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腰椎間盤突出介紹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分為:膨出、突出、脫出三種。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西醫的診斷,中醫沒有此病名。而是把該癥統歸於“腰痛”、“腰腿痛”這一范疇內。本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傷科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


原因

  (一)發病原因

  是由於腰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及突出,刺激神經根及竇椎神經產生一系列的臨床表現。

  本病的病因可有以下幾點:

  (1)腰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髓核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含水量的降低,並可因失水引起推節失穩、松動等小范圍的病理改變;纖維環的退變主要表現為堅韌程度的降低。

  (2)外力的作用: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的輕微損害,日積月累地作用於腰椎間盤,加重瞭退變的程度。

  (3)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①椎間盤在成人之後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礎上,某種可導致椎間盤所承受壓力突然升高的誘發因素,就可能使彈性較差的髓核穿過已變得不太堅韌的纖維環,從而造成髓核突出。

  (二)發病機制

  1.主要病因 眾所周知,腰椎間盤在脊柱的負荷與運動中承受強大的壓應力。大約在20歲以後,椎間盤開始退變,並構成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基本病因。此外,腰椎間盤突出癥與下列因素有關:

  (1)外傷:對臨床病例的觀察表明:外傷是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的發病,與之密切相關。在脊柱輕度負荷和快速旋轉時,可引起纖維環的水平破裂,而壓應力主要使軟骨終板破裂。亦有人認為,外傷隻是引起椎間盤突出的誘因,原始病變在於無痛的髓核突入內層纖維環,而外傷使髓核進一步突出到外面有神經支配的外層纖維環,從而引起疼痛。

  (2)職業:職業與腰椎間盤突(脫)出的關系十分密切,例如,汽車和拖拉機駕駛員長期處於坐位和顛簸狀態,以致在駕駛汽車時,椎間盤內壓力較高,可達0.5kPa/cm2,在踩離合器時壓力可增加至1kPa/cm2,容易造成腰椎間盤突出。從事重體力勞動和舉重運動者因過度負荷更易造成椎間盤退變,因在彎腰狀態下,如果提20kg的重物,椎間盤內的壓力可增加到30kPa/cm2以上。

  (3)遺傳因素: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傢族性發病的報道,在國內材料較少;此外,統計數字表明,印第安人、非洲黑種人和因紐特人的發病率較其他民族的發病率明顯為低,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4)腰骶先天異常:腰骶段畸形可使發病率增高,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體畸形、小關節畸形和關節突不對稱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應力發生改變,從而構成椎間盤內壓升高和易發生退變、損傷的因素之一。

  2.誘發因素 本病除上述各種主要原因,即椎間盤的退行性變所致外,各種誘發因素亦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某些稍許增加腹壓的因素即可使髓核突出。其原因主要是,在椎間盤退行性變的基礎上,某種可誘發椎間隙壓力突然升高的因素致使呈遊離狀態的髓核穿過已變性、薄化的纖維環進入椎管前方或穿過椎板侵入椎體邊緣處。此種誘發因素大致有以下幾種:

  (1)增加腹壓:臨床上約有1/3的病例於發病前有明確的增加腹壓的因素,諸如劇烈的咳嗽、噴嚏、屏氣、用力排便、甚至“虛恭”動作等,即可使腹壓升高而破壞椎節與椎管之間的平衡狀態。

  (2)腰姿不正:無論是睡眠時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當腰部處於屈曲位時,如突然加以旋轉,則易誘發髓核突出。實際上,在此體位時,椎間隙內的壓力也較高,易促使髓核向後方突出。

  (3)突然負重:一個訓練有素者,多先做準備活動,或從小重量開始負重(如舉重、挑擔等)以防腰部扭傷或椎間盤突出,但如果突然使腰部負荷增加,不僅有可能引起腰部扭傷,也易引起髓核突出。

  (4)妊娠:妊娠期間整個韌帶系統處於松弛狀態,後縱韌帶松弛易於使椎間盤膨出。對此,作者進行瞭有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在此時,孕婦腰背痛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正常人。

  總之,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誘發因素較為復雜,目前雖進行瞭各種試驗,但由於動物實驗的推論性,新鮮屍體標本的失真性,以及去脊柱周圍組織生物力學測試的局限性等,目前尚未真正找出誘發本病的確切因素及其機制,還有待今後進一步研討。

  (5)腰部外傷使已退變的髓核突出。

  (6)受寒與受濕。寒冷或潮濕可引起小血管收縮、肌肉痙攣,使椎間盤的壓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變的椎間盤擔裂。外在因素為負重過大或快速彎腰、側屈、旋轉形成纖維環破裂,或腰部外傷,日常生活工作姿勢不當,也可發生腰椎間盤突出。

  3. 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人群:

  (1)從年齡上講: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於青壯年。

  (2)從性別上講:腰椎間盤突出癥多見於男性,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一般認為男性與女性之比為4~12∶1。

  (3)從體型上講:一般過於肥胖或過於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

  (4)從職業上講:以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工人多見。但目前來看腦力勞動者的發病率也並不很低。

  (5)從姿勢上講:工作姿勢不良。排伏案工作人員及經常站立的售貨員、紡織工人等較多見。

  (6)從生活和工作環境上講:經常處於寒冷或潮濕的環境,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誘發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條件。

  (7)從女性的不同時期講:產前、產後及更年期為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的危險期。

  (8)先天性腰椎發育不良或畸形的人,甚至精神過於緊張的人易患腰腿痛,吸煙的人可能與咳嗽會引起椎間盤內壓及椎管內的壓力增高,使其易於發生退行性改變有關。


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早期癥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癥狀 根據髓核突(脫)出的部位、大小以及椎管矢狀徑大小、病理特點、機體狀態和個體敏感性等不同,其臨床癥狀可以相差懸殊。因此,對本病癥狀的認識與判定,必須全面瞭解,並從其病理生理與病理解剖的角度加以推斷。現就本病常見的癥狀闡述如下。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間盤突(脫)出癥患者有此癥狀,包括椎體型者在內。

  ①機制:主要是由於變性髓核進入椎體內或後縱韌帶處,對鄰近組織(主為神經根及竇-椎神經)造成機械性刺激與壓迫,或是由於髓核內糖蛋白、β-蛋白溢出和組胺(H物質)釋放而使相鄰近的脊神經根或竇-椎神經等遭受刺激引起化學性和(或)機械性神經根炎之故。

  ②表現:臨床上以持續性腰背部鈍痛為多見,平臥位減輕,站立則加劇,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忍受,並容許腰部適度活動及慢步行走,主要是機械壓迫所致。持續時間少則2周,長者可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另一類疼痛為腰部痙攣樣劇痛,不僅發病急驟突然,且多難以忍受,非臥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於缺血性神經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壓迫神經根,致使根部血管同時受壓而呈現缺血、淤血、乏氧及水腫等一系列改變,並可持續數天至數周(而椎管狹窄者亦可出現此征,但持續時間甚短,僅數分鐘)。臥木板床、封閉療法及各種脫水劑可起到早日緩解之效。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現此癥,其中後型者可達95%以上。

  ①機制:與前者同一機制,主要是由於對脊神經根造成機械性和(或)化學性刺激之故。此外,通過患節的竇椎神經亦可出現反射性坐骨神經痛(或稱之為“假性坐骨神經痛”)。

  ②表現:輕者表現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後側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直達足底部;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則表現為由腰至足部的電擊樣劇痛,且多伴有麻木感。疼痛輕者雖仍可步行,但步態不穩,呈跛行;腰部多取前傾狀或以手扶腰以緩解對坐骨神經的張應力。重者則臥床休息,並喜采取屈髖、屈膝、側臥位。凡增加腹壓的因素均使放射痛加劇。由於屈頸可通過對硬膜囊的牽拉使對脊神經的刺激加重(即屈頸試驗),因此患者頭頸多取仰伸位。

  放射痛的肢體多為一側性,僅極少數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現為雙下肢癥狀。

  (3)肢體麻木:多與前者伴發,單純表現為麻木而無疼痛者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經根內的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受刺激之故。其范圍與部位取決於受累神經根序列數。

  (4)肢體冷感:有少數病例(約5%~10%)自覺肢體發冷、發涼,主要是由於椎管內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刺激之故。臨床上常可發現手術後當天患者主訴肢體發熱的病例,與此為同一機制。

  (5)間歇性跛行:其產生機制及臨床表現與腰椎椎管狹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況下,可出現繼發性腰椎椎管狹窄癥的病理和生理學基礎;對於伴有先天性發育性椎管矢狀徑狹小者,脫出的髓核更加重瞭椎管的狹窄程度,以致易誘發本癥狀。

  (6)肌肉麻痹:因腰椎間盤突(脫)出癥造成癱瘓者十分罕見,而多系因根性受損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現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輕者肌力減弱,重者該肌失去功能。臨床上以腰5脊神經所支配的脛前肌、腓骨長短肌、趾長伸肌及姆長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癥為多見,其次為股四頭肌(腰3~4脊神經支配)和腓腸肌(骶1脊神經支配)等。

  (7)馬尾神經癥狀:主要見於後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脫)出癥者,因此臨床上少見。其主要表現為會陰部麻木、刺痛,排便及排尿障礙,陽痿(男性),以及雙下肢坐骨神經受累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完全性癱瘓等癥狀。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側痛:在高位腰椎間盤突出癥,當腰2、3、4神經根受累時,則出現神經根支配區的下腹部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也可出現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有腰3~4椎間盤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溝區或大腿前內側疼痛。其在腰4~5與腰5~骶1間隙椎間盤突出者的出現率基本相等。此種疼痛多為牽涉痛。

  (9)患肢皮溫較低:與肢體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經性血管收縮。或是由於激惹瞭椎旁的交感神經纖維,引發坐骨神經痛並小腿及足趾皮溫降低,尤以足趾為著。此種皮溫減低的現象,在骶1神經根受壓者較腰5神經根受壓者更為明顯。反之,髓核摘除術後,肢體即出現發熱感。

  (10)其他:視受壓脊神經根的部位與受壓程度、鄰近組織的受累范圍及其他因素不同,尚可能出現某些少見的癥狀,如肢體多汗、腫脹、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種癥狀。

  2.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征

  (1)一般體征:主要指腰部與脊柱體征,屬本病共性表現,包括:

  ①步態:在急性期或神經根受壓明顯時,患者可出現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足怕負重及呈跳躍式步態等。而輕型者可與常人無異。

  ②腰椎曲度改變:一般病例均顯示腰椎生理曲線消失、平腰或前凸減小。少數病例甚至出現後凸畸形(多系合並腰椎椎管狹窄癥者)。

  ③脊柱側凸:一般均有此征。視髓核突出的部位與神經根之間的關系不同而表現為脊柱彎向健側或彎向患側。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於脊神經根內側,因脊柱向患側彎曲可使脊神經根的張力減低,所以腰椎彎向患側;反之,如突出物位於脊神經根外側,則腰椎多向健側彎曲。實際上,此僅為一般規律,尚有許多因素,包括脊神經的長度、椎管內創傷性炎性反應程度、突出物距脊神經根的距離以及其他各種原因均可改變脊柱側凸的方向。

  ④壓痛及叩痛:壓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與病變的椎節相一致,約80%~90%的病例呈陽性。叩痛以棘突處為明顯,系叩擊振動病變部所致。壓痛點主要位於椎旁相當於骶棘肌處。部分病例伴有下肢放射痛,主要是由於脊神經根的背側支受刺激之故。此外,叩擊雙側足跟亦可引起傳導性疼痛。合並腰椎椎管狹窄癥時,棘間隙部亦可有明顯壓痛。

  ⑤腰部活動范圍:根據是否為急性期、病程長短等因素不同,腰部活動范圍的受限程度差別亦較大。輕者可近於正常人,急性發作期則腰部活動可完全受限,甚至拒絕測試腰部活動度。一般病例主要是腰椎前屈、旋轉及側向活動受限;合並腰椎椎管狹窄癥者,後伸亦受影響。

  ⑥下肢肌力及肌萎縮:視受損的神經根部位不同,其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現肌力減弱及肌萎縮征。臨床上對此組病例均應常規行大腿及小腿周徑測量和各組肌肉肌力測試,並與健側對比觀察並記錄之,再於治療後再加以對比。

