑑別

腺性唇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需與光化性唇炎,剝脫性唇炎及鱗癌鑒別。


並發症

腺性唇炎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腺性唇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