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額竇炎未能及時處理或治療不當,使粘膜嚴重破壞,失去正常功能,而變為慢性炎癥。
2.變態反應性額竇炎、鼻額管粘膜水腫、纖毛輸送功能降低,使急性炎癥時的引流受阻,而變為慢性炎癥。
3.鼻中隔高位彎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道竇口復合體引流受阻。
4.氣壓性損傷,如航空速降、遊泳跳水、潛水作業,均可引起額竇慢性感染。
5.全身因素,如免疫功能降低,糖尿病,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等。
病理變化與慢性上頜竇炎大致相似,有粘膜增厚、纖毛消失、竇腔蓄膿,變態反應性炎癥者有粘膜水腫,有息肉性變。所不同者,慢性額竇炎因引流不暢,易發生骨炎及骨髓炎,可在其前壁和底部產生瘺管,不斷排膿,瘺孔多在眶的內上壁,於上眼瞼處可見瘢痕形成。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2.應積極治療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時不要用力擤鼻,應堵塞一側鼻孔擤凈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側鼻孔擤凈鼻腔分泌物。
4.及時、徹底治療鼻腔的急性炎癥和矯正鼻腔畸型,治療慢性鼻炎。
保健品查詢慢性額竇炎中醫治療方法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慢性額竇炎西醫治療方法(一)非手術療法 包括用鼻粘膜血管收縮劑和抗生素滴鼻、置換術、理療等,僅對早期輕癥可能有效。
(二)鼻內手術 包括矯正鼻中隔高位彎曲、鼻息肉切除術、中鼻甲部分切除術等。此種手術適用於慢性化膿性額竇炎經過非手術治療無效者,但有額竇外傷史、額竇炎並發癥史者不宜采用。此種手術也稱為輔助性手術。
(三)額竇鼻內手術 患者仰臥,鼻內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在鼻外側壁鼻根處行“V”形切口,剝離粘膜,切除鉤突,開放前組篩竇。若中鼻甲肥大,應先行中鼻甲骨折移位,或做中鼻甲部分切除,鑿去上頜突後緣,擴大鼻額管。手術中應註意鼻額管內後側的篩板,術後復位粘膜瓣,額竇可用6mm的矽膠管引流,6日後進行沖洗。此手術操作比較簡單。粘膜損傷較少,比較安全,不易造成鼻額管狹窄,而且額部不遺留瘢痕,不必要做更為復雜的鼻內額篩竇手術。若效果不佳,可行額竇鼻外手術。
(四)鼻外手術(額竇根治術)
1.Lynch手術:①鼻內手術及額竇鼻內手術無效者;②慢性額竇炎並發骨髓炎或瘺管者;③慢性額竇炎有眶內或顱內並發癥者;④黴菌性額竇炎;⑤額竇內異物,額竇骨折。
2.額竇前壁骨瓣進路填塞術 該手術最早由Schonborn(1894)和Breiger(1895)報道,他們將額竇前壁骨瓣翻起,用移植脂肪閉塞竇腔,稱之為額竇骨成形術。適應癥:①慢性額竇炎屢次發作,久治不愈者;②慢性額竇炎已在前壁形成瘺孔者;③鼻內額竇手術或Lynch手術失敗者;④額竇囊腫、骨瘤或前壁骨折外傷。
3.鼻竇內窺鏡下進路 本法是近20年來開展的新技術,其原理是使各鼻竇開口保持充分的通氣和引流,竇內粘膜炎癥可以逐漸消退。治療慢性額竇炎時,必須清除前組和中組篩竇病變。
4.額竇顱骨化消除術(craniumlization) 是1982年由Donald首創應用的新技術,適用於顱竇後壁骨折,有預防顱內感染和保持額部外觀凹陷的優點。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慢性額竇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一)前鼻鏡檢查可見粘膜充血,中鼻道前上方有膿性分泌物。上頜竇炎的膿液多在中鼻道的後下方,篩竇炎可見中鼻道與嗅裂存有膿性分泌物,可資鑒別。
(二)頭位試驗前鼻鏡檢查未見膿性分泌物時,可用1%麻黃素收縮中鼻甲和中鼻道粘膜,然後保持頭正中位5分鐘,再次檢查鼻腔,看中鼻道有無膿液出現。伴有上頜竇炎時,可先行上頜竇穿刺沖洗,將膿液清除,然後再行頭位性引流,以判斷額竇炎的存在。
(三)額竇X線攝片取鼻額位和側位,比較雙側額竇透光度,判斷其中病變。雙側額竇大小不對稱屬正常情況,與診斷額竇炎無關。發育良好的額竇可有骨隔,亦屬正常現象。
(四)CT掃描采用冠狀面和軸位掃描,可顯示額竇大小及范圍、前後骨壁情況和竇腔內粘膜內無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