  ⑦感覺障礙:其機制與前者一致,視受累脊神經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陽性率達80%以上,其中後型者達95%。早期多表現為皮膚過敏,漸而出現麻木、刺痛及感覺減退。感覺完全消失者並不多見,因受累神經根以單節單側為多,故感覺障礙范圍較小;但如果馬尾神經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則感覺障礙范圍較廣泛。

  ⑧反射改變:亦為本病易發生的典型體征之一。腰4脊神經受累時,可出現膝跳反射障礙,早期表現為活躍,之後迅速變為反射減退,臨床上以後者多見。腰5脊神經受損時對反射多無影響。第1骶神經受累時則跟腱反射障礙。反射改變對受累神經的定位意義較大。

  (2)特殊體征:指通過各種特殊檢查所獲得的征象。臨床上意義較大的主要有:

  ①屈頸試驗(Lindner征):又名Lindner征。囑患者站立、仰臥或端坐,檢查者將手置於頭頂,並使其前屈。如患側下肢出現放射痛,則為陽性,反之為陰性。椎管型者陽性率高達95%以上。其機制主要是由於屈頸的同時,硬脊膜隨之向上移位,以致使與突出物相接觸的脊神經根遭受牽拉之故。本試驗既簡單、方便,又較為可靠,特別適用於門診及急診。

  ②直腿抬高試驗:患者仰臥,使患膝在伸直狀態下被向上抬舉,測量被動抬高的角度並與健側對比,此稱為直腿抬高試驗。本試驗自1881年Forst首次提出以來已為大傢所公認。本試驗對愈是下方的神經根作用愈大,陽性檢出率也愈高(抬舉角度也愈小)。此外,突出物愈大,根袖處水腫及粘連愈廣泛,則抬舉角度愈小。

  在正常情況,下肢抬舉可達90°以上,年齡大者,角度略下降。因此,抬舉角度愈小其臨床意義愈大,但必須與健側對比;雙側者,一般以60°為正常和異常的分界線。

  ③健肢抬高試驗(又稱Fajcrsztajn征、Bechterew征、Radzikowski征):健側肢體直腿抬高時,健側的神經根袖可牽拉硬膜囊向遠端移位,從而使患側的神經根也隨之向下移動。當患側椎間盤突出在神經根的腋部時,神經根向遠端移動則受到限制,引起疼痛。如突出的椎間盤在肩部時,則為陰性。檢查時患者仰臥,當健側直腿抬高時,患側出現坐骨神經痛為陽性。 

  ④Laseque征:有人將此征與前者合為一類,也有人主張分述之。即將髖關節與膝關節均置於屈曲90°狀態下,再將膝關節伸直到180°,在此過程中如患者出現下肢後方放射性疼痛,則為陽性。其發生機制主要是由於伸膝時使敏感的坐骨神經遭受刺激、牽拉之故。

  ⑤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又稱Bragard征,即在操作直腿抬高試驗達陽性角度時(以患者訴說肢體放射痛為準),再將患肢足部向背側屈曲以加重對坐骨神經的牽拉。陽性者主訴坐骨神經放射痛加劇。本試驗的目的主要是除外肌源性因素對直腿抬高試驗的影響。

  ⑥仰臥挺腹試驗:患者取仰臥位,做挺腹抬臀的動作,使臀部和背部離開床面。此時,如果主訴患肢坐骨神經出現放射性疼痛,則為陽性。

  ⑦股神經牽拉試驗:患者取俯臥位,患肢膝關節完全伸直。檢查者將伸直的下肢高抬,使髖關節處於過伸位,當過伸到一定程度出現大腿前方股神經分佈區域疼痛時,則為陽性。此項試驗主要用於檢查腰2~3和腰3~4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但近年來亦有人用於檢測腰4~5椎間盤突出的病例,其陽性率可高達85%以上。

  ⑧其他試驗:諸如膕神經或腓總神經壓迫試驗、下肢旋轉(內旋或外旋)試驗等,主要用於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疾患。

  3.腰椎間盤突(脫)出癥的分型 根據髓核突(脫)出的部位與方向不同,可將其分為以下兩大型。

  (1)椎體型:即指變性的髓核穿過下方(多見)或上方(少見)纖維環,再穿過軟骨板呈垂直狀或斜向進入椎體中部或椎體邊緣的髓核突出。既往認為此型少見,實際上,如能對腰痛患者進行全面檢查,此型患者不低於10%;屍體解剖材料表明此型所占比例可高達35%。此型又可分為:

  ①前緣型:指髓核穿入椎體邊緣(以下一椎體的前上緣為多見),使該邊緣出現一個三角形骨塊樣外觀(故臨床上誤診為椎體邊緣骨折者時有發生)。本型臨床上較多見,曲綿域(1982)在102位體操運動員中發現有32例,占31.3%,較一般3%~9%的發生率為高,可能與此組運動員的訓練方式及活動量等有關。其發生機制主要是腰背部後伸,椎間隙內壓力增高,髓核向前移位並突入椎體。

  視脫出後的病程不同而呈現不同形態,後期可構成椎體邊緣骨贅的一部分。

  ②正中型:指髓核垂直或近垂直狀向上或向下穿過軟骨板進入椎體中,並形成Schmorl結節樣改變。因臨床上癥狀輕微或無癥狀,因此不易診斷,屍檢發現者約在15%~38%之間。

  突出物可大可小,大者易被X線或CT、磁共振檢查所發現,小者則常被遺漏。在正常情況下,變性的髓核不易穿過軟骨板上的小滲透孔,但如遇後天損害、軟骨板變薄或恰巧穿至血管通道遺跡處,則可引起此型。

  (2)椎管型:或稱後型,指髓核穿過纖維環向椎管方向突出者。脫出的髓核停於後縱韌帶前方者,稱為“椎間盤突出”;穿過後縱韌帶抵達椎管內者,則稱“椎間盤脫出”。

  根據突(脫)出物所處解剖位置不同而又可分為以下5型。 

  ①中央型:指突(脫)出物位於椎管前方正中央處者,主要引起對馬尾神經的刺激或壓迫。個別病例髓核可穿過硬膜囊壁進入蛛網膜下隙。本型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雙側下肢及膀胱、直腸癥狀。其發生率約為2%~4%。

  ②中央旁型:指突(脫)出物位於中央,但略偏向一側者。臨床上以馬尾神經癥狀為主,同時可伴有根性刺激癥狀。其發生率略高於前者。

  ③側型:指突出物位於脊神經根前方中部者,可略有偏移。主要引起根性刺激或壓迫癥狀;為臨床上最為多見者,約占80%左右。故提及本病的癥狀、診斷及治療等時,大多按此型進行闡述。

  ④外側型:突出物位於脊神經根的外側,多以“脫出”形式出現,因此不僅有可能壓迫同節(內下方)脊神經根,髓核亦有機會沿椎管前壁上移而壓迫上節脊神經根。因此,如行手術探查,應註意檢查。臨床上較少見,約占2%~5%左右。

  ⑤最外側型:即脫出的髓核移行至椎管前側方,甚至進入根管或椎管側壁。一旦形成粘連,甚易漏診,甚至於術中檢查時仍有可能被忽略,因此臨床上需註意,所幸其發生率僅為1%左右。

  【診斷】

  對典型病例的診斷,一般多無困難,尤其是在CT與磁共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但對於非典型者,或是椎體型、中央型等病例,則易於誤診,應註意防止。

  1.一般病例的診斷

  (1)詳細的病史。

  (2)仔細而全面的體格檢查,並應包括神經系統檢查。

  (3)腰部的一般癥狀。

  (4)特殊體征。

  (5)腰椎X線平片及其他拍片。

  (6)酌情選用磁共振、CT、超聲波檢查及肌電圖檢查等。

  (7)非不得已,一般不宜選用脊髓造影;椎間盤造影因易將診斷引入歧途,原則上不采用。

  2.特殊類型椎間盤突(脫)出癥的診斷

  (1)中央型:臨床上並非少見,但易與馬尾處脊髓腫瘤相混淆。其診斷要點除前述各項外,主要依據以下特點:

  ①具有馬尾神經受累癥狀:包括雙下肢的感覺、運動功能及膀胱、直腸功能障礙。

  ②站立時及白天癥狀明顯,臥床時及夜晚癥狀緩解(與脊髓腫瘤相反)。

  ③腰椎穿刺:顯示奎氏試驗多屬通暢或不完全性梗阻,腦脊液檢查蛋白定量多正常(而腫瘤則多呈現完全性梗阻及蛋白含量增高等)。

  ④MRI檢查:一般多需行磁共振或CT檢查,均有陽性發現。

  (2)椎體型(前緣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根據下述特點進行確診:

  ①臨床癥狀:與腰椎間盤病(盤源性腰痛)相似,以腰背酸痛為主,垂直加壓有加重感;一般無根性癥狀。

  ②X線片顯示典型所見:前緣型於側位X線片上見椎體前緣有一三角形骨塊;正中型則顯示Schmorl結節樣改變。

  ③CT及磁共振檢查:有助於本型的確診,應常規檢查。

  (3)高位腰椎間盤突(脫)出癥:指腰3以上椎節,即腰1~2和腰2~3者,其發生率約占全部病例的1%~3%。對其診斷主要依據:

  ①高位腰脊神經根受累癥狀:包括股四頭肌無力、萎縮,大腿前方(達膝部)疼痛、麻木以及膝跳反射障礙等,在所有病例中,此組癥狀約占60%~80%。

  ②腰部癥狀:80%以上病例出現腰部癥狀,並於相應椎節的棘突處有叩擊痛及傳導痛。半數以上病例於椎旁有壓痛。

  ③截癱癥狀:少見,約10%的病例可突然發生下肢截癱癥狀。因其後果嚴重,必須重視。

  ④坐骨神經癥狀:約20%的病例出現,主要因腰3~4椎節的脊神經受波及所致。

  ⑤其他:一般多按常規行磁共振或CT檢查進行確診,並應註意與脊髓腫瘤的鑒別。

  (4)腰椎椎間盤病(盤源性腰痛):近年來發現其並非少見,好發於腰椎椎管矢狀徑較寬的病例,其病理特點是椎節退變嚴重,具有損傷性關節炎的特征,但少有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

  ①腰痛:又稱為椎間盤源性腰痛,一般不伴有下肢坐骨神經癥狀,其機制系椎節退變後對局部竇椎神經的刺激與壓迫所致,病理性代謝產物亦參與其中。碎裂、後突的髓核可隨著腰部活動而使癥狀加劇,尤其是過度前屈和仰伸時;垂直加壓試驗可使疼痛加劇。

  ②腰椎不穩:在動力性腰椎X線平片上可清晰地顯示腰椎椎節的梯形變,並在臨床上表現為腰部活動受限,但卻少有下肢神經癥狀。

  ③影像學檢查:主要顯示腰椎椎節損傷性關節炎特征,尤以CT及MRI檢查更為明顯。早期MRI-T2加權像顯示後纖維環有高信號區(high-intensity zone,HIZ)。但其椎管矢狀徑大多較寬,少有根性受壓征。

  ④好發椎節:以腰4~5椎節最為多見,其次為腰5~骶1,腰3~4以上甚為少見。

  (5)其他:指對多椎節椎間盤突出、最外側型突出及青少年或高齡椎間盤突出等臨床較少見者,如能註意檢查,並按常規行磁共振等特殊檢查,一般均可確診。

  3.定位診斷 通過病史與細致的體檢不僅能作出腰椎間盤突(脫)出癥的診斷,而且基本上能夠作出定位診斷。這主要是根據不同神經根在受突出椎間盤組織壓迫下所產生的特有的定位癥狀和體征。95%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間隙,壓迫腰5或骶1神經根,主要產生坐骨神經痛的各種癥狀;另有1%~2%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3~4椎間隙,壓迫腰4神經根,可出現股神經痛癥狀。


飲食保健

腰椎間盤突出吃什麼好?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食療方(資料僅供參考,具體請詢問醫生)

  1.穿山龍75克,川草烏20克,威靈仙15克。將上藥加水500毫升,煮成250毫升。渣再加水250毫升,煮成125毫升,將先後煮好的藥水放人煲內,再加小公雞1隻去腸雜,同煮熟,臨食時加酒適量(五加皮酒或當歸酒更好)。連肉及湯,分2次服完。適用於寒濕型腰痛,有滋養強壯作用。

  2. 杜仲20克,威靈仙55克。分別研粉,後混合拌勻,再取豬腰子(豬腎臟) 1--2個,破開,洗去血液,再放入藥粉;攤勻後合緊,共放人碗內,加水少許,用鍋裝置火上久蒸。吃其豬腰子,飲其湯,每日1劑(孕婦忌用)。主治腎虛型腰椎間盤突出癥,有補腎壯骨強腰之作用。

  3.茴香煨豬腰:茴香15克,豬腰1個。將豬腰對邊切開,剔去筋膜,然後與茴香共置鍋內加水煨熟。趁熱吃豬腰,用黃酒送服。功效:溫腎祛寒。主治腰痛。

  4.絲瓜藤、黃酒。選取1截連根的絲瓜藤,在火上焙幹後,研成末。每天2次,每次3克,用黃酒送服。功效:祛風、除濕、通絡。治慢性腰痛。

  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好吃什麼

  飲食宜清淡,多吃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蝦皮、海帶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不宜吃什麼

  忌肥膩,煙酒


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應該如何護理?

