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醫學百科 按字母 按身體部位 按科室

慢性篩竇炎介紹

  在鼻竇中,以篩竇解剖最為復雜,特別是前組篩竇開口處的半月裂孔及其附近的鉤突和篩漏鬥等,是中鼻道內的小突起和溝狀間隙,稱為竇口鼻道復合體。該處是鼻腔吸入氣流沖擊之處,也是細菌、病毒、吸入性抗原(變應原)最易侵入的部位。無論感染或變態反應,開始都是表現為該處粘膜腫脹,纖毛運動停止,篩竇通氣和引流受阻,然後才波及到其他鼻竇。由於篩竇引流不暢,若有炎癥不易消散,很易遷延成為慢性。


原因

  粘膜病變有息肉、肥厚和萎縮三種,骨壁病變有下列三種:

  1.增生性骨病變 因粘膜下層充血刺激,骨壁發生增生性骨炎,使篩房骨壁變硬。

  2.萎縮性骨病變 因篩房骨壁受息肉和肥厚粘膜長期壓迫,供血不足,而導致骨壁變薄或消失。

  3.潰瘍性骨病變 因粘膜發生血栓性小靜脈炎,向骨壁擴散,而致篩房骨壁壞死,各篩房可融合成為一個大的空腔,腔內有膿液。若感染嚴重,可發生眶內或顱內並發癥。


症狀

慢性篩竇炎早期癥狀有哪些?

  本病患者有一部分無任何主訴癥狀或癥狀不顯著。仔細詢問可有下列癥狀:

  1.頭痛  常位於眼球之後,以頭頂、枕部為甚,夜間或飲酒後加劇。

  2.反射性神經痛  可有面痛、牙痛、乳突、頸部、肩背等處神經痛。

  3.嗅覺障礙  常為原因不明的嗅覺喪失。

  4.頭暈  步履不穩,左右搖擺,但無定向偏斜,與耳性眩暈不同。

  5.後鼻滴涕  可在低頭時或頭位變動時有膿性分泌物自後鼻孔流至咽部,吐出後癥狀暫時緩解。

  慢性篩竇炎很少單獨發生,癥狀也不典型,以神經痛、精神鬱抑、註意力不集中等癥狀較多見。當竇口阻塞時,可有鼻根或眼眶脹悶感及鼻塞,嗅覺障礙,鼻後孔流涕。

  臨床檢查可見息肉阻塞中鼻道,中鼻甲和鼻中隔結節部肥厚,嗅裂,中鼻道有膿性分泌物。


飲食保健

慢性篩竇炎吃什麼好?

  患者宜多吃:

  1、新鮮水果和蔬菜,以攝取維生素C和生物類黃酮;

  2、貝類和堅果,以攝取鋅;

  3、全谷類和豆類,以攝取維生素B;

  4、葵花子、種子油,以攝取維生素E;

  5、具減充血作用的草藥和調味品,例如大蒜、洋蔥和薑、接骨木花、麝香草。


護理

慢性篩竇炎應該如何護理?

  1、註意加強鍛煉以增強體質。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

  2、嚴禁煙、酒、辛辣食品。

  3、保持性情開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時註意不要過勞。

  4、急性發作時,多加休息。臥室應明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


治療

慢性篩竇炎治療前的註意事項?

  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2.應積極治療急性鼻炎(感冒)和牙痛。

  3.鼻腔有分泌物時不要用力擤鼻,應堵塞一側鼻孔擤凈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側鼻孔擤凈鼻腔分泌物。

  4.及時、徹底治療鼻腔的急性炎癥和矯正鼻腔畸型,治療慢性鼻炎。

保健品查詢慢性篩竇炎中醫治療方法

暫無相關信息

中藥材查詢慢性篩竇炎西醫治療方法

  一.非手術治療

  包括鼻腔滴用粘膜血管收縮劑和抗生素,負壓置換術,物理療法等。適用於兒童及身體衰弱、有全身疾病的患者。

  二.鼻內篩竇切除術

  (1)慢性篩竇炎,經保守法無效者。

  (2)篩竇區多發性息肉,經多次鼻內手術摘除後仍復發者。

  (3)篩竇炎已有或疑有眶內或顱內並發癥者。

  (4)用作額竇手術或蝶竇手術的先行步驟。

  (5)原發於篩竇的腫瘤和囊腫。

  (6)黴菌性篩竇炎。

  三.鼻外篩竇切除術

  適應癥:①X線鼻竇發育好,有蝶上篩房、上頜篩房者;②慢性篩竇炎並發額竇炎者;③篩竇黴菌病;④篩竇異物;⑤篩竇腫瘤;⑥篩竇炎合並眶內或顱內並發癥;⑦外傷性腦脊液鼻漏修補術。

