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骶段移行椎體的癥狀
(1)概述:一般情況下,此類畸形可不引起任何癥狀,尤其是處於青少年期時。畸形的確診與分類主要依據X線平片所示。對伴有腰骶部畸形的腰痛患者首先應考慮其他疾患並進行較為全面的檢查,隻有當查不出明確病因時,方可考慮系畸形所致,其中以吻棘及浮棘畸形為多發。
(2)移行脊椎的癥狀學及其發生原理:
①椎節的負荷加重:腰椎骶化雖可增加下腰部的穩定性,但其餘每節腰椎的負荷卻加重,以致引起勞損及加劇椎骨的退變。
②椎節的穩定性減弱:無論胸椎腰化還是骶椎腰化,均使腰椎數目增多和杠桿變長,以致腰椎椎節的穩定性減弱,易發生外傷、勞損及退變。
③椎節的負重不平衡:對雙側不對稱的腰椎骶化者來說,未融合或融合較少的一側則易因活動量大而引起周圍軟組織損傷;在另一側已與髂骨形成假關節者,由於此種關節屬幼稚型關節,難以吸收外力所引起的震蕩而容易出現損傷性關節炎。
④神經受卡壓:腰椎骶化時,走行於第5腰椎橫突附近的脊神經背側分支易受肥大的橫突卡壓而出現癥狀,尤其在仰伸與側彎時疼痛更甚。
⑤反射性坐骨神經痛:真正由於畸形本身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或其組成支引起坐骨神經痛者甚為罕見,多系周圍末梢神經支受刺激而反射性地出現坐骨神經癥狀。采用局部(痛點)封閉療法,可使其消失。
2.分型
(1)腰椎骶化:指第5腰椎全部或部分轉化成骶椎形態,使其構成骶骨塊的一部分。臨床上以第5腰椎一側或兩側橫突肥大成翼狀與骶骨融合成一塊為多見,並多與髂骨嵴形成假關節;而少數為第5腰椎椎體(連同橫突)與骶骨愈合成一塊者。此種畸形較為多見。
(2)胸椎腰化:指第12胸椎失去肋骨而形成腰椎樣形態,如第5腰椎不伴有骶椎化時,則仍呈現腰椎形態,並具有腰椎的功能。
(3)骶椎腰化:系第1骶椎演變成腰椎樣形態者,發生率甚低,大多在讀片時偶然發現,一般多無癥狀。
(4)骶尾椎融合:即骶椎與尾椎相互融合成一塊者,較前者多見。
除腰部有一般癥狀外,診斷主要依據X線檢查確診。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移行脊椎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
1.治療原則
(1)以非手術療法為主,其中尤其應強調腰部的保護與腰背肌(或腹肌)鍛煉。
(2)對合並其他器質性病變者應統一安排治療計劃。
(3)對經正規非手術療法治療無效,且已影響工作生活者,應在除外其他疾患的基礎上施以手術療法。
2.非手術療法
(1)基本要求:改善與保護良好的睡眠與工作體位。
(2)功能鍛煉:積極而正規的腰背肌鍛煉,對伴有腰椎椎管狹窄者,應強調腹直肌鍛煉。
(3)腰部保護:可用寬腰帶保護腰部,當癥狀發作時可改用皮腰圍或石膏腰圍。
(4)其他療法:可選擇理療或藥物外敷。對有明確痛點或壓痛點者,可行封閉療法。
3.手術療法
(1)切骨減壓術:主要用於骶骨化的第5腰椎橫突肥大或假關節刺激、壓迫神經支者,可將肥大的橫突截除一段。
(2)關節融合術:對單純性(單側或雙側)假關節(腰5橫突與髂骨)損傷性關節炎者可行植骨融合術。但此手術較為深在,操作時應註意。
(3)神經支切斷(或松解)術:對顯示明確的神經支,可於卡壓處將其松解遊離;無法獲松解時,則將其切斷。
(4)脊椎融合術:對腰骶部多椎節功能紊亂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腰骶段植骨融合術。
(二)預後
預後比較好。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移行脊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