  一、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人的護理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1、急性期應睡硬板床,絕對臥床3周。

  2、避免咳嗽、打噴嚏,防止便秘。

  3、癥狀明顯好轉後,可逐步進行背肌鍛煉,並在腰圍保護下,下地做輕微活動。

  二、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癥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過治療和休息後,可使病情緩解或痊愈,但該病的復發率相當高,原因為:

  (1)腰椎間盤突出癥經過治療後,雖然癥狀基本消失,但許多病人髓核並未完全還納回去,隻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己。

  (2)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病情雖已穩定或痊愈,但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本病復發。

  (3)在寒冷、潮濕季節未註意保暖,風寒濕邪侵襲人體的患病部位,加之勞累容易誘發本病的復發。

  (4)肝腎虧損未能及時補充。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腎精充足、肝血盈滿,則筋骨勁強、關節靈活。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機能減退,肝腎精血不足,致使筋骨失養,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骨關節病。

  (5術後的病人雖然該節段髓核已摘除,但手術後該節段上、下的脊椎穩定性欠佳,故在手術節段上、下二節段的椎間盤易脫出,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復發。


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病癥預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腰腿受涼,防止過度勞累。

  2、站或坐姿勢要正確。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隱伏根源。正確的姿勢應該“站如松,坐如鐘”,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勢不應保持太久,適當進行原地活動或腰背部活動,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

  3、鍛煉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造成椎間盤突出。

  4、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盡量做到不彎腰。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其活動度也最大,而位於這兩個節段的後縱韌帶卻相對較窄(隻有上部寬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是最容易受損的部位,臨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最為常見。

保健品查詢腰椎間盤突出中醫治療方法

  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椎間盤本身退行性變,再加某種外因,如外傷、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濕等邪氣入侵機體等因素綜合的結果。中醫對“腰椎間盤突出”很早就有認識。如《素問?刺腰痛篇》中說:“衡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又雲:“肉裡之脈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則筋縮急。”《醫學心悟》也說:“腰痛拘急,牽引腿足”。以上均說明,本病可由外傷引起,咳嗽加重,表現為腰痛合並下肢痛。

  中藥

  1、腰椎正骨貼:主要成分為續斷、杜仲、寬筋藤、懷牛膝、當歸、丹參、羌活、獨活、海桐皮、赤芍、補骨脂、蜈蚣、地龍、秦艽、仙靈脾、細辛、冰片等。用法:以生薑擦拭皮膚後,將其直接貼於使用部位或壓痛點。

  2、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以秦艽10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沒藥10g、五靈脂10g、香附10g、牛膝15g、地龍10g、羌活10g、當歸10g、甘草6g。選身痛逐瘀湯加減。

  3、溫腎散寒,化瘀通脈:赤芍10g、獨活10g、桑寄生10g、秦艽10g、細辛3g、防風10g、川芎10g、當歸10g、熟地20g、狗脊10g、肉桂6g,牛膝10g。

  4、治宜補腎陰,壯腎陽。選用:制附子10g、肉桂10g、山萸肉10g、杜仲10g、紅花10g、地龍10g、肉蓯蓉12g、菟絲子10g、淫羊藿10g、龜板10g、麥冬10g、鹿角膠10g。

  針灸

  1、體針:常用穴:腎俞、白環俞、環跳、承扶、殷門、委中、陽陵泉。

  方法:每次選用3~5個穴位,用瀉法。選穴以常用穴為主,根據其疼痛可加夾脊穴、阿是穴及循經取穴。

  2、耳針:常用穴:坐骨、腎上腺、臀、神門、腰椎、骶椎。

  方法:用中強刺激,留針10~10分鐘。針刺療法取腎俞、環跳、委中等穴,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推拿按摩

  1、揉摩法:以雙手拇指和手掌自肩部起循脊柱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路線自上而下,揉摩脊筋,過承扶穴後改用揉捏,下至殷門、委中而過承山穴,重復3次。

  2、按壓法:術者雙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手掌自第1胸椎開始,沿督脈向下按壓至腰骶部,左手在按壓時稍向足側用力,反復3遍。再以拇指點按腰陽關、命門、腎俞、志室、居髎、環跳、承扶、委中等穴。

  3、抖法:患者俯臥,雙手把住床頭,術者立於患者足側,雙手握住患者雙踝,在用力牽引的基礎上,進行上下抖動,左手掌揉按下腰部,反復進行2~3次。

  4、斜板法:患者側臥,臥側下肢伸直,另一下肢屈曲放在對側小腿上部。術者站在患者背後,一手扶住病人髂骨後外緣,另一手扶住病人肩前方。同時拉肩向後,推髂骨向前,使腰部扭轉,有時可聽到或感覺到“咔嗒”響聲。

  5、滾搖:病人仰臥,兩髖膝屈曲,使膝盡量靠近腹部。術者一手扶兩膝部,一手挾兩踝部,將腰部旋轉滾動。並將雙下肢用力牽拉,使之伸直。推拿按摩後病人多感舒適輕松,癥狀減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藥物治療(中藥)

  初期

  【治法】 活血舒筋。

  【方藥】

  1.主方補腎活血湯(趙竹泉《傷科大成》)

  處方:熟地黃lO克,杜仲3克,枸杞子3克,破故紙lO克,菟絲子10克,當歸尾3克,沒藥3克,山茱萸3克,紅花2克,獨活3克,肉蓯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若下肢放射痛明顯者,加地龍12克、威靈仙15克。疼痛甚者,加乳香5克、細辛5克。

  2.中成藥小活絡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3:治傷消瘀丸 、散風活絡丸、大活絡丸均可選用。

  中、後期

  【治法】 補養肝腎,宣痹活絡。

  【方藥】

  1.主方獨活寄生湯(孫思邈《千金方》)

  處方:獨活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防風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杜仲12克,當歸12克,茯苓12克,黨參12克,熟地黃15克,白芍10克,細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煽沖)。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①天麻片,口服,每次服3~5片,每日3次。②壯骨關節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早晚飯後服。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針灸治療 取穴:腎俞、環跳、委中、殷門、陽陵泉、承山、懸鐘、阿是穴。用瀉法,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練功活動 急性期患者應嚴格臥床3周。按摩推拿前後也應臥床休息,推拿後一般臥床2周。癥狀基本消失後,可在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疼痛減輕後,應開始鍛煉腰背肌,以及在單杠上懸吊前後擺腿練習等。

  外用熱敷藥療法:

  中藥熱熨用狗腿骨、烏梢蛇、附片、秦艽、木瓜、田三七適量配制成藥酒,用紗佈4~8層浸濕,覆於治療部位,再用理發用的電吹風調至中擋,對準治療部位進行熱熨。

  亦可借助於紅外線燈或100~200W的白熾燈照射至藥酒紗佈幹燥為止。或用當歸、川芎、威靈仙、透骨草、川芎、草烏、制乳沒等藥各適量研末,將100克裝入20厘米×15厘米佈袋內,滴上幾滴食醋,置於患處,用聲效應治療儀作熱熨,效果良好。

  腰突癥骨質增生癥這個病是慢性病,不要相信速效!

中藥材查詢腰椎間盤突出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於該病的不同病理階段和臨床表現。手術和非手術療法各有指征,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能經非手術療法治愈。對於骨科醫生來說,要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身體,熟悉有關特殊檢查項目,諸如肌電圖、X線檢查、椎管造影以及CT和MR檢查等,隻有這樣才能對其過程有較全面的瞭解,並采取適當的治療方法。

  1.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非手術療法 視病變的病理生理與病理解剖進程不同,其癥狀對機體的影響及轉歸亦不同,並以此來決定治療方法的選擇。但原則上,各組病例均應以非手術療法為開端,此不僅使患者免受手術之苦,且可觀察病程發展,以求獲得修正診治方案的依據。現將非手術療法分述於後。

  (1)病例選擇:

  ①首次發病者:原則上均應先行非手術療法,除非有明顯的馬尾損害癥狀時。

  ②癥狀較輕者:其病程可能持續時間較長,但髓核多為突出,而非脫出,易治愈。

  ③診斷不清者:常因多種疾患相混淆,難以早期明確診斷,多需通過邊非手術治療、邊觀察、邊采取相應的檢查措施以明確診斷。

  ④全身或局部情況不適宜手術者:主要指年邁體弱的患者,或施術局部有其他病變者。

  ⑤其他:包括有手術或麻醉禁忌證,或拒絕手術者。

  (2)目的與具體措施:非手術療法的主要目的不外乎以下5點,並應根據其要求而選擇相應的方法。

  ①休息:為任何傷病恢復的基本條件,尤其是對患病椎節更為重要。根據病情可采取以下措施:

  A.絕對臥木板床休息:適用於病情較重者。

  B.臥床加牽引:亦適用於重型,尤其是髓核突出者或在髓核脫出的急性發作期。

  C.腰圍制動:用於輕型或恢復期者,其中以石膏腰圍最佳,其次為皮腰圍或帆佈腰圍。

  ②促進髓核還納:除休息具有使髓核還納的作用外,主要方式還有:

  A.骨盆帶牽引:以24h全天持續牽引最佳,有效率可達60%以上,尤其是對髓核突出者。一般持續3周,3周後更換石膏腰圍。

  B.機械牽引:即用各種牽引裝置,包括機械或電動牽引床進行間歇性牽引。適用於急性突出者,有效率略低於前者。

  C.手法推搬:術者徒手將患者腰椎置於牽引(拉)狀態下施以手法推搬,以使突出的髓核還納。有效率視操作者而異。

  ③消除局部反應性水腫:根袖處水腫不僅是引起劇烈根性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易引起繼發性蛛網膜粘連,因此,應設法使其早日消退。

  A.類固醇註射療法:除常用的靜脈滴註外,尚可采取硬膜外註射或骶管註射等。

  B.利尿藥:一般口服雙氫克脲塞即可。

  C.局部按摩:通過使局部肌肉解痙及促進血液循環而達到消除根部水腫目的。

  D.理療或藥物外敷:作用與前者相似。

  ④促進髓核溶解、吸收:這是近年來為部分臨床學傢所感興趣的臨床課題之一,雖有療效,但褒貶不一。作者認為,凡今後可能手術的病例均不應選用。當前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A.膠原酶:國內已生產,目前處於試用階段。B.木瓜凝乳蛋白酶:國外多用此藥,其副作用較少。

  A.病例選擇:

  a.有效病例:主要是診斷明確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其病史不短於2個月,行其他非手術保守治療無效;患者有手術指征,經保守治療無效;以及經手術治療效果欠佳者。

  b.下述病例不應選擇:對木瓜凝乳蛋白酶過敏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癥並有椎管狹窄或側隱窩狹窄的患者;患腰椎間盤突出癥,出現足下垂以及膀胱、直腸功能障礙等嚴重神經癥狀者;孕婦或14歲以下的兒童。