  四.經上頜竇篩竇切除術

  該手術是一種以上頜竇和篩竇為主的多鼻竇手術。其優點是可以一次手術治療多發性鼻竇炎,面部不遺留瘢痕,手術並發癥少,比鼻內篩竇切除術安全。缺點是前組篩竇氣房不易徹底切除。

  適應癥:經鼻竇X線攝片或上頜竇穿刺證實為慢性篩竇炎或息肉,且伴有慢性化膿性上頜竇炎者。

  五.外鼻掀翻法雙側頜篩竇根治術

  此法系1959年由Maniglva首先介紹。可在一次手術中開放雙側篩竇和施行上頜竇根治術,有手術野擴大、視野清楚、病變清除徹底、減少手術次數和面部不遺留瘢痕的優點。

  六.功能性內窺鏡下篩竇切除術

  此手術是1978年由Messerklinger總結前人經驗並加以理論化而創用的鼻科新技術,以後由Kennedy Stammberger等加以改進推廣。該手術目的是把傳統的根治性手術(破壞性手術)改進為功能性手術(重建性手術),從而徹底治愈鼻竇炎並恢復其原有功能。按照鼻腔呼吸氣流的特點,氣流進入鼻腔後首先沖擊中鼻甲、中鼻道和前組篩竇,因此該區最受到感染和變應原的攻擊。現代理論認為篩竇發病率最高,而且也是其他各竇發病的源點。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的重點是篩竇手術。過去認為不可逆的上頜竇、額竇和蝶竇炎癥,若行手術清除前組篩竇病灶,恢復其正常鼻竇通氣與引流功能,其他各鼻竇炎癥也可逐漸消退,不需另行手術。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慢性篩竇炎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

檢查

慢性篩竇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1.X線鼻額位可見篩竇陰影模糊和病變范圍。

  2.CT冠狀面掃描可見篩竇粘膜增厚及篩頂有無骨質破壞,軸位掃描可見病變前後范圍及紙樣板有無缺損或骨質破壞。

  3.試驗穿刺 先用含1‰腎上腺的1%的卡因棉片使中鼻道收縮,並行粘膜表面麻醉,再用5號長針頭刺入篩泡,註入少量滅菌生理鹽水,抽出,檢查是否混濁,也可做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敏感試驗。此法有一定難度和危險性,須由有經驗的醫師操作。


鑑別

慢性篩竇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與慢性鼻炎、鼻竇炎、慢性額竇炎、慢性蝶竇炎相鑒別。


並發症

慢性篩竇炎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篩竇手術常見並發癥 在鼻竇手術中,篩竇手術最容易發生手術並發癥,因為篩竇是諸鼻竇中體積最小者。據Rice(1989)報道,正常發育的篩竇前後長4~5cm,前篩高2.5cm,寬0.5cm,後篩寬1.5cm,篩頂寬0.3cm。在這樣狹小的范圍內進行手術,如果出血或照明不佳,就易損傷外側壁紙樣板和篩竇頂部的篩板。在上述各種篩竇切除術中,以鼻內篩竇切除術最易發生眶內和顱內並發癥,Lima手術次之,鼻外篩竇切除術最少。近年來開展的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雖然有先進的手術設備,但因手術者經驗尚不豐富,國內外都有有關並發癥的報道。

  1.顱內並發癥 有生命危險。

  (1)顱底骨質損傷 腦脊液鼻漏,顱內積氣(氣腦),常因手術器械操作過於向上,超越中鼻甲附著處,外觀高於內眥平面所致。

  (2)顱內出血 硬腦膜下血腫,額葉血腫,海綿竇一頸內動脈瘺,是因銳鉗過於向上鉗取篩竇頂部組織,或在蝶竇側壁鉗取組織損傷血管所致。若為頸內動脈破裂,患者可很快死於鼻出血。

  (3)顱內感染 常見者有腦膜炎、硬腦膜下膿腫、腦膿腫。

  2.眶眼並發癥 有失明危險.

  主要表現為眼球突出,視力障礙,眼肌麻痹(斜視、復視),流淚等。有下列原因:

  (1)紙樣板損傷 輕者隻有眶部氣腫、瞼部皮下瘀血,重者篩前動脈破裂造成眶內血腫,很快即可失明。若損傷內直肌,可出現眼睛向外斜視及復視。

  (2)視神經損傷 包括視神經管段及球後段損傷。手術中取出的組織如果含有黃色軟的眶內脂肪,可能傷及視神經、眶內血管及內直肌,可引起反射性網膜痙攣或栓塞,而導致失明。

  (3)淚道損傷 包括淚囊及鼻淚管,主要體征為流淚。

  (4)眶內感染 有眶骨膜炎、眶內蜂窩炎、眶內膿腫等,可在手術後數日發生,主要癥狀有發熱及眼痛。

  3.鼻內並發癥

  (1)嗅覺減退或喪失,常因嗅區粘膜損失過多所致。

  (2)鼻道竇粘連 中鼻道口復合體粘連,可導致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失敗。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慢性篩竇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