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綜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確。大部分是由焦慮性神經官能癥引起,多有明顯的心理因素。
(1)膿尿和真性尿路感染:。這類病人大部分為沙眼衣原體或常見的非致病菌如大腸埃希桿菌、腐生葡萄球菌感染。其他患者為尿道結核、真菌性尿道感染、或罕見的腹腔或盆腔內膿腫所致毗鄰尿道的炎癥。
(2)無膿尿和致病菌存在:推測這些癥狀的產生可能與外傷、性交損傷、局部刺激或過敏(如外用避孕藥、內褲上的有機纖維、染料等過敏)、或其他尚未肯定的因素所致。
在中醫,認為它亦屬淋證范疇,其病機重點在於:肝氣鬱滯、氣機不暢;肝血不足,心神不寧;氣陰兩虛;並同時兼有下焦濕熱鬱阻。
(1)肝氣鬱結:以小腹拘急、小便不適、尿頻、胸脅脹滿、情緒低落、精神抑鬱、脈弦為主癥。
(2)心神不寧:以心煩、失眠、尿頻、口幹、脈細數為主癥。
(3)陰虛兼濕熱:以手足心熱、口幹渴、煩躁或盜汗、舌紅為主癥。
(4)氣陰兩虛:多見於體弱或日久耗氣傷陰者。
其主要癥狀為尿頻、尿急、尿痛及恥骨上不適等。不少病人排尿急迫和下墜感十分明顯,還伴有會陰部、下腰部疼痛。尿檢查常無異常或僅有少量的白細胞和紅細胞。
常因性生活或過分勞累而導致急性發作,上述癥狀雖十分嚴重,但有白限性,會在1—2日內完全消失,此後又有反復發作。
患此綜合征的婦女臨床上可基本分為2類:
(1)膿尿和真性尿路感染:大約70%的急性尿道綜合征婦女,尿檢時有膿尿和真性尿路感染存在。其細菌數少於有意義的細菌數(100~1萬個/ml)。
(2)無膿尿和致病菌存在:其餘30%的急性尿道綜合征婦女雖有急性尿道綜合征,但無膿尿和致病菌的存在。需3次清潔中段尿細菌培養陰性,並排除尿路結核、真菌、厭氧菌、衣原體、淋球菌感染的可能。
預防:
講究會陰部的清潔衛生,防止會陰部接觸臟東西,大便後最好用溫水清洗肛門;有陰道炎及宮頸糜爛的要及時治療;內衣褲最好是純棉的,不要穿化纖的;洗外陰要用溫開水,不要用過猛酸鉀或肥皂水;平時多飲水,保持排尿通暢,防止尿液濃縮;小便後用幹凈柔軟的紙擦凈會陰;性生活的動作不要太大,結束後要用溫開水洗凈會陰。
生活要規律,不吸煙不喝酒,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出現尿頻、尿痛、零尿、尿道刺癢時,不要用手搔抓,要多用溫開水洗幾次會陰,或口服撲爾敏、氟美松。癥狀嚴重的,要請醫生治療。
保健品查詢急性尿道綜合征中醫治療方法單驗方:鮮百合50克,蓮子肉30克,加水煎煮20分鐘,每日1劑,分兩次服,1周為1個療程。
針刺療法:取關元、足三裡、中極、三陰交、陽陵泉、委中。每日1次,每次取2~3個穴位,中強度刺激,留針20分鐘。
中藥材查詢急性尿道綜合征西醫治療方法1.藥物治療 (1)膿尿和真性尿路感染:治療可服多西環素(強力黴素)0.1g,2次/d,療程7~14天,復發者需6周。同時需治療其配偶。
(2)無膿尿和致病菌存在:治療應檢查並去除前述可能引起本病的因素。由於本病大多數可能是焦慮性神經官能癥的部分癥狀,可服用安定2.5mg,3次/d,谷維素10mg,3次/d,對減輕癥狀有幫助。
2. 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及生物反饋治療,醫生需與患者進行耐心的交談,使患者對疾病能有正確的認識,並積極配合治療。膀胱功能訓練是行為治療和生物反饋治療的重要內容,通過膀胱訓練能增強神經系統對排尿的控制能力,降低膀胱的敏感性,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從而緩解或消除尿頻及尿急癥狀。具體方法是白天鼓勵多飲水,進行其他勞作或休閑活動分散對尿意的註意力。主動控制排尿時間,逐漸延長排尿間隔時間,適量配合有關藥物治療。
經心理幹預後,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心理焦慮情況有明顯好轉。
藥療是根本,而食療能輔助藥物的治療,那麼急性尿道綜合征的食療和飲食又是怎麼樣的?
藥品查詢1.泌尿系感染:包括腎盂腎炎和膀胱炎等多有明顯尿頻尿急尿痛和尿道燒灼感等癥狀。腎盂腎炎還常伴有發熱、頭痛、腰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腎區有壓痛及叩擊痛實驗室檢查,尿常規可見大量白細胞、膿細胞和紅細胞;中段尿培養有致病菌生長,菌落計數≥105/ml尿。
2.泌尿系結核:有尿頻、尿急、尿痛癥狀,長期抗生素治療無效行尿沉渣抗酸染色塗片檢查可發現結核桿菌.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檢測尿液中結核桿菌的DNA可大大提高泌尿系結核勱的診斷率行結核桿菌培養可明確診斷。
3.神經源性膀胱:多繼發於糖尿病,脊髓灰、白質炎腦炎腦卒中,腦脊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以及神經中樞或周圍神經損傷等伴膀胱過度活動時,其癥狀與尿道綜合征有相似之處。表現為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緊迫性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礙癥狀。但尿動力學檢查示尿道壓力正常膀胱逼尿肌壓增高,反射亢進有時可出現尿瀦留腎積水和腎功能減退等。
4.尿路真菌感染:可表現有尿路刺激癥狀,尿液一般細菌培養無致病菌生長。但它不同於女性尿道綜合征。它有以下不同之特點:多發於糖尿病腫瘤免疫力低下及長期應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藥及留置導尿管者上行性感染所致。其特征性表現為:尿中排出“真菌球”顯微鏡下可見真菌孢子和菌絲。