  B.常用藥物:臨床應用木瓜凝乳蛋白酶。在應用時,將木瓜凝乳蛋白酶溶於蒸餾水5ml內,使溶液呈2000U/ml,5ml溶液內含1萬U,相當於木瓜凝乳蛋白酶20mg。人體應用木瓜凝乳蛋白酶的劑量為2~12mg,平均每個椎間盤為4mg,超過180mg,往往可致24h內死亡,平均致死量為0.25mg/kg,鑒於退變和突出的椎間盤組織的主要成分是膠原組織,加之木瓜凝乳蛋白酶的毒性反應,Sussman及Mann提出應用膠原酶(collagenase)進行椎間盤溶解。膠原酶為白色粉末,每瓶含酶150U,重11mg。應用時,將膠原酶100~150U溶於4~6ml等滲氯化鈉註射液內即可。

  C.註射方法:

  a.麻醉:可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但應有監護。

  b.術前用藥:地塞米松5mg溶於50%葡萄糖溶液60ml,靜脈註射,以預防過敏反應。

  c.註射方法:患者側臥位,用15cm長的19號針穿刺,距中線右側10cm,平腰4~5或腰5~骶1間隙,與軀幹矢狀面呈50°~60°角度進針。當針尖觸到纖維環時,可有沙礫樣感覺。針通過纖維環進入椎間盤內,攝腰椎前、後位片及側位X線片,以確定進針的確切位置。理想的針尖位置應在中線經椎弓根的最內側。然後,用脊髓造影劑1~2ml做椎間盤造影,以確定病變的椎間盤部位和破裂形態。在病變的椎間隙註入木瓜凝乳蛋白酶1~2ml,每毫升含酶2000U。藥物應緩慢註入,時間要在3min以上。椎間盤造影時,若顯示兩個椎間隙異常,可行兩個椎間隙註射,最大劑量為1萬U分散註入多個椎間隙,註入藥物後留針5min拔出。如果穿刺進針不能通過側方途徑進入椎間隙,則應終止註射療法。而不能經中線硬脊膜、蛛網膜下隙入路進針入椎間盤。因為,水溶性碘造影劑及高濃度木瓜凝乳蛋白酶可引起抽搐、蛛網膜下隙出血、蛛網膜炎等神經並發癥。

  D.術後處理:給患者註射木瓜凝乳蛋白酶後,應即刻使其平臥,觀察有無副作用。首先觀察患者皮膚有無毛發運動反應(pilodmdodtor),這是過敏的第1個表現。其他的過敏表現為頭暈、惡心、皮膚瘙癢、蕁麻疹等。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低血壓。出現過敏反應時,應立即用1∶1000腎上腺素0.05~0.1ml靜脈註射,亦可用氫化可的松1g靜脈滴註。術後用潑尼松(強的松)10mg,共3~5天。

  術後患者可感腰背痛,一般持續2~3天,對有嚴重腰背痛者可做理療或用肌肉松弛藥。原坐骨神經痛可很快緩解。術後第2天即能下地活動或出院。註射後1~6周可從事輕工作,3個月可從事重體力勞動。

  E.並發癥:髓核化學療法的並發癥發生率為2%~3%。McCulloch統計瞭北美近1.7萬例髓核化學溶解療法病例,並發癥發生率為3.2%。常見的並發癥有:

  a.過敏反應:暫時性皮疹,發生於化療後數天,無需特殊處理;暫時性紫癜兼或有低血壓,見於化療後數分鐘,激素靜脈註射可迅速消退;過敏性反應,化療後數分鐘內出現全身蕁麻疹、嚴重低血壓、支氣管痙攣,應用激素緊急靜脈註射。北美醫療中心曾報道過敏死亡2例。

  b.椎間盤炎:可為化膿性椎間盤炎或無菌性椎間盤炎。前者對抗生素有效,後者原因不清,表現為腰背痛和椎間盤高度明顯減小。

  c.灼性神經痛:因穿刺針損傷神經根和神經鞘膜,木瓜凝乳蛋白酶通過損傷部位滲透入神經纖維內所致。

  d.繼發性椎間孔或椎管狹窄:經化療後,50%的病例椎間隙明顯變窄,導致椎間孔變小,壓迫神經根。由於椎間隙減小,硬膜外結締組織形成,可引起局部椎管狹窄,稱為髓核化學溶解後的椎管狹窄癥。表現為化療後早期癥狀明顯緩解,但後期又出現原先的癥狀。鑒於這一情況,國內大多數醫院都沒有開展髓核化學溶解療法。

  ⑤促進腰部肌力恢復:對非急性期病例均應促使患者積極地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以增強骶棘肌而有利於腰部功能的康復。

  2.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療法

  (1)病例選擇:

  ①手術適應證:

  A.對診斷明確,經正規非手術療法無效並影響工作和生活者,應及早施術,以防繼發粘連性蛛網膜炎。

  B.以馬尾神經受累癥狀為主,病情嚴重,已影響基本生活者。

  C.癥狀雖不嚴重,但久治無效,影響步行或劇烈活動,診斷明確者。

  D.有椎管探查手術適應證者,包括伴有椎管狹窄的病例等。

  E.其他,如某些職業需要其腰椎活動正常(運動員、舞蹈演員及野外工作者等)或有其他特殊情況者。

  ②非手術適應證:

  A.對診斷不明確又無椎管探查指征者不宜施術。

  B.對有手術、麻醉禁忌證者,不應施術。

  C.對有非手術療法適應證者,不宜先施術。

  D.有腰椎間盤突出並兼有較廣泛的纖維織炎、風濕等癥狀者。

  E.臨床疑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但影像學特殊檢查未見有特殊征象者。

  (2)麻醉與體位:

  ①麻醉:麻醉方法各傢要求不一,臨床上常用的有全身麻醉、硬膜外神經阻滯麻醉、腰椎麻醉、針刺麻醉、局部麻醉和復合麻醉等;後者包括局部麻醉加腰椎麻醉、局部麻醉加全身輔助麻醉等。目前以全身麻醉為多選。但術者應明確:麻醉的根本目的是使患者在無痛下順利完成手術。因此,術者需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術式選擇有效的麻醉方法。

  ②體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術體位,依據術式和術者所好選擇。常用的有以下4種體位:

  A.俯臥位:患者俯臥於特制的氣墊或支架上,可以避免腹部和胸部受壓。此種體位適用於大多數椎間盤突出癥,尤其是伴有椎管狹窄癥,需全椎板切除及椎管徹底減壓者。

  B.仰臥位:適用於從前側腹膜外入路或經腹行椎間盤切除和椎體間融合。

  C.胸膝臥位:椎板間隙可以得到良好暴露。腔靜脈壓力比其他體位低,因而可降低硬膜外及椎靜脈壓力。此法對於疼痛重,需取跪位緩解疼痛者尤為合適。

  D.普通側臥位:即患側肢體在上的一般臥位,臨床上少用。

  (3)手術途徑選擇:

  ①椎體型者:以脊柱融合術(前路或後路)為主。一般勿需摘除髓核。

  ②髓核突出者:以前路髓核摘除術為優選。

  ③髓核脫出者:以後路髓核摘除術為宜,尤其是病程較長者。

  ④合並椎管狹窄或蛛網膜粘連,或小關節畸形者(含髓核突出者):以後路施術為宜。

  ⑤合並下腰椎不穩或腰椎椎弓根崩裂者:以前路施術為佳。

  ⑥診斷不清,尤其是懷疑椎管腫瘤者:應選擇後路手術。

  (4)體表標志:臨床上椎?澠掏懷鮒⒉課灰匝?4~5或腰5~骶1最為常見,術前需要體表定位,其方法有4種:

  ①依據普通X線平片:以兩側髂嵴連線通過腰背部中線,決定腰椎棘突。較常見的情況是此線通過腰4~5間隙或腰4棘突。較少在腰3~4間隙,一般不在腰5~骶1間隙。此外,腰4~5與腰5~骶1間隙寬度亦非一致,此可作為參考。同時,需註意腰椎先天變異,如4個腰椎或6個腰椎等。

  ②針眼定位:對近期做過腰椎間盤造影或脊髓造影者,穿刺針眼可作為體表定位標志準確定位。

  ③帶針頭註射亞甲藍(美藍)攝片定位:即術時根據棘突或椎板上的亞甲藍染色定位,此法一般沒有必要。皮膚消毒前確定腰4~5和腰5~骶1間隙後,用亞甲藍液分別畫兩條橫線標志,再用4%碘酊塗拭固定亞甲藍色,即可幫助術時定位。

  ④術中判定:一般多選用術中C臂X線透視定位,或根據各節椎骨的特點及移動性加以判定。

  (5)手術方法選擇:

  ①一般病例:髓核摘除術即可,並根據患者病情、術者經驗及設備而選擇:

  A.單純髓核摘除術:前路或後路。

  B.顯微外科技術髓核摘除術:適用於診斷與定位明確,無其他合並癥的病例。

  C.經皮穿刺髓核摘除術:為利用最新設備、采取類似關節鏡技術進行操作,病例要求同前。

  ②合並下腰椎不穩或椎弓根崩裂者:宜行前路髓核摘除+椎體間旋轉插入式植骨術(或自體髂骨取骨)。

  ③合並腰椎椎管狹窄癥者:除選擇後路摘除髓核外,可酌情行黃韌帶切除術、小關節切除術、根管擴大減壓術或保留小關節的椎管擴大減壓術。

  ④個別嚴重粘連無法分離者:可通過切開硬膜囊摘除髓核。

  ⑤合並粘連性蛛網膜炎或馬尾部腫瘤者:後路摘除術後切開及暴露蛛網膜下隙探查,並酌情行粘連松解術或腫瘤切除術等。

  ⑥單純椎體型椎間盤突出癥者:僅行前路旋轉插入式植骨術或後路椎板融合術即可。

  ⑦盤源性腰痛(腰椎椎體間關節損傷性或退變性關節炎):應從前路行椎節切除術,以包括軟骨板在內的全椎節切除為宜;而後,局部植入人工椎間盤,或選用自體骨(以髂骨為多選)植入融合,亦可用界面內固定技術。

  (6)常用手術方法簡介:

  ①經腹膜外入路腰椎間盤摘除術:

  A.概述:由於後路椎間盤摘除術對椎節的損傷較大,且不易完全摘除病變的椎間盤,加之手術部位出血,血腫易引起神經根粘連等,因而提出經前方入路行髓核摘除術。其優點在於:能良好地暴露整個椎間隙,可同時處理腰4~5和腰5~骶1椎間盤;便於在椎間盤摘除後植骨,保持椎間隙的高度,並能達到骨性融合等。

  B.手術步驟: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旁正中切口,亦可用正中旁或側八字切口。推開腹膜內臟組織,搖高手術臺腰墊,以使腰椎過伸、椎間隙盡可能變寬,鈍性分離骶前交感神經纖維和靜脈叢,並將其拉向一側,顯露腰4~5及腰5~骶1椎間隙。在椎間隙處橫形或“十”字形切開前縱韌帶及纖維環,將韌帶翻下,即顯露髓核組織。用髓核鉗及刮匙取出髓核。取出髓核後,探查纖維環後側有無薄弱或破損處,有無髓核向後突入椎管內壓迫神經。最後,取髂骨或界面內固定器將此間隙行椎節融合。

  腰3~4椎間隙在直視下亦易暴露及行髓核摘除,一般均無困難。

  C.術後處理:術後患者臥硬板床1周,按下腹部手術術後處理。拆線後上石膏腰圍固定1~3個月,術後定期X線腰椎攝片復查,直到腰椎融合為止。骨性融合的時間一般為3個月左右。

  ②經腹膜外前路腰椎椎體間關節切除術:本手術主要用於引起盤源性腰痛的損傷性(退變性)椎體間關節炎、椎體型(前緣型)椎間盤突出癥及已行後路減壓而療效不佳的某些病例。其術式與前述內容相似,惟要求術中應將全椎節切除,之後選用髂骨植入,或行界面內固定,或用人工椎間盤植入等方式,此種手術損傷較大,術中出血較多,要求在病例選擇上慎重。

  ③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 此項經皮穿刺腰椎間盤切除術(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系由德國神經外科醫師最早在臨床上開展的新技術,正在國內推廣。其最大的優點是通過內鏡將髓核摘除,因此損傷小、失血少,經過訓練後易於掌握,較為簡便。但其病例選擇較嚴格,並受設備限制,因其價格較貴,非一般醫院所能負擔。

  A.手術適應證:

  a.脊髓圓錐和(或)馬尾綜合征者。

  b.椎管內有炎性病變可能者。

  c.神經功能障礙進展迅速者。

  d.嚴重的根性麻痹。

  e.有出血素質者。

  f.以下腰椎不穩為主者。

  g.曾有椎管內手術病史者。

  h.老年人、幼兒、孕婦及精神失常者。

  B.應慎重選擇的病例:

  a.合並有腰椎椎管狹窄癥者。

  b.合並側隱窩狹窄者。

  c.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或脫出者。

  C.麻醉與體位:一般均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患者俯臥於可穿透X線的手術臺上(一般為C臂帶熒光屏增強裝置及電視的X線機),並註意對患者非照射部位的保護。

  D.術式:

  a.定位:原則上應采用術中透視定位,並不斷旋轉C臂來觀察腰椎結構,直達患節上、下椎體平行,椎節清晰為止,並於體表處劃出標記。無帶熒光增強裝置的X線機時,應設法行術中或術前攝定位片來取代。

  b.穿刺及椎間盤造影:定位後再行皮膚消毒,局部麻醉(最好有麻醉師在旁)。之後,用18號穿刺針(帶芯),於骶棘肌旁呈40°~45°角穿刺至椎間隙中心部,並立即行椎間盤造影以確認後縱韌帶是否破裂及髓核是否脫至硬膜外。

  c.引入導針及擴張管:先拔除針芯,將特制的導針順穿刺針孔插至頭部,再用尖刀於導針經皮處切一小口,用小號鈍頭擴張器套於導針外方,並向深部插入,使其頭部抵達纖維環的後側方處。與此同時,應不斷檢查導針是否向深部移動,並加以校正,切勿讓其刺穿椎間隙。

  d.引入環鋸:先將擴張管尾部接頭取下,再接上引導套管以增加其長度,再次確認該導管頭部位於側後方纖維環處後,沿導管插入環鋸達同一部位,並拔除導管及擴張管。

  e.鋸穿纖維環:用(小號)環鋸將纖維環鋸穿。此時,如患者有痛感,可推註局部麻醉液少許,或給予止痛劑;如患者出現下肢放射痛,表明觸及脊神經根,應調整導管頭部位置。

  f.摘除髓核:通過切開的纖維環,先用椎間盤內鏡檢查,再用直的或彎的髓核鉗摘除破裂的髓核。由於髓核鉗的長度較導管長2cm,因此,在操作上較為安全,如能確認導管位置準確,無透視下亦可操作。與此同時,尚可用動力刨切除及吸出髓核組織,平均每例可切除4~6g髓核組織。切除幹凈後應再次用椎間盤內鏡觀察、判定。

  g.拔出導管,閉合切口:術畢即將導管拔除,縫合皮膚(1針即可)。

  E.術後處理:休息數天後可逐漸下床活動。

  ④環鋸法(或經黃韌帶)切除椎間盤:亦為近年來國內外已開展的術式,其優點是手術切口小、損傷輕,但有與前者相似的缺點,在選擇時應酌情考慮。

  A.手術適應證:主要是診斷明確的腰椎間盤突(脫)出癥,此外亦可作為椎管或根管探查的方式之一。

  B.麻醉與體位:一般多選擇局部浸潤麻醉,患者取俯臥位。

  C.手術步驟:

  a.切口及暴露椎間隙:根據術前臨床及X線片定位後,在患側做一正中旁3~4cm長的縱形切口(探查2節以上者可酌情延長),向下分離,並銳性剝離患部骶棘肌,暴露椎板,再顯露椎板間隙。

  b.放置環鋸(或切除黃韌帶):用弧形拉鉤(或內鏡式自動拉鉤)將切口撐開,取環鋸(外口直徑約1.2~1.5cm左右)放置於椎板間隙外側處,並調整好控制環(或顯露黃韌帶,準備用尖刀切除)。

  c.暴露椎管:隨著環鋸向深部鉆動,當控制環顯示預定深度時即停止鉆動(椎板厚度一般為4~4.5mm),取出環鋸,用弧形鑿或其他工具將鉆穿的椎板取出,即顯露出硬膜囊(或對黃韌帶采用尖刀切除)。以保持視野清晰。

  d.探查椎管側、前壁:先用神經拉鉤或小號腦壓板輕輕將硬膜囊推(牽)向對側,即顯露脊神經根部,以此為中心找尋致壓性病變,並判定根管的內徑及脊神經根受壓情況。操作時註意勿傷及脊神經根周圍的動、靜脈血管支。

  e.切除髓核:對明確顯露於視野處的脫出髓核,可用髓核鉗直接取出;對突出者,則需用尖刀切開後縱韌帶,再將薄型髓核鉗小心伸入韌帶下方摘除髓核。為避免誤傷周圍組織,切忌急躁,一般可分數次摘除幹凈。對局部出血,可用冰鹽水沖洗,或用吸收性明膠海綿壓迫之。

  f.依序縫合切開諸層。

  D.術後:早期做肢體功能鍛煉,拆線後即可下地行走(或上一石膏腰圍),並註意加強腰背肌鍛煉。

  ⑤後路椎板切除+椎間盤摘除術:此為臨床上最為常用的傳統術式,因此,每位骨科醫師均應全面瞭解,並通過實踐爭取較熟練地掌握,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其他術式。

  A.手術適應證:

  a.診斷明確的各型腰椎間盤突(脫)出癥者,尤其是合並有腰椎椎管狹窄癥、需同時後路減壓者,可一次完成手術。

  b.合並有椎體後緣骨贅形成或髓核骨化者。

  c.合並有腰骶段蛛網膜下隙粘連需同時行蛛網膜下隙松解術者。

  d.對診斷不清,有椎管探查適應證者亦可施術。

  B.麻醉及體位:以全身麻醉及局部麻醉為主,亦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蛛網膜下隙阻滯。患者俯臥位,或取側臥位。

  C.術式:

  a.定位:根據臨床體征、CT或磁共振檢查等確定病變椎節後,再拍攝定位片,並在患者體表處做上標記,以免開錯椎節。因定位錯誤而引起手術失敗者並非少見,占再次手術患者的20%以上。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b.切口、顯露椎板及暴露椎管:同椎管探查術。暴露1或2節椎間隙,一般少有超過3節者。

  c.探尋病變:即使臨床上十分典型的患者,在暴露椎管後也仍應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再次對椎管內進行探查後方可施術。其步驟如下:

  用冰冷的生理鹽水沖洗術野:清拭手套後,術者用小指或食指順硬膜囊背側面由上向下滑動(輕輕加壓,以不引起患者疼痛為原則,切忌重壓),以判定於椎管前方或側前方有無突出物(位於椎間隙處的突出物,95%以上系髓核,而兩個椎間隙之間部位的腫塊,則以腫瘤為多見)。

  以手觸及突出物處為中心,將硬膜囊用腦壓板或神經剝離子牽向一側,在直視下觀察該突出物是否為髓核(或其他病變)。

  手指探查陰性者,則先從暴露脊神經根處開始進行探查。為避免誤傷神經根及周圍的血管,一般先用條狀腦棉將其保護,之後依序對其上、下、內、外等部位進行探查,以找出髓核突(脫)出的部位;在根部周圍無陽性發現時,再向其他部位探查。

  探查中應註意血管及小關節畸形,註意有無腫瘤。如硬膜囊前壁與脫出的髓核形成廣泛粘連無法分離時,則無需勉強操作。同時,應註意最外側型的髓核脫出,並酌情將側方椎管側後壁切除直達小關節內側,在直視下切除髓核,此常引起漏診或被忽視。

  d.摘除髓核:

  一般方式:易顯露的髓核可在直視下用髓核鉗挾出。對髓核突出者,應先采用神經剝離子及腦棉條將其周圍保護(防止脊神經根滑入),用尖刀“十”字切開後縱韌帶,再插入薄型髓核鉗,由淺及深(達椎間隙中部)將突出、變性的髓核摘除(圖34B);之後,將吸收性明膠海綿做成細條狀插入椎間隙起止血保護作用。冰鹽水沖洗後,再做進一步觀察,如無異常所見即完成手術。

  嚴重粘連型:約5%左右的脫出髓核與硬膜囊形成十分牢固的粘連。如位於側方或側前方,應設法盡量分離松解,以不傷及硬膜囊為原則,必要時可銳性分離。對位於前方中央或中央旁者,則需先切開後方硬膜囊暴露蛛網膜下隙,進一步明確診斷後,用薄腦棉片將馬尾神經分向兩側加以保護(中央旁型者則牽向健側),此後再縱形切開腹側硬膜囊(或+後縱韌帶)而顯露脫(突)出的髓核,並用薄型髓核鉗小心將其摘除。腹側切口切勿過長,一般0.5~0.6cm。摘除術畢,腹側切口深部留置吸收性明膠海綿一小片(切勿進入椎管),而後縫合硬膜囊背側切開處。

  脫入根管者:無粘連者容易摘除;對伴有粘連而松解又感困難者,可將根管後壁鑿開(或咬除),在直視下切除之,一般多無困難。

  e.處理其他致壓物:

  合並椎管狹窄者:應擴大椎板切除范圍,對小關節變形者,可行部分切除。

  合並椎體後緣骨刺者:如超過3mm以上,可酌情鑿除;如不超過3mm,或是位於非致病椎節,則無須手術。

  合並血管畸形者:應慎重處理,對形成血管瘤(以海綿狀血管瘤為多)者,在結紮前應先設法阻斷血供,在證明對脊髓供血無影響時,方可將其結紮。

  合並蛛網膜下隙粘連者:可酌情行粘連松解術。

  f.椎管探查:除切除患節髓核外,尚應對鄰近椎間隙進行探查(一般為腰4~5與腰5~骶1),約10%以上的病例表現為雙節突出。對硬膜腔內有造影劑殘留者(碘苯酯等),應在術中將其抽除。術中切勿將腦棉、線頭及碎骨片等殘留在椎管內。

  g.植骨融合:除非合並嚴重的下腰椎不穩者,一般可以不植骨融合,以防繼發椎管狹窄癥;但椎節松動者,尤其是年齡較輕者,多需植骨融合。

  h.Cage植入:為近年來開展較多的術式,可從側方斜向插入椎節,較安全有效。

  i.閉合切口:依序縫合切開諸層。

  D.術後:拆線後上石膏腰圍下床活動,並註意腰背肌功能鍛煉。

  (7)手術失敗病例的原因及其對策:首次手術失敗,需二次施術的發生率與手術者的經驗與水平關系密切,文獻報道自1%至10%不等,個別報道可達20%,因此,每位矯形外科醫師都必須註意預防。在處理上必須明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認為自己一定能夠解決前面未能解決的問題。

  ①失敗原因:手術失敗主要是由於:

  A.定位錯誤:約占20%~30%。

  B.無陽性發現:占18%~25%。主要為診斷失誤,未找到病變,以致癥狀仍存在。

  C.術中出血中止手術:多因靜脈叢出血致視野不清而中止手術,以顯微外科術式為多見。占10%左右。

  D.術中誤傷:以根性誤傷為多見,約占8%;其次是前路手術誤傷骶中神經引起陽痿,約占5%~8%;再次是誤傷硬脊膜,約占5%。

  E.繼發性椎管狹窄:以並用植骨者為多見,約占5%~10%。

  F.其他:包括前路手術的血管、內臟損傷,麻醉意外,以及電凝器上電極板的電擊傷等均可遇到。

  ②處理對策:

  A.應通過各種檢測手段進一步明確診斷。

  B.對有再手術適應證者,應按常規於術前及術中進行定位。

  C.高度重視,並集中人力、挑選適用的器械以及利用其他優勢以保證再手術的順利進行。

  D.對無手術適應證者,或術者技術經驗不足時,切勿勉強施術,尤忌抱著試試看的僥幸心理。

  E.對永久性損傷應采取其他相應的措施。

  (8)術後處理:除一般註意要點外,應強調早期腰背肌鍛煉、防止外傷及劇烈運動。

  3.後中路椎間盤鏡(MED)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 後中路椎間盤鏡(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手術是由美國Sofamor Danek公司於1998年研制的微創技術,為患者提供瞭一種損傷小、恢復快且療效確切的手術方法。國內自1999年開始引進,目前已在各地得到較廣泛的應用。

  (1)MED的組成:本系統由以下部分組成:

  ①顯示監視系統:由顯示器、主機(光源及攝像主機系統一體化)組成。

  ②鏡頭光纖:由攝像頭、光纖、內鏡等組成。內鏡的工作參數:工作長度100mm,視角25°,視野90°,區域深度5~50mm。

  ③手術通道:為一個圓形金屬管道,長10cm,直徑1.6cm,內徑1.5cm,通過自由臂與手術床固定。

  ④手術器械:包括椎板開窗、髓核切除的各種微型手術器械,如各種規格的槍式咬骨鉗、髓核鉗、神經剝離子、探頭、各種形狀的刮匙以及拉鉤型吸引器等。

  (2)操作過程:硬膜外麻醉後,患者俯臥於手術臺腰橋上,常規消毒鋪巾,C臂X線機定位後,緊貼棘突右側或左側切開皮膚,長約1.6cm,深達深筋膜。沿著定位針插入第1個肌肉擴張管,拔除定位針,用此擴張管刮擦椎板下緣,依次插入第2~4個擴張管。連接工作通道並用自由臂固定,再次用C臂X線機定位,安裝內鏡並調整焦距和視野。清除工作通道內的軟組織,顯露椎板下緣,咬除椎板下緣部分骨質,剝離及咬除部分黃韌帶,顯露硬膜囊及神經根。用帶吸引器的拉鉤牽開硬膜囊及神經根,探及突出的椎間盤,切開後縱韌帶及纖維環,用髓核鉗去除變性髓核組織。確認受壓神經根已松解後,沖洗傷口,拔除手術通道及內鏡,切口縫合2或3針。如同時有神經根管狹窄,則用微型槍式咬骨鉗沿神經根潛行咬除側隱窩內肥厚的黃韌帶或增生的骨質,擴大神經管。對同時伴2個節段髓核突出者,可做相應節段小切口,操作同前。手術出血約20ml,手術時間30~90min(平均45min)。

  (3)術後處理:術後應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3~5天,24h後在腰圍保護下可下床活動,但仍以臥床休息為主,並在床上行舉腿鍛煉。7天拆線出院。據作者觀察,後中路椎間盤鏡手術術後2周,患者已可較自由地活動,4周後可恢復一般工作。

  (4)MED手術的優點:腰椎間盤突出癥既往多采用後路開放式髓核摘除術,手術切口長約10cm以上,需廣泛剝離骶棘肌,咬除椎板及小關節突內側部分,破壞脊柱後柱結構,而後柱對脊柱的穩定起重要作用,故術後易導致腰椎不穩和下腰痛。後中路椎間盤鏡手術隻在椎旁骶棘肌進行有限擴張,少量咬除椎板下緣,不過分切除黃韌帶(隻需顯露椎間盤突出部位即可),故基本保留瞭脊柱的後柱結構,術後下腰痛、椎體不穩明顯減少。

  經皮穿刺椎間盤切吸術或激光氣化,是通過椎間盤切割抽吸或激光氣化減壓,降低椎間盤內的壓力,使椎間盤突出部位回縮,減少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使癥狀緩解。雖然創傷小、恢復快,但進行椎間盤穿刺時有一定的盲目性,有可能損傷硬膜囊和神經根,且不是直接對椎間盤突出部分進行手術,所以手術效果受到限制。

  後中路椎間盤鏡手術系統由於其設計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使本手術有以下優點:

  ①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組織,療效確切。

  ②不廣泛剝離椎旁肌肉,損傷小,出血少,術後下腰痛等的發生率低。

  ③手術操作符合脊柱外科醫生習慣,易掌握。

  ④可同時行側隱窩或神經根管減壓術。

  ⑤在顯示器監視下操作不易損傷硬膜囊及神經根,安全可靠。

  ⑥恢復快,術後第1天即可下床,可解除患者臥床大小便困難的顧慮,且住院時間短,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5)MED手術的適應證:MED手術是在監視器上直接觀察手術操作過程,手術視野清晰,可調節視野范圍(工作通道向頭、尾、內、外側傾斜或移動通道),所以MED手術適用於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如隆起型、破裂型和遊離型等3種常見類型,也適用於旁側型和偏中央型,但對椎間孔型或正中央型突出者,因手術視野限制,無法操作。對伴有神經根管狹窄者可同時手術,但對年齡偏大、小關節增生明顯的患者應慎用,對椎間盤突出已完全鈣化者亦不宜采用。術前需仔細閱讀患者的腰椎X線片以及CT、MRI片或腰椎椎管造影X線片,明確椎?澠掏懷齙睦嘈汀⒉課患壩形薷蘋卸匣迫痛屎竇靶」亟讜鏨謚柩現爻潭齲拍苷費≡袷視糜贛ED手術的病例。據作者的經驗,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病例中約60%可用MED治療。

  (6)MED技術要點:一項新技術的掌握有一個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隻有操作熟練、手術時間短,才能體現MED微創手術的優勢。作者總結有以下幾點經驗:

  ①定位一定要準確:根據腰椎側位X線平片上測得的椎間盤後緣與棘突的對應關系,以及腰椎正位X線平片上測得的椎間盤後緣與椎板間隙的對應關系,選擇導針插入位置。作者采取緊貼棘突左或右(而不是距脊柱中線1.5cm)插入,並用導針探索椎板與椎板間隙後,將導針定位於上椎體椎板下緣或偏上骨面上(根據測得的椎間盤後緣與椎板間隙的對應關系)。C臂X線機檢查確定後,插入擴張管,拔除導針,用擴張管在椎板骨膜下剝離(減少出血),插入工作通道,再次定位。此時,工作通道應該正好對準椎間隙,1.5cm直徑的視野內椎板及椎間隙所占面積由椎間盤後緣與椎板間隙的對應關系確定。多數情況下,腰4~5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椎板占視野的2/3面積;而在腰5~骶1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椎板占視野的1/2面積。

  ②保持視野清晰:用雙極電凝沿工作通道內壁電凝一圈後,再用髓核鉗咬除椎板外殘留組織,可保持視野清晰。如直接用髓核鉗咬撕組織,可造成出血,影響椎管內操作。

  ③註意椎管內粘連:大多數患者都經過各種保守治療,如骶管療法、神經根管療法、註射膠原酶或經皮穿刺等治療,造成黃韌帶肥厚並與硬膜囊粘連。故術中在黃韌帶下方應用神經剝離子仔細多次分離,再用槍式咬骨鉗一口一口地咬除黃韌帶,而不是咬住後用力撕掉黃韌帶,以免硬膜囊撕裂致腦脊液外漏。

  (7)MED手術並發癥及處理:

  ①術中出血:由於工作通道內直徑為1.5cm,且在放大64倍下操作,少許出血就會給手術操作帶來困難,所以止血顯得尤為重要。作者在進入椎管前用雙極電凝在沿通道內壁電凝一圈,防止椎板外滲血流入椎管。在剝離硬膜囊及椎間盤時需小心仔細,防止靜脈叢破裂出血;一旦出血,一般可用薄腦棉片壓迫止血或用雙極電凝止血,如出血多,則需中轉開放式手術。

  ②硬膜囊撕裂致腦脊液漏:多數患者在接受MED手術前已行保守治療,如推拿、神經根管封閉或骶管療法,造成硬膜囊與周圍組織粘連,所以在剝離及用槍鉗咬除黃韌帶時需仔細,防止撕裂硬膜囊。如裂口小,可用腦棉壓迫,無需處理;如裂口大,需中轉開放式手術進行修補。

  ③術後感染:椎間隙感染是腰椎手術中較嚴重的並發癥,而術中C臂X線機定位可增加污染機會。所以,要重視術前患者的全身準備,提前1天用抗生素,術中嚴格無菌操作,術畢反復沖洗。如發現術後腰腿痛緩解後再次出現劇痛,應及時采取措施,如臥床休息,並加大抗生素用量,必要時手術清除感染病灶等。

  (8)MED術後康復指導:當突出的髓核及變性椎間盤組織摘除後,保留的椎間盤組織需經歷一個愈合過程,其間,結締組織逐漸變得致密、堅實。同時,椎間隙變窄,會導致相鄰椎間隙及小關節結構關系發生繼發改變。所以,在一定時間內應限制活動,避免腰部過度的前屈、後伸及旋轉動作,避免搬扛重物及劇烈運動。但關於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包括常規後路開放式手術及MED手術)後,患者何時可下床活動,活動度多大,文獻上沒有統一標準。MED手術創傷小,尤其是對骶棘肌損傷小,對脊柱穩定性破壞不大,所以,MED手術後可比常規開放式手術術後臥床時間短、恢復快。根據作者的經驗,鑒於手術切口疼痛、硬膜外麻醉後反應,MED手術當天需臥床休息,臥床排尿。術後第1天起,可在腰圍保護下下床排尿,便秘患者盡可能用甘油/氯化鈉(開塞露),避免腹壓增加。其餘時間以臥床為主,可在床上行直腿抬高鍛煉,開始時可20次/d,以後逐漸增加到50次/d,防止神經根粘連。術後4~5天,停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後,部分患者往往訴患肢酸脹不適,可適當給予口服非甾體消炎藥等。一般情況下,酸脹會在1周左右消失。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術後1~2周可適當增加活動度,如可戶外散步等,4周後可恢復一般工作。其間要鍛煉腰背肌肉,以維持脊柱內外平衡,保護腰部免受損傷。

  (二)預後

  大部分病例可以非手術方法治愈,手術病例一般預後效果良好。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腰椎間盤突出應該做哪些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腦脊液檢查 除中央型引起椎管完全阻塞者可出現蛋白含量增高、潘氏試驗及奎氏試驗陽性外,通常均屬正常。

  2.其他化驗 諸如紅細胞沉降率、康華反應、類風濕因子、膠狀金試驗等化驗檢查,主要用於對其他疾患的鑒別診斷。

  二.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根據臨床癥狀或體征即可作出正確的診斷。主要的癥狀和體征是:

  ①腰痛合並“坐骨神經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試驗陽性;

  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間韌帶側方有明顯的壓痛點,同時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後外側皮膚感覺減退,趾肌力減退,患側跟腱反射減退或消失。X線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變。

  三.影像學檢查

  近年來用於腰椎間盤疾患診斷的影像學技術進展較大,其中包括X線平片、椎間盤造影、CT、超聲波、磁共振及脊髓造影等。在一般情況下,普通X線平片即可達診斷目的,困難者則需采用磁共振(或參考超聲波及CT檢查,但其確診率較低)。非不得已,不輕易選用脊髓造影。

  1.腰椎X線平片

  (1)腰椎後前位片(正位):多顯示腰椎側彎征,椎間隙寬度於病變早期多無改變;如病程較久,則顯示椎間隙狹窄,並於椎體邊緣有各種形態的骨刺出現。棘突的偏移雖較常見,但不一定有什麼意義。

  (2)腰椎側位片:其診斷價值較前者更為重要。

  ①多數病例腰椎生理曲線消失,尤其是急性發作者。

  ②椎體型中的前緣型可於側位片上顯示典型的三角形骨裂征等(圖5)。

  ③椎間隙狹窄及椎體邊緣骨刺形成表明病程較長。

  ④椎間盤鈣化(罕見)或脫出的髓核鈣化(稍多見),主要在側位片上顯示。

  (3)腰椎斜位片:主要用於除外下腰椎椎弓斷裂及腰骶(或骶髂)關節病變。而在單純椎間盤脫出癥患者多無特殊所見,因此,診斷明確者勿需攝此片。

  2.CT檢查 應用CT檢查脊椎與椎管內病變在臨床上已廣泛開展,分辨率相對為高的CT圖像,可較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和神經根、硬脊膜囊受壓移位的形象,同時可顯示椎板及黃韌帶肥厚、小關節增生肥大、椎管及側隱窩狹窄等情況,並可以三維技術重建椎管與根管的立體形態。從影像學角度來看,本病在CT圖像上的主要改變有以下幾點(圖6):

  (1)椎間盤後緣變形:正常情況下,椎間盤後緣與椎體骨性斷面的邊緣平行;在髓核突出的患者,椎間盤後緣有一局部突出。根據局部改變的形態與性質,可區分椎間盤膨出、突出或脫出(破裂),前者為退行性變的早期表現,後兩者則屬中、後期改變。

  (2)硬膜外脂肪消失:正常情況下,腰椎區域,尤其是腰4~5和腰5~骶1平面,硬脊膜囊通常有豐富的硬膜外脂肪,硬膜外透亮區的形態和大小對稱。當椎間盤破裂時,脫出的髓核可以替代低密度的硬膜外脂肪,在椎間盤破裂的平面上,兩側對比觀察,密度並不對稱。

  (3)硬膜外間隙中的軟組織密度增高:突出或脫出髓核的密度高於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硬膜外間隙中的軟組織密度陰影代表突出的碎片(大小和位置)。當碎片較小而外面有後縱韌帶連著時,其軟組織塊影與椎間盤影相連續。當碎片已破裂到後縱韌帶外面,且與椎間盤失去連續性和從纖維環破裂處遊離時,可出現分離狀影像。根據椎間盤破裂的部位,軟組織密度可能位於中線或後外側緣,若破裂完全發生在外側緣,則軟組織密度位於椎間孔內。當突出的碎片較大時,在病變椎間盤平面以外的層面上也可顯示軟組織密度。根據碎片遊離方向,可能位於椎間盤下方的椎體後緣,或緊靠椎弓根的側隱窩內;亦可能位於椎孔內,頗像增大的神經節。

  (4)硬脊膜囊變形:硬脊膜及其內容物的密度低於椎間盤。在上部腰椎區域,整個骨性椎管全部由脊膜囊占據。脊膜囊緣和椎間盤邊緣之間由於密度差的關系,分界清楚。當椎間盤突出時,硬脊膜囊也可變形。在下部腰椎區域,硬脊膜囊並不充盈整個骨性椎管,也不與椎間盤後緣接觸,僅當椎間盤突出相當大,足以將硬膜外脂肪堵塞並壓迫脊膜囊壁時,光滑圓形的脊膜囊輪廓才出現變形,突出的碎片可能壓迫神經根;亦有少數病例並不引起脊膜囊變形。

  (5)神經根鞘的受壓移位:在正常情況下,神經根鞘在硬膜外脂肪對比下表現為軟組織密度,其位於骨性椎管的後側、椎弓根的內側,在椎弓根稍下方的平面上,當碎片向骨性椎管後側突出時,將根鞘向後推移,根鞘與突出的碎片常無法區分,這本身就是神經根受壓的一種征象。

  (6)突(脫)出髓核的鈣化:髓核突(脫)出時間較久者,可逐漸形成鈣化,並在CT檢查中出現相一致的改變。碎片與椎間隙邊緣可以相延緩。

  (7)CTM檢查技術:CT檢查技術對椎間盤突出的診斷準確率為80%~92%。由於CT檢查對患者的X線照射量小,可列為基本無害的診斷手段。此外,用水溶性造影劑做脊髓造影與CT檢查結合(CTM),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在CTM檢查時,上述征象更為明顯。在大多數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受椎間盤壓迫的神經根和硬膜囊在同一平面。遊離型椎間盤脫出則可發生於椎管內的其他部位。

  3.磁共振(MRI)檢查 MRI的出現,可以說是影像學中的重大進展,是非侵入性和無放射性損害中以往任何檢查手段都無法相比擬的,其對人體組織結構的影像顯示,較之CT檢查更為確切和真實。

  MRI圖像上所表現的信號,大體上分為高、中、低三種強度。通常,在T1加權條件下,骨皮質、韌帶、軟骨終板和纖維環為低信號強度;富有脂肪組織的椎體、棘突等骨松質則表現中等信號(由於含多量骨髓組織之故);椎間盤介於前兩者之間。脂肪組織為高強度信號,脊髓和腦脊液次之。T2加權對椎間盤組織病變顯示更明顯,在T1加權圖像上顯示較低信號,T2加權反而加強。由於T2加權腦脊液信號強而發亮,致使椎間盤突出壓迫硬膜囊時的顯示更加清楚。

  MRI檢查對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不同層面的矢狀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間盤的橫切位影像,可以觀察病變椎間盤突出的形態及其與硬膜囊、神經根等周圍組織的關系(圖7)。

  MRI檢查除瞭可以獲得三維影像用於診斷(陽性率可達99%以上),更為重要的是此項技術尚可用於定位及分辨“膨隆”、“突出”與“脫出”(圖8),從而有利於治療方法和手術入路的選擇(作者建議對“脫出”者選擇後路摘除術,而“突出”者以前路手術為佳)。

  4.超聲波技術 自20世紀70年代Porter先後兩次報道瞭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情況後,國內亦開展瞭此項研究。該技術是利用超聲波測定腰椎椎管管徑,而椎管管徑的大小牽涉到是否產生根性癥狀。但在應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對腰椎及腰骶部的三葉形椎管尚難以表現出來。目前,MRI及CT技術已普遍開展,少有再選用此項技術者。

  5.脊髓造影 自CT、磁共振及數字減影技術應用以來,已使脊髓造影在臨床上的應用大量減少。盡管其對本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病變定位幫助較大,但由於其副作用,當前均主張慎重選用,對非十分必要者切勿濫用,並應以選擇非離子碘造影劑為前提(圖9)。

  視髓核突(脫)出的部位不同,在影像學上可顯示根袖缺如(側型為多)、根袖尾部充盈不全(多為外側型)、硬膜囊受壓(中央型)或硬膜囊伴根袖受壓(中央旁型)等形態。

  6.椎間盤造影 由於穿刺技術及藥物給患者帶來的反應較大,且陽性率受多種因素影響而難以如實反映出病變的客觀情況,因此,目前已不再受臨床醫師歡迎,故不贅述。

  7.硬脊膜外造影 分腰前路和腰後路兩種途徑將造影劑註至硬膜囊外觀察、推斷椎管矢狀徑、硬膜囊及根袖受壓情況等。其影像判定與脊髓造影相似,目前已很少應用。

  8.其他 如椎靜脈造影、腰骶神經根造影及骶管造影等,雖各有特點,但亦有其一定局限性或因操作技術上的困難而多處於探索階段。

  9.肌電圖 一般勿需此項檢查,但對有馬尾神經損害或兩根以上脊神經受累者可選用。陽性率約為80%~90%,略低於脊髓造影技術,尤其是表現對脊神經根定位診斷的可靠性較差。但如將兩者合用,可使陽性率提高到95%以上,但仍未超過磁共振98%的陽性率,故目前已不再為患者所歡迎。現將其檢查方法及結果判定簡介於後。

  (1)檢查方法:主要檢查腰椎段脊神經所分佈、支配的肌組。分以下兩種情況:

  ①常規雙側對比檢查:主要檢查以下肌組:  A,腓骨長肌:由腰4、5脊神經支配。  B.脛前肌:亦由腰4、5脊神經支配。  C.腓腸肌:內、外側頭分別測之,由腰5、骶1脊神經支配。

  ②酌情加測:此外尚可根據神經受損節段而酌情加測:  A.股四頭肌:由腰3、4脊神經支配。  B.趾長伸肌:由腰4、5脊神經支配。  C.姆長伸肌:由腰4、5脊神經支配。

  (2)結果判定:主要根據受測肌肉肌電圖的波形是否出現異常判定。

  ①腰3~4椎間盤突出:主要累及股四頭肌及其他肌組。

  ②腰4~5椎間盤突出:主要波及脛前肌及腓骨長肌。

  ③腰5~骶1椎間盤突出:主要波及腓腸肌(包括內、外側頭)。

  (3)影響肌電圖準確性的因素:

  ①肌電圖檢測儀本身的質量。

  ②突(脫)出髓核的部位與受累脊神經根椎節定位的關系。

  ③在肌組上采樣點的部位與數量。

  ④個體肌節的差異及脊神經根與椎間孔的變異。

  ⑤操作者的技術水平。

  10.誘發電位的應用 為近年來開展較多的研究項目,主要依靠測定H波(Hoffmann波的簡稱)潛伏期是否延長(與健側對比)及誘發電位幅度是否消失或低於正常來推斷脊神經根是否受累。由於此項檢查所用設備價格昂貴,且檢測時受各種因素影響,因此臨床上主要用於研究工作及對脊柱畸形糾正術的術中監護,而對腰椎間盤診斷上的實用價值,目前尚有爭議。,黃梁美夢(黃粱美夢),美侖美奐(美倫美奐)


鑑別

腰椎間盤突出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第二步,根據患者根性痛的性質、特點、部位及影響因素等與其他相似疾患進行鑒別。如此,則不至於將診斷引入歧途。當然,對個別特殊類型者,再另作辨認。有關根性痛、幹性痛與叢性痛三者的鑒別:①屈頸試驗陽性,可能是椎管內病變。②棘突及棘突旁壓痛及叩痛,以椎管內病變多見。③以環跳穴壓痛為主而不伴有腰部及股神經壓痛者,多為坐骨神經出口狹窄癥。④下腰部叩診有舒適感的女性,多為婦科疾患。⑤股神經出口部壓痛,以盆腔內病變居多。

  以上數項可在短短數分鐘內完成,加上感覺區測試、足底麻木區判定以及膝、踝反射檢查等,一般均可在10min內結束,並為三者的鑒別提供依據,其可信率在90%以上。再輔以肛門指診、婦科會診、X線攝片、各種化驗及治療試驗等,一般不難鑒別。對下腰部癥狀明顯並伴有錐體束征陽性者,應考慮為頸腰綜合征。

  掌握三者的鑒別是對每位矯形外科和神經科醫師的基本要求,均需重視。否則,盲目依靠高、精、尖等現代技術,勢必反使診斷工作復雜化,此在臨床上不乏先例。

  現將臨床上易與腰椎間盤突(脫)出癥混淆的疾患鑒別如下。

  1.發育性腰椎椎管狹窄癥 本病可與腰椎間盤突(脫)出癥伴發(約占50%以上)。本病的基本癥狀雖與後者有相似之處,但其主要特點是三大臨床癥狀:

  (1)間歇性跛行:即由於步行引起椎管內相應椎節缺血性神經根炎,以致出現明顯的下肢跛行、疼痛及麻木等癥狀,稍許蹲下休息即可重新再行走;之後再次發作,又需再次休息方可繼續行走。如此反復發作,並有間歇期,故稱為“間歇性跛行”,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合並本病時可同時發生。單純腰椎間盤突出癥雖有時也可出現相類似現象,但其休息後僅稍許緩解,難以完全消失。

  (2)主客觀矛盾:指此類患者主訴很多,而在體檢時由於檢前候診時的休息而使神經根缺血性神經根炎癥狀消失,以致無陽性發現。此與腰椎間盤突出時出現的持續性根性癥狀及體征明顯不同。

  (3)腰後伸受限,但可前屈:由於腰後伸時使腰椎椎管內有效間隙更加減小而使癥狀加重,並引起疼痛,因此,患者腰部後伸受限,並喜歡采取能使椎管內容積增大的前屈位。由於這一原因,患者可騎自行車,但難以步行。此與腰椎間盤突出癥者明顯不同。

  以上幾點一般足以鑒別,對個別不典型或是伴發者,可采用其他輔助檢查手段,包括磁共振及CT檢查等加以判定。

  2.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癥 此為引起坐骨神經幹性痛的常見病,且多見於因腰痛而行重手法推拿術後者,因此易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相混淆,需鑒別(但有時二者可伴存)。本病的主要特點是:

  (1)壓痛點:位於坐骨神經自盆腔穿出的部位,即“環跳”穴,並沿坐骨神經向下放射達足底部。有時“膕點”與“腓點”亦伴有壓痛。

  (2)下肢內旋試驗:雙下肢內旋時可使坐骨神經出口部肌群處於緊張狀態,以致該出口處狹窄加劇而引起坐骨神經放射痛。腰椎間盤突出癥時則無此現象。

  (3)感覺障礙:本病時表現為范圍較廣的多根性感覺異常,並多累及足底出現麻木感等。而腰椎間盤突出癥時,則以單根性感覺障礙為主。

  (4)其他:本病時屈頸試驗陰性,腰部多無陽性體征。對個別鑒別困難者可行其他特殊檢查。

  因梨狀肌本身病變所致的梨狀肌癥候群較少見,且癥狀與本病相似,不另述。

  3.馬尾部腫瘤 為臨床上易與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相混淆的疾患,且後果嚴重,應註意鑒別。二者共同的癥狀特點是:多根性或馬尾神經損害,雙下肢及膀胱、直腸癥狀,腰部劇痛及活動障礙等。但馬尾部腫瘤時的以下特點可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鑒別。

  (1)腰痛:呈持續性劇痛,夜間尤甚,甚至非用強鎮痛藥而不能使患者入眠;而腰椎間盤突出癥者平臥休息後即腰痛緩解,且夜間多明顯減輕。

  (2)病程:多呈進行性,雖經各種治療仍無法緩解或停止進展。

  (3)腰椎穿刺:多顯示蛛網膜下隙呈完全性阻塞,腦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以及潘氏試驗陽性等。

  (4)其他:必要時可行磁共振或CTM等檢查確診及判定病變定位;對有手術指征者,可行椎管探查術。

  4.腰段繼發性粘連性蛛網膜炎 由於腰椎穿刺、蛛網膜下隙阻滯及脊髓造影的廣泛應用,本病近年來已非少見,且其病變差別較大,可引起各種癥狀而易與多種腰部疾患相混淆。如粘連位於脊神經根處,則可引起與椎間盤突出癥完全相似的癥狀,在鑒別時應註意本病的以下特點:

  (1)病史:多有腰椎穿刺等病史。

  (2)疼痛:多呈持續性,且逐漸加劇。

  (3)體征:屈頸試驗多為陰性,直腿抬高試驗可陽性,但抬舉受限范圍小。

  (4)X線平片:有碘油造影史者,可於X線平片上發現燭淚狀陰影或囊性陰影。

  本病可繼發於椎間盤突出癥後,尤其是病程長者,應註意。

  5.下腰椎不穩癥 為老年者的多發病,尤以女性為多。本病特點如下:

  (1)根性癥狀:雖常伴有,但多屬根性刺激癥狀。站立及步行時出現,平臥或休息後即緩解或消失,體檢時多無陽性體征發現。

  (2)體型:以肥胖及瘦弱兩類體型者多發。

  (3)X線平片:動力性平片可顯示椎節不穩及滑脫征(故本病又稱為“假性脊柱滑脫”)。

  (4)其他:屈頸試驗、直腿抬高試驗等多屬陰性。

  6.腰椎增生性(肥大性)脊椎炎 亦屬需鑒別的常見病之一。本病特點為:

  (1)年齡:患者多系5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腰椎間盤突出癥則以中青年患者多見。

  (2)腰痛:晨起時出現,活動後即消失或減輕,勞累後又復現。

  (3)腰部活動:呈僵硬狀,但仍可任意活動,無劇痛。

  (4)X線平片:顯示典型退變性改變。

  本病不難鑒別,一般勿需特殊檢查。

  7.一般性盆腔疾患 為中年以上婦女的常見病,包括附件炎、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致使盆腔內壓力增高,刺激或壓迫盆腔內骶叢而出現多幹性癥狀。其特點如下:

  (1)性別:90%以上病例見於中年以後女性。

  (2)癥狀:系多個神經幹受累癥狀,其中尤以坐骨神經幹、股神經幹及股外側皮神經幹為多見,陰部內神經及閉孔神經亦可受累及。

  (3)盆腔檢查:對女性患者應請婦產科進行內診檢查以確定有無婦產科疾患。

  (4)X線平片:患者易伴發髂骨致密性骨炎等疾患,應註意觀察。

  8.盆腔腫瘤 雖屬於腹部外科疾患,但骨科亦常可遇到,尤其是壓迫坐骨神經時易與本病混淆。其特點與前者相似。

  (1)癥狀:以多幹性神經癥狀為主。

  (2)體征:於盆腔內(肛門指診等)可觸及腫塊。

  (3)其他:清潔灌腸後拍片或做鋇劑灌腸檢查以確定腫塊部位。必要時行B型超聲、CT或MRI等檢查。

  9.腰部扭傷 一般病例易於鑒別,伴有反射性坐骨神經痛者易混淆,其鑒別要點為:

  (1)外傷史:較明確。但腰椎間盤突出癥亦有可能見於腰部扭傷後,應註意。

  (2)壓痛:多位於腰部肌肉附著點處,且較固定,並伴有活動受限。

  (3)封閉試驗:對肌肉扭傷處封閉後,不僅局部疼痛緩解,且下肢放射痛亦消失。

  (4)其他:屈頸試驗、直腿抬高試驗等多為陰性。

  10.腰肌筋膜炎 中年人發病最多。多因肌肉過度運用,或因劇烈活動後出汗受涼而起病。亦可因直接受寒或上呼吸道感染之後而出現癥狀。患者主要感覺脊背疼痛,常見部位為附於髂嵴或髂後上棘的肌群,如骶棘肌和臀肌。其他部位的肌肉和肌筋膜、腱膜等也可受累。腰骶部纖維織炎時,竇椎神經受到刺激,可引起局部疼痛和下肢牽涉痛。疼痛常因寒冷和較長時間不活動而加重,亦可與天氣變化和姿勢有關。運動有助於減輕癥狀。因受累的肌肉疼痛,可使脊柱活動受限。此種腰背痛病程長短不一,短者幾天,長者可數年,並且常在首次發病後反復發作。

  檢查時因肌肉保護性痙攣而出現側彎和運動受限。在多數患者能捫到痛性結節或有條索感,這在俯臥位檢查時更為清晰。腰背部痛性結節常在第3腰椎橫突尖部、髂嵴部和髂後上棘處等。壓迫痛性結節,特別是肌肉中的痛性結節,可引起局部疼痛並放射至其他部位,如引起下肢牽涉痛。用2%普魯卡因局部封閉則疼痛消失。歸結纖維織炎的主要表現為:

  (1)局限性、彌漫性邊界不清的疼痛。

  (2)局限性軟組織壓痛點。

  (3)在軟組織捫及結節或條索感。

  11.腰椎小關節紊亂 患者多為中年人,女性尤為多見。既往無明顯外傷史。多在正常活動時突然發病,患者常訴準備彎腰取物或轉身取物時,突然腰部劇痛,不敢活動。這種疼痛第1次發作後,可經常發作,1年或1個月內可發病數次。有腰部慢性勞損史或外傷史者發病較多,芭蕾舞演員、京劇演員等經常腰部練功者,常患腰部小關節紊亂。某些患者間歇性發作可持續多年,就診時主訴反復“腰椎脫位”。

  檢查時脊椎向痛側側彎,腰段骶棘肌出現痛側保護性痙攣。在腰4、腰5或腰3、腰4棘突旁有壓痛點。如骶髂關節有壓痛,即為腰骶關節不對稱所致的腰椎小關節紊亂。反復發作的患者,腰椎前屈不受限,而後伸或向健側彎時即感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試驗可感腰部痛而無坐骨神經放射痛,此試驗為陰性。

  X線腰椎攝片示腰椎側彎,以及腰椎或椎間盤退變等,但不能發現後關節半脫位、後關節間隙增寬等征象。CT檢查可示小關節突有增生、骨贅形成、硬化、關節囊周圍鈣化和半脫位等改變。

  12.腰椎結核 脊柱是骨關節結核發病率最高的部位,在天津人民醫院統計的3587例骨關節結核中占47.28%,其中半數發生在腰椎。因此,腰痛為其常見癥狀之一;低位腰椎結核還可產生腿痛。

  腰椎結核患者多有全身結核中毒癥狀,伴有較長期的腰部鈍痛,多呈持續性疼痛。下肢痛因病灶部位而不同,腰5、骶1處結核可引起腰5、骶1神經根支配區痛,表現為一側或兩側痛。

  檢查可見腰部保護性強直,所有活動受限,活動時痛重。後期,椎骨楔形壓縮,進而可出現後凸畸形。髂凹部或腰三角處能捫及寒性膿腫。有區域性感覺、運動障礙,腱反射改變,肌萎縮,隻影響一條神經根者很少。化驗檢查血細胞沉降率增快。X線平片顯示:椎體相鄰緣破壞,椎間隙變狹,腰大肌影增寬或邊緣不清。對鑒別困難者應行MRI檢查,均可確診。

  13.腰椎椎弓崩裂與腰椎滑脫 除先天性病例外,因外傷或退行性變所致的腰椎滑脫癥,將隨年齡而增加,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發病部位以腰4~5最常見,其次為腰5~骶1。本病主要表現為腰背痛、臀部痛或下肢痛。有下肢坐骨神經痛者占50%,有間歇性跛行者占20%。但在檢查時,腰痛部無明顯畸形,腰椎前屈運動正常、後伸受限。根據X線平片及MRI檢查易於確診。

  14.其他疾患 包括各種先天畸形、化膿性脊椎炎、腰椎骨質疏松癥、氟骨癥、小關節損傷性關節炎、腰部脂肪脫垂伴神經支卡壓癥、第3腰椎橫突過長畸形、棘間韌帶損傷、棘上韌帶損傷及全身各系統疾患的腰部癥狀等,均應註意鑒別。


並發症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1.中央型突出常導致膀胱、直腸癥狀 (大小便失禁)。不完全性雙下肢癱瘓。

  2.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常見並發癥有以下幾類:

  (1)感染:是較為嚴重的合並癥。尤其是椎間隙感染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很大,恢復時間長,一般感染率為14%左右。主要表現是:原有的神經痛和腰腿痛癥狀消失,5~14天後發生劇烈的腰痛伴臀部或下腹部抽痛和肌肉痙攣,不能翻身,痛苦很大。

  (2)血管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時血管損傷,主要發生在經後路手術摘除椎間盤時造成。若經前路腹膜內或腹膜外摘取椎間盤時,由於暴露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或髂總動、靜脈,反而不易誤傷這些大血管。血管損傷的原因,多系用垂體鉗過深地向前方摘除椎間盤組織,結果組織鉗穿過前側纖維環,鉗夾大血管後造成血管撕裂傷。

  (3)神經損傷:腰椎間盤突出時,受壓神經根本身即因椎間盤組織的壓迫,髓核物質的化學性刺激而充血、水腫、粘連等呈不同程度的神經損傷,因此在手術後,可有神經癥狀較前加重的可能,有的則是因手術操作而引起的神經損傷。神經損傷可分為:硬膜外單根或多根神經損傷、硬膜內馬尾神經或神經根損傷、麻醉藥物損傷。

  (4)臟器損傷:腰椎間盤摘除時,單純臟器損傷少見,幾乎均是血管損傷時伴有其他臟器損傷,如輸尿管、膀胱、回腸、闌尾等。

  (5)腰椎不穩:在行腰椎間盤切除術的一部分病人中,坐骨神經痛消失而腰痛持續存在,其中一些原因是由於腰椎不穩,表現在腰椎前屈時出現異常活動。所以對於腰痛癥狀嚴重的,在功能性運動腰椎攝片時,有明顯脊柱異常活動的病人,應行脊柱融合術,解決脊柱不穩定所致的腰痛。

  (6)腦脊液瘺或脊膜假性囊腫:多由於經硬膜內手術,硬膜縫合不嚴,或硬膜切口處不縫合而用明膠海綿覆蓋硬膜切口處。腦脊液瘺多在術後第3~4天時發生,除應用大劑量抗菌素及保持切口敷料幹凈外,局部采取加壓包紮措施,即在更換敷料後,將其四周及中央用寬膠佈加壓固定,約2~3天後可停止。硬脊膜假性囊腫多在術後幾個月內出現腰腿痛,在手術處或腰骶部有球形囊樣物與硬膜粘連。腫物囊壁薄而發亮,呈粉紅色,腫物邊緣增厚,腫物有微孔和椎管由硬膜下腔相通。壓迫囊樣腫物,可引起坐骨神經痛。發現脊膜囊樣腫物應防止破潰引起蛛網膜下腔感染,並應行硬膜修補術。術後臥床取頭低足高位7~8天,待硬膜修補處愈合。手術效果良好。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腰椎間